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3講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學案(原卷版+解析版)吉林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3講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學案(原卷版+解析版)吉林版

資源簡介

第13講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通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認識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意義。
●了解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知道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了解香港、澳門回歸和海峽兩岸關系改善的史實,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通過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儀式上展出的武器裝備,了解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成就。
(2015·吉林省吉林市·歷年真題)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解決臺灣問題的偉大構想是(  )
A. “一國兩制” B.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C. 八項主張 D. 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答案】A
【解析】港澳臺問題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包括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祖國大陸全體同胞在內的整個中華民族的強烈愿望.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一國兩制”構想的認識和理解.
“一國兩制”是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一項重要戰略方針,此構想首先是針對臺灣問題提了出來,后成功運用于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
(2021·吉林省吉林市·期末考試)1953年底,我國政府同印度就兩國在西藏地區的關系問題進行談判。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  )
A.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 “求同存異”的方針 D. 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答案】B
【解析】1953年底,中印就兩國在西藏地區的關系問題談判,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故選:B。
1 (2021·吉林省·模擬題)它于2006年全線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它是(  )
A. 寶成鐵路 B. 青藏鐵路 C. 鷹廈鐵路 D. 蘭新鐵路
【答案】B
【解析】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不斷加大對西藏發展的支持力度,推動了西藏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海、西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選項B符合題意,寶成鐵路、鷹廈鐵路修建于一五計劃時期,蘭新鐵路建于1952-1962年。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B。
2 (2019·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促進了新疆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歷史上,西域各民族和中原人民就有密切往來。以下相關史實中屬于唐朝時期的是(  )
①烏孫昆莫獵驕靡聘娶細君公主為妻
②“開元通寶”等貨幣大量流行于西域
③柯爾克孜族參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④中原文壇中出現頌詠大漠風情的“邊塞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了唐朝時期的民族關系和民族交往。分析選項可知,①選項烏孫昆莫獵驕靡聘娶細君公主為妻,發生在西漢,③選項柯爾克孜族參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發生在清朝;②④選項屬于唐朝時期的史實。
故選:D。
◆考點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背景 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中,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 21cnjy.com
2.含義 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各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由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務。少數民族與漢族一樣參加國家事務的管理。
3.概況 我國已建立了五個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級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此外,還建立了許多自治州、自治縣(旗)。
4.重大意義 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考點二:“一國兩制”和港澳回歸
1.“一國兩制”  提出依據:(1)實現祖國統一是全國人民的心愿;(2)鄧小平從維護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尊重歷史和現實。這一構想是鄧小平提出的,它最初是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的,但首先在香港問題上得以成功運用,而后運用它又解決了澳門問題。 目的:解決香港、澳門和臺灣等歷史遺留問題,維護國家統一。 涵義: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我國的主體部分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特別行政區仍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 評價:(1)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一國兩制”體現了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2)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
2.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香港回歸:(1)1984年底,中英簽署聯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聲明,中國將收回香港,并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解決了香港回歸問題;(2)1997年7月1日,中英舉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澳門回歸:(1)1987年4月,中葡簽署聯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聲明,中國將收回澳門并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解決了澳門回歸問題;(2)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
回歸原因:其一,經過數年改革開放,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其二,全國人民的支持;其三,政府政策得當。
歷史意義: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為世界上其他國家解決同類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范例。
◆考點三:祖國大陸與臺灣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
1.對臺政策 (1)新中國成立后,明確提出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決臺灣問題;50年代中期,又確立了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2)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和政府在鄧小平“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上,采取措施,緩和海峽兩岸關系,推動祖國統一大業。 www.21-cn-jy.com
2.海峽兩岸的交往 (1) ( http: / / www.21cnjy.com )1987年,臺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并逐步采取了一系列開放措施,海峽兩岸近38年的隔絕狀態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2)1993年的“汪辜會談”將“加強兩岸經濟交往,互補互利”寫入協議,在經濟、科技、文化交流方面達成共識。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3)1995年初,江澤民提出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這是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指導思想;(4)經過海內外人士的共同努力,海峽兩岸經濟互相促進、互補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考點四:海軍和人民空軍的建立
