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文地理下冊6.1.1世界人口的數量變化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2021九上·湖州月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如表是兩次人口普查結果部分數據對比表,我們從中得出的結論是( )項目 時間 全國人口 (億) 年平均增長率(%) 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 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出生人口性別比2020年 14.1 0.53 18.70 9.91 111.32010年 13.4 0.57 13.26 9.08 118.1A.人口基數大,老齡化加劇 B.流動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C.總人口增速快,人口素質偏低 D.出生人口性別比越來越大【答案】A【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和2010年人口普查中“全國人口”“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數據對比,說明了我國人口基數大,老齡化進一步加劇。A項人口基數大,老齡化加劇是從題干表格中得出的結論,符合題意;BCD三項不能從題干表格中得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及學生準確解讀圖表的能力。解答此題的方法是據表格材料中所示的信息解答。下圖是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題2.關于該國人口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③時期人口總數達到最多 B.②到③人口總數不斷下降C.②時期人口的出生率最高 D.③與⑤人口總數一定相等3.針對該問題,最恰當的措施應該是( )A.實施計劃生育 B.提高人口質量C.積極鼓勵生育 D.提高社會保障【答案】2.A3.C【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點評】 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于零,人口不斷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零,人口不斷減少。此外,需要注意比率和數量的區別。2.本題考查人口的相關知識。結合所給示意圖 ,A項,③時期人口總數達到最多,A符合題意;B項, ②到③ 人口自然增長率 大于零,人口總數不斷增長 ,B不符合題意;C項, 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關,沒有死亡率,無法根據已給信息判斷出②時期人口的出生率最高 ,C不符合題意;D項, ③與⑤人口總數不一定相等 ,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該國當前面臨的問題是人口增長過慢。最恰當的措施為積極鼓勵生育,C對;實施計劃生育、提高人口質量應對的是人口增長過快,AB錯;提高社會保障 應對的是人口老齡化,D錯。故答案為:C。4.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是( )A.勞動力短缺 B.就業困難C.國防兵力不足 D.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還有一部分國家則長期處于貧困狀態。在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意大利、德國和瑞典,近些年來人口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已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世界上的人口不能無節制地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故答案為:B。【點評】人口過多會造成交通壓力增大,居住條件變差,就業困難,饑餓貧困,造成環境污染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類土地資源以及水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數量的減少,人口老齡化,教育經費短缺等問題;人口過少會造成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產生勞動力短缺、社會養老負擔重等問題,因此人口增長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5.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但又有一定的規律,讀圖甲和圖乙,完成下面小題。(1)根據人口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區的情況推斷,世界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類型是(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2)根據人口分布在不同緯度地區的情況推新,世界人口稠密區主要是( )A.南半球高緯度地區 B.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C.北半球高緯度地區 D.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答案】(1)A(2)D【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由甲圖人口分布的海拔范圍可以看出,超過一半的人口是分布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條件優越,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由圖中人口分布的緯度范圍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這些地區氣候溫暖,適合人類居住,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6.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從圖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和緯度( )A.海拔在200米以下;緯度在20°以下的地區B.海拔在200米以上;緯度在20°S-40°S地區C.海拔在200米以下;緯度在20°N-40°N區D.海拔在200米以上;緯度在20°以下的地區(2)從圖中可知,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 )A.地形和經濟 B.地形和位置 C.氣候和地形 D.位置和植被(3)圖中由于受海拔因素導致人口稀少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答案】B(1)C(2)B(3)C【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從圖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緯度在20°N--40°N的中低緯度地區,故選C。(2)由圖中可知,圖中反映出影響人口分布的兩個因素分別是地形和緯度位置,海拔較低的地區人口較稠密,緯度高的地區氣溫低,緯度低的地區氣溫高,都不適合人類居住,故選B。(3)圖中由于受海拔因素影響導致人口稀少的地區是C地,該地區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屬于高原山地氣候,生存條件惡劣,人煙稀少,故選C。【點評】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區: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平原地區。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區:干旱的荒漠、寒冷的高緯度、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濕熱的熱帶雨林。7.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速度較慢,反之較快。回答下列各題。(1)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亞洲 B.非洲 C.南極洲 D.南美洲(2)某地區某年人口的出生率為0.5%,死亡率為0.8%,該地區可能位于( )A.