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浙教版 八年級下第22講 燃燒和化學反應、質量守恒定律考點梳理考點一 舉例說明緩慢氧化現(xiàn)象[a]1.緩慢氧化的特點是氧化速度很慢,不容易被察覺,不 但 ,屬于化學變化。2.生活和生產中普遍存在緩慢氧化,如 、 、 等。考點二 列舉劇烈氧化現(xiàn)象(燃燒、爆炸)[a]1. 氧化反應:物質跟 發(fā)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有的氧化反應比較劇烈,有的氧化反應比較緩慢。2. 燃燒是指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 、 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3. 爆炸的條件之一是 。 發(fā)光放熱在有限的空間內發(fā)光放熱鐵生銹呼吸作用食物腐敗氧考點三 知道可燃物燃燒的條件[a]2.物質燃燒必須滿足三個條件:① ; ② ; ③ 。 3.同一種可燃物的著火點是 的,降低或增大著火點的說法是錯誤的。可燃物溫度達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要有助燃劑,常用的助燃劑為氧氣1.在研究燃燒需要什么條件的活動中,進行了如下兩個實驗:(1)實驗1.點燃一支蠟燭,觀察它在空氣中的燃燒現(xiàn)象,然后將一個涂有凡士林的鐘罩倒扣在蠟燭上(如圖甲),觀察此時蠟燭燃燒的現(xiàn)象。通過這個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2) 實驗2.將一根火柴折斷,分成火柴頭和火柴梗兩部分,所示放在銅片上,用酒精燈加熱銅片,如圖乙,觀察現(xiàn)象。通過這個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有充足的氧氣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固定考點梳理考點四 描述常用的滅火方法及原理[a]1.滅火的原理:① ; ② 。2.滅火的方法:破壞其中的一個燃燒條件,即可終止燃燒。如:(1)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目的是 ;(2)紙箱著火,用水撲滅,目的是 。隔絕氧氣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提醒】著火點是可燃物的固有屬性,著火點不能降低,只能降低環(huán)境溫度到著火點以下進行滅火。隔絕氧氣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考點梳理考點五 列舉火災自救的一般方法[a] 火災自救的方法:①發(fā)生火災時,要保持鎮(zhèn)定,先了解火源的正確位置,然后 求助;②樓內失火時,要 以降低火勢及煙霧蔓延的速度;③發(fā)現(xiàn)因電造成失火時,應先 ;④室內濃煙密布時,應 在地上爬行,并用 捂住口鼻;⑤用濕毛巾等物品塞住門和窗戶的縫隙,以免 滲入;⑥打開窗戶,在窗前 。 報警關好門窗切斷電源俯伏濕毛巾濃煙呼救考點梳理考點六 知道催化劑的概念,知道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a]1.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其本身的 和 在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 2. 催化劑在化學變化中起改變(可 亦可 )物質反應速率的作用,即通常所說的催化作用。 質量化學性質加快減慢考點梳理考點七 知道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特點,辨認具體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a]反應類型 定義 表達式 特點化合 反應 由 物質反應生成 物質的化學反應 A+B+… →M 多變一分解 反應 由 物質反應生成 物質的化學反應 M→A+B+… 一變多兩種或兩種以上一種一種兩種或兩種以上置換 反應 由一種 和一種 反應生成另一種 和另一種 的化學反應 A+BC→B+AC 單換單復分解 反應 由兩種 互相 生成兩種新的 的化學反應 AB+CD→AD+CB雙交換價不變單質單質化合物交換成分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考點梳理1.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特點2.基本反應類型規(guī)律(1)在4種基本反應類型中,一定有單質參加的反應是 反應,一定有單質生成的反應是 反應,一定沒有單質參加和生成的反應是 反應。 (2)知道復分解反應進行的條件一般情況下,若反應物中沒有酸,則其他反應物皆可溶;生成物中一定有 、 或 。3.化學反應的類型取決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 。置換置換復分解沉淀氣體水種類和數(shù)量考點梳理考點八 知道在化學反應過程中伴隨能量變化[a]1. 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同時,通常伴隨著熱量的變化,即有放熱現(xiàn)象或吸熱現(xiàn)象發(fā)生,即化學能和內能之間的轉化。例如鹽酸和鎂條反應伴隨著放熱現(xiàn)象。2. 也有涉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問題。例如,電解水時,電能轉化成了化學能;蓄電池放電時,化學能轉化成了電能;蓄電池充電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等。考點梳理考點九 描述質量守恒定律[a] 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 的各物質的 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 。 化學反應質量總和質量總和【提醒】一切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對化學變化有意義,對物理變化無意義。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質量守恒,而不適用于體積或分子數(shù)守恒。在反應前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中,不包括過量的反應物質量。考點十 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b] 微觀解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 ,原子數(shù)目 ,原子質量 。 沒有改變沒有增減沒有改變考點梳理考點十一 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釋常見的現(xiàn)象[c]1.銅粉在空氣中加熱后,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銅粉的質量增大;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后,剩余固體的質量比原反應物的質量減小。舉例:銅粉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銅和氧氣的質量總和,氧化銅比銅粉多了氧元素的質量,所以質量較大。