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學習目標1.掌握水循環的過程和環節以及洋流的分布規律,通過電解水實驗知道水的組成;2.理解浮力的概念及成因,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掌握并運用阿基米德原理;3.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掌握物體沉浮條件的應用。知識講解1.水循環包括哪些環節?——蒸發、 、降水、 、地表或地下徑流。2.水循環的成因是什么?——內因:水的三態變化;外因:太陽輻射和地球引力。3.水循環三大類型?——(1) (陸地—大氣—陸地);(2)海上內循環(海洋—大氣—海洋);(3) (海洋—大氣—陸地—海洋)。陸上內循環 海上內循環 海陸間循環4.電解水裝置:實驗原理 2H2O 2H2↑+O2↑實驗現象 電極上有氣泡冒出,一段時間后正極的滴管內和負極的滴管內所收集到的氣體體積比約為 。長頸漏斗內液面上升。檢驗氣體 用 分別在兩個玻璃管尖嘴口檢驗產生的氣體,在b尖嘴口看到 ,在a尖嘴口看到 。實驗結論 。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①電解水所用電源為 ; ②為了 ,有時可在水中加入適量的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 ③收集到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是因為 ; ④氫氣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密度非常小的氣體,混有空氣或氧氣的氫氣遇到明火可能發生爆炸。5.實驗拓展(1)電解水實驗中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 ;(2)水分子是由 構成的;(3)驗證了化學變化中 和 可分而 不可再分;(4)此實驗證明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典型例題例12018年7月11日第8號臺風“瑪莉亞”強勢登陸福建浙江沿海。受其影響,福建大部、江西中部、浙江東南部、臺灣等地出現大到暴雨,部分航班和列車停運。從水循環的途徑來看,臺風登陸屬于( )A.地表徑流 B.水汽輸送 C.降水 D.蒸發蒸騰例2如圖為水循環示意圖(圖中數字表示水循環環節),關于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目前人類對環節①施加影響最大B.修建水庫可以增加環節④的水量C.植樹造林可以減少環節⑤和⑥的水量D.跨流域調水主要是調節環節③水量的季節變化例3關于水的性質和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宏觀組成上看,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從微觀結構上看,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C.水電解實驗中負極和正極上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2:1D.水電解該實驗說明了水分子是由氫和氧構成例4如圖是水電解實驗示意圖。(1)該實驗使用的電源應是直流電,A連接電源的______極。(2)做該實驗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3)怎樣用實驗來檢驗乙試管中產生的氣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這個實驗可以得出:①水電解實驗,這個變化是什么變化,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②寫出水電解的文字表達式______。(5)試分析實驗中得到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例5如圖甲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乙是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局部)。(1)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兩玻璃管內的液面下降,如圖甲所示。則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在______(選填“a”或“b”)管內,檢驗b管中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2)由于純水不導電,需要往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氫氧化鈉)增強導電性,而加入的硫酸(或氫氧化鈉)不參與反應。實驗小組配制了溶質的質量分數為4%的硫酸溶液100克進行實驗,若有20克水被電解,則此時硫酸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3)在乙圖方框中將電解水反應的微觀過程補充完整。變1讀水循環示意圖,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環環節分別是( )A.下滲、地表徑流、蒸發、地下徑流B.蒸發、地下徑流、下滲、地表徑流C.地表徑流、蒸發、下滲、地下徑流D.蒸發,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變2關于水的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一個水分子中含有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C.水由水分子構成 D.水中含有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變3如圖甲,乙兩圖都是電解水的建議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乙比裝置甲有一個明顯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檢驗左側管中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過水的電解,可推出水是由____________構成的。(3)在水的電解的反應過程中,反應前后保持不變的微粒是_______。變4實驗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如利用電解水實驗可探究水的組成。