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七下第三單元《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二力平衡》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七下第三單元《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二力平衡》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例1-1.(2019 銅仁市)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憑空想象出來的
B.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
D.如果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解: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它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是經受了實踐的檢驗的,故A錯誤;21*cnjy*com
B、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B錯誤;
C、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C錯誤;
D、如果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D。
例1-2.理想實驗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實和理論思維結合起來,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規律,如牛頓第一定律的得出。與此類似,人們為研究質量不同的物體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做過下面的理想實驗:將形狀和體積都相同的金、鉛、木三個實心小球,分別放入三種密度不同的介質中(ρ介質1>ρ介質2>ρ介質3),在同一高度,由靜止同時釋放,觀察比較三個小球下落的情況,如圖所示。由實驗可知:
(1)在同種介質中,下落速度最快的是   球(選填“金”、“鉛”或“木”);
(2)介質密度越小,三個小球下落時的速度  ??;
(3)進一步推理可得,當三個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時,  。
【解答】解;(1)由圖可知,小球在下落過程中,金球運動的最快,速度最大;
(2)由圖可知,三個小球在介質3中比在介質1中相同時間內下落的距離相差最小,由于ρ介質1>ρ介質2>ρ介質3,故介質密度越小,三個小球下落時的速度相差越??;
(3)介質的密度越小,速度相差越小,故進一步推理可得,當三個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時,下落速度相等。
故答案為:(1)金;(2)相差越?。唬?)下落速度相等。
例1-3.(2017·麗水)人類對力與運動關系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時代科學家的主要觀點,這三種觀點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C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例1-4.(2020 無錫)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
(1)需將小車從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以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   相同。
(2)讓小車先后在鋪有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最后所停的位置分別如圖中的小旗1、2、3所示。由此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   ;我們可以通過小車所受阻力減小時其運動路程變化的趨勢,推理出阻力減小到零時,運動的小車將   。
【解答】(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是為了使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等;
(2)讓小車先后在鋪有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小車通過的距離不同,由實驗知:接觸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就越遠,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如果運動的小車不受力時,小車的運動狀態將不會改變,則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速度;(2)越遠;勻速直線運動。
1.(2019春 南山區期末)如圖所示的四個作用力中,力的作用效果使受力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是( ?。?1教育網
A.運動員用力將鉛球推動 B.人用力拉長拉力器
C.人的壓力將跳板壓彎 D.射箭運動員將弓拉彎
【解答】解:A、運動員用力將鉛球推動,鉛球的運動狀態改變,故A符合題意;
B、人用力拉長拉力器,力改變了拉力器的形狀,故B不符合題意;
C、人的壓力將跳板壓彎,力改變了跳板的形狀,故C不符合題意;
D、運動員將弓拉彎,力改變了弓的形狀,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質量為M的滑塊甲和質量為m的滑塊乙(M>m),先后從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處由靜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繼續運動。假設水平面足夠長,那么兩個滑塊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它們之間的距離將( ?。?br/>A.逐漸變長 B.逐漸變短 C.保持不變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解答】解:滑塊M、m先后從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則滑塊M、m到達水平面上時的速度相等;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繼續運動,光滑平面不受摩擦力,則兩滑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由于速度相等,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所以它們之間的距離將保持不變。【 故選:C。
3.(2019春 蚌埠期中)一個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該物體將( ?。?br/>A.繼續做勻速圓周運動
B.立即靜止
C.改做勻速直線運動
D.無法確定其運動的變化情況
【解答】解: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以前是運動,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以前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選:C。
4.(2019春 涼州區期末)若不計空氣的阻力,足球離開腳面后使球在空氣中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br/>A.前鋒隊員 B.足球 C.守門員 D.地球
【解答】解:
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足球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受到重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故選:D。
5.下列各種情況中,物體的運動狀態不變的是( ?。?br/>A.拋出去的鉛球在空中飛行
B.地球同步衛星隨地球一起勻速運動
C.火箭發射升空的過程
D.小孩從平直的滑梯上勻速滑下
【解答】解:
A、拋出去的鉛球在空中飛行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運動狀態會發生變化,故A錯誤;
B、地球同步衛星隨地球一起勻速圓周運動,運動方向發生了變化,運動狀態改變,故B錯誤;
C、火箭發射升空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故C錯誤;
D、小孩從平直的滑梯上勻速滑下,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運動狀態不變,故D正確。故選:D。
6.(2019 臨海市二模)在鏈球比賽中,小宇以時鐘方向快速旋轉拋擲鏈球,如圖所示,若他的位置在圖中之O點,則他最適合在鏈球到達圖中甲、乙、丙、丁的哪一個位置時放開鏈球,才能讓鏈球飛得遠,又落在有效區內?(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答】解:根據題目知,球運動方向為圓的切線方向,
A、由圖知,當在甲圖松手時,鏈球的速度方向未向著有效區,不符合題意;
B、在乙處松手時,鏈球的速度方向向著有效區,符合題意;
C、在丙處松手時,鏈球斜向下運動,速度未向著有效區,不符合題意;
D、丁處,鏈球斜向下運動,速度未向著有效區,不符合題意。故選:B。
7.(2020 泰州)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
