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文地理下冊6.1.2 我國的人口與發展 同步試卷一、單選題讀“浙江、安徽兩省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表”。回答問題。省份 常住人口數量(萬人) 各年齡段人口所占比例(%)0~14歲 15~64歲 65歲以上浙江 6456.8 13.45 73.28 13.27安徽 6102.7 19.24 65.75 15.011.與安徽省相比,浙江省 ( )①常住人口數量多 ②人口出生率高 ③勞動適齡人口比例高 ④老齡化程度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近年來,安徽等省的人口大量流人浙江,給浙江帶來的影響有( )①提供了大量勞動力 ②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 ③改變了人口年齡結構 ④促進了經濟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B2.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浙江、安徽兩省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表”為切入點,考查人口問題。人口老齡化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 ,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1.根據表中的信息可知,與安徽省相比,浙江省①常住人口數量多, ③勞動適齡人口比例高,①③正確。②人口出生率高,④老齡化程度高,②④錯誤。B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近年來,安徽等省的人口大量流入浙江,給浙江帶來的影響有: ①提供了大量勞動力,③改變了人口年齡結構,④促進了經濟發展,①③④正確。②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錯誤,會導致更加擁堵。C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讀下圖可知,紹興市( )①人口總數不斷增長 ②人口素質穩步提升③教育事業取得成效 ④老齡化的進程加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讀圖可知,紹興市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人口素質顯著提升,推測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變化,教育事業取得成效,②③符合題意;①④與題意不符。C項②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審清題意,把握我國的人口現狀,對照選項仔細排查即可。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要國情。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是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我國人口狀況還呈現出增速趨緩、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城鄉分布不均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一系列新的特點。4.比較閱讀是常見的學習方法,分析下表中我國兩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可知( )年齡段(周歲)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2010年)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2020年)人口數(單位:萬) 占全國比例 人口數(單位:萬) 占全國比例0~14 22 246 16.6% 25 338 17.95 %15~ 59 93 962 70.14% 89 438 63.35 %60~ 64 5882 4.39% 7 338 5.20%65及以上 11 883 8.87% 19 064 13. 50%*人口總量 133 972 —— 141 178 ——A.0~14周歲人口比重有所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初顯成效B.各年齡段人口均在增長,勞動力資源依然充沛C.人口老齡化程度減緩,人均壽命不斷延長D.人口總量大、增長快的特點沒有改變【答案】A【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題干表格描述“0~14周歲”第六次人口普查占全國比例16.60%,第七次人口普查占全國比例17.95%,說明我國該年齡人口有所增長,這是由于我國實行了二孩政策,生育政策調整初顯成效。A項0~14周歲人口比重有所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初顯成效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項各年齡段人口均在增長,勞動力資源依然充沛理解錯誤,15~59周歲年齡段人口在減少,預示著不久的將來勞動力資源會短缺,不符合題意;C項人口老齡化程度減緩,人均壽命不斷延長理解錯誤,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快,不符合題意;D項人口總量大、增長快的特點沒有改變理解錯誤,人口增長速度減緩,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審清題意,把握我國的人口現狀,對照選項仔細排查即可。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是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我國人口狀況還呈現出增速趨緩、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城鄉分布不均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一系列新的特點。5.湖州市是浙江省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已突破60萬。以下屬于有效應對該問題的做法有( )①鼓勵適齡青年晚婚晚育②舉辦“ 湖州十大孝賢”評選活動③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④出臺發展 養老服務業的相關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解決養老問題需要孝敬父母,搞好養老服務以及配套服務設施,選項②③④符合題意要求。選項①的措施與緩解老齡化趨勢沒有關系,故排除。D項②③④屬于有效應對該問題的做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人口現狀的理解。解答此題要注意材料的關鍵詞“老齡化”,做題時排除與解決老齡化問題無關的選項。6.2020年我國進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根據下圖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①人口年齡結構更趨合理②少兒人口比重持續下降后略有回升③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④勞動者 素質不斷提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根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可知,我國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少兒人口比重持續下降后略有回升,故②③符合題意;①錯誤,人口年齡結構不合理,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④與題意不符。C項②③是根據題干圖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解答本題要理解我國的人口現狀,在此基礎上,完成解答。7.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新鮮出爐。下列關于臺州市人口狀況圖的解讀,正確的是( )①各縣(市、區)人口分布不均衡②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③近十年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加劇④近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分析圖表可知,體現了臺州市人口的現狀,各縣(市、區)人口分布不均衡,說明近十年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加劇,體現了近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①③④是正確的選項;②圖表沒有體現。D項①③④解讀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解答本題需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我國的人口現狀,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說法,選出正確答案。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是: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其他特點有: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比例失衡等。8.讀下圖,可知A時期( )①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②人口出生率持續上升③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④人口總數量持續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 觀察圖表,在A時期,15-64歲的人口所占的比例最大,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所以說明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因此①③是正確的,②④沒有體現,排除。A項①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圖表數據,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9.2021年5月31日,“三孩”政策落地。這是我國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調整。