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如圖甲所示為某實驗室的自動恒溫箱,該恒溫箱工作環境的溫度為15℃左右,恒溫箱內部的電路由控制電路和加熱電路兩部分組成,簡化后的電路圖如圖乙所示。控制電路中的電源兩端電壓為12V,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5kΩ,R2為裝在恒溫箱內的熱敏電阻,如圖丙所示為R2阻值隨溫度變化的圖象。電壓鑒別器接在控制電路的A. B兩點間。當熱敏電阻R2的阻值發生變化時,A、B間的電壓UAB隨之發生變化。電壓鑒別器可通過內部的電磁繼電器控制加熱電路中開關S的通斷。當UAB小于2V時,鑒別器將使加熱電路中開關S閉合,使加熱電路的電熱絲通電而發熱,從而使箱內溫度升高;當UAB大于3V時,鑒別器將使開關S斷開,停止加熱。在分析電路時,可將電壓鑒別器內部視為斷路。求:21cnjy.com(1)恒溫箱內部的溫度為20℃時,通過熱敏電阻R2的電流;(2)該恒溫箱內的溫度將保持在怎樣的范圍;2.實驗室有一瓶碳酸鈣和氯化鈣粉末組成的均勻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和該混合物反應(所得溶液均為不飽和溶液),四組實驗數據記錄如表,請分析計算:實驗組別 一 二 三 四稀鹽酸質量/g 100.0 100.0 100.0 100.0混合物質量/g 3.0 6.0 9.0 12.0所得溶液質量/g 101.9 103.8 105.0 a剩余固體質量/g 0 0 m n(1)反應后,稀鹽酸還有剩余的是第___組;(2)求混合物中碳酸鈣和氯化鈣質量之比;(3)表中a的值為___;(4)求表中m的值。3.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一批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稱取15g石灰石樣品,把80g稀鹽酸分4次加入樣品中(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成分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充分反應后經過濾、干燥等操作,最后稱量,得實驗數據如下: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實驗序號 稀鹽酸的用量/g 剩余固體的質量/g第一次 20 10第二次 20 5第三次 20 3第四次 20 m(1)從以上數據可推知,m=___.(2)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___.(3)求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4.植物的新陳代謝要受到外界環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響.下圖表示一株葉面積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濃度的條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單位:毫克/(分米2 小時)).請回答:(1)B點表示的意義是___.(2)如果白天光照強度較長時間為n1時,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長?為什么?(3)在光照強度為n3的情況下光照4小時,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毫克.(4)寫出植物發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學方程式,并根據此化學方程式計算在光照強度為n3的情況下光照4小時,該植物發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質量(結果保留2位小數).21教育網5.廣口瓶中裝有適量NaHCO3的稀溶液,將新鮮的綠藻浸在該溶液中.已知當溶液中CO2被不斷消耗時,溶液中將發生以下反應:2NaHCO3=Na2CO3+CO2↑+H2O.當溶液中CO2的量不斷增加,發生以下反應:Na2CO3+CO2+H2O=2NaHCO3.將裝置在暗室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廣口瓶中NaHCO3的含量如何變化 ------21·cn·jy·com6.根據圖所示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測定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時,能測定的變化有很多種,通常只測定其中之一的變化就可以了。從下列列舉的變化里,選擇其中最易操作的是___.(本題只選最佳的一個答案)A. 生成的葡萄糖B. 生成的淀粉C. 生成的氧氣D. 消耗的水E. 消耗的二氧化碳F. 消耗的氧(2)用圖中所示的裝置,研究水草光合作用時,三角燒瓶里的水草中,加入___溶液效果最好(從以下溶液中選填序號:①葡萄糖溶液、②氫氧化鈉溶液、③CO2釋放溶液)(3)加入上述溶液,水草在光照一定時間后,實驗裝置U形管兩側的液柱左側要___(填“高于”“相平”或“低于”)右側。www.21-cn-jy.com(4)若不加入上述溶液,水草在光照一定時間后,實驗裝置U形管兩側的液柱高度變化不大,原因是___.7.如圖表示每次呼吸肺內氣體量的變化曲線.與此相適應,符合肺內氣壓變化的曲線是下圖中的( ?。?br/>AB.C.D. 2·1·c·n·j·y8.如圖是肺部的示意圖,當肋間外肌和腹肌收縮時,圖中a、b、c 三部位的壓力大小依次是( ?。?br/>A. c>a>b B. a>b>c C. a>c>b D. b>c>a9. 在同一天時間里,從經過饑餓處理的植物的同一葉片上陸續取下面積相同的葉圓片,稱取其質量,實驗情況如圖所示.在不考慮葉片內有機物向其他部位轉移的情況下進行分析,其中錯誤的是( ?。?br/>A. 葉圓片y比葉圓片x重B. (y-x)g可代表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光合作用中有機物的凈增加量C. 在下午4時至晚上10時這段時間內,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為y-zD. 