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浙教版 八年級下第23講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點一 描述人體呼吸時氣體交換的場所和過程[a]1. 人的呼吸系統包括 和 兩部分。 2. 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由呼吸運動完成,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呼吸運動主要依靠 和 收縮和舒張而產生的。 如圖所示的是人的膈肌收縮和舒張時在胸腔內的位置。(1)從甲到乙,膈肌 ,胸腔體積增大,使肺內氣壓 外界大氣壓,人就吸氣了。(2)從乙到甲,膈肌 ,胸腔體積增大,使肺內氣壓 外界大氣壓,人就呼氣了。3. 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通過 作用進行的,即從濃度 的地方擴散到濃度 的地方。(1)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氣體通過 層上皮細胞。(2) 肺泡內的 擴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 擴散進入肺。(3)通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的變化是 。呼吸道肺膈肌肋間肌擴散高低收縮小于舒張大于二氧氣二氧化碳靜脈血變成動脈血考點梳理考點二 知道呼吸作用為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a] 3.人體細胞通過 ,將有機物中的 釋放出來,為人體進行各項生理活動提供 ,同時有一部分轉化為內能,用來維持人體 的恒定。 呼吸作用化學能體溫1.呼吸作用是人體內的一種緩慢進行的 反應。2.呼吸作用的過程可以表示為: 。氧化葡萄糖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酶能量考點梳理考點三 描述呼吸作用過程中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及其意義[a]1.動植物的呼吸作用(1)動物需要呼吸:在實驗前應該檢驗裝置的 。實驗時,不應該用手握緊試管。為更好地控制變量,可在乙試管內放入等數量的 。A組紅色液滴移動向左移動的距離比B組 。氣密性同種死昆蟲大考點梳理(2)種子的呼吸作用“已浸水”的目的是為種子萌發提供 ;“消毒”的目的是; “已煮熟”意味著種子 。幾天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A組澄清石灰水 ,B組的 。實驗結論是 。要驗證種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的操作是 。充足的水分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干擾沒有生命力變渾濁不變渾濁種子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拔下塞子,燃著的木條伸入試管內,熄滅考點梳理(3)證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把吸干外表水的豆芽裝入塑料袋中,用夾子夾住橡皮管,不使外界空氣進入,在暗處放置一個晚上。實驗用豆芽并放置在暗處的目的是 。實驗現象: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用溫度計測量豆芽溫度的變化是 ;將點燃的蠟燭放入瓶內,火焰 。實驗結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 ,產生 ,同時釋放 。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擾變渾濁升高熄滅氧氣CO2能量考點梳理2.呼吸作用:生物體的 利用氧氣將 氧化分解,生成 ,同時釋放 ,供生命活動所需。3.呼吸作用的 反應式: 。4.呼吸作用的重要意義是為生命活動提供 。5.呼吸作用的影響因素:(1)溫度: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酶的活性隨溫度升高而 。(2)氧氣的濃度:在氧氣充足時,呼吸作用會隨氧氣的濃度的增大而 。活細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 + 6O2 6CO2 + 6H2O + 能量酶能量增強增強能量考點四 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產物及簡要過程[a]1.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和產物之一淀粉(1)實驗步驟: 、 、、 、 、、 、觀察。(2)檢驗淀粉的方法是 。(3)實驗之前需要把植株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其目的是 。(4)酒精的作用是 ;經酒精脫色后,葉片顏色是 。(4)實驗現象:綠葉遮光部分遇碘 ,照光部分遇碘 。(5)實驗結論: 。暗處理光處理脫色漂洗滴碘液不變藍變藍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遮光處理漂洗滴加碘液變藍使植物葉片中原有淀粉消耗完溶解葉綠素黃白色考點梳理2.探究光合作用的產物之一氧氣(1)實驗材料:金魚藻;實驗條件: 。(2)實驗收集氧氣的方法是 。(3)實驗檢驗氧氣的方法是點燃的衛生香 。3.探究光合作用需要CO2(1)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 ;(2)實驗變量是 。(3)實驗現象:有CO2的塑料袋中的綠葉遇碘 ,沒有CO2的塑料袋中的綠葉遇碘 。光照排水法燃燒得更劇烈吸收CO2CO2變藍不變藍考點梳理4.探究光合作用需要H2O將一株植物在黑暗環境中放置一晝夜,然后將一片葉子的葉脈切斷,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再將葉片脫色處理后用碘液處理。可以發現呈藍色的是葉片的________部,由此可以證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上水5.探究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將一株銀邊天竺葵在黑暗環境中放置一晝夜,然后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再將葉片脫色處理后用碘液處理。可以發現呈藍色的是葉片的________部分,由此可以證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是________。綠色葉綠體6.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 。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氧氣考點梳理考點五 認識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及其重要意義[b]1.能量轉化是 。2.物質轉化 。3.反應式 。4.代謝屬于 作用 。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同化5. 