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例1-1.如圖1表示體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為了探究他們對雪地壓力的作用效果,現(xiàn)利用海綿、小桌、砝碼進行模擬研究,應(yīng)選擇圖2中的哪幾種情形( )21cnjy.comA.甲與乙 B.乙與丙 C.甲與丙 D.以上都不對【解答】解:表示體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對雪地的壓力大致相同,滑雪板比人的鞋子的受力面積大的多,故在雪地里行走時,人對雪地的壓強大,所以下陷的程度深,這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guān),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是否有關(guān),應(yīng)控制壓力相同而受力面積不同,由圖示可知,甲與乙受力面積相同,壓力不同,不符合題意;甲與丙,受力面積不同,壓力也不同,沒有控制變量,故不符合題意;故乙、丙兩個實驗,壓力相同而受力面積不同,可以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是否有關(guān)。故選:B。例1-2.(2020 紹興)端午節(jié),小敏提著一盒粽子去看望長輩時,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壓強最大的是( )A.用單手提單繩 B.用單手提雙繩C.用雙手提單繩 D.用雙手提雙繩【解答】(1)用手提單繩與提雙繩相比,壓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積小,手受到的壓強大,故BD錯誤;(2)用單手與用雙手提起同一盒粽子,所受壓力相等,用單手時受力面積小,所受壓強最大,故A正確,C錯誤。故選:A。例1-3.(2019·臺州)某科技節(jié),同學(xué)們進行了如圖的“紙橋承重”比賽。(1)紙橋放重物會被壓彎,這是因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________ 。(2)比賽時需要知道每座參賽紙橋本身的質(zhì)量(不超過50克),三位同學(xué)選擇的測量工具分別是:①量程為1牛的彈簧測力計;②量程為10牛的彈簧測力計:③量程為100克的天平。你認為哪位同學(xué)選擇的測量工具最合適,并說明理由________。(3)壓在紙橋上的重物質(zhì)量一定時,通常重物跟橋面的接觸面積越大,橋越不容易損壞,因為________ 。【答案】 (1)形變(2)①,因為①精確度較高,操作方便(3)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大,壓強越小【解析】(1)紙橋放重物會被壓彎,這是因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2)相同的彈簧測力計,量程越小,分度值越小,測出的數(shù)據(jù)越準(zhǔn)確,因此應(yīng)該選擇彈簧測力計①;(3)壓在紙橋上的重物質(zhì)量一定時,通常重物跟橋面的接觸面積越大,橋越不容易損壞,因為: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大,壓強越小。例1-4.(2020 黔東南州)如圖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本實驗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和轉(zhuǎn)換法。(2)通過比較圖甲、乙,說明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通過比較圖 (填序號),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4)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則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guān)系為p p′(選填“>”“<”或“=”)。【解答】(1)根據(jù)轉(zhuǎn)換法,本實驗是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2)通過比較圖甲、乙知,受力面積一定,乙中壓力大,海綿的凹陷程度大,這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時,應(yīng)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而受力面積不同,故應(yīng)該比較圖乙、丙,且可以得出結(jié)論: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4)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與圖丙相比,因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都相同,則根據(jù)p=可知,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guān)系為p=p′;故答案為:(1)海綿的凹陷程度;控制變量法;(2)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3)乙、丙;(4)=。1.兩人站在海邊的沙灘上,在沙灘上留下了深淺不同的腳印,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人對沙灘的壓強一定相同B.腳印小的人對沙灘的壓強一定大C.腳印深的人對沙灘的壓力一定大D.腳印深的人對沙灘的壓強一定大【解答】解:兩人在相同的沙灘上漫步,留下了深淺不同的腳印,說明他們對沙灘的壓力效果不同,也就是壓強不同,所以,腳印深的人對沙灘的壓強一定大,故D正確,AB錯誤;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根據(jù)p=可得F=pS,兩人的重力及與沙灘的接觸面積(受力面積)不確定,壓力的大小無法確定,故C錯誤。2.(2019春 磴口縣校級期中)小敏利用海綿、桌子和砝碼進行了如圖探究實驗,下列對整個探究活動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探究的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B.探究的方法: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C.探究過程分析: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面積的大小判斷受力的大小D.探究結(jié)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解答】解:A、探究的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故A正確;B、探究的方法: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故B正確;C、實驗中,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故C錯誤;D、比較甲乙兩圖實驗,受力面積相同而壓力相同,由圖可知,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可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比較乙丙兩圖,壓力大小相同而受力面積不同,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可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故D正確。故選:C。3.(2020 濱州)如圖所示,某小組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1)實驗中是通過比較海綿的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這種實驗方法叫做 法。(2)通過比較圖甲和圖乙兩次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 的關(guān)系;通過比較圖 和圖 兩次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這種實驗方法是 法。(3)實驗結(jié)束后,同學(xué)們做了進一步的交流討論,分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體,它對桌面的壓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這是因為它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 力;它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 力。【解答】(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比較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這種科學(xué)探究方法是轉(zhuǎn)換法。(2)乙圖中小桌子上加砝碼的目的是為了增大壓力大小,比較甲、乙可以得出結(jié)論:當(dāng)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丙圖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大小,比較乙、丙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這種實驗方法是控制變量法。(3)實驗結(jié)束后,同學(xué)們做了進一步的交流討論,分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體,它對桌面的壓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這是因為它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它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答案為:(1)凹陷程度; 轉(zhuǎn)換; (2)壓力大小; 乙;丙; 控制變量;(3)相互作用;平衡。