假使全天溫度保持不變,則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一個葉圓片制造的有機物為2y-x-z【來源:21·世紀·教育·網】10.某同學去我市的樂業大石圍天坑游玩時,取回了若干塊礦石樣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對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進行檢測:取這種石灰石樣品6g,把4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測量過程所得數據見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不與鹽酸反應).求:加入稀鹽酸的次序 1 2 3 4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0 10 10 10剩余固體的質量/g 4.0 m 0.6 0.6(1)m=___g;(2)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3)所用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4)重新取該石灰石樣品10克,加入若干克該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后恰好反應,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1.山茶油是一種綠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檸檬醛.現從山茶油中提取7.6g檸檬醛,使其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則檸檬醛中( )A. 只含碳、氫元素B. 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氫、氧元素D. 含有的元素無法判斷12.2A+3B═C+3D中A和C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3:38,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已知一定量的A和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4.2gC和0.6gD,則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br/>A. 36.5 B. 63 C. 98 D. 29413.《美國化學會志》報道了中國科學家以二氧化碳和鈉在一定條件制得金剛石,其化學方程式為3CO2+4Na═2X+C(金剛石),則X的化學式為()A. Na2O2 B. Na2CO3 C. Na2O D. Na4C2O14.取若干克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固體混合物,在試管中加熱至不再有氣體放出,將試管內的剩余固體冷卻后溶于水,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純凈固體3.25g,還得到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7.45%的濾液。(1)推斷試管內剩余固體中含有哪些物質 各為多少克 (2)計算氯酸鉀的質量及反應放出的氣體質量.(3)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1.如圖甲所示為某實驗室的自動恒溫箱,該恒溫箱工作環境的溫度為15℃左右,恒溫箱內部的電路由控制電路和加熱電路兩部分組成,簡化后的電路圖如圖乙所示。控制電路中的電源兩端電壓為12V,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5kΩ,R2為裝在恒溫箱內的熱敏電阻,如圖丙所示為R2阻值隨溫度變化的圖象。電壓鑒別器接在控制電路的A. B兩點間。當熱敏電阻R2的阻值發生變化時,A、B間的電壓UAB隨之發生變化。電壓鑒別器可通過內部的電磁繼電器控制加熱電路中開關S的通斷。當UAB小于2V時,鑒別器將使加熱電路中開關S閉合,使加熱電路的電熱絲通電而發熱,從而使箱內溫度升高;當UAB大于3V時,鑒別器將使開關S斷開,停止加熱。在分析電路時,可將電壓鑒別器內部視為斷路。求:21cnjy.com(1)恒溫箱內部的溫度為20℃時,通過熱敏電阻R2的電流;(2)該恒溫箱內的溫度將保持在怎樣的范圍;2.實驗室有一瓶碳酸鈣和氯化鈣粉末組成的均勻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和該混合物反應(所得溶液均為不飽和溶液),四組實驗數據記錄如表,請分析計算:實驗組別 一 二 三 四稀鹽酸質量/g 100.0 100.0 100.0 100.0混合物質量/g 3.0 6.0 9.0 12.0所得溶液質量/g 101.9 103.8 105.0 a剩余固體質量/g 0 0 m n(1)反應后,稀鹽酸還有剩余的是第___組;(2)求混合物中碳酸鈣和氯化鈣質量之比;(3)表中a的值為___;(4)求表中m的值。3.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一批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稱取15g石灰石樣品,把80g稀鹽酸分4次加入樣品中(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成分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充分反應后經過濾、干燥等操作,最后稱量,得實驗數據如下: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實驗序號 稀鹽酸的用量/g 剩余固體的質量/g第一次 20 10第二次 20 5第三次 20 3第四次 20 m(1)從以上數據可推知,m=___.(2)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___.