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知識點生物與環境班級: 姓名: 背誦情況: 1. 許多植物的新生命是從種子開始的。2. 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一定的水分,不需要陽光和土壤。植物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一定的水分、陽光和土壤。3. 采用對比實驗法探究種子發芽的條件,只改變我們選擇的那個條件,其他條件都要保持相同。在每個玻璃皿中放置3粒種子是為了避免實驗中偶然現象的發生,提升實驗準確性。4. 空氣是一種混合物,氮氣和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條件下,植物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綠色葉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養料,并釋放出氧氣。二氧化碳+水→氧氣+養料。5. 松樹的葉片呈針狀,不需要消耗太多水分,生長在陽光充足,降水較少的山地中。仙人掌葉子退化成刺狀,生長在干旱少雨的沙漠中,芭蕉葉片巨大,蒸騰旺盛,生長在炎熱多雨的熱帶或亞熱帶地區。6. 植物的生長器官受單方向光照射引起生長彎曲的現象稱為向光性。7. 蚯蚓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蜥蜴生活在炎熱少雨的亞熱帶或熱帶、沙漠地區。企鵝身體圓大,生長在常年寒冷、植物稀少的南極。天鵝生活在水資源豐富、富有蘆葦和水草的湖泊、沼澤。青蛙生長在有水且有大量植物和昆蟲的稻田、池塘等。8. 當植物的生長環境發生變化時,植物自身會做出調整,努力去適應環境的變化。青蛙冬眠的原因是氣候寒冷。每年春季,丹頂鶴是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從南方遷往東北主要是為了繁殖。冬季,從東北遷往南方是為了溫暖。9. 春天,青蛙從卵孵化成蝌蚪,夏天由蝌蚪長成青蛙,秋天挖洞,冬天冬眠。10. 食物是動物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有些動物既吃別的生物,自己也會被別的生物吃掉。11. 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的“鏈條”狀的聯系,像這樣的食物關系,叫作食物鏈。12. 用箭頭表示食物鏈中“誰被誰吃”的關系。13. 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的“網”狀的聯系,像這樣的食物關系,叫作食物網。14. 蚜蟲以綠豆苗為食。綠豆苗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生長所需的養料,又為周圍的生物提供了食物。15. 群落里各種生物與環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作生態系統。生態系統里生物和非生物額數量、種類都不能隨意改變,否則會引起生態系統的變化。16. 以“水稻→田鼠→蛇→老鷹”為例,假如蛇滅絕了,吃蛇的老鷹的數量會大量減少,田鼠因沒有天敵會大量繁殖,數量大量增加。因田鼠數量增加導致水稻被吃,大量減少。因水稻減少導致吃水稻的田鼠數量減少。因此田鼠的數量先增加后減少。船的研究班級: 姓名: 背誦情況: 1.船是生活中常見的運輸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2.在船的發展史中,出現從早到晚的是:獨木舟、竹筏、帆船、蒸汽船、輪船、潛艇。從獨木舟到搖櫓木船最大的變化是載重量和穩定性。3. 用相同質量的墊圈拉動兩艘相同形狀的小船,尖形船首(魚的形狀)的小船在水中行駛得更快,因此尖形船首更有利于減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4.怎樣讓獨木舟保持穩定而不側翻:船體兩側厚薄均勻、船的邊緣高度要一致、裝載物體要保持平衡。5.獨木舟的缺點:不夠穩定、載重量有限、動力不夠大。竹筏的優點:造船材料更容易加工、穩定性增加、載重量增大。竹竿的竹節越多,載重量越大。6.測試竹筏的載重量時,相對合理的是以重物剛好碰到水面為標準。7.古人發現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8.橡皮泥和鋁箔是在水中會下沉的材料,把它們做成船型后,它們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9.隨著技術的進步,鋼鐵也能造船。鋼鐵制造的船不但堅固,而且載重量也更大。10.把小船往水中壓時,手能感受到水對小船有一個向上的力,我們把這個力稱之為浮力。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與排開水的體積有關,排開水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載重量越大。11.為了增加船的穩定性,我們可以把船的底部做成寬闊、平坦。12.船舵是駕駛船的主要裝置,用來操縱和控制船舶航向。船舵向左偏轉,船會向左偏轉。13.許多潛艇被設計成魚類的形狀,可以有效減小水的阻力。潛艇靠調節自身的重力和浮力大小來下潛和上浮。潛艇的動力一般是柴油,核潛艇的動力是核能。14.制作船需要考慮:船的大小、形狀、材料、載重量、穩定性、動力系統15.我國研制的首個下潛突破萬米的載人潛水器是“奮斗者”號。16.提高船的載重量的方法:減輕船身的質量,用更輕的材料;增大船身的體積,嘗試不同的形狀,盡量增大船排開的水量。17.我們把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排開的水量,船排開的水量越大,載重量就越大。18.為了防止船艙中的石塊滾動影響平衡,可以將船分隔成幾個船艙,增加穩定性。19.工程設計一般會經歷以下幾個過程:明確任務→制訂方案→制作→測試→評估與改進。20.在整個造船項目中,評價指標包括按設計圖制作、控制成本、載重量、能把貨物送到目的地、分工合作、小組匯報展示。21.制訂方案:①畫出船的設計圖,標注材料和結構;②討論設計圖的合理性和可靠性;③列出所需的材料,計算所需的費用。環境與我們班級: 姓名: 背誦情況: 1. 地球為生命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條件:適宜的溫度、大量的氧氣、液態水、穩定的氣候等。2. 海洋生物對維持海洋生態系統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3.