4.(2020 南充)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小強利用了多個完全相同的木塊和海綿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2)對比甲、乙兩圖可以得出:當(dāng) 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3)由甲、丙兩圖可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 的關(guān)系。(4)對比甲、丁兩圖,小強認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guān),你認為他的觀點 (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解答】(1)力可以改變海綿的形狀,通過海綿凹陷程度表示壓力作用效果大小;(2)圖甲、乙,壓力相同,受力面積越小,海綿凹陷程度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所以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3)圖甲、丙,受力面積相同,丙圖的壓力大,海綿凹陷程度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所以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4)對比甲、丁兩圖,得出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guān),是錯誤的,因為沒有控制受力面積不變,同時改變了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存在兩個變量。故答案為:(1)凹陷的程度;(2)壓力;(3)壓力大小; (4)錯誤;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例2-1.如圖所示,兩手指同時壓住鉛筆兩端,大拇指受到的壓力為F1、壓強為p1,食指受到的壓力為F2、壓強為p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21教育網(wǎng)A.F1<F2 B.F1>F2 C.p1<p2 D.p1>p2【解答】解:鉛筆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受到的兩手指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相等,手指對鉛筆的壓力與鉛筆對手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這兩力也相等,即兩手指受到的鉛筆的壓力相同,即F1=F2;由圖可知,右手指的受力面積比較小,根據(jù)p=可知,右手指受到的壓強比較大,即p1<p2;故選:C。例2-2.如圖所示,甲、乙、丙是三個完全相同的圓柱體豎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陰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解答】解:甲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所以,p=p'。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S'=S'',F(xiàn)'<F'',p'<p'',所以,p=p'<p''。故選:C。例2-3.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現(xiàn)用水平推力F將木塊緩慢勻速推動,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傾翻),在此過程中,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壓強和木塊受到的摩擦力變化情況是( )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A.壓力不變,壓強變大,摩擦力變大B.壓力不變,壓強變大,摩擦力不變C.壓力變小,壓強變大,摩擦力變小D.壓力不變,壓強不變,摩擦力不變【解答】解: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物體重力不變,物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不變。桌面受到的壓力不變,受力面積減小,壓強變大。桌面受到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摩擦力不變。故選:B。例2-4.如圖所示,實心均勻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從虛線處將其沿豎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兩塊,則兩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甲、p乙的大小關(guān)系是( )A.p甲大于p乙 B.p甲等于p乙C.p甲小于p乙 D.無法判斷解析:因為長方體鐵塊均勻,并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若把它豎直截成大小不等的兩塊,由于它們的厚度h相等,因為P=F/S=G/S=mg/S=ρVg/S=ρShg/S=ρgh所以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等。B正確,ACD錯誤。答案:B1.(2018 杭州)如圖,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長方體重物A、B,密度分別為ρA和ρB,底面積分別為SA和SB,且SA>SB,將它們放在水平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現(xiàn)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圖中虛線所示),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對地面的壓力分別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較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FA<FBB.pA>pBC.ρA>ρBD.切割前后 A、B 對地面的壓強均不變解析:(1)設(shè)A的邊長為hA,B的邊長為hB,對于柱狀實心物體,則根據(jù)p=ρgh可得A、B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0=ρAghA,pB0=ρBghB,已知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即:pA0=pB0,所以,ρAghA=ρBghB。由圖可知:hA<hB,所以,ρA>ρB,故C正確;(2)長方體A、B沿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圖中虛線所示),則hA′=hA,hB′=hB,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ρAghA′=ρAghA=ρAghA=pA0,pB=ρBghB′=ρBghB=ρBghB=pB0,故D錯誤;已知pA0=pB0,則pA=pB,故B錯誤;(3)由于SA>SB,根據(jù)F=pS可得: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力FA>FB,故A錯誤。 答案:C2.[2018·上海]兩正方體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壓力相同,則甲、乙的密度和甲、乙切去的質(zhì)量Δm甲、Δm乙滿足的關(guān)系是( )A.ρ甲>ρ乙,Δm甲>Δm乙B.ρ甲<ρ乙,Δm甲>Δm乙C.ρ甲<ρ乙,Δm甲<Δm乙D.ρ甲>ρ乙,Δm甲<Δm乙【錯解】選A【析錯】知道ρ甲>ρ乙,誤以為m甲>m乙,錯選A。【正解】選D 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p======ρgh,剩余厚度h相等,設(shè)原甲、乙正方體邊長分別為a甲、a乙(a甲<a乙),切割后剩余的壓力相等,有ρ甲gha=ρ乙gha,則=>1,即ρ甲>ρ乙,故==<1,則m甲<m乙,當(dāng)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壓力相同,即F甲剩=F乙剩,則甲、乙剩余部分的質(zhì)量關(guān)系為m甲剩=m乙剩,所以切去的質(zhì)量Δm甲<Δm乙。3.如圖所示,均勻圓柱體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沿水平虛線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為h。若此時甲、乙的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則甲、乙原先對地面的壓強p甲、p乙和壓力F甲、F乙的關(guān)系是( )21教育網(wǎng)A.p甲<p乙,F(xiàn)甲>F乙 B.p甲<p乙,F(xiàn)甲<F乙C.p甲>p乙,F(xiàn)甲>F乙 D.p甲>p乙,F(xiàn)甲<F乙【解答】解:切去之后甲、乙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則F剩甲=F剩乙所以ρ甲ghS甲=ρ乙ghS乙①所以ρ甲S甲=ρ乙S乙②F甲﹣F乙=ρ甲g(h甲切+h)S甲﹣ρ乙g(h乙切+h)S乙=【ρ甲gh甲切S甲+ρ甲ghS甲】﹣【ρ乙gh乙切S乙+ρ乙ghS乙】=ρ甲gh甲切S甲﹣ρ乙gh乙切S乙 代入①=ρ甲S甲g(h甲切﹣h乙切) 代入②因為h甲切<h乙切所以F甲﹣F乙<0即F甲<F乙;由于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則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乙的體積更小,由ρ==可知乙的密度更大,由p=====ρgh可知,乙對地面的壓強更大。