(3)求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4.植物的新陳代謝要受到外界環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響.下圖表示一株葉面積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濃度的條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單位:毫克/(分米2 小時)).請回答:(1)B點表示的意義是___.(2)如果白天光照強度較長時間為n1時,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長?為什么?(3)在光照強度為n3的情況下光照4小時,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毫克.(4)寫出植物發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學方程式,并根據此化學方程式計算在光照強度為n3的情況下光照4小時,該植物發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質量(結果保留2位小數).21教育網5.廣口瓶中裝有適量NaHCO3的稀溶液,將新鮮的綠藻浸在該溶液中.已知當溶液中CO2被不斷消耗時,溶液中將發生以下反應:2NaHCO3=Na2CO3+CO2↑+H2O.當溶液中CO2的量不斷增加,發生以下反應:Na2CO3+CO2+H2O=2NaHCO3.將裝置在暗室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廣口瓶中NaHCO3的含量如何變化 ------21·cn·jy·com6.根據圖所示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測定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時,能測定的變化有很多種,通常只測定其中之一的變化就可以了。從下列列舉的變化里,選擇其中最易操作的是___.(本題只選最佳的一個答案)A. 生成的葡萄糖B. 生成的淀粉C. 生成的氧氣D. 消耗的水E. 消耗的二氧化碳F. 消耗的氧(2)用圖中所示的裝置,研究水草光合作用時,三角燒瓶里的水草中,加入___溶液效果最好(從以下溶液中選填序號:①葡萄糖溶液、②氫氧化鈉溶液、③CO2釋放溶液)(3)加入上述溶液,水草在光照一定時間后,實驗裝置U形管兩側的液柱左側要___(填“高于”“相平”或“低于”)右側。www.21-cn-jy.com(4)若不加入上述溶液,水草在光照一定時間后,實驗裝置U形管兩側的液柱高度變化不大,原因是___.7.如圖表示每次呼吸肺內氣體量的變化曲線.與此相適應,符合肺內氣壓變化的曲線是下圖中的( )AB.C.D. 2·1·c·n·j·y8.如圖是肺部的示意圖,當肋間外肌和腹肌收縮時,圖中a、b、c 三部位的壓力大小依次是( )A. c>a>b B. a>b>c C. a>c>b D. b>c>a9. 在同一天時間里,從經過饑餓處理的植物的同一葉片上陸續取下面積相同的葉圓片,稱取其質量,實驗情況如圖所示.在不考慮葉片內有機物向其他部位轉移的情況下進行分析,其中錯誤的是( )A. 葉圓片y比葉圓片x重B. (y-x)g可代表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光合作用中有機物的凈增加量C. 在下午4時至晚上10時這段時間內,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為y-zD. 假使全天溫度保持不變,則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一個葉圓片制造的有機物為2y-x-z【來源:21·世紀·教育·網】10.某同學去我市的樂業大石圍天坑游玩時,取回了若干塊礦石樣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對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進行檢測:取這種石灰石樣品6g,把4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測量過程所得數據見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不與鹽酸反應).求:加入稀鹽酸的次序 1 2 3 4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0 10 10 10剩余固體的質量/g 4.0 m 0.6 0.6(1)m=___g;(2)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3)所用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4)重新取該石灰石樣品10克,加入若干克該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后恰好反應,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1.山茶油是一種綠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檸檬醛.現從山茶油中提取7.6g檸檬醛,使其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則檸檬醛中( ?。?br/>A. 只含碳、氫元素B. 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氫、氧元素D. 含有的元素無法判斷12.2A+3B═C+3D中A和C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3:38,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已知一定量的A和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4.2gC和0.6gD,則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br/>A. 36.5 B. 63 C. 98 D. 29413.