光合作用的意義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可以滿足自身 、 、 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釋放氧氣,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 的相對平衡。 生長發育繁殖二氧化碳和氧食物和氧氣考點梳理區別和聯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區別 場所條件原料產物物質轉變能量轉變聯系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 ,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了 和部分原料( ) 葉綠體活細胞光有光、無光均可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無機物→有機物有機物→無機物光能→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化學能→其他形式的能有機物和氧氣能量二氧化碳、水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的區別和聯系考點梳理考點六 說明農業生產中的物質和能量的轉換原理[b]1.有機物的累積= 產生的有機物 - 消耗的有機物。(1)圖中A點植物只進行 ;(2)B點時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3)AB段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4)BC段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5)光照為M時,光合作用需要的CO2的量等于 g。光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等于小于大于a+b考點梳理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1)大棚種植時,增大晝夜溫差,抑制 ,減少有機物的消耗;補充大棚內的二氧化碳,使用一定功率的白熾燈延長光照時間,促進 ,提高作物產量。 (2)合理密植,有助于植物吸收 和充分利用 ,最大化地提高作物產量。 (3)儲存水果時降低儲存室的溫度,儲存花卉的種子時,通過曬種減少種子中的水分,都能降低呼吸作用速率,減少 的消耗。 (4)種子播種前,需要浸種,提高種子的含水量,利于種子萌發時通過旺盛的 提供足夠的能量。 (5)在植物生長時進行適量的中耕松土,促進根的 ,使植物生長更茂盛。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光能有機物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考點梳理考點七 知道自然界中碳循環的主要途徑,知道自然界中氧循環的主要途徑[a]1. 自然界中的碳循環分解燃燒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考點梳理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燃燒大氣中的氧氣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氧氣不斷被消耗,又不斷地產生,使得大氣中氧氣含量保持。相對恒定2. 自然界中的氧循環3.在自然界中,通過氧循環和碳循環,保持了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 ,維持了整個生物圈中的 平衡。相對恒定碳—氧考點梳理重點一 人體的呼吸考題精講例1 為比較人體呼吸過程中氣體成分的變化,某同學設計了如圖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吸氣時應用手捏緊B處,呼氣時用手捏緊C處B.呼氣過程中,肋間肌和膈肌均處于收縮狀態C.人體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的成分含量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肺泡內產生了CO2D.該實驗能證明,人呼出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解析】A.根據分析可知,要求呼氣和吸氣時,氣體都能進入澄清石灰水,吸氣時應用手捏緊C處,呼氣時用手捏緊B處,因此C試管中通過的是人呼出的氣體,A錯誤。B.呼氣過程中,肋間肌和膈肌均處于舒張狀態,胸廓體積小,使肺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B錯誤。C.肺泡是氣體交換的場所,組織細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CO2,C錯誤;D.由于組織細胞產生了CO2,所以 D正確。D訓練1 如圖是模擬呼吸時膈肌運動的實驗裝置及實驗過程,請回答問題。(1)圖Ⅰ所示的實驗裝置中,序號 模擬人體的膈,序號③模擬人體的 。(2)圖Ⅱ模擬的是人體在 氣的過程,此時由于膈肌處于 狀態,胸廓處于(填“擴大”或“縮小”)狀態,這時肺會擴張,肺內氣壓 。(3)圖Ⅰ,圖Ⅱ可以初步模擬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它是通過 實現的。④肺吸收縮擴大下降呼吸運動對點訓練例2 觀察下面“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操作環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結合你在此實驗中的操作過程,將圖中操作環節正確排序: 。 (2)請說明出現圖①現象的原因是: 。(3)在我們的實驗室里,利用這盆植物不適合完成下列哪項實驗 。 A. 觀察葉片結構 B.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 探究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D. 探究葉片正面和背面的氣孔數目②→⑦→③→⑥→⑤→④→⑤→①遮光部分的葉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遇碘液不會變藍,見光的部分相反C【解析】光合作用的探究過程的操作順序依次是:對葉片進行暗處理、遮光處理、光照、脫色、漂洗、滴碘液、漂洗、觀察。重點二 有關光合作用的實驗考題精講訓練2 小金為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1)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 。(2)該實驗的目的是 。葉綠體探究金魚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對點訓練訓練2 小金為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3)將錐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 。(4)①②試管中的金魚藻在加入前要經過24小時暗處理,若暗處理后立即脫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觀察到金魚藻葉片變藍色 (填“能”或“不能”)。 