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22年高考政治時政----熱點-- 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熱點+分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22年高考政治時政----熱點-- 扎實推進共同富?!緹狳c+分析】

資源簡介

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備戰2022年高考政治時政【熱點+分析】
2022屆高考政治備考——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一、【熱點直擊】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8月17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研究扎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做好金融穩定發展工作問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推動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們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要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要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幫后富,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于創業的致富帶頭人。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建立科學的公共政策體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同時統籌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經濟發展和財力可持續的基礎之上,重點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要堅持循序漸進,對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有充分估計,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徑,總結經驗,逐步推開。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二、【共富內涵】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這一重要表述,為我們全面準確地理解共同富裕內涵、在新征程上促進共同富裕提供了依據、指明了方向。
共同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而是涵蓋全體中國人民的全民富裕。從本義上理解,共同富裕包含共同和富裕兩個部分?!肮餐北硎痉秶蜇敻徽加蟹绞缴系囊幎ㄐ裕溉w人民的富裕,而不是少數人或者少數地區的富裕;“富?!笔窍鄬τ凇柏毟F”而言的,指全體人民對物質和精神共同享有的滿足狀態。要在構建橄欖型社會結構、縮小貧富差距等方面作出持續有效努力,堅決防止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現象,決不能允許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在貧富之間出現不可逾越的鴻溝。
共同富裕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裕,而是物質與精神生活統一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不單單是物質基礎上的豐厚,它涵蓋了人民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體現和反映美好生活的多領域發展要求的總和,體現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全方位質與量的統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沒有物質生活上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但是,物質財富占有量只是衡量共同富裕重要的但非唯一的指標。只有物質生活的富裕,沒有精神生活的充實,顯然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條件下的真正富裕。因此,只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切忌不能過度強調物質享受,陷入高福利的陷阱,導致物質主義泛濫。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實現的富裕,而是分階段全過程促進的全程富裕。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各地區推動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也不盡相同,這決定了共同富裕不可能是一個速度和程度,而是分階段全過程促進共同富裕。要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結合,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差別化探索實現共同富裕具體路徑,允許部分地區先行先試積累經驗為其他地區作出示范。要持續推進共同富裕,杜絕出現一些地區、一些群眾今天致富明天返貧現象。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握規律、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逐步解決好共同富裕問題。
共同富裕不是整齊劃一的同等富裕,而是承認相對差異的共同富裕?!吧鐣髁x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共同富裕是在消除貧困、消除兩極分化基礎上的共同富裕,但絕對不是整齊劃一、沒有差別,大家生活水平都一樣的平均富裕。
三、【共富舉措】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當前,我們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站在新發展階段的歷史新起點,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紅線貫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過程。
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與西方國家現代化道路的本質區別,也是我們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戰略安排。
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如一的奮斗目標。促進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兩步走”的戰略安排,明確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之年。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歸根到底就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個奮斗目標。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必須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保障改善民生、促進共同富裕。
要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強化行業發展的協調性,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幫后富,鼓勵勤勞創新致富,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于創業的致富帶頭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暢通向上流動通道,促進進城務工人員穩定就業和城市融入,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
推進收入分配改革,形成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
在新的征程上,要把解決好分配提到更加突出位置,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建立科學的公共政策體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加強對高收入的規范和調節,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清理規范不合理收入,整頓收入分配秩序,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合法致富,促進各類資本規范健康發展。統籌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經濟發展和財力可持續的基礎之上,不斷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兜底救助體系、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重點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加大普惠性人力資本投入,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抓住重點難點問題,精準施策,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共同富裕扎實推進。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在一個十四億多人口的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歷史任務,只有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才能完成。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堅持全國“一盤棋”,壓實各級黨委政府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的責任,推動形成上下聯動、東西協調、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促進共同富裕的格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嚴防權力與資本勾結損害社會公平正義,堅決排除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對促進共同富裕的干擾。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強促進共同富裕輿論引導,為促進共同富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加強對共同富裕的理論研究,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要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深刻認識促進共同富裕的重大意義,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為解決共同富裕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三、【理論鏈接】
1、【經濟生活】
(一)按勞分配
1.生產與分配的關系
(1)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
(2)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決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2.按勞分配為主體
(1)含義: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二)按要素分配
1.按要素分配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要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
2.完善按要素分配體制機制的意義
健全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有利于讓一切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動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
(三)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
(1)要求:收入分配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大,要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實現收入分配的社會公平
(1)制度保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2)兩個同步: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這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
(3)政府調節:要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勵勤勞致富,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
1.為什么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
(1)一方面,發展是第一要務,我們要堅定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道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把蛋糕做大。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每個人分得的蛋糕才會多;如果蛋糕太小,怎么分都難以令人滿意。
(2)另一方面,我們的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做大蛋糕的同時把蛋糕分好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才能不斷發揮出來,把蛋糕不斷做大。
2.如何處理好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
(1)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處理好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
(2)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也要防止收入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四)生產資料所有制
1、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公有制經濟:
①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②內容: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③主體地位的表現
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家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④態度:必須毫不動搖的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3、非公有制經濟
①內容: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
②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態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4、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
①適合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
②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③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五)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A .原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時代,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B .措施:
a .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是發展的基點。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b .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
c .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綠色發展,要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和綠色社區。