(1)小明調試實驗裝置時,將小車從斜面上A處滑下,如圖甲所示,小車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為讓小車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br/>A.小車仍從斜面A處滑下,換一個更長的木板
B.增大斜面的傾角,小車仍從斜面上A處滑下
C.斜面傾角不變,小車從斜面上A處以下位置滑下
D.減小斜面的傾角,小車仍從斜面上A處滑下
(2)調試成功后,小明每次均將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滑下,讓小車分別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運動,最終小車靜止時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路程越   。進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車運動時所受阻力為零,小車將保持  ?。ㄌ钸\動狀態);
(3)在上述實驗中,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  ?。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
(4)上述實驗結論是小明在分析實驗現象的基礎上,經過科學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實驗結論的過程與該實驗相同的是   。
A.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用小磁針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
C.探究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
D.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
【解答】(1)將小車從斜面上A處滑下,小車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說明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動能較大,速度較大,通過的路程比較大,所以為讓小車不滑出木板,可以換一個更長的木板;或者將小車從高度較低處滑下,或者可以減小斜面的傾角,從而減小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動能,減小小車在水平面的速度,減小小車通過的路程;故不可行的方法是增大斜面的傾角,小車仍從斜面上A處滑下。故選B。
(2)由圖示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速度減小得越慢,運動的路程越遠;進一步推理可知,當阻力為零時(即小車不受摩擦力),則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3)由題意可知,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滑下,所以小車到達毛巾表面和木板表面的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而且小車最后在毛巾表面和木板表面上都會停下來;所以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等于在木板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
(4)上述實驗結論是小明在分析實驗現象的基礎上,經過科學推理得出的。所用的方法是理想實驗法;
A.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用的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故A不符合題意;
B.用小磁針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用的方法是轉換法,故B不符合題意;
C.探究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用的方法是理想實驗法,故C符合題意;
D.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用的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故答案為:(1)B;(2)長;勻速直線運動;(3)等于;(4)C。
例2-1.(2019 十堰)下列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的物體有慣性,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
B.小汽車前排乘客需要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造成的傷害
C.跳遠運動員起跳前用力蹬地是為了增大慣性提高成績
D.宇航員到太空后慣性減小
【解答】解:A、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運動的物體有慣性,靜止的物體也有慣性。故A錯誤;
B、小汽車前排乘客需要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緊急剎車時會向前沖,即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故B正確;
C、運動員起跑時用力蹬地只是讓人能向上跳起,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是應用了慣性;故C錯誤; D、宇航員到太空后質量不變,所以慣性大小不變。故D錯誤。故選:B。
例2-2.如圖,撥動簧片簧片彎曲變形,把砝碼與支架之間的金屬片彈出,砝碼并沒有隨金屬片飛出,而是落在了支架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境鎏帲?1教育名師】
A.力改變了簧片的運動狀態
B.金屬片飛出,說明金屬片沒有慣性
C.金屬片離開簧片能繼續向前飛是受到慣性的作用
D.砝碼能落到支架上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解答】解:A、如圖所示,撥動簧片,力使簧片發生了形變,改變了簧片的形狀;故A錯誤;
B、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金屬片具有慣性;故B錯誤;
C、慣性是物體一種性質,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C錯誤;
D、砝碼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最后落到支架上;故D正確。故選:D。
例2-3.(2020·杭州)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時才有慣性 B. 物體速度越大慣性也越大
C. 靜止或勻速運動的物體沒有慣性 D. 物體受力或不受力時都具有慣性
【答案】 D
【解析】A.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即使運動狀態不變,物體也有慣性,故A錯誤;
B.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與運動速度無關,故B錯誤;
C.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故C錯誤;
D.物體受力或不受力時都具有慣性,故D正確。故選D。
例2-4.在小車上豎直放置一個小木塊,如果要發生如圖甲、乙所示的現象,小車應該如何運動?請你設計實驗方案
(1)要使木塊按甲圖的情況傾倒,小車的運動是   ;
(2)要使木塊按乙圖的情況傾倒,小車的運動是   。
【解答】解:解:甲圖:木塊與小車一起運動,當向右加速運動或向左減速運動,下端受摩擦力隨車加速或減速,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使得木塊向左傾倒;
乙圖:木塊與小車一起運動,當小車突然向左加速或向右減速時,下端受摩擦力隨車加速或減速,木塊上端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使得木塊向右傾倒。故答案為:(1)向右加速運動或向左減速運動;(2)向左加速運動或向右減速運動。
例2-5.(2020 黑龍江)轎車除了安全帶以外,還有一種安全裝置“頭枕”,對人起保護作用。如圖所示,“頭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種情況對人體造成傷害( ?。?br/>A.緊急剎車 B.左右轉彎 C.前方碰撞 D.后方追尾
【解答】當后方追尾時,坐在座椅上的人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頭會突然后仰,這時較軟的頭枕會保護頭頸不被撞傷。故選:D。
例2-6.(2020·衢州)將兩張同樣的紙分別剪出兩個相同的缺口,并在其中一張紙中間部分下端夾一個夾子,如圖甲、乙所示。小科和小江各捏住一張紙上沿的兩端,拿起后都讓紙面豎直且保持靜止,此時,夾子受到紙對它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自身重力大小。然后,他們用力迅速向兩邊拉,圖甲中紙斷成兩截,圖乙中紙斷成三截,多次實驗結果均相同。圖乙中紙斷成三截是因為中間部分夾上夾子后________,導致慣性增大。
【答案】 等于;質量增大
【解析】(1)當夾子在豎直方向上保持靜止狀態時,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夾子受到紙對它的摩擦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大小。
(2)圖乙中紙斷成三截是因為中間部分夾上夾子后質量增大導致慣性增大。
1.(2018·杭州)大游輪向東勻速直線行駛,小金面朝游輪前進方向,在游輪上的 A 位置豎直向上起跳, 落下時的位置在(不計空氣阻力)( )