請根據電解水實驗回答下列問題:由圖判斷b為電源的______極;檢驗該極產生的氣體的檢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電解時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生用加了少量硫酸的水進行電解實驗,測得了不同時間段分 別與電源正負兩極相連的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實驗數據如下:時間/分鐘 1 2 3 4 5 6 7 8 9 10負極生成氣體體積(cm3) 6 12 20 29 39 49 59 69 79 89正極生成氣體體積(cm3) 2 5 8 12 17 22 27 32 37 42從以上實驗數據可知,剛開始的前幾分鐘負正兩極生成的氣體體積之比大于2:l,你認為原因是__________,從第______分鐘開始,每分鐘內陰、陽兩極生成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2:l。(4)根據水電解實驗和其它實驗,人們認識到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______和______構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組成的。變5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如圖是水電解的過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蒸餾水屬于______(填純凈物或者混合物),水電解產生氧氣和氫氣,說明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組成的。(2)根據如圖中的化學變化過程,這一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標號)A.水分子 B.氫分子 C.氧分子 D.氫原子和氧原子(3)下列關于水的天然循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①水在天然循環過程中實現了水的自身凈化②水的天然循環是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實現的③太陽為水的天然循環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環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知識講解1.概念: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其豎直向上的托力。(注意:浸在部分浸入和浸沒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可能受到浮力作用,無空氣或者液體時肯定不受浮力)(1)方向: ;(2)作用點:物體上;(3)浮力的施力物體是 ;2.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 ;計算式:F浮= 。3.不受浮力的情況(1)物體與容器底部緊密貼合,如與容器底部緊密貼合的蠟塊;(2)物體本身就是容器底部的一部分,如水缸底部的凸起(看情況) ;(3)物體底部深入容器,如插入河底淤泥的橋墩、水缸底部的塞子。典型例題例1以下情景中沒有受到浮力的物體是( )A. B. C. D.例2圖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 )A.1 B.2 C.3 D.4例3下列關于浮力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浸入水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施力物體是水B.浮力是由物體上下表面所受液體壓力差而產生的C.浮力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D.在不同液體中浮力方向會不同例4王老師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實驗:將一只去蓋、去底的飲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瓶內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從瓶口流出,此時乒乓球靜止(如圖所示),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會兒乒乓球浮起來了,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乒乓球在圖中位置靜止時沒有受到浮力作用B.乒乓球上浮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終不變C.乒乓球上浮過程中,受到的液體壓強保持不變D.乒乓球在圖中位置靜止時,是由于受到大氣壓的作用例5如圖所示,a、b為制作容器時留下的一些凸起。向容器中注水,使a、b都在容器的水面以下,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受浮力,b不受浮力B.a不受浮力,b受浮力C.a、b都受浮力D.a、b都不受浮力變1如圖所示,將雞蛋浸入裝有鹽水的杯子中,雞蛋所受浮力的施力物體是( )A.地球雞蛋 杯子 鹽水變2下列物體中不受浮力的情況是( )A.水中的氣泡 B.水中的橋墩 C.漂浮在水面的樹葉 D.水中正在下沉的石塊變3把一圓錐體按兩種方法沒入水中,如圖所示,兩種情況下,錐體受到的水的壓力差的大小是( )底面向上的大 底面向下的大 一樣大 無法確定變4如圖所示,裝有水的容器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體物塊M懸浮在水中,其上表面與水面平行,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M上、下表面受到水壓力的合力大于M受到的浮力B.M上、下表面受到水壓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C.M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大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D.M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變5如圖所示,把一個底面積為S、高為l的長方體浸沒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上、下表面分別距液面為h1和h2,因為液體內部存在壓強,所以長方體各表面都受到液體的壓力。