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3講 歐姆定律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1.解釋歐姆定律的內容和數學表達式 選擇、填空 2~4分2.應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的電學問題(不超過兩個電阻的電路)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3.利用歐姆定律分析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一、歐姆定律1.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得出了電流、電壓跟電阻的關系: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與該段導體兩端的__電壓_成正比, 與該段導體的__電阻__成反比,這個實驗結論叫作歐姆定律,表達式為_I=U/R_。變形式:求電壓U= IR ;求電阻R= R=U/I 。2.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目的:探究一段電路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1)研究同一段導體中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之間的關系:①根據如圖所示,連接實驗電路。在連接電路前,先考慮選擇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選擇。連接時要注意電流流入電表的正確方向,開關處于__斷開__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于____最大阻值處__ 。②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同時注意觀察電壓表使它的讀數由小到大。每讀一次電壓值,同時讀取相應的電流表的讀數,并記錄數據。③分析記錄的數據,可得到結論:同一段導體中(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成__正比___。(2)研究相同電壓下不同導體中電流與它的電阻之間的關系:①實驗電路中,采用不同阻值的電阻時,使電阻兩端的電壓__保持不變_,然后觀察通過電阻的電流。②每一次更換不同阻值的電阻時,先要斷開__開關__,接上電阻,閉合開關,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電阻兩端的電壓__保持不變__,觀察電流表讀數,并記錄。③分析記錄的數據,可得到結論:在相同電壓下,不同導體中的電流與它的電阻成_成反比_。分析1、2兩次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__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與該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_________。3.在歐姆定律實驗中,研究電流與它兩端電壓之間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研究電流與導體電阻之間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保持導體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二、實驗:伏安法測電阻1.實驗器材(電源、導線、開關、定值電阻、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2.實驗原理 __R=U/I ___3.電路圖(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1)連接電路時,開關處于_斷開_狀態。(2)滑動變阻器,滑片P應處于端_B_(選填“A”或“B”)。(3)電流表量程應該選擇__0.6__A。4.電路故障(1)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時,發現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則發生這種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電阻R發生斷路___。(2)實驗中若將電流表和電壓表位置互換,出現的現象是__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電流表無示數___。5.實驗數據實驗次數 U/V I/A R平均值1 1.6 0.162 23 2.4 0.246. 表格數據分析(1)第二次實驗中,電流表的示數如丙圖所示,此時的電流為__0.2_A。(2)實驗中所測導體R的平均值為_10__Ω。(3)根據實驗數據繪制電阻R的I-U圖像。(4)當R兩端的電壓為6 V時,通過R的電流為_0.6__A;當R兩端的電壓為0 V時,R的阻值為_10__Ω。7. 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1)____保護電路____(2)__調節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____8. 更換元件如果用以上裝置,去測量額定電壓為2.5 V的小燈泡電阻,測得以下數據:實驗次數 1 2 3 4電壓/V 1.0 1.5 2.0 2.5電流/A 0.12 0.18 0.24 0.28(1) 請你繪出小燈泡的I-U圖像;(2)根據圖像可知,小燈泡的阻值是__變化_(選填“不變”或“變化”)的,影響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是_溫度_;(3)分析數據可知,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越高,小燈泡的電阻越__大_;(4)在求小燈泡電阻時_不能_(選填“能”或“不能”)求其平均值;(5)在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尋找普遍規律__;(6)小燈泡在額定電壓2.5 V時的電阻是_8.9_Ω,如果將2個相同規格的小燈泡串聯在4 V的電路中,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__0.24__A。三、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特點1.串聯、并聯電路的特點類型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電路圖電流 I=I1=I2 I=I1+I2電壓 U=U1+U2 U=U1=U2電阻 R=R1+R2 =+比例分配 =,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即:串聯、分壓、正比 =,電流的分配與電阻成反比,即:并聯、分流、反比知識點1:動態電路分析例1:如圖所示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電學知識后設計的電路,電源電壓不變,R1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閉合開關S,當監控區的溫度升高時,電壓表示數U與電流表示數I的關系圖像是( )解析: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規律:U電源=U+IR2 溫度升高后U=U電源-IR2,其中U電源、R2均不變,直接得到U-I關系式為一次函數,故選C。答案:C◆變式訓練1. “勝哥”在研究并聯電路電流特點時,根據如圖所示電路圖連接好電路,并閉合開關S和S1。當他再閉合開關S2時,電流表示數變化正確的是(電源電壓不變)---( )A.示數變大B.示數變小C.示數變大D.示數變小解析:并聯電阻中各支路電路互不影響,干路中的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因此再閉合S2,并不影響R1這條支路上的電流,即示數不變 ,排除A、B選項,電流表開始有示數,干路中的電流表示數由I=I1變成I=I1+I2,即變大,排除D,故選C。答案:C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電鍵S,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過程中---( )A. 電流表的示數變大B. 電壓表的示數變小C. 電壓表示數與電壓表示數的差值變大D. 電壓表示數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變大解析:由電路圖可知,電阻R1與滑動變阻器R2串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電壓表測電源電壓,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R2兩端的電壓,由電路圖可知,滑片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R2接入電路中的阻值變大,電路總電阻變大,電源電壓不變,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電流變小,電流表示數變小,A錯誤;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變小,由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增大,即電壓表示數增大,B錯誤;電壓表示數與電壓表示數的差值等于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變小,C錯誤;電壓表示數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等于電路中的總電阻,滑動變阻器滑片右移時,總電阻是變大的,D正確。故選D。答案:D知識點2:歐姆定律相關計算類型一 純電路計算例2: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串并聯的知識后準備動手驗證一下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特點。如圖甲所示是小科進行實驗的電路圖,閉合開關后,兩電流表指針偏轉如圖乙、丙所示,則電阻R1、R2之比為---( )A.1∶2 B. 2∶1 C. 3∶1 D. 1∶3解析:由圖可知,兩電阻并聯,測通過R1的電流,測通過干路的電流,再分析乙、丙圖可知,的電流為1.5 A,的電流為0.5 A,則通過R2的電流I2=I-I1=1.5 A-0.5 A=1.0 A,根據并聯電路中電流和電阻成反比的特點可知R1∶R2=I2∶I1=1.0 A∶0.5 A=2∶1。故選B。答案:B◆變式訓練1.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10 Ω,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到最右端b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 A;移動滑片P到最左端a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 A。