故選:B。例3-1.一個普通中學(xué)生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壓強最接近于( )A.50N,103Pa B.50N,104Pa C.500N,103Pa D.500N,104Pa【解答】解:F=G=mg=50kg×10N/kg=500N,人腳掌的總面積大約是0.05m2,根據(jù)p===104Pa。故選:D。例3-2.(2020 福建)如圖所示,“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留下屬于中國的第一道印記。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進行測試,月球車勻速直線行駛90m用時30min,月球車的質(zhì)量為135kg,車輪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1.5×10﹣2m2,g取10N/kg。求:(1)測試時,月球車行駛的速度;(2)測試時,月球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3)登月后,月球車在月球上的質(zhì)量。【解答】(1)測試時,月球車行駛的速度:v===0.05m/s;(2)測試時,月球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mg=135kg×10N/kg=1350N,月球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9×104Pa;(3)因質(zhì)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其大小與物體的空中位置無關(guān),所以,登月后,月球車在月球上的質(zhì)量不變,即m月=m=135kg。答:(1)測試時,月球車行駛的速度為0.05m/s;(2)測試時,月球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9×104Pa;(3)登月后,月球車在月球上的質(zhì)量為135kg。1.設(shè)長方體磚塊的三條棱長之比為1:2:4,如果將兩塊相同的磚A、B按圖示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磚塊A對磚塊B的壓強為pA,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為pB,則pA:pB= ;磚塊A對磚塊B的壓力為FA,磚塊B對地面的壓力為FB,則FA:FB= 。【解答】解:設(shè)磚塊的重力為G,三邊長分別為a、2a、4a;則FA=G,F(xiàn)B=2G,故FA:FB=G:2G=1:2;A與B的接觸面積為:SA=a×2a=2a2,B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SB=2a×4a=8a2,則pA==pB==pA:pB=:=2:1。故答案為:2:1;1:2。2.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重3N,茶杯的底面積是25cm2,茶杯內(nèi)裝有200cm3的水。 (g取10N/kg)求:(1)茶杯內(nèi)水的質(zhì)量。(2)茶杯對桌面的壓力。(3)茶杯對桌面的壓強。【解答】解:(1)由ρ=可得,茶杯內(nèi)水的質(zhì)量:m水=ρV=1.0g/cm3×200cm3=200g=0.2kg;(2)茶杯內(nèi)水的重力:G水=m水g=0.2kg×10N/kg=2N,茶杯對桌面的壓力:F=G水+G杯=2N+3N=5N;(3)茶杯對桌面的壓強:p===2000Pa。答:(1)茶杯內(nèi)水的質(zhì)量為0.2kg;(2)茶杯對桌面的壓力為5N;(3)茶杯對桌面的壓強為2000Pa。例3-1.在窗戶密閉的旅行車上備有逃生錘,遇到緊急情況時乘客可以用逃生錘打破玻璃逃生,圖中的四把鐵錘,質(zhì)量相同,形狀不同。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應(yīng)該選擇的鐵錘是( )A. B. C. D.【解答】解:在壓力一定時,減小逃生錘和玻璃的受力面積,可以增大逃生錘對玻璃的壓強,這樣力的作用效果最明顯,以便打破玻璃順利逃生。故選:D。例3-2.盲道是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設(shè)施,一般由兩種磚鋪成,一種是條形引導(dǎo)磚,引導(dǎo)盲人放心前行,稱為行進盲道;一種是帶有圓點的提示磚,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礙,該轉(zhuǎn)彎或上、下坡了,稱為提示盲道。磚上的條形或圓點高出地面5mm,當(dāng)盲人走在上面時( )【來源:21·世紀(jì)··網(wǎng)】A.增大了腳底的壓力,使腳底產(chǎn)生感覺B.增大了腳底的壓強,使腳底產(chǎn)生感覺C.減小了腳底的壓力,使腳底產(chǎn)生感覺D.減小了腳底的壓強,使腳底產(chǎn)生感覺【解答】解:腳踩在盲道上,腳對盲道的壓力不變,磚上的條形或圓點減小了腳和地面的受力面積,增大了地面對腳的壓強,增大腳的感覺。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故選:B。例3-3.如圖所示,圖釘尖的面積是10﹣3cm2,圖釘帽的面積10﹣4m2,木板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是4×106P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來源:21cnj*y.co*m】A.手指必須用大于400 N的壓力,圖釘尖才能進入木板B.手指必須用大于0.4 N的壓力,圖釘尖才能進入木板C.圖釘靜止時,手對釘帽的壓力大于木板對釘尖的支持力D.圖釘靜止時,手對釘帽的壓力小于木板對釘尖的支持力【解答】解:AB、由p=得,手對釘帽的壓力應(yīng)為:F=pS=4×106Pa×l0﹣7m2=0.4N.故A錯誤,B正確出CD、圖釘靜止時,手對釘帽的壓力與墻對釘尖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一對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D錯誤。 故選:B。1.(2020 樂山)下列實例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A.鋒利的篆刻刀 B.駱駝寬大的腳掌 C.注射器的針頭 D.切菜的菜刀【解答】A.篆刻刀很鋒利,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不合題意;B.駱駝寬大的腳掌,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符合題意;C.注射器的針頭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不合題意;D.切菜的菜刀,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D不合題意。故選:B。2.為防止飛機沖出跑道造成事故,我國已成功研制出多孔泡沫混凝土,可將其鋪設(shè)在跑道末端外延。總質(zhì)量45t、與地面接觸總面積為0.9m2的波音737客機一旦沖出跑道,就會陷入泡沫混凝土中,實現(xiàn)快速、有效制動,攜帶救援裝備,總質(zhì)量100kg、單腳與地面接觸面積為250cm2的救援人員在泡沫混凝土上自由走動,泡沫混凝土安然無恙,下列四種規(guī)格的泡沫混凝土中,符合要求的是(g取10N/kg)( )A.密度60kg/m3,最大承受壓強2×104 PaB.密度90kg/m3,最大承受壓強3×104PaC.密度280kg/m3,最大承受壓強4×105PaD.密度420kg/m3,最大承受壓強6×l05 Pa【解答】已知:m1=45t=4.5×104kg,m2=100kg,S1=0.9m2,S2=250cm2=0.025m2,g=10N/kg求:泡沫混凝土最大承受的壓強?解:飛機和救援人員對泡沫混凝土的壓力分別為:F1=G1=m1g=4.5×104kg×10N/kg=4.5×105N,F2=G2=m2g=100kg×10N/kg=1000N,飛機和救援人員在泡沫混凝土上自由走動時,對泡沫混凝土的壓強:p1===5×105Pa,p2===4×104Pa,因泡沫混凝土能承受的壓強應(yīng)大于救援人員自由走動對泡沫混凝土的壓強、小于波音737客機對泡沫混凝土的壓強,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所以,結(jié)合選項可知C符合。故選:C。例5-1.用同一壓強計探究液體壓強特點時,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此現(xiàn)象可說明( )A.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有關(guān)B.液體壓強跟深度有關(guān)C.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D.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解答】解:如圖所示,壓強計的金屬盒朝向相同方向,液體的深度相同,所不同的是:一個是水,一個是濃鹽水,即液體的密度不同,發(fā)現(xiàn)U型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不同,表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來源: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綜上分析可知,選項BCD錯誤,A正確。故選:A。例5-2.著名的“木桶理論”:是指用木桶來裝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這個木桶中最長的木板來決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來決定,所以它又被稱為“短板效應(yīng)”。