《美國化學會志》報道了中國科學家以二氧化碳和鈉在一定條件制得金剛石,其化學方程式為3CO2+4Na═2X+C(金剛石),則X的化學式為()A. Na2O2 B. Na2CO3 C. Na2O D. Na4C2O14.取若干克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固體混合物,在試管中加熱至不再有氣體放出,將試管內的剩余固體冷卻后溶于水,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純凈固體3.25g,還得到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7.45%的濾液。(1)推斷試管內剩余固體中含有哪些物質 各為多少克 (2)計算氯酸鉀的質量及反應放出的氣體質量.(3)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1.(1)由圖象知,當恒溫箱內部的溫度為20℃時,R2=25kΩ,此時電路總電阻為R=R1+R2=5kΩ+25kΩ=30kΩ=3×104Ω;通過熱敏電阻R2的電流為I=UR=12V3×104Ω=4×10 4A;(2)當U1=2V時,U2=U U1=12V 2V=10V,因為U1U2=IR1IR2=R1R2,所以R2=U2U1 R1=10V2V×5kΩ=25kΩ,由圖象知,t=20℃;當U′1=3V時,U2=U U′1=12V 3V=9V,因為IR′1IR′2=IR1IR′2=R1R′2,所以R′2=U′2U′1 R1=9V3V×5kΩ=15kΩ,由圖象知,t′=35℃;即該恒溫箱的溫度將保持在20℃ 35℃之間;2.(1)根據圖表中數據分析,每消耗3.0g混合物,溶液增加1.9g,第三次加入混合物9.0g,溶液增加質量為5.0g小于1.9g×3,說明混合物剩余,稀鹽酸完全反應;第一、二組稀鹽酸還有剩余,故填:一、二;(2)由第一組數據可知,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0.0+3.0g 101.9g=1.1g設3.0g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1.1g100x=441.1gx=2.5g混合物中碳酸鈣和氯化鈣質量之比為2.5g:(3.0g 2.5g)=5:1;故填:5:1;(3)由于第三組混合物剩余,稀鹽酸完全反應;所以第四組比第三組多溶解了12.0g 9.0g=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鈣,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鈣質量為3.0g×16=0.5g,所以a=105.0+0.5=105.5,故填:105.5;(4)第三組中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0.0g+9.0g 105.0g m=4.0g m設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y 4.0g m100y=444.0g my=100×(4.0g m)44,9.0g混合物中的碳酸鈣質量為9.0g×56=7.5g所以100×(4.0g m)44+m=7.5gm=1.94g,故填:1.94.3.(1)根據表中數據可以知道,前兩次減少的固體的質量均為5g,這說明20g稀鹽酸和5g碳酸鈣恰好完全反應,而第三次只減少2g,說明此時碳酸鈣已反應完全,故可以判斷m的值為3;(2)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15g 3g15g×100%=80%(3)設20g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5g x1005g=73x解得:x=3.65g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65g20g×100%=7.3%答: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7.3%.4.(1)由圖可知在n1時,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為0,即在該點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達到動態平衡,故答案為:在光照強度為n1時,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2)根據白天光照強度較長時間為n1時,可知n1時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則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若從全天來看,晚上指進行呼吸作用,則植物消耗的有機物大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所以植物不能正常生長,答:不能;因白天在光照強度為n1時,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即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質量相等,但植物晚上只進行呼吸作用,因此從全天看,有機物的消耗大于積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長;(3)因曲線表示的是凈光合量,則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為吸收加上抵消呼吸那部分的消耗,即光合作用的吸收速度為10 ( 5)=15毫克/(分米2 小時),再由株葉面積為10分米2、光照4小時,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5毫克/(分米2 小時)×10分米2×4小時=600毫克,故答案為:600;(4)設生成葡萄糖的質量為x毫克, 6CO2+6H2O 光C6H12O6+6O2 264 180 600mg x264180=600mgx解得x=409.09mg,答:該植物發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質量409.09mg.5. 