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春聯文化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綜合實踐活動六年級【下冊】沈陽出版社主題一春聯文化。我們知道,春節是我國各民族最隆重、最悠久的傳統節日。其中,春聯是春節的一種代表性的文化,每到春節,它們就會出現在千家萬戶的門上,給節日增添歡樂祥和的氣氛。為了傳承中國文化發揚民族特色,幫助學生們了解和進一步挖掘中國傳統的春節文化,讓他們感受這濃濃的文化氣氛,同時體驗活動過程中的艱辛和快樂。學情分析在學生研究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熱情,知識的了解不是我最終的目的,我期望:學生通過本次活動,關注生活,激起學生對我國春聯這種特殊文化樣式的喜愛之情,了解和進一步挖掘中國傳統的春節文化,讓他們感受這濃濃的文化氣氛,同時體驗活動過程中的艱辛和快樂并對自己的成果有成就感,喜悅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設計思路首先觀看視頻《元日》王安石的詩讓學生了解古代人們過春節習俗。接著讓學生說說過春節我們是怎樣做的。然后看圖片導入,確定課題,歸納子課題,分組填寫春聯文化活動計劃表。在整個活動中,以搜集春聯及春聯的相關資料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通過組織學生的調查匯報和交流活動,體現教師指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的地位;活動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和團結協作;在活動和交流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活動目標2、通過小組合作及參與社會活動,對自己的活動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知識與技能 :1、了解春聯的來歷,種類和發展過程。2、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一定數量的春聯,豐富學生春聯知識。3、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促進學生知識的再認識,拓寬知識面。過程與方法:1、培養學生聯系生活理解春聯的能力,知道春聯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美好的祝愿,了解不同的春聯應當貼在不同的地方。2、初步學會利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調查,搜集對聯知識,了解對聯的發展史,尋找古往今來形形色色的春聯、婚聯、挽聯及趣聯故事。3、培養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并在實踐中增強團隊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激發起學生對我國春聯這種特殊文化形式的喜愛之情。感受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2、培養學生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熱愛之情,養成為繼承和發揚優秀民族傳統而努力學習的優良品質。感受中華民族豐富的語言文化。活動重點難點:重點:了解春聯的寫法與使用。難點:了解不同行業春聯的特點和春聯的發展歷史。活動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資源:多媒體活動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主題1、觀看視頻《元日》了解古人是怎樣過春節的?(也貼春聯。燃放爆竹和屠蘇酒)。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是后周皇帝孟昶寫的 “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宋代以后,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這些傳統的習俗流傳至今。現在的春聯更是多種多樣,為了了解更多春聯的奧秘,今天我們圍繞“春聯文化”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板書:春聯文化二、發現現象,提出問題。發現現象1.同學們,準備好你們那雙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眼睛,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但是不僅是看圖片那么簡單,你要從這些圖片中發現一些值得關注,值得我們研究的現象。2、看春聯文化圖片3.交流發現的現象:如春聯的字數有多有少;春聯不全是過年才貼;春聯哪都有貼的等。現在我們要學著根據剛才發現的現象來“提出問題”。比如說:春聯的起源。那就可以提問:春聯是什么時候發展起來的?春聯有那么多種類,都適合貼到哪些地方呢?2.你還有什么想問的?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交流自己提出的問題,再小組討論,并請寫字又快又好的同學記錄在問題單上。3、看圖片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現在聽老師一個有趣的春聯故事,仔細聽,這一次,你又能發現什么?蘇東被貶黃州后,一居數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蘇軾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語。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蒲扇拋入水中。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 原來,這是一副啞聯。蘇軾上聯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聯的意思:水流東坡尸(東坡詩)。4.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又發現了什么?再次交流,把你們腦子里新想到的問題,在問題單上繼續補充完整。請一個小組展示問題單。三、整合問題,學會歸類。整合問題1.這個小組提出了這么多問題,現在我們要把你們小組的問題與他們的問題進行整合。如果有剛才那組所沒有提到的問題,就進行補充。2.學生整合、篩選問題,教師把問題集中展示在黑板上。問題歸類1.這么多問題,我們要把它們歸歸類。今天是同學們第一次學習給“問題歸類”,所以,老師要給你們一些幫助,根據我們要研究的對象,我們可以分成六大類:春聯的特點、起源、形式、用途、貼法、趣事。(幻燈片)2.引導學生把剛才提煉出來的問題分別歸到六大類中。四、先扶后放,轉化課題。轉化課題1、剛才這些都僅僅是一些問題,我們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要把這些問題轉變成小課題。以“特點”這一類問題為例,教授課題轉化的方法。課題重點突出的是研究的對象和研究的內容。比如說“春聯特點是什么?”研究對象是:春聯,研究內容是:它的特點,轉成課題就是“關于春聯特點的調查與研究”。(板書)2.其他五個問題,請同學們嘗試轉化成課題。3.那這些課題,我們去研究什么呢?其實我們要研究的就是剛才提出的這些問題。我們也把它轉成小課題。如:“春聯的內容有哪些?”轉成小課題就是“關于春聯的內容的調查與研究”。 “春節里為什么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轉成課題是“關于春節里家家戶戶貼春聯原因小調查”。用這種方法,舉一反三,請學生把余下所有問題,轉成小課題,遇到困難,教師適時給予幫助。板書子課題①.關于春聯的發展和起源的調查研究。②.關于春聯名字的由來的探究。③.關于春聯的用途的探究。④.關于春聯形式的探究。⑤.關于春聯貼法的探究。⑥.關于過年貼春聯的探究。⑦.關于春聯的名人趣事的探究。⑧關于春聯和人們的生活聯系的探究。五、選擇課題,重新分組。成立小組 1.我們擁有了這么多小課題,如果每個同學都去研究所有課題,會造成很多重復,費時費力,所以每組選一個小課題。六、合作探究,制定方案。制定方案1.同學們,研究小組雖說人多力量大,但是大家如果自顧自,就是一盤散沙。所以我們要制定一個簡簡單單的活動方案。(每組發給的表格)。2.指導填寫方法。3.再次小組合作探究,確立分工,討論活動方式,再填寫活動方案。4.教師評價指導,小組修改、完善,確定研究方案。組長: 組員:子課題 調查方法 調查時間 小組分工 匯報形式 七、階段小結,鼓勵實踐。說說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同學們,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要根據活動方案,興致勃勃地對春聯文化進行調查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會不斷產生新的問題,可以隨時調整方案。也許我們還會碰到許多困難。當碰到難題時,我們可以去請同學幫忙,可以去請教老師;可以去看書,查閱資料,還可以請教專家。同學們要克服一切困難,完成本次活動任務。同學們從校內走向了校外,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們今天都活動得非常成功。相信大家在與春聯文化的接觸中一定會很多收獲。根據我們的方案,行動起來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