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不能對點訓練例6 如圖是小柯探究種子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用手握住裝置乙的試管外壁,觀察紅色水滴能否移動。這是為了檢查裝置的________性。設置乙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2)小柯認為用天平分別稱出甲、乙整個裝置的質量,若前后質量有變化即可證明種子進行了呼吸作用。你認為他的想法正確嗎?__________。(3)甲裝置內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導致氣壓減小,紅色水滴會向右移動。氣密對照不正確種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又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重點三 有關呼吸作用的實驗考題精講【解析】(1)用手握住或利用熱毛巾捂容器對該儀器裝置微熱--觀察紅色水滴能否移動,這是為了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圖中兩個裝置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后,由于甲瓶中的種子在呼吸時,產生二氧化碳,乙瓶由于煮熟的種子,紅色水滴變化不大,因此乙裝置起到對照作用。(2)如圖所示:不論是甲裝置,還是乙裝置,它們的裝置密閉,前后質量沒有變化,因此不能通過質量的變化明種子進行了呼吸作用。(3)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產生的二氧化碳又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因此使瓶內的氣減少,試管內壓強減少,紅色水滴向右移動,說明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放出了二氧化碳。考題精講訓練3 科學興趣小組探究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發現溫度會影響菠菜呼吸作用的強度。于是他們對“菠菜在哪一溫度下呼吸作用最強”進行實驗探究。(1)選擇下列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的恒溫箱(溫度可調節)、裝置甲(塑料袋有透明和不透明兩種),電子天平,若干新鮮菠菜。實驗需要比較的數據是 。不同溫度組別裝置甲內二氧化碳含量在實驗前后的差值對點訓練訓練3 科學興趣小組探究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發現溫度會影響菠菜呼吸作用的強度。于是他們對“菠菜在哪一溫度下呼吸作用最強”進行實驗探究。(2)植物呼吸作用會消耗有機物。因此小明認為上述實驗中,也可以通過比較實驗前后菠菜質量減小的快慢來判斷呼吸作用的強弱。你是否贊同他的觀點并說明理由。答:不贊同。因為菠菜進行呼吸作用的同時也進行蒸騰作用,也會導致菠菜質量減小。對點訓練例4 如圖表示在光照強度一定的情況下,溫室中某種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用單位時間合成或分解的有機物的量來表示)受溫度影響的曲線圖。據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 )A. 光合作用的強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 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提高溫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C. 在0 ℃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為0D. 植物生長最快時的溫度就是光合作用強度最大時的溫度【解析】光合作用的強度在一定范圍內,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并不是溫度越高光合作用的強度越大,故A錯誤;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提高溫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故B正確;在0 ℃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仍在進行,故C錯誤;圖中沒有表示植物生長快慢的溫度,所以不能判斷植物生長最快的溫度就是光合作用強度最大時的溫度,故D錯誤。重點四 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關的圖像考題精講B訓練4 為研究光照強度對某種水草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在15 ℃恒溫條件下,測定光照強度與二氧化碳吸收量的關系,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1)圖中B點表示光合作用強度 (選填“等于”“大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強度。 (2)圖中BC曲線上升的原因是 。 (3)影響水草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除了光照強度外還有 。 等于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光合作用強度增強,二氧化碳吸收量增多溫度(或二氧化碳濃度)對點訓練例5 農技人員設計并建造了日光溫室大棚,如圖甲所示。請據圖回答:(1)沼氣池中微生物發酵可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生成的CO2是植物 的原料,植物通過 (填器官名稱)吸收無機鹽。 (2)農技人員研究溫度對某種蔬菜產量的影響,將實驗結果繪制成如圖乙所示曲線。圖中面積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機物的量。當溫度從T1上升到T3期間,該植物積累有機物的量為 。 根【解析】分析圖形可知,當溫度從T1上升到T3期間,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的量是S1+S2+S4,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的量是S2+S3+S4,則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的量為S1+S2+S4-(S2+S3+S4)=S1-S3。重點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與農業生產考題精講光合作用S1-S3訓練5 大棚種植農作物過程中,在作物生長旺盛期和成熟期,農民會給作物補充二氧化碳來提高產量與質量。研究表明,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增產效果比較優異。【材料】①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會釋放CO2,供植物吸收利用;②吊袋內CO2氣肥釋放量會隨著光照和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溫度過低時CO2氣肥釋放量較少;③使用時,將氣肥懸掛在農作物枝葉上方位置比放在農作物底部位置效果好;④施用氣肥不可離農作物太近。