非洲 B.南美洲 C.亞洲 D.歐洲【答案】(1)B(2)D【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非洲地區比較貧窮落后,經濟發展水平低,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歐洲是世界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B符合題意。(2)歐洲是世界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很多國家出現了負增長;某地區某年人口的出生率為0.5%,死亡率為0.8%,自然增長率是-0.3%,該區域可能在歐洲;D符合題意。【點評】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如歐洲是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非洲自然增長率各大洲中最高)。8.某國的人口出生率是0.97%,死亡率是1.04%,這說明該國( )A.人口增長快 B.人口增長緩慢C.人口在減少 D.人口總數不變【答案】C【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據公式可知該過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7%,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負數,說明人口在不斷的減少,故本題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帶來的人口問題有就業困難、饑餓貧困、居住條件差、交通壓力增大等社會問題。人口過少,增長過慢,甚至停止增長或者不斷減少,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勞動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等。9.讀漫畫《苦難的母親》,完成小題。(1)該漫畫反映的問題是( )A.糧食問題 B.氣候問題C.人口問題 D.環境污染問題(2)漫畫中所反映的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是( )A.人口老齡化 B.勞動力不足C.國防兵員不足 D.社會資源產生壓力【答案】(1)C(2)D【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該漫畫揭示正是人類面臨著嚴重的人口問題。故C符合題意。(2)根據上題可知,漫畫中所反映的是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是社會資源產生壓力。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國防兵員不足都是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故D符合題意。【點評】(1)(2)世界的人口問題主要兩個方面: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和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由于人口增長過快,會產生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社會經濟壓力大等問題,為此應該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由于人口增長過慢,會引發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難等問題,為此應該鼓勵生育。總之,人口增長過快過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長,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10.中國、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讀下圖 ,完成下列各題。(1)圖示時間段,上圖中印兩國人口數量對比( )A.印度的總人口數增長速度一致 B.中國的人口總數始終高于印度C.兩國總人口數量差異逐漸擴大 D.兩國人口增長速度基本一致(2)人口數量對兩國產生的影響,可能有( )①少數民族數量增多②教育水平提高③就業壓力增大④城市交通擁堵加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B(2)C【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印度的總人口數增長速度不一致,先慢后快;中國的人口總數始終高于印度;兩國總人口數量差異逐漸減少;兩國人口增長速度不一致,印度增長更快;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人口數量對兩國產生的影響,①對民族數量增加無關,②教育水平會下降,③就業壓力增大④城市交通擁堵加劇;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人口增長不是越多越好,因為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人口增長也不是越少越好,因為會導致勞動力缺乏,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合理的人口發展應當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相適應,與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相協調。11.下列選項位于亞洲且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是( )A.尼日利亞 B.印度 C.韓國 D.馬來西亞【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國。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印度屬于南亞地區,是南亞最大的國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印度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受西南季風影響較大,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印度的信息產業發達,被稱為世界辦公室。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還有部分人口信仰其他三大教,因此宗教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著名的旅游景點如泰姬陵等。印度的煤鐵錳等礦產資源分布較多。12.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如圖),完成下列小題。(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歐洲 C.大洋洲 D.非洲(2)亞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亞洲的( )A.東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東部 D.西部和南部(3)南極洲無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缺乏 B.地震災害頻繁C.地形崎嶇不平 D.氣候酷寒干燥【答案】(1)B(2)A(3)D【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人口密度【解析】【分析】(1)解: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歐洲,該大洲地形平坦,氣候比較溫和。(2)解:亞洲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南部和東南部,該地區氣候適宜、地形較平坦、農業發展歷史早。(3)解: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南極地區主要是陸地、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因此南極地區的自然條件要比北極嚴酷的多,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故答案為:(1)B;(2)A;(3)D。【點評】當前世界上共有70幾億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較多的四個地方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西歐和北美洲的東部,這些地方自然經濟條件都較為優越。