(1)分析圖中長方體的受力情況,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_。(2)大量的實驗結果表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請從浮力產生原因的角度推導出這一結論。知識講解1.定義: 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浸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氣體受到的重力)2.公式:F浮= =ρ液gV排3.理解:(1)ρ液為液體的密度;(2)當物體全部浸沒時, V排 = 受到的浮力最大, 且與深度無關;(3)當物體部分浸入時, V排 V物 , V排為此時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4)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典型例題例1小芳同學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四步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F2、F3、F4之間的大小關系是( )A.F1=F4、F2=F3B.F2-F3=F4-F1C.F1=F2=F3=F4D.上述結論都不正確例2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滿了兩種不同的液體,把甲、乙兩球分別輕輕放入兩杯液體,最后處于如圖所示狀態。甲、乙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樣大D.不知道液體密度無法比較浮力大小例3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稱得盛滿水的溢水杯總重為6.0N,將一鵝卵石用細線系好后測得其重力為1.4N,將這一鵝卵石沒入溢水杯后測力計的示數為0.9N,若將溢出水后的溢水杯和浸沒在水中的鵝卵石一起掛在彈簧測力計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ρ水=1.0×103kg/m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丙圖中溢水杯溢到小桶中的水的質量為90gB.丙圖中浸沒在水中的鵝卵石所受浮力為0.9NC.丁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應為6.9ND.鵝卵石的密度為1.56g/cm3例4三個相同的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別與甲、乙、丙三個體積相同的實心球相連。向容器內倒入水,待水和球都穩定后,觀察到如圖所示的情況,此時乙球下方彈簧長度等于原長。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乙球的重力與它受到的浮力不相等B.甲球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C.甲、乙、丙三個球的密度大小關系為ρ甲<ρ乙<ρ丙D.甲、乙、丙三個球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為F甲>F乙>F丙例5如圖所示銅、鐵、鋁三個實心球(ρ銅>ρ鐵>ρ鋁),用細線拴住,全部浸沒在水中時,三根細線上的拉力相等,則關于這三個金屬球的體積、質量之間的關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V銅>V鐵>V鋁,m銅>m鐵>m鋁B.V銅>V鐵>V鋁,m銅<m鐵<m鋁C.V銅<V鐵<V鋁,m銅>m鐵>m鋁D.V銅<V鐵<V鋁,m銅<m鐵<m鋁例6某校九年級二班的同學在學習“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這節課后。小組反復討論,改進了老師的實驗,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A、B是彈簧測力計,C為重物,D為薄塑料袋(質量不計),E是用廢棄的大號飲料瓶、帶孔橡皮塞以及彎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紅色的水,F是可升降平臺,G為鐵架臺。(1)實驗前,在選擇A、B兩個彈簧測力計時,很多同學認為應選擇______的彈簧測力計。(2)實驗中,同學們逐漸調高平臺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觀察到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______,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比較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FA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FB,它們的大小關系是△FA______(填“>”“<”或“=”)△FB。(3)通過分析,你認為改進實驗后的裝置優點是:(請寫出一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7某實驗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小石塊、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圖所示的步驟,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1)先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空桶和石塊的重力,其中石塊的重力大小為______N。(2)把石塊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石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______石塊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_____(填字母代號)兩個步驟測出。(3)由以上步驟可初步得出結論: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4)為了得到更普遍的結論,下列繼續進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______。