d .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性經濟體系。
e .共享經濟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謀民生之憂,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不斷邁進。
2、【政治生活】
一、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1.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2.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的正確選擇。
二、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1)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政治保證。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2)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就是要確保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三、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1.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共產黨員前仆后繼、頑強戰斗、英勇犧牲。
2.中國共產黨現在已經擁有八千多萬名黨員。廣大黨員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不圖名利、辛勤勞動、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樹立了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四、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五、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
3、【哲學生活】
(一)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
原理: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但人在規律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
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是政府在尊重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表現,有利于認識和利用規律,造福社會。
(二)聯系的普遍性
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內部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③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其中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兩個事物都是有聯系的,聯系是具體、有條件的。
方法論:這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
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是政府通過收分配政策來調節經濟社會發展的手段,體現了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三)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原理)
⑴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②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產生,它克服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因而,具有舊事物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③在社會歷史領域,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因此,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⑵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①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②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③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戰勝舊事物必然經歷一個漫長和曲折的過程。
總之,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⑶方法論要求:我們既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驗。
2.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⑴區別: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量變是指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指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
⑵聯系:① 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② 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3)方法論要求:①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客觀事物質變創造條件。②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③堅持適度原則。
(四)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1.矛盾的含義和基本屬性
(1)含義: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的哲學范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l注意:聯系的根本內容是矛盾,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矛盾,矛盾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屬性:斗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
①含義:A、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B、斗爭性是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②關系:A、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斗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B、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
③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3) 方法論:堅持一分為二的分析方法。(兩點論、兩分法)。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與個性、一般和個別)
⑴辯證關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怎樣特殊,它總是和同類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處,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場合可以相互轉化。
⑵應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證關系原理,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
l注意: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不是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的關系。2、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而非普遍性包含特殊性。3.“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抓好典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舉一反三、先“試點”后推廣,是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體現。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義: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聯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l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決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但次要矛盾反過來也影響著主要矛盾的解決。
(3)方法論:辦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同時,又要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義:矛盾的兩個方面中,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聯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l注意: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一定的影響。
(3)方法論: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時不可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的
⑴哲學依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⑵堅持兩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⑶堅持重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兩點論與重點論的關系
辯證法的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兩點論,而不是均衡論;重點論是看到兩點中的重點,而不是一點論。我們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和均衡論。
(五)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決定著社會的性質與面貌,決定著社會形態的變革和更替。 ⑴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⑵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社會發展規律的發現,使人類關于社會歷史的理論第一次真正成為科學。
l解析:兩大基本規律的矛盾運動原理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表明生產關系一定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上層建筑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則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前進。表明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又一基本規律。
三、【考向預測】
1、運用“經濟生活”知識,結合材料分析如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①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②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其中不斷鞏固、發展和壯大公有制經濟,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為共同富裕奠定物質基礎。
③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逐漸消除城鄉差距,促進農民農村走向共同富裕。
④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遵循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⑤充分利用再分配手段,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兜底救助體系、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
⑥鼓勵捐贈、慈善等第三次分配形式,讓第三次分配更好發揮共享功能。
⑦必須是立足新時代,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使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走向共同富裕。
2、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為什么我黨要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作主,享有最廣泛、最真實的權利
②人民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③辦好中國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不斷取得新勝利的核心力量,是執政黨,協調各方、統攬全局。
④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帶領人民實現美好生活作為奮斗目標。
3、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知識,分析新時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合理性?。
①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發展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狀況,有什么樣的生產力就有什么樣的生產關系,生產力的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應經濟基礎時,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②我國已經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共同構成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極大地調動各類要素所有者的積極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適應了社會主義生產力水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共同富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4、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這一重要表述,為我們全面準確地理解共同富裕內涵、在新征程上促進共同富裕提供了依據、指明了方向。
結合上述材料對共同富裕的解釋,分析該解釋中蘊含了哪些哲學道理?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堅持兩分法、兩點論,全面的看問題。
共同富裕,既是物質的富裕,也是精神的富裕。
②事物發展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當量變積累到一定適度必然引起質變。要重視量的積累,循序漸進。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更不是同時富裕,而是要堅持量的積累,分階段的的進行,把握規律,腳踏實地不斷積累量變。
③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個側面各不相同,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一刀切。
共同富裕,是一個目標,要因地制宜探索共同富裕的具體方法和道路,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導下,研究每個地方的特殊性,找到致富的出路,不是同時也不是同等程度的富裕。
12 / 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东县| 繁昌县| 固安县| 双桥区| 上犹县| 宁河县| 冷水江市| 南汇区| 建阳市| 襄城县| 孝感市| 来安县| 成安县| 城市| 乌苏市| 兴仁县| 兰考县| 峨眉山市| 太保市| 叙永县| 阿鲁科尔沁旗| 盐池县| 辉县市| 忻城县| 时尚| 沭阳县| 射洪县| 昆明市| 武隆县| 宝坻区| 专栏| 海淀区| 龙胜| 大邑县| 分宜县| 根河市| 周口市| 丰台区| 安福县| 册亨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