則電源電壓和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別為---( )A. 6 V 20 Ω B. 12 V 20 ΩC. 6 V 10 Ω D. 12 V 10 Ω解析:由電路圖可知,滑動變阻器與R1串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到最右端b時,R總=R1=10 Ω,由I=可得,電源電壓:U=I1R1=0.6 A×10 Ω=6 V,移動滑片P到最左端a時,R2阻值最大,電源電壓:U=I2(R1+R2)=0.2 A×(10 Ω+R2),因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則6 V=I2(R1+R2)=0.2 A×(10 Ω+R2)解得:R2=20 Ω,故選A。答案:A類型二 靈敏電阻計類例3: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酒精測試儀的工作原理》科學視頻后,萌發了制作一個“酒精測試儀”的想法。如圖甲所示是小科設計的酒精濃度檢測儀的電路圖,其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0為定值電阻,R為酒精氣體濃度傳感器(氣敏電阻),R的阻值與酒精濃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接通電源,當傳感器酒精濃度增大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流表的示數變小B.電壓表的示數變大C.電流表的示數與電壓表的示數的比值變小D.電流表的示數與電壓表的示數的比值變大解析:由電路圖可知,定值電阻R0與氣敏電阻R串聯,電壓表測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由圖象可知,當酒精濃度增大,R的阻值變小,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小,由I=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的示數變大,由U=IR可知,R0兩端的電壓變大,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且電源的電壓恒定不變,所以,R兩端的電壓變小,即電壓表的示數變小,故AB錯誤;由電壓表的示數變小、電流表的示數變大可知,電流表的示數與電壓表的示數的比值變大,故C錯誤、D正確。故選:D。答案:D◆變式訓練1.“勝哥”提供了相關器材: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在60 ℃時阻值為650.0 Ω),報警器(內阻很小,通過的電流Ic超過10 mA時就會報警,超過20 mA時可能被損壞),電阻箱(最大阻值為999.9 Ω,在此范圍內可調節出準確可讀的電阻值),電源(輸出電壓U約為18 V,內阻不計),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2 000 Ω),單刀雙擲開關S,導線若干。要求小科組裝一個由熱敏電阻控制的報警系統,要求當熱敏電阻的溫度達到或超過60 ℃時,系統報警。(1)小科根據“勝哥”的要求組裝好了電路,如圖所示,根據系統工作要求,電路接通前,應先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選填“a”或“b”端),再將電阻箱調到一定的阻值,這一阻值為______Ω;(2)將開關S向______(選填“c”或“d”)端閉合,緩慢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3)保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置不變,將開關S向另一端閉合,報警系統即可正常使用。解析:(1)接通電路前,滑動變阻器應置于最大阻值b處;這里用電阻箱等效代替熱敏電阻在60 ℃報警時的電阻,所以電阻箱的阻值應調到650.0 Ω;(2)將電阻箱接入電路進行調試,所以開關向c端閉合,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系統報警,此時電阻箱阻值等效替代熱敏電阻報警時的電阻阻值;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不變,將開關S向d端閉合,報警系統即可正常使用。答案:(1)b 650.0 (2)c 報警器報警知識點3: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例4:為了鞏固所學的科學知識,“勝哥”在科學課上讓小科和同學們動手做電學實驗。(1)小科和同學們經過討論,依次完成了“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三次實驗電路的設計,如圖甲、乙、丙所示。由圖甲改進為圖乙是為保證實驗過程中 這一因素不變;由圖乙改進為圖丙是因為使用滑動變阻器既能保擴電路,又能通過調節使電阻R兩端的電壓 (選填“改變”或“保持不變”)。(2)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助小科按電路圖丙將圖丁中實物電路連接完整。(3)小科連完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兩只電表的指針總在晃動。請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電路存在 。(4)在繼續用圖丁的實物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小科先將5Ω電阻接入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V,記下電流值;再將5Ω電阻換成10Ω電阻,她下一步操作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 (選填“A”或“B”)端移動。(5)小科和同學們完成上述探究活動后,想測量一只額定電壓為2V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但發現電壓表被別的同學拿走了,于是她借助一個10Ω的電阻,設計了如圖戊所示的電路,也測出了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具體操作如下:①只閉合開關S1、S2,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為 A時,小燈泡恰好正常發光;②只閉合開關S1、S3,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不變,讀出電流表示數為I。③P燈= (用已知量和測量值表示,數值要求帶單位)。解析:(1)研究電流與電壓關系實驗中,要控制電阻不變,而燈的電阻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故由圖甲改進為圖乙是為保證實驗過程中電阻這一因素不變;為得出普遍性的結論,要多次測量,由圖乙改進為圖丙是因為使用滑動變阻器既能保擴電路,又能通過調節使電阻R兩端的電壓改變。(2)電壓表與燈并聯,如下所示:(3)小科連完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兩只電表的指針總在晃動。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電路存在接觸不。(4)根據串聯分壓原理可知,將定值電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電阻,電阻增大,其分得的電壓增大;探究電流與電阻的實驗中應控制電壓不變,應保持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可知應增大滑動變阻器分得的電壓,由分壓原理,應增大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所以滑片應向B端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V。(5)①只閉合開關S1、S2,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為0.2A時,小燈泡恰好正常發光;②只閉合開關S1、S3,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不變,讀出電流表示數為I。③在②中,電流表測并聯電路的總電流,因電路的連接關系沒有改變,各電阻的大小和通過的電流不變,燈仍正常發光,根據并聯電路電流的規律,燈的額定電流I燈=I﹣0.2A,P燈=U燈I燈=2V(I﹣0.2A)。答案:(1)電阻; 改變;(2)如上;(3)接觸不良;(4)B;(5)①0.2; ③2V(I﹣0.2A)。◆變式訓練1.小科同學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他用如圖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險,可供選擇的定值電阻分別為2.5Ω、5Ω、10Ω、15Ω、20Ω、25Ω.實驗中電阻R兩端的電壓始終保持3V不變,滑動變阻器的規格為“15Ω 1A”。(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中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2)閉合開關后,小科發現電流表示數為0,電壓表示數很大,故障原因可能是 。(3)實驗中,不能被選用的電阻為 Ω。(4)保證可用電阻均能正常進行實驗,電源電壓應該控制在 V至 V之間。解析:(1)因要求滑片P向B端移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故滑片以右電阻絲連入電路中,如下所示:(2)小科發現電流表示數為0,電壓表示數很大,說明問題出在電壓表兩接線柱之間的電路,短路不對(這樣電壓表示數為0),只能是開路:R斷路;(3)當電壓表示數最大U1=3V且R1=2.5Ω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大,則I大=,滑動變阻器的規格為“15Ω1A”,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流不能超過1A,故2.5Ω不能用;(3)由題意知,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25Ω,定值電阻的最大電阻為15Ω;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關系:,解得:U=4.8V,所以電阻兩端的電壓只能在3V到4.8V之間。答案:(1)如上圖;(2)R斷路;(3)2.5;(4)3;4.8。2.小科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3 V,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5 Ω,完成下列題目:I/A 0.1 0.2 0.3 0.4U/V 0.5 1.0 2.0 (1)在記錄數據時,小科由于粗心,忘記將第三組電壓表示數填入表格,同學們可以幫忙算出這里的電壓值應該為________V。(2)接下來小科利用上述電路原理圖來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使得電壓表的示數為2 V,然后斷開開關,將CD間的電阻R1從5 Ω換成10 Ω,再閉合開關,此時電壓表的示數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V,接下來小科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端(選填“A”或“B”)移動。(3)最后小科在桌子上發現一個阻值未知的定值電阻,為了測量電阻阻值的大小,小科用這個定值電阻換掉原電路中的R1,調節滑動變阻器,電路中電表的示數如圖乙、丙所示,則電壓表的示數為________ V,電流表示數為________ A,通過計算可得此定值電阻的阻值為________ Ω。