關于該政策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說明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已經不適應我國國情②順應了我國人口發展的新形勢③能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④能解決我國人口基數大的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題干中的“三孩”政策落地是國家根據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的現實國情,對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完善和調整,順應了我國人口發展的新形勢,能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優化人口結構,使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①說法錯誤,“三孩”政策落地仍是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④說法過于絕對,錯誤。C項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認真閱讀題干,找到題干與題肢的結合。10.下表是湖州市近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數及年齡構成表。由表可知,湖州市( )人口普查 常住人口數(人) 年齡構成(%)0~14歲 15~59歲 60歲及以上第五次(2000年) 2 625 789 18.51 67.81 13.68第六次(2010年) 2 893 542 11.67 72.12 16.21第七次(2020年) 3 367 579 11.94 66.72 21.34數據來源:湖州市統計局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①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②人口總量增長勢頭明顯減弱③“全面二孩”政策漸顯成效④勞 動適齡人口比重由升轉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湖州市近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數及年齡構成表。由表可知,湖州市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全面二孩”政策漸顯成效;勞動適齡人口比重由升轉降,①③④正確,符合題意;②錯誤,與題意不符。C項①③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仔細讀題,在理解我國人口現狀的基礎上,做出符合題意的選擇。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是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我國人口狀況還呈現出增速趨緩、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城鄉分布不均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一系列新的特點。11.下表為某市歷次人口普查的數據表,請你閱讀圖表,回答下面小題次數 年份 0—14歲 15—64歲 65歲以上一 1953 …… …… ……二 1964 36.02% 62.23% 1.75%三 1982 26.05% 68.67% 5.29%四 1990 21.37% 72.32% 6.31%五 2000 20.32% 70.97% 7.11%六 2010 …… …… ……(1)請你給圖表選擇一個合適的標題( )A.《我國人口素質變化表》 B.《我國男女性別比例變化表》C.《我國人口總量變化表》 D.《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表》(2)解決上述問題沖擊的根本出路在于( )A.努力減少老年人口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經濟水平C.堅決實行計劃生育D.鼓勵生育,提高青少年的比例【答案】(1)D(2)B【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通過對圖表中不同年齡段的人口所占的百分比進行分析比較,表格清晰的反映出,我國從1953年至2010年,“0—14歲”“ 15—64歲”“ 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所以圖表主要反映了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ABC三項和題干表格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表》是題干圖表合適的標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發展,通過發展解決問題,反過來,通過不斷解決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ACD三項都不是解決題干圖表問題沖擊的根本出路,不符合題意;B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經濟水平是解決題干圖表問題沖擊的根本出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我國人口特點的認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圖表的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根本出路。12.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據此回答小題(1)根據圖表,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2013—2017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數據(單位:萬人)2013 2014 2015 2016 2017隨遷子女 1277.181294.731367.11394.771406.63農村留守兒童 2120.782075.422019.231726.291550.56A.2013—2017年,農村隨遷子女數量始終居高不下B.2013—2017年,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之間數量差距越來越大C.2013—2017年,農村留守兒童數量不斷減少D.2013—2017年,隨遷子女人數在不斷減少(2)留守兒童離開父母,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有效關愛,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了許多隱患和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下列哪些措施是可行的( )①加強農村教育事業建設②禁止農村居民進城務工③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機會④降低農村兒童出生率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C(2)B【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圖表分析, 2013—2017年,農村隨遷子女數量逐漸增多,但增幅不大,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從2013年2120.78萬人減少到2017年的1550,56萬人, 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之間數量差距越來越小,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針對留守兒童問題,可行的有: ①加強農村教育事業建設, ③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機會 。對于 ②禁止農村居民進城務工 ,這個不可行,且與中國城市化發展不符合。 ④降低農村兒童出生率也不行,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留守兒童存在問題:一、超高比例;二、監護不力;三、缺乏撫慰;四、疏于照顧;五、心理問題;六、學習問題;七、生活問題。13.讀“某發展中國家2000-2055年人口年齡結構示意圖”,回答小題。(1)關于該國2000-2018年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表述,正確的是( )A.0—14歲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提高B.15—64歲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均超過60%C.65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D.65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均超過10%(2)未來30年,該國可能面臨勞動人口就業壓力大和老齡化兩大社會難題,合理的應對策略是( )①實行計劃生育,減少人口出生率②完善社會保障,改善老年人醫療條件③重視學校教育,提高勞動人口科技素養④增加工作崗位,接納國際移民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C(2)B【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關于該國2000-2018年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表述, 0—14歲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 15—64歲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沒有超過60%, 65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 2050年以后65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10%,2050年以前沒有超過,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未來30年,該國可能面臨勞動人口就業壓力大和老齡化兩大社會難題,合理的應對策略是完善社會保障,改善老年人醫療條件;重視學校教育,提高勞動人口科技素養。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人口老齡化問題,一般指人口中60歲及6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從而影響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問題。人口老齡化是近年來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一項重大社會問題。