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文地理下冊6.2.2應對我國的資源問題 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文地理下冊6.2.2應對我國的資源問題 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人文地理下冊6.2.2應對我國的資源問題 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也是對世界的莊嚴承諾,更為世界樹立標桿。中國的這一承諾(  )
A.有利于解決世界婦女平權問題
B.有利于發展互聯網事業
C.有利于解決世界人口與糧食問題
D.有利于樹立中國全球領導地位
【答案】C
【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脫貧攻堅”“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可以看出,這主要是強調中國在擺脫貧困方面做出的承諾,人民擺脫了貧困,這有利于解決世界人口與糧食問題,其它三項都與題干信息無關,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點評】解答本題,要緊貼題干信息回答。回答時,緊扣題干信息,也可以拿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找到正確答案。
2.舟山瀕臨的東海每年都會實行“禁漁期”,這是為了(  )
A.保障漁民的休息 B.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C.減少居民的魚類消費 D.加強文化教育
【答案】B
【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 舟山瀕臨的東海每年都會實行“禁漁期”,這是為了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他說法不合適。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國家規定“休漁期”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漁業資源,保證海洋水產資源的正常繁殖、生產與發育,形成海洋水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下列有關西氣東輸工程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緩解東部能源短缺
②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③改善東部地區的生態環境
④促進東西部優勢互補,促進我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該工程緩解了東部地區的能源緊張、促進了東部的經濟發展、改變了東部的環境、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東西部優勢互補、促進我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故答案為:D。
【點評】西氣東輸工程是“十五”期間國家安排建設的特大型基礎設施,其主要任務是將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送往豫皖江浙滬地區,沿線經過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十個省市區。“西氣東輸”工程將大大加快新疆地區以及中西部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相應增加財政收入和就業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一重大工程的實施,還將促進中國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帶動鋼鐵、建材、石油化工、電力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4.(2019·普陀模擬)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全省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地。這體現了(  )
A.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B.自然資源利用率低
C.讓自然資源能合理利用 D.自然資源取之不盡
【答案】A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 生活垃圾分類,既關系到市民居住環境和子孫后代的福祉,也體現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只要合理分類投放,可以再次被人類開發利用。材料中全是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體現了對垃圾的認識,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可以再次開發利用。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是存在于大自然的,未經人類加工的物質和能量,如森林資源、陽光、土地等資源,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5.(2019·定海模擬)舟山是一座島城,海洋對于舟山來說十分重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每年舟山瀕臨的 都會實行“禁漁期”,這是為了 。(  )
A.東海保障舟山漁民的休息 B.黃海減少居民的魚類消費
C.東海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 D.黃海加強海洋漁業的保護
【答案】C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通過看地圖可知,舟山瀕臨東海。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每年都會實行“禁漁期”,禁止一切捕撈活動。其目的是讓魚類資源得以可再生,保護漁業資源。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國家規定“休漁期”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漁業資源,保證海洋水產資源的正常繁殖、生產與發育,形成海洋水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6.近些年,我國許多地方出現了“煤荒”、“電荒”、“油荒”,許多企業因電力不足而被迫停產。這說明(  )
A.我國存在資源浪費現象
B.我國資源不足
C.資源問題已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D.我國的資源問題已嚴重阻礙了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答案】C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我國幅員遼闊,各種資源門類齊全,品種繁多。其中,很多自然資源 總量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很低。 而且我國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對工農業生產的布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1.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我國是世界資源大國。不僅如此,我國還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礦種比較齊全的國家之一。2.人均資源占有量不多,許多資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3.自然資源形勢嚴峻。由于利用不當、管理不善,自然資源遭到破壞和浪費的現象嚴重。
7.下列對我國礦產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我國礦產資源總量豐富 ②我國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小
③我國礦產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 ④我國礦產資源利用率低,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我國幅員遼闊,各種資源門類齊全,品種繁多。其中,很多自然資源 總量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很低。而且我國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對工農業生產的布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1.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我國是世界資源大國。不僅如此,我國還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礦種比較齊全的國家之一。2.人均資源占有量不多,許多資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3.自然資源形勢嚴峻。由于利用不當、管理不善,自然資源遭到破壞和浪費的現象嚴重。
8.從節約資源的角度看,“新年祝福”應倡導的方式有(  )