小科認為這樣通過一組數據直接計算的定值電阻阻值不準確,為了使得結果更加準確,他接下來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①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中,應保持電阻不變,四組電壓與電流的比值相同,所以=,所以U3=1.5 V;(2)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應控制電壓不變,當R1由5 Ω換成10 Ω時,閉合開關,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大,電路電流變小,根據U=IR可知:滑動變阻器分得的電壓變小,電壓表示數增大,大于2 V,為了使電壓表示數恢復為2 V,應使電流減小,所以應將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大,即向B端移動滑片;(3)電壓表接的是0~3 V的量程,分度值為0.1 V,指針指在第20小格處,所以電壓U=0.1 V×20=2 V,電流表接的是0~0.6 A的量程,分度值為0.02 A,指針指在第25小格處,所以電流I=0.02 A×25=0.5 A,所以電阻R===4 Ω;為了使測量結果更準確,應多次測量電壓值及對應的電流值,計算多個電阻值,然后取平均值。所以接下來的操作是:移動滑片,改變電流和電壓值,算出多個電阻值,然后取平均值。答案:(1)1.5 (2)大于 B (3)2 0.5 4 移動滑片,改變電流和電壓值,算出多個電阻值,然后取平均值知識點4: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導體的電阻例5:甲乙兩地相距30km,在甲、乙兩地之間沿直線架設了兩條輸電線,已知輸電線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現輸電線在某處發生了短路,為確定短路位置,甲地檢修員先用如圖所示的測量儀接入AB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A,乙地檢修員后用相同的測量儀接人CD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3A.則短路位置離甲地---( )A.18km B.15km C.12km D.10km解析:由題知,甲乙兩地相距30km,輸電線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設每km輸電線的電阻為R0,短路位置離甲地的距離為s,則短路位置離乙地的距離為30km﹣s,則AB間的總電阻(兩條輸電線的總長度為2s):Rab=2sR0,同理可得,CD間的總電阻:Rcd=2(30km﹣s)R0,用如圖所示的測量儀進行檢測時,電源電壓不變,所以由歐姆定律得:U=IabRab,U=IcdRcd,因電源電壓不變,所以可得IabRab=IcdRcd,代入數據有:0.2A×2sR0=0.3A×2(30km﹣s)R0,解得:s=18km。故選:A。答案:A◆變式訓練1. 如圖所示,是小科測量未知電阻Rx的實驗電路,電源電壓不變,其中R0為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當閉合開關S1和S2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1;當只閉合開關S1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2。則Rx= (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解析:根據并聯電路的電壓和電路特點,結合歐姆定律分析解答。當閉合開關S1和S2時,兩個電阻并聯,此時電流表測干路電流,電流表的示數為I1;當只閉合開關S1時,只有R0自己工作,電流表的示數為I2。那么通過Rx的電流為:Ix=I1-I2;Rx兩端的電壓:Ux=U2=I2R0;則Rx的阻值:。答案:1. 如圖所示,R1=10歐姆,電流表示數為0.5安培,電源電壓為10伏特。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R1與R2并聯B. R2阻值為20歐姆C. R1兩端電壓為10伏特D. 電流表 的示數為1.0安培解析:由電路圖可知,R1、R2并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電流表測R2支路的電流,故A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因為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所以U1=U2=U=10 V,故C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因為I=,所以R2===20 Ω,故B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I1===1 A,因為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所以電流表的示數I=I1+I2=1 A+0.5 A=1.5 A,故D選項不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答案:D2.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流表A1的示數為0.5A,A2的示數為0.3A,電阻R2的阻值為10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電阻R1的電流為0.5AB.電源電壓為5VC.電阻R1的阻值為15ΩD.若斷開開關S2,電流表A1示數變大解析:由電路圖可知,兩電阻并聯,電流表A2測R2支路的電流,電流表A1測干路的電流;開關S1控制整個電路,開關S2控制電阻R1;因為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所以通過電阻R1的電流:I1=I﹣I2=0.5A﹣0.3A=0.2A,故A錯誤;又因為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故根據歐姆定律可得,電源的電壓:U=U2=I2R2=0.3A×10Ω=3V,故B錯誤;電阻R1的阻值:R1===15Ω,故C正確。若斷開開關S2,電流表A1只測量R2的電流,電流表A1示數變小,故D錯誤。故選:C。答案:C3.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勝哥”將開關S閉合后,燈L1和L2都正常發光,甲、乙兩個電表示數之比為4:3.此時燈L1和L2的電阻之比為---( )A.1:3 B.3:1 C.3:4 D.4:3解析:由圖知,如果甲、乙兩個電表中任何一個為電流表,將會形成短路,因此甲、乙都為電壓表,此時燈L1、L2串聯連接,電壓表乙測量L2兩端電壓,電壓表甲測量電源電壓;因為串聯電路兩端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且甲、乙兩個電表的示數之比是4:3,所以燈L1、L2兩端電壓之比:U1:U2=(4﹣3):3=1:3;又因為串聯電路電流相等,即I1=I2;所以,由I=可得,R1:R2=:=U1:U2=1:3。故選:A。答案:A4.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不變,R1、R2是定值電阻,R1=10Ω。閉合開關S,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當R1由于某種原因開路時,電流表的示數變為0.10A。(1)圖乙中電流表的示數為______A。(2)求定值電阻R2的阻值。解析:(1)電流表選的量程是0~0.6 A,分度值為0.02 A,所以讀數為0.40 A.(2)解:R1、R2并聯,當R1開路時,電流表測的是R2的電流;則電路正常工作時,通過R1的電流為I1=I-I2=0.40 A-0.10 A=0.30 AU=U1=I1R1=0.3 A×10Ω=3.0VR2的阻值R2====30Ω答案:0.40 30Ω5.導體A和B在同一溫度時,通過兩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由圖可知導體A的電阻為____Ω;如果將A和B并聯后接在電壓為1.5 V的電源兩端,則通過A和B的總電流為____A。解析:由圖像可知,RA=5 Ω,RB=10 Ω。并聯在1.5 V 的電源兩端,根據歐姆定律,通過RA的電流為0.3 A,通過RB的電流為0.15 A,并聯電路總電流等于各分電流之和,故總電流為0.45 A。答案:5 0.456.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定,R1=20 Ω,R2=10 Ω,當S1閉合,S2、S3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 A,電源電壓為________ V;當S2閉合,S1、S3斷開時,電流表示數為________ A,當S1、S3閉合,S2斷開時,電流表示數為________ A。解析:當S1閉合,S2、S3斷開時,電路中電流表與R2串聯,且只有R2接入電路,則電源電壓 U=IR2=0.6 A×10 Ω=6 V; 當S2閉合,S1、S3斷開時,電路中R1和R2串聯,這時電流表示數I′===0.2 A;當S1、S3閉合,S2斷開時,電路中R1與R2并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它的示數為I總=IR1+IR2= +=0.9 A。答案:6 0.2 0.97. 為了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的關系,小晨設計了圖甲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恒為6 V,R1是定值電阻,R2是滑動變阻器。(1)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發現兩電表示數始終如圖乙所示,原因是將滑動變阻器的________(填字母)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2)改正錯誤后,小晨繼續實驗,將有關實驗數據標記在圖丙上。分析圖丙可知,他所選擇的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________(選填字母)。A. 10 Ω 2 A B. 25 Ω 2 A C. 50 Ω 0.5 A(3)圖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大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電流表示數不變,說明滑動變阻器同側接線柱接入電路;根據圖乙可知,電壓表的量程為0~15 V,分度值為0.5 V,示數為6 V,等于電源電壓,因此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零,即滑動變阻器的接線柱CD接入了電路;(2)根據題圖丙可知,電路中的最小電流為 0.2 A,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為1 V;由串聯電路分壓規律和歐姆定律可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大阻值R===25 Ω,故選B;(3)根據題圖丙可知,陰影部分面積等于電流與電壓的乘積,即表示該時刻R1的電功率為 0.2 W。答案:(1)CD (2)B (3)此時R1的電功率為0.2 W8. “勝哥”用二節新干電池,規格為“10Ω1.5A”的滑動變阻器等器材,來測導體電阻。請分析回答:實驗序號 電壓/V 電流/A1 2.0 0.202 2.5 ______3 2.8 0.28(1)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當滑片移到C點時,發現兩表才有示數,示數分別為2V、0.2A。根據以上信息思考該電路的連接方式,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按該連接方式,將圖1電路連接完整。(2)繼續調節滑動變阻器進行測量,測得數據如表所示。