目前在發達國家較為突出,不發達國家則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輕化掩蓋了這一現象。14.目前有些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了零增長或負增長狀況。據此回答問題。(1)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了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國家主要分布在(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南美洲(2)材料中的這種人口增長帶來的影響有( )①新出生人口減少 ②勞動力減少 ③老齡化加劇 ④資源節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B(2)A【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 (1)、 歐洲人口死亡率較高是相對來說的,這里是發達國家,人口增長模式為“低低低”模式,歐洲經濟水平在不斷增長,這里的社會福利保障設施完善,醫療水平高,但是有些國家出現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 歐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人口增長不會快,甚至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人口數量也不會過多;歐洲人口出生率低,甚至低于死亡率, 0~14歲的少年兒童比重較小;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人口老齡化嚴重,會導致勞動力不足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人口增長過快會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人口增長過慢則會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因此得出人口增長的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好,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15.下表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預測表”,據此回答下面小題。我國60歲以上人口在總人口的比重預測表年份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百分比 11.7% 15.5% 21.9% 25.1% 27.4%(1)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反映了我國( )A.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 B.人口素質偏低C.人口老齡化加速 D.人口增長過快(2)為解決上述問題,要求我們( )A.嚴格控制人口數量,降低人口出生率B.必須加強環境保護C.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人口素質D.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答案】(1)C(2)D【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仔細分析,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反映了我國人口問題的現狀是人口老齡化加速。ABD三項在題干表格中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C項人口老齡化加速是題干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2)根據所學知識,我國解決人口老齡化的根本出路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ABC三項不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出路,不符合題意;D項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出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C。(2)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口問題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圖表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6.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一次有關中國人口問題的調查,其中一個學習小組在網上找到了以下表格。據此回答小題我國60歲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預測表年份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百分比 11.7% 15.5% 21.9% 25.1% 27.4%(1)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反映了我國人口問題的現狀是( )A.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 B.人口素質偏低C.人口老齡化加速 D.農村人口多,人口分布不平衡(2)上述人口問題將給我國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你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是( )A.加快經濟發展 B.實現計劃生育C.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D.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答案】(1)C(2)A【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反映了我國人口問題的現狀是人口老齡化加速。故選C。(2)本題考查的是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加強經濟建設和發展。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口問題的理解。二、材料分析題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至2013年11月,我國部分地區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以來,圍繞我國是否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全國各界有不同的觀點。2014年11月5日,在國家衛生計生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衛計委監督局監察專員趙延配表示,對于普遍放開二胎的問題,目前仍無時間表。同時國家計生委表示,2015年生二胎的條件正在擬議中,其中不排除全面開放二胎,即屆時夫妻雙方,無論是否是獨生子女,均可生育第二個孩子。圍繞“二胎”政策是否放開的觀點,社會各界反應激烈,支持者和反對者各持一端,據理力爭!正方(支持)觀點: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中國人口年均增長 0.57%,較之上一個十年1.07%年均增長率,下降接近一半,幅度驚人。反方(反對)觀點: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至2010年11月1日,中國內地總人口為13.40億人,年均增長率0.57%,十年增加7390萬人,2014年將達到13.9億人。(1)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目前條件下我國解決人口問題的正確選擇是什么?其要求有哪些?(2)你支持哪一方觀點?聯系材料,結合我國人口特點及變化趨勢具體說明理由。(3)面對“銀色浪潮”的沖擊,請你提一條應對措施。【答案】(1)實行計劃生育;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2)正方;理由:我國人口數量大,但計劃生育成效顯著,降低了我國的人口出生率,減緩了人口的過快增長;同時由于控制人口和平均壽命延長等因素,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增加很快,在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夠高的情況下,出現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會給我國的社會發展造成很大壓力;另外,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人口的需求大,許多地方出現勞動力人口短缺的現象。反方;理由:我國人口基數大,雖然出生率顯著下降,但每年新增人口仍很多;人口數量打會引發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對自然、社會、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加劇了資源危機、環境惡化,加重就業壓力,使教育、住房、交通等問題更加突出。(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依法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等。【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計劃生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目前條件下我國解決人口問題的正確選擇是實行計劃生育。我們要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2)本題考查的是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指出正方,理由:我國人口數量大,但計劃生育成效顯著,降低了我國的人口出生率,減緩了人口的過快增長;同時由于控制人口和平均壽命延長等因素,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增加很快,在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夠高的情況下,出現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會給我國的社會發展造成很大壓力;另外,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人口的需求大,許多地方出現勞動力人口短缺的現象。