①短信拜年 ②送紙質賀卡 ③微信拜年 ④QQ拜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從節約資源的角度看,短信、微信和QQ都符合條件,而紙制賀卡會浪費森林資源。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我國幅員遼闊,各種資源門類齊全,品種繁多。其中,很多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很低。 而且我國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對工農業生產的布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9.(2018九下·金華月考)2017年5月18日,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讓“冰火交融”從夢想變成現實。從應對資源問題的舉措來看,這屬于(  )
A.開源 B.節流 C.保護 D.調配
【答案】A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題干中我國首次開采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成功,這是積極開發新能源的表現,屬于開源,A說法正確,符合題意。其它選項與開采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0.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并命名為“嫦娥工程”。目前已成功發射了“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該工程的任務之一是評估月球資源的開發利用前景,它對我國解決資源問題的意義在于(  )
A.改變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現狀 B.加強資源的回收利用
C.用月球資源完全替代地球資源 D.擴展資源的開發利用
【答案】D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嫦娥工程”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嫦娥工程”對我國解決資源問題的意義在于擴展資源的開發利用,所以D符合題意;AB與“嫦娥工程”無關;C表述錯誤,月球資源并不能完全替代地球資源。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嫦娥工程”的理解。
11.2015年1月1日起杭州市建立居民階梯水價制度, 按新標準測算,第一階梯92.57%基本用水需求的居民用戶戶均月增支約8.33元;第二階梯4.92%改善型用水需求的居民用戶,年用水量超過216立方米以上部分,每多用1立方米水,多支出2元;對第三階梯2.51%用水需求較大的居民用戶,年用水量超過300立方米后,每 多用1立方米水,多支出4.85元。據此回答小題。
(1)杭州市這一措施直接目的是為了(  )
A.節約資源 B.保護環境 C.控制人口 D.降低污染
(2)對于這一措施的意義表述恰當的是(  )
①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
②有益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③有利于保護環境,從根本上改善水環境問題
④有益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1)A
(2)B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節水措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杭州市建立居民階梯水價制度這一措施直接目的是為了節約資源。故選A。
(2)本題考查的是節水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杭州市建立居民階梯水價制度有利于保護環境,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水環境問題,所以③表述錯誤。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節水措施的理解。
12.閱讀下列表格,回答小題
中國人均占有量與世界人均占有量之比 能源綜合利用率
耕地 水 礦產資源 中國 世界
1/3 1/4 1/2 30% 70~90%
(1)表格中的數字反映的我國資源問題是(  )
①自然資源種類繁多,數量豐富 ②人均資源占有量少,形勢嚴峻
③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科學 ④資源的儲量少,是資源小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應該(  )
①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 ②依靠科學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
③嚴格控制高耗能產業,樹立科學發展觀 ④停止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A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資源問題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均資源占有量少,形勢嚴峻;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科學,所以②③符合題意。①④與題意無關。故選C。
(2)本題考查的是資源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面對我國的資源問題,我們要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依靠科學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嚴格控制高耗能產業,樹立科學發展觀,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表述錯誤。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資源問題的理解。
13.杭州雖地處水鄉,但去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596立方米,低于2013年全省人均的1693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21%,同時還面臨水質性缺水的威脅。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包括(  )
A.人口數量過多 B.水資源總量太少
C.人們對水資源利用不當 D.水污染與破壞嚴重
【答案】B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水資源問題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水資源問題根本原因在于我國水資源總量太少,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水資源問題的理解。
14.(2017·浙江模擬)“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嘉興創建海綿城市的主要意義在于(  )
A.實現城市水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
B.努力促進城市物質文明發展
C.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地下水資源
D.實現城市各種資源的綜合利用
【答案】A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綿城市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因地制宜建設“海綿城市”可以緩解城市水資源壓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所以A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綿城市的理解。
15.(2017·永嘉模擬)蘊藏我國三分之二以上可開發水能資源的西部能源基地與我國電能消費的集中地區—東部沿海地區距離在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決這一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加強能源立法 B.開源與節流
C.跨區域調配 D.加大宣傳力度
【答案】C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資源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資源空間分布不平衡,解決這一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實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解決資源問題的理解。
二、材料分析題
16.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經濟高速增長。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等周邊區域有煤、天然氣、稀土、鐵、鉛鋅等數十種礦產資源,其中稀土儲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氣、煤炭儲量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中均名列前茅。
材料二:下圖所示
材料三:稀土行業是內蒙古的重要行業,但長期以來,稀土產品一直以原料型產品為主,稀土深加工技術一直遠落后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與此相隨的是稀土的亂采濫挖、產業無序發展、環境破壞嚴重、產品廉價出口等一系列問題。
(1)結合材料一、二說明內蒙古礦產資源的特點有哪些?