那么決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細 B.木桶的輕重C.最短的一塊木板 D.最長的一塊木板【解答】解:根據(jù)公式P=ρgh可知,液體壓強的大小決定于液體的深度,木桶里水的深度決定于短木板的長度。【版權(quán)所有:21教育】故選:C。例5-3.(2019 杭州)現(xiàn)有一根兩端開口的直玻璃管,將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狀變化。(1)向管內(nèi)緩緩注水,觀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隨著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將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裝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動至如圖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當(dāng)玻璃管移動到管內(nèi)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時,橡皮膜的形狀是(選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試說明理由。 【解答】解:(1)向管內(nèi)緩緩注水,水的密度不變,水的深度增加,根據(jù)p=ρgh得到,水對橡皮膜的壓強增大,水對橡皮膜的壓力增大,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會變大。(2)將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人裝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動,橡皮膜受到水向上壓強增大,壓力增大,管內(nèi)水對橡皮膜向下的壓力不變,所以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會變小。(3)當(dāng)玻璃管移動到管內(nèi)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時,玻璃管內(nèi)外液體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兩面兒液體的壓強相等,受力面積相同,所以上下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橡皮膜水平。故答案為:(1)變大;(2)變小;(3)平面;玻璃管內(nèi)外液體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兩面兒液體的壓強相等,受力面積相同,所以上下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橡皮膜水平。例5-4.(2020 金華)在游泳時,小金發(fā)現(xiàn)越往深水區(qū)走,越感到胸悶,由此猜想液體內(nèi)部壓強可能與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于是用液體壓強計對此進行了探究。步驟一:將金屬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處,觀察現(xiàn)象;步驟二:將金屬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處時,發(fā)現(xiàn)金屬盒的位置不動,但U形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逐漸減小;步驟三:調(diào)整好器材后,重新實驗。在深度5厘米處觀察到現(xiàn)象如圖(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處觀察到現(xiàn)象如圖(甲)B所示。得出結(jié)論:同種液體內(nèi)部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面增大。請完成下列問題:(1)該實驗過程用到的科學(xué)方法有 (填字母);A.轉(zhuǎn)換法 B.控制變量法 C.類比法(2)步驟二中金屬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動,但U形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逐漸減小的原因是 ;(3)小金反思:只進行兩次實驗就得出結(jié)論,結(jié)論是不可靠的。還需改變深度更換液體進行多次實驗,其目的是 ;(4)對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與深度關(guān)系的進一步思考。圖(乙)為一圓柱形容器,容器內(nèi)裝有密度為ρ的液體,a點在深度為h處的水平橫截面上,橫截面上方的液柱對橫截面產(chǎn)生的壓力大小等于該液柱的重力。根據(jù)壓強公式p=,推導(dǎo)出a點所在橫截面受到的液體壓強pa與深度h之間的關(guān)系式是pa= 。【解答】(1)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是通過液體壓強計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的,高度差越大說明此時的液體壓強越大,采用了轉(zhuǎn)換法;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密度有關(guān),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guān)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該實驗過程用到的科學(xué)方法有轉(zhuǎn)換法和控制變量法,選A、B;(2)步驟二中金屬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動,但U形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逐漸減小的原因是裝置漏氣;(3)改變深度更換液體進行多次實驗,其目的是得出普遍性的結(jié)論;(4)圖(乙)為一圓柱形容器,容器內(nèi)裝有密度為ρ的液體,a點在深度為h處的水平橫截面上,高為h的液柱的重力G=mg=ρVg=ρShg,因橫截面上方的液柱對橫截面產(chǎn)生的壓力大小等于該液柱的重力,根據(jù)壓強公式p=,a點所在橫截面受到的液體壓強pa與深度h之間的關(guān)系式是:pa===ρgh。故答案為:(1)AB;(2)裝置漏氣;(3)得出普遍性的結(jié)論;(4)ρgh。1.用隔板將玻璃容器均分為兩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閉(如圖),下列問題中可以用該裝置探究的是( )①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②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③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底部產(chǎn)生壓強④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側(cè)壁產(chǎn)生壓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答】解:①在容器兩側(cè)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種液體,觀察橡皮膜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可以探究“液體壓強跟深度的關(guān)系”;②在容器兩邊分別裝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兩種液體,若橡皮膜凹向左邊,則右邊液體密度大,若橡皮膜凹向右邊,則左邊液體密度大,因此本實驗裝置能大致比較兩種液體的密度大小,若要探究“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要控制液體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則應(yīng)在容器兩側(cè)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體,觀察橡皮膜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系;③此時的橡皮膜沒有處于容器的底部,所以該現(xiàn)象不能驗證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④此裝置可以在一側(cè)倒入液體,如果橡皮膜凸出,則表明液體對容器的側(cè)壁有壓強,若不凸出,則表明液體對側(cè)壁沒有壓強;可以探究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側(cè)壁產(chǎn)生壓強。故選:B。2.(2020 邵陽)白云湖水電站是我市城步縣最大的水電站。在修建水電站的攔河壩時,把它設(shè)計成了下寬上窄,這主要是考慮到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 (選填“增大”或“減小”)。【解答】在修建水電站的攔河壩時,把它設(shè)計成了下寬上窄,是因為液體壓強跟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在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越深,液體的壓強越大,攔河壩下部承受水的壓強大,所以要做的寬一些。故答案為:增大。3.(2020 揚州)在“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因素”活動中:(1)如圖甲,使用前用手指按壓強計的橡皮膜,是為了檢查實驗裝置的 。