如支持反方,理由:我國人口基數大,雖然出生率顯著下降,但每年新增人口仍很多;人口數量打會引發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對自然、社會、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加劇了資源危機、環境惡化,加重就業壓力,使教育、住房、交通等問題更加突出。(3)本題考查的是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面對“銀色浪潮”的沖擊,即老齡化問題,我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依法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口問題的理解。18.(2017·寧波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材料二:2016年寧波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41.1億元,同比增長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60元,同比增長7.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72元,同比增長7.9%。材料三:近日從寧波市教育局獲悉,2017年寧波教育將推進十大改革項目。包括計劃完成20所薄弱學校改造任務,啟動建設14項億元級學校項目。繼續組織1000多名校長教師跨校交流,促進區域間、校際教育均衡等。(1)杭州位于寧波的什么方位?請分析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在杭州舉行的自然條件。(2)材料二反映了寧波市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哪些信息?(3)材料三中的“促進區域間、校際教育均衡”體現了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哪一個教育思想?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寧波為什么要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答案】(1)正西方向自然條件:地處東南沿海,東臨東海,地理位置優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氣候宜人;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有著名的西湖,風景秀麗。(2)寧波市經濟穩定增長、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比較大(或:發展不平衡)。(3)有教無類原因: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競爭;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條,就是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教育是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命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才能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大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等。【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中國人口基本特點;百家爭鳴;方向【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杭州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杭州位于寧波的正西方向,地處東南沿海,東臨東海,地理位置優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氣候宜人;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有著名的西湖,風景秀麗。(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寧波市經濟穩定增長、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比較大(或:發展不平衡)。(3)本題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和科教興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的“促進區域間、校際教育均衡”體現了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寧波要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的原因在于: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競爭;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條,就是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教育是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命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才能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大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杭州自然環境、孔子教育思想和對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三、綜合題19.閱讀材料,回答材料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包括港、澳、臺),我國人口總數13.70億,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二: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2010年我國的人口總數可能是17.5億.材料三:不實行計劃生育(2010年) 實行計劃生育(2010年)人均糧食產量(千克/人) 312.29 407.84人均教育經費(元/人) 1117.83 1459.85依據上述材料,回答:(1)2010年,我國人口總數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 國家.(2)實行計劃生育,2010年我國大約少出生 人口.實行計劃生育,2010年人均糧食產量 了,人均教育經費 了.(3)2010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為47人/平方千米,請你計算: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約為 .(4)我國人口分布 .從黑龍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騰沖縣畫一條直線.此線 人口稠密, 人口稀疏.【答案】(1)13.70億;最多(2)3.8億;提高;提高(3)143人/平方千米;很不均勻(4)不均;東南部;西北部【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人口密度【解析】【分析】(1)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自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全國大約少生了約3.8億人,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特別是近十年來,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可見實行了計劃生育,2010年人均糧食產量提高了,人均教育經費提高了.(3)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來表示.我國陸地面積960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3.7億,人口密度約為143人/平方千米.(4)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南部地區人口多(稠密),西北部地區人口少(稀疏).故答案為:(1)13.70億;最多;(2)3.8億;提高;提高;(3)143人/平方千米;很不均勻;(4)不均;東南部;西北部.【點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20.讀“中國人口密度圖”圖1和“中國東、西部面積比例與東、西部人口比例圖”圖2,完成下列各題.(1)圖1中虛線是“自然地理人口線”,它起自 省的黑河,止于云南省的 .(2)虛線以東地區,面積占全國的 ,人口占全國的 ;虛線以西地區面積占全國的 ,人口占全國的 .(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00人以上的地區有 平原、 平原和 盆地.(4)我國東部人口稠密的原因主要有 .【答案】(1)黑龍江;騰沖縣(2)43%;94%;57%;4%(3)華北;長江中下游;四川(4)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2)以“黑河﹣騰沖線”為界,該線以東地區,面積占全國的43%,人口占全國的94%,人口密度大,該線以西部分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57%,人口只占全國總人口的6%,西地區人口密度小.(3)圖中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00人以上的平原有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4)我國東部人口稠密的原因主要有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故答案為:(1)黑龍江;騰沖縣;(2)43%;94%;57%;4%;(3)華北;長江中下游;四川;(4)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達、交通便利.【點評】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1 / 1人文地理下冊6.1.2 我國的人口與發展 同步試卷一、單選題讀“浙江、安徽兩省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表”。回答問題。省份 常住人口數量(萬人) 各年齡段人口所占比例(%)0~14歲 15~64歲 65歲以上浙江 6456.8 13.45 73.28 13.27安徽 6102.7 19.24 65.75 15.011.