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 西北地區一、單項選擇題讀塔里木盆地位置圖,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關于塔里木盆地的說法,正確的是A.位于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脈之間 B.綠洲水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和河流水C.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D.氣候濕潤,降水較多2.塔里木盆地是西氣東輸一線工程的起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緩解了新疆能源緊張問題 B.帶動了新疆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C.可把上海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D.加劇了上海的大氣污染3.新疆的瓜果特別甜,主要是因為( )①晝夜溫差大,瓜果含糖量高 ②土質特殊 ③灌溉的水源特別 ④日照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4.新疆的喀什被譽為“中國的西大門”,其設立經濟特區的優勢是( )A.科技力量雄厚,經濟發達B.位于西北邊陲,利于與鄰國的經濟貿易往來C.我國陸上通往中亞的唯一通道D.土地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5.社會調查是我們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主要渠道。以下是某中學組織開展調查家鄉活動所獲得的結果,你覺得最有可能的城市是( )A.呼和浩特 B.拉薩 C.成都 D.烏魯木齊6.下列因果關系錯誤的一項是( )A.早春皮襖午穿紗——受溫帶大陸性氣候影響B.春風不度玉門關——與夏季風有關C.華北平原春雨貴如油——受海陸位置影響D.天涯海角隆冬暖——受緯度位置影響“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融化灌農莊……葡萄瓜果甜又甜……”根據歌詞,回答以下各題。7.“天山南北好牧場”指的是( )A.高寒牧場 B.山地牧場 C.溫帶草原牧場 D.綠洲牧場8.“葡萄瓜果甜又甜”的原因是( )A.品種優良 B.灌溉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9.“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兩句詩是指甘肅玉門關一帶A.夏季風影響不明顯 B.夏季風來得遲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來得遲10.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生產生活特色迥異。下列哪句話是描繪新疆地區特色的是( )A.“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B.“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C.“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11.由東向西,從草原依次過渡為荒漠草原、荒漠,這種景觀描繪的是我國的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12.內蒙古畜牧業發展的特點是( )A.高度機械化 B.逐水草而居 C.商品化程度高 D.精耕細作讀圖,回答以下問題。 13.上中數字①代表的山脈名稱是( )A.陰山山脈 B.祁連山脈 C.天山山脈 D.昆侖山脈14.為了讓有限的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在該區域綠洲上居住的勞動人民創造出一種灌溉設施是( )A.靈渠 B.都江堰 C.坎兒井 D.大運河15.影響內蒙古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熱量 C.水源 D.光熱條件根據下圖與表,完成下面小題。甲地區氣候 氣 溫 一 月 日均最高溫(℃) 0日均最低溫(℃) -10七 月 日均最高溫(℃) 32日均最低溫(℃) 18年降水量(mm) 6416.圖可以反映出我國( )A.整體海拔較低 B.地表起伏和緩 C.地形類型多樣 D.山區面積較小17.圖中甲地應位于( )A.東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長江中下游平原18.下列關于甲地氣候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冬溫夏涼,冬夏溫差小 B.冬暖夏涼,各月降水均勻C.冬冷夏熱,降水稀少 D.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19.我國西北地區風沙大,降水少,氣候干旱,主要原因是A.地勢高 B.緯度高 C.地處內陸,距離海洋較遠 D.多盆地20.5月,麗水援疆指揮部黨委副書記張志軍帶領全體援疆教師開展“送課講學”交流活動。從區域交流角度看,麗水市選派教師到新疆支教屬于( )A.技術交流 B.信息交流 C.經濟交流 D.人才交流21.有人描述他家鄉的氣候:冬天很冷,夏天較熱,全年降水較少。他的家鄉在(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22.在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中不屬于北方地區的是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黃土高原 D.內蒙古高原23.關于下圖,以下描述正確的是A.①地處西北地區,屬高原山地氣候B.②地山脈是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C.③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盆地,發展綠洲農業D.④地草場廣布,形成獨特的“雪域文化”24.下列詩句能反應下圖區域地理環境特征的是A.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B.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鬼C.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D.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某班社會課上,來自不同省市的同學們紛紛開始介紹自己的家鄉,閱讀題目,完成問題。25.以下是四位同學對自己家鄉的介紹,其中能與甘肅、四川、陜西、山西某省區對應的是( )A.我的家鄉群山環繞,是“天府之國”B.我的家鄉地勢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們四季放牧C.我們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遠方的客人D.我們這里風景如畫,梯田遍布26.“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甘肅、四川、陜西、山西四省區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人文景觀是( )A.蒙古包—兵馬俑—窯洞—都江堰B.兵馬俑—蒙古包—都江堰—敦煌莫高窟C.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蒙古包—窯洞D.都江堰—兵馬俑—敦煌莫高窟—窯洞二、非選擇題27.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甘肅民勤是一塊正在萎縮的綠洲——由石羊河流經民勤縣澆灌而出,曾經頑強阻止了北部兩大沙漠的合攏,是保護河西走廊生態安全的重要生態區。然而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來水量減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卻由90萬增加到近230萬,灌溉面積由300萬畝增加到了500萬畝。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圖材料三:石羊河流域用水結構圖材料四:民勤一座被遺棄的房屋面對著逐漸推進的沙漠(1)請根據圖文信息和所學知識,分析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結構特點是以什么為主?導致石羊河流量減少的人為原因有哪些? (2)結合材料四,分析石羊河水量減少會給該流域帶來什么環境問題?(3)為使民勤不變成第二個沙漠,你認為當地政府應采取哪些措施?28.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陜西考察。從牛背梁到金米村,從平利老縣鎮到陜汽車間,從西安交通大學到大唐不夜城,總書記的腳步不僅有深情更有深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陜西省山西省地圖簡圖材料二:柞水縣全年日照1860.2小時,最冷平均氣溫0.2℃,最熱平均氣溫23.6℃。年降水量742mm,四季分明,溫暖濕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柞水縣因柞樹多而得名,柞樹是生產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優等菌材。柞水黑木耳味道鮮美,個大肉厚,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被外界公認的保健食品,有山珍之稱。材料三:黑木耳,側生于樹木上,形似人的耳朵。黑木耳生長溫度應保持在23度左右,菌絲生長的最佳溫度在23度至28度之間。黑木耳菌絲在耳木中生長的含水量要求約40%,子實體發生時為45%-50%;在袋料栽培中,培養料的含水量60%左右,空氣的相對濕度為85%-95%。(1)材料一圖中山脈A是________,該山脈是我國哪兩個地理區域的分界線?(2)材料一圖中河流P是________,該河流在陜西、山西境內的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出現該水文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據材料二、材料三說一說陜西省柞水縣種植黑木耳的自然條件有哪些?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B3.D4.B5.D6.C7.B8.D9.A10.C11.C12.B13.C14.C15.C16.C17.B18.C19.C20.D21.C22.D23.D24.B25.A26.D27.(1)民勤縣周圍沙漠廣布,氣候干旱,流經該縣的石羊河水主要用于農業灌溉,可知該縣農業特色為綠洲農業。原因:人口增長過快,工農業生產迅速發展,用水量不斷增加。(2)該地區氣候干旱,墾荒和過度放牧導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產生環境難民;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導致土壤鹽堿化;濕地面積縮小等。(3)采用最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使用噴灌和滴管技術;海水淡化;開發節水作物等。28.(1)秦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2)黃河。水文特征:泥沙含量大。原因: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3)氣候溫暖濕潤;多柞樹,適宜種植黑木耳。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