實驗過程中通過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 來比較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2)比較圖乙中的A、B、C,可得出結(jié)論:同種液體,同一深度, 。(3)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同種液體的同深度處,使用不同的壓強計時,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不完全相同。小明猜想可能是實驗時U形管沒有 放置;小強則認為可能是U形管中初始液面沒有在中間0刻度線。這種說法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小華認為可能與金屬盒的橡皮膜安裝時松緊有關(guān)。小華將砝碼放在水平放置的金屬盒橡皮膜上,改變橡皮膜的松緊程度,發(fā)現(xiàn)橡皮膜較緊時,U型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較 。你認為U型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還與橡皮膜的 有關(guān)。【解答】解:(1)為了能使實驗順利進行,使用前用手指按壓強計的橡皮膜,是為了檢查實驗裝置的氣密性;根據(jù)轉(zhuǎn)換法,如圖甲所示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中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來反映壓強大小;(2)由圖可知,三個圖中金屬盒距液面的距離相同時,只改變金屬盒的方向,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差不變,因此同種液體,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3)在“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因素”實驗中,需要將U型管豎直放置,這樣測量結(jié)果更準(zhǔn)確;根據(jù)實驗結(jié)論可知,同種液體同種深度,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是相同的,U形管中初始液面沒有在中間0刻度線時,由于壓強不變,所以U型管液面高度的變化不變;改變橡皮膜的松緊程度,橡皮膜較緊時,橡皮膜越不容易發(fā)生形變,所以U型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較小;U型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還與橡皮膜的大小有關(guān)。故答案為:(1)氣密性;高度差;(2)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3)豎直;錯誤;小;大小。例5-1.如圖,甲、乙、丙是三個質(zhì)量和底面積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裝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個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 ) 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樣大【解析】影響液體壓強的因素是液體密度和液體深度。三個容器中裝入等量的水,由圖可知甲的液面最高,所以甲中液體對底面壓強最大。故選A。【答案】A例5-2.(2020 常德)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積和質(zhì)量都相同的甲、乙兩平底容器,分別裝有深度相同、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②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④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解答】①水平桌面上,甲乙兩個容器中兩種液體質(zhì)量相等,則重力相等,容器底面積和質(zhì)量相同,故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由p=得,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故①錯誤,④正確;②因為容器底面積相同,液體同高,乙中液體的體積大于甲中液體的體積,因為質(zhì)量相同,所以ρ甲>ρ乙,故②錯誤;③由圖知,兩容器中液體的深度相同,由②知ρ甲>ρ乙,根據(jù)p=ρgh知,液體對杯底的壓強p甲>p乙;故③正確。綜上所述,①②錯誤,③④正確。故選:D。例5-3.在一豎直放置的試管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當(dāng)把試管傾斜時(水不溢出),水對管底的壓強將(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變化不定【解答】解:豎直放置的試管中裝有一定量的水,從豎直放置到傾斜放置過程中,液體的長度不變,但高度變小,如圖所示:根據(jù)p=ρgh即可得出水對試管底部的壓強在變小,所以p1>p2。故選:B。例5-4.(2019 雨花區(qū)校級模擬)往某容器中勻速注入水直至注滿,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則容器的形狀可能是下列的( )A. B. C. D.【解答】解:根據(jù)圖象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時間變化逐漸變大,且壓強與時間不成正比,說明相同時間倒入相同質(zhì)量的水,水在容器中的增加的高度越來越大,所以容器的形狀是上窄下寬。故選:C。1.(2019 靖遠縣校級二模)如圖所示,一個兩端開口的玻璃圓筒,兩端都扎上橡皮膜,豎直浸入水里( )A.上下兩端橡皮膜都外凸B.上端橡皮膜向里凹,下端向外凸C.上下兩端橡皮膜都向里凹,并且凹進去的程度相同D.上下兩端橡皮膜都向里凹,但下端比上端向里凹進去的多【解答】解:將圓柱形豎直放入水中,上下兩端的橡皮膜都受到水的壓強而向內(nèi)凹,因為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下端橡皮膜凹進得更多。故選:D。2.(2019 新寧縣模擬)如圖是往浴缸中勻速注水直至標(biāo)記處的示意圖。在圖所示的圖象中,能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A.B.C.D.【解答】解:據(jù)圖可知,浴缸的形狀是上寬下窄,所以在向浴缸中倒水時,相同時間倒入相同質(zhì)量的水,但水在浴缸中的增加的高度越來越小,所以容器底部所受的液體的壓強的增加量也會越來越小,故B是正確的;故選:B。3.(2019 東營模擬)如圖所示,一個未裝滿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時瓶對桌面的壓強為P1,瓶底受到水的壓力為F1.倒立放置時瓶對桌面的壓強為P2,瓶蓋受到水的壓力為F2.則( )A.F1>F2 p1<p2 B.F1=F2 p1<p2C.F1<F2 p1>p2 D.F1=F2p1>p2【解答】解:(1)因為瓶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瓶和水的總重力,所以,無論正放還是倒放,它們的總重力不變,即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倒置后,瓶與桌面的接觸面積小,故據(jù)p=可知,倒置后瓶對桌面的壓強大,即p1<p2;(2)正放時,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細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壓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時,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細,一部分水壓的是瓶子的側(cè)壁,瓶蓋受到的壓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因此即F1>F2。故選:A。例6-1.(2019春 無棣縣期中)如圖所示,容器內(nèi)裝有水,A點水的壓強是( )A.1000Pa B.6000PaC.3000Pa D.4000Pa【解答】解:從圖中可看出,A點所處的深度為h=70cm﹣10cm=60cm=0.6m;故A點水的壓強為:p=ρgh=1.0×103kg/m3×10N/kg×0.6m=6000Pa。故選:B。例6-2.(2019春 金牛區(qū)校級期中)如圖所示,容器下部橫截面積為S2上部橫截面積S1的3倍,當(dāng)由管口注入重為20N的某種液體時,上部液體與容器的下部等高,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2·1·c·n·j·yA.20N B.25N C.30N D.15N【解答】解:由題意可知,S2=3S1,容器內(nèi)上部液體與容器的下部等高,則容器內(nèi)液體的體積:V=S1h+S2h=S1h+3S1h=4S1h,設(shè)液體的密度為ρ,則液體的重力:G=mg=ρVg=ρ×4S1hg=20N,則ρS1hg=5N,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ρg×2h=2ρgh,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pS2=2ρgh×3S1=6ρS1hg=6×5N=30N。故選:C。例6-3.(2019春 平輿縣期中)高為20cm的柱形容器內(nèi)盛有9cm深的水如圖甲所示。現(xiàn)將一高為15cm的柱形物塊豎直放入水中,已知容器底面積為物塊底面積的4倍,且物塊靜止在水中時與容器底接觸但不密合如圖乙所示。甲圖中,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是 Pa,乙圖中,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是 Pa.