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8.23.2 生態系統概述北師大版 八年級下本節目標1.說出生態系統的概念。2.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以及各種組成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新知導入現在我們置身于一片茂密的森林中。你一抬手就能觸到離你最近的一棵高大樹木,樹皮很涼,粗糙得有些扎手。你順著樹向上仰望,層層疊疊的樹葉遮擋著陽光,光線落在草叢中形成斑斑駁駁的樹影。你側耳聆聽,在樹林深處,鹿群奔跑的聲音隱隱傳來,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漸漸消失在樹林中......新知講解一、森林是一種生態系統北美的凱巴森林主要由松樹、冷杉和云杉構成,森林的底層還生長著多種草本植物。100多年前,森林中大約有4000多只黑尾鹿吃樹葉或草本植物。狼以黑尾鹿為食,兇狠的美洲獅常常捕獵狼和黑尾鹿。森林中陽光普照、空氣清新、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溫度適宜……印第安人與各種生物在這片森林中和諧地生活著,森林里到處都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新知講解什么是生態系統?在一定________內,所有________及其生活的________共同構成生態系統。 自然區域生物環境新知講解森林生態系統各種類型的森林,占陸地面積的28.5%草原生態系統各種大草原,占陸地面積的25%新知講解農田生態系統所有耕地,占陸地面積的10%荒漠生態系統指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貧乏的自然地帶新知講解淡水生態系統如湖泊、池塘等,其水量不足全球水量的1%海洋生態系統面積遼闊,約占地球總面積的71%新知講解二、生態系統由生物和非生物環境組成1.一個生態系統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組成的,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類群;非生物環境有__________、溫度、__________、空氣、__________等因素。 生物非生物環境植物動物細菌和真菌陽光水分土壤新知講解2.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可以利用陽光、空氣中的________、水以及土壤中的________等制造________ ,為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質和能量,是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動物能夠直接或間接地以________為食,是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細菌和真菌能夠分解________________并利用其中的________和能量,是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非生物因素則能為生物提供必要的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無機鹽有機物生產者生產者消費者動植物的尸體有機物分解者物質和能量新知講解3.在生態系統中,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緊密聯系,彼此作用,構成一個整體。 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延伸:在西伯利亞發現的保存在凍土里的生存在兩萬五千年前(第四紀)的猛犸象,不僅骨骼保存完整,而且皮膚、體毛、血肉甚至胃里的食物都保存完好,這是因為凍土中缺少什么呢 缺少分解者真題演練1、(2021·煙臺).一個瓶子可能就是一個生命世界。下列裝置是一個生態系統的是( )A. B. C. D. D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有非生物部分、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和真菌)。A中沒有生物部分,B中只有動物,C中只有植物,D中具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因此是一個生態系統。合作探究探究:生態系統及其組成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生活著很多生物,有翠綠小草,有牛羊,有野兔,各種昆蟲、吃草的鳥和食蟲鳥,洞穴中還有老鼠,空中有鷹等飛禽,偶爾還能看到幾只狡猾的狐貍。1.生活在草原上的所有生物能構成一個生態系統嗎?為什么?不能,因為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區域,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環境共同構成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的成分不僅僅指生物,還包括周圍的環境,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所以一片草原可以構成生態系統,但是在草原上的所有生物不能構成生態系統。 合作探究2.草原上的小草和動物在生態系統中分別扮演著什么角色? 為什么?小草扮演著生產者的角色,因為它能夠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無機物合成為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動物扮演著消費者的角色。因為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 3.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生物,這片草原還會存在什么類型的生物?它們在生態系統中有什么作用?還會存在著腐生性微生物,它們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能夠分解動物、植物的尸體及各種有機物,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釋放到環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 合作探究真題演練2、(2021·黃石)腐爛的樹樁上長出的真菌屬于生態系統中的( )A. 生產者 B. 消費者 C. 分解者 D. 