1.人民海軍 1949年4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正式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之后,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相繼組建,人民海軍建立起來。 兵種:目前海軍已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多個兵種組成。1974年,我國研制出第一艘核潛艇。
2.人民空軍 1949年11月,中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1956年,我國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后來又制造了各種型號的殲擊機、轟炸機和強擊機。改革開放后,空軍現代化建設不斷發展。
3.人民解放軍導彈部隊 1957年中國開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組建導彈部隊。 裝備:近程、中程、遠程、洲際導彈核武器,還有其他多種型號的導彈,具有較強的戰斗力。意義:標志著人民軍隊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走上科技強軍之路,維護國家的獨立和安全。
◆考點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提出: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緬甸時與兩國總理共同倡導。 主要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歷史作用: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為新中國打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
2.周恩來與萬隆會議
召開:1955年4月,亞非政府首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會議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 中心議題:討論保衛和平、爭取民族獨立和發展民族經濟等問題。 “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由于帝國主義的破壞和與會各國間矛盾錯綜復雜,針對會議中出現的尖銳分歧,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使中國贏得了與會各國的理解和信任,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萬隆精神:平等、協商、“求同存異”的精神。 歷史地位: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亞非國家自己舉行的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國際會議。
◆考點六: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1.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背景:1945年,聯合國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國是創始會員國之一。新中國成立后,由于臺灣問題和美國的阻撓,新中國長期被排斥在聯合國之外,蔣介石集團非法占據著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新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亞非拉美等發展中國家支持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時間: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意義: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登上了國際舞臺。我國為實現聯合國憲章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加強各國友好合作、促進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www-2-1-cnjy-com
2.中美建交
(1)敵對時期 時間:新中國建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20世紀70年代初,共二十多年。 原因: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對社會主義陣營實行“冷戰”;美國長期以來“扶蔣反共”政策失敗后,不甘心失敗,想方設法企圖扼殺新生的社會主義中國。 表現:美國政府敵視中國,對新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包圍威脅的政策。 (2)接觸時期  原因: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共同的要求。 表現:“乒乓外交”。 (3)走向正常化“三大步”  第一步:1971年7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與周恩來總理會談,確定了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的計劃。 第二步: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主席,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第三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影響:中美兩國近三十年的對抗結束了,中美兩國關系走向正常化。
3.中日建交
原因:(1)根本原因:中國綜合國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升,國際地位的提高;(2)中國重返聯合國,中美關系緩和。 時間: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宣布中日兩國恢復邦交正常化。
◆考點七:亞太經合組織
1.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大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2·1·c·n·j·y
2.時間、地點 2001年10月;上海。
3.會議主題 “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4.會議進程 10月21日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舉行,會議通過《上海共識》。
5.評價 上海APEC(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6.認識 中國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國;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考點八 全方位外交
1 時間 改革開放(1978年)以后
2 表現
(1)推行睦鄰友好政策,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力爭中美、中日關系穩定發展,實現中蘇關系正常化,積極發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
(2)積極發展全球伙伴_關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3)積極拓展_多邊_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為解決區域性爭端、維護世界和平和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廣泛參與多邊經濟、社會領域的活動,在環境、糧食、預防犯罪、禁毒、難民、婦女等全球性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3 外交布局 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
外交成果 截至2019年9月,中國已與世界上180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
4 影響 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1、巧學速記
(1)五十六個民族一家親,紅旗飄在布達拉宮。平等團結互助和自治,民族政策新活力。
(2)“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海峽兩岸,“三通”開始。
(3)人民海軍發展快,“艦、潛、空、陸”多兵種。導彈部隊和空軍,鋼鐵衛士保領土。
(4)中國外交有政策,獨立自主為總則,領土主權不侵犯,他國內政不干涉。
(5)尼克松訪問中華,中外建交掀高潮。
(6)APEC上海舉行,WTO融入中國身影。多邊外交高規模,中國聲音自主張。
2、著重區分特別行政區域與經濟特區
(1)特別行政區與經濟特區最突出的不同是:社會制度不同。
(2)香港和澳門回歸前后的最大變化是:主權歸屬不同。
3、新中國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和啟示
(1)原因:①綜合國力和國際威望的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斷提高。②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貫徹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針對國際形勢的變化,采取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
(2)啟示:①我國應該堅定不移地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平發展的道路。②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創設良好的和平環境,才能發展自己。③只有發展好自己,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才能維護好國家的安全與和平。
4、新世紀中國的外交特點
(1)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促進和平。
(2)中國將繼續推動世界多極化,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于各國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