若物塊底面積為50cm2,乙圖中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力是 N。www-2-1-cnjy-com【解答】解:(1)圖甲中水的深度h=9cm=0.09m,則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p=ρgh=1.0×103kg/m3×10N/kg×0.09m=900Pa;(2)圖甲中水的體積V水=S容h,由圖乙可知物體不能浸沒在水中且水沒有溢出,因容器底面積為物塊底面積的4倍,所以,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h′====0.12m,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p′=ρgh′=1.0×103kg/m3×10N/kg×0.12m=1200Pa,由p=可得,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力:F=p′S容=p′×4S物=1200Pa×4×50×10﹣4m2=24N。故答案為:900;1200;24。例6-4.(2020 遂寧)三峽大壩是集防洪、航運、發(fā)電于一體的世界最大水利樞紐,壩體高185m,最大蓄水深度175m,壩體建有多個泄洪深孔,每個泄洪深孔大小為63m2,通過開啟閘門泄洪,蓄滿水時深孔距水面平均深度30m,則每個泄洪深孔的閘門受到水的壓力是 N(g=10N/kg)。【解答】蓄滿水時泄洪深孔處受到水的平均壓強為:p=ρgh=1.0×103kg/m3×10N/kg×30m=3×105Pa。由公式p=得,每個泄洪深孔的閘門受到水的壓力:F=pS=3×105Pa×63m2=1.89×107N。故答案為:1.89×107。1.(2019 福建)如圖,裝有兩種不同液體的燒杯置于水平面上,兩液體沒有混合。上層液體的高度為h,密度為0.8ρ;下層液體的高度為2h,密度為ρ.則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為( )A.2.4ρgh B.2.7 ρgh C.2.8 ρgh D.3 ρgh【解答】解:上層液體所產(chǎn)生的壓強:p上=ρ1gh1=0.8ρgh;下層液體所產(chǎn)生的壓強:p下=ρ2gh2=ρg×2h=2ρgh;因燒杯是柱形容器,則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p底=p上+p下=0.8ρgh+2ρgh=2.8ρgh。故選:C。2.(2020 新疆)如圖所示,一平底、平口的圓柱形青花瓷筆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筆筒高度為0.11m,筒內(nèi)深度為0.10 m.筆筒開口向上放置時,筆筒對桌面產(chǎn)生的壓強為8.1×102Pa;筆筒開口向下放置時筒對桌面產(chǎn)生的壓強為4.05×103Pa.求:(1)筆筒內(nèi)注滿水時,水對筆筒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2)筆筒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放置時,筆筒與桌面的接觸面積之比;(3)青花瓷筆筒材質(zhì)的密度。【解答】(1)由題意可知,筆筒內(nèi)注滿水時水的深度h=0.10m,則注滿水時水對筆筒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p水=ρ水gh內(nèi)=1.0×103kg/m3×10N/kg×0.10m=1000Pa;(2)因物體對水平面上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筆筒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放置時,對桌面的壓力F=G相等,由p=可得,筆筒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放置時的受力面積分別為:S上=,S下=,則兩種情況下筆筒與桌面的接觸面積之比:====;(3)如下圖所示,青花瓷筆筒材質(zhì)的體積:V=S上(h外﹣h內(nèi))+S下h內(nèi)=5S下(0.11m﹣0.10m)+S下×0.10m=S下×0.15m,由G=mg=ρVg可得,青花瓷筆筒材質(zhì)的密度:ρ======2.7×103kg/m3。答:(1)筆筒內(nèi)注滿水時,水對筆筒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為1000Pa;(2)筆筒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放置時,筆筒與桌面的接觸面積之比為5:1;(3)青花瓷筆筒材質(zhì)的密度為2.7×103kg/m3。2例1-1.如圖1表示體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為了探究他們對雪地壓力的作用效果,現(xiàn)利用海綿、小桌、砝碼進行模擬研究,應(yīng)選擇圖2中的哪幾種情形( )21cnjy.comA.甲與乙 B.乙與丙 C.甲與丙 D.以上都不對例1-2.(2020 紹興)端午節(jié),小敏提著一盒粽子去看望長輩時,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壓強最大的是( )A.用單手提單繩 B.用單手提雙繩C.用雙手提單繩 D.用雙手提雙繩例1-3.(2019·臺州)某科技節(jié),同學(xué)們進行了如圖的“紙橋承重”比賽。(1)紙橋放重物會被壓彎,這是因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________ 。(2)比賽時需要知道每座參賽紙橋本身的質(zhì)量(不超過50克),三位同學(xué)選擇的測量工具分別是:①量程為1牛的彈簧測力計;②量程為10牛的彈簧測力計:③量程為100克的天平。你認為哪位同學(xué)選擇的測量工具最合適,并說明理由________。(3)壓在紙橋上的重物質(zhì)量一定時,通常重物跟橋面的接觸面積越大,橋越不容易損壞,因為________ 。例1-4.(2020 黔東南州)如圖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本實驗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和轉(zhuǎn)換法。(2)通過比較圖甲、乙,說明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通過比較圖 (填序號),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4)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則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guān)系為p p′(選填“>”“<”或“=”)。1.兩人站在海邊的沙灘上,在沙灘上留下了深淺不同的腳印,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人對沙灘的壓強一定相同B.腳印小的人對沙灘的壓強一定大C.腳印深的人對沙灘的壓力一定大D.腳印深的人對沙灘的壓強一定大2.(2019春 磴口縣校級期中)小敏利用海綿、桌子和砝碼進行了如圖探究實驗,下列對整個探究活動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探究的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B.探究的方法: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C.探究過程分析: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面積的大小判斷受力的大小D.探究結(jié)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3.(2020 濱州)如圖所示,某小組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1)實驗中是通過比較海綿的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這種實驗方法叫做 法。(2)通過比較圖甲和圖乙兩次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 的關(guān)系;通過比較圖 和圖 兩次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這種實驗方法是 法。(3)實驗結(jié)束后,同學(xué)們做了進一步的交流討論,分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體,它對桌面的壓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這是因為它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 力;它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 力。4.(2020 南充)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小強利用了多個完全相同的木塊和海綿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2)對比甲、乙兩圖可以得出:當(dāng) 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3)由甲、丙兩圖可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 的關(guān)系。(4)對比甲、丁兩圖,小強認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guān),你認為他的觀點 (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例2-1.如圖所示,兩手指同時壓住鉛筆兩端,大拇指受到的壓力為F1、壓強為p1,食指受到的壓力為F2、壓強為p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21教育網(wǎng)A.F1<F2 B.F1>F2 C.p1<p2 D.p1>p2例2-2.