(2)包頭市被譽為“草原鋼城”,結合材料二分析其發展鋼鐵生產的區位條件有哪些?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內蒙古該如何推進稀土產業的發展。
【答案】(1)種類多;儲量大。
(2)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靠近水源(黃河)。
(3)大力發展科技;培養或引進人才;制定相關法規,禁止亂采濫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把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相結合。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1)
從材料中信息不難看出,該地礦產資源具有種類多、儲量大等特點。
(2)包頭市附近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因此該市發展鋼鐵生產的主導區位條件是煤、鐵礦產資源豐富。此外,交通便利,靠近黃河等也是有利條件。
(3)根據材料三中內蒙古稀土產業存在的問題如“深加工技術一直遠落后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稀土的亂采濫挖、產業無序發展、環境破壞嚴重、產品廉價出口等一系列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
【點評】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要求學生具備綜合分析能力,稍有難度。
17.(2017九下·杭州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我國水資源分布圖
材料2: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104億噸,占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卻居世界第108位,是世界上21個貧水和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人均淡水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的1/4。
(1)由材料1可知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
(2)由材料2可知,我國水資源有什么特點?除此外,我國水資源在利用上還有什么特點?
(3)結合以上分析,寫出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主要措施。
【答案】(1)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是:東南多西北部少,或者答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
原因是:受季風影響,我國降水量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
(2)水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水資源短缺。
利用上的特點:利用率低,破壞和浪費嚴重。
(3)跨區域調配,南水北調;開源節流或者節約水資源;保護水源,避免污染破壞。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水資源特點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是:東南多西北部少,或者答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的成因是受季風影響,我國降水量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水資源特點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水資源水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水資源短缺。我國水資源利用率低,破壞和浪費嚴重。
(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水資源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主要措施:跨區域調配,南水北調;開源節流或者節約水資源;保護水源,避免污染破壞。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水資源問題及解決措施的識記。
18.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該工程從漢江流域的丹江口水庫引水到海河流域的北京、天津等地,年均調水量可達95億立方米。
材料一:
材料二: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海河流域大量修建山區水庫,導致流域內水域面積大幅縮減。地下水開發率高達125%,導致東部平原大面積沉降。流域內污染河長比例高達75%,2/3站井的地下水達不到飲用水標準。
(1)讀圖完成:
由圖7可知,海河流域地勢西高東低,受此影響,河流 ① 。
由圖8可知,海河流域 ② ,受此影響,河流 ③ 。
(2)根據材料一、二,分析海河平原農業生產的有利與不利條件。
(3)海河流域作為南水調入區,需要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結合材料,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其必要性。
【答案】(1)①大致自西向東流。
氣候特征與影響結果正確且對應即可。
如:②1月均溫低于0℃,③冬季有冰期。
或②降水集中在夏季,③夏季水量大。
(2)有利條件:東部平原地勢平坦;雨熱同期。
不利條件:缺水嚴重。
(3)針對海河流域存在的資源、環境問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必然選擇。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后,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將有利于更好地保護當地的水資源,改善環境,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知識點】河流與湖泊對人類累生產、生活的影響;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 水這一重大時政熱點為背景材料,綜合考查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能力的考查,綜合性較強,有一定的難度。第(1)問為三格 填空,要仔細讀圖,提取有效信息。根據地勢高低決定河流流向可知,河流是自西向東流。圖8是該地氣候的柱狀曲線圖,讀圖可知該流域是溫帶季風氣候,只要從 氣溫、降水、河流水文特征等角度對應回答均可。第(2)問要從圖和材料中分析有利、不利 條件.抓住關鍵詞,如“平原、水污染、缺水、雨熱同期”,就可獲知哪些對農業發展有利,哪些不利于農業生產。第(3)問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回答,不要偏離 該主題。
【點評】知道我國地形地勢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并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人文地理下冊6.2.2應對我國的資源問題 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也是對世界的莊嚴承諾,更為世界樹立標桿。中國的這一承諾(  )
A.有利于解決世界婦女平權問題
B.有利于發展互聯網事業
C.有利于解決世界人口與糧食問題
D.有利于樹立中國全球領導地位
2.舟山瀕臨的東海每年都會實行“禁漁期”,這是為了(  )
