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微生物的“功”與“過”一、填空題1、英國細菌學家( )首先發現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種物質能殺滅一些細菌,他把這種物質稱為( )。2、細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種類的( )。3、掉在地上的蘋果開始腐爛,主要是被泥土里的( )分解了。二、判斷題1、大多數感冒都是由于微生物感染造成的。( )2、因為霉菌使饅頭、衣服等物品發霉,所以霉菌對人類沒有一點好處。(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廣泛存在著,它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4、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滅很多微生物。( )三、選擇題1、關于霉菌,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人們利用霉菌做腐乳、制醬以及生產農藥等B.霉菌會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變質C.食物在低溫保存時,就不會發生霉變2、傳染病流行時,正確的防護措施是( )。A.只參加家庭的聚會 B.及時接種疫苗 C.在人少的商場里可以不戴口罩3、如果沒有微生物,那么( )。A.人類會生活得更好B.動植物的殘體和排泄物會堆積如山C.對世界沒什么影響4、下列關于微生物的“功”與“過”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微生物能使爛蘋果變成腐殖質,這是微生物的“過”B.酵母菌在新陳代謝時會產生大量氣體,使面包和饅頭變得蓬松,這是微生物的“功”C.利用微生物可以釀酒,這是微生物的“過”四、實驗操作星期天早晨,佳佳準備在家自己做酸奶。1、佳佳在鮮牛奶里加入2勺白糖,加熱至( )左右。A.60℃ B.80℃ C.100℃2、給鮮牛奶加熱的主要目的是( )左右。A.使牛奶更甜 B.殺滅細菌 C.增加牛奶的營養成分3、待溫度降到37℃左右,往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并攪拌均勻,在鮮牛奶中加入酸奶的主要目的是( )。A.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 B.使牛奶口味更佳 C.使牛奶變粘稠4、將加入酸奶的牛奶倒進消毒過的保溫容器里,蓋上蓋子。保溫10小時后,佳佳的酸奶做成了。使用消毒過的容器的目的是什么?5、佳佳飲用后,把剩下的酸奶放入冰箱中冷藏。冰箱為什么能減緩食物變質的速度?4微生物的“功”與“過”答案及解析一、1、弗萊明 青霉素 2、微生物 3、微生物二、1、√ 2、× 3、√ 4、×三、1、C解析:雖然食物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容易發霉,但低溫保存的食物,其濕度條件存在,仍有可能會霉變,只是霉變速度會減慢。2、B 3、B 4、B四、1、A 2、B 3、A4、殺滅容器中的細菌。5、冰箱中低溫、干燥的環境不利于霉菌生長繁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5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8張PPT)復習導入1.你認為霉菌是有生命的嗎?如何證明?我認為霉菌是有生命的。物品上的霉斑慢慢擴大,說明霉菌會生長繁殖,是有生命的。2.防止物品發霉的方法有哪些?真空包裝、放干燥劑、烈日暴曬、低溫保存等。微生物的“功”與“過”蘇教版 五年級下新知講解一活動微生物對人類的“功”與“過”1.微生物的“過”。(1)導致食物變質。比如香蕉放置過長時間的時候皮會變黑,因為香蕉表皮細胞中的氧化碳被氧化了。通常情況下,細胞膜受到氧化碳的嚴密保護,一旦香蕉被磕到,或在低溫下長期保存,細胞膜受損,碳氧化物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并氧化成黑色。(2)導致感冒。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一般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傳染性強。新知講解一活動微生物對人類的“功”與“過”2.微生物的“功”。(1)制作饅頭、面包。制作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饅頭或面包膨大和松軟。(2)生產調味品。微生物的發酵技術在食品的制作中應用十分廣泛。制作醬、腐乳要用到霉菌,制作醋要用到醋酸菌,釀酒要用到酵母菌,制作味精要用到谷氨酸棒狀桿菌等。新知講解一活動微生物對人類的“功”與“過”2.微生物的“功”。(3)除此之外,微生物還被稱為“大自然的清潔工”。微生物可以分解動植物的尸體,形成腐殖質。腐殖質是一種黑褐色物質,含有植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如果沒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地球將變成一個大垃圾堆,所以說微生物是“大自然的清潔工”。新知講解一活動微生物對人類的“功”與“過”點撥:微生物可分為有益和有害兩種。人們通過研究發現有些微生物對人有益,利用它們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比如釀酒,制作醬油、醋、泡菜、酸奶、面包、饅頭、臘肉等要依靠微生物。有些真菌,比如蘑菇、銀耳等可作為食物,對人類有益。微生物也會使食物發霉變質,霉變的食物對人體有害。