如圖所示,甲、乙、丙是三個完全相同的圓柱體豎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陰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例2-3.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現(xiàn)用水平推力F將木塊緩慢勻速推動,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傾翻),在此過程中,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壓強和木塊受到的摩擦力變化情況是( )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A.壓力不變,壓強變大,摩擦力變大B.壓力不變,壓強變大,摩擦力不變C.壓力變小,壓強變大,摩擦力變小D.壓力不變,壓強不變,摩擦力不變例2-4.如圖所示,實心均勻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從虛線處將其沿豎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兩塊,則兩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甲、p乙的大小關(guān)系是( )A.p甲大于p乙 B.p甲等于p乙C.p甲小于p乙 D.無法判斷1.(2018 杭州)如圖,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長方體重物A、B,密度分別為ρA和ρB,底面積分別為SA和SB,且SA>SB,將它們放在水平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現(xiàn)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圖中虛線所示),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對地面的壓力分別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較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FA<FBB.pA>pBC.ρA>ρBD.切割前后 A、B 對地面的壓強均不變2.[2018·上海]兩正方體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壓力相同,則甲、乙的密度和甲、乙切去的質(zhì)量Δm甲、Δm乙滿足的關(guān)系是( )A.ρ甲>ρ乙,Δm甲>Δm乙B.ρ甲<ρ乙,Δm甲>Δm乙C.ρ甲<ρ乙,Δm甲<Δm乙D.ρ甲>ρ乙,Δm甲<Δm乙3.如圖所示,均勻圓柱體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沿水平虛線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為h。若此時甲、乙的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則甲、乙原先對地面的壓強p甲、p乙和壓力F甲、F乙的關(guān)系是( )21教育網(wǎng)A.p甲<p乙,F(xiàn)甲>F乙 B.p甲<p乙,F(xiàn)甲<F乙C.p甲>p乙,F(xiàn)甲>F乙 D.p甲>p乙,F(xiàn)甲<F乙例3-1.一個普通中學(xué)生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壓強最接近于( )A.50N,103Pa B.50N,104Pa C.500N,103Pa D.500N,104Pa例3-2.(2020 福建)如圖所示,“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留下屬于中國的第一道印記。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進行測試,月球車勻速直線行駛90m用時30min,月球車的質(zhì)量為135kg,車輪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1.5×10﹣2m2,g取10N/kg。求:(1)測試時,月球車行駛的速度;(2)測試時,月球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3)登月后,月球車在月球上的質(zhì)量。1.設(shè)長方體磚塊的三條棱長之比為1:2:4,如果將兩塊相同的磚A、B按圖示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磚塊A對磚塊B的壓強為pA,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為pB,則pA:pB= ;磚塊A對磚塊B的壓力為FA,磚塊B對地面的壓力為FB,則FA:FB= 。2.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重3N,茶杯的底面積是25cm2,茶杯內(nèi)裝有200cm3的水。 (g取10N/kg)求:(1)茶杯內(nèi)水的質(zhì)量。(2)茶杯對桌面的壓力。(3)茶杯對桌面的壓強。例3-1.在窗戶密閉的旅行車上備有逃生錘,遇到緊急情況時乘客可以用逃生錘打破玻璃逃生,圖中的四把鐵錘,質(zhì)量相同,形狀不同。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應(yīng)該選擇的鐵錘是( )A. B. C. D.例3-2.盲道是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設(shè)施,一般由兩種磚鋪成,一種是條形引導(dǎo)磚,引導(dǎo)盲人放心前行,稱為行進盲道;一種是帶有圓點的提示磚,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礙,該轉(zhuǎn)彎或上、下坡了,稱為提示盲道。磚上的條形或圓點高出地面5mm,當(dāng)盲人走在上面時( )【來源:21·世紀(jì)··網(wǎng)】A.增大了腳底的壓力,使腳底產(chǎn)生感覺B.增大了腳底的壓強,使腳底產(chǎn)生感覺C.減小了腳底的壓力,使腳底產(chǎn)生感覺D.減小了腳底的壓強,使腳底產(chǎn)生感覺例3-3.如圖所示,圖釘尖的面積是10﹣3cm2,圖釘帽的面積10﹣4m2,木板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是4×106P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來源:21cnj*y.co*m】A.手指必須用大于400 N的壓力,圖釘尖才能進入木板B.手指必須用大于0.4 N的壓力,圖釘尖才能進入木板C.圖釘靜止時,手對釘帽的壓力大于木板對釘尖的支持力D.圖釘靜止時,手對釘帽的壓力小于木板對釘尖的支持力1.(2020 樂山)下列實例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A.鋒利的篆刻刀 B.駱駝寬大的腳掌 C.注射器的針頭 D.切菜的菜刀2.為防止飛機沖出跑道造成事故,我國已成功研制出多孔泡沫混凝土,可將其鋪設(shè)在跑道末端外延。總質(zhì)量45t、與地面接觸總面積為0.9m2的波音737客機一旦沖出跑道,就會陷入泡沫混凝土中,實現(xiàn)快速、有效制動,攜帶救援裝備,總質(zhì)量100kg、單腳與地面接觸面積為250cm2的救援人員在泡沫混凝土上自由走動,泡沫混凝土安然無恙,下列四種規(guī)格的泡沫混凝土中,符合要求的是(g取10N/kg)( )A.密度60kg/m3,最大承受壓強2×104 PaB.密度90kg/m3,最大承受壓強3×104PaC.密度280kg/m3,最大承受壓強4×105PaD.密度420kg/m3,最大承受壓強6×l05 Pa例5-1.用同一壓強計探究液體壓強特點時,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此現(xiàn)象可說明( )A.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有關(guān)B.液體壓強跟深度有關(guān)C.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D.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例5-2.著名的“木桶理論”:是指用木桶來裝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這個木桶中最長的木板來決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來決定,所以它又被稱為“短板效應(yīng)”。那么決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細 B.木桶的輕重C.最短的一塊木板 D.最長的一塊木板例5-3.(2019 杭州)現(xiàn)有一根兩端開口的直玻璃管,將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狀變化。(1)向管內(nèi)緩緩注水,觀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隨著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將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裝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動至如圖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當(dāng)玻璃管移動到管內(nèi)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時,橡皮膜的形狀是(選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試說明理由。 例5-4.