(3)積極倡導多邊主義和樹立以互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利、平等、協作為主要內容的新安全觀,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推動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1 (2021·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在“一國兩制”基礎上回歸的香港和澳門,其發生的主要變化是(  )
A. 主權歸屬 B. 經濟制度 C. 社會制度 D. 社會生活
【答案】A
【解析】“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們作為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社會生活也不變。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回歸后的主權歸屬發生了變化,中國收回了對香港和澳門的主權。“一國兩制”有利于大陸和港、澳、臺的穩定和發展,便于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互利互惠,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加快我國繁榮富強的進程。“一國兩制”構想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世界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徑的新的范例。“一國兩制”構想是中華民族智慧的體現,也是對世界和平事業的重要貢獻。
故選:A。
2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重要一步的標志性事件是(  )
A. 臺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 B. 兩會達成“九二共識”
C. “汪辜會談” D. 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九二共識,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解答】
B.隨著海峽兩岸交流日趨密切,1990年臺灣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次年祖國大陸成立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兩岸授權這兩個民間團體開始進行經濟性,事務性商談和政治對話。1992 年,兩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故B正確。
A.1987年,臺灣當局開始被迫調整“三不" 政策,海峽兩岸同胞近40年的隔絕狀態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故A錯誤。
C.汪辜會談對促進兩岸關系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故C錯誤。
D.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作為中共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海峽兩岸關系產生深遠的影響,故D錯誤。
故選B。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領域取得的成就包括(  )
①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關系正常化
③在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④中日建交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1971年,第26屆聯大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②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關系正常化;③1955年,在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④1972年,中日建交。因此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領域取得的成就包括①②④.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021·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1971年11月,美國《時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國人來了)”作為封面標題,表明新中國將會在未來的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B.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C. 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答案】B
【解析】據題干“1971年11月,美國《時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國人來了)’作為封面標題.”結合所學可知,1971年10月25日,參加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了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故選B.
本題以“1971年11月,美國《時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國人來了)’作為封面標題.”為背景考查中國重返聯合國.
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重返聯合國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重返聯合國的內容與影響
(2021·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宣讀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鐘,卻成了“本世紀(20世紀)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聞之一”,它是指(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 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
C. 中美簽署《聯合公報》的發表 D.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宣布
【答案】C
【解析】宣讀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鐘,卻成了“本世紀(20世紀)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聞之一”,材料中所提的“公告”是指《中美聯合公報》。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開始走向正常化。
故選:C。
(2021·吉林省松原市·模擬題)1971年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是(  )
A. 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 提出“求同存異”原則
C. 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答案】C
【解析】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和中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席位。
故選:C。
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外交的相關知識。1971年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
(2021·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如圖反映的是我國某一時期三項重要的外交成就。其中空白框處應填寫的成就是(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 尼克松訪華
C. 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D. 中蘇建交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圖示反映的是我國70年代的外交成就。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聯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在中美關系正常化推動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邦交正常化。可知,B符合題意。
故選:B。
(2021·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如圖,1971年美國工人為聯合國趕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哪一事件導致如圖事件的發生(  )
A. 聯合國的成立
B. 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C. 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建交
【答案】C
【解析】1971年10月25日,參加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了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我國外交工作出現了新局面,C符合題意。
故選:C。
本題考查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我國外交工作出現了新局面。
解答本題要把握好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運用所學,分析題目的要求,即可做出正確的選擇。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兩國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公報》.這意味著(  )
A. 中美正式建交
B. 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C. 中美兩國不再對抗
D. 有利于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答案】B
