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3地域差異顯著一、單項選擇題1.唐代詩人白居易詩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從地理學角度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重要因素是A.緯度高低 B.地形不同 C.海陸位置 D.降水差異2.秦嶺——淮河一線在我國地理上是一條重要的分界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它把我國大致分成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②它是我國地理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③它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的地理分界線 ④它是1月份平均氣溫0℃的地理分界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第24屆冬李奧林匹克送動會將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聯合舉行。回答3一4題3.下圖為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位置示意圖,從地形對冬奧會選址的影響看,冬奧會舉辦城市最集中分布在A.落基山 B.喜馬拉雅山 C.安第斯山 D.阿爾卑斯山4.屆時,第24屆冬奧會舉行期間,下列對各區域景象描述正確的是A.古老的坎兒井正灌溉著片片綠洲 B.豐饒的湄公河平原忙著收割水稻C.內蒙古的那達慕大會正火熱舉行 D.傳統的馬賽人逐著水草向南遷移5.當印度盛行如下圖所示的風向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華北地區盛行冬季風B.正是對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的最好季節C.中國各河流普遍進入枯水期D.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盛行夏季風目前世界上在建規模最大的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計劃于2021年7月投產發電。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6.白鶴灘水電站位于A.青藏高原 B.黃土高原 C.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 D.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7.白鶴灘水電站建設難度極大,其原因有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②地形復雜,地勢險峻③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多④氣候冷,有凌汛現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西藏與浙江進行經濟交流時,下列農副產品浙江沒有是A.牦牛肉 B.水牛肉 C.黃牛肉 D.奶牛9.讀“中國地形剖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使許多大江大河滾滾西流,溝通了東西交通B.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充沛降水C.地面起伏大,地勢西高東低D.階梯交界處水能資源豐富10.下列地形區位于我國第二級階梯的有( )A.四川盆地和東南丘陵 B.柴達木盆地和華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D.云貴高原和準噶爾盆地11.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下面哪個主要地理分界線最接近A.一月均溫的0℃等溫線 B.400MM等降水量線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D.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12.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敘述符合我國不同地區人類活動特征的是A.從農業方面看,具有“南麥北稻”的特征B.我國東部地區以種植業為主,西部地區以畜牧業為主C.我國經濟發展北部高,南部低D.我國東部地區交通線稀疏,西部地區密集13.寧夏的華西村和東部地區相比,擁有的優勢是()A.雄厚的資金 B.先進的技術 C.科學的管理經驗 D.豐富的資源14.我國冬季北方冷、南方熱,夏季則是A.南方冷、北方熱,溫差很大 B.南方北方都很熱,溫差小C.北方冷、南方熱,溫差很大 D.南方北方都很熱,溫差很大15.讀下圖,導致甲、乙兩地油菜花花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 B.季風因素 C.海陸因素 D.緯度因素16.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今年10月上旬,山西出現最強秋汛,湖北迅速啟動“天使之旅-2021馳援山西水災”行動。如果馳援隊伍從湖北直線到達山西,飛機必須經過一條山脈,其中山脈兩側甲乙兩地氣候特點如下圖所示,由此判斷該山脈是A.昆侖山脈 B.秦嶺 C.陰山 D.大別山17.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線以北,耕地以水田為主 B.該線以南,居民以面食為主C.該線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D.該線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18.相對珠江三角洲而言,港澳地區的優勢條件有( )①大量的資金②先進的技術設備③豐富的礦產資源④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經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大致同A.一月0℃等溫線一致 B.熱帶、亞熱帶分界線一致C.400mm等降水量線一致 D.半濕潤與半干旱地區分界線一致20.唐朝詩人王之渙有詩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而自西域歸來的李白卻說:“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這兩種風分別是( )A.夏季風、冬季風 B.西北風、東北風C.冬季風、夏季風 D.秋季風、春季風21.下圖是我國四大城市的氣候資料,這四大城市最有可能都位于A.南方地區 B.東部沿海 C.西北內陸 D.東北地區22.下列屬于我國夏季風的是( )①東北風 ②西南風 ③東南風 ④西北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23.讀洞庭湖變遷圖,回答下列問題。(1)乙圖與甲圖相比,洞庭湖發生了什么變化,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2)洞庭湖周圍地區設計大片蓄洪區的原因是什么?(3)湖泊濕地有哪些生態作用?24.下圖是我國青藏地區略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青藏地區位于 (地形區),其最顯著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本區特有的、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畜種是 。(2)藏袍是藏族的傳統服飾,早晚時藏民可以將雙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則可以脫下一只袖子或脫下兩只袖子系在腰間。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當地氣溫具有 特點。(3)圖中陰影區域是被譽為“中華水塔”的 地區,它是 、 、瀾滄江的發源地,我國在這里設立了自然保護區,主要是為了保護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2.B3.D4.D5.D6.C7.A8.A9.A10.D11.A12.B13.D14.B15.A16.B17.D18.B19.A20.A21.B22.C23.(1)洞庭湖湖面面積縮小。原因:一是與周邊入湖河流帶來的大量泥沙在湖泊中淤積,使湖泊面積不斷縮小有關;二是與人類長期圍湖造田有關。(2)調蓄洪水。(3)①調蓄洪水;②提供生產和生活用水;③補充地下水;④降解污水和貯存營養物;⑤促進碳循環和碳積累,減弱或緩解“溫室效應”;⑥保護生物多樣性。24.(1)青藏高原 高寒 牦牛(2)日較差大(3)三江源 長江 黃河(無順序要求) 生態環境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