A. A 位置的東側 B. A 位置的西側 C. A 位置 D. 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答案】 C
【解析】游輪勻速直線運動時,人游輪上豎直向上跳起時,由于慣性仍然保持與游輪相同的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所以會落回原處。故答案為:C。
2.(2018·紹興)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很多地方都會舉行劃龍舟比賽.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使龍舟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槳
B. 以龍舟上的鼓為參照物龍舟是運動的
C. 龍舟漂浮時所受的浮力小于龍舟的重力
D. 停止劃槳后龍舟還會繼續前進是因為龍舟具有慣性
【答案】 D
【解析】A、槳是向后劃的,而船是向前走的;所以使龍舟前進的施力物體是水;故A錯誤;
B、 龍舟和龍舟上的鼓是一體的,所以作為參照來觀察龍舟是靜止的;故B錯誤;
C、 龍舟漂浮時,龍舟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故C錯誤;
D、 物體失去動力后能繼續前進是由于慣性的原因;故D正確;故答案為:D
3.從正在勻速下降的載人氫氣球中掉下一重物(不計空氣摩擦阻力),此后該氫氣球的運動情況是( ?。?br/>A.先減速下降后上升 B.立即上升
C.繼續勻速下降 D.靜止不動
【解答】解:∵氫氣球勻速下降,
∴F?。紾,
當氫氣球上掉下一重物,F浮>G′,氫氣球受到的合力向上,
∵氫氣球具有慣性,
∴氫氣球將繼續下降,但速度減小,當速度減小為0后再上升。故選:A。
4.(2018·金華)2018年2月22日,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決賽中,武大靖為中國贏得平昌冬奧會首枚金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把冰刀磨得很鋒利,是為了增大摩擦力
B. 沖過終點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
C. 以滑行中的運動員作為參照物,觀眾是靜止的
D. 運動員用力蹬冰面就會向前運動,說明力是維 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答案】 B 【解析】A、冰刀磨得很鋒利,減小了接觸面積,增大了壓強而不是摩擦力;故A錯誤;
B、到達終點不能立即停止,是因為慣性的作用;故B正確;
C、運動員是運動的,所以以運動員為參照物,觀眾是運動的;故C錯誤;
D、運動員用力蹬冰面就會向前運動,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D錯誤;故答案為:B
5.(2020 咸寧)打乒乓球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一項運動,在比賽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發球后,球才會運動,因此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B.離拍后,球在空中繼續運動,是因為它受到了慣性的作用
C.接球時,球朝反方向飛出,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扣殺時,球速變快,拍對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對拍的作用力
【解答】A、發球后,球才會運動,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A錯誤。
B、離拍后,球在空中繼續運動,是因為它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B錯誤。
C、接球時,球受到球拍的彈力,球朝反方向飛出,說明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故C正確。
D、扣殺時球速變快,拍對球的作用力和球對拍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故D錯誤。
故選:C
6.(2020 濱州)如圖所示,小車從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小車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車到達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C.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速度逐漸變小,是因為小車不受力
D.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A、小車在斜面上受豎直向下的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故A錯誤;
B、小車在水平面繼續運動是因為小車本身有慣性,而不能說受到慣性力作用,故B錯誤;
C、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速度逐漸變小,是因為小車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C錯誤;
D、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其運動狀態不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D。
7.(2018·湖州)小華和小麗在觀摩一次自行車比賽中,看到運動員在轉彎時,身體和自行車都是向彎道內側傾斜的,如圖甲所示。
(1)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為什么要向彎道內側傾斜呢?小華提出了疑問。一旁的小麗說:“要想轉彎,必須受力。身體傾斜是為了給自行車一個向內側轉彎的力”小華覺得小麗“要想轉彎,必須受力”的觀點很有道理,因為 。
(2)我們平時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的傾斜沒有這么明顯??蔀槭裁幢荣悤r選手傾斜得這么明顯呢?且靠內道的選手轉彎時比外道選手傾斜得更明顯。使騎行的自行車轉彎的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華和小麗提出了兩種猜想。
猜想一:可能與騎行的速度有關。猜想二:可能與圓弧形跑道的半徑有關。
(3)接著,小華和小麗一起設計實驗,并在實驗室里通過實驗驗證猜想一。
把半徑為0.5米的半圓軌道(左端連著橫桿)通過橫桿在O點與墻壁活動連接(能繞O點在豎直方向自由轉動),軌道置于壓力傳感器上時,傳感器示數為1牛。讓質量為30克的同一小鋼球分別從距離傳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處自由滾下,如圖乙所示。觀察、記錄每次壓力傳感器達到的最大示數(注:小鋼球到達最低點時的示數最大),記錄如下表。
小鋼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壓力傳感器高度/米 0.5 0.4 0.3
壓力傳感器
達到的最大示數/牛 1.90 1.78 1.66
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若要驗證猜想二,從控制變量角度考慮,需對上述實驗進行哪兩項改變?(不考慮小鋼球與軌道之間的摩擦)① ;② 。
(4)實驗后,他倆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讓騎行的自行車轉彎需要的力還可能與人和車的總質量有關。于是,他倆又展開了后續實驗探究……
(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3)其它條件相同時,使自行車轉彎所需要的力隨運動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①改變圓弧形軌道的半徑;
②讓同一小鋼球在不同軌道上距壓力傳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滾下
例3-1.(2020·寧波)健身者在沒有其它輔助的情況下,下列姿勢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如下圖所示:
在上面四幅圖中,只有A選項中人的重力作用下沒有通過雙腳的支撐面,所以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平衡,故A符合題意,而B、C、D錯誤。故選A。
例3-2. (2019·嘉舟)研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小明用剪刀將圖中靜止的薄塑料片從中間剪斷,他要研究的是這兩個力是否( C )
A、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B、方向相反
C、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D、大小相等
例3-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明用如圖的裝置,把小卡片兩端細線繞過滑輪,并掛上鉤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1教育名師
A.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
B.探究兩個力大小關系時,應觀察細線兩端所掛鉤碼的個數
C.探究兩個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的操作是旋轉小卡片,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D.滑輪在實驗中的作用是省力
【解答】解:A、實驗中選擇小卡片,主要為了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故A正確;
