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關于四川盆地農業生產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A.日照充足,熱量充裕 B.高原廣布,土壤肥沃C.氣候溫和,降水充沛 D.經濟發達,交通便利2.下列關于甲、乙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甲地區的居民是黃色人種,使用阿拉伯語②甲地區主要的宗教信仰是伊斯蘭教③乙地區的某河流被稱為“世界第一長河”④乙地區的人口密度比甲地區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下列的信息資料中,關于黃河的有( ) ①源地巴顏喀拉山 ②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③“塞上江南” ④虎跳峽 ⑤地上河 ⑥壺口瀑布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4.長江與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它們的共同點有①河流治理的首要任務都在于治沙②都發源于我國的青藏高原③青海和四川是它們共同流經的省份④下游都有“黃金水道”之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下圖為亞歐大陸40°N附近東西兩側兩個測站1、4、7、10四個月的氣候資料。完成13--14題。5.甲、乙兩地氣候相比A.1月降水甲比乙多區 B.7月氣溫甲比乙低C.氣溫季節變化甲比乙大 D.降水季節變化甲比乙小6.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A.盛行西風的控制 B.副極地低壓控C.東南季風的影響的 D.沿岸暖流的影響7.秦嶺一淮河--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地理意義是①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②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③與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接近④我國1月份0°C等溫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唐代詩人白居易詩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從地理學角度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重要因素是A.緯度高低 B.地形不同 C.海陸位置 D.降水差異9.與我國兩次陸上比鄰,該國是( )A.朝鮮 B.越南 C.俄羅斯 D.哈薩克斯坦10.每年的七八月,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經常會舉行的傳統盛會是A.火把節 B.潑水節 C.那達慕節 D.蘆笙節祖厲河是某大河的支流,流經黃土高原溝壑區,地形起伏較大。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1.祖厲河最終匯入( )A.黃河 B.淮河 C.長江 D.珠江12.由圖可知,祖厲河流域( )A.地勢西高東低 B.降水南多北少C.氣溫北高南低 D.支流西多東少13.以下關于20世紀中期以后祖厲河上游輸沙量變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人口逐漸增加 B.降水量逐漸減少C.流域面積逐年減少 D.流域內的生態治理14.下列詩句中,隱含地形地勢對氣候影響的是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B.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C.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15.抗疫期間,人民日報特別策劃了一篇微信文章《31張援鄂醫療隊名片,致敬42000多名白衣戰士!》,向戰斗在疫情最前線的援鄂醫療隊致敬。其中名片為“贛”做敢當、“瓊”盡全力的省級行政區分別是A.江蘇省、天津市 B.江西省、海南省C.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 D.西藏自治區、云南省16.下面是小紅同學摘錄的四張地理知識卡片,其中卡片內容有誤的是A. B.C. D.17.下列描述中符合我國地勢特點帶來的影響的有①有利于濕潤空氣深入內陸,形成降水②眾多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東西交通③階梯之間落差大,有利于形成豐富水能④有利于形成南方、北方不同的景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8.長江是我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有“黃金水道”之稱。長江航運價值高的原因有( )①江闊水深②水能豐富③無結冰期④水流平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目前,全國的省級民族自治區有A.10個 B.8個 C.5個 D.3個20.讀我國沿106°E地形剖面圖,圖中的甲地形區是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21.下列關于民族與其歡慶的節日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A.藏族——潑水節 B.傣族——元宵節C.漢族——雪頓節 D.蒙古族——那達慕大會22.小陳同學在超市購買了一瓶礦泉水,商標上注有“閩衛食證字【2017】第XX06”字樣,于是他判斷此礦泉水注冊的省份是( )A.吉林省 B.福建省 C.遼寧省 D.黑龍江省23.區域差異需要區域間進行交流與合作,為此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發展戰略。以下圖片中屬于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的戰略是A. 青藏鐵路動車組 B. 寧夏“華西村”C. 《京津冀協同發展》郵票 D. 東北振興宣傳畫二、非選擇題24.讀“臺灣島圖”,回答問題。(1)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與大陸距離最近的省是____。(2)將圖中數碼所代表的島嶼的名稱填寫在下面橫線上。①____ ②____(3)將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的名稱填寫在下面橫線上。A____ B____(4)臺灣最高峰是____。(5)臺灣被譽為“天然植物園”,其森林資源豐富的自然原因是( )A.臺灣地跨寒、溫、熱三帶B.臺灣山脈海拔高,植被垂直變化大C.臺灣平原面積廣大D.臺灣氣候變化大,多臺風25.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6年02月02日22時19分24秒在中國臺灣發生6.7級左右地震,震中在臺灣的高雄(圖中的B點處),福建廈門等地震感強烈。此次地震造成同胞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1)請寫出震中B點大致的經緯度位置_______廈門位于高雄的_______方向。材料二:臺灣地震災情發生后,中國大陸第一時間了解災情,表達慰問,并提供一切必要的協助。福建廈門積極派出救援隊,從廈門出發,乘坐輪船前往地震災區高雄進行援助。據測量廈門到高雄的圖上距離是5厘米。(2)請你寫出救援隊所乘坐的輪船所經過的海峽名稱____________請測算出廈門到高雄的實地距離為________千米。材料三:2015年11月7日下午3點,兩岸領導人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會面。跨越66年,長達80秒,兩岸領導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這歷史性的一握,沖破了兩岸交流形式的束縛,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3)回顧兩岸關系66年的發展歷程,國共兩黨同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有過多次握手合作,請說出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有何歷史意義?材料四:臺灣歷史上曾有三次被迫與祖國大陸分離:第一次是1642年荷蘭殖民者入侵臺灣,第二次是甲午占爭后割讓給日本,第三次是1949年蔣介石退踞臺灣。但是不管如何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4)請用兩例史實說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D3.B4.C5.C6.A7.D8.B9.C10.C11.A12.B13.D14.D15.B16.B17.A18.C19.C20.B21.D22.B23.C24. 福建省 釣魚島 澎湖列島 太平洋 南海 玉山 B25.(1)22.5°N,120.5°E 西北(2)臺灣海峽 500 千米(3)打倒列強,除軍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民族抗戰,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4)三國時期,孫權曾派人到臺灣。元朝時期,為了加強對臺灣的關系,設置了設立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元朝稱臺灣) 1684年,清朝設立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大陸的聯系。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