【解析】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主席,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故選:B。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熊貓外交是中國一種獨有的外交方式。我國從1950年代到1982年止,先后向許多國家贈送大熊貓。如圖是70年代熊貓外交的分布國家,熊貓在70年代開始走紅的關鍵因素是(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提出
C. 中美關系得到明顯改善
D. 向蘇聯“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實施
【答案】C
【解析】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中美關系的改善,帶動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中日邦交正常化。與許多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題干中70年代熊貓外交的分布國家,熊貓在70年代開始走紅的關鍵因素是中美關系得到明顯改善。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的外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的外交的相關史實。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以下國際會議中,中國參與的有(  )
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③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④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
⑤亞信峰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據所學知,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③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④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⑤亞信峰會都有中國的參與,并在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①②③④⑤都符合題意。
故選:D。
本題考查新中國的外交成就,重點記憶新中國不同時期取得的重要外交成就,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注意掌握新中國的外交成就及這些成就取得的因素。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宣告美帝國主義企圖制造“兩個中國”的陰謀徹底破產的事件是(  )
A. “求同存異”方針 B.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C.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答案】D
【解析】結合材料并聯系所學知識,由于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在國際上的支持者越來越多。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美國的“兩個中國”的陰謀破產。
故選:D。
(2019·湖北省鄂州市·期末考試)新中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對外關系的新篇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代表團是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期待著我們的會議能為擴大和平區域和建立集體和平有所貢獻。”
--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的演說材料二: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一份對外報告中說:“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量,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以及美國與蘇聯爭霸的需要,都使美國不得不考慮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材料三:“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材料四:它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政府間經濟合作組織,成立于 1989年,1991年中國加入該組織后,……為亞太地區經濟的合作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1) 材料一中周恩來總理為“求團結”提出的方針是什么?這一方針在當時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 從材料二中找出美國考慮改善與中國關系的兩點原因。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
(3) 材料三中關于“設立特別行政區”的規定體現了哪一偉大構想?這一構想在哪兩個地區得以成功實踐?
(4) 材料四中的“它”指哪一國際組織?2001年,中國哪座城市承辦過該組織的會議?
【答案】
(1)求同存異;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
(2)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美國與蘇聯爭霸的需要;尼克松訪華。
(3)“一國兩制”;香港、澳門。
(4)亞太經合組織;上海。
【解析】(1)本題考查的是萬隆會議的知識點。
(2)本題考查的是中美關系的知識點。
(3)本題考查的是“一國兩制”構想的知識點。
(4)本題考查的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知識點。
本題重要考查的是學生對亞非會議、中美關系、“一國兩制”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
(2021·吉林省·歷年真題)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鴉片戰爭后簽訂的條約,打破了以往清帝國的“天朝”體制,開始形成不對等的中外關系,中國逐漸進入條約時代。……這給中國帶來諸多嚴重的災難。
材料二: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中國逐漸進入條約時代”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什么?寫出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條約名稱。
(2) 新中國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數據變化反映出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寫出一項這一時期我國的外交成就。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國哪一外交成就?這一成就的取得是哪一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
(4) 回顧中國近、現代外交史,請寫出影響國家外交發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小題1】《南京條約》;《辛丑條約》。
【小題2】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突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小題3】香港回歸祖國;一國兩制
【小題4】國家綜合國力。
(2021·全國·期末考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貞觀年間,一位吐蕃贊普統一了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朝將一位公主嫁給他。
材料二:清朝初期,西藏的宗教首領五世達賴親自入京朝賀,受到當時皇帝的隆重接見,并正式賜予他封號,1727年清朝設置官職,監督西藏地方政務。
材料二: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西藏各族人民與全國人民一樣,享有平等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自主管理本地區、本民族事務的政治權利。
(1) 材料一中的“貞觀”是哪位皇帝的年號?他將哪位公主嫁入吐蕃?
(2) 材料二中的宗教首領獲得的“封號”是什么?1727年設置的“官職”指的是什么?
(3) 材料三體現了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4) 通過兩則材料,你從西藏的歷史中得到哪些啟示?
【答案】【小題1】唐太宗;文成公主。
【小題2】達賴喇嘛;駐藏大臣。
【小題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小題4】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要加強民族團結和友好交往,維護祖國統一等。
【解析】本題考查唐朝民族關系、冊封達賴、班禪與設置駐藏大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相關史實,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唐朝民族關系、冊封達賴、班禪與設置駐藏大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相關史實。
(2021·吉林省·模擬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不學他們。我們不要被動、怯懦,而要認清帝國主義的本質,要有獨立的精神,要爭取獨立,沒有畏懼,要有信心。
--周恩來材料二:得悉中國代表團在十一月十五日將首次參加本屆大會的全體會議的消息后,許多國家的攝影記者很早就趕到聯合國大廈的前門,等候拍下這個“歷史性的鏡頭”。
--新華社記者《在聯合國的第一周》1971年11月材料三:21世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形成新的外交布局。如今,中國已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工作,舉辦了很多重要的國際會議,加強了國際聯合。
(1) 材料一中近代“屈辱的外交史”是從1842年的哪一條約簽訂開始的?通過材料一,可以看出新中國奉行什么樣的外交政策?