與安徽省相比,浙江省 ( )①常住人口數量多 ②人口出生率高 ③勞動適齡人口比例高 ④老齡化程度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近年來,安徽等省的人口大量流人浙江,給浙江帶來的影響有( )①提供了大量勞動力 ②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 ③改變了人口年齡結構 ④促進了經濟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讀下圖可知,紹興市( )①人口總數不斷增長 ②人口素質穩步提升③教育事業取得成效 ④老齡化的進程加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比較閱讀是常見的學習方法,分析下表中我國兩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可知( )年齡段(周歲)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2010年)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2020年)人口數(單位:萬) 占全國比例 人口數(單位:萬) 占全國比例0~14 22 246 16.6% 25 338 17.95 %15~ 59 93 962 70.14% 89 438 63.35 %60~ 64 5882 4.39% 7 338 5.20%65及以上 11 883 8.87% 19 064 13. 50%*人口總量 133 972 —— 141 178 ——A.0~14周歲人口比重有所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初顯成效B.各年齡段人口均在增長,勞動力資源依然充沛C.人口老齡化程度減緩,人均壽命不斷延長D.人口總量大、增長快的特點沒有改變5.湖州市是浙江省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已突破60萬。以下屬于有效應對該問題的做法有( )①鼓勵適齡青年晚婚晚育②舉辦“ 湖州十大孝賢”評選活動③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④出臺發展 養老服務業的相關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0年我國進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根據下圖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①人口年齡結構更趨合理②少兒人口比重持續下降后略有回升③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④勞動者 素質不斷提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新鮮出爐。下列關于臺州市人口狀況圖的解讀,正確的是( )①各縣(市、區)人口分布不均衡②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③近十年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加劇④近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讀下圖,可知A時期( )①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②人口出生率持續上升③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④人口總數量持續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1年5月31日,“三孩”政策落地。這是我國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調整。關于該政策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說明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已經不適應我國國情②順應了我國人口發展的新形勢③能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④能解決我國人口基數大的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下表是湖州市近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數及年齡構成表。由表可知,湖州市( )人口普查 常住人口數(人) 年齡構成(%)0~14歲 15~59歲 60歲及以上第五次(2000年) 2 625 789 18.51 67.81 13.68第六次(2010年) 2 893 542 11.67 72.12 16.21第七次(2020年) 3 367 579 11.94 66.72 21.34數據來源:湖州市統計局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①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②人口總量增長勢頭明顯減弱③“全面二孩”政策漸顯成效④勞 動適齡人口比重由升轉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下表為某市歷次人口普查的數據表,請你閱讀圖表,回答下面小題次數 年份 0—14歲 15—64歲 65歲以上一 1953 …… …… ……二 1964 36.02% 62.23% 1.75%三 1982 26.05% 68.67% 5.29%四 1990 21.37% 72.32% 6.31%五 2000 20.32% 70.97% 7.11%六 2010 …… …… ……(1)請你給圖表選擇一個合適的標題( )A.《我國人口素質變化表》 B.《我國男女性別比例變化表》C.《我國人口總量變化表》 D.《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表》(2)解決上述問題沖擊的根本出路在于( )A.努力減少老年人口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經濟水平C.堅決實行計劃生育D.鼓勵生育,提高青少年的比例12.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據此回答小題(1)根據圖表,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2013—2017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數據(單位:萬人)2013 2014 2015 2016 2017隨遷子女 1277.181294.731367.11394.771406.63農村留守兒童 2120.782075.422019.231726.291550.56A.2013—2017年,農村隨遷子女數量始終居高不下B.2013—2017年,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之間數量差距越來越大C.2013—2017年,農村留守兒童數量不斷減少D.2013—2017年,隨遷子女人數在不斷減少(2)留守兒童離開父母,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有效關愛,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了許多隱患和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下列哪些措施是可行的( )①加強農村教育事業建設②禁止農村居民進城務工③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機會④降低農村兒童出生率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13.讀“某發展中國家2000-2055年人口年齡結構示意圖”,回答小題。(1)關于該國2000-2018年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表述,正確的是( )A.0—14歲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提高B.15—64歲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均超過60%C.65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D.65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均超過10%(2)未來30年,該國可能面臨勞動人口就業壓力大和老齡化兩大社會難題,合理的應對策略是( )①實行計劃生育,減少人口出生率②完善社會保障,改善老年人醫療條件③重視學校教育,提高勞動人口科技素養④增加工作崗位,接納國際移民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目前有些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了零增長或負增長狀況。據此回答問題。(1)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了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國家主要分布在(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南美洲(2)材料中的這種人口增長帶來的影響有( )①新出生人口減少 ②勞動力減少 ③老齡化加劇 ④資源節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下表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預測表”,據此回答下面小題。我國60歲以上人口在總人口的比重預測表年份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百分比 11.7% 15.5% 21.9% 25.1% 27.4%(1)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反映了我國( )A.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 B.人口素質偏低C.人口老齡化加速 D.人口增長過快(2)為解決上述問題,要求我們( )A.嚴格控制人口數量,降低人口出生率B.必須加強環境保護C.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人口素質D.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16.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一次有關中國人口問題的調查,其中一個學習小組在網上找到了以下表格。據此回答小題我國60歲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預測表年份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百分比 11.7% 15.5% 21.9% 25.1% 27.4%(1)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反映了我國人口問題的現狀是( )A.