第二次測量時電流表示數如圖2所示,據圖把表中所缺數據填寫完整。(3)該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勝哥”用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變)和阻值為 5 Ω、10 Ω、20 Ω的三個定值電阻繼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要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那么電阻兩端電壓最小能控制到________V。解析:(1)根據實物圖,電壓表測量的是電阻R兩端的電壓,在實驗過程中滑動變阻器向右滑動,而開始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部分阻值最大,所以電源正極接滑動變阻器的A端,如答圖所示;(2)根據題干中第一次電壓表、電流表記錄的讀數分別為2 V、0.2 A,即電流表小量程接入電路中,因此第二次電流表的讀數為0.24 A;(3)定值電阻的阻值基本不變,因此多次測量對應不同的電壓值和電流值,計算電阻取平均值,可以減少實驗誤差;(4)根據題干(1)滑動變阻器移動到C點時,兩表才有讀數,即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部分的阻值為R變===5 Ω,即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在5 Ω~10 Ω之間時,電阻絲斷路,滑動變阻器的有效電阻最大值為5 Ω,即當定值電阻選20 Ω時,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5 Ω,此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值為能控制的最小電壓值,即為U定=I′R′=×20 Ω=2.4 V。答案: (1)如答圖所示 (2)0.24 (3)取平均值為了減小實驗誤差 (4)2.49.如圖所示,電阻R1為8 Ω,電源兩端電壓為12 V。開關S閉合后,求:(1)當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電阻R2為30 Ω時,通過電阻R1的電流I1和電路的總電流I;(2)當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電阻R3為20 Ω時,通過電阻R1的電流I1′和電路的總電流I′。解析:(1)當開關S閉合后,滑動變阻器R與定值電阻R1并聯,U=U1=U2=12 V,則通過電阻R1的電流為I1====1.5 A通過R2的電流為I2====0.4 A則電路的總電流為I=I1+I2=1.5 A+0.4 A=1.9 A(2)當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電阻為20 Ω時,R1兩端的電壓和電阻均不變,故通過R1的電流仍為1.5 A,即I1′=1.5 A;此時通過R3的電流為I3====0.6 A,則此時電路的總電流I′=I1′+I3=1.5 A+0.6 A=2.1 A。10.已知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30Ω,閉合開關時整個電路正常工作,兩電流表的指針都指在同一位置,示數如圖所示。(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求:(1)電源電壓U是多少?(2)通過定值電阻R2的電流是多少?(3)現用一個未知阻值的定值電阻Rx替換電阻R1或R2,替換后只有一個電流表的示數發生了變化,請判斷Rx替換的是電阻R1還是R2。(4)此時替換后電流表示數減少了0.3A,求未知電阻Rx的阻值。解析:(1)由題20-1圖知,R1與R2并聯,電流表A1測R1的電流I1,電流表A測干路電流I總根據題20-2圖得I1=0.3A,I總=1.5AR1兩端的電壓U1=I1R1=0.3A×30Ω=9V由于并聯電路支路電壓等于電源電壓,所以電源電壓U=U1=9V(2)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有I總=I1+I2所通過R2的電流I2=I總-I1=1.5A-0.3A=1.2A(3)如果A1的示數發生變化,則A的示數也一定變化,這顯然不符合題意,可見,示數發生變化的一定是電流表A,而電流表A1的示數不變,由此推斷未知電阻Rx替換的是R2(4)當Rx替換R2后,設此時總電流為據題意得=1.5A-0.3A=1.2A則通過Rx的電流=1.2A-0.3A=0.9A根據歐姆定律可求出答案:(1)電源電壓U為9V;(2)通過R2的電流為1.2A;(3)Rx替換的是R2;未知電阻Rx的阻值為10Ω。1.(2021·溫州)用伏安法測電功率時,某電表的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其示數為---( )A. 1.30安 B. 0.26安 C. 1.30伏 D. 0.26伏解析:根據圖片確定電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從而讀出電流表的示數。根據圖片可知,電流表選擇量程0~0.6A,分度值為0.02A,則示數為:0.2A+0.02A×6=0.26A,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答案: B2.(2021·衢州)如圖是小科利用實驗室常用儀器,設計測量未知電阻Rx阻值的四種電路,電源電壓恒定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未知,實驗中只能閉合或斷開開關及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其中能夠測量出Rx阻值的電路(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②③④解析:對各個電路圖進行分析,通過開關的組合,結合歐姆定律,確定是否能夠測量除Rx的阻值即可。①:當開關S接1時,電壓表測R0的電壓,此時電壓表上面的接線柱為“-”接線柱;當開關S接2時,電壓表測Rx的電壓,但是此時電壓表的上面接線柱卻與正極相連,接法錯誤,不能測定Rx的阻值,故A錯誤;②:當開關S2閉合時,R0被短路,此時電壓表測電源電壓U總;當開關S2斷開時,電壓表測Rx的電壓Ux。可根據U0=U總-Ux計算出R0的電壓,再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計算出Rx的阻值,即 , 故②可以測出Rx;③:當開關S2閉合時,R0被短路,只有Rx,記下電流表的示數Ix;根據U總=I總R總得到:U總=IxRx;當開關S2斷開時,R0與Rx串聯,,記下電流表的示數I總;根據U總=I總R總得到:U總=I總(Rx+R0)。兩個方程聯立可以計算出Rx的阻值,故③可以測出Rx;④:當開關S接2時,只有R0 , 記下電流表的示數I0;當開關S接1時,只有Rx , 記下電流表的示數Ix。根據并聯電路U0=Ux得到:I0R0=IxRx , 故④可以測出Rx。那么能夠測出Rx的電路為②③④。故D正確,而B、C錯誤。故選D。答案: D3. (2019 寧波)如圖甲所示電路,分別把定值電阻R1、R2 (R1>R2)接入A、B之間后進行實驗,并根據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畫出A、B之間電阻的P-U圖像,如圖乙所示。如果把R1和R2并聯后接入A. B之間進行實驗,同理,可以在圖乙中畫出它的P-U圖像③。則圖像①所對應的電阻和圖像③所在的區域分別是---( )A. R1和Ⅰ B. R1和Ⅲ C. R2和Ⅰ D. R2和Ⅲ解析:(1) 假設A、B兩個電阻的電壓相等,根據公式 p=U2/R比較功率的大小,然后判斷兩個圖像和電阻的對應關系;(2)如果A、B并聯,那么它們的總電阻比R2的電阻還小,根據公式p =U2/R判斷這時的總功率與P2的關系,進而確定圖像③的位置。(1) 假設A、B兩個電阻的電壓相等,根據p =U2/R可知,電阻小的功率大;因為R1>R2 , 所以P1 ②的功率,因此①是R2的圖像,②是R1的圖像;(2)如果A、B并聯,那么它們的總電阻比R2的電阻還小,根據公式p=U2/R可知,這時的總功率比①中R2的功率還大, 肯定在圖像①的左邊,即Ⅰ的位置。故選C。答案: C4.(2021·溫州)疫情期間只允許體溫正常的師生進入校園。為此,小明設計了一款“智能門禁”,能檢測體溫并進行人臉識別。工作原理為:①若體溫正常開關S1閉合,人臉識別成功開關S2閉合,電動機 M 工作(門打開),警示燈不亮;②若體溫異常S1不閉合,人臉識別成功S2閉合,電動機 M 不工作且警示燈亮起;③不管體溫是否正常,若人臉識別失敗S2不閉合,電動機 M 不工作且警示燈不亮。(1)下列電路設計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可多選)(2)若警示燈工作時,兩端電壓為3伏,電阻為10歐,其工作時的功率為________瓦。5.(2021·衢州)小科利用器材探究通過M、N之間導體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部分電路如圖所示。(1)圖中M、N之間應連入________(填“定值電陽”或“小燈泡")。(2)圖中M、N之間若接人定值電阻,閉合開關,當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________ (填變化情況)。解析:(1)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必須控制電阻不變而改變電壓;燈泡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據此分析解答;(2)在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據此確定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化。(1)圖中M、N之間應連入定值電阻。(2)閉合開關,當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時,變阻器的阻值減小,根據“在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的規律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小。答案:(1)定值電阻 (2)變小6.(2021·金華)按如圖所示電路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6V,R1為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R2 , 標有“20Ω 1A”的字樣,電流表量程為“0~0.6A”,電壓表量程為“0~15V”。完成下列問題:(1)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出現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若R1=6Ω,為保證電路安全,滑動變阻器允許接入電路的最小阻值為________。解析:(1)根據電路圖可知,當電阻R1斷路時,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由于它的內阻很大,因此通過電路的電流很小,電流表的示數幾乎為零。因為電壓與電阻成正比,所以電壓表幾乎分得全部電壓,示數接近電源電壓。(2)電源電壓為6V,而電壓表的量程為“0~15V”,則電壓表肯定不會超過量程;當變阻器的阻值最小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A。根據計算出總電阻,再根據R2=R總-R1計算變阻器的最小阻值。(1)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出現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R1斷路;(2)根據電流表的量程可知,通過電路的最大電流為0.6A;此時的總電阻;變阻器的最小阻值:R2=R總-R1=10Ω-6Ω=4Ω。