請你用所學知識及以上材料信息,解釋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增產效果比較優異的原因。[答案]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大棚內植物上方懸掛“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能適當增加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增多,從而導致大棚作物的產量增多。對點訓練課時訓練1.如圖是模擬人體呼吸運動的實驗裝置圖。當手向上推時,人體的呼吸狀況應該是( )A.膈肌收縮 B.胸廓體積增大C.呼氣狀態 D.肺內氣壓減小2.[我國宣布力爭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與吸收互相平衡(如圖所示)。下列途徑中屬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化石燃料的燃燒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D.生物的呼吸作用AC3. 如圖為“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探究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中處理的目的是消耗葉片中儲存的淀粉B.在光照條件下,②中可形成對照關系C.③中酒精處理葉片的目的是進行消毒D.④中葉片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藍色C課時訓練4.如圖是關于綠色植物的探究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裝置可以探究“呼吸作用可以產生二氧化碳”B.實驗進行一段時間以后,用手擠壓塑料袋,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C.實驗過程中如果沒有黑色塑料袋可以用無色塑料袋代替D.選用黑色塑料袋,是為了避免植物因進行光合作用而影響實驗效果C課時訓練5.如圖是植物葉片生理活動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該圖表示光合作用,則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氣B.③是水,④是無機物C.若該圖表示呼吸作用,則①是氧氣,②是二氧化碳D.通常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B課時訓練6.甲、乙兩種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光照強度為0時,甲和乙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B.光照強度為a時,乙不進行光合作用C.光照強度為c時,甲和乙合成的有機物量相同D.光照強度為d時,可表明甲更適合強光照下生長D課時訓練7.為幫助農戶提高某經濟作物的品質和產量,科技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圖甲中a、b、c分別表示該經濟作物葉片所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圖乙為其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時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植物移栽時,往往在陰天和傍晚進行,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圖甲中的______(填“a”“b”或“c”)生理活動。(2)圖甲中c過程進行的場所是葉肉細胞中的 。 (3)圖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 (填“Ⅰ”或“Ⅱ”),它與圖甲中的生理活動 (填“a”“b”或“c”)相對應。(4)圖乙中曲線Ⅱ在12時左右的活動強度增強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較高。 (5)圖乙中植物體內有機物積累量大于0的時間段是________ _。b葉綠體Ⅱa溫度6~18時課時訓練8.如圖是大棚種植蔬菜的實景圖。(1)大棚內能保持適宜的溫度,有利于 的催化作用,從而促進蔬菜快速生長。(2)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葉上端約40厘米處,如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 ,從而大量積聚在地面附近,導致根系的 減弱,致使獲得的能量不足從而影響根系發育。酶密度比空氣大呼吸作用課時訓練9.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制造的有機物質量來表示。某同學按下列步驟測量樟樹葉光合作用速率:①選取n張對稱性良好的樟樹葉片,將每張葉片標記為如圖的A、B兩部分;②將葉片的A部分作遮光處理,B部分不作處理;③光照t小時后,在所選的每張葉片A、B的對應部位各截取面積為S的小方片,分別烘干,稱得A部分小方片總質量為mA,B部分小方片總質量mB;④計算出樟樹葉光合作用速率。(1)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步驟①中選取的樟樹葉片在數量上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盡可能多課時訓練9.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制造的有機物質量來表示。某同學按下列步驟測量樟樹葉光合作用速率:(2)另一同學認為,上述方法在測量時沒有考慮光合作用產物會運出葉片,這樣會使測量結果存在較大的偏差。為了減小偏差。在步驟②之前對葉片最好的處理方法是______。A.摘下葉片以切斷葉柄B.環剝葉柄以切斷篩管C.破壞葉柄木質部以切斷導管(3)樟樹葉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B課時訓練10.興趣小組進行光合作用實驗,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同種植物葉,分成4等份,分別在不同溫度下暗處理1小時,接著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時,測定每份葉中有機物質量的變化,制成圖甲。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葉在29 ℃時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量是_____毫克。(2)圖乙是29 ℃時,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釋放)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則b點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溫度由29 ℃改為27 ℃,圖乙中相應的a點在原位置______方。