人口分布較少的四個地方為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緯度較高終年寒冷的高度緯度地區。13.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讀圖,回答下列小題。(1)圖中各要素隨時間的變化,解讀正確的是( )A.人口數量持續增加 B.環境污染不斷加重C.人均糧食不斷上升 D.自然資源數量持續增加(2)人口激增很可能會導致( )①土地資源利用過度 ②人均糧食持續上升 ③自然資源枯竭④環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長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答案】(1)B(2)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圖中各要素隨時間的變化,解讀正確的是人口數量先增加后減少;環境污染不斷加重,人均糧食先上升,后降低;自然資源數量持續減少。(2)人口激增很可能會帶來還很多問題,導致土地資源利用過度、人均糧食持續下降、自然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加重、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長等現象。故答案為:(1)B;(2)B;【點評】人口過多會造成交通壓力增大,居住條件變差,就業困難,饑餓貧困,造成環境污染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類土地資源以及水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數量的減少,人口老齡化,教育經費短缺等問題;人口過少會造成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產生勞動力短缺、社會養老負擔重等問題,因此人口增長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14.現代社會面臨的首要的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是( )A.環境危機 B.人口增長過快C.恐怖主義 D.宗教紛爭【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現代社會面臨的首要的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是人口問題。人口問題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它不僅加重了環境和資源問題,也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目屬于常識類題目,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15.圖4為1930~2000年世界人口數量變化圖。圖4上圖中的人口發展趨勢導致( )①環境壓力越來越大 ②貧富分化日益加劇③社會保障面臨挑戰 ④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凸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可以看出,世界人口趨勢呈快速增長,人口的急劇增長,帶來一系列問題,人口要生活,就要有足夠的糧食來供應,糧食問題日益凸顯,為了保證生活,就不顧環境,結果是環境壓力越來越大,要生存還需要提供社會保障,又造成社會保障面臨巨大的挑戰等等,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依據題干信息理解回答。解答時,先要看懂圖片,之后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回答,注意緊扣題干信息人口導致的后果,細心辨別題旨。16.下列關于世界主要人種分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B.白色人種是分布最為廣泛的人種C.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D.白色人種只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答案】D【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北非,西亞等,不只是題中提到的三個大洲,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們根據膚色,體毛,頭發等體征將人種劃分為三大類,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大洋洲、北美洲、南亞、南美洲東南部;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紐特人也是黃種人;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二、材料分析題17.觀察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上述資料,說說印度和日本的人口問題有什么不同?(2)簡要說明印度和日本的人口問題分別給本國的社會發展帶來哪些負面影響。(3)針對上述問題,你認為兩國應分別采取怎樣的人口政策?(4)結合上述材料,說明人口應如何發展才能有社會發展。【答案】(1)印度的人口問題是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日本的人口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嚴重(2)印度的人口問題主要有人口過多,人口增長過快,會不斷引發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諸如糧食供應不足、就業問題嚴重、人民生活貧困等;日本的人口問題主要是增長過緩甚至負增長,老齡化社會出現,對國家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3)印度應采取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日本應采取鼓勵生育政策。(4)一個地區保持合理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速度,使人口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根據上述資料可知, 印度的人口問題是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日本的人口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嚴重 。(2) 印度的人口問題主要有人口過多,人口增長過快,會不斷引發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諸如糧食供應不足、就業問題嚴重、人民生活貧困等;日本的人口問題主要是增長過緩甚至負增長,老齡化社會出現,對國家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3) 印度應采取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日本應采取鼓勵生育政策。(4) 一個地區保持合理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速度,使人口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點評】人口增長過快會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人口增長過慢則會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因此得出人口增長的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好,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18.(2016·寧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老年撫養比是指65歲及以上人口數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少兒撫養比是指14歲及以下人口數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下圖是1980-2030年我國人口撫養比變化趨勢示意圖。材料二: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1)閱讀材料一,指出1980-2030年我國少兒撫養比和老年撫養比的變化趨勢。這一趨勢會加劇什么人口問題?