B、探究兩個力大小關系時,可以通過改變細線下面所掛碼的個數改變二力的大??;故B正確;
C、為了探究兩個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實驗中把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目的是使小卡片受到的兩個拉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21cnjy.com
D、在實驗過程中,使用定滑輪是為了改變力的方向;故D錯誤。故選:D。
例3-4.小宇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不考慮兩邊細繩的重力對實驗的影響。關于這個實驗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景鏅嗨校?1教育】
A.實驗時要把小車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實驗效果更好
B.小車左側受到的拉力就是左邊托盤和盤內砝碼的總重力
C.只有小車處于靜止狀態時,小車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當小車平衡后,小宇將小車轉過一個角度,設計此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彼此平衡21
【解答】解:
A、“探究二力平衡條件”這個實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盡量減少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所以水平面越光滑越好,故A錯誤;
B、由于小車和桌面之間存在摩擦力,所以小車左側受到的拉力不一定等于左邊托盤和盤內砝碼的總重力,故B錯誤;
C、靜止的物體和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都稱為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受平衡力作用,故C錯誤;
D、將小車扭轉一個角度,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二力不平衡,故松手后,小車將轉動,不能保持平衡;設計此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故D正確。
故選:D。
1.如圖甲所示為一個掛在墻上的彈性小球被拉開一個角度放手瞬間的情形,圖乙是小球逆時針轉動到剛剛碰到墻壁瞬間的情形,請對小球進行分析( ?。?br/>A.甲圖中小球受到重力,繩子拉力,小球處于平衡狀態
B.乙圖中小球受到重力,繩子拉力和墻對球的彈力,小球處于不平衡狀態
C.乙圖中小球受到重力,繩子拉力,小球處于不平衡狀態
D.乙圖中小球受到重力,繩子拉力,小球處于平衡狀態
【解答】解:小球逆時針轉動到剛剛碰到墻壁瞬間的情形,則小球受到三個力的共同作用:繩子的拉力、重力和墻壁對小球的彈力;由于小球剛碰觸到墻壁,小球處于加速狀態,所以小球受力不平衡,故B正確。
2.如圖所示,人站在商場里勻速上升的電梯上乘電梯上樓,那么此過程中,電梯對人作用力的方向( ?。?br/>A.豎直向上 B.豎直向下
C.與運動方向相同 D.與運動方向相反
【解答】解:
因為人站在勻速上升的電梯上,所以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所以電梯對人支持力的方向然豎直向上,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3.如圖所示,是利用每秒閃光10次的照相裝置拍攝到的四個物體運動的閃光照片(友情提示:圖中的黑點表示物體),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體是( ?。?br/>A. B. C. D.
【解答】解:選項A,雖然物體的速度是一定的,但物體不是在沿直線運動,所以物體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不是平衡力作用;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選項B和D,雖然物體是在沿直線運動,但物體的速度在發生變化,所以物體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也不是平衡力作用;21教育網
選項C,物體的速度一定且沿直線運動,所以物體受到的是平衡力作用。故選:C。
例4-1.有一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A、由于茶杯對桌面有壓力,所以桌面才支持茶杯,即壓力的相互作用力是支持力,故A選項錯誤;2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B選項正確;
C、重力是茶杯受到的力,而壓力是桌面受到的力,所以重力和壓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選項錯誤;
D、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所以重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選項錯誤。故選:B。
例4-2.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A、B、C三個石塊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所受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 B石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C. B石塊受到A石塊的重力和壓力的作用
D. C石塊對B石塊的支持力和A石塊對B石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B
【解析】(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相互作用力特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2)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在這兩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平衡力的特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解答】A、A所受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性質相同,A對B的壓力與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A所受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A錯誤;
B、B石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B石塊受到重力,A對B的壓力,C對B的支持力,說法正確,B正確;
C、B石塊受到A石塊的重力和壓力的作用,A石塊的重力是A受到的,B石塊受到的是A石塊對B的壓力,C錯誤;
D、C石塊對B石塊的支持力和A石塊對B石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石塊對B石塊的支持與A石塊對B石塊的壓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對平衡力,D錯誤。故選B
例4-3.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靜置著A、B兩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物體對A物體的支持力與A物體對B物體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
C.B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與水平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
D.B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水平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C
例4-4.(2019·紹興)如圖所示,內部均裝有磁鐵的兩塊清潔器M和N隔著窗玻璃總能合在一起移動,這讓玻璃清潔變得安全高效。關于清潔器的分析正確的是( )
A. 兩塊清潔器能合在一起的原理是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B. N受到的重力和M對N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C. 玻璃對N的支持力和M對N的吸引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移動M時,N也能跟著一起移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答案】 A
【解析】A.兩塊清潔器各是一塊磁鐵,之所以能夠合在一起是因為: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故A正確;
B.N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而M對N的吸引力在水平方向,二者不在同一直線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
C.玻璃對N的支持力水平向外,M對N的吸引力水平向內,二者作用在同一物體,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是平衡力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
D.移動M時,N也能跟著一起移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D錯誤。 故選A。