29 ℃時,此光照強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相等上9課時訓練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3講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復習練習一、選擇題1.大棚蔬菜種植基地。技術人員在大棚里適當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有利于植物( )A.增強光合作用 B.增強蒸騰作用 C.增強呼吸作用 D.降低蒸騰作用2.右圖表示人的膈肌收縮和舒張時在胸腔內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呼氣完成的瞬間,膈肌處于乙狀態 B.膈肌從甲到乙時,呼氣C.吸氣完成的瞬間,膈肌處于甲狀態 D.膈肌從甲到乙時,吸氣 3.如圖是綠色植物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分析錯誤的是 ( )A.1過程表示光合作用,2過程表示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物質基礎C.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機物D.綠色植物通過2過程,來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4.如圖所示,甲、乙、丙瓶置于陽光充足的窗臺上(室溫不超過25℃),丁瓶置于黑暗的紙箱中。假設七條金魚的生命力相近,則瓶中的金魚生存時間最長的是( )A.甲瓶 B.乙瓶 C.丙瓶 D.丁瓶5.20世紀,科學家希爾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進行,曾經設計類似圖的實驗。把剛采摘的且生長旺盛的樹葉搗碎,采用某種方法獲得含有葉綠體的濾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兩份直接放入A、B培養皿,第三份除去葉綠體后放入C培養皿。將三個培養皿置于同一地點,A、C培養皿接受光照,B培養皿遮光處理。一段時間后,觀察到A培養皿中產生氣泡,其中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C培養皿中未產生氣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下列敘述,其中不正確的是( )A.培養皿A中氣泡內的氣體是氧氣B.培養皿B中無氣泡產生是因為缺乏二氧化碳C.通過比較A、C培養皿中的現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D.通過比較A、B培養皿中的現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6.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環和碳循環,其中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是 ( )A.燃料燃燒 B.動物的呼吸作用C.植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7.如圖表示農作物種植密度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的關系,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A點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B.種植密度越大,光合作用強度越大C.種植密度為m2時,對農作物增產最有利D.種植密度在m4之后,農作物將會減產8.為探究綠色植物和種子的生命活動,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并實施了以下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裝置實驗前暗處理的目的是將葉片內的淀粉運走、耗盡B.乙裝置收集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細木條復燃C.丙裝置觀察到的現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D.丁裝置實驗現象說明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二、填空題9.圖甲為人體在平靜呼吸時胸廓容積變化示意圖, 圖乙為肺泡與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當肺容量如bc段變化時,肋間肌和膈肌的狀態是 ,肺完成 過程。(2)圖乙中1代表的物質是 , 經過 層上皮細胞進入血液,血液從毛細血管的B端流到C端后,變化是 。10.研究人員在晴天環境下,對栽有綠色植物的密閉玻璃溫室,進行 24 小時二氧化碳含量的測定,繪制的曲線如圖所示。據圖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開始于 (填“N點前”、“N點”或“N點后”);溫室內氧氣濃度最高點的點是 點。11.植物的新陳代謝要受到外界環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響。如圖所示為一株葉面積為10 dm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濃度的條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單位:mg/(dm2·h)]。請回答下列問題:(1)B點表示的意義是 。(2)當白天光照強度為n1時,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長?請說明理由: 。(3)在光照強度為n3的情況下光照4 h,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mg。(4)根據此化學方程式計算在光照強度為n3的情況下光照4h,該植物發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質量為 mg。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 2.D 3.D 4.C 5.B 6.D 7.B 8.D二、填空題9.(1)收縮 吸氣 (2)CO2 2 靜脈血變成動脈血10.N點前 P11.(1)在光照強度為n1時,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2)不能;因白天在光照強度為n1時,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即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質量相等,但植物晚上只進行呼吸作用,因此從全天看,有機物的消耗大于積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長;(3)600;(4)409.09毫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3講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點梳理考點一 描述人體呼吸時氣體交換的場所和過程[a]1.