(2)結合材料,分析我國人口政策調整的合理性。(3)說說我國當前還面臨哪些人口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答案】(1)少兒撫養比逐漸下降;老年撫養比逐漸上升;老年撫養比將于2025年后超過少兒撫養比。人口老齡化問題。(2)啟動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緩解老齡化趨勢,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優化人口結構;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3)人口問題: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等。措施: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人口素質等。【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人口老齡化問題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示意圖可知,少兒撫養比逐漸下降;老年撫養比逐漸上升;老年撫養比將于2025年后超過少兒撫養比。這一趨勢的加劇,正說明了人口老齡化問題。(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一可知,我國現階段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因應人口問題面臨的新情況,即使調整人口政策,要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啟動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緩解老齡化趨勢,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優化人口結構;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人口問題有: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等。為此,我們必須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人口素質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口問題和人口政策的理解。三、綜合題19.讀兩幅漫畫,回答下列問題:(1)給兩幅漫畫配上合適的名字:A ,B 。(2)這兩幅漫畫反映的問題是什么 。(3)下列與人口增長過快無關的是( )A.毀林開荒,過度放牧 B.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C.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 D.就業困難,住房緊張【答案】(1)資源短缺;苦難的母親。(2)人口增長過快,導致資源短缺。(3)C【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A圖所表現出的就是人口的增長讓地球上的資源迅速減少--“資源短缺”;B圖所表現出的是地區人口增長過快,地球母親帶著眾多的兒女艱難的維持著生活--“苦難的母親”;(2)漫畫A反映的就是人類與資源的問題,產生這一原因的根本就是世界上的人口增長的過快、過多消耗了過多的資源;漫畫B反應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長,已經使得地球上的環境不斷惡化,使得地球已不堪重負。(3)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就業困難,住房緊張都是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是人口過少帶來的問題。結合題意。故選C。【點評】人口過多會造成交通壓力增大,居住條件變差,就業困難,饑餓貧困,造成環境污染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類土地資源以及水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數量的減少,人口老齡化,教育經費短缺等問題;人口過少會造成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產生勞動力短缺、社會養老負擔重等問題,因此人口增長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20.(2017·杭州模擬)看圖,回答問題。圖1“日本櫻花花期情報”圖2(1)結合圖1與圖2,分析影響櫻花不同花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導致日本櫻花開放時間從南向北推遲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 B.經度 C.緯度 D.海陸位置(2)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有著兩千多年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請舉一例說明兩國文化交往史。(3)19世紀末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既破壞了中日兩國友好交往的傳統,也標志著中國近代史上“自強新政”進程中的又一次失敗。當時的中國正在經歷的“自強新政”是指哪一場運動?而19世界末的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又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4)我國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實現由原來的“獨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轉變,這表明中日兩國存在著相似人口問題。這個問題具體是指什么?【答案】(1)氣溫;C(2)鑒真東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3)洋務運動;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4)人口老齡化問題【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日本氣候特征的有關知識。分析圖1、圖2可知,影響櫻花初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氣溫,氣溫高,熱量多開花早;氣溫低,熱量少,開花晚。影響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因素,這是導致該島濱海地區櫻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變化的主要原因。(2)本題考查的是中日友好往來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史實有鑒真東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等。(3)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和甲午中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后半期,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為維護封建統治,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發起了洋務運動,即洋務運動是是一場由地主階級領導的向西方學習的旨在維護封建統治的自救運動。但洋務運動最終失敗了。19世紀末,中日爆發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4)本題考查的是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實現由原來的“獨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轉變,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本氣候特征、中日友好往來史實、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了解。