(2) 材料二中“中國代表團能夠出席聯合國大會”的原因是什么?請再寫出一例20世紀70年代我國取得的外交成就。
(3) 材料三中的“新的外交布局”指的是什么?請寫出21世紀中國舉辦的國際會議一例。
(4) 通過對比新舊中國的外交,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答案】【小題1】《南京條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小題2】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一例即可)
【小題3】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信峰會等。(一例即可)
【小題4】弱國無外交;只有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才能提高等。(符合題意即可)
【解析】本題以三則文字材料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中英《南京條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20世紀70年代我國取得的外交成就、當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格局、對比新舊中國的外交的啟示等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英《南京條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20世紀70年代我國取得的外交成就、當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格局、對比新舊中國的外交的啟示等相關史實。
(2021·吉林省·模擬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以1840年中英戰爭為起點,清王朝遇到了來自于西方列強和西方化的日本的強烈沖擊,并被強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不僅失去了主權的獨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終成了“洋人的朝廷”。
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奉行新的外交政策,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揭開了對外關系的新篇章。20世紀70年代,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中國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材料三:為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我國舉辦了一系列重要的國際會議,為我國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
(1) 材料一中的“中英戰爭”使中國被迫割讓了哪一島嶼?清王朝最終成為“洋人的朝廷”是20世紀初哪一不平等條約的結果?
(2) 材料二中的“新的外交政策”指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寫出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方面的“重大突破”一例。
(3) 請寫出材料三涉及的“重要的國際會議”兩例。
(4) 通過三則材料中國外交的變化,談談你的感受。
【答案】【小題1】香港島。《辛丑條約》。
【小題2】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一例即可)
【小題3】“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信峰會等。(兩例即可)
【小題4】弱國無外交,國家實力決定國家地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等。(符合題意即可)
心有課標
時空定位
母題原題
變式訓練
考點精講
名師解惑
過關檢測
7第13講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通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認識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意義。
●了解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知道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了解香港、澳門回歸和海峽兩岸關系改善的史實,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通過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儀式上展出的武器裝備,了解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成就。
(2015·吉林省吉林市·歷年真題)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解決臺灣問題的偉大構想是(  )
A. “一國兩制” B.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C. 八項主張 D. 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2021·吉林省吉林市·期末考試)1953年底,我國政府同印度就兩國在西藏地區的關系問題進行談判。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  )
A.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 “求同存異”的方針 D. 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1 (2021·吉林省·模擬題)它于2006年全線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它是(  )
A. 寶成鐵路 B. 青藏鐵路 C. 鷹廈鐵路 D. 蘭新鐵路
2 (2019·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促進了新疆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歷史上,西域各民族和中原人民就有密切往來。以下相關史實中屬于唐朝時期的是(  )
①烏孫昆莫獵驕靡聘娶細君公主為妻
②“開元通寶”等貨幣大量流行于西域
③柯爾克孜族參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④中原文壇中出現頌詠大漠風情的“邊塞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考點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背景 中國是由 個民族組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中,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 、 的格局。 21*cnjy*com
2.含義 在 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 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 ,由 自己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務。少數民族與漢族一樣參加國家事務的管理。
3.概況 我國已建立了 個省級民族自治區 ( http: / / www.21cnjy.com ): 自治區、 自治區、 自治區、 自治區、 自治區。此外,還建立了許多自治州、自治縣(旗)。
4.重大意義 有利于 ,實現 、 和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2-1-c-n-j-y
◆考點二:“一國兩制”和港澳回歸
1.“一國兩制”  提出依據:(1) 是全國人民的心愿;(2) 從維護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尊重歷史和現實。這一構想是鄧小平提出的,它最初是為解決 而提出的,但首先在 問題上得以成功運用,而后運用它又解決了 問題。 目的:解決香港、澳門和臺灣等 問題,維護國家統一。 涵義:指在 的前提下,我國的 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 仍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 評價:(1)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 ,“一國兩制”體現了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2)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
2.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香港回歸:(1) 年底,中英簽署聯合聲明,中國將收回香港,并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解決了香港回歸問題;(2) 年 月 日,中英舉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澳門回歸:(1)1987年4月,中葡簽 ( http: / / www.21cnjy.com )署聯合聲明,中國將收回澳門并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解決了澳門回歸問題;(2) 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
回歸原因:其一,經過數年改革開放, ;其二,全國人民的支持;其三, 得當。
歷史意義: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中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 ;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為世界上其他國家解決 提供了范例。