生產者和分解者C分解者是指生態系統中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動物和腐食性動物。它們能把動植物殘體中復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無機鹽、二氧化碳、水),釋放到環境中,供生產者再一次利用。所以,腐爛的樹樁上長出的真菌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課堂總結生態系統概述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的組成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板書設計一、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環境共同構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二、生態系統的組成1.生物部分(1)生產者(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2)消費者(動物):不能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3)分解者(細菌或真菌):將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物質,歸還土壤,供植物利用2.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溫度、水等1.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黃河中的鯉魚B、白云山上的所有生物C、內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D、湛江紅樹林自然保護區2.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通常指( )A、綠色植物B、動物C、細菌D、真菌DA課堂練習課堂練習3.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A、生物圈B、森林生態系統C、荒漠生態系統D、海洋生態系統4.下列屬于生態系統中非生物部分的是( )A、細菌B、動物C、土壤D、植物CA5.廣州亞運會的吉祥物是五只形象運動時尚的羊,羊是屬于生態系統中的( )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非生物因素6.動物和細菌、真菌一樣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因為動物( )A、是生產者B、是消費者C、是分解者D、既可能是消費者,又可能是分解者BD課堂練習7.2020年人類社會遭遇了“新冠肺炎”的侵擾。請問“新冠肺炎”的病原體屬于生態系統的( )A、生產者 B、消費者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8.人在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是( )A、生產者B、分解者C、消費者D、生產者和消費者CB課堂練習9.有一類細菌可以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這類細菌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A、生產者 B、消費者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10.蜜蜂找到蜜源后,會在空中跳“8”字舞,指引同伴來采蜜,這種行為體現了蜜蜂之間的( )A.合作關系B.捕食關系C.競爭關系D.寄生關系AA課堂練習再 見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初中生物八下 8.23.2生態系統概述 習題訓練一、選擇題1.在一個生態系統中,“蘑菇”屬于 ( ) A. 生產者 B. 消費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成分2.在一片森林中,屬于消費者的是_______。( )A. 蘑菇 B. 青草 C. 綠樹 D. 野兔3.關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生物成分可劃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B. 生產者最重要,消費者和分解者可有可無C. 非生物成分對生物成分有直接或間接影響 D. 細菌、真菌屬于分解者4.某同學做的生態系統剪貼圖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A. 消費者 B. 生產者 C. 分解者 D. 陽光5.在一塊稻田里,稻卷葉蟲、蝗蟲是危害水稻的害蟲,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下列關于該稻田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稻田屬于人工生態系統,人的作用非常突出B. 水稻是生產者,稻卷葉蟲和青蛙屬于消費者C. 陽光、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對水稻的生長有重要影響D. 水稻、稻卷葉蟲、蝗蟲和青蛙共同組成了稻田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6.下圖所示的是某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的關系,圖中箭頭表示不正確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7.生活在池塘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是( )A. 鯊魚 B. 青蛙 C. 水草 D. 黃羊8.若人吃的牛肉來自以玉米為飼料的牛,那么人和牛分別扮演的角色是( )A. 生產者、消費者 B. 消費者、生產者 C. 消費者、分解者 D. 消費者、消費者9.一個生態系統無論大小,其組成都是 ( )A. 生產者 B. 消費著 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 分解者10.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不同因素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四個瓶中放等量清水;②c,d放入等量河泥;③b、c、d放入等量水草;④4個瓶中分別放入兩只同種形態狀況都相似的小魚;⑤a、b、c置于阻光下,d置于黑暗中,請預測4個生態瓶中小魚生存時間( )A. b>c>d>a B. c>b>d>a C. c>b>a>d D. d>c>b>a二、連線題11.