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2.2用浮的材料造船教科版 五年級下新知導入聚 焦古人發現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獨木舟就是人們利用可以漂浮的樹干造出來的。但是,獨木舟在水中不夠穩定,裝載量有限,人們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獨木舟合作探究竹筏木筏克服獨木舟的缺點改變材料的裝配結構提升船的載重量和穩定性加大船體,增加它的底部面積合作探究做一個竹筏或木排模型1合作探究做一個竹筏或木排模型1選用的竹竿應該粗細均勻,兩端有節,木條要進行防水處理,避免因水進入竹竿或木條吸水而降低浮力。特別提醒:合作探究制作竹筏合作探究測試竹筏載重量2我的竹筏能穩定地負載 個鉤碼。注意:輕輕放,放均勻;做三次,取最大。注意不讓水浸濕鉤碼。在竹筏上放螺母,然后根據裝載的螺母數量來判斷竹筏的載重量大小測試竹筏載重量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測試竹筏載重量2竹筏承載鉤碼的統計表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承載的鉤碼數 我發現比較穩定,載重較竹筏變大,但容易浸水。合作探究比較獨木舟與竹筏3小較大不穩定穩定小較大木頭竹竿半封閉與水聯通材料動力系統竹筏的底部比獨木舟的底部更寬、穩定性更好、載重量更大,彌補了獨木舟的部分不足,但也存在乘船者和貨物容易浸水等問題。我的發現:研討竹筏與獨木舟相比,有了哪些進步?1竹筏比獨木舟更穩定,不輕易側翻。竹筏比獨木舟的載重量也增加了。研討竹筏還有哪些不足之處?你打算怎么改進?2載重量還是不夠大、船身也還是不夠穩定。改變外形來增加穩定性,改變材料來增加載重量。竹筏容易浸水給竹筏包上防水膜或者用防水材料代替竹竿研討觀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發現?3明朝的寶船的船體(長達100多米)搖櫓木船研討觀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發現?3名稱 材料 載重量 動力系統 穩定性搖櫓木船 木頭 較小 槳或擼 小型明代寶船 木帆船 大 風力 大、船體有樓閣材料都是木材,船的形狀比較竹筏相比都在四周加裝了模板,防水性好;載重量大,穩定性強,而且出現了“搖擼”“風帆”等動力系統。鄭和下西洋從1405年至1433年,明朝的鄭和,先后統率威武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遍訪亞非三十余個國家。至此,所謂“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已經變成了跨國度、越時空的航海壯舉。殊不知,鄭和也碰上過自認倒霉的事件,那就是鼎鼎大名的明朝“寶船”,居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究竟是沉海了,還是被劫了,究竟是異域人,還是本國內奸起了作用?恐怕相距遙遠的現代人,根本無從查起。很遺憾,鄭和下西洋詳細的歷史資料,早被徹底銷毀了,唯一能站住腳的,還是現代人的種種考證與猜想吧。要知道,明朝“寶船”絕非一般的航海工具,而是“鄭和下西洋”事件當中,體積最大、規模最驚人的時代巨船啊。知識拓展課堂練習一、 填空題。1.古人發現______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獨木舟就是人們利用可以漂浮的_____造出來的。2.獨木舟的缺點是______、______。3.竹筏可以浮在水面上,是因為受到水的______大。4.測試竹筏的載重量,可以用______重量的小物品作為貨物來進行。浮樹干載重量小、穩定差浮力相同課堂練習二、選擇題。( 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制作竹筏的正確步驟是( )。A.畫圖紙一按照設計圖制作一思考B.思考一畫圖紙一按照設計圖制作C.畫圖紙一思考一按照設計圖制作2.下列材料不可以用來造船的是( )。 A.竹竿 B.木條 C.石頭3.一根竹竿會浮在水面上,若把幾根竹竿捆綁在一起放人水中,會( )。A..下沉 B.浮在水面上 C.一會兒沉,一會兒浮4.小剛把制作好的竹筏放人水中后,向竹筏上加螺母,當放到12個螺母時,竹筏剛好沉沒。那么小剛制作的這個竹筏的載重量是( )個螺母的質量。 A.11 B.12 C.135.竹筏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 )它本身的重力。 A.小于 B.等于 C.大于6.測量制作的小船的載重量時,要測量( )次。 A.1 B.2 C.3BCBABC課堂總結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變材料的結構可以改變船的載重量和穩定性。2.生產生活需求推動了造船技術的進步。作業布置剛剛我們比較分析了搖櫓木船和明代寶船,它們給你們改進竹筏模型帶來了什么啟發呢?請大家課后繼續改進自己小組的竹筏模型,下節課進行展示、評價。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用浮的材料造船.ppt 2制作竹筏.mp4 2用浮的材料造船.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