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皮膚與汗液分泌》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識別皮膚的結構,說出皮膚的功能;(2)說明汗液的形成以及對人體的意義;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圖片,提高觀察、思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形成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皮膚的結構與功能;2、教學難點:汗液的分泌與排出。三、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前幾節我們學習了解人體的代謝廢物排出的途徑,主要有3條(播放課件),今天我們了解代謝廢物排出的其中一條途徑:“皮膚與汗液的分泌。”二、授新課(一)皮膚的結構結合課件“皮膚的結構示意圖”,學生分組自主學習,初步了解的結構及功能。根據皮膚的結構特點,討論以下問題:1、掉落的“頭皮屑”是哪個部位的細胞?這層細胞不斷脫落為什么我們的皮膚沒有變薄呢?2、“一針見血”這一針扎到了皮膚的哪一層?為什么手被針扎破了我們會感覺到疼?師生歸納小結: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由表皮和真皮組成。皮膚下是皮下組織,表皮由上皮組織構成,分為角質層和生發層兩部分。表皮內沒有血管,所以受傷只傷及表皮不會流血,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細菌不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水分過分散失,對人體有保護作用。生發層細胞可以分裂產生新細胞。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真皮含有大量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使皮組織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真皮內含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二》汗液的形成與分泌皮膚的結構與其功能密切相關,與排泄功能相的結構是汗腺。播放課件“皮膚排汗場景”,結合教材內容,學生分組討論問題。1、汗液的成分來自哪里?2、細胞產生的廢物如何到達汗腺?3、汗腺可能有哪些特點?4、汗液如何排到體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出示圖片,小結汗液的分泌與排出:代謝廢物→汗腺分泌部→汗腺導管→體外追問:運動后或天氣炎熱的時候我們出汗為什么會增多,這有什么意義?多媒體展示:“汗液對體溫的調節”小結:排汗不僅能排出代謝廢物,還能帶走熱量,幫助人體調節體溫,可見皮膚還有調節體溫的功能。播放課件,由學生完成“汗液的形成與分泌”填空。三、總結本節內容,并完成練習。多媒體出示練習。附:板書設計一、皮膚的結構(一)基本結構角質層:防止水分散失表皮 可以分裂產生新細胞生發層:含有黑色素細胞,保護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真皮 豐富的血管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二)附屬結構毛發、指(趾)甲、皮脂腺、汗腺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代謝廢物→汗腺分泌物→汗腺導管→體外三、皮膚的功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