碳酸氫鈉的含量應該是增加的.因為綠藻在暗室里無法照到光,呼吸作用強過光合作用,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進行第二個反應,所以生成碳酸氫鈉,其含量增加!6.(1)C;(2)③(3)低于;(4)由于不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呼吸消耗的O2和產生的CO2體積相等,錐形瓶內氣壓不變,所以左側液柱與右側液柱相比,液面高度相等。7.C.8.B9.A、y經過了光合作用,比在饑餓處理下的葉片多積累了一些有機物,因此y比x重,A正確;B、(y-x)g可代表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光合作用中有機物的凈增加量,B正確;C、下午4:00到晚上10:00都在黑暗中,植物葉片只進行呼吸作用,(y-z)g表示這6個小時呼吸消耗的有機物的量,所以呼吸作用速率為(y-z)/6,C錯誤;D、(y-x)g可代表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光合作用中有機物的凈增加量,(y-z)g表示這6個小時呼吸消耗的有機物的量,所以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一個葉圓片制造的有機物=6個小時內有機物的凈增加量+6個小時呼吸消耗的有機物的量=(y-x)+(y-z)=2y-x-z,D正確.故選:C.10.(1)樣品是6g,加入第一個10g鹽酸的時候,剩余固體是4.0g,說明反應掉的碳酸鈣的質量為2.0g.根據后面的數據可知此時碳酸鈣應該有剩余,也就是10g鹽酸和2.0g碳酸鈣是恰好完全反應。所以第二次再加10g鹽酸,反應掉的碳酸鈣還可能是2.0g,即還剩余2.0g固體,根據后面的固體質量可知,第二次應該也是反應掉2.0g.剩余2g.即m=2.0g.故答案為:2.0;(2)由于6g樣品剩余了0.6g不溶性物質,也就是碳酸鈣的質量為6g 0.6g=5.4g.則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5.4g6.0g×100%=90%.故答案為90%(3)10g鹽酸和2.0g碳酸鈣是恰好完全反應所用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2.0g 10gx10073=2.0g10gxx=14.6%(4)10g石灰石樣品消耗的鹽酸溶液的質量為y,生成的氯化鈣的質量為z,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w10g石灰石樣品含碳酸鈣的質量為10g×90%=9g 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 111 449g 14.6%y z w1009g=7314.6%y=111z=44wy=45gz=9.99gw=3.96g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9.99g9g+45g 3.96g×100%≈20%答: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11.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檸檬醛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而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以知道在檸檬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至于是不是含有氧元素則需經過計算,其計算過程如下:2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7.2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則0.8g+6g=6.8克,根據計算可以知道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之和小于7.6g,所以可以判斷在檸檬醛中還含有氧元素,則檸檬醛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選:C.12. C1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根據化學方程式:3CO2+4Na═2X+C(金剛石),可知:反應前有3個C原子,6個O原子,4個Na原子,反應后2X和1個C原子,可推斷出2X由4個Na原子,2個C原子,6個O原子組成,則1個X組成為:2個Na原子,1個C原子,3個O原子,由此可推斷出X的化學式為:Na2CO3;故選B.14.(1)根據分析可以知道試管中剩余的為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由“將試管內的剩余固體冷卻后溶于水,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純凈固體3.25g”,可以知道該固體為二氧化錳,由于反應至不再產生氣體,說明氯酸鉀以完全分解,那么所得溶液為氯化鉀溶液,可以知道氯化鉀的質量為:100g×7.45%=7.45g;(2)設氯酸鉀的質量為x,生成氧氣的質量為y,則: 245 149 96x 7.45g y 解得:x=12.25g;y=4.8g;(3)氯酸鉀中氯元素的質量為:;所以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為:;答:(1)試管內剩余固體中含有3.25g二氧化錳,7.45g氯化鉀;(2)氯酸鉀的質量為12.25g,反應放出氣體的質量為4.8g;(3)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2.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科學經典計算題-學生版.doc 科學經典計算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