1 / 1人文地理下冊6.1.1世界人口的數量變化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2021九上·湖州月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如表是兩次人口普查結果部分數據對比表,我們從中得出的結論是( )項目 時間 全國人口 (億) 年平均增長率(%) 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 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出生人口性別比2020年 14.1 0.53 18.70 9.91 111.32010年 13.4 0.57 13.26 9.08 118.1A.人口基數大,老齡化加劇 B.流動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C.總人口增速快,人口素質偏低 D.出生人口性別比越來越大下圖是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題2.關于該國人口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③時期人口總數達到最多 B.②到③人口總數不斷下降C.②時期人口的出生率最高 D.③與⑤人口總數一定相等3.針對該問題,最恰當的措施應該是( )A.實施計劃生育 B.提高人口質量C.積極鼓勵生育 D.提高社會保障4.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是( )A.勞動力短缺 B.就業困難C.國防兵力不足 D.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5.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但又有一定的規律,讀圖甲和圖乙,完成下面小題。(1)根據人口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區的情況推斷,世界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類型是(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2)根據人口分布在不同緯度地區的情況推新,世界人口稠密區主要是( )A.南半球高緯度地區 B.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C.北半球高緯度地區 D.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6.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從圖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和緯度( )A.海拔在200米以下;緯度在20°以下的地區B.海拔在200米以上;緯度在20°S-40°S地區C.海拔在200米以下;緯度在20°N-40°N區D.海拔在200米以上;緯度在20°以下的地區(2)從圖中可知,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 )A.地形和經濟 B.地形和位置 C.氣候和地形 D.位置和植被(3)圖中由于受海拔因素導致人口稀少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7.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速度較慢,反之較快。回答下列各題。(1)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亞洲 B.非洲 C.南極洲 D.南美洲(2)某地區某年人口的出生率為0.5%,死亡率為0.8%,該地區可能位于( )A.非洲 B.南美洲 C.亞洲 D.歐洲8.某國的人口出生率是0.97%,死亡率是1.04%,這說明該國( )A.人口增長快 B.人口增長緩慢C.人口在減少 D.人口總數不變9.讀漫畫《苦難的母親》,完成小題。(1)該漫畫反映的問題是( )A.糧食問題 B.氣候問題C.人口問題 D.環境污染問題(2)漫畫中所反映的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是( )A.人口老齡化 B.勞動力不足C.國防兵員不足 D.社會資源產生壓力10.中國、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讀下圖 ,完成下列各題。(1)圖示時間段,上圖中印兩國人口數量對比( )A.印度的總人口數增長速度一致 B.中國的人口總數始終高于印度C.兩國總人口數量差異逐漸擴大 D.兩國人口增長速度基本一致(2)人口數量對兩國產生的影響,可能有( )①少數民族數量增多②教育水平提高③就業壓力增大④城市交通擁堵加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下列選項位于亞洲且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是( )A.尼日利亞 B.印度 C.韓國 D.馬來西亞12.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如圖),完成下列小題。(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歐洲 C.大洋洲 D.非洲(2)亞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亞洲的( )A.東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東部 D.西部和南部(3)南極洲無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缺乏 B.地震災害頻繁C.地形崎嶇不平 D.氣候酷寒干燥13.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讀圖,回答下列小題。(1)圖中各要素隨時間的變化,解讀正確的是( )A.人口數量持續增加 B.環境污染不斷加重C.人均糧食不斷上升 D.自然資源數量持續增加(2)人口激增很可能會導致( )①土地資源利用過度 ②人均糧食持續上升 ③自然資源枯竭④環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長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14.現代社會面臨的首要的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是( )A.環境危機 B.人口增長過快C.恐怖主義 D.宗教紛爭15.圖4為1930~2000年世界人口數量變化圖。圖4上圖中的人口發展趨勢導致( )①環境壓力越來越大 ②貧富分化日益加劇③社會保障面臨挑戰 ④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凸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6.下列關于世界主要人種分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B.白色人種是分布最為廣泛的人種C.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D.白色人種只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二、材料分析題17.觀察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上述資料,說說印度和日本的人口問題有什么不同?(2)簡要說明印度和日本的人口問題分別給本國的社會發展帶來哪些負面影響。(3)針對上述問題,你認為兩國應分別采取怎樣的人口政策?(4)結合上述材料,說明人口應如何發展才能有社會發展。18.(2016·寧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老年撫養比是指65歲及以上人口數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少兒撫養比是指14歲及以下人口數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下圖是1980-2030年我國人口撫養比變化趨勢示意圖。材料二: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1)閱讀材料一,指出1980-2030年我國少兒撫養比和老年撫養比的變化趨勢。這一趨勢會加劇什么人口問題?(2)結合材料,分析我國人口政策調整的合理性。(3)說說我國當前還面臨哪些人口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三、綜合題19.讀兩幅漫畫,回答下列問題:(1)給兩幅漫畫配上合適的名字:A ,B 。(2)這兩幅漫畫反映的問題是什么 。(3)下列與人口增長過快無關的是( )A.毀林開荒,過度放牧 B.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C.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 D.