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 B.人口素質偏低C.人口老齡化加速 D.農村人口多,人口分布不平衡(2)上述人口問題將給我國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你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是( )A.加快經濟發展 B.實現計劃生育C.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D.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二、材料分析題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至2013年11月,我國部分地區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以來,圍繞我國是否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全國各界有不同的觀點。2014年11月5日,在國家衛生計生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衛計委監督局監察專員趙延配表示,對于普遍放開二胎的問題,目前仍無時間表。同時國家計生委表示,2015年生二胎的條件正在擬議中,其中不排除全面開放二胎,即屆時夫妻雙方,無論是否是獨生子女,均可生育第二個孩子。圍繞“二胎”政策是否放開的觀點,社會各界反應激烈,支持者和反對者各持一端,據理力爭!正方(支持)觀點: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中國人口年均增長 0.57%,較之上一個十年1.07%年均增長率,下降接近一半,幅度驚人。反方(反對)觀點: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至2010年11月1日,中國內地總人口為13.40億人,年均增長率0.57%,十年增加7390萬人,2014年將達到13.9億人。(1)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目前條件下我國解決人口問題的正確選擇是什么?其要求有哪些?(2)你支持哪一方觀點?聯系材料,結合我國人口特點及變化趨勢具體說明理由。(3)面對“銀色浪潮”的沖擊,請你提一條應對措施。18.(2017·寧波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材料二:2016年寧波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41.1億元,同比增長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60元,同比增長7.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72元,同比增長7.9%。材料三:近日從寧波市教育局獲悉,2017年寧波教育將推進十大改革項目。包括計劃完成20所薄弱學校改造任務,啟動建設14項億元級學校項目。繼續組織1000多名校長教師跨校交流,促進區域間、校際教育均衡等。(1)杭州位于寧波的什么方位?請分析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在杭州舉行的自然條件。(2)材料二反映了寧波市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哪些信息?(3)材料三中的“促進區域間、校際教育均衡”體現了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哪一個教育思想?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寧波為什么要大力推進教育改革?三、綜合題19.閱讀材料,回答材料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包括港、澳、臺),我國人口總數13.70億,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二: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2010年我國的人口總數可能是17.5億.材料三:不實行計劃生育(2010年) 實行計劃生育(2010年)人均糧食產量(千克/人) 312.29 407.84人均教育經費(元/人) 1117.83 1459.85依據上述材料,回答:(1)2010年,我國人口總數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 國家.(2)實行計劃生育,2010年我國大約少出生 人口.實行計劃生育,2010年人均糧食產量 了,人均教育經費 了.(3)2010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為47人/平方千米,請你計算: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約為 .(4)我國人口分布 .從黑龍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騰沖縣畫一條直線.此線 人口稠密, 人口稀疏.20.讀“中國人口密度圖”圖1和“中國東、西部面積比例與東、西部人口比例圖”圖2,完成下列各題.(1)圖1中虛線是“自然地理人口線”,它起自 省的黑河,止于云南省的 .(2)虛線以東地區,面積占全國的 ,人口占全國的 ;虛線以西地區面積占全國的 ,人口占全國的 .(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00人以上的地區有 平原、 平原和 盆地.(4)我國東部人口稠密的原因主要有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浙江、安徽兩省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表”為切入點,考查人口問題。人口老齡化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 ,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1.根據表中的信息可知,與安徽省相比,浙江省①常住人口數量多, ③勞動適齡人口比例高,①③正確。②人口出生率高,④老齡化程度高,②④錯誤。B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近年來,安徽等省的人口大量流入浙江,給浙江帶來的影響有: ①提供了大量勞動力,③改變了人口年齡結構,④促進了經濟發展,①③④正確。②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錯誤,會導致更加擁堵。C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答案】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讀圖可知,紹興市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人口素質顯著提升,推測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變化,教育事業取得成效,②③符合題意;①④與題意不符。C項②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審清題意,把握我國的人口現狀,對照選項仔細排查即可。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要國情。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是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我國人口狀況還呈現出增速趨緩、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城鄉分布不均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一系列新的特點。4.【答案】A【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題干表格描述“0~14周歲”第六次人口普查占全國比例16.60%,第七次人口普查占全國比例17.95%,說明我國該年齡人口有所增長,這是由于我國實行了二孩政策,生育政策調整初顯成效。A項0~14周歲人口比重有所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初顯成效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項各年齡段人口均在增長,勞動力資源依然充沛理解錯誤,15~59周歲年齡段人口在減少,預示著不久的將來勞動力資源會短缺,不符合題意;C項人口老齡化程度減緩,人均壽命不斷延長理解錯誤,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快,不符合題意;D項人口總量大、增長快的特點沒有改變理解錯誤,人口增長速度減緩,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審清題意,把握我國的人口現狀,對照選項仔細排查即可。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是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我國人口狀況還呈現出增速趨緩、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城鄉分布不均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一系列新的特點。5.【答案】D【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解決養老問題需要孝敬父母,搞好養老服務以及配套服務設施,選項②③④符合題意要求。選項①的措施與緩解老齡化趨勢沒有關系,故排除。D項②③④屬于有效應對該問題的做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人口現狀的理解。解答此題要注意材料的關鍵詞“老齡化”,做題時排除與解決老齡化問題無關的選項。6.【答案】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根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可知,我國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少兒人口比重持續下降后略有回升,故②③符合題意;①錯誤,人口年齡結構不合理,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④與題意不符。C項②③是根據題干圖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解答本題要理解我國的人口現狀,在此基礎上,完成解答。7.