高錳酸鉀受熱分解成氧氣、錳酸鉀、二氧化錳,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等于生成的氧氣、錳酸鉀和二氧化錳的質量總和,氧氣逸出,導致剩余固體的質量比原反應物的質量減小。考點梳理考點十二 知道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b]1. 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生成了什么物質。2. 表示各物質間的原子和分子的個數(shù)比。3. 表示反應在什么條件下進行。4. 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比。考點梳理考點十三 正確表述常見的化學方程式[b]化學方程式的書寫①以 和 為依據(jù),使反應前后原子 、原子 和原子 不變。 ②注意 必不可少。 ③生成物有氣體或沉淀時要標注符號,前提是 。 質量守恒定律客觀事實種類數(shù)目質量反應條件反應物沒有氣體和沉淀【提醒】化學方程式以質量守恒定律為依據(jù),寫化學方程式的關鍵是化學式要寫正確,配平要正確。考點梳理考點十四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生成物和反應物之間的計算[a]1. 理論基礎:質量守恒定律。2. 基本依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 比是一定值。 3. 一般步驟:①根據(jù)題意設 ;②寫出正確的 ;③寫出相關物質的 ;④列出 式;⑤求出 ;⑥寫出簡明答案。 4. 基本類型:①有關純凈物之間的計算;②有關含雜質的計算;③有關多步反應的計算;④有關混合物反應的計算;⑤有關無數(shù)據(jù)或少數(shù)據(jù)的計算;⑥與溶液質量分數(shù)有關的綜合計算。質量未知量化學方程式相對分子質量與化學計量數(shù)的乘積和已知量比例未知量 【提醒】①解題時應明確有關物質間的轉化關系。②解答時步驟要規(guī)范、完整、正確。考點梳理例1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升溫至60 ℃的過程中,僅①燃燒;繼續(xù)升溫至260 ℃的過程中,僅③燃燒。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①燃燒,說明白磷是可燃物B.對比①③,可說明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的高C.對比②③,可驗證燃燒需可燃物與氧氣接觸D.④未燃燒,說明無煙煤不是可燃物【解析】升溫至60 ℃的過程中,白磷燃燒,說明白磷是可燃物;對比①③,白磷在較低的溫度下就能燃燒,紅磷在較高的溫度下才能燃燒,說明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高;②中的紅磷被沙子覆蓋,不能與氧氣接觸,③中的紅磷露置在空氣中與氧氣接觸,②中的紅磷不燃燒,③中的紅磷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無煙煤屬于可燃物,實驗過程中沒有燃燒,是因為溫度未達到其著火點。重點一 燃燒考題精講D訓練1 李老師在《燃燒條件》教學中,改進了教材中的實驗,如圖所示,在銅片上罩上燒杯,請回答:(1)罩上燒杯的作用是 。 (2)能說明燃燒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3)熱水的作用是 。 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白煙擴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提供熱量,使白磷達到著火點,并且隔絕空氣對點訓練重點二 催化劑例2 為探究催化劑對過氧化氫(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實驗一:圖中的實驗能否證明MnO2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并說明理由: 。 不能;雖然能改變反應速率,但無法判斷MnO2在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改變實驗二:數(shù)據(jù)記錄表1%H2O2溶液/mL 50 50 50加入MnO2的質量/g 0. 1 0. 2 0. 4測量40秒末得到O2體積/mL從表格的設計可以看出,該實驗的目的是 。 探究二氧化錳的質量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考題精講【解析】實驗一要證明MnO2是H2O2分解反應的催化劑,必須證明催化劑在反應前后的性質和質量不改變,而甲同學沒有做這方面的實驗,所以不能達到目的。實驗二中MnO2的質量不同,用“測量40秒末得到O2體積”反映H2O2分解速度。訓練2 小慧同學在一次實驗中誤把高錳酸鉀當成了二氧化錳加入氯酸鉀中,加熱時,氯酸鉀的分解速率明顯加快。于是她驚奇地告訴同學小華:高錳酸鉀也可以作為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小華同學經過思考后,認為小慧同學得出的結論不科學。(1)小華的理由是 。 (2)如何證明高錳酸鉀不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高錳酸鉀能加快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未驗證反應前后高錳酸鉀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改變單獨加熱KMnO4能產生O2,說明KMnO4不是催化劑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二氧化錳對氯酸鉀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所以高錳酸鉀能加快氯酸鉀分解的速率對點訓練重點三 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特點例3 伏打電堆于1800年問世,它利用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其中的一個化學反應是2Zn+O2+2H2O 2Zn(OH)2,該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答案】【解析】化合反應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特征是“多變一”。考題精講A訓練3 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CaCO3 CaO+CO2↑B.H2O+CO2 H2CO3C.H2+CuO H2O+CuD.BaCl2+H2SO4 BaSO4↓+2HCl【解析】A反應是“一變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應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B反應是“多變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應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C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D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對點訓練B重點四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確定物質的化學式例4 潛艇供氧的一種反應原理為2X+2CO2 2Na2CO3+O2,其中X的化學式是( )A.Na B.Na2OC.Na2O2 D.NaOH【答案】【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可以先寫出:2X+2C+4O=4Na+2C+8O,2X=4Na+4O可知X的化學式為Na2O2。