例4-5.(2019·金華)一只手握住甲、乙兩個核桃,逐漸增大握力,發現甲核桃碎裂時乙核桃完好。下列有關兩核桃相互擠壓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核桃相接觸部位受到的壓力相等 B. 甲對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對甲的作用力
C. 甲對乙的作用力沒有使乙核桃發生形變 D. 甲對乙的作用力與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 A
【解析】A、兩個核桃的接觸面積相等,而受力又相等,根據P=F/S可知,壓強也相等;故A正確;
B、甲對乙的作用力和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故B錯誤;
C、乙沒有破碎,但依然發生了形變,只是形變程度較小而已;故C錯誤;
D、甲對乙的作用力作用在乙上,而乙對甲的作用力作用在甲上,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故答案為:A。
例4-6.(2020 南京)如圖所示,小伙伴們在玩滑板車,腳蹬地后,人和車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人對車的壓力和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蹬地時,地面對腳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變產生的
C.停止蹬地后,車最終會停下來,說明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車在滑行過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車將立即停下來
【解答】A、人對車的壓力和車對人的支持力沒有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蹬地時,人的腳對地施加了一個力,地發生了形變,對人的腳產生了一個支持力,故B正確;
C、停止蹬地后,車最終會停下來的原因是受到阻力的作用,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C錯誤;
D、在滑行過程中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人和車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不會立即停下來,故D錯誤。故選:B。
例4-7.(2020 連云港)排球是我市中考體育測試項目之一,同學們在排球考試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排球上升到最高點時受平衡力的作用
B.排球下降時速度增大,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D.排球離開手后還能繼續向上運動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解答】A、排球上升到最高點時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故A錯誤;
B、排球下降時速度增大,是因為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B錯誤;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于球是運動的,則其運動狀態不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
D、排球離開手后還能繼續向上運動是由于排球具有慣性,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D錯誤。
故選:C。
1.(2020 安徽)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即重力不計),上端掛在鐵架臺的水平橫桿上,下端掛一重為G的小球并保持靜止。圖中分別畫出了該狀態下小球和彈簧的受力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G與F3是一對平衡力
B.G與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
D.F 1與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解答】
A、G與F3這兩個力沒有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G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小球;F3的施力物體是水平橫桿,受力物體是彈簧,所以G與F3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
CD、F1是彈簧拉動小球的力,F2是小球拉動彈簧的力,這兩個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2.(2020 泰州)如圖所示,直升機懸停在空中,不計浮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螺旋槳對空氣的作用力與直升飛機所受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螺旋槳對空氣的作用力與空氣對螺旋槳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C.懸停在空中的直升飛機對地球沒有作用力
D.直升飛機所受向上的力的施力物體是空氣
【解答】
A.螺旋槳對空氣的作用力向下,直升飛機所受重力方向也向下,所以這兩個力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
B.螺旋槳對空氣的作用力受力物體是空氣,空氣對螺旋槳的作用力受力物體是螺旋槳,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
C.懸停在空中的直升飛機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懸停在空中的直升飛機對地球也有力的作用,故C錯誤;
D.螺旋槳向下對空氣施力,根據力的相互性可知,空氣會對飛機向上施力,飛機便能上升,故D正確。
故選:D。
3.(2020 南充)汽車在公路上加速行駛,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汽車速度越大,汽車的慣性越大
B.汽車前行緊急剎車時,乘客身體將向后傾
C.汽車的牽引力與汽車受到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D.汽車受到的支持力與汽車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解答】
A、慣性大小只與質量有關,汽車速度變大,慣性不會變大,故A錯誤;
B、剎車前,汽車和乘客共同以較大的速度向前行駛,當汽車緊急剎車時,乘客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較大的速度向前運動,因此乘客會向前傾倒,故B錯誤;
C、汽車在公路上加速行駛,汽車處于非平衡狀態,汽車的牽引力與汽車受到的阻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分別作用在地面和汽車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
故選:D。
4.(2020 武漢)如圖所示,將一把鐵鎖用繩子懸掛起來,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松手后鐵鎖來回擺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擺動過程中,繩子對鐵鎖的拉力和鐵鎖對繩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擺動過程中,鐵鎖的運動狀態定發生變化
C.擺動過程中,繩子一定發生塑性形變
D.若繩子突然斷開,鐵鎖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
A、擺動過程中,繩子對鐵鎖的拉力和鐵鎖對繩子的拉力始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而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
B、擺動過程中,鐵鎖的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會發生變化,其運動狀態一定發生變化,故B正確;
C、擺動過程中,繩子受到鐵鎖的拉力(彈力),則繩子發生的是彈性形變,故C錯誤;
D、繩子突然斷開,此時鐵鎖受到的重力和空氣阻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不是平衡力,鐵鎖處于非平衡狀態,不會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B。
5.(2020 邵陽)教室里水平講臺上放有一個靜止的黑板刷,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講臺受到的重力和講臺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講臺對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對講臺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講臺對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D.講臺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講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解答】