請閱讀下面科普文章。蚯蚓在中藥里叫地龍,《本草綱目》記載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作用。蚯蚓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代表性動物。人們說蚯蚓是改良土壤的“功臣”。蚯蚓是營腐生生活動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以腐敗的有機物為食。自然界的各種有機廢棄物經發酵后,在蚯蚓消化系統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轉化成為容易被自身利用或被其他生物利用的營養物質,經肛門排出后成為蚯蚓糞。根據國家農業部肥料質檢中心等單位對蚯蚓糞的檢測,蚯蚓糞含氮磷鉀、含腐殖酸、氨基酸,豐富的蚯蚓蛋白酶,是名副其實的“有機肥王”。蚯蚓糞中的蚯蚓酶既可以殺死土壤中的病毒、有害菌,還可以分解對植物生長有促進作用的物質。蚯蚓屬于雌雄同體,生殖器官僅限于體前部少數體節內,結構復雜。蚯蚓的精子與卵不同時成熟,故生殖時為異體受精。精子和卵細胞在粘液管內受精,受精卵在卵繭內發育。蚯蚓為直接發育,經2一3周即孵化出小蚯蚓,破繭而出。結合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從生態系統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屬于________。(2)蚯蚓的生殖方式為________(填有性/無性)生殖。蚯蚓糞是一種理想的天然生物肥是因為________。(3)為探究蚯蚓對森林凋落物飲食偏好的主要因素,課外小組做了如下實驗:研究者選擇3個樹種的葉片做了不同處理,于6~9月進行了室外實驗。每種葉片置于兩個盆中,與土壤混合均勻,將數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飼養,統計蚯蚓的食物消耗量,以單位體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計算,結果如下表。不同處理 蒙古櫟樹 楊樹 紅松樹未分解葉 2.44 5.94 4.79半分解葉 7.20 9.42 8.71①實驗所選擇蚯蚓生長狀況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__。②據表分析,蚯蚓對半分解葉的消耗量明顯________未分解葉的消耗量,綜合分析實驗結果說明________是影響蚯蚓攝食偏好的主要因素。③依據實驗結果,你得出的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三、綜合題12.一片稻田就是一個小小的生態系統,這里有少許雜草與水稻爭奪著陽光、養料、水分和空間,蝗蟲、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實的田園衛士,是多種害蟲的天敵。(1)陽光、養料、水分等都能影響水稻的生長,它們屬于________因素。(2)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是________。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上述資料中沒有提到的組成成分是________。(3)水稻生長需要較多的含氮無機鹽,如果缺少含氮無機鹽,水稻植株生長緩慢、植株弱小、葉片發黃。請完成下面有關驗證水稻生長需要含氮無機鹽的實驗。①取生長健壯、狀態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為兩組。②將兩組幼苗分別用塑料泡沫固定在A、B兩個塑料容器中。 ③A容器加含各種無機鹽的完全培養液。B容器加等量不含________的完全培養液。④將兩組裝置放在________條件的合適環境中培.養,觀察水稻幼苗的生長狀況。13.生態養殖小蚯蚓,蠕動綠色大發展。東營市瑤光生態衣業公司通過養殖蚯蚓集中處理生活垃圾,打造了生態農業的典范,圖為其農業生態系統簡圖。(1)蚯蚓俗稱“地龍”,屬于環節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蝦屬于節肢動物,身體也由許多體節組成。蚯蚓和蝦在體節上的區別是________。(2)蚯蚓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來自生活垃圾中的________。(填“有機物”或“無機物”)(3)生活垃圾中的細菌和真菌屬于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它們通過呼吸作用把有機物中的碳轉換為二氧化碳返回空氣中。(4)有機肥在土壤中轉化為含氮、含磷的多種無機鹽,經農作物的根吸收后,由植物的________拉動,向上運輸到莖和葉。若缺少含氮的無機鹽,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長,會出現________癥狀。(5)該農業生態系統最終的能量來源是________。(6)蚓體富含動物蛋白,是優質的蛋白質飼料,________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7)生活中,有的人吃了蝦后,會出現腹痛、嘔吐或皮膚奇癢難耐等現象,這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過敏反應。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 C【解析】A、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可見A不符合題意。B、消費者主要是指動物,它們的生存直接或者間接的依賴于綠色植物制造出來的有機物,可見B不符合題意。C、蘑菇不是植物,不屬于生產者,蘑菇是腐生真菌,屬于分解者,可見C說法正確。D、蘑菇屬于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成分,可見D說法錯誤。2.【答案】 D【解析】A.蘑菇是真菌,屬于分解者,錯誤。BC.青草、綠樹是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為生產者,錯誤。D.野兔是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屬于消費者,正確。3.【答案】 B【解析】A.生物成分包括生態系統中的全部生物。根據獲得營養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劃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其中生產者主要是指綠色植物;消費者包括各種動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A正確。