答案:(1)R1斷路 (2)4Ω7.(2021·衢州)如圖甲所示是家用燃氣報警器的部分電路示意圖,其中控制電路中的R1是由氣敏電阻制成的傳感器,R1的阻值與燃氣濃度的關系如圖乙。出廠預設當燃氣濃度達到4%時報警,出廠測試時,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為3V且保持恒定,閉合開關S1、S2 , 移動滑動變阻器R2滑片P的位置,當控制電路中的電流為0.03A時,電磁鐵恰好能將銜鐵吸下,工作電路中相應的燈亮起而報警(電磁鐵線圈的阻值忽略不計)。(1)使用燃氣的場所都應安裝燃氣報警器.安裝的具體位置應根據被檢測氣體相對于空氣的密度來決定。如果家中使用的是天然氣(主要成分是密度比空氣小的甲烷),則報警器應安裝在廚房(如圖丙)的________ (填“A"或“B")區域。(2)小科認為報警時只有燈亮還不能起到很好的報警作用,最好燈亮同時又有警報聲,所以建議加接蜂鳴器,則蜂鳴器應與________燈并聯。(3)該報警器要達到出廠預設值,請計算滑動變阻器應接入電路的電阻值。(4)當報警器報警時,下列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迅速打開排風扇 B.打開門窗通風換氣C.禁止切斷報警器電源 D.熄滅一切火種,迅速關閉氣源總閥解析:(1)密度小的氣體向上運動,密度大的氣體向下運動,據此確定報警器的安裝位置。(2)根據兩個燈泡的工作狀態判斷;(3)通過圖乙確定燃氣濃度達到4%時氣敏電阻的阻值,然后根據 計算出此時電路的總電阻,最后根據 R2=R總-R1 計算出滑動變阻器接入的阻值。(4)根據有關燃氣的使用安全的知識分析判斷。(1)如果家中使用的是天然氣(主要成分是密度比空氣小的甲烷),那么天然氣主要集中在上面,則報警器應安裝在廚房A區域。(2)當報警器報警時,銜鐵被吸下來,此時燈泡L2發光,而L1熄滅,所以蜂鳴器應該與L2并聯。(3)由題可知,當報警器達到出廠預設值4%時,查圖乙可得,氣敏電阻阻值為40Ω;已知R1和滑動變阻器R2串聯,控制電路電源電壓U1=3V,電流I=0.03A;根據歐姆定律 ;所以,滑動變阻器接人電路的阻值R2=R總-R1=100Ω-40Ω=60Ω。(4)如果屋內有燃氣泄露,那么一旦遇到明火,很容易發生爆炸。A.迅速打開排風扇,它的開關閉合時會有火花出現,可能會引燃燃氣,故A錯誤;B.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可以降低屋內燃氣的濃度,避免爆炸的發生,故B正確;C.禁止切斷報警器電源,因為切斷電源的瞬間也會產生火花,可能引起爆炸,故C正確;D.熄滅一切火種,迅速關閉氣源總閥,防止爆炸的發生,故D正確。故選BCD。答案:(1)A (2)L2(3)由題可知,當報警器達到出廠預設值4%時,查圖乙可得,氣敏電阻阻值為40Ω已知R1和滑動變阻器R2串聯,控制電路電源電壓U1=3V,電流I=0.03A根據歐姆定律R總= =100Ω所以,滑動變阻器接人電路的阻值R2=R總-R1=100Ω-40Ω=60Ω(4)B,C,D8.(2021·杭州)如圖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4.5V,燈泡規格是“3V 0.75”。(1)燈泡正常工作時,電壓表V1、V2示數分別為多少 滑動變阻器接入的電阻為多少 (2)燈泡正常工作4分鐘,整個電路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解析:(1)根據圖片可知,燈泡與變阻器串聯,電壓表V1測燈泡的電壓,V2測變阻器的電壓。根據燈泡的規格確定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壓,也就是電壓表V1的示數,然后根據U2=U總-U1計算電壓表V2的示數。首先根據 計算出燈泡正常工作時通過電路的電流,再根據 計算出此時變阻器接入的電阻。(2)根據公式W=UIt計算整個電路消耗的電能。答案:(1)解:U1=3V U2=U-U1=4.5v-3V=1.5v燈泡常工作電流I= =0.25A 滑動變阻器接人電阻:R= =6Ω(2)解:W=UIt=4.5Vx0.25Ax4x60s=270 J9.(2021·紹興)某興趣小組設計了一種恒溫箱電路,如圖甲所示,工作電路電源電壓U1=220V,R1=242Ω。控制電路電源電壓U2=3V,R2=300Ω,熱敏電阻R能即時感知恒溫箱內溫度,其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乙, 不計線圈的電阻。當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或等于40mA時, 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動觸點A與靜觸點B接觸; 當線圈中的電流小于或等于30mA時銜鐵被釋放,動觸點A與靜觸點C接觸。求:(1)閉合開關S1和S2,恒溫箱開始工作,此時銜鐵的動觸點A與________(選填“B”或“C”)靜觸點相接觸。(2)電熱絲R1正常工作5分鐘消耗的電能。(3)分析計算恒溫箱正常工作時的溫度變化范圍。解析:(1)閉合開關S1和S2 , 恒溫箱開始工作,那么上面的電阻R1所在的電路必須接通,即此時銜鐵的動觸點A與靜觸點C相接觸。(2)根據公式 計算出電熱絲R1消耗的電能;(3)當恒溫箱的溫度達到最高時,銜鐵被吸下的瞬間,即此時控制電路的電流I=0.04A,只有熱敏電阻R,根據公式計算出此時它的電阻,根據圖乙確定此時的最高溫度; 電磁鐵銜鐵被吸合時,R1與R2并聯,此時恒溫箱溫度最低時,控制電路的電流I'=0.03A。首先根據計算出通過R2的電流,再根據 IR=I'-I2 計算出通過熱敏電阻的電流,最后根據計算出熱敏電阻的阻值,根據圖像確定恒溫箱的最低溫度。答案:(1)C (2)W= =6×104J(3)當恒溫箱的溫度達到最高時,銜鐵被吸下,即此時控制電路的電流I=0.04A,故恒溫箱內溫度達到最高值瞬間R=U2/I=3V/0.04A=75Ω,由乙圖可知恒溫箱內的最高溫度為100℃;當電磁鐵銜鐵被吸合時,R1與R2并聯。當恒溫箱溫度最低時,控制電路的電流I'=0.03A。I2=U2/R2=3V/3000=0.01A,IR=I'-I2=0.03A-0.01A=0.02A,R'=U2/IR=3V/0.02A=150Ω,由乙圖可知恒溫箱內的最低溫度為90℃。故恒溫箱內的溫度變化范圍為90℃-100℃。10.(2021·湖州)小萍同學想利用圖甲所示電路研究通過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伏)的電流與它兩端電壓的關系。她根據圖甲完成圖乙的部分連接,待連接完整后,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記錄了多組數據,作出了圖像a,還作出了電流大小與電源電壓大小的關系圖像b(如圖丙所示)。(已知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20歐)。(1)根據圖甲將圖乙中的實物圖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小燈泡變亮)(2)根據圖像a,描述通過小燈泡的電流與小燈泡兩端電壓的關系。________(3)當電流表示數為0.12A時,電壓表的示數為多少 解析:(1)根據圖甲確定電路的串并聯關系,主要電表的量程和接線柱的選擇,還要注意變阻器接線“一上一下”。(2)根據丙圖中a圖像的形狀,分析通過燈泡電流與電壓的關系;(3)當變阻器的阻值最大時,通過燈泡的電流最小。首先根據U滑=IR滑計算出變阻器兩端的電壓,再根據U燈=U-U滑計算出電壓表的示數。(4)根據P=UI分析即可。(1)根據甲圖可知,除了電壓表與燈泡并聯外,其它的都是串聯。①電壓表的“-”接線柱已經與燈泡左端相連,只需將“3”接線柱與燈泡右端接線柱相連即可;②變阻器與開關串聯,只需將它右下角的接線柱與開關右端的接線柱相連即可,如上圖所示:(2)根據圖丙可知,圖像a總體是上升的,但是上升的速度越來越慢,則得到結論:通過小燈泡的電流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相同的電壓,電流的增加值越來越小。(3)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滑=IR滑=0.12A×20Ω=2.4V;燈泡兩端的電壓:U燈=U-U滑=3V-2.4V=0.6V。(4)根據圖丙可知,圖像a上某點的橫坐標就是燈泡的電壓,則長方形陰影的寬就是電源電壓與燈泡電壓之差,根據U總=U+U變可知,長方形陰影的寬就是變阻器的電壓。長方形陰影的長就是圖像a上某點的縱坐標,也就是通過變阻器的電流。根據P=UI結合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長×寬可知,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4)圖丙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________。答案:(1)(2)通過小燈泡的電流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相同的電壓,電流的增加值越來越 小。(3)解:U滑=IR滑=0.12A×20Ω=2.4VU燈=U-U滑=3V-2.4V=0.6V(4)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11.(2021·臺州)如圖是某興小組制作的“電子秤”的結構簡圖,其中的電磁鐵和永磁體之間相互排斥。對秤盤產生向上的力。當秤盤上放置質量不同的物體時,可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大小,從而改變斥力大小。使指針始終指在“a”位置。此時,該電子秤所稱量物體質量m跟電路中電流I的關系可視為:m=k(k為500克/安)。據此原理、可將電流表改裝成“質量顯示儀”達到稱量質量的目的。(1)圖中電磁鐵和水磁體之間要產生斥力,則永磁體下端應為________極。(2)當放上物體后,為了使指針仍處在"a”位置,必須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________端移動。(3)圖中電源電壓為9伏,線圈電阻為10歐、線圈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0.8安,滑動變阻器規格為“5002A",電流表量程為0~0.6安。①計算該電子秤所能稱量物體質量的范圍________.②要增大該電子秤的稱量范圍,以下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假設彈簧等元件均能正常工作)A.增大電源電壓B.換用"100Ω;1A”的滑動變阻器C.電流表的量程換用“0~3安”解析:(1)首先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上端的極性,再根據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確定永磁體下端的極性。(2)放上物體后,彈簧受到的壓力增大,要保持指針的位置不動,就要增大永磁體受到的排斥力,據此分析通過電磁鐵的電流的大小變化,判斷電路的電阻變化,最終確定滑片的移動方向。(3)①根據電流表的量程確定通過電路的最大電流值,然后帶入公式m=kI計算出電子秤的最大稱量值;根據計算出通過電路的最小電流,再根據m=kI計算出電子秤的最小稱量值,從而確定測量范圍。②對各個選項進行分析,確定電子秤稱量范圍的變化即可。(1) 線圈上電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時大拇指指向下端,則電磁鐵的下端為N極,上端為S極。根據兩者產生的是斥力可知,永磁體下端是S,上端是N。(2)放置物體后,秤盤要下降,要使得仍然指在a位置、需要有更大的斥力才能維持,即電磁鐵需要更大的磁性才可以,所以電流值需要增大,滑變的阻值需要減小。所以P要向B端滑動。(3)①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則通過電路的最大電流為0.6A,代入公式m=k得到:m=0.5kg/A×0.6A=0.3kg,即電子秤的最大稱量范圍為mmax=0.3kg。