A.保障漁民的休息 B.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C.減少居民的魚類消費 D.加強文化教育
3.下列有關西氣東輸工程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緩解東部能源短缺
②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③改善東部地區的生態環境
④促進東西部優勢互補,促進我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019·普陀模擬)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全省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地。這體現了(  )
A.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B.自然資源利用率低
C.讓自然資源能合理利用 D.自然資源取之不盡
5.(2019·定海模擬)舟山是一座島城,海洋對于舟山來說十分重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每年舟山瀕臨的 都會實行“禁漁期”,這是為了 。(  )
A.東海保障舟山漁民的休息 B.黃海減少居民的魚類消費
C.東海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 D.黃海加強海洋漁業的保護
6.近些年,我國許多地方出現了“煤荒”、“電荒”、“油荒”,許多企業因電力不足而被迫停產。這說明(  )
A.我國存在資源浪費現象
B.我國資源不足
C.資源問題已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D.我國的資源問題已嚴重阻礙了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7.下列對我國礦產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我國礦產資源總量豐富 ②我國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小
③我國礦產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 ④我國礦產資源利用率低,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從節約資源的角度看,“新年祝福”應倡導的方式有(  )
①短信拜年 ②送紙質賀卡 ③微信拜年 ④QQ拜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2018九下·金華月考)2017年5月18日,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讓“冰火交融”從夢想變成現實。從應對資源問題的舉措來看,這屬于(  )
A.開源 B.節流 C.保護 D.調配
10.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并命名為“嫦娥工程”。目前已成功發射了“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該工程的任務之一是評估月球資源的開發利用前景,它對我國解決資源問題的意義在于(  )
A.改變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現狀 B.加強資源的回收利用
C.用月球資源完全替代地球資源 D.擴展資源的開發利用
11.2015年1月1日起杭州市建立居民階梯水價制度, 按新標準測算,第一階梯92.57%基本用水需求的居民用戶戶均月增支約8.33元;第二階梯4.92%改善型用水需求的居民用戶,年用水量超過216立方米以上部分,每多用1立方米水,多支出2元;對第三階梯2.51%用水需求較大的居民用戶,年用水量超過300立方米后,每 多用1立方米水,多支出4.85元。據此回答小題。
(1)杭州市這一措施直接目的是為了(  )
A.節約資源 B.保護環境 C.控制人口 D.降低污染
(2)對于這一措施的意義表述恰當的是(  )
①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
②有益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③有利于保護環境,從根本上改善水環境問題
④有益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閱讀下列表格,回答小題
中國人均占有量與世界人均占有量之比 能源綜合利用率
耕地 水 礦產資源 中國 世界
1/3 1/4 1/2 30% 70~90%
(1)表格中的數字反映的我國資源問題是(  )
①自然資源種類繁多,數量豐富 ②人均資源占有量少,形勢嚴峻
③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科學 ④資源的儲量少,是資源小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應該(  )
①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 ②依靠科學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
③嚴格控制高耗能產業,樹立科學發展觀 ④停止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杭州雖地處水鄉,但去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596立方米,低于2013年全省人均的1693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21%,同時還面臨水質性缺水的威脅。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包括(  )
A.人口數量過多 B.水資源總量太少
C.人們對水資源利用不當 D.水污染與破壞嚴重
14.(2017·浙江模擬)“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嘉興創建海綿城市的主要意義在于(  )
A.實現城市水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
B.努力促進城市物質文明發展
C.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地下水資源
D.實現城市各種資源的綜合利用
15.(2017·永嘉模擬)蘊藏我國三分之二以上可開發水能資源的西部能源基地與我國電能消費的集中地區—東部沿海地區距離在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決這一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加強能源立法 B.開源與節流
C.跨區域調配 D.加大宣傳力度
二、材料分析題
16.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經濟高速增長。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等周邊區域有煤、天然氣、稀土、鐵、鉛鋅等數十種礦產資源,其中稀土儲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氣、煤炭儲量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中均名列前茅。
材料二:下圖所示
材料三:稀土行業是內蒙古的重要行業,但長期以來,稀土產品一直以原料型產品為主,稀土深加工技術一直遠落后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與此相隨的是稀土的亂采濫挖、產業無序發展、環境破壞嚴重、產品廉價出口等一系列問題。
(1)結合材料一、二說明內蒙古礦產資源的特點有哪些?