考題精講C訓練4 銀制容器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表面會變黑,原因是銀和空氣中的微量硫化物等物質發(fā)生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Ag+2H2S+O2 =2X+2H2O,則X的化學式為 ( )A. AgS B. Ag2O C. Ag2S D. Ag2O2C對點訓練重點五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確定物質的質量例5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物質 X Y Z W反應前的質量/g 2 1 16 16反應后的質量/g 17 m 6 11A. 該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3X+Y==2Z+W B.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復分解反應C. m=1 D. 反應后容器中Z與Y的質量比為1∶6【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生成物在“=”的右邊,反應物在“=”的左邊。對應物質增加的是生成的質量,減少的是參加反應的質量。由表格中物質質量的變化可知:Z參加反應10g、W參加反應5g,生成X15g,Y可能是催化劑,m=1,其反應可表示為Z+W=X,屬于化合反應;由于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未知,所以無法判斷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因此不能得到化學方程式;由以上分析可知反應后容器中Z與Y的質量比為6∶1。考題精講C訓練5 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混合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則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C.生成的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8∶1D.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質量之和C對點訓練重點六 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推斷物質的組成例6 科學上常用燃燒法測定有機物的組成.現(xiàn)取2.3g某化合物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4.4gCO2和2.7g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該化合物中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B.實驗中所消耗氧氣的質量為4.8gC.該化合物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6:1 D.該化合物可能為乙烯(C2H4)【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有CO2生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有H2O生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H。通過計算確定是否含O,m(C)=4.4g×12/44=1.2g,m(H)=2.7g×2/18=0.3g,m(O)=2.3g-1.2g-0.3g=0.8。m(C):m(C)=1.2g:0.3g=4:1。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所以參加反應的氧氣為4.8g。B考題精講訓練6 在學校的元旦聯(lián)歡會上,某同學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術.他向包有過氧化鈉(Na2O2)粉末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燃燒起來?!毙》f看到這段話后非常感興趣,她和同學們利用如圖裝置一起對該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1)打開如圖裝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觀察到試管內有氣泡產生,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P處,木條復燃。說明生成的氣體是 ;(2)實驗中,還觀察到伸入燒杯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本反應是 熱反應。(3)小明猜想另一種物質是Na2CO3,小軍認為不可能。小軍的理由是 .。對點訓練放氧氣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沒有碳元素重點七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計算物質間質量比例7 現(xiàn)將20 g A和足量B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16 g C和11 g D,則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是 ( )A.20∶11 B.20∶7 C.5∶4 D.16∶11【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物的質量和與生成物的質量和相等,所以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16 g+11 g)-20 g=7 g,則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為20∶7。B考題精講C訓練7 在反應2A+5B=2C+4D中,C、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22。若2.6 gA與B完全反應后,生成8.8 gD。則在此反應中,B與D的質量比為( )A.4:9 B.8:11 C.10:11 D.31:44對點訓練重點八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考題精講例8 工業(yè)合成氨的相關反應式為:N2+3H2 2NH3。