就業困難,住房緊張20.(2017·杭州模擬)看圖,回答問題。圖1“日本櫻花花期情報”圖2(1)結合圖1與圖2,分析影響櫻花不同花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導致日本櫻花開放時間從南向北推遲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 B.經度 C.緯度 D.海陸位置(2)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有著兩千多年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請舉一例說明兩國文化交往史。(3)19世紀末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既破壞了中日兩國友好交往的傳統,也標志著中國近代史上“自強新政”進程中的又一次失敗。當時的中國正在經歷的“自強新政”是指哪一場運動?而19世界末的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又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4)我國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實現由原來的“獨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轉變,這表明中日兩國存在著相似人口問題。這個問題具體是指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和2010年人口普查中“全國人口”“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數據對比,說明了我國人口基數大,老齡化進一步加劇。A項人口基數大,老齡化加劇是從題干表格中得出的結論,符合題意;BCD三項不能從題干表格中得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及學生準確解讀圖表的能力。解答此題的方法是據表格材料中所示的信息解答。【答案】2.A3.C【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點評】 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于零,人口不斷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零,人口不斷減少。此外,需要注意比率和數量的區別。2.本題考查人口的相關知識。結合所給示意圖 ,A項,③時期人口總數達到最多,A符合題意;B項, ②到③ 人口自然增長率 大于零,人口總數不斷增長 ,B不符合題意;C項, 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關,沒有死亡率,無法根據已給信息判斷出②時期人口的出生率最高 ,C不符合題意;D項, ③與⑤人口總數不一定相等 ,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該國當前面臨的問題是人口增長過慢。最恰當的措施為積極鼓勵生育,C對;實施計劃生育、提高人口質量應對的是人口增長過快,AB錯;提高社會保障 應對的是人口老齡化,D錯。故答案為:C。4.【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還有一部分國家則長期處于貧困狀態。在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意大利、德國和瑞典,近些年來人口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已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世界上的人口不能無節制地增長。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故答案為:B。【點評】人口過多會造成交通壓力增大,居住條件變差,就業困難,饑餓貧困,造成環境污染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類土地資源以及水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數量的減少,人口老齡化,教育經費短缺等問題;人口過少會造成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產生勞動力短缺、社會養老負擔重等問題,因此人口增長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5.【答案】(1)A(2)D【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由甲圖人口分布的海拔范圍可以看出,超過一半的人口是分布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條件優越,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由圖中人口分布的緯度范圍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這些地區氣候溫暖,適合人類居住,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6.【答案】B(1)C(2)B(3)C【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從圖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緯度在20°N--40°N的中低緯度地區,故選C。(2)由圖中可知,圖中反映出影響人口分布的兩個因素分別是地形和緯度位置,海拔較低的地區人口較稠密,緯度高的地區氣溫低,緯度低的地區氣溫高,都不適合人類居住,故選B。(3)圖中由于受海拔因素影響導致人口稀少的地區是C地,該地區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屬于高原山地氣候,生存條件惡劣,人煙稀少,故選C。【點評】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區: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平原地區。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區:干旱的荒漠、寒冷的高緯度、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濕熱的熱帶雨林。7.【答案】(1)B(2)D【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非洲地區比較貧窮落后,經濟發展水平低,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歐洲是世界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B符合題意。(2)歐洲是世界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很多國家出現了負增長;某地區某年人口的出生率為0.5%,死亡率為0.8%,自然增長率是-0.3%,該區域可能在歐洲;D符合題意。【點評】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如歐洲是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非洲自然增長率各大洲中最高)。8.【答案】C【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據公式可知該過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7%,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負數,說明人口在不斷的減少,故本題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帶來的人口問題有就業困難、饑餓貧困、居住條件差、交通壓力增大等社會問題。人口過少,增長過慢,甚至停止增長或者不斷減少,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勞動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等。9.【答案】(1)C(2)D【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該漫畫揭示正是人類面臨著嚴重的人口問題。故C符合題意。(2)根據上題可知,漫畫中所反映的是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是社會資源產生壓力。