A、講臺受到的重力和講臺對地面的壓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講臺對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對講臺的壓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講臺對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
D、講臺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講臺的支持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C。
6.(2020 甘孜州)關于下列體育項目,說法正確的是(  )
A.劃船比賽﹣﹣人用力向后劃槳是為了增大慣性
B.立定跳遠﹣﹣腳和地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引體向上﹣﹣人對單杠的拉力與單杠對人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D.百米賽跑﹣﹣裁判員通過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判斷運動快慢
【解答】A、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劃船比賽﹣﹣人用力向后劃槳,船槳向后劃水時,水對船施加前進的力,而不是增大慣性,故A錯誤;
B、立定跳遠時,腳要用力向后蹬地,地就對人一個向前的力,人就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確;
C、人雙手握住單杠靜止時,人對杠的拉力受力物體是單杠,杠對人的拉力受力物體是人,這兩個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
D、百米賽跑時。裁判員是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時間判斷運動快慢,誰用時間少,誰跑得快,故D錯誤。
故選:B。
7.(2020 江西)如圖所示,小明去公園遛狗時,用力拉住拴狗的繩子,正僵持不動。此時,若不計繩子重力,以下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br/>A.小明拉繩子的力與狗拉繩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狗的支持力
C.繩子對狗的拉力與地面對狗的阻力
D.繩子對狗的拉力與狗對繩子的拉力
【解答】
A.小明拉繩子的力與狗拉繩子的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
B.由圖可知,狗靜止不動時處于平衡狀態,豎直方向的合力為零,對狗受力分析可知,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繩子向上的分力作用,則狗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狗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二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繩子對狗的拉力與地面對狗的阻力,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且二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繩子對狗的拉力與狗對繩子的拉力,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
8.(2020 天津)一輛在水平道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它受到的平衡力有( ?。?br/>A.一對 B.二對 C.三對 D.四對
【解答】一輛在水平道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在水平和豎直方向上都處于平衡狀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牽引力與阻力)和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分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它受到的平衡力有二對。
只有B正確。故選:B。
9.(2020 隨州)(1)如圖甲是街頭魔術“人體懸空”,神奇的表演讓觀眾嘖嘖稱奇,備感神秘,但圖乙的場景又讓人大跌眼鏡。原來:魔術愛好者雙腿間夾著一根鋼管,鋼管延伸出來的短板正好可以讓助手躺在上面。不過這樣也是非常耗費體力的,難怪助手堅持了沒一會兒就因體力不支而摔倒。請根據甲、乙圖,寫一句評論,在該魔術中物理規律是否“失效”,并作簡單說明:  ??;
(2)圖丙、丁是某地街頭的“人體懸浮”術表演,請根據丙、丁圖,提出“人體懸浮”平衡的原因猜想(從受力的角度看人是如何平衡的):   。
【解答】
(1)根據圖甲可知,此時的人處于靜止狀態,受力是平衡的;乙圖中,當人對短板施加的力與人的重力不是平衡力的時候,人受力不平衡,所以會掉下來,這兩種情況都符合物理規律;
(2)圖丙、丁中人體懸浮時,處于靜止狀態,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的共同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線,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
故答案為:(1)否;人處于靜止狀態,受力是平衡的;當人對短板施加的力與人的重力不是平衡力的時候,人受力不平衡,所以會掉下來;
(2)人體懸浮時,處于靜止狀態,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的共同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
2例1-1.(2019 銅仁市)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憑空想象出來的
B.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
D.如果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例1-2.理想實驗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實和理論思維結合起來,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規律,如牛頓第一定律的得出。與此類似,人們為研究質量不同的物體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做過下面的理想實驗:將形狀和體積都相同的金、鉛、木三個實心小球,分別放入三種密度不同的介質中(ρ介質1>ρ介質2>ρ介質3),在同一高度,由靜止同時釋放,觀察比較三個小球下落的情況,如圖所示。由實驗可知:
(1)在同種介質中,下落速度最快的是   球(選填“金”、“鉛”或“木”);
(2)介質密度越小,三個小球下落時的速度  ??;
(3)進一步推理可得,當三個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時,  。
例1-3.(2017·麗水)人類對力與運動關系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時代科學家的主要觀點,這三種觀點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例1-4.(2020 無錫)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
(1)需將小車從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以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   相同。
(2)讓小車先后在鋪有錦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最后所停的位置分別如圖中的小旗1、2、3所示。由此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  ??;我們可以通過小車所受阻力減小時其運動路程變化的趨勢,推理出阻力減小到零時,運動的小車將   。
1.(2019春 南山區期末)如圖所示的四個作用力中,力的作用效果使受力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是( ?。?1教育網
A.運動員用力將鉛球推動 B.人用力拉長拉力器
C.人的壓力將跳板壓彎 D.射箭運動員將弓拉彎
2.質量為M的滑塊甲和質量為m的滑塊乙(M>m),先后從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處由靜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繼續運動。假設水平面足夠長,那么兩個滑塊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它們之間的距離將( ?。?br/>A.逐漸變長 B.逐漸變短 C.保持不變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3.(2019春 蚌埠期中)一個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該物體將( ?。?br/>A.繼續做勻速圓周運動
B.立即靜止
C.改做勻速直線運動
D.無法確定其運動的變化情況
4.(2019春 涼州區期末)若不計空氣的阻力,足球離開腳面后使球在空氣中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br/>A.前鋒隊員 B.足球 C.守門員 D.地球
5.下列各種情況中,物體的運動狀態不變的是( ?。?br/>A.拋出去的鉛球在空中飛行
B.地球同步衛星隨地球一起勻速運動
C.火箭發射升空的過程