A.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取平均值B.用原來的方案將水換成酒精進行實驗C.用原來的方案將石塊換成體積與其不同的鐵塊進行實驗(5)另一實驗小組在步驟C的操作中,只將石塊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驟操作正確,則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得到與(3)相同的結論。(6)石塊的密度是______kg/m3。(g取10N/kg,結果保留一位小數)(7)小芳同學進一步探究,她將裝有適量沙子的桶A分別放入水中和另一未知液體中,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為h1,浸入另一液體中的深度為h2,設水的密度為ρ水,則另一液體的密度表達式為______。(用題中所給和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例8如圖甲所示,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線拉著正方體物塊緩慢浸入某未知液體中,物塊受到的拉力F與其下表面浸入液體中的深度h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物塊受到的重力為______N,物塊剛好浸沒在液體中時其下表面浸入的深度為______cm,未知液體的密度為______kg/m3.(g取10N/kg,木塊在下降過程中不考慮液面的變化)例9如圖所示,放在水平面上裝滿水的一溢水杯,水深為20cm。彈簧測力計掛著重為10N的物塊。現將物塊浸沒在裝滿水的溢水杯中,靜止后溢出水的質量為0.4kg(g取10N/kg)。求:(1)物體受到的浮力和物體的體積。(2)彈簧測力計的示數。(3)物體的密度。變1在探究“物體浮力的大小跟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實驗時,具體設計的實驗操作步驟如圖甲、乙、丙和丁所示。為方便操作和減小測量誤差,最合理操作步驟應該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乙、甲、丁、丙 丁、甲、乙、丙變2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盛滿水的容器中放有一個鋼珠。把木塊輕輕放入容器中,木塊靜止時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鋼珠不受浮力作用B.木塊受到的浮力大于鋼珠受到的浮力C.兩圖中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D.兩圖中水對容器底的壓強不相等變3三個相同的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內只有水,乙容器內有木塊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懸浮著一個小球正確的是( )A.三個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不相等B.三個容器中,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鹽水,木塊受到的浮力不變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變變4如圖所示,在容器中放一個上、下底面積均為10cm2、高為5cm,體積為80cm3的均勻對稱石鼓,其下底表面與容器底部完全緊密接觸,石鼓全部浸沒于水中且其上表面與水面齊平,則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取g=10N/kg)A.0B.0.3NC.0.5ND.0.8N變5小華用如圖甲所示進行實驗“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A是實心圓柱體,根據數據作出的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物體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關系圖像如圖乙,從圖乙可知( )A.物體受到的重力為2NB.當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2NC.該物體的密度為1.0×103kg/m3D.浸入液體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深度成正比變6已知木塊A的體積為1×10-3m3,重力為6N,與固定在容器底部的輕質彈簧相連,如圖甲,現向圖甲容器中緩慢注水,直至木塊A完全浸沒并處于靜止狀態,如圖乙。(1)在向容器中注水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逐漸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木塊完全浸沒處于靜止狀態時,彈簧對木塊的拉力為______牛。變7為了直觀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改進了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把彈簧測力計上端固定在鐵架臺上,用粗鐵絲做一個框,掛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在粗鐵絲框上端懸吊一個金屬塊,下面放一小杯。鐵架臺的支架上放置一只溢水杯,溢水杯跟金屬塊、粗鐵絲框、小杯都不接觸。(1)首先平穩緩慢地抬高放有溢水杯的支架,使金屬塊完全浸沒入水中,但不與溢水杯底部接觸,(如圖甲→乙→丙),在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F甲______F丙(填“>”、“=”或“<”)。(2)然后再平穩緩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屬塊完全離開水面(如圖丁),可以計算出圖丙中金屬塊所受到的浮力約為______牛,此時浮力的測量數值將比真實數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8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和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掛著同一金屬塊的示數。