◆考點三:祖國大陸與臺灣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
1.對臺政策 (1)新中國成立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確提出要解決臺灣問題;50年代中期,又確立了爭取用 解決臺灣問題;(2)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和政府在鄧小平“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上,采取措施,緩和海峽兩岸關系,推動祖國統一大業。 21·世紀*教育網
2.海峽兩岸的交往 (1) 年,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并逐步采取了一系列開放措施,海峽兩岸近38年的隔絕狀態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2)1993年的“ ”將“加強兩岸經濟交往,互補互利”寫入協議,在經濟、科技、文化交流方面達成共識。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3)1995年初, 提出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這是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指導思想;(4)經過海內外人士的共同努力,海峽兩岸經濟互相促進、互補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考點四:海軍和人民空軍的建立
1.人民海軍  年 月,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正式成立, 任司令員兼政委。之后,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相繼組建,人民海軍建立起來。 兵種:目前海軍已由 、 、 、 等多個兵種組成。1974年,我國研制出第一艘 。
2.人民空軍  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 年,我國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后來又制造了各種型號的殲擊機、轟炸機和強擊機。改革開放后,空軍現代化建設不斷發展。
3.人民解放軍導彈部隊 1957年中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開始組建 。 裝備: 、 、 、 ,還有其他多種型號的導彈,具有較強的戰斗力。意義:標志著人民軍隊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走上 之路,維護國家的獨立和安全。【來源:21cnj*y.co*m】
◆考點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提出:1953年12月, 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緬甸時與兩國總理共同倡導。 主要內容: 、 、 、 、 。 歷史作用: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 ,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為新中國打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標志著新中國 的成熟。
2.周恩來與萬隆會議
召開: 年4月,亞非政府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腦會議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 中心議題: 、 和 等問題。 “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由于帝國主義的破壞和與會各國間矛盾錯綜復雜,針對會議中出現的尖銳分歧, 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使中國贏得了與會各國的理解和信任,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萬隆精神: 、 、 的精神。 歷史地位: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亞非國家自己舉行的 的國際會議。
◆考點六: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1.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背景:1945年,聯合國成立,中國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之一。新中國成立后,由于臺灣問題和美國的阻撓,新中國長期被排斥在聯合國之外,蔣介石集團非法占據著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新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亞非拉美等發展中國家支持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時間: 年10月25日,第 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意義: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 之一,登上了國際舞臺。我國為實現聯合國憲章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加強各國友好合作、促進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來源:21·世紀·教育·網】
2.中美建交
(1)敵對時期 時間:新中國建立至2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世紀70年代初,共二十多年。 原因:以 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對社會主義陣營實行“冷戰”;美國長期以來“ ”政策失敗后,不甘心失敗,想方設法企圖扼殺新生的社會主義中國。 表現:美國政府敵視中國,對新中國實行 、 的政策。 (2)接觸時期  原因: 和 ,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共同的要求。 表現:“乒乓外交”。 (3)走向正常化“三大步”  第一步:1971年7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秘密訪問中國,與周恩來總理會談,確定了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的計劃。 第二步: 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主席,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第三步: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影響:中美兩國近三十年的 結束了,中美兩國關系走向 。
3.中日建交
原因:(1)根本原因:中國綜合國力的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國際地位的提高;(2)中國重返聯合國,中美關系緩和。 時間:1972年9月,日本首相 訪華,宣布中日兩國恢復邦交正常化。
◆考點七:亞太經合組織
1.背景  以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大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2.時間、地點 2001年10月;上海。
3.會議主題 “ 、 : 、 , ”。
4.會議進程 10月21日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舉行,會議通過《上海共識》。
5.評價 上海APEC(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6.認識 中國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國;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21世
考點八 全方位外交
1 時間 改革開放(1978年)以后
2 表現
(1)推行睦鄰友好政策,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力爭中美、中日關系穩定發展,實現中蘇關系正常化,積極發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
(2)積極發展________關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構建________________
(3)積極拓展______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為解決區域性爭端、維護世界和平和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廣泛參與多邊經濟、社會領域的活動,在環境、糧食、預防犯罪、禁毒、難民、婦女等全球性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3 外交布局 ________、多層次、立體化
外交成果 截至2019年9月,中國已與世界上180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
4 影響 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9年9月,中80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
影響
1、巧學速記
(1)五十六個民族一家親,紅旗飄在布達拉宮。平等團結互助和自治,民族政策新活力。
(2)“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海峽兩岸,“三通”開始。