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國防兵員不足都是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故D符合題意。【點評】(1)(2)世界的人口問題主要兩個方面: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和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由于人口增長過快,會產生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社會經濟壓力大等問題,為此應該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由于人口增長過慢,會引發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難等問題,為此應該鼓勵生育。總之,人口增長過快過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長,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10.【答案】(1)B(2)C【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印度的總人口數增長速度不一致,先慢后快;中國的人口總數始終高于印度;兩國總人口數量差異逐漸減少;兩國人口增長速度不一致,印度增長更快;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人口數量對兩國產生的影響,①對民族數量增加無關,②教育水平會下降,③就業壓力增大④城市交通擁堵加劇;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人口增長不是越多越好,因為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人口增長也不是越少越好,因為會導致勞動力缺乏,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合理的人口發展應當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相適應,與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相協調。11.【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國。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印度屬于南亞地區,是南亞最大的國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印度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受西南季風影響較大,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印度的信息產業發達,被稱為世界辦公室。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還有部分人口信仰其他三大教,因此宗教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著名的旅游景點如泰姬陵等。印度的煤鐵錳等礦產資源分布較多。12.【答案】(1)B(2)A(3)D【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人口密度【解析】【分析】(1)解: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歐洲,該大洲地形平坦,氣候比較溫和。(2)解:亞洲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南部和東南部,該地區氣候適宜、地形較平坦、農業發展歷史早。(3)解: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南極地區主要是陸地、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因此南極地區的自然條件要比北極嚴酷的多,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故答案為:(1)B;(2)A;(3)D。【點評】當前世界上共有70幾億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較多的四個地方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西歐和北美洲的東部,這些地方自然經濟條件都較為優越。人口分布較少的四個地方為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緯度較高終年寒冷的高度緯度地區。13.【答案】(1)B(2)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圖中各要素隨時間的變化,解讀正確的是人口數量先增加后減少;環境污染不斷加重,人均糧食先上升,后降低;自然資源數量持續減少。(2)人口激增很可能會帶來還很多問題,導致土地資源利用過度、人均糧食持續下降、自然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加重、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長等現象。故答案為:(1)B;(2)B;【點評】人口過多會造成交通壓力增大,居住條件變差,就業困難,饑餓貧困,造成環境污染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類土地資源以及水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數量的減少,人口老齡化,教育經費短缺等問題;人口過少會造成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產生勞動力短缺、社會養老負擔重等問題,因此人口增長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14.【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現代社會面臨的首要的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是人口問題。人口問題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它不僅加重了環境和資源問題,也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目屬于常識類題目,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15.【答案】B【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可以看出,世界人口趨勢呈快速增長,人口的急劇增長,帶來一系列問題,人口要生活,就要有足夠的糧食來供應,糧食問題日益凸顯,為了保證生活,就不顧環境,結果是環境壓力越來越大,要生存還需要提供社會保障,又造成社會保障面臨巨大的挑戰等等,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依據題干信息理解回答。解答時,先要看懂圖片,之后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回答,注意緊扣題干信息人口導致的后果,細心辨別題旨。16.【答案】D【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北非,西亞等,不只是題中提到的三個大洲,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們根據膚色,體毛,頭發等體征將人種劃分為三大類,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大洋洲、北美洲、南亞、南美洲東南部;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紐特人也是黃種人;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17.【答案】(1)印度的人口問題是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日本的人口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嚴重(2)印度的人口問題主要有人口過多,人口增長過快,會不斷引發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諸如糧食供應不足、就業問題嚴重、人民生活貧困等;日本的人口問題主要是增長過緩甚至負增長,老齡化社會出現,對國家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3)印度應采取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日本應采取鼓勵生育政策。