D.小孩從平直的滑梯上勻速滑下
6.(2019 臨海市二模)在鏈球比賽中,小宇以時鐘方向快速旋轉拋擲鏈球,如圖所示,若他的位置在圖中之O點,則他最適合在鏈球到達圖中甲、乙、丙、丁的哪一個位置時放開鏈球,才能讓鏈球飛得遠,又落在有效區內?( ?。?br/>A.甲 B.乙 C.丙 D.丁
7.(2020 泰州)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
(1)小明調試實驗裝置時,將小車從斜面上A處滑下,如圖甲所示,小車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為讓小車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小車仍從斜面A處滑下,換一個更長的木板
B.增大斜面的傾角,小車仍從斜面上A處滑下
C.斜面傾角不變,小車從斜面上A處以下位置滑下
D.減小斜面的傾角,小車仍從斜面上A處滑下
(2)調試成功后,小明每次均將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滑下,讓小車分別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運動,最終小車靜止時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路程越   。進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車運動時所受阻力為零,小車將保持  ?。ㄌ钸\動狀態);
(3)在上述實驗中,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
(4)上述實驗結論是小明在分析實驗現象的基礎上,經過科學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實驗結論的過程與該實驗相同的是   。
A.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用小磁針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
C.探究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
D.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
例2-1.(2019 十堰)下列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運動的物體有慣性,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
B.小汽車前排乘客需要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造成的傷害
C.跳遠運動員起跳前用力蹬地是為了增大慣性提高成績
D.宇航員到太空后慣性減小
例2-2.如圖,撥動簧片簧片彎曲變形,把砝碼與支架之間的金屬片彈出,砝碼并沒有隨金屬片飛出,而是落在了支架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境鎏帲?1教育名師】
A.力改變了簧片的運動狀態
B.金屬片飛出,說明金屬片沒有慣性
C.金屬片離開簧片能繼續向前飛是受到慣性的作用
D.砝碼能落到支架上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例2-3.(2020·杭州)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時才有慣性 B. 物體速度越大慣性也越大
C. 靜止或勻速運動的物體沒有慣性 D. 物體受力或不受力時都具有慣性
例2-4.在小車上豎直放置一個小木塊,如果要發生如圖甲、乙所示的現象,小車應該如何運動?請你設計實驗方案
(1)要使木塊按甲圖的情況傾倒,小車的運動是  ?。?br/>(2)要使木塊按乙圖的情況傾倒,小車的運動是   。
例2-5.(2020 黑龍江)轎車除了安全帶以外,還有一種安全裝置“頭枕”,對人起保護作用。如圖所示,“頭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種情況對人體造成傷害( ?。?br/>A.緊急剎車 B.左右轉彎 C.前方碰撞 D.后方追尾
例2-6.(2020·衢州)將兩張同樣的紙分別剪出兩個相同的缺口,并在其中一張紙中間部分下端夾一個夾子,如圖甲、乙所示。小科和小江各捏住一張紙上沿的兩端,拿起后都讓紙面豎直且保持靜止,此時,夾子受到紙對它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自身重力大小。然后,他們用力迅速向兩邊拉,圖甲中紙斷成兩截,圖乙中紙斷成三截,多次實驗結果均相同。圖乙中紙斷成三截是因為中間部分夾上夾子后________,導致慣性增大。
1.(2018·杭州)大游輪向東勻速直線行駛,小金面朝游輪前進方向,在游輪上的 A 位置豎直向上起跳, 落下時的位置在(不計空氣阻力)( )
A. A 位置的東側 B. A 位置的西側 C. A 位置 D. 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2.(2018·紹興)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很多地方都會舉行劃龍舟比賽.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使龍舟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槳
B. 以龍舟上的鼓為參照物龍舟是運動的
C. 龍舟漂浮時所受的浮力小于龍舟的重力
D. 停止劃槳后龍舟還會繼續前進是因為龍舟具有慣性
3.從正在勻速下降的載人氫氣球中掉下一重物(不計空氣摩擦阻力),此后該氫氣球的運動情況是( ?。?br/>A.先減速下降后上升 B.立即上升
C.繼續勻速下降 D.靜止不動
4.(2018·金華)2018年2月22日,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決賽中,武大靖為中國贏得平昌冬奧會首枚金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把冰刀磨得很鋒利,是為了增大摩擦力
B. 沖過終點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
C. 以滑行中的運動員作為參照物,觀眾是靜止的
D. 運動員用力蹬冰面就會向前運動,說明力是維 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5.(2020 咸寧)打乒乓球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一項運動,在比賽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發球后,球才會運動,因此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B.離拍后,球在空中繼續運動,是因為它受到了慣性的作用
C.接球時,球朝反方向飛出,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扣殺時,球速變快,拍對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對拍的作用力
6.(2020 濱州)如圖所示,小車從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小車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車到達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C.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速度逐漸變小,是因為小車不受力
D.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7.(2018·湖州)小華和小麗在觀摩一次自行車比賽中,看到運動員在轉彎時,身體和自行車都是向彎道內側傾斜的,如圖甲所示。
(1)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為什么要向彎道內側傾斜呢?小華提出了疑問。一旁的小麗說:“要想轉彎,必須受力。身體傾斜是為了給自行車一個向內側轉彎的力”小華覺得小麗“要想轉彎,必須受力”的觀點很有道理,因為 。
(2)我們平時騎自行車轉彎時,身體的傾斜沒有這么明顯??蔀槭裁幢荣悤r選手傾斜得這么明顯呢?且靠內道的選手轉彎時比外道選手傾斜得更明顯。使騎行的自行車轉彎的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華和小麗提出了兩種猜想。
猜想一:可能與騎行的速度有關。猜想二:可能與圓弧形跑道的半徑有關。
(3)接著,小華和小麗一起設計實驗,并在實驗室里通過實驗驗證猜想一。
把半徑為0.5米的半圓軌道(左端連著橫桿)通過橫桿在O點與墻壁活動連接(能繞O點在豎直方向自由轉動),軌道置于壓力傳感器上時,傳感器示數為1牛。讓質量為30克的同一小鋼球分別從距離傳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處自由滾下,如圖乙所示。觀察、記錄每次壓力傳感器達到的最大示數(注:小鋼球到達最低點時的示數最大),記錄如下表。
小鋼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壓力傳感器高度/米 0.5 0.4 0.3
壓力傳感器
達到的最大示數/牛 1.90 1.78 1.66
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若要驗證猜想二,從控制變量角度考慮,需對上述實驗進行哪兩項改變?(不考慮小鋼球與軌道之間的摩擦)① ;② 。
(4)實驗后,他倆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讓騎行的自行車轉彎需要的力還可能與人和車的總質量有關。于是,他倆又展開了后續實驗探究……
例3-1.(2020·寧波)健身者在沒有其它輔助的情況下,下列姿勢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