(3)人民海軍發展快,“艦、潛、空、陸”多兵種。導彈部隊和空軍,鋼鐵衛士保領
土。
(4)中國外交有政策,獨立自主為總則,領土主權不侵犯,他國內政不干涉。
(5)尼克松訪問中華,中外建交掀高潮。
(6)APEC上海舉行,WTO融入中國身影。多邊外交高規模,中國聲音自主張。
2、著重區分特別行政區域與經濟特區
(1)特別行政區與經濟特區最突出的不同是:社會制度不同。
(2)香港和澳門回歸前后的最大變化是:主權歸屬不同。
3、新中國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和啟示
(1)原因:①綜合國力和國際威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的不斷提高。②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貫徹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針對國際形勢的變化,采取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
(2)啟示:①我國應該堅定不移地走和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發展的道路。②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創設良好的和平環境,才能發展自己。③只有發展好自己,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才能維護好國家的安全與和平。21教育網
4、新世紀中國的外交特點
(1)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堅持奉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促進和平。
(2)中國將繼續推動世界多極化,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于各國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
(3)積極倡導多邊主義和樹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主要內容的新安全觀,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推動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1 (2021·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在“一國兩制”基礎上回歸的香港和澳門,其發生的主要變化是(  )
A. 主權歸屬 B. 經濟制度 C. 社會制度 D. 社會生活
2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重要一步的標志性事件是(  )
A. 臺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 B. 兩會達成“九二共識”
C. “汪辜會談” D. 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領域取得的成就包括(  )
①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關系正常化
③在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④中日建交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021·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1971年11月,美國《時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國人來了)”作為封面標題,表明新中國將會在未來的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B.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C. 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2021·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宣讀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鐘,卻成了“本世紀(20世紀)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聞之一”,它是指(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 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
C. 中美簽署《聯合公報》的發表 D.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宣布
(2021·吉林省松原市·模擬題)1971年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是(  )
A. 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 提出“求同存異”原則
C. 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2021·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如圖反映的是我國某一時期三項重要的外交成就。其中空白框處應填寫的成就是(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 尼克松訪華
C. 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D. 中蘇建交
(2021·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如圖,1971年美國工人為聯合國趕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哪一事件導致如圖事件的發生(  )
A. 聯合國的成立
B. 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C. 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建交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兩國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公報》.這意味著(  )
A. 中美正式建交
B. 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C. 中美兩國不再對抗
D. 有利于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熊貓外交是中國一種獨有的外交方式。我國從1950年代到1982年止,先后向許多國家贈送大熊貓。如圖是70年代熊貓外交的分布國家,熊貓在70年代開始走紅的關鍵因素是(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提出
C. 中美關系得到明顯改善
D. 向蘇聯“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實施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以下國際會議中,中國參與的有(  )
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③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④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
⑤亞信峰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020·吉林省長春市·模擬題)宣告美帝國主義企圖制造“兩個中國”的陰謀徹底破產的事件是(  )
A. “求同存異”方針 B.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C.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2019·湖北省鄂州市·期末考試)新中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對外關系的新篇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代表團是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期待著我們的會議能為擴大和平區域和建立集體和平有所貢獻。”
--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的演說材料二: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一份對外報告中說:“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量,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以及美國與蘇聯爭霸的需要,都使美國不得不考慮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材料三:“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材料四:它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政府間經濟合作組織,成立于 1989年,1991年中國加入該組織后,……為亞太地區經濟的合作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1) 材料一中周恩來總理為“求團結”提出的方針是什么?這一方針在當時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 從材料二中找出美國考慮改善與中國關系的兩點原因。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
(3) 材料三中關于“設立特別行政區”的規定體現了哪一偉大構想?這一構想在哪兩個地區得以成功實踐?