(4)一個地區保持合理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速度,使人口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根據上述資料可知, 印度的人口問題是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日本的人口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嚴重 。(2) 印度的人口問題主要有人口過多,人口增長過快,會不斷引發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諸如糧食供應不足、就業問題嚴重、人民生活貧困等;日本的人口問題主要是增長過緩甚至負增長,老齡化社會出現,對國家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3) 印度應采取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日本應采取鼓勵生育政策。(4) 一個地區保持合理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速度,使人口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點評】人口增長過快會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人口增長過慢則會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因此得出人口增長的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好,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18.【答案】(1)少兒撫養比逐漸下降;老年撫養比逐漸上升;老年撫養比將于2025年后超過少兒撫養比。人口老齡化問題。(2)啟動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緩解老齡化趨勢,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優化人口結構;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3)人口問題: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等。措施: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人口素質等。【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人口老齡化問題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示意圖可知,少兒撫養比逐漸下降;老年撫養比逐漸上升;老年撫養比將于2025年后超過少兒撫養比。這一趨勢的加劇,正說明了人口老齡化問題。(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一可知,我國現階段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因應人口問題面臨的新情況,即使調整人口政策,要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啟動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緩解老齡化趨勢,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優化人口結構;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人口問題有: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等。為此,我們必須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人口素質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口問題和人口政策的理解。19.【答案】(1)資源短缺;苦難的母親。(2)人口增長過快,導致資源短缺。(3)C【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1)A圖所表現出的就是人口的增長讓地球上的資源迅速減少--“資源短缺”;B圖所表現出的是地區人口增長過快,地球母親帶著眾多的兒女艱難的維持著生活--“苦難的母親”;(2)漫畫A反映的就是人類與資源的問題,產生這一原因的根本就是世界上的人口增長的過快、過多消耗了過多的資源;漫畫B反應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長,已經使得地球上的環境不斷惡化,使得地球已不堪重負。(3)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就業困難,住房緊張都是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是人口過少帶來的問題。結合題意。故選C。【點評】人口過多會造成交通壓力增大,居住條件變差,就業困難,饑餓貧困,造成環境污染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類土地資源以及水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數量的減少,人口老齡化,教育經費短缺等問題;人口過少會造成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產生勞動力短缺、社會養老負擔重等問題,因此人口增長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20.【答案】(1)氣溫;C(2)鑒真東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3)洋務運動;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4)人口老齡化問題【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日本氣候特征的有關知識。分析圖1、圖2可知,影響櫻花初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氣溫,氣溫高,熱量多開花早;氣溫低,熱量少,開花晚。影響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因素,這是導致該島濱海地區櫻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變化的主要原因。(2)本題考查的是中日友好往來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史實有鑒真東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等。(3)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和甲午中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后半期,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為維護封建統治,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發起了洋務運動,即洋務運動是是一場由地主階級領導的向西方學習的旨在維護封建統治的自救運動。但洋務運動最終失敗了。19世紀末,中日爆發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4)本題考查的是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實現由原來的“獨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轉變,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本氣候特征、中日友好往來史實、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了解。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文地理下冊6.1.1世界人口的數量變化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人文地理下冊6.1.1世界人口的數量變化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