人的呼吸系統包括 和 兩部分。 2.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由呼吸運動完成,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呼吸運動主要依靠 和 收縮和舒張而產生的。 如圖所示的是人的膈肌收縮和舒張時在胸腔內的位置。(1)從甲到乙,膈肌 ,胸腔體積增大,使肺內氣壓外界大氣壓,人就吸氣了。(2)從乙到甲,膈肌 ,胸腔體積增大,使肺內氣壓外界大氣壓,人就呼氣了。3.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通過 作用進行的,即從濃度 的地方擴散到濃度 的地方。(1)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氣體通過 層上皮細胞。(2)肺泡內的 擴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 擴散進入肺。(3)通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的變化是 。考點二 知道呼吸作用為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a]1.呼吸作用是人體內的一種緩慢進行的 反應。2.呼吸作用的過程可以表示為: 。3.人體細胞通過 ,將有機物中的 釋放出來,為人體進行各項生理活動提供 ,同時有一部分轉化為內能,用來維持人體 的恒定。考點三 描述呼吸作用過程中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及其意義[a]1.動植物的呼吸作用(1)動物需要呼吸:①在實驗前應該檢驗裝置的 。②實驗時,不應該用手握緊試管。③為更好地控制變量,可在乙試管內放入等數量的 。④A組紅色液滴移動向左移動的距離比B組 。(2)種子的呼吸作用①“已浸水”的目的是為種子萌發提供 ;“消毒”的目的是 ; “已煮熟”意味著種子 。②幾天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A組澄清石灰水 ,B組的 。③實驗結論是 。④要驗證種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的操作是 。(3)證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把吸干外表水的豆芽裝入塑料袋中,用夾子夾住橡皮管,不使外界空氣進入,在暗處放置一個晚上。①實驗用豆芽并放置在暗處的目的是 。②實驗現象: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用溫度計測量豆芽溫度的變化是 ;將點燃的蠟燭放入瓶內,火焰 。③實驗結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 ,產生 ,同時釋放 。2.呼吸作用:生物體的 利用氧氣將 氧化分解,生成 ,同時釋放 ,供生命活動所需。3.呼吸作用的 反應式: 。4.呼吸作用的重要意義是為生命活動提供 。5.呼吸作用的影響因素:(1)溫度: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酶的活性隨溫度升高而 。(2)氧氣的濃度:在氧氣充足時,呼吸作用會隨氧氣的濃度的增大而 。考點四 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產物及簡要過程[a]1.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和產物之一淀粉(1)實驗步驟: 、 、、 、 、、 、觀察。(2)檢驗淀粉的方法是 。(3)實驗之前需要把植株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其目的是 。(4)酒精的作用是 ;經酒精脫色后,葉片顏色是 。(4)實驗現象:綠葉遮光部分遇碘 ,照光部分遇碘 。(5)實驗結論: 。2.探究光合作用的產物之一氧氣(1)實驗材料:金魚藻;實驗條件: 。(2)實驗收集氧氣的方法是 。(3)實驗檢驗氧氣的方法是點燃的衛生香 。3.探究光合作用需要CO2(1)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 ;(2)實驗變量是 。(3)實驗現象:有CO2的塑料袋中的綠葉遇碘 ,沒有CO2的塑料袋中的綠葉遇碘 。4.探究光合作用需要H2O將一株植物在黑暗環境中放置一晝夜,然后將一片葉子的葉脈切斷,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再將葉片脫色處理后用碘液處理。可以發現呈藍色的是葉片的________部,由此可以證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5.探究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將一株銀邊天竺葵在黑暗環境中放置一晝夜,然后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再將葉片脫色處理后用碘液處理。可以發現呈藍色的是葉片的________部分,由此可以證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是________。6.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 。考點五 認識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及其重要意義[b]1.能量轉化是 。2.物質轉化 。3.反應式 。4.代謝屬于 作用 。5. 光合作用的意義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可以滿足自身 、 、 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釋放氧氣,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 的相對平衡。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的區別和聯系區別和聯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區別 場所條件原料產物物質轉變能量轉變聯系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 ,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了 和部分原料( ) 考點六 說明農業生產中的物質和能量的轉換原理[b]1.有機物的累積= 產生的有機物 - 消耗的有機物。(1)圖中A點植物只進行 ;(2)B點時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3)AB段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4)BC段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5)光照為M時,光合作用需要的CO2的量等于g。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1)大棚種植時,增大晝夜溫差,抑制 ,減少有機物的消耗;補充大棚內的二氧化碳,使用一定功率的白熾燈延長光照時間,促進 ,提高作物產量。 (2)合理密植,有助于植物吸收 和充分利用 ,最大化地提高作物產量。(3)儲存水果時降低儲存室的溫度,儲存花卉的種子時,通過曬種減少種子中的水分,都能降低呼吸作用速率,減少 的消耗。 (4)種子播種前,需要浸種,提高種子的含水量,利于種子萌發時通過旺盛的 提供足夠的能量。 (5)在植物生長時進行適量的中耕松土,促進根的 ,使植物生長更茂盛。 考點七 知道自然界中碳循環的主要途徑,知道自然界中氧循環的主要途徑[a]1.自然界中的碳循環2.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大氣中的氧氣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氧氣不斷被消耗,又不斷地產生,使得大氣中氧氣含量保持 。3.在自然界中,通過氧循環和碳循環,保持了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 ,維持了整個生物圈中的 平衡。*考題精講重點一 人體的呼吸例1 為比較人體呼吸過程中氣體成分的變化,某同學設計了如圖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吸氣時應用手捏緊B處,呼氣時用手捏緊C處B.呼氣過程中,肋間肌和膈肌均處于收縮狀態C.人體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的成分含量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肺泡內產生了CO2D.該實驗能證明,人呼出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對點訓練訓練1 如圖是模擬呼吸時膈肌運動的實驗裝置及實驗過程,請回答問題。(1)圖Ⅰ所示的實驗裝置中,序號 模擬人體的膈,序號③模擬人體的 。(2)圖Ⅱ模擬的是人體在 氣的過程,此時由于膈肌處于 狀態,胸廓處于 (填“擴大”或“縮小”)狀態,這時肺會擴張,肺內氣壓 。(3)圖Ⅰ,圖Ⅱ可以初步模擬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它是通過 實現的。*考題精講重點二 有關光合作用的實驗例2 觀察下面“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操作環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結合你在此實驗中的操作過程,將圖中操作環節正確排序: 。(2)請說明出現圖①現象的原因是: 。(3)在我們的實驗室里,利用這盆植物不適合完成下列哪項實驗 。 A. 觀察葉片結構B.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 探究光合作用產生氧氣D. 探究葉片正面和背面的氣孔數目*對點訓練訓練2 小金為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1)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 。(2)該實驗的目的是 。(3)將錐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 。(4)①②試管中的金魚藻在加入前要經過24小時暗處理,若暗處理后立即脫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觀察到金魚藻葉片變藍色 (填“能”或“不能”)。 *考題精講重點三 有關呼吸作用的實驗例6 如圖是小柯探究種子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用手握住裝置乙的試管外壁,觀察紅色水滴能否移動。這是為了檢查裝置的________性。設置乙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2)小柯認為用天平分別稱出甲、乙整個裝置的質量,若前后質量有變化即可證明種子進行了呼吸作用。你認為他的想法正確嗎?__________。(3)甲裝置內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氣壓減小,紅色水滴會向右移動。*對點訓練訓練3 科學興趣小組探究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發現溫度會影響菠菜呼吸作用的強度。于是他們對“菠菜在哪一溫度下呼吸作用最強”進行實驗探究。(1)選擇下列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的恒溫箱(溫度可調節)、裝置甲(塑料袋有透明和不透明兩種),電子天平,若干新鮮菠菜。實驗需要比較的數據是 。(2)植物呼吸作用會消耗有機物。因此小明認為上述實驗中,也可以通過比較實驗前后菠菜質量減小的快慢來判斷呼吸作用的強弱。你是否贊同他的觀點并說明理由。*考題精講重點四 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關的圖像例4 如圖表示在光照強度一定的情況下,溫室中某種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用單位時間合成或分解的有機物的量來表示)受溫度影響的曲線圖。據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A.光合作用的強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提高溫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C.在0 ℃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為0D.植物生長最快時的溫度就是光合作用強度最大時的溫度*對點訓練訓練4 為研究光照強度對某種水草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在15 ℃恒溫條件下,測定光照強度與二氧化碳吸收量的關系,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1)圖中B點表示光合作用強度 (選填“等于”“大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強度。 (2)圖中BC曲線上升的原因是 。 (3)影響水草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除了光照強度外還有 。 *考題精講重點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與農業生產例5 農技人員設計并建造了日光溫室大棚,如圖甲所示。請據圖回答:(1)沼氣池中微生物發酵可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生成的CO2是植物 的原料,植物通過 (填器官名稱)吸收無機鹽。 (2)農技人員研究溫度對某種蔬菜產量的影響,將實驗結果繪制成如圖乙所示曲線。圖中面積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機物的量。當溫度從T1上升到T3期間,該植物積累有機物的量為 。 *對點訓練訓練5 大棚種植農作物過程中,在作物生長旺盛期和成熟期,農民會給作物補充二氧化碳來提高產量與質量。研究表明,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增產效果比較優異。