(1)合成氨的原料氣中可以通過分離空氣直接得到的是____________。(2)當前,原料氣H2可用天然氣來制取,理論上每生產1噸H2會同時產生5.5噸CO2,有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不生成CO2的新方法來制取原料氣H2。若需要合成8.5萬噸氨,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氣H2可以減少排放多少萬噸CO2 氮氣(N2)原料氣H2可用天然氣來制取,理論上每生產1噸H2會同時產生5.5噸CO2,若需要合成8.5萬噸氨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氣H2可以減少排放CO2的質量為1.5萬噸×5.5=8.25萬噸。答:可以減少排放8.25萬噸CO2。訓練8 某同學用如圖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稱取一定質量的碳酸鈉裝入氣球,將氣球套在錐形瓶上。將藥品全部倒入裝有足量稀鹽酸的錐形瓶中,氣球迅速脹大。稱量反應前后裝置的總質量,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實驗次數(shù) 1 2 3碳酸鈉質量/克 0.53 1.06 2.12反應前裝置總質量/克 66.33 66.86 67.92反應后裝置總質量/克 66.19 66.62 67.42(1)計算第1次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對點訓練(2)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每次反應前后裝置的總質量均不相等,請以第1次反應為例,通過計算說明該反應是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空氣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結果精確到0.01)實驗次數(shù) 1 2 3碳酸鈉質量/克 0.53 1.06 2.12反應前裝置總質量/克 66.33 66.86 67.92反應后裝置總質量/克 66.19 66.62 67.421.如圖所示,燒杯中盛有80 ℃的熱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當將一支大試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時,白磷立即燃燒起來。該實驗說明燃燒需要 ( )A. 水 B. 氧氣C. 可燃物 D. 溫度達到著火點課時訓練B2.1774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加熱氧化汞時,制得并命名了氧氣。加熱氧化汞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2HgO═2Hg+O2↑,該反應屬于( ?。?br/>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B3.有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氧氣可通過高能真空紫外線照射二氧化碳直接產生,該化學反應模型如圖所示。關于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屬于分解反應 B. 反應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C. 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D. 為制取氧氣提供了新方法B課時訓練4.工業(yè)上可通過如下反應制取氧化鈉:2NaNO3+10Na==6Na2O+N2↑。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物NaNO3屬于氧化物B.生成物N2的化學性質由氮氣分子(N2)保持C.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D.反應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B5.根據(jù)化學方程式不能獲得的信息是 ( )A.化學反應的快慢 B.該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C.反應發(fā)生所需要的條件 D.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A6.如圖為小柯做的創(chuàng)新實驗:將銅絲繞在電烙鐵上,電烙鐵用支架固定在密閉的硬質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靈敏電子臺秤上。接通電路,電烙鐵開始工作,可以觀察到銅絲表面逐漸變黑,電子臺秤讀數(shù)保持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O2 =CuOB. 加熱過程中,玻璃管內空氣的質量保持不變C. 加熱過程中,銅絲的質量保持不變D. 硬質玻璃管內物質在反應前后總質量保持不變D課時訓練8.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P、Q、R、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A.參加化學反應的P和W的質量比為3∶2B.該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3P+Q=2R+WC.反應后容器中R與Q的質量比為1∶2D.Q在反應中可能作催化劑物質 P Q R W反應前的質量/g 5 2 14 18反應后的質量/g 20 x 4 13D7.鋅在干燥空氣中很穩(wěn)定,在潮濕空氣中容易發(fā)生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為:4Zn+2O2+3H2O+X=3Zn(OH)2+ZnCO3。則X的化學式為( )A.C B.CO C.CO2 D.H2CO3C課時訓練9.實驗室用68 g過氧化氫溶液和2 g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實驗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圖22-6所示。請回答:(1)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本身的 都沒有發(fā)生變化。 (2)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 (3)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化學性質和質量1.6課時訓練10.牙膏中的摩擦劑可以增強牙膏對牙齒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劑是CaC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為了測定摩擦劑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通過實驗測得如圖所示數(shù)據(jù):(1)生成CO2質量為 g。 (2)求摩擦劑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2.2課時訓練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2講 燃燒和化學反應、質量守恒定律 復習練習一、選擇題1.在空氣中發(fā)生的燃燒、緩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點是 ( )①都需要達到著火點?、诙及l(fā)光?、鄱己軇×? ④都屬于氧化反應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只有④2.下列屬于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是( )3.某課外小組取某“紅色”水,加入適量納米二氧化鈦,進行“污水變純凈水”的趣味實驗。納米二氧化鈦是一種新型材料,在可見光下能促使有色物質降解為水和CO2。據(jù)此推測,納米二氧化鈦在污水處理中可作 ( )A.吸附劑 B.絮凝劑 C.消毒劑 D.催化劑4.下列有關“守恒”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跟原鎂帶的質量相等B.在反應3Cu+8HNO3=3Cu(NO3)2+2X↑+4H2O中,X的化學式是NO2C.加熱24.5gKClO3和4gMnO2的混合物,反應一段時間后,剩余固體24.9g,則生成O2的質量為3.6gD.某純凈物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CO2, SO2, CO,該物質中一定含有C,S,O元素5.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密閉容器中發(fā)生的反應基本類型是(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6.黑火藥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其主要反應為2KNO3+3C+S = K2S+X↑+3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的化學式為2N B.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C.該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未改變 D.參加反應的碳、硫質量比為9∶87.如圖是物質甲和乙反應生成丙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B.甲、乙、丙都是有機物C.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甲和乙質量比為1:1D.該反應在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8.某同學為了測定生鐵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將60 g稀鹽酸分3次加入盛有4 g該樣品的燒杯中(樣品中只有鐵與稀鹽酸反應),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第1次 第2次 第3次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20 20 20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g 2.6 1.2 0.1A.第1次和第2次產生氫氣的質量不同 B.第2次和第3次剩余固體中均有鐵C.第3次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溶質只有FeCl2 D.生鐵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97.5%二、填空題9.研究燃燒的條件。(1)銅片上的白磷發(fā)生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 。用銅片是利用了銅的性質。(2)通過對比圖1水中白磷不燃燒和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或圖2水中白磷通氧氣前不燃燒、通氧氣后燃燒,可以說明 。10.1783年,拉瓦錫利用如圖裝置探究水的組成: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過灼熱的鐵管時發(fā)生汽化,水蒸氣與灼熱的鐵反應,生成了一種黑色固體(Fe3O4)和“可燃空氣”,將氣體通過放在冷水中的銅管,在B裝置中收集到純凈的可燃空氣。最終,拉瓦錫證明了水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1)將氣體通過放在冷水中的銅管,目的是除去 。 (2)將B裝置收集到的可燃空氣在氧氣中點燃,生成了水,可燃空氣的名稱是 。 (3)若該實驗中生成的黑色固體質量為m1,可燃空氣的質量為m2,可燃空氣完全燃燒生成水的質量為m3,如果水是由“氧元素”和“可燃空氣元素”組成的,則m1、m2、m3三者應滿足的關系是 。 11.火是文明的起源,人類取火的方法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1)古人取火時,用火鐮擊打火石,產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絨是一種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________,因而容易點燃。(2)1830年發(fā)明了火柴。原理是將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發(fā)生KClO3分解等系列反應,引燃火柴桿。推測KClO3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______,使燃燒更劇烈。三、解答題12.將12.9 g NaCl和Na2CO3固體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將75 g CaCl2溶液分5次加入到該溶液中,充分反應,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序號 1 2 3 4 5加入CaCl2溶液質量/g 15 15 15 15 15生成沉淀的總質量/g 3 m 9 10 10求:(1)表格中m的數(shù)值是 。 (2)溶液中Na2CO3完全反應是在第 次實驗。 (3)固體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結果精確到0.1%)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 2.B 3.D 4.C 5.A 6.D 7.A 8.D二、填空題9.(1)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導熱性(2)要有充足的氧氣10.(1)水蒸氣 (2)氫氣 (3)m1+m2=m311.(1)著火點低?。?)提供氧氣三、解答題12.(1)6 (2)4(3)解:設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100x 10 g= x=10.6 g固體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100%≈82.2%。