(1)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2)分析圖丙、丁可知,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3)分析______兩圖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戊圖中鹽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如果在實驗中不小心使戊圖中的金屬塊接觸了容器底且與容器底有力的作用,此時測量出的鹽水密度值將如何變化,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中由于握著測力計的手臂易晃動,導致測力計示數不穩定,讀數困難。請你寫出一種改進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講解1.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力分析:一個是重力G,方向豎直向下; 二是浮力F浮,方向豎直向上,這兩個力大小關系,決定物體的浮沉。(1)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穩定狀態是動態過程,上浮的物體最終會浮出液面,而處于漂浮狀態;下沉的物體最終則會沉底。(2)漂浮和懸浮時,物體都是受到兩個力而處于平衡狀態,F浮=G物。2.沉浮條件統分析總結(1)懸浮,F浮=G物,ρ液= ρ物。(2)下沉時,F浮沉浮情況 受力情況 密度關系 體 積上浮下沉懸浮漂浮典型例題例1小明用礦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個“浮沉子”(如圖),他將裝有適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礦泉水瓶內的水面上,礦泉水瓶內留有少量空氣,擰緊瓶蓋使其密封,用力擠壓礦泉水瓶側面時“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潛水艇與“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B.“浮沉子”下沉時,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C.無論怎樣擠壓礦泉水瓶側面,“浮沉子”不可能懸浮在水中D.“浮沉子”上浮時,小瓶內的壓縮空氣會將內部的水壓出例2一圓柱體先后放入密度為ρ1和ρ2的2種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如圖所示。圓柱體在兩液體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則( )A.ρ1>ρ2 F1=F2B.ρ1>ρ2 F1>F2C.ρ1<ρ2 F1=F2D.ρ1<ρ2 F1<F2例3一物塊輕輕放入盛滿煤油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30cm3煤油溢出;特其輕輕放入盛滿水的大燒杯中,靜止后有27cm3水溢出,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則物塊在水中靜止時的狀態及物塊的密度分別是( )A.下沉,1.1×103kg/m3 B.漂浮,0.85×103kg/m3C.懸浮,1.0×103kg/m3 D.漂浮,0.9×103kg/m3例4小科想利用學到的浮力知識制作一個浮力秤。他們找來一個瓶身為圓柱狀體的空飲料瓶,剪掉瓶底,旋緊瓶蓋,在瓶蓋處系一塊質量適當的小石塊,然后將其倒置在水里,如圖所示。使用時,只要把被測物體投入空瓶中,從水面所對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讀出被測物體的質量。(1)裝置中小石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已知該飲料瓶圓柱部分的橫截面積為50cm2.現在要在飲料瓶的豎直標線上1cm處標上對應的被測物體質量值。請寫出計算過程。(3)增大浮力稱的量程,你有哪些方法。________(寫出一種)。例5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小球,體積分別為V甲、V乙,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質量分別為m甲、m乙,兩個容器A、B中裝有密度分別為ρ1、ρ2的液體,已知它們的密度關系為ρ1<ρ甲<ρ乙<ρ2,則若V甲=V乙,將甲、乙都放入容器A中,靜止時二者所受浮力之比為______;若V甲=V乙,將甲、乙都放入容器B中,靜止時二者所受浮力之比為______;若m甲=m乙,將甲、乙都放入容器B中,靜止時二者所受浮力之比為______;若m甲=m乙,將甲、乙分別放入容器A、B中,靜止時二者所受浮力之比為______。變1物理小組制作的潛水艇模型如圖所示。通過膠管A從燒瓶中吸氣或向燒瓶中吹氣,就可使燒瓶下沉、上浮或懸浮。當燒瓶處于如圖所示的懸浮狀態時,若從A管吸氣,燒瓶將會(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B.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變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減小D.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變變2放有適量水的燒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將一木塊浸沒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塊開始上浮,如圖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體積露出水面。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所受浮力不變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塊所受浮力大于木塊的重力C.木塊在浸沒和漂浮兩種情況下,水對燒杯底的壓強相等D.木塊的密度為0.6克/厘米3變3一個物體靜止在水中,如圖a所示,將它提高到最高位置(如圖b)靜止釋放,假設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那么物體會向下運動到最低位置(如圖c),然后在最高和最低兩個位置之間不停地做上下運動。忽略容器內液面高度變化。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物體向下運動過圖a位置時,速度最大B.物體到達最低位置時,浮力大于重力C.物體向上運動過圖a位置時,浮力小于重力D.