電流表最小讀數為滑變整個接入時的電流,此時電流 ,代入公式得:mmin=0.5kg/A×0.15A=0.075kg。所以稱量范圍是0.075kg~0.3kg。②A.增大電源電壓,通過通過電流表的電流會增大,即放上相同質量的物體時,原來沒有達到量程,現在可能達到或超過量程,因此電子秤的量程變小,故A不合題意;B.換用"100Ω;1A”的滑動變阻器,電阻變大,電流變小,即方向相同質量的物體時,原來恰好達到量程,現在卻小于量程了,因此電子秤的量程變大,故B符合題意;C.電流表的量程換用“0~3安”,量程比原來變大,那么電子秤的量程肯定變大,故C符合題意。故選BC。答案:(1)S (2)B (3)0.075kg~03kg;BC12.(2021·寧波)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定不變,燈泡L上標有“6V 2.4W"字樣,其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OA、OB、OC是三條阻值不同且不變、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同一條金屬絲的阻值與其長度成正比)。閉合開關S,當滑片P從A點滑到O點過程中,電流表示數和燈泡L亮度均保持不變。(1)求燈泡L正常發光時,通過燈泡L的電流大小。(2)金屬絲OA的電阻Ra=________Ω。(3)繼續滑動圖甲中滑片P到OB段,當PB= OB時,電流表示數為0.36A;當PB= OB時,小燈泡正常發光。用圖甲中的電源、小燈泡和三條金屬絲連成圖乙所示電路。閉合開關S,使滑片P在OC上移動,當PO= OC時,電壓表示數為4.8V;當PO= OC時,電壓表示數為6.0V。求金屬絲OC的電阻Rc的大小和電源電壓大小。解析:(1)已知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根據計算通過燈泡的電流。(2)根據甲圖可知,當滑片移動時,燈泡亮度不變,即通過電路的電流不變,也就是電路的總電阻不變。OP段的長度發生改變但阻值不變,則金屬絲OA的阻值為零。(3)將題干描述的4中情況羅列出來,首先根據燈泡正常發光確定Rb和Rc的數量關系,然后將這兩種情況合并在一起。然后根據Rb和Rc的數量關系分析另外兩種情況,確定它們是等效的,可以合并為一種情況。接下來根據公式U=U變+UL=I變R變+UL列出兩個方程,聯立計算得到金屬絲OC的阻值和電源電壓的數值。答案:(1)解:燈泡L正常發光時,通過的電流I= =0.4A (2)0(3)解:本題的電路可以用下圖表示:根據題意,可得四種電路連接情況:①圖甲中,當PB= OB時,R變1= Rb , 電路中的電流I1=0.36A②圖甲中,當PB= OB時,R變2= Rb , 燈L正常發光,電路中的電流l2= 0.4A③圖乙中,當PO= OC時,R變3= Rc,燈L兩端電壓UL3=4.8V④圖乙中,當PO= OC時,R變4= Rc,燈L兩端電壓UL4=6.0V,燈L正常發光)由于②和④時,L都正常發光,即②和④電路是等效的所以R變2=R變4 , 即 Rb= Rc ,2Rb=Rc因為U=U變+UL=I變R變+UL所以由④得:U=I2R變4+UL4=0.4A× Rc+6.0V----(1)式①中R變1= Rb= Rc , 與R變3= Rc等大,即①和③電路是等效的因為U=U變+UL=I變R變+UL所以由③得:U=I3R變3+UL3=0.36A× Rc+4.8V-----(2)式由(1)式和(2)式可解得:Rc=60Ω U=12V答:金屬絲OC的電阻Rc的大小為60Ω,電源電壓為12V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3講 歐姆定律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1.解釋歐姆定律的內容和數學表達式 選擇、填空 2~4分2.應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的電學問題(不超過兩個電阻的電路)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3.利用歐姆定律分析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一、歐姆定律1.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得出了電流、電壓跟電阻的關系: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與該段導體兩端的______成正比, 與該段導體的________成反比,這個實驗結論叫作歐姆定律,表達式為________。變形式:求電壓U= ;求電阻R= 。2.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目的:探究一段電路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1)研究同一段導體中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之間的關系:①根據如圖所示,連接實驗電路。在連接電路前,先考慮選擇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選擇。連接時要注意電流流入電表的正確方向,開關處于________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于________________ 。②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同時注意觀察電壓表使它的讀數由小到大。每讀一次電壓值,同時讀取相應的電流表的讀數,并記錄數據。③分析記錄的數據,可得到結論:同一段導體中(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成__________。(2)研究相同電壓下不同導體中電流與它的電阻之間的關系:①實驗電路中,采用不同阻值的電阻時,使電阻兩端的電壓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觀察通過電阻的電流。②每一次更換不同阻值的電阻時,先要斷開________,接上電阻,閉合開關,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電阻兩端的電壓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電流表讀數,并記錄。③分析記錄的數據,可得到結論:在相同電壓下,不同導體中的電流與它的電阻成_______。分析1、2兩次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歐姆定律實驗中,研究電流與它兩端電壓之間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研究電流與導體電阻之間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保持導體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二、實驗:伏安法測電阻1.實驗器材(電源、導線、開關、定值電阻、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2.實驗原理 __________3.電路圖(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1)連接電路時,開關處于______狀態。(2)滑動變阻器,滑片P應處于端____(選填“A”或“B”)。(3)電流表量程應該選擇______A。4.電路故障(1)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時,發現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則發生這種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中若將電流表和電壓表位置互換,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實驗數據實驗次數 U/V I/A R平均值1 1.6 0.162 23 2.4 0.246. 表格數據分析(1)第二次實驗中,電流表的示數如丙圖所示,此時的電流為_______A。(2)實驗中所測導體R的平均值為_____Ω。(3)根據實驗數據繪制電阻R的I-U圖像。(4)當R兩端的電壓為6 V時,通過R的電流為_____A;當R兩端的電壓為0 V時,R的阻值為_____Ω。7. 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更換元件如果用以上裝置,去測量額定電壓為2.5 V的小燈泡電阻,測得以下數據:實驗次數 1 2 3 4電壓/V 1.0 1.5 2.0 2.5電流/A 0.12 0.18 0.24 0.28請你繪出小燈泡的I-U圖像;(2)根據圖像可知,小燈泡的阻值是_______(選填“不變”或“變化”)的,影響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3)分析數據可知,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越高,小燈泡的電阻越_____;(4)在求小燈泡電阻時_____(選填“能”或“不能”)求其平均值;(5)在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6)小燈泡在額定電壓2.5 V時的電阻是_____Ω,如果將2個相同規格的小燈泡串聯在4 V的電路中,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______A。三、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特點1.串聯、并聯電路的特點類型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電路圖電流 I=I1=I2 I=I1+I2電壓 U=U1+U2 U=U1=U2電阻 R=R1+R2 =+比例分配 =,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即:串聯、分壓、正比 =,電流的分配與電阻成反比,即:并聯、分流、反比知識點1:動態電路分析例1:如圖所示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電學知識后設計的電路,電源電壓不變,R1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閉合開關S,當監控區的溫度升高時,電壓表示數U與電流表示數I的關系圖像是---( )◆變式訓練1. “勝哥”在研究并聯電路電流特點時,根據如圖所示電路圖連接好電路,并閉合開關S和S1。當他再閉合開關S2時,電流表示數變化正確的是(電源電壓不變)---( )A.示數變大B.示數變小C.示數變大D.示數變小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電鍵S,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過程中---( )A. 電流表的示數變大B. 電壓表的示數變小C. 電壓表示數與電壓表示數的差值變大D. 電壓表示數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變大知識點2:歐姆定律相關計算類型一 純電路計算例2: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串并聯的知識后準備動手驗證一下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特點。如圖甲所示是小科進行實驗的電路圖,閉合開關后,兩電流表指針偏轉如圖乙、丙所示,則電阻R1、R2之比為---( )A.1∶2 B. 2∶1 C. 3∶1 D. 1∶3◆變式訓練1.