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中考歷史:2022周年事件專題解讀分析與真題演練2022年中考歷史復習之熱點專題解讀分析與真題演練 簽訂《南京條約》180周年2022年周年歷史事件(1)1842年鴉片戰爭失敗;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0周年)(2)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110周年);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重要文件。(3) 1922年中共二大召開(100周年);第一次在全國人民面前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4) 華盛頓會議,是指1921年11月11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葡萄牙、中國九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國際會議。(5)1922年底,蘇聯成立(100周年);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 (6)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50周年),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7)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開(40周年),正式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8)1992年南方談話(30周年),回答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等問題。(9)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30周年),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目標:1、找出教材中相關史實,認知周年事件的影響及給當今提供的經驗教訓。 2、正確闡釋歷史事件,學會用唯物史觀解讀歷史。1、1842年鴉片戰爭失敗原因、影響及認識a.原因(1)裝備落后(2)指揮不當;(3)盲目自大、閉目塞聽;最高指揮者對英國認知不足(4)英國準備充分、裝備先進、制度先進(5)根本原因:制度落后(中國)、腐朽;腐朽的封建主義無法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b.影響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C.認識:落后就要挨打2、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這標志著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一中華民國的誕生。中華民國的誕生有何意義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它的制定又有著怎樣的背景 為什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步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憲法性質?(1)意義政治上,中華民國的成立宣布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誕生。經濟上,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措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民族關系上,中華民國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民族的平等。(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民族平等)文化教育上利于西方民主思想的進一步傳播。在這樣的教育下,民主共和的觀念占據了人民的大腦,封建帝制的思想被逐步拋棄。中國人的身份開始由臣民向公民轉變。社會習俗也發生很大變化。如變發易服。(2)背景:為限制袁世凱專制獨裁。 措施:在約法中將總統制改為責任內閣制;包含資產階級分權制衡原則(五權憲法)(3)原因:①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②用法律形式賦予國民自由和權利;③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資產階級“三權分立”原則,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制度,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精神;④具有國家根本大法的性質。 3.中共“二大”召開背景及意義。 (1)背景 中共“一大”作為成立大會,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即最終奮斗目標),缺陷是未制定最低綱領(即民主革命綱領);但當時處在民主革命時期,必須制定符合中共國情的革命綱領,才能更好地發動群眾參加革命,領導革命走向勝利。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建設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樣,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4.華盛頓會議 1922年,九國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這個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這實際上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會議期間,英美出于反對日本獨占中國的動機,支持中國收回山東主權的要求。在《九國公藥》簽署前,中國和日本代表在會外簽訂了《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其附約》,規定日本將膠州灣租借地歸還中國;撤走駐青島、膠濟鐵路沿線的日軍;膠濟鐵路由中國出錢贖回。此外,日本同意放棄“二十一條”中的部分條款。這一條約使中國在山東的主權和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華盛頓會議是凡爾賽會議的繼續,它打破了一戰期間日本獨霸亞太地區的局面,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通過這兩次國際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但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5.1922年底,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當時加入蘇聯的有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后來,蘇聯擴大到15個加盟共和國。6.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原因: ①從美國方面看:美國遏制孤立中國政策失敗;深陷越戰泥潭,在與蘇聯的爭霸中處于守勢;國內出現經濟危機;面臨西歐和日本的挑戰。 ②從中國方面看: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中美關系改善有利于應對蘇聯的威脅與挑戰;有利于臺灣問題的和平解決。【例題】材料中尼克松訪華對中美關系有何影響 從中美《聯合公報》中反映出影響中美關系的關鍵問題是什么 【答案】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臺灣問題7.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199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3 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1.(2021內蒙古鄂爾多斯)中英《南京條約》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這反映了中國A.開始喪失司法自主權 B.對外貿易處于入超地位C.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 D.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中英《南京條約》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可知,南京條約損害中國關稅自主權,故選C;中國開始喪失司法自主權標志是“領事裁判權”的提出,排除A;中國在鴉片戰爭之前由于英國人輸入鴉片,對外貿易已處于入超地位,排除B;鴉片戰爭后這個剛剛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不是“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故排除D。2.(2021甘肅定西)《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其中直接導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兩國進出口貨物稅率》數據變化的內容是A.割香港島 B.五口通商 C.協定稅款 D.戰后賠款貨物 舊稅率(%) 新稅率(%)棉花 24.19 5.56斜紋布 14.92 5.56 【答案】C【解析】影響稅率變化的是《南京條約》中協定關稅的內容,故選C;其他幾項無關。3.