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有大氣污染、水資源短缺與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氣候變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這些環境問題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如亂砍濫伐、城市過度擴張、工業污染等。全球變暖主要是由溫室效應異常引起的,導致全球的大氣和海洋溫度持續升高。4.地球上水資源占比:淡水(2.5%)、咸水(97.5%)5.生活中的節水措施:關進水龍頭、用盆接水洗菜、用淋浴代替盆浴、滴灌技術等。6.具體節水方案:水污染防治、在全社會大力推進節水措施、采用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滴灌)。7.我們為什么擔憂水資源的問題: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質;可利用的淡水資源總量少且短缺;自來水來之不易,要珍惜;水被污染;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少,且分布不均勻。8.垃圾分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易腐垃圾:香蕉皮、中藥藥渣、樹葉、動物骨頭等。易腐垃圾可以用來堆肥。有害垃圾:廢油漆、廢燈管、過期藥品、含汞、鉛、鎘的電池、廢水銀溫度計、用過注射器等。可回收垃圾:塑料瓶、舊報紙、舊衣服、廢金屬、廢玻璃等其他垃圾:無汞電池、餐巾紙、碎陶瓷、渣土、磚瓦、衛生間廢紙等。9.了解解決垃圾的問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10.具體解決垃圾問題的方法:少買不必要的衣服、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減少食物浪費、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11.煤、石油、天然氣這些化石燃料中的能量能夠為我們的房間調節冷暖或帶來光明,也能驅動車輛、烹調食物、轉動機器。12.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能源,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太陽能、潮汐能等是可再生能源。電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為廣泛的能源。我國的電能組成主要有水電、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和火電。13.解決能源問題的具體方案:(1)節約每一度電;(2)開發新能源。14.生活中節約能源的方法:(1)隨手關燈;(2)夏季空調溫度再調高1℃;(3)在大部分時間內使用電風扇的中低檔;(4)用自行車、步行或坐公交車代替自駕車出行。15.塑料、玻璃、紙、金屬是可再生資源。16.古代造紙技術:分離→打漿→抄造→干燥17.節約用紙:愛護并重復使用教科書;紙張雙面打印、復印和使用;使用再生紙;用手帕代替紙巾等。18.生活中常見的再生紙有:紙板、紙箱、包裝紙袋、衛生紙等。熱班級: 姓名: 背誦情況: 1.在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水結冰時的溫度是0℃。水沸騰后持續加熱,水的溫度會基本不變,保持在100℃。水沸騰時發生的現象是:冒“白氣”、水翻滾、產生大量氣泡。水沸騰后停止加熱,溫度逐漸降低,白氣逐漸減少。2.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水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又凝結成水的現象,水和水蒸氣的互相變換與溫度有關。水蒸發的現象:(1)濕衣服晾干了,(2)水洼里的水變干了。水凝結的現象:(1)早晨草地上的露珠,(2)剛洗完澡后浴室的玻璃上有水珠。3. 溫度越高,水蒸發越快。溫度越低,水凝結越快。4.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加入食鹽后溫度降低,導致小水珠變多。5. 云是水蒸氣受冷形成的小水珠形成小冰晶,漂浮在高空;霧是水蒸氣受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漂浮在低空;霜是低空的水蒸氣在0℃以下受冷形成的小冰晶;雪是高空的水蒸氣在0℃以下受冷形成的小冰晶。6.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時,熱量會從高溫物體轉向低溫物體,導致高溫物體溫度下降,低溫物體溫度升高,直至兩個物體溫度相同。7. 熱可以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這個過程叫熱傳遞。熱傳遞是有一個從熱源中心向四周各個方向逐漸擴散的過程。熱量傳遞方式:熱傳導、熱輻射、熱對流。8. 熱傳導: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過程。9. 熱對流:流體各部分之間發生相對運動時,使熱量由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的過程。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主要是熱對流。取暖器和空調主要的傳熱方式是熱對流。10. 熱輻射:熱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從一個物體傳給其他物體的過程。11. 不同材料傳熱快慢不同,金屬材料傳熱比較快,塑料和木頭傳熱比較慢。12.像金屬這樣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良導體,傳熱快,散熱也快。像塑料、木頭這樣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不良導體,傳熱慢,散熱也慢。13.熱的良導體:銅、鐵、鋁、不銹鋼。熱的不良導體:玻璃、木頭、陶瓷、棉花、空氣、水。14. 保溫杯只能起到盡量減慢熱量傳遞的作用,不能阻止熱量傳遞。15. 保溫杯的木塞是熱的不良導體,隔絕內部物質與外界空氣的接觸,減少熱傳導與熱對流。鍍銀內壁是減少熱輻射,內壁與瓶身間是真空,無熱傳導與熱對流。16. 感溫粉末遇熱顏色變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