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2講 燃燒和化學反應、質量守恒定律*考點梳理考點一 舉例說明緩慢氧化現(xiàn)象[a]1.緩慢氧化的特點是氧化速度很慢,不容易被察覺,不 但 ,屬于化學變化。2.生活和生產中普遍存在緩慢氧化,如 、 、 等。考點二 列舉劇烈氧化現(xiàn)象(燃燒、爆炸)[a]1.氧化反應:物質跟 發(fā)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有的氧化反應比較劇烈,有的氧化反應比較緩慢。2.燃燒是指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 、 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3.爆炸的條件之一是 。 考點三 知道可燃物燃燒的條件[a]1.在研究燃燒需要什么條件的活動中,進行了如下兩個實驗:(1)實驗1.點燃一支蠟燭,觀察它在空氣中的燃燒現(xiàn)象,然后將一個涂有凡士林的鐘罩倒扣在蠟燭上(如圖甲),觀察此時蠟燭燃燒的現(xiàn)象。通過這個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2) 實驗2.將一根火柴折斷,分成火柴頭和火柴梗兩部分,所示放在銅片上,用酒精燈加熱銅片,如圖乙,觀察現(xiàn)象。通過這個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2.物質燃燒必須滿足三個條件:① ?。?② ??;③ 。3.同一種可燃物的著火點是 的,降低或增大著火點的說法是錯誤的。考點四 描述常用的滅火方法及原理[a]1.滅火的原理:① ; ② 。2.滅火的方法:破壞其中的一個燃燒條件,即可終止燃燒。如:(1)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目的是 ;(2)紙箱著火,用水撲滅,目的是 。提醒】著火點是可燃物的固有屬性,著火點不能降低,只能降低環(huán)境溫度到著火點以下進行滅火。考點五 列舉火災自救的一般方法[a]火災自救的方法:①發(fā)生火災時,要保持鎮(zhèn)定,先了解火源的正確位置,然后 求助;②樓內失火時,要 以降低火勢及煙霧蔓延的速度;③發(fā)現(xiàn)因電造成失火時,應先 ??;④室內濃煙密布時,應 在地上爬行,并用 捂住口鼻;⑤用濕毛巾等物品塞住門和窗戶的縫隙,以免 滲入;⑥打開窗戶,在窗前 。 考點六 知道催化劑的概念,知道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a]1.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其本身的 和 在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 2.催化劑在化學變化中起改變(可 亦可 )物質反應速率的作用,即通常所說的催化作用。 考點七 知道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特點,辨認具體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a]1.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特點2.基本反應類型規(guī)律(1)在4種基本反應類型中,一定有單質參加的反應是 反應,一定有單質生成的反應是 反應,一定沒有單質參加和生成的反應是 反應。 (2)知道復分解反應進行的條件一般情況下,若反應物中沒有酸,則其他反應物皆可溶;生成物中一定有 、 或 。 3.化學反應的類型取決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 。考點八 知道在化學反應過程中伴隨能量變化[a]1.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同時,通常伴隨著熱量的變化,即有放熱現(xiàn)象或吸熱現(xiàn)象發(fā)生,即化學能和內能之間的轉化。例如鹽酸和鎂條反應伴隨著放熱現(xiàn)象。2.也有涉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問題。例如,電解水時,電能轉化成了化學能;蓄電池放電時,化學能轉化成了電能;蓄電池充電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等。考點九 描述質量守恒定律[a]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 的各物質的 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 。【提醒】一切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對化學變化有意義,對物理變化無意義。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質量守恒,而不適用于體積或分子數(shù)守恒。在反應前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中,不包括過量的反應物質量。考點十 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b]微觀解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 ,原子數(shù)目 ,原子質量 。 考點十一 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釋常見的現(xiàn)象[c]舉例:1.銅粉在空氣中加熱后,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銅粉的質量增大;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后,剩余固體的質量比原反應物的質量減小。考點十二 知道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b]1.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生成了什么物質。2.表示各物質間的原子和分子的個數(shù)比。3.表示反應在什么條件下進行。4.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比。考點十三 正確表述常見的化學方程式[b]化學方程式的書寫①以 和 為依據(jù),使反應前后原子 、原子 和原子 不變。 ②注意 必不可少。 ③生成物有氣體或沉淀時要標注符號,前提是 。【提醒】化學方程式以質量守恒定律為依據(jù),寫化學方程式的關鍵是化學式要寫正確,配平要正確。考點十四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生成物和反應物之間的計算[a]1.理論基礎:質量守恒定律。2.基本依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 比是一定值。 3.一般步驟:①根據(jù)題意設 ??;②寫出正確的 ?。虎蹖懗鱿嚓P物質的 ;④列出 式;⑤求出 ;⑥寫出簡明答案。 4.基本類型:①有關純凈物之間的計算;②有關含雜質的計算;③有關多步反應的計算;④有關混合物反應的計算;⑤有關無數(shù)據(jù)或少數(shù)據(jù)的計算;⑥與溶液質量分數(shù)有關的綜合計算。【提醒】①解題時應明確有關物質間的轉化關系。②解答時步驟要規(guī)范、完整、正確。