B.生態系統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將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無機環境,促進了物質的循環;動物作為消費者它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因此,生產者最為重要,分解者不可缺少,消費者也是很重要的成分,B錯誤。C.非生物成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和土壤等。他們為生物提供能量、營養和生存空間。故非生物成分對生物成分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C正確。D.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屬于分解者,D正確。4.【答案】 A【解析】圖示為食物網,食物網只包含生產者和分解者之間的關系;生態系統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因此,圖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消費者。5.【答案】 D【解析】A.從生態系統類型來分,這塊稻田是農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是人工的生態系統,以農作物為主體,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A正確。B.在這塊稻田的生態系統組成中,水稻是生產者,其作用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稻卷葉蟲、蝗蟲、青蛙等各種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物,屬于消費者,B正確。C.影響水稻生長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指的是陽光;土壤(水,空氣等),它們對水稻的生長有重要影響,C正確。D.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D錯誤。6.【答案】 A【解析】圖中①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捕食關系,箭頭應指向②消費者;②和③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遺物或遺體進入生物圈,箭頭表示正確;④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遺物或遺體被細菌、真菌加以分解,箭頭表示正確。7.【答案】 B【解析】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制造的有機物中,如水草;消費者主要指各種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在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起著重要作用。如青蛙和黃羊、鯊魚;分解者是指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它們能將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無機物歸還無機環境,供植物重新利用,促進了物質的循環。鯊魚生活在海水中,黃羊生活在陸地上,所以生活在池塘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是青蛙。8.【答案】 D【解析】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兩部分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它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組成成分;消費者包括各種動物;分解者主要指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消費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間接地依賴于綠色植物制造出有機物,人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消費者的角色,牛是動物,屬于消費者。9.【答案】 C【解析】【分析】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的,前者包括生產者(主要是植物)、消費者(主要是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等),后者包括陽光、空氣、水等等,據此解答。解: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要構成生態系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缺一不可。10.【答案】 C【解析】比較選項中實驗裝置,a中沒有水藻(生產者)和河泥(分解者),b中沒有河泥(分解者),c、d中水藻(生產者)和河泥(分解者)都有。選項c中的非生物因素有陽光、空氣、溫度、水和河泥等,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物質和能量。水藻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為小魚的提供氧氣,小魚通過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是水藻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排泄物經過分解者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被水藻吸收利用,所以c瓶中小魚存活時間最長。d裝置由于放在黑暗中,水藻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只能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與小魚爭奪氧氣,該裝置氧氣消耗的最快,小魚因缺少氧氣最早死亡。11.