(2020 金華)在游泳時,小金發(fā)現(xiàn)越往深水區(qū)走,越感到胸悶,由此猜想液體內(nèi)部壓強可能與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于是用液體壓強計對此進行了探究。步驟一:將金屬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處,觀察現(xiàn)象;步驟二:將金屬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處時,發(fā)現(xiàn)金屬盒的位置不動,但U形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逐漸減小;步驟三:調(diào)整好器材后,重新實驗。在深度5厘米處觀察到現(xiàn)象如圖(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處觀察到現(xiàn)象如圖(甲)B所示。得出結(jié)論:同種液體內(nèi)部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面增大。請完成下列問題:(1)該實驗過程用到的科學(xué)方法有 (填字母);A.轉(zhuǎn)換法 B.控制變量法 C.類比法(2)步驟二中金屬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動,但U形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逐漸減小的原因是 ;(3)小金反思:只進行兩次實驗就得出結(jié)論,結(jié)論是不可靠的。還需改變深度更換液體進行多次實驗,其目的是 ;(4)對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與深度關(guān)系的進一步思考。圖(乙)為一圓柱形容器,容器內(nèi)裝有密度為ρ的液體,a點在深度為h處的水平橫截面上,橫截面上方的液柱對橫截面產(chǎn)生的壓力大小等于該液柱的重力。根據(jù)壓強公式p=,推導(dǎo)出a點所在橫截面受到的液體壓強pa與深度h之間的關(guān)系式是pa= 。1.用隔板將玻璃容器均分為兩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閉(如圖),下列問題中可以用該裝置探究的是( )①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②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③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底部產(chǎn)生壓強④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側(cè)壁產(chǎn)生壓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2020 邵陽)白云湖水電站是我市城步縣最大的水電站。在修建水電站的攔河壩時,把它設(shè)計成了下寬上窄,這主要是考慮到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 (選填“增大”或“減小”)。3.(2020 揚州)在“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因素”活動中:(1)如圖甲,使用前用手指按壓強計的橡皮膜,是為了檢查實驗裝置的 。實驗過程中通過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 來比較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2)比較圖乙中的A、B、C,可得出結(jié)論:同種液體,同一深度, 。(3)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同種液體的同深度處,使用不同的壓強計時,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不完全相同。小明猜想可能是實驗時U形管沒有 放置;小強則認為可能是U形管中初始液面沒有在中間0刻度線。這種說法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小華認為可能與金屬盒的橡皮膜安裝時松緊有關(guān)。小華將砝碼放在水平放置的金屬盒橡皮膜上,改變橡皮膜的松緊程度,發(fā)現(xiàn)橡皮膜較緊時,U型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較 。你認為U型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還與橡皮膜的 有關(guān)。例5-1.如圖,甲、乙、丙是三個質(zhì)量和底面積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裝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個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 ) 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樣大例5-2.(2020 常德)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積和質(zhì)量都相同的甲、乙兩平底容器,分別裝有深度相同、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②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④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例5-3.在一豎直放置的試管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當(dāng)把試管傾斜時(水不溢出),水對管底的壓強將(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變化不定例5-4.(2019 雨花區(qū)校級模擬)往某容器中勻速注入水直至注滿,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則容器的形狀可能是下列的( )A. B. C. D.1.(2019 靖遠縣校級二模)如圖所示,一個兩端開口的玻璃圓筒,兩端都扎上橡皮膜,豎直浸入水里( )A.上下兩端橡皮膜都外凸B.上端橡皮膜向里凹,下端向外凸C.上下兩端橡皮膜都向里凹,并且凹進去的程度相同D.上下兩端橡皮膜都向里凹,但下端比上端向里凹進去的多2.(2019 新寧縣模擬)如圖是往浴缸中勻速注水直至標(biāo)記處的示意圖。在圖所示的圖象中,能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壓強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A.B.C.D.3.(2019 東營模擬)如圖所示,一個未裝滿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時瓶對桌面的壓強為P1,瓶底受到水的壓力為F1.倒立放置時瓶對桌面的壓強為P2,瓶蓋受到水的壓力為F2.則( )A.F1>F2 p1<p2 B.F1=F2 p1<p2C.F1<F2 p1>p2 D.F1=F2p1>p2例6-1.(2019春 無棣縣期中)如圖所示,容器內(nèi)裝有水,A點水的壓強是( )A.1000Pa B.6000PaC.3000Pa D.4000Pa例6-2.(2019春 金牛區(qū)校級期中)如圖所示,容器下部橫截面積為S2上部橫截面積S1的3倍,當(dāng)由管口注入重為20N的某種液體時,上部液體與容器的下部等高,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 )2·1·c·n·j·yA.20N B.25N C.30N D.15N例6-3.(2019春 平輿縣期中)高為20cm的柱形容器內(nèi)盛有9cm深的水如圖甲所示。現(xiàn)將一高為15cm的柱形物塊豎直放入水中,已知容器底面積為物塊底面積的4倍,且物塊靜止在水中時與容器底接觸但不密合如圖乙所示。甲圖中,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是 Pa,乙圖中,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是 Pa.若物塊底面積為50cm2,乙圖中水對容器底部產(chǎn)生的壓力是 N。www-2-1-cnjy-com例6-4.(2020 遂寧)三峽大壩是集防洪、航運、發(fā)電于一體的世界最大水利樞紐,壩體高185m,最大蓄水深度175m,壩體建有多個泄洪深孔,每個泄洪深孔大小為63m2,通過開啟閘門泄洪,蓄滿水時深孔距水面平均深度30m,則每個泄洪深孔的閘門受到水的壓力是 N(g=10N/kg)。1.(2019 福建)如圖,裝有兩種不同液體的燒杯置于水平面上,兩液體沒有混合。上層液體的高度為h,密度為0.8ρ;下層液體的高度為2h,密度為ρ.則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為( )A.2.4ρgh B.2.7 ρgh C.2.8 ρgh D.3 ρgh2.(2020 新疆)如圖所示,一平底、平口的圓柱形青花瓷筆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筆筒高度為0.11m,筒內(nèi)深度為0.10 m.筆筒開口向上放置時,筆筒對桌面產(chǎn)生的壓強為8.1×102Pa;筆筒開口向下放置時筒對桌面產(chǎn)生的壓強為4.05×103Pa.求:(1)筆筒內(nèi)注滿水時,水對筆筒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2)筆筒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放置時,筆筒與桌面的接觸面積之比;(3)青花瓷筆筒材質(zhì)的密度。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xué)生版-童科學(xué)系列-七年級下-壓強.docx 教師版-童科學(xué)系列-七年級下-壓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