物體到達最高位置時,速度等于0變4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指出: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的重力。(已知: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ρ鐵=7.9×103kg/m3,ρ水銀=13.6×103kg/m3)①將一木塊投入到一裝滿水的容器中,溢出10g水;若將此木塊投入到裝滿酒精的容器中,溢出____g酒精。②將一鐵塊投入到一裝滿水的容器中,溢出10g水;若將此鐵塊投入到裝滿酒精的容器中,溢出____g酒精。③將一鐵塊投入到一裝滿水的容器中,溢出10g水;若將此鐵塊投入到裝滿水銀的容器中,溢出____g水銀。知識講解1.輪船:原理是F浮= G物(1)從海行駛到江河或從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 。(2)同一艘輪船從海行駛到江河,因為F浮不變,ρ液變小,所以 V排變大,即船身 。2.潛水艇:原理是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過對水艙的排水和充水而改變 來實現的。3.密度計:原理是F浮= ,液體密度不同,液面所對應的位置也就不同,其刻度值特點 。4.氣球和飛艇:原理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者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蕩,人們把氣球發展成為飛艇。5.浮力秤:原理:浮力秤漂浮,F浮= ,刻度值特點:分布均勻。輪船 潛水艇 熱氣球 密度計典型例題例1半潛船是專門從事運輸大型海上石油鉆井平臺、大型艦船、潛艇等超長超重而又無法分割吊運的超大型設備的船舶。如圖甲所示,半潛船把裝貨甲板潛入水中,使貨物能夠進入裝貨甲板上。然后半潛船上浮至船身和貨物一起浮出水面,將貨物運走,如圖乙所示為用半潛船運送損壞的艦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半潛船是由密度比水小的實心材料制成的B.建造半潛船時內部一定留有很大體積的空艙C.沒有裝載任何貨物處于下潛狀態的半潛船,與它裝載著艦艇并浮出水面時受到的浮力大小一定相等D.圖乙中的半潛船的質量必需要小于艦艇的質量例2如圖甲所示的圓柱形容器中裝有適量的某種液體,現將密度為0.6×103kg/m3的正方體木塊A放入容器中,木塊靜止時露出液面的體積與浸入液體的體積之比為1:3;在木塊上表面輕放一個物塊B(VA=2VB),A的上表面剛好與液面相平,如圖乙所示。若將物塊B單獨放入此液體中,它靜止時將( )A.懸浮B.漂浮C.沉底D.無法判斷變1在木棒的一端纏繞一些細銅絲制成簡易的液體密度計,將其分別放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的燒杯中處于靜止狀態,如圖所示,若密度計在甲乙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分別是F甲、F乙,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則( )A.F甲<F乙B.F甲>F乙C.ρ甲>ρ乙D.ρ甲<ρ乙變2有一密度計,其重力為0.0098N,體積為16cm3.此密度計需有一半體積浸入液體中方能豎直地浮在液面上,該密度計可能測量的范圍是:最大為_______,最小為________。變3某工廠水泥窖內有一圓形大缸(空缸),缸重千牛以上,直徑比窖略小些,由于安置不妥,需將大缸轉一個方位,有人想出一個妙法,他端來一盆水,倒入窖與缸的空隙中,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問題。試分析“盆水舉缸”的道理。課后練習練1關于浮力及其應用的說法,下列正確的是( )A.只要液體中的物體上、下表面存在壓力差,物體就會受到浮力,與它的沉浮無關B.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不一定越大C.把種子放入密度適當的鹽水里,漂浮的種子是不飽滿的,沉底的種子是飽滿的,因為漂浮的種子受到了浮力,沉底的種子沒有受到浮力D.將雞蛋放入一杯清水中,在清水中不斷的加鹽,原來沉底的雞蛋就會慢慢上浮,這是由于雞蛋重力變小了練2一枚重量為G的雞蛋懸浮在鹽水中,如圖所示。往鹽水中繼續均勻緩慢加鹽(鹽水未到飽和),雞蛋所受浮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可能是( )A. B. C. D.練3如圖甲為盛水的燒杯,上方有彈簧測力計懸掛的圓柱體,將圓柱體緩慢下降,直至將圓柱體全部浸入水中,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象如圖乙所示,g取10N/kg,不考慮液面的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圓柱體受到的重力是9NB.圓柱體的密度是1.2×103kg/m3C.圓柱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6ND.當圓柱體剛好全部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為400Pa練4某實驗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小石塊、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圖所示的步驟,驗證阿基米德原理。(1)先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空桶和石塊的重力,其中石塊的重力大小為______N。(2)把石塊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石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______N.石塊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_____(填字母代號)兩個步驟測出。(3)由以上步驟可初步得出結論: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4)圖E是另一個實驗小組的實驗情況,老師一看就指出他們這組存在錯誤,請你幫忙指出這個錯誤是_______________。練5如圖所示,將一實心立方體木塊輕輕地放入盛滿水的大燒杯內。待木塊靜止時,木塊露出水面,并且從杯中溢出600g水。(g=10N/kg)求:(1)木塊受到的浮力;(2)木塊的體積;(3)木塊的密度。第頁第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