*考題精講例1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升溫至60 ℃的過程中,僅①燃燒;繼續(xù)升溫至260 ℃的過程中,僅③燃燒。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①燃燒,說明白磷是可燃物B.對比①③,可說明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的高C.對比②③,可驗證燃燒需可燃物與氧氣接觸D.④未燃燒,說明無煙煤不是可燃物*對點訓練訓練1 李老師在《燃燒條件》教學中,改進了教材中的實驗,如圖所示,在銅片上罩上燒杯,請回答:(1)罩上燒杯的作用是 。 (2)能說明燃燒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3)熱水的作用是 。 *考題精講重點二 催化劑例2 為探究催化劑對過氧化氫(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實驗一:圖中的實驗能否證明MnO2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并說明理由:。 實驗二:數(shù)據(jù)記錄表1%H2O2溶液/mL 50 50 50加入MnO2的質量/g 0.1 0.2 0.4測量40秒末得到O2體積/mL從表格的設計可以看出,該實驗的目的是 。*對點訓練訓練2 小慧同學在一次實驗中誤把高錳酸鉀當成了二氧化錳加入氯酸鉀中,加熱時,氯酸鉀的分解速率明顯加快。于是她驚奇地告訴同學小華:高錳酸鉀也可以作為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小華同學經過思考后,認為小慧同學得出的結論不科學。(1)小華的理由是 。(2)如何證明高錳酸鉀不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錳酸鉀能加快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題精講重點三 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特點例3 伏打電堆于1800年問世,它利用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其中的一個化學反應是2Zn+O2+2H2O=2Zn(OH)2,該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對點訓練訓練3 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CaCO3===CaO+CO2↑ B.H2O+CO2=H2CO3C.H2+CuO== H2O+Cu D.BaCl2+H2SO4=BaSO4↓+2HCl*考題精講重點四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確定物質的化學式例4 潛艇供氧的一種反應原理為2X+2CO2 = 2Na2CO3+O2,其中X的化學式是( )A.Na B.Na2O C.Na2O2 D.NaOH*對點訓練訓練4 銀制容器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表面會變黑,原因是銀和空氣中的微量硫化物等物質發(fā)生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Ag+2H2S+O2 =2X+2H2O,則X的化學式為 ( )A.AgS B.Ag2O C.Ag2S D.Ag2O2*考題精講重點五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確定物質的質量例5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物質 X Y Z W反應前的質量/g 2 1 16 16反應后的質量/g 17 m 6 11A.該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3X+Y==2Z+WB.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復分解反應C.m=1D.反應后容器中Z與Y的質量比為1∶6*對點訓練訓練5 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混合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則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C.生成的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8∶1D.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質量之和*考題精講重點六 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推斷物質的組成例6 科學上常用燃燒法測定有機物的組成.現(xiàn)取2.3g某化合物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4.4gCO2和2.7g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該化合物中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B.實驗中所消耗氧氣的質量為4.8gC.該化合物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6:1 D.該化合物可能為乙烯(C2H4)*對點訓練訓練6 在學校的元旦聯(lián)歡會上,某同學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術.他向包有過氧化鈉(Na2O2)粉末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燃燒起來?!毙》f看到這段話后非常感興趣,她和同學們利用如圖裝置一起對該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1)打開如圖裝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觀察到試管內有氣泡產生,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P處,木條復燃。說明生成的氣體是 。(2)實驗中,還觀察到伸入燒杯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本反應是 熱反應。(3)小明猜想另一種物質是Na2CO3,小軍認為不可能。小軍的理由是 。*考題精講重點七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計算物質間質量比例7 現(xiàn)將20 g A和足量B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16 g C和11 g D,則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是 ( )A.20∶11 B.20∶7 C.5∶4 D.16∶11*對點訓練訓練7 在反應2A+5B=2C+4D中,C、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22。