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單項選擇題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鐵全線貫通。這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哈一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由下圖可知,京哈高鐵經過的省級行政區包括A.京、豫、新、隴、黑 B.京、冀、遼、吉、黑C.京、贛、滇、浙、滬 D.京、晉、遼、吉、黑2.下列關于京哈高鐵沿線省區的說法,正確的是A.都位于我國的東北地區 B.當地人民以米飯為主食C.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 D.都屬于季風區3.返回器選擇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四子王旗著陸,因為其有利的自然條件是①降水豐沛,森林茂盛②氣候干早,河湖較少③晴天較多,能見度高④地勢開闊,起伏較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今年兩會第三次“下團組”來到了湖北代表團。完成下面問題。4.下列為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輪廓圖,其中屬于湖北省的是( )A. B.C. D.5.武漢是湖北的省會城市,閱讀右邊武漢降水量柱狀圖與氣溫曲線圖,對武漢的氣候描述正確的有( )①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②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③四季分明,雨熱同期④全年高溫多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位于長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稱。閱讀右面長江流域局部圖,對長江中游地區描述正確的是( ) A.長江中游位于宜賓一湖口之間B.著名的三峽水利工程位于長江中游C.中游地區主要地形以高原為主D.武漢港是水陸、鐵路聯運的主樞紐港面對全球疫情爆發、多國告急的局面,中國多省派志愿專家團援助海外。下圖為我國主要省區對應支援國,讀圖并完成下面小題。7.下列對于上圖中外出支援的四個省區說法正確的是( )A.粵省的農作物一般為一年一熟 B.蜀省有古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C.滬市是我國的政治、經濟中心 D.蘇省位于我國著名的東北平原8.下列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中與A處實際相符的是( )A. B.C. D.9.圖中B國的主要人種和所使用的主要語言分別為( )A.黑色人種,阿拉伯語 B.白色人種,阿拉伯語C.黃色人種,英語 D.白色人種,英語10.下列省區中水土流失較嚴重的有( ) ①陜西省 ②山西省 ③黑龍江省 ④西藏自治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我國首條穿越秦嶺高速鐵路——連接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鐵于2017年12月6號正式開通運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1.西成高鐵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的困難是( )A.凍土廣布,施工難度大 B.河網密布,湖泊較多C.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 D.穿越云貴高原,溶洞多12.下列關于西安和成都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安耕地以水田為主 B.成都居民以面食為主C.成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D.西安一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13.俗話說"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當鴨綠江畔的人們看到晚霞滿天時,新疆伊犁的人們所看到的景觀應當是( )A.滿天星斗 B.天色微明 C.晚霞滿天 D.烈日當空讀下圖我國某糧食作物生產時間安排表,完成下面小題 14.根據上述安排表,可以推算此糧食作物最有可能生長的區域是( )A.塔里木盆地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東北平原15.據此可知,與農業生產時間安排關系最密切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河流 D.氣候16.自中央電視臺《千城百味》欄目組到建德拍攝“舌尖上的建德”之后,建德風味美食掀起了一股網友打卡熱,來建德旅游和尋覓美食的人就更多了。這體現了不同區域之間的A.經濟交流、技術交流 B.經濟交流、信息交流C.技術交流、人才交流 D.信息交流、技術交流17.北京屬于典型的資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造成北京市水資源緊缺的原因有①降水均勻,季節變化不明顯②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③經濟發達,工農業用水量大④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合作的獨特模式是( )A."前廠后店” B.“前店后廠”C.“廠店聯合” D.“廠廠合作”19.青藏地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A.濕熱 B.高寒 C.干旱 D.高熱20.某中學地理小組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解釋某地形區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據此回答,對人類的生產生活而言,該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地形復雜多樣 B.晝夜溫差大 C.高寒缺氧低氣壓 D.太陽輻射強21.下列關于小興安嶺交通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林區的交通十分不便B.林區內只有陸路交通C.林區內的交通運輸路線與林區外的鐵路、公路相連接,水運也是重要途徑D.林區內只有水運是主要的交通方式22.內蒙古自治區自東向西年降水量逐漸減少,主要影響因素是A.海陸因素 B.緯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為因素23.下列關于下圖長三角地區的表述,正確的有①a流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居民臨河建屋②b河流是我國第二長河,流量季節變化大③c城市交通便利,經濟發展居于領先地位④d運河是大運河的南段,但已無航運能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4.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地形區是A.云貴高原 B.黃土高原 C.橫斷山 D.華北平原25.中國海拔最高的省級行政區是A.內蒙古自治區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西藏自治區 D.青海省26.在學習了中國的地形后,同學們議論紛紛。以下同學的議論正確的是( )樂樂:三山夾兩盆是青藏地區的地形特點婷婷:我國地形復雜多樣,且同一種地形景觀差異也很大琪琪:三大平原都在地勢第一級階梯,四大高原都在地勢第二級階梯朵朵: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逐級降低,導致大江大河都注入東海A.樂樂 B.婷婷 C.琪琪 D.朵朵2020年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兩國聯合對外宣布,經過兩國團隊的扎實工作,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據圖完成下面小題。27.對圖中珠穆朗瑪峰所在的甲地描述正確是①甲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②甲地處于北半球、高緯度③甲地氣候溫暖濕潤,河流眾多④黃河和長江都流經甲地所在的地形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8.以下符合圖中乙區域特征的是①地處南方地區②水網密布,河湖眾多③屋頂坡度大④耕地以旱地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2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材料二 長江三角洲以全國2.2%的陸地面積,創造了全國22.1%的國內生產總值。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有我國的“魚米之鄉”之稱,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區域。材料三 東北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1)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的自然條件是。(至少一個)(2)比較東北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完成下表。地區 耕地類型 人們主食 傳統運輸 傳統民居東北地區 A 面食 C D“長三角” 地區 水田為主 B 水路為主 屋頂坡度較大(3)國家有計劃地將“北大倉”變成“北大荒”,以保護濕地。保護濕地的措施有A.退林還耕 B.擴大耕地面積C.大力發展家具制造業 D.建立自然保護區(4)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魚米之鄉”。與東北地區相比它最大的自然優勢是什么。如果把東部沿海地區比作“弓”,把長江比作“箭”,長江三角洲就位于箭頭的位置。試分析作為“箭”的長江,為長江三角洲的發展提供了哪些優越的條件?30.讀黃土高原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黃土高原東起A________,此山是黃土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線。西至B________。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①________。(2)黃土高原地區跨山西、________、寧夏、甘肅等省區。(3)對于黃土高原的成因,得到廣泛認同的說法是“________”。(4)造成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主要原因是嚴重的________。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2.D3.D4.B5.A6.D7.B8.A9.B10.A11.C12.D13.D14.C15.D16.B17.D18.B19.B20.C21.C22.A23.D24.B25.C26.B27.B28.A29.(1)東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旱地為主;米飯;陸路為主;屋頂坡度較小(3)D(4)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長江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條件等30.(1) 太行山 烏鞘嶺 黃河(2)陜西(3)風成說(4)水土流失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