【答案】 (1)分解者(2)有性;蚯蚓糞含氮磷鉀、含腐殖酸、氨基酸,豐富的蚯蚓蛋白酶(3)保證單一變量;高于;葉片的種類和分解程度;蚯蚓喜好半分解的森林凋落物【解析】(1)蚯蚓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無機物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因此從生態系統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屬于分解者,從生態系統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為促進了物質循環。(2)蚯蚓的精子和卵細胞在粘液管內受精,受精卵在卵繭內發育,為有性生殖。由材料可知,蚯蚓糞含氮磷鉀、含腐殖酸、氨基酸,豐富的蚯蚓蛋白酶,是名副其實的“有機肥王”,是一種理想的天然生物肥。(3)①實驗所選擇蚯蚓生長狀況基本一致,是為了嚴格控制無關變量,保證單一變量,即排除蚯蚓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②由表中分析可知,半分解葉的量比未分解葉的量多,即蚯蚓對半分解葉的消耗量高于對未分解葉的消耗量;在表格中,蚯蚓對楊樹半分解葉最多,說明蚯蚓對楊樹半分解葉最喜好。由此說明葉片種類和分解程度是影響蚯蚓攝食偏好的主要因素。③通過②可知,蚯蚓喜好半分解的森林凋落物,則實驗結論是蚯蚓喜好半分解的森林凋落物。12.【答案】 (1)非生物(2)水稻和雜草;分解者(微生物)(3)氮;相同【解析】(1)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陽光、空氣、水、土壤、溫度等非生物因素,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營養和生存空間。(2)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該生態系統的非生物部分是陽光、空氣、水、土壤、溫度等;生物部分的生產者是水稻和雜草,消費者是蝗蟲、三化螟、青蛙,分解者是腐生細菌、真菌。因此,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是水稻和雜草。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上述資料中沒有提到的組成成分是分解者。(3)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A組與B組對照,該實驗的變量是含氮無機鹽,說明水稻生長需要含氮無機鹽的實驗。因此,③A容器加含各種無機鹽的完全培養液。B容器加等量不含氮的完全培養液。④將兩組裝置放在相同條件的合適環境中培養,觀察水稻幼苗的生長狀況。13.【答案】 (1)蚯蚓的體節相似,蝦的體節不同(2)有機物(3)分解者(4)蒸騰作用;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5)太陽能(6)氨基酸(7)免疫功能失調(免疫功能過強)【解析】(1)蚯蚓的身體由很多環狀相似的體節構成,具有疣足和剛毛,有體腔出現,屬于環節動物。蝦屬于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并且分部,足和觸分節,有外骨骼。因此,蚯蚓俗稱“地龍”,屬于環節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蝦屬于節肢動物,身體也由許多體節組成。蚯蚓和蝦在體節上的區別是蚯蚓的體節相似,蝦的體節不同。(2)蚯蚓是營腐生生活動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以腐敗的有機物為食。所以,蚯蚓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來自生活垃圾中的有機物。(3)腐生的細菌、真菌等是分解者,分解者分解動植物的遺體、遺物等為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回歸到無機鹽環境中,供綠色植物生長發育,促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具有重要作用。生活垃圾中的細菌和真菌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它們通過呼吸作用把有機物中的碳轉換為二氧化碳返回空氣中。(4)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外界的過程,促進水分的吸收,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降低溫度,提高濕度,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因此,有機肥在土壤中轉化為含氮、含磷的多種無機鹽,經農作物的根吸收后,由植物的蒸騰作用拉動,向上運輸到莖和葉。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植物缺氮表現出葉色發黃、生長緩慢的現象,所以若缺少含氮的無機鹽,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長,會出現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癥狀。(5)生產者主要是指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將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能量來自于太陽能,所以該農業生態系統最終的能量來源是太陽能。(6)蛋白質是以氨基酸為基本單位構成的生物高分子物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組織更新的重要材料,也能為人體提供能量。因此,蚯蚓富含動物蛋白,是優質的蛋白質飼料,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7)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穩定(清除體內衰老的、死亡的或損傷的細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發生、維護人體健康)、免疫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但免疫并不是總對人體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過強會發生過敏反應,自身穩定的免疫功能過強容易得類風濕性疾病,當免疫監視的功能異常時有可能會發生腫瘤。分析可知,生活中,有的人吃了蝦后,會出現腹痛、嘔吐或皮膚奇癢難耐等現象,這是由于免疫功能失調(免疫功能過強)引起的過敏反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8.23.2 生態系統概述 學案課題 23.2 生態系統概述 章 23 學科 生物 年級 八【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生態系統的概念;2.