【答案】D【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分析圖表可知,體現了臺州市人口的現狀,各縣(市、區)人口分布不均衡,說明近十年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加劇,體現了近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①③④是正確的選項;②圖表沒有體現。D項①③④解讀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解答本題需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我國的人口現狀,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說法,選出正確答案。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是: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其他特點有: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比例失衡等。8.【答案】A【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 觀察圖表,在A時期,15-64歲的人口所占的比例最大,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所以說明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因此①③是正確的,②④沒有體現,排除。A項①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圖表數據,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9.【答案】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題干中的“三孩”政策落地是國家根據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的現實國情,對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完善和調整,順應了我國人口發展的新形勢,能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優化人口結構,使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①說法錯誤,“三孩”政策落地仍是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④說法過于絕對,錯誤。C項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認真閱讀題干,找到題干與題肢的結合。10.【答案】C【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湖州市近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數及年齡構成表。由表可知,湖州市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全面二孩”政策漸顯成效;勞動適齡人口比重由升轉降,①③④正確,符合題意;②錯誤,與題意不符。C項①③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人口現狀。仔細讀題,在理解我國人口現狀的基礎上,做出符合題意的選擇。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是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我國人口狀況還呈現出增速趨緩、出生率低、老齡化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城鄉分布不均衡、“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一系列新的特點。11.【答案】(1)D(2)B【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通過對圖表中不同年齡段的人口所占的百分比進行分析比較,表格清晰的反映出,我國從1953年至2010年,“0—14歲”“ 15—64歲”“ 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所以圖表主要反映了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ABC三項和題干表格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表》是題干圖表合適的標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發展,通過發展解決問題,反過來,通過不斷解決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ACD三項都不是解決題干圖表問題沖擊的根本出路,不符合題意;B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經濟水平是解決題干圖表問題沖擊的根本出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我國人口特點的認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圖表的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根本出路。12.【答案】(1)C(2)B【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圖表分析, 2013—2017年,農村隨遷子女數量逐漸增多,但增幅不大,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從2013年2120.78萬人減少到2017年的1550,56萬人, 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之間數量差距越來越小,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針對留守兒童問題,可行的有: ①加強農村教育事業建設, ③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機會 。對于 ②禁止農村居民進城務工 ,這個不可行,且與中國城市化發展不符合。 ④降低農村兒童出生率也不行,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留守兒童存在問題:一、超高比例;二、監護不力;三、缺乏撫慰;四、疏于照顧;五、心理問題;六、學習問題;七、生活問題。13.【答案】(1)C(2)B【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關于該國2000-2018年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表述, 0—14歲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 15—64歲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沒有超過60%, 65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 2050年以后65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10%,2050年以前沒有超過,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未來30年,該國可能面臨勞動人口就業壓力大和老齡化兩大社會難題,合理的應對策略是完善社會保障,改善老年人醫療條件;重視學校教育,提高勞動人口科技素養。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人口老齡化問題,一般指人口中60歲及6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從而影響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問題。人口老齡化是近年來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一項重大社會問題。目前在發達國家較為突出,不發達國家則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輕化掩蓋了這一現象。14.【答案】(1)B(2)A【知識點】世界人口基本情況【解析】【分析】 (1)、 歐洲人口死亡率較高是相對來說的,這里是發達國家,人口增長模式為“低低低”模式,歐洲經濟水平在不斷增長,這里的社會福利保障設施完善,醫療水平高,但是有些國家出現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 歐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人口增長不會快,甚至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人口數量也不會過多;歐洲人口出生率低,甚至低于死亡率, 0~14歲的少年兒童比重較小;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人口老齡化嚴重,會導致勞動力不足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人口增長過快會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人口增長過慢則會引起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因此得出人口增長的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好,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15.【答案】(1)C(2)D【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仔細分析,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反映了我國人口問題的現狀是人口老齡化加速。ABD三項在題干表格中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C項人口老齡化加速是題干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2)根據所學知識,我國解決人口老齡化的根本出路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ABC三項不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出路,不符合題意;D項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出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C。(2)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口問題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圖表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6.