【材料】①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會釋放CO2,供植物吸收利用;②吊袋內CO2氣肥釋放量會隨著光照和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溫度過低時CO2氣肥釋放量較少;③使用時,將氣肥懸掛在農作物枝葉上方位置比放在農作物底部位置效果好;④施用氣肥不可離農作物太近。請你用所學知識及以上材料信息,解釋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氣肥”增產效果比較優異的原因。*課時訓練1.如圖是模擬人體呼吸運動的實驗裝置圖。當手向上推時,人體的呼吸狀況應該是( )A.膈肌收縮 B.胸廓體積增大C.呼氣狀態 D.肺內氣壓減小2.[我國宣布力爭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與吸收互相平衡(如圖所示)。下列途徑中屬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化石燃料的燃燒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D.生物的呼吸作用3.如圖為“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探究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中處理的目的是消耗葉片中儲存的淀粉B.在光照條件下,②中可形成對照關系C.③中酒精處理葉片的目的是進行消毒 D.④中葉片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藍色4.如圖是關于綠色植物的探究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裝置可以探究“呼吸作用可以產生二氧化碳”B.實驗進行一段時間以后,用手擠壓塑料袋,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C.實驗過程中如果沒有黑色塑料袋可以用無色塑料袋代替D.選用黑色塑料袋,是為了避免植物因進行光合作用而影響實驗效果5.如圖是植物葉片生理活動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該圖表示光合作用,則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氣B.③是水,④是無機物C.若該圖表示呼吸作用,則①是氧氣,②是二氧化碳D.通常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6.甲、乙兩種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光照強度為0時,甲和乙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B.光照強度為a時,乙不進行光合作用C.光照強度為c時,甲和乙合成的有機物量相同D.光照強度為d時,可表明甲更適合強光照下生長7.為幫助農戶提高某經濟作物的品質和產量,科技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圖甲中a、b、c分別表示該經濟作物葉片所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圖乙為其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時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植物移栽時,往往在陰天和傍晚進行,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圖甲中的______(填“a”“b”或“c”)生理活動。(2)圖甲中c過程進行的場所是葉肉細胞中的 。 (3)圖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 (填“Ⅰ”或“Ⅱ”),它與圖甲中的生理活動 (填“a”“b”或“c”)相對應。(4)圖乙中曲線Ⅱ在12時左右的活動強度增強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較高。 (5)圖乙中植物體內有機物積累量大于0的時間段是 。8.如圖是大棚種植蔬菜的實景圖。(1)大棚內能保持適宜的溫度,有利于 的催化作用,從而促進蔬菜快速生長。(2)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葉上端約40厘米處,如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從而大量積聚在地面附近,導致根系的 減弱,致使獲得的能量不足從而影響根系發育。9.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制造的有機物質量來表示。某同學按下列步驟測量樟樹葉光合作用速率:①選取n張對稱性良好的樟樹葉片,將每張葉片標記為如圖的A、B兩部分;②將葉片的A部分作遮光處理,B部分不作處理;③光照t小時后,在所選的每張葉片A、B的對應部位各截取面積為S的小方片,分別烘干,稱得A部分小方片總質量為mA,B部分小方片總質量mB;④計算出樟樹葉光合作用速率。(1)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步驟①中選取的樟樹葉片在數量上有什么要求?_________(2)另一同學認為,上述方法在測量時沒有考慮光合作用產物會運出葉片,這樣會使測量結果存在較大的偏差。為了減小偏差。在步驟②之前對葉片最好的處理方法是______。A.摘下葉片以切斷葉柄 B.環剝葉柄以切斷篩管 C.破壞葉柄木質部以切斷導管(3)樟樹葉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10.興趣小組進行光合作用實驗,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同種植物葉,分成4等份,分別在不同溫度下暗處理1小時,接著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時,測定每份葉中有機物質量的變化,制成圖甲。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葉在29 ℃時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量是_____毫克。(2)圖乙是29 ℃時,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釋放)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則b點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溫度由29 ℃改為27 ℃,圖乙中相應的a點在原位置______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復習·分冊】第23講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pptx 第23講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學案.docx 第23講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每講一練.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