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以及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概念;3.通過對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理解各種組成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方法與過程目標:1.通過指導學生歸納生態系統的概念,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思維能力;2.通過指導學生歸納總結各種組成成分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判斷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生態系統類型的分布與特點,滲透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以及生物與環境相統一的辯證觀點的教育。【教學重點】 1.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以及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概念;2.通過對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理解各種組成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教學難點】 通過對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理解各種組成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導學方法】 考點精講,講練結合,課后鞏固【課前預習】 1.在一定自然區域內,所有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共同構成了生態系統。一個生態系統都是由__________ 和__________兩部分組成。2.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__________。3.在生態系統中,能夠自己制造養料的生物稱為__________;分解廢物、生物尸體,并將組成生物的原料重新回歸環境的生物稱為__________。學習探究【新知導入】【合作探究】 燦爛的陽光照耀著大地。一只雄鷹從它棲息的樹枝上撲啦啦飛起,展翅滑翔在點綴著鮮花的田野上空。忽然,這只鳥兒停止了滑翔,它的頭一動不動地停在空中,因為它發現了獵物——一只正在草叢中大口咀嚼著快要成熟的麥粒的田鼠。幾秒之內,雄鷹俯沖而下,利爪緊緊抓住了這只田鼠,然后飛回樹上享用去了。 與此同時,一只蜘蛛正躲在附近花朵的花瓣里,一只毫無防備的蜜蜂在這朵花上停了下來,想要呷一口里面的花蜜,蜘蛛立即抓住蜜蜂,并將毒液注入蜜蜂的身體,在蜜蜂想要動用它致命的一叮之前,蜘蛛的毒液已將它毒死了。可是,不一會兒,蜘蛛卻成了正在捕食蚜蟲的青蛙的美餐。這一片陽光照耀的田野就是一個生態系統。請你分析這個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1)非生物環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產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消費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這個生態系統中是否有分解者 【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課堂練習】 1.下列某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屬于消費者的是 ( )A.陽光 B.野兔 C.牧草 D.細菌2.生態系統的構成是 ( )A.森林里所有的動物和植物B.校園里的各種花卉C.麥田里所有的生物D.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3.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對各種生物的數量起決定作用的是 ( )A.生產者 B.消費者C.分解者 D.食草動物4.在生態系統中,如果沒有分解者,那么 ( )A.動物和植物將會越長越繁盛B.生態系統就會越來越大C.動物和植物的遺體殘骸就會堆積如山D.生態系統依舊能夠維持5.下列各項中,屬于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關系的是 ( )A.羊吃草 B.貓吃老鼠C.青蛙吃害蟲 D.蛇吃老鼠6.藍藻、硫細菌、硝化細菌等,能夠利用光能或化學能將無機物轉變為儲能的有機物,滿足自身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這些自養型微生物屬于 ( )A.生產者 B.消費者C.分解者 D.生產者和消費者7.下列各項中,全部是消費者的一組是 ( )A.青霉菌、鯽魚 B.含羞草、貓頭鷹C.東北虎、狗尾草 D.螞蟻、蚜蟲8.科學家們利用一些細菌來清除石油泄漏的洋面和有汽油泄漏的土壤,以便于凈化環境。這些能凈化環境的細菌屬于 ( )A.生產者 B.消費者C.分解者 D.既是消費者,又是分解者9.在湖泊生態系統中,可以沒有 ( )A.陽光 B.細菌和真菌C.哺乳動物 D.植物10.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每個生態系統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環境組成的B.一片森林就是一個生態系統C.農田中的全部生物構成一個生態系統D.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和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生物;生活的環境2.生物;非生物環境3.生產者;分解者合作探究:1.陽光、土壤、空氣等2.樹、小麥、花草3.鷹、田鼠、蜘蛛、蜜蜂、青蛙、蚜蟲4.有課堂練習:1.B 2.D 3.A 4.C 5.A 6.A 7.D 8.C 9.C 10.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23.2 生態系統概述(習題).doc 8.23.2 生態系統概述(學案).doc 8.23.2 生態系統概述(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