(2)包頭市被譽為“草原鋼城”,結合材料二分析其發展鋼鐵生產的區位條件有哪些?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內蒙古該如何推進稀土產業的發展。
17.(2017九下·杭州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我國水資源分布圖
材料2: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104億噸,占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卻居世界第108位,是世界上21個貧水和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人均淡水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的1/4。
(1)由材料1可知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
(2)由材料2可知,我國水資源有什么特點?除此外,我國水資源在利用上還有什么特點?
(3)結合以上分析,寫出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主要措施。
18.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該工程從漢江流域的丹江口水庫引水到海河流域的北京、天津等地,年均調水量可達95億立方米。
材料一:
材料二: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海河流域大量修建山區水庫,導致流域內水域面積大幅縮減。地下水開發率高達125%,導致東部平原大面積沉降。流域內污染河長比例高達75%,2/3站井的地下水達不到飲用水標準。
(1)讀圖完成:
由圖7可知,海河流域地勢西高東低,受此影響,河流 ① 。
由圖8可知,海河流域 ② ,受此影響,河流 ③ 。
(2)根據材料一、二,分析海河平原農業生產的有利與不利條件。
(3)海河流域作為南水調入區,需要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結合材料,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其必要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脫貧攻堅”“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可以看出,這主要是強調中國在擺脫貧困方面做出的承諾,人民擺脫了貧困,這有利于解決世界人口與糧食問題,其它三項都與題干信息無關,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點評】解答本題,要緊貼題干信息回答。回答時,緊扣題干信息,也可以拿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找到正確答案。
2.【答案】B
【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 舟山瀕臨的東海每年都會實行“禁漁期”,這是為了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他說法不合適。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國家規定“休漁期”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漁業資源,保證海洋水產資源的正常繁殖、生產與發育,形成海洋水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答案】D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該工程緩解了東部地區的能源緊張、促進了東部的經濟發展、改變了東部的環境、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東西部優勢互補、促進我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故答案為:D。
【點評】西氣東輸工程是“十五”期間國家安排建設的特大型基礎設施,其主要任務是將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送往豫皖江浙滬地區,沿線經過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十個省市區。“西氣東輸”工程將大大加快新疆地區以及中西部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相應增加財政收入和就業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一重大工程的實施,還將促進中國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帶動鋼鐵、建材、石油化工、電力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4.【答案】A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 生活垃圾分類,既關系到市民居住環境和子孫后代的福祉,也體現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只要合理分類投放,可以再次被人類開發利用。材料中全是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體現了對垃圾的認識,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可以再次開發利用。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是存在于大自然的,未經人類加工的物質和能量,如森林資源、陽光、土地等資源,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5.【答案】C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通過看地圖可知,舟山瀕臨東海。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每年都會實行“禁漁期”,禁止一切捕撈活動。其目的是讓魚類資源得以可再生,保護漁業資源。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國家規定“休漁期”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漁業資源,保證海洋水產資源的正常繁殖、生產與發育,形成海洋水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6.【答案】C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我國幅員遼闊,各種資源門類齊全,品種繁多。其中,很多自然資源 總量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很低。 而且我國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對工農業生產的布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1.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我國是世界資源大國。不僅如此,我國還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礦種比較齊全的國家之一。2.人均資源占有量不多,許多資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3.自然資源形勢嚴峻。由于利用不當、管理不善,自然資源遭到破壞和浪費的現象嚴重。
7.【答案】D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我國幅員遼闊,各種資源門類齊全,品種繁多。其中,很多自然資源 總量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很低。而且我國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對工農業生產的布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1.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我國是世界資源大國。不僅如此,我國還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礦種比較齊全的國家之一。2.人均資源占有量不多,許多資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3.自然資源形勢嚴峻。由于利用不當、管理不善,自然資源遭到破壞和浪費的現象嚴重。
8.【答案】B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從節約資源的角度看,短信、微信和QQ都符合條件,而紙制賀卡會浪費森林資源。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我國幅員遼闊,各種資源門類齊全,品種繁多。其中,很多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很低。 而且我國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對工農業生產的布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9.【答案】A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題干中我國首次開采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成功,這是積極開發新能源的表現,屬于開源,A說法正確,符合題意。其它選項與開采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0.【答案】D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嫦娥工程”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嫦娥工程”對我國解決資源問題的意義在于擴展資源的開發利用,所以D符合題意;AB與“嫦娥工程”無關;C表述錯誤,月球資源并不能完全替代地球資源。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嫦娥工程”的理解。