(2021河北文綜中考真題)這次革命建立起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共和政體,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會經濟、思想文化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新的變化,沖破了封建主義的落籬,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據此推斷,這次革命A.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探索B.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民族民主革命C.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D.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統治 【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可知,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是洋務運動,排除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五四運動,排除C;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統治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排除D;辛亥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民族民主革命,故選B,4.(2021湖北中考真題)辛亥革命作為20世紀中國歷史的第一次巨變, 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里程碑。“巨變"主要是指A.傳統思想向近代轉變B.社會性質發生重大變化C.反帝反封建任務完成D.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終結【答案】D【解析】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巨變“主要是指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終結,D項正確; .思想上的轉變不能稱之為“巨變",排除A項;辛亥革命沒有改變社會的性質,排除B項;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務,沒有完成反帝的任務,排除C項。故選D項。5、(2021江蘇泰州) 歷史漫畫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詮釋歷史。右側漫畫對辛亥革命詮釋最為準確的是 A.宣告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B.結束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D.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政體【答案】A【解析】根據圖片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只是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并未改變社會性質和完成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故選A;排除B和C;辛亥革命是要建立民主共和制,不是君主立憲制,排除D.6.(2021四川南充)它的建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根本性制度變革,這是武裝斗爭手段換來的制度成果,在這一過程中,清帝退位詔減少了流血沖突,縮短了革命進程,確有積極作用。材料中的“它”指A.太平天國B.中華民國C.南京國民政府D.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答案】B7.(2021山東濰坊)南京臨時政府規定:官員不分級別,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為禮服。女子禮服,上裝是對襟衫,下裝是裙子。這一規定的實質是南京臨時政府A.重視服飾身份象征B.強制推行服裝統一C.大力推進社會平等D.全面學習西方文化【答案】 C【解析】根據題干“南京臨時政府規定:官員不分級別,..可知材料體現了南京臨時政府以法律的宗室規定官員服飾的無差別性,實質彰顯了民主平等思想,大力推進社會平等,C正確;題干“官員不分級別,都.....’可知“重視服飾身份象征"不符合題意,排除A;“強制推行服裝統一”是表面現象, 排除B;題....子禮服,. 上裝是對襟衫,下裝是裙子”可知,“全面學習西方文化”與題意不符,排除D。故選C。8.(2021北京)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增加了設立特別行政區的規定。據此制定的法律明確了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這項憲法規定A.有利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B.標志著對外開放新格局最終形成C.說明國家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D.為“一國兩制”實施提供法律依據 【答案】 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針對祖國統-大業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方針,主張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香港、澳門、臺灣回歸祖國后可設立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因此1982年憲法的這項規定為“一國兩制”實施提供了法律依據,D正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數民族聚集地區設立自治機關,保障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權利,與港澳臺回歸問題無關,A排除;設立特別行政區是“一國兩制"解決祖國統一大業的內容, 與對外開放或科學技術沒有直接關系, BC排除。故選D。9.(2021青海中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對外關系的新篇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7 分)材料一:兩國總理重申這些原則,并且感到在他們與亞洲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中也應該適用這些原則。如果這些原則不僅適用于各國之間,而且適用于一般國際關系之中,它們將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堅固基....---《中印兩國總理聯合聲明》材料二:進入(20世紀)70年代,國際形勢在戰后20多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種形勢下,中美兩國領導人都認為有必要結束長達20多年的敵視狀態, 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摘自郭大鈞《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 - 1993》材料三:2021年3月23日針對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歐盟基于謊言和虛假信息,以人權為由對中國有關人員和機構實施制裁。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將會對上述國家實施對等制裁。并強調“今天的中國不是伊拉克、利比亞,也不是敘利亞,更不是120年前的中國。外國列強架起幾門大炮就能打開中國大門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摘 自《西海都市報》(1)材料一中的這些原則是指什么原則 (1分)這些原則是誰最先提出的 (1分)(2)根據材料二分析中美兩國領導人都認為有必要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 (1分)簡要分析中美建交時的國際政治格局。(1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各國外交的根本出發點是什么 (1 分)看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發言后你有何感想 (2分)【參考答案】(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分) ;周恩來(1分)。(2)國際形勢的變化(1分) ;兩極格局(或美蘇冷戰)(1分)。(3)國家利益(1分)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我國的外交底氣更足。(或弱國無外交,主權獨立是國家外交的前提,綜合國力是國家外交的基礎)(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分)。10.(2021黑龍江龍東地區中考)【奮斗篇】材料四: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要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5)材料四中“中國道路”指的是什么 (1 分)答案: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1.(2021四川達州)(5)“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這個“詩篇”是 。【答案】南方談話12.(2021四川涼山)28.(1)華盛頓會議針對中國問題簽署的條約是什么?(2分)【答案】《九國公約》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