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10 Ω,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到最右端b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 A;移動滑片P到最左端a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 A。則電源電壓和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別為---( )A. 6 V 20 Ω B. 12 V 20 ΩC. 6 V 10 Ω D. 12 V 10 Ω類型二 靈敏電阻計類例3: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酒精測試儀的工作原理》科學視頻后,萌發了制作一個“酒精測試儀”的想法。如圖甲所示是小科設計的酒精濃度檢測儀的電路圖,其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0為定值電阻,R為酒精氣體濃度傳感器(氣敏電阻),R的阻值與酒精濃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接通電源,當傳感器酒精濃度增大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流表的示數變小B.電壓表的示數變大C.電流表的示數與電壓表的示數的比值變小D.電流表的示數與電壓表的示數的比值變大◆變式訓練1.“勝哥”提供了相關器材: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在60 ℃時阻值為650.0 Ω),報警器(內阻很小,通過的電流Ic超過10 mA時就會報警,超過20 mA時可能被損壞),電阻箱(最大阻值為999.9 Ω,在此范圍內可調節出準確可讀的電阻值),電源(輸出電壓U約為18 V,內阻不計),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2 000 Ω),單刀雙擲開關S,導線若干。要求小科組裝一個由熱敏電阻控制的報警系統,要求當熱敏電阻的溫度達到或超過60 ℃時,系統報警。(1)小科根據“勝哥”的要求組裝好了電路,如圖所示,根據系統工作要求,電路接通前,應先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選填“a”或“b”端),再將電阻箱調到一定的阻值,這一阻值為______Ω;(2)將開關S向______(選填“c”或“d”)端閉合,緩慢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3)保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置不變,將開關S向另一端閉合,報警系統即可正常使用。知識點3: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例4:為了鞏固所學的科學知識,“勝哥”在科學課上讓小科和同學們動手做電學實驗。(1)小科和同學們經過討論,依次完成了“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三次實驗電路的設計,如圖甲、乙、丙所示。由圖甲改進為圖乙是為保證實驗過程中 這一因素不變;由圖乙改進為圖丙是因為使用滑動變阻器既能保擴電路,又能通過調節使電阻R兩端的電壓 (選填“改變”或“保持不變”)。(2)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助小科按電路圖丙將圖丁中實物電路連接完整。(3)小科連完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兩只電表的指針總在晃動。請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電路存在 。(4)在繼續用圖丁的實物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小科先將5Ω電阻接入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V,記下電流值;再將5Ω電阻換成10Ω電阻,她下一步操作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 (選填“A”或“B”)端移動。(5)小科和同學們完成上述探究活動后,想測量一只額定電壓為2V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但發現電壓表被別的同學拿走了,于是她借助一個10Ω的電阻,設計了如圖戊所示的電路,也測出了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具體操作如下:①只閉合開關S1、S2,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為 A時,小燈泡恰好正常發光;②只閉合開關S1、S3,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不變,讀出電流表示數為I。③P燈= (用已知量和測量值表示,數值要求帶單位)。◆變式訓練1.小科同學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他用如圖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險,可供選擇的定值電阻分別為2.5Ω、5Ω、10Ω、15Ω、20Ω、25Ω.實驗中電阻R兩端的電壓始終保持3V不變,滑動變阻器的規格為“15Ω 1A”。(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中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2)閉合開關后,小科發現電流表示數為0,電壓表示數很大,故障原因可能是 。(3)實驗中,不能被選用的電阻為 Ω。(4)保證可用電阻均能正常進行實驗,電源電壓應該控制在 V至 V之間。2.小科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3 V,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5 Ω,完成下列題目:I/A 0.1 0.2 0.3 0.4U/V 0.5 1.0 2.0 (1)在記錄數據時,小科由于粗心,忘記將第三組電壓表示數填入表格,同學們可以幫忙算出這里的電壓值應該為________V。(2)接下來小科利用上述電路原理圖來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使得電壓表的示數為2 V,然后斷開開關,將CD間的電阻R1從5 Ω換成10 Ω,再閉合開關,此時電壓表的示數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V,接下來小科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端(選填“A”或“B”)移動。(3)最后小科在桌子上發現一個阻值未知的定值電阻,為了測量電阻阻值的大小,小科用這個定值電阻換掉原電路中的R1,調節滑動變阻器,電路中電表的示數如圖乙、丙所示,則電壓表的示數為________ V,電流表示數為________ A,通過計算可得此定值電阻的阻值為________ Ω。小科認為這樣通過一組數據直接計算的定值電阻阻值不準確,為了使得結果更加準確,他接下來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點4: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導體的電阻例5:甲乙兩地相距30km,在甲、乙兩地之間沿直線架設了兩條輸電線,已知輸電線的電阻與其長度成正比,現輸電線在某處發生了短路,為確定短路位置,甲地檢修員先用如圖所示的測量儀接入AB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A,乙地檢修員后用相同的測量儀接人CD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3A.則短路位置離甲地---( )A.18km B.15km C.12km D.10km◆變式訓練1. 如圖所示,是小科測量未知電阻Rx的實驗電路,電源電壓不變,其中R0為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當閉合開關S1和S2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1;當只閉合開關S1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2。則Rx= (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1. 如圖所示,R1=10歐姆,電流表示數為0.5安培,電源電壓為10伏特。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R1與R2并聯B. R2阻值為20歐姆C. R1兩端電壓為10伏特D. 電流表 的示數為1.0安培2.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流表A1的示數為0.5A,A2的示數為0.3A,電阻R2的阻值為10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電阻R1的電流為0.5AB.電源電壓為5VC.電阻R1的阻值為15ΩD.若斷開開關S2,電流表A1示數變大3.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勝哥”將開關S閉合后,燈L1和L2都正常發光,甲、乙兩個電表示數之比為4:3.此時燈L1和L2的電阻之比為---( )A.1:3 B.3:1 C.3:4 D.4:34.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不變,R1、R2是定值電阻,R1=10Ω。閉合開關S,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當R1由于某種原因開路時,電流表的示數變為0.10A。(1)圖乙中電流表的示數為______A。(2)求定值電阻R2的阻值。5.導體A和B在同一溫度時,通過兩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由圖可知導體A的電阻為____Ω;如果將A和B并聯后接在電壓為1.5 V的電源兩端,則通過A和B的總電流為____A。6.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定,R1=20 Ω,R2=10 Ω,當S1閉合,S2、S3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 A,電源電壓為________ V;當S2閉合,S1、S3斷開時,電流表示數為________ A,當S1、S3閉合,S2斷開時,電流表示數為________ A。7. 為了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的關系,小晨設計了圖甲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恒為6 V,R1是定值電阻,R2是滑動變阻器。(1)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發現兩電表示數始終如圖乙所示,原因是將滑動變阻器的________(填字母)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2)改正錯誤后,小晨繼續實驗,將有關實驗數據標記在圖丙上。分析圖丙可知,他所選擇的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________(選填字母)。