(4) 材料四中的“它”指哪一國際組織?2001年,中國哪座城市承辦過該組織的會議?
(2021·吉林省·歷年真題)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鴉片戰爭后簽訂的條約,打破了以往清帝國的“天朝”體制,開始形成不對等的中外關系,中國逐漸進入條約時代。……這給中國帶來諸多嚴重的災難。
材料二: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中國逐漸進入條約時代”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什么?寫出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條約名稱。
(2) 新中國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數據變化反映出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寫出一項這一時期我國的外交成就。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國哪一外交成就?這一成就的取得是哪一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
(4) 回顧中國近、現代外交史,請寫出影響國家外交發展的主要因素。
(2021·全國·期末考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貞觀年間,一位吐蕃贊普統一了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朝將一位公主嫁給他。
材料二:清朝初期,西藏的宗教首領五世達賴親自入京朝賀,受到當時皇帝的隆重接見,并正式賜予他封號,1727年清朝設置官職,監督西藏地方政務。
材料二: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西藏各族人民與全國人民一樣,享有平等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自主管理本地區、本民族事務的政治權利。
(1) 材料一中的“貞觀”是哪位皇帝的年號?他將哪位公主嫁入吐蕃?
(2) 材料二中的宗教首領獲得的“封號”是什么?1727年設置的“官職”指的是什么?
(3) 材料三體現了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4) 通過兩則材料,你從西藏的歷史中得到哪些啟示?
(2021·吉林省·模擬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不學他們。我們不要被動、怯懦,而要認清帝國主義的本質,要有獨立的精神,要爭取獨立,沒有畏懼,要有信心。
--周恩來材料二:得悉中國代表團在十一月十五日將首次參加本屆大會的全體會議的消息后,許多國家的攝影記者很早就趕到聯合國大廈的前門,等候拍下這個“歷史性的鏡頭”。
--新華社記者《在聯合國的第一周》1971年11月材料三:21世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形成新的外交布局。如今,中國已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工作,舉辦了很多重要的國際會議,加強了國際聯合。
(1) 材料一中近代“屈辱的外交史”是從1842年的哪一條約簽訂開始的?通過材料一,可以看出新中國奉行什么樣的外交政策?
(2) 材料二中“中國代表團能夠出席聯合國大會”的原因是什么?請再寫出一例20世紀70年代我國取得的外交成就。
(3) 材料三中的“新的外交布局”指的是什么?請寫出21世紀中國舉辦的國際會議一例。
(4) 通過對比新舊中國的外交,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2021·吉林省·模擬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以1840年中英戰爭為起點,清王朝遇到了來自于西方列強和西方化的日本的強烈沖擊,并被強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不僅失去了主權的獨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終成了“洋人的朝廷”。
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奉行新的外交政策,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揭開了對外關系的新篇章。20世紀70年代,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中國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材料三:為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我國舉辦了一系列重要的國際會議,為我國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
(1) 材料一中的“中英戰爭”使中國被迫割讓了哪一島嶼?清王朝最終成為“洋人的朝廷”是20世紀初哪一不平等條約的結果?
(2) 材料二中的“新的外交政策”指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寫出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方面的“重大突破”一例。
(3) 請寫出材料三涉及的“重要的國際會議”兩例。
(4) 通過三則材料中國外交的變化,談談你的感受。
心有課標
時空定位
母題原題
變式訓練
考點精講
名師解惑
過關檢測
2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青川县| 宁安市| 昌乐县| 辽阳市| 青州市| 仁怀市| 班戈县| 龙陵县| 湘潭市| 河南省| 兴安盟| 丹棱县| 荆州市| 巴林左旗| 泽普县| 巨野县| 石嘴山市| 南漳县| 玉龙| 左权县| 宣威市| 阿瓦提县| 黄大仙区| 龙岩市| 南召县| 金沙县| 宁城县| 长治县| 前郭尔| 祁连县| 新津县| 临清市| 鄂尔多斯市| 西林县| 清流县| 库车县| 滦平县| 义乌市| 祁阳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