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2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一、單項選擇題1.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下圖是長江經濟帶分類水質斷面占比統計圖。這表明發展長江經濟帶A.以經濟放緩為代價換取生態保護 B.用生態和環境保護帶來經濟效益C.不搞破壞性開發,走綠色發展的道路 D.堅持生態文明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2.“開源”是解決自然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而研制自然資源的替代品是“開源”的方法之一。下列選項能體現這一方法的是( )A.淘米用過的水,再用來澆花 B.發展水電、風電等代替火電C.刷牙時關上水龍頭 D.發展節水農業3.2011年9月29日,全球矚目的“天宮一號”奔向太空。從資源角度看,這有利于( )A.改善生活環境 B.提高資源的利用率C.擴展資源開發范圍 D.改變資源的時空分布4.閱讀下圖,可以獲取的正確信息有( )①人口總量不斷增加②計劃生育取得成效③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5.隨著垃圾分類的不斷深入,杭州將建成全國首個體驗式垃圾分類實踐基地,在這座基地中,可看到一個廢棄易拉罐經過拆解、分類和加工等工序后被重新制作成一件藝術品的全過程。這個過程( )A.可以緩解資源短缺局面 B.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C.提高資源利用率,循環利用資源 D.保護環境不受到更多的污染6.下圖漫畫《姜太公釣魚新編》啟示我們( )A.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是矛盾的,必須先保護環境B.我國的水資源嚴重缺乏,必須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C.我國能源消耗量大,必須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D.資源、環境形勢嚴峻,必須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7.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自然資源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B.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C.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D.對非可再生資源的開采過程就是對它們的耗竭過程8.循環經濟(資源→生產→消費→再生資源)與傳統經濟(資源→生產→消費→廢棄物排放)相比,其優勢體現在( )①保護環境,創造美好家園 ②節約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③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④徹底解決我國資源短缺的矛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下列行為有利于資源保護的有( ) ①在節假日買賀卡送老師和同學 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③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購物使用環保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10.下列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土地資源 B.水資源 C.生物資源 D.煤炭、油氣資源11.下列有關人類與自然資源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以不斷開發利用,不必節約和保護B.我國自然資源狀況十分樂觀C.非可再生資源,應加以保護,嚴禁使用D.可再生資源要注意保護和培育,才能永續利用12.面對300多的空氣污染指數,河北石家莊市的市民李貴欣將當地環保局告上了法庭。他的這一舉動,給當地政府部門敲響了警鐘。有關部門采取了相應對策,其中合理的有( )①加強汽車尾氣的監測,報廢不達標汽車②將燃煤排放污染高的工業轉移到周邊地區③開發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產品④完善公共自行車服務機制,倡導低碳出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數據(2011年)。2015年10月29日發布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宣布“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我國實施“全面二胎政策”說明戶籍人口(萬人) 各年齡段人口比重(%) 每十萬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1—14歲 15—59歲 60歲以上 大學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學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A.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B.反映了我國人口問題的實質是控制人口數量C.說明人口政策的制訂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D.說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決人口問題的關鍵14.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教授歐拉率領研究團隊,首次將二氧化碳直接轉化為甲醇燃料。這項研究成果有利于( ) ①開發利用新能源 ②緩解資源短缺 ③跨區域調配資源 ④根治環境污染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5.以下行為中能夠體現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有( )①推廣使用節能電器 ②推廣使用一次性筷子③垃圾分類回收利用 ④購物使用環保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0年12月,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該條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編纂過程中先后組織召開各類座談會,并公示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出臺反映我國積極實施的基本國策有①節約資源 ②保護環境 ③計劃生育 ④可持續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該條例的制定過程體現了①公民參與,促進決策科學 ②公正司法,法律彰顯民意③國家制定,建設法治中國 ④深化改革,多謀民生之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17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時指出,“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壞”。重申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這是因為( )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主題②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③中美兩國都是聯合國創始國④中美兩國都是發達國家,需加強南北對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2017年5月18日,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讓“冰火交融”從夢想變成現實。從應對資源問題的舉措來看,這屬于( )A.開源 B.節流C.保護 D.跨區域調配20.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變化,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不少伐木工人從“砍樹人”轉變為“看樹人”,這生動地詮釋了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②公民致力于環境保護③嚴格執法助推綠色發展④科技創新實現“節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看漫畫《千呼萬喚出一“滴”》,回答下面問題。21.下列能證明我國“物薄”的是( )A.氣候變暖問題 B.水資源短缺問題C.水土流失問題 D.資源利用率不夠高22.漫畫反映的問題,就我國而言,其產生的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長過快 ②資源利用率低 ③資源破壞與浪費嚴重 ④資源的不可再生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23.資源的________、________,對平衡自然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緩解區域自然資源短缺起到重大作用。24.我國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區對自然資源利用不合理,浪費和破壞嚴重,甚至引發生態問題。針對以上情況,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B3.C4.C5.C6.D7.C8.A9.C10.D11.D12.C13.C14.A15.D16.A17.B18.A19.A20.A21.B22.A23. 合理開發 調配24.首先,要針對不同類型的資源,采取不同利用和保護措施;其次,要加強科學研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此外還要不斷探索和開發新資源.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