A. 10 Ω 2 A B. 25 Ω 2 A C. 50 Ω 0.5 A(3)圖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大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勝哥”用二節新干電池,規格為“10Ω1.5A”的滑動變阻器等器材,來測導體電阻。請分析回答:實驗序號 電壓/V 電流/A1 2.0 0.202 2.5 ______3 2.8 0.28(1)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當滑片移到C點時,發現兩表才有示數,示數分別為2V、0.2A。根據以上信息思考該電路的連接方式,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按該連接方式,將圖1電路連接完整。(2)繼續調節滑動變阻器進行測量,測得數據如表所示。第二次測量時電流表示數如圖2所示,據圖把表中所缺數據填寫完整。(3)該實驗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勝哥”用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變)和阻值為 5 Ω、10 Ω、20 Ω的三個定值電阻繼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要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那么電阻兩端電壓最小能控制到________V。9.如圖所示,電阻R1為8 Ω,電源兩端電壓為12 V。開關S閉合后,求:(1)當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電阻R2為30 Ω時,通過電阻R1的電流I1和電路的總電流I;(2)當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電阻R3為20 Ω時,通過電阻R1的電流I1′和電路的總電流I′。10.已知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30Ω,閉合開關時整個電路正常工作,兩電流表的指針都指在同一位置,示數如圖所示。(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求:(1)電源電壓U是多少?(2)通過定值電阻R2的電流是多少?(3)現用一個未知阻值的定值電阻Rx替換電阻R1或R2,替換后只有一個電流表的示數發生了變化,請判斷Rx替換的是電阻R1還是R2。(4)此時替換后電流表示數減少了0.3A,求未知電阻Rx的阻值。1.(2021·溫州)用伏安法測電功率時,某電表的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其示數為---( )A. 1.30安 B. 0.26安 C. 1.30伏 D. 0.26伏2.(2021·衢州)如圖是小科利用實驗室常用儀器,設計測量未知電阻Rx阻值的四種電路,電源電壓恒定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未知,實驗中只能閉合或斷開開關及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其中能夠測量出Rx阻值的電路(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②③④3. (2019 寧波)如圖甲所示電路,分別把定值電阻R1、R2 (R1>R2)接入A、B之間后進行實驗,并根據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畫出A、B之間電阻的P-U圖像,如圖乙所示。如果把R1和R2并聯后接入A. B之間進行實驗,同理,可以在圖乙中畫出它的P-U圖像③。則圖像①所對應的電阻和圖像③所在的區域分別是---( )A. R1和Ⅰ B. R1和Ⅲ C. R2和Ⅰ D. R2和Ⅲ4.(2021·溫州)疫情期間只允許體溫正常的師生進入校園。為此,小明設計了一款“智能門禁”,能檢測體溫并進行人臉識別。工作原理為:①若體溫正常開關S1閉合,人臉識別成功開關S2閉合,電動機 M 工作(門打開),警示燈不亮;②若體溫異常S1不閉合,人臉識別成功S2閉合,電動機 M 不工作且警示燈亮起;③不管體溫是否正常,若人臉識別失敗S2不閉合,電動機 M 不工作且警示燈不亮。(1)下列電路設計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可多選)(2)若警示燈工作時,兩端電壓為3伏,電阻為10歐,其工作時的功率為________瓦。5.(2021·衢州)小科利用器材探究通過M、N之間導體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部分電路如圖所示。(1)圖中M、N之間應連入________(填“定值電陽”或“小燈泡")。(2)圖中M、N之間若接人定值電阻,閉合開關,當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左移動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________ (填變化情況)。6.(2021·金華)按如圖所示電路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6V,R1為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R2 , 標有“20Ω 1A”的字樣,電流表量程為“0~0.6A”,電壓表量程為“0~15V”。完成下列問題:(1)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出現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若R1=6Ω,為保證電路安全,滑動變阻器允許接入電路的最小阻值為________。7.(2021·衢州)如圖甲所示是家用燃氣報警器的部分電路示意圖,其中控制電路中的R1是由氣敏電阻制成的傳感器,R1的阻值與燃氣濃度的關系如圖乙。出廠預設當燃氣濃度達到4%時報警,出廠測試時,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為3V且保持恒定,閉合開關S1、S2 , 移動滑動變阻器R2滑片P的位置,當控制電路中的電流為0.03A時,電磁鐵恰好能將銜鐵吸下,工作電路中相應的燈亮起而報警(電磁鐵線圈的阻值忽略不計)。(1)使用燃氣的場所都應安裝燃氣報警器.安裝的具體位置應根據被檢測氣體相對于空氣的密度來決定。如果家中使用的是天然氣(主要成分是密度比空氣小的甲烷),則報警器應安裝在廚房(如圖丙)的________ (填“A"或“B")區域。(2)小科認為報警時只有燈亮還不能起到很好的報警作用,最好燈亮同時又有警報聲,所以建議加接蜂鳴器,則蜂鳴器應與________燈并聯。(3)該報警器要達到出廠預設值,請計算滑動變阻器應接入電路的電阻值。(4)當報警器報警時,下列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迅速打開排風扇 B.打開門窗通風換氣C.禁止切斷報警器電源 D.熄滅一切火種,迅速關閉氣源總閥8.(2021·杭州)如圖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4.5V,燈泡規格是“3V 0.75”。(1)燈泡正常工作時,電壓表V1、V2示數分別為多少 滑動變阻器接入的電阻為多少 (2)燈泡正常工作4分鐘,整個電路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9.(2021·紹興)某興趣小組設計了一種恒溫箱電路,如圖甲所示,工作電路電源電壓U1=220V,R1=242Ω。控制電路電源電壓U2=3V,R2=300Ω,熱敏電阻R能即時感知恒溫箱內溫度,其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乙, 不計線圈的電阻。當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或等于40mA時, 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動觸點A與靜觸點B接觸; 當線圈中的電流小于或等于30mA時銜鐵被釋放,動觸點A與靜觸點C接觸。求:(1)閉合開關S1和S2,恒溫箱開始工作,此時銜鐵的動觸點A與________(選填“B”或“C”)靜觸點相接觸。(2)電熱絲R1正常工作5分鐘消耗的電能。(3)分析計算恒溫箱正常工作時的溫度變化范圍。10.(2021·湖州)小萍同學想利用圖甲所示電路研究通過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伏)的電流與它兩端電壓的關系。她根據圖甲完成圖乙的部分連接,待連接完整后,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記錄了多組數據,作出了圖像a,還作出了電流大小與電源電壓大小的關系圖像b(如圖丙所示)。(已知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20歐)。(1)根據圖甲將圖乙中的實物圖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小燈泡變亮)(2)根據圖像a,描述通過小燈泡的電流與小燈泡兩端電壓的關系。________(3)當電流表示數為0.12A時,電壓表的示數為多少 11.(2021·臺州)如圖是某興小組制作的“電子秤”的結構簡圖,其中的電磁鐵和永磁體之間相互排斥。對秤盤產生向上的力。當秤盤上放置質量不同的物體時,可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大小,從而改變斥力大小。使指針始終指在“a”位置。此時,該電子秤所稱量物體質量m跟電路中電流I的關系可視為:m=k(k為500克/安)。據此原理、可將電流表改裝成“質量顯示儀”達到稱量質量的目的。(1)圖中電磁鐵和水磁體之間要產生斥力,則永磁體下端應為________極。(2)當放上物體后,為了使指針仍處在"a”位置,必須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________端移動。(3)圖中電源電壓為9伏,線圈電阻為10歐、線圈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0.8安,滑動變阻器規格為“5002A",電流表量程為0~0.6安。①計算該電子秤所能稱量物體質量的范圍________.②要增大該電子秤的稱量范圍,以下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假設彈簧等元件均能正常工作)A.增大電源電壓B.換用"100Ω;1A”的滑動變阻器C.電流表的量程換用“0~3安”12.(2021·寧波)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定不變,燈泡L上標有“6V 2.4W"字樣,其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OA、OB、OC是三條阻值不同且不變、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同一條金屬絲的阻值與其長度成正比)。閉合開關S,當滑片P從A點滑到O點過程中,電流表示數和燈泡L亮度均保持不變。(1)求燈泡L正常發光時,通過燈泡L的電流大小。(2)金屬絲OA的電阻Ra=________Ω。(3)繼續滑動圖甲中滑片P到OB段,當PB= OB時,電流表示數為0.36A;當PB= OB時,小燈泡正常發光。用圖甲中的電源、小燈泡和三條金屬絲連成圖乙所示電路。閉合開關S,使滑片P在OC上移動,當PO= OC時,電壓表示數為4.8V;當PO= OC時,電壓表示數為6.0V。求金屬絲OC的電阻Rc的大小和電源電壓大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3講歐姆定律原卷版.doc 第13講歐姆定律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