若2.6 gA與B完全反應后,生成8.8 gD。則在此反應中,B與D的質量比為( )A.4:9 B.8:11 C.10:11 D.31:44*考題精講重點八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例8 工業(yè)合成氨的相關反應式為:N2+3H2======2NH3。(1)合成氨的原料氣中可以通過分離空氣直接得到的是____________。(2)當前,原料氣H2可用天然氣來制取,理論上每生產1噸H2會同時產生5.5噸CO2,有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不生成CO2的新方法來制取原料氣H2。若需要合成8.5萬噸氨,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氣H2可以減少排放多少萬噸CO2 *對點訓練訓練8 某同學用如圖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稱取一定質量的碳酸鈉裝入氣球,將氣球套在錐形瓶上。將藥品全部倒入裝有足量稀鹽酸的錐形瓶中,氣球迅速脹大。稱量反應前后裝置的總質量,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實驗次數(shù) 1 2 3碳酸鈉質量/克 0.53 1.06 2.12反應前裝置總質量/克 66.33 66.86 67.92反應后裝置總質量/克 66.19 66.62 67.42(1)計算第1次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2)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每次反應前后裝置的總質量均不相等,請以第1次反應為例,通過計算說明該反應是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空氣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結果精確到0.01)*課時訓練1.如圖所示,燒杯中盛有80 ℃的熱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當將一支大試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時,白磷立即燃燒起來。該實驗說明燃燒需要( )A.水 B.氧氣C.可燃物 D.溫度達到著火點2.1774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加熱氧化汞時,制得并命名了氧氣。加熱氧化汞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2HgO═2Hg+O2↑,該反應屬于(?。?br/>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3.有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氧氣可通過高能真空紫外線照射二氧化碳直接產生,該化學反應模型如圖所示。關于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屬于分解反應 B.反應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C.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D.為制取氧氣提供了新方法4.工業(yè)上可通過如下反應制取氧化鈉:2NaNO3+10Na==6Na2O+N2↑。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物NaNO3屬于氧化物 B.生成物N2的化學性質由氮氣分子(N2)保持C.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D.反應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5.根據(jù)化學方程式不能獲得的信息是 ( )A.化學反應的快慢 B.該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C.反應發(fā)生所需要的條件 D.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6.如圖為小柯做的創(chuàng)新實驗:將銅絲繞在電烙鐵上,電烙鐵用支架固定在密閉的硬質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靈敏電子臺秤上。接通電路,電烙鐵開始工作,可以觀察到銅絲表面逐漸變黑,電子臺秤讀數(shù)保持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O2 = CuOB.加熱過程中,玻璃管內空氣的質量保持不變C.加熱過程中,銅絲的質量保持不變D.硬質玻璃管內物質在反應前后總質量保持不變7.鋅在干燥空氣中很穩(wěn)定,在潮濕空氣中容易發(fā)生反應,其反應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為:4Zn+2O2+3H2O+X=3Zn(OH)2+ZnCO3。則X的化學式為( )A.C B.CO C.CO2 D.H2CO38.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P、Q、R、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物質 P Q R W反應前的質量/g 5 2 14 18反應后的質量/g 20 x 4 13A.參加化學反應的P和W的質量比為3∶2B.該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3P+Q=2R+WC.反應后容器中R與Q的質量比為1∶2D.Q在反應中可能作催化劑9.實驗室用68 g過氧化氫溶液和2 g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實驗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請回答:(1)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本身的 都沒有發(fā)生變化。 (2)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 (3)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10.牙膏中的摩擦劑可以增強牙膏對牙齒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劑是CaC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為了測定摩擦劑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通過實驗測得如圖所示數(shù)據(jù):(1)生成CO2質量為 g。 (2)求摩擦劑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復習·分冊】第22講 燃燒和化學反應、質量守恒定律.pptx 第22講 燃燒和化學反應、質量守恒定律 學案.docx 第22講 燃燒和化學反應、質量守恒定律 每課一練.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