【答案】(1)C(2)A【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表格中的數據直接反映了我國人口問題的現狀是人口老齡化加速。故選C。(2)本題考查的是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加強經濟建設和發展。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口問題的理解。17.【答案】(1)實行計劃生育;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2)正方;理由:我國人口數量大,但計劃生育成效顯著,降低了我國的人口出生率,減緩了人口的過快增長;同時由于控制人口和平均壽命延長等因素,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增加很快,在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夠高的情況下,出現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會給我國的社會發展造成很大壓力;另外,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人口的需求大,許多地方出現勞動力人口短缺的現象。反方;理由:我國人口基數大,雖然出生率顯著下降,但每年新增人口仍很多;人口數量打會引發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對自然、社會、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加劇了資源危機、環境惡化,加重就業壓力,使教育、住房、交通等問題更加突出。(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依法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等。【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計劃生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目前條件下我國解決人口問題的正確選擇是實行計劃生育。我們要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2)本題考查的是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指出正方,理由:我國人口數量大,但計劃生育成效顯著,降低了我國的人口出生率,減緩了人口的過快增長;同時由于控制人口和平均壽命延長等因素,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增加很快,在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夠高的情況下,出現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會給我國的社會發展造成很大壓力;另外,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人口的需求大,許多地方出現勞動力人口短缺的現象。如支持反方,理由:我國人口基數大,雖然出生率顯著下降,但每年新增人口仍很多;人口數量打會引發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對自然、社會、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加劇了資源危機、環境惡化,加重就業壓力,使教育、住房、交通等問題更加突出。(3)本題考查的是人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面對“銀色浪潮”的沖擊,即老齡化問題,我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依法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口問題的理解。18.【答案】(1)正西方向自然條件:地處東南沿海,東臨東海,地理位置優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氣候宜人;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有著名的西湖,風景秀麗。(2)寧波市經濟穩定增長、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比較大(或:發展不平衡)。(3)有教無類原因: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競爭;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條,就是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教育是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命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才能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大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等。【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中國人口基本特點;百家爭鳴;方向【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杭州自然環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杭州位于寧波的正西方向,地處東南沿海,東臨東海,地理位置優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氣候宜人;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有著名的西湖,風景秀麗。(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寧波市經濟穩定增長、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比較大(或:發展不平衡)。(3)本題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和科教興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的“促進區域間、校際教育均衡”體現了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寧波要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的原因在于: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競爭;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條,就是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教育是人們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和終身受益的財富,甚至決定其一生命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才能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大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杭州自然環境、孔子教育思想和對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答案】(1)13.70億;最多(2)3.8億;提高;提高(3)143人/平方千米;很不均勻(4)不均;東南部;西北部【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人口密度【解析】【分析】(1)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自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全國大約少生了約3.8億人,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特別是近十年來,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可見實行了計劃生育,2010年人均糧食產量提高了,人均教育經費提高了.(3)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來表示.我國陸地面積960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3.7億,人口密度約為143人/平方千米.(4)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南部地區人口多(稠密),西北部地區人口少(稀疏).故答案為:(1)13.70億;最多;(2)3.8億;提高;提高;(3)143人/平方千米;很不均勻;(4)不均;東南部;西北部.【點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20.【答案】(1)黑龍江;騰沖縣(2)43%;94%;57%;4%(3)華北;長江中下游;四川(4)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解析】【分析】(1)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2)以“黑河﹣騰沖線”為界,該線以東地區,面積占全國的43%,人口占全國的94%,人口密度大,該線以西部分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57%,人口只占全國總人口的6%,西地區人口密度小.(3)圖中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00人以上的平原有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4)我國東部人口稠密的原因主要有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故答案為:(1)黑龍江;騰沖縣;(2)43%;94%;57%;4%;(3)華北;長江中下游;四川;(4)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達、交通便利.【點評】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文地理下冊6.1.2 我國的人口與發展 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人文地理下冊6.1.2 我國的人口與發展 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