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蘇州中考歷史全程復習學案(22)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一、時序坐標二、考點梳理考點1 第二次工業革命1.開始:19世紀_______年代。2.特點:_________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3.主要標志:_____的廣泛應用。4.主要發明:(1)電的應用。①1831年,英國科學家_______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后來,人們根據這一現象發明了早期的發電機。②愛迪生發明了耐用的_________、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火力發電站。(2)交通運輸業。(3)化學工業和新材料。①1867年,瑞典化學家_______發明了現代炸藥,后來又研制出無煙炸藥。②1869年,美國人海厄特發明了_______的制造技術,現代塑料工業由此誕生。③1884年,法國人_________發明了人造纖維,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5.影響:考點2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1.人口增長:(1)原因: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_______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2)勞動力結構變化: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_________隊伍不斷壯大;農業人口減少,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數增加;_____成為工業勞動者,社會角色發生變化,為其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2.大眾教育:(1)原因:19世紀以后,為適應_______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2)表現:①19世紀初,_____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②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③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_____________。(3)影響: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_____________,促進了社會發展。3.城市化:(1)背景:_________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2)進程:開始時,城市缺乏統一規劃,環境很差→19世紀中期以后,城市環境開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礎設施建立起來。(3)影響: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的_________也在發生著變化。4.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加劇:(1)工廠排放大量的廢氣和廢水,嚴重污染了大氣和河流,危害著人們的_________。(2)資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富,日益富裕,廣大工人的收入難以糊口,_________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激烈。考點3 近代科學與文化三、實戰演練1.(2021·甘肅蘭州)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產量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直接原因是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產量(億噸) 0.04 0.21 0.46 0.94A.蒸汽機的改良 B.火車的發明C.內燃機的應用 D.電燈的發明2. (2021·湖北鄂州·9)下圖為1850~1900年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發展示意圖。從中可以看出資本主義工業發展速度在1870年后發生了顯著變化。導致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掠奪 B.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C.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工場 D.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3.(2021·湖北十堰)科技改變世界,下列科技成果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本茨成功制造第一輛內燃機汽車 ②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 ③建立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 ④萊特兄弟發明飛機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4.(2021·青海?。┛萍几淖兩罘绞?,科技引領時代進步。下列對兩次工業革命的共同點,總結有誤的一項是A.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B.都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C.都最先開始于歐洲國家 D.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5.(2021·四川攀枝花)下表是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英、法、美、德四國工業產值變化表。對表中四國工業實力的變化理解正確的是項目 英國 法國 美國 德國19世紀中期工業產值所占位次 1 2 3 41870~1913年工業增長倍數 1.3 1.9 8.1 4.61913年工業產值所占位次 3 4 1 2A.美國的變化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B.德國因擁有最廣闊的殖民地而發展迅速C.英國的變化源于錯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D.法國晚于美、德開展工業革命發展滯后6.(2021·湖北荊門)英國作家狄更斯這樣描述十九世紀中期英國的一座工業城鎮:“這是個到處都是機器和高聳的的煙囪的市鎮……鎮上有一條黑色的水渠,還有一條河,這里的水被氣味難聞的染料沖成深紫色?!睋丝芍敃r英國A.使用手工勞動 B.環境污染嚴重C.形成了責任內閣制 D.確立了君主立憲制7.(2021·四川廣安)科技革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解讀,不準確的是A.工業革命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馬克思主義誕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B.工業革命的發展,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C.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工業化強國,近代科學與文化開始產生D.計算機網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發展8.(2021·福建省)下圖所示成就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科學的發展。取得這些成就的人物是A.牛頓 B.達爾文”C.諾貝爾 D.愛迪生9.(2021·湖南衡陽)“進化論在科學上的影響是非常巨大和深遠的。它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牢固地建立了唯物主義觀點和歷史發展的觀點。”要進一步了解“進化論”,可閱讀達爾文的A.《神曲》 B.《人間喜劇》C.《物種起源》 D.《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0.(2021·湖南株洲)世界近代科學與文化領域群星璀璨,成就斐然。下列名人與其代表作搭配正確的是A.牛頓——《物種起源》 B.達爾文——《向日葵》C.貝多芬——《英雄交響曲》 D.巴爾扎克——《戰爭與和平》11.(2021·湖北黃石)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材料一 還有人口發生變化,工業人口增加,農業人口減少,年齡結構改變了,在一段時間中,年輕人變得特別多。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因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更多的財富,能養活更多的人。但是到了后來,老年人慢慢增加了,人口出現老齡化?!藻X乘旦《西方那一塊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工業革命后英國人口發生了哪些變化?(2分)造成這些變化的原因有哪些?(1分)材料二 工業革命與城市化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的巨大進步……19世紀英國城市的環境問題的確非常嚴重,主要表現為水體污染和空氣污染,由此造成多種傳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發生。1932年3月,一種烈性傳染病霍亂遍及英國:1848~1849年,霍亂在英國再次興起……——摘編自梅雪芹《環境史學與環境問題》,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英國工業革命和城市化過程中出現哪些環境問題?(1分)這些問題對人類造成什么危害?(1分)材料三 英國人查德成克通過調查,認為疾病同不衛生有密切的聯系,并在1842年發表了一(份)經過3年調查寫成的報告,提出建立干凈的自來水系統,保證個人和公共用水衛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統,清掃街道等建議……1855年倫敦開始了下水道現代化工程,到1875年全部完工。在(19世紀)40年代,公共衛生運動在美、法、德等國獲得支持;到了(19世紀)60年代,自來水和地下排污系統已經在歐洲各城市初步形成。隨著社會總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的進步,人們的健康狀況開始得到改善。——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材料四 20世紀末,很多國家責任的傳統領域——無論是與人口政策、健康有關還是環境問題——都需要由政府間的合作解決?!?009年來自193個國家的代表聚集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更新了《京都議定書》,規定了更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摘編自[美]杰里·本特利《簡明新全球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3)結合材料三、四及所學知識簡要談談,面對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人口和環境問題。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2分)參考答案1-10 CDBCA BCACC11.(1)人口從農村向城市轉移;人口年齡結構從工業革命時的年輕化到后來出現老齡化現象;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城市化,因為需要大量勞動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而且科技和醫學的進步,延長了人的壽命,造成人口迅速增長。(2)環境污染。造成傳染病流行,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3)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堅持計劃生育、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基本國策。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