A. B. C. D.
例3-2. (2019·嘉舟)研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小明用剪刀將圖中靜止的薄塑料片從中間剪斷,他要研究的是這兩個力是否( )
A、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B、方向相反
C、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D、大小相等
例3-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明用如圖的裝置,把小卡片兩端細線繞過滑輪,并掛上鉤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1教育名師
A.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
B.探究兩個力大小關系時,應觀察細線兩端所掛鉤碼的個數
C.探究兩個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的操作是旋轉小卡片,松手后觀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D.滑輪在實驗中的作用是省力
例3-4.小宇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不考慮兩邊細繩的重力對實驗的影響。關于這個實驗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景鏅嗨校?1教育】
A.實驗時要把小車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實驗效果更好
B.小車左側受到的拉力就是左邊托盤和盤內砝碼的總重力
C.只有小車處于靜止狀態時,小車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當小車平衡后,小宇將小車轉過一個角度,設計此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彼此平衡
1.如圖甲所示為一個掛在墻上的彈性小球被拉開一個角度放手瞬間的情形,圖乙是小球逆時針轉動到剛剛碰到墻壁瞬間的情形,請對小球進行分析( ?。?br/>A.甲圖中小球受到重力,繩子拉力,小球處于平衡狀態
B.乙圖中小球受到重力,繩子拉力和墻對球的彈力,小球處于不平衡狀態
C.乙圖中小球受到重力,繩子拉力,小球處于不平衡狀態
D.乙圖中小球受到重力,繩子拉力,小球處于平衡狀態
2.如圖所示,人站在商場里勻速上升的電梯上乘電梯上樓,那么此過程中,電梯對人作用力的方向( ?。?br/>A.豎直向上 B.豎直向下
C.與運動方向相同 D.與運動方向相反
3.如圖所示,是利用每秒閃光10次的照相裝置拍攝到的四個物體運動的閃光照片(友情提示:圖中的黑點表示物體),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體是( ?。?br/>A. B. C. D.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1教育網
例4-1.有一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例4-2.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A、B、C三個石塊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所受重力和B對A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 B石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
C. B石塊受到A石塊的重力和壓力的作用
D. C石塊對B石塊的支持力和A石塊對B石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例4-3.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靜置著A、B兩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B物體對A物體的支持力與A物體對B物體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A物體受到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
C.B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與水平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
D.B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水平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例4-4.(2019·紹興)如圖所示,內部均裝有磁鐵的兩塊清潔器M和N隔著窗玻璃總能合在一起移動,這讓玻璃清潔變得安全高效。關于清潔器的分析正確的是( )
A. 兩塊清潔器能合在一起的原理是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B. N受到的重力和M對N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C. 玻璃對N的支持力和M對N的吸引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移動M時,N也能跟著一起移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例4-5.(2019·金華)一只手握住甲、乙兩個核桃,逐漸增大握力,發現甲核桃碎裂時乙核桃完好。下列有關兩核桃相互擠壓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核桃相接觸部位受到的壓力相等 B. 甲對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對甲的作用力
C. 甲對乙的作用力沒有使乙核桃發生形變 D. 甲對乙的作用力與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例4-6.(2020 南京)如圖所示,小伙伴們在玩滑板車,腳蹬地后,人和車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人對車的壓力和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蹬地時,地面對腳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變產生的
C.停止蹬地后,車最終會停下來,說明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車在滑行過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車將立即停下來
例4-7.(2020 連云港)排球是我市中考體育測試項目之一,同學們在排球考試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排球上升到最高點時受平衡力的作用
B.排球下降時速度增大,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D.排球離開手后還能繼續向上運動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1.(2020 安徽)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即重力不計),上端掛在鐵架臺的水平橫桿上,下端掛一重為G的小球并保持靜止。圖中分別畫出了該狀態下小球和彈簧的受力示意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G與F3是一對平衡力
B.G與F3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
D.F 1與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2.(2020 泰州)如圖所示,直升機懸停在空中,不計浮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螺旋槳對空氣的作用力與直升飛機所受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螺旋槳對空氣的作用力與空氣對螺旋槳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C.懸停在空中的直升飛機對地球沒有作用力
D.直升飛機所受向上的力的施力物體是空氣
3.(2020 南充)汽車在公路上加速行駛,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汽車速度越大,汽車的慣性越大
B.汽車前行緊急剎車時,乘客身體將向后傾
C.汽車的牽引力與汽車受到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D.汽車受到的支持力與汽車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4.(2020 武漢)如圖所示,將一把鐵鎖用繩子懸掛起來,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松手后鐵鎖來回擺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擺動過程中,繩子對鐵鎖的拉力和鐵鎖對繩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擺動過程中,鐵鎖的運動狀態定發生變化
C.擺動過程中,繩子一定發生塑性形變
D.若繩子突然斷開,鐵鎖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5.(2020 邵陽)教室里水平講臺上放有一個靜止的黑板刷,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講臺受到的重力和講臺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講臺對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對講臺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講臺對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D.講臺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講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6.(2020 甘孜州)關于下列體育項目,說法正確的是( ?。?br/>A.劃船比賽﹣﹣人用力向后劃槳是為了增大慣性
B.立定跳遠﹣﹣腳和地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引體向上﹣﹣人對單杠的拉力與單杠對人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D.百米賽跑﹣﹣裁判員通過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判斷運動快慢
7.(2020 江西)如圖所示,小明去公園遛狗時,用力拉住拴狗的繩子,正僵持不動。此時,若不計繩子重力,以下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
A.小明拉繩子的力與狗拉繩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狗的支持力
C.繩子對狗的拉力與地面對狗的阻力
D.繩子對狗的拉力與狗對繩子的拉力
8.(2020 天津)一輛在水平道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它受到的平衡力有(  )
A.一對 B.二對 C.三對 D.四對
9.(2020 隨州)(1)如圖甲是街頭魔術“人體懸空”,神奇的表演讓觀眾嘖嘖稱奇,備感神秘,但圖乙的場景又讓人大跌眼鏡。原來:魔術愛好者雙腿間夾著一根鋼管,鋼管延伸出來的短板正好可以讓助手躺在上面。不過這樣也是非常耗費體力的,難怪助手堅持了沒一會兒就因體力不支而摔倒。請根據甲、乙圖,寫一句評論,在該魔術中物理規律是否“失效”,并作簡單說明:  ??;
(2)圖丙、丁是某地街頭的“人體懸浮”術表演,請根據丙、丁圖,提出“人體懸浮”平衡的原因猜想(從受力的角度看人是如何平衡的):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沙河市| 平果县| 德惠市| 红桥区| 阳曲县| 太康县| 肥城市| 鹤庆县| 莱阳市| 安平县| 吕梁市| 鄄城县| 固原市| 拜泉县| 深圳市| 红河县| 阳谷县| 九龙县| 泰顺县| 普陀区| 江城| 南安市| 西贡区| 仁化县| 寿宁县| 台中市| 资阳市| 罗定市| 惠来县| 开江县| 资源县| 新源县| 澄江县| 郸城县| 泸定县| 西和县| 阿坝县| 栾川县| 潞西市| 东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