11.【答案】(1)A
(2)B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節水措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杭州市建立居民階梯水價制度這一措施直接目的是為了節約資源。故選A。
(2)本題考查的是節水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杭州市建立居民階梯水價制度有利于保護環境,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水環境問題,所以③表述錯誤。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節水措施的理解。
12.【答案】(1)C
(2)A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資源問題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均資源占有量少,形勢嚴峻;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科學,所以②③符合題意。①④與題意無關。故選C。
(2)本題考查的是資源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面對我國的資源問題,我們要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依靠科學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嚴格控制高耗能產業,樹立科學發展觀,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表述錯誤。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資源問題的理解。
13.【答案】B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水資源問題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水資源問題根本原因在于我國水資源總量太少,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水資源問題的理解。
14.【答案】A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綿城市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因地制宜建設“海綿城市”可以緩解城市水資源壓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所以A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綿城市的理解。
15.【答案】C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資源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資源空間分布不平衡,解決這一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實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解決資源問題的理解。
16.【答案】(1)種類多;儲量大。
(2)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靠近水源(黃河)。
(3)大力發展科技;培養或引進人才;制定相關法規,禁止亂采濫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把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相結合。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1)
從材料中信息不難看出,該地礦產資源具有種類多、儲量大等特點。
(2)包頭市附近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因此該市發展鋼鐵生產的主導區位條件是煤、鐵礦產資源豐富。此外,交通便利,靠近黃河等也是有利條件。
(3)根據材料三中內蒙古稀土產業存在的問題如“深加工技術一直遠落后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稀土的亂采濫挖、產業無序發展、環境破壞嚴重、產品廉價出口等一系列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
【點評】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要求學生具備綜合分析能力,稍有難度。
17.【答案】(1)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是:東南多西北部少,或者答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
原因是:受季風影響,我國降水量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
(2)水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水資源短缺。
利用上的特點:利用率低,破壞和浪費嚴重。
(3)跨區域調配,南水北調;開源節流或者節約水資源;保護水源,避免污染破壞。
【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水資源特點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是:東南多西北部少,或者答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的成因是受季風影響,我國降水量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水資源特點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水資源水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水資源短缺。我國水資源利用率低,破壞和浪費嚴重。
(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水資源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主要措施:跨區域調配,南水北調;開源節流或者節約水資源;保護水源,避免污染破壞。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水資源問題及解決措施的識記。
18.【答案】(1)①大致自西向東流。
氣候特征與影響結果正確且對應即可。
如:②1月均溫低于0℃,③冬季有冰期。
或②降水集中在夏季,③夏季水量大。
(2)有利條件:東部平原地勢平坦;雨熱同期。
不利條件:缺水嚴重。
(3)針對海河流域存在的資源、環境問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必然選擇。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后,協調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將有利于更好地保護當地的水資源,改善環境,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知識點】河流與湖泊對人類累生產、生活的影響;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 水這一重大時政熱點為背景材料,綜合考查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能力的考查,綜合性較強,有一定的難度。第(1)問為三格 填空,要仔細讀圖,提取有效信息。根據地勢高低決定河流流向可知,河流是自西向東流。圖8是該地氣候的柱狀曲線圖,讀圖可知該流域是溫帶季風氣候,只要從 氣溫、降水、河流水文特征等角度對應回答均可。第(2)問要從圖和材料中分析有利、不利 條件.抓住關鍵詞,如“平原、水污染、缺水、雨熱同期”,就可獲知哪些對農業發展有利,哪些不利于農業生產。第(3)問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回答,不要偏離 該主題。
【點評】知道我國地形地勢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并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遵化市| 彰武县| 西峡县| 洛宁县| 郓城县| 彭山县| 石首市| 上高县| 登封市| 横峰县| 当涂县| 漾濞| 宜昌市| 太白县| 凤台县| 西丰县| 华容县| 溧阳市| 德兴市| 贵定县| 渭源县| 台北县| 湟中县| 凤山市| 盐津县| 延川县| 资源县| 莱州市| 唐海县| 罗平县| 连城县| 巍山| 永泰县| 都兰县| 拜城县| 吉木乃县| 塔城市| 同心县| 宁德市| 长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