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心臟是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說出心臟的位置、識別心臟的解剖方位,描述心臟的基本結構以及所連接的血管。(2)說明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3)解釋左心室肌肉壁比右心室肌肉壁厚的原因。(4)識別房室瓣和動脈瓣,說明心臟內血液是按照一定方向進行流動的。2.能力目標(1)通過辨認心臟的結構組成,區別與心臟相連的不同血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及合作的精神。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在觀察、討論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功感,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2)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二、教學重點與難點1.教學重點觀察心臟,辨認心臟各部分結構。說明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2.教學難點識別與心臟相連通的血管,辨認房室瓣與動脈瓣,說出心臟內的血流方向。三、教學方法討論法、直觀教學法、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人只要活著,心臟就在不斷的跳動,一旦心臟停止跳動,就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結束了。心臟如此重要,是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它有哪些特點能夠適應這一功能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心臟的知識。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引入新課。 新知識傳授1、學生活動:要求學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臟搏動,初步了解心臟的位置。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胸腔透視圖,心臟的位置。展示人體心臟外形圖,觀察心臟的形態,識別人體心臟的各個方位。 2、識別心臟的各個方位后,通過觀察心臟的結構和功能視頻回答預設的問題首先指導學生觀察,比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再引導學生回憶所學的人體四種基本組織,同時設問:從心臟壁的厚薄來看,心房與心室有什么不同 左心室與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 讓學生講出心臟的組成及心臟壁的厚薄。然后結合人體心臟解剖的課件,分部觀察人體心臟的四個腔,使學生明確左心房與左心室相通,右心房與右心室相通,左右兩邊不相通。在此基礎上,找出與心臟相連的幾條大血管。同時教師邊講邊畫出心臟結構簡易黑板圖,肯定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最后用課件展示心臟解剖圖,要求學生寫出心臟四腔及連通的大血管,加以 鞏固。這樣,由分解到綜合最后形成整體概念,重點突出,使學生掌握人體心臟的結構。 3、在學生掌握心臟的結構及其相連血管知識的基礎上,講授心臟瓣膜的位置及其開啟關閉與心臟內血流方向的關系,這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難點,為突破難點,我準備利用多媒體手段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首先指導學生閱讀課文38頁,通過指導閱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然后,課件展示人體心臟瓣膜縱剖放大圖,指導學生觀察人體心臟瓣膜的位置與開關方向;緊接著課件展示人體心臟瓣膜橫剖面放大圖引導學生觀察心臟瓣膜的分布及組成。設問: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有什么特殊的結構 通過觀察與提問使學生明白心臟中有房室瓣和動脈瓣,房室瓣位于心房與心室之間,只能朝向心室開,動脈瓣位于心室與動脈之間,只能朝向動脈開。在此基礎上,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心臟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課件展示血液在心臟內流動的動畫圖,顯示血液在心臟內流動的方向與心臟瓣膜開閉的關系,同時設問:“同學們,從圖中我們看到血液在心臟中是如何流動的 心臟瓣膜在血液流動中起什么作用 ”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從而歸納出瓣膜的開閉與血液流動的關系:即心臟瓣膜能控制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動,也就是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這樣,通過多層次,多方向的反復觀察和教學,難點被逐一突破。 4、通過以上的學習,教師接著可提問:“人體心臟的功能是什么 ”從而歸納出人體心臟的功能是推動血液在血管中循環流動。然后又問:“體育鍛煉和適宜體力勞動對心臟有何好處 ”對學生進行衛生保健的教育。課堂小結課件展示心臟解剖放大圖,結合板書設計,請學生自己歸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板書設計心臟是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1、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左心室一一連通主動脈 左心房一一連通肺靜脈右心房一一連通上下腔靜脈右心室一一連通肺動脈 2、防止血液倒流的結構 房室瓣一位于心房與心室之間 動脈瓣一位于心室與動脈之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