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研究京劇臉譜》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臉譜是中國戲劇中特有的化妝藝術,以寫實與象征相結合的藝術夸張手法,鮮明地表現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類型、性格、品質、年齡等綜合特征。臉譜又是一種富有裝飾性的圖案藝術,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京劇臉譜的顏色一般以某一種顏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這種顏色成為“主色”,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的直覺表現手段。每個臉譜至少用三種以上的顏色,各種色彩顯示不同的作用與象征,可以表現人物的忠、奸、善、惡,寓意褒貶,愛憎分明。本課選用了學生較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義的傳統京劇人物形象,使學生能夠很快的掌握本課學習內容,能在理解教師意圖的基礎上完成學習任務。二、教學對象分析:本課教學對象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較強,對“時、空”觀念也比較明確,理解記憶、抽象思維和創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優勢,并且能長久保持,興趣穩定。模仿能力創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京劇臉譜藝術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識,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表現欲望。三、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國京劇臉譜藝術的特點和色彩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中國臉譜藝術富有圖案美,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培養學生對京劇臉譜藝術的欣賞能力。2、實踐目標:根據自己的喜好動手制作一個京劇臉譜。3、情感目標:通過對京劇臉譜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關心、熱愛中國臉譜藝術的情感,培養民族自豪感。四、教學重點: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熱愛京劇的興趣,初步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在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中探索并掌握京劇臉譜的相關知識。五、教學難點: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臉譜的制作。六、教學多媒體設計: 在本課教學中使用了多媒體課件,課件中包含有視頻、聲音、演示過程等內容。課件的使用使學生能夠更直觀、更清楚、更快捷地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也使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隨時調整教學環節,有效地利用時間,提高教學效率。七、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1.今天在上課之前,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視頻(《說唱臉譜》音樂聲起,師生共同欣賞)2.同學們剛才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京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中國四大國粹之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京劇臉譜》的世界,感受他的獨特魅力吧!二、欣賞臉譜,分析京劇臉譜的形象特點。1、同學們今天可要大飽眼福了,老師給大家帶來很多臉譜,他們都急著和大家打招呼呢,你們瞧!燈片演示同學們所熟悉的人物臉譜。(1)提問:京劇中的人物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京劇是我國傳統藝術,在京劇中有些人物的臉上有一些圖案和顏色,是京劇特有的舞臺化妝藝術。這種用來化妝用的圖案和顏色在京劇中叫臉譜。)(2)哪位同學知道京劇臉譜上的顏色是起什么作用的?講解:在京劇臉譜上有許多的顏色,這些顏色都有一定的含義,不可以隨便亂用。京劇臉譜的顏色是以一種顏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這種顏色稱為“主色”,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的直覺表現手段。(3)你能說出各種顏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嗎?紅色——表現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關羽。藍色——表現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如:竇爾敦。黑色——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肅煞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的人物形象。如:曹操。金、銀色——表現各種神怪形象。(4)意義: 問:京劇中為什么要用臉譜化妝? 總結:臉譜是京劇中特有的化妝藝術。是用寫實和象征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把人物的形象進行夸張,以突出、強化人物的特征而采用的一種手段,用來造成舞臺的效果。三、制作臉譜(點擊課件:示范畫法)1、準備材料:雞蛋殼、白面具、水彩工具:鉛筆,小毛筆2、制作過程(1)選擇自己喜歡的臉譜,作為臨摹對象,(2)用鉛筆勾出草圖,用水彩著色(3)用小毛筆勾畫黑線3、注意事項:(1)定出臉譜的中軸線以及眉、眼、口、鼻的位置。(2)用筆要準確有力,渲染濃淡有致,勾勒應惜墨如金四、教師巡回輔導幫助學生完成。1、每個臉譜至少有三種顏色。2、著色時先勾邊線再涂染。3、用水不能過多。五、作品展評以及表演:1、分組模仿時裝模特進行表演(播放有節奏感的音樂)。2、學生觀看并點評。六、拓展與總結:1、介紹本土京劇大師---譚鑫培2、今天我們學習了畫臉譜,大家不僅知道了京劇臉譜的審美價值所在,還自己繪制出了一幅幅生動的譜式,創造了美。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進一步去體會欣賞臉譜藝術,提高對戲劇藝術的欣賞能力,弘揚祖國傳統藝術。 八、板書設計: 研究京劇臉譜制作臉譜步驟:1、 確立白面具或雞蛋的中軸線2、 用鉛筆勾勒出臉譜的輪廓3、 用毛筆給勾勒好的輪廓著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