新知講解二活動如果沒有微生物,世界會怎么樣?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動植物死亡,動物每天都要排出許多糞便,如果自然界沒有微生物,那么生物圈中的垃圾就會堆積如山。但是實際并沒有出現上述情況,這主要歸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進行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它們能夠將動植物的尸體、糞便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不和無機鹽等,歸還到大自然中,被綠色植物再利用來制造有機物。新知講解三活動細菌和病毒的克星1.抗生素。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或動植物所產生的能抑制或殺滅其他微生物的化學物質。如抗菌用的青霉素、鏈霉素、紅霉素、頭孢拉定,抗腫瘤用的絲裂霉素,抑制免疫的環孢素等。多用來治療人或禽畜的傳染病。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青霉素能殺滅一些細菌。之后,人們又利用其他微生物生產出多種治療細菌性疾病的抗生素。新知講解三活動細菌和病毒的克星2.疫苗。疫苗是能使機體產生免疫力的病毒、立克次體等的制劑,如牛痘苗、麻疹疫苗等。通常也包括能使機體產生免疫力的細菌制劑、抗毒素、類毒素。將疫苗注射到人體內,使人體產生免疫力,是預防病毒性疾病強有力的科技手段。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為全球抗擊疫情提供強大助力。新知講解四活動人們采用多種方法防治細菌和病毒1.傳染病的危害。許多傳染病由細菌或病毒引起,如新完肺炎。傳染病會造成哪些危害?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等)引起,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除了常見的流感、肺結核、禽流感等,還有霍亂、炭疽、麻風、天花、傷寒等傳染病。它們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以新冠肺炎為例,常見體征有呼吸道癥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的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腎衰竭,甚至死亡。新知講解四活動人們采用多種方法防治細菌和病毒2.常見消滅細菌和病毒的方法。消滅細菌和病毒的方法 圖片 原理高溫煮沸細菌在高溫環境下不宜生存。紫外線照射 紫外線對細菌、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具有強大的破壞力,能使細菌、病毒喪失生存力及繁殖力。噴灑消毒液 消毒液用于殺滅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要求,將病原微生物消滅于人體之外,一般作用于器物、環境等無生命物體等。涂碘酒使細菌的蛋白質變性,并失去其重要的活性。生活小百科外出吃飯時用開水燙一下餐具能消毒嗎一般來說,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霍亂孤菌等,多數要經100℃高溫作用1~3分鐘或80 ℃加熱10分鐘才能死亡。所以,吃飯前用開水燙餐具,只能殺死極少數微生物,煮沸、流通蒸氣、使用紅外線消毒碗柜等才是有效的方法。當然,用開水燙一下至少可以洗去碗中的浮塵或油污,這也未嘗不可。新知講解四活動人們采用多種方法防治細菌和病毒3.預防傳染病。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我們應該做好哪些防護措施?傳染病通常以飛沫、灰塵、接觸待方式傳播。因此我們要做好如下防護措施:勤洗手、佩戴口罩、少聚集、常通風、適時增減衣物、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保持環境和個人衛生,必要時接種疫苗。新知講解四活動人們采用多種方法防治細菌和病毒點撥:無論哪一種傳染病,其預防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即控制傳染源(隔離)、切斷傳播途徑(消毒、注意個人衛生等)、保護易感人群(接種疫苗、提高免疫力等)。如果感染疾病,要及時就醫,盡早治療。平時還要注意加強營養、不熬夜、不過度勞累、多進行體育鍛煉,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強抵抗力。生活小百科怎樣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1)保證食品新鮮。腐敗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細菌,有的含有致病菌,食用后容易發生食物中毒。(2)及時加工食品。像肉類、水產品等易腐食品,應及時清洗,這樣就可以把黏附在食品表面的細菌洗掉一部分,再經過烹調燒煮,就可以將食品上的細菌一起殺滅。(3)縮短存放時間。加工烹調好的食品,應盡量縮短存放時間,最好做到現燒現吃。(4)妥善保存。暫時不用或用不完的新鮮食品要及時放入冷庫或冰箱保存。細菌性食物中毒新知講解五活動做酸奶1.認識酸奶。酸奶是益生菌的豐富源泉,益生菌是指有益于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一類腸道生理細菌,比如雙歧桿菌、乳桿菌等乳酸菌。這些乳酸菌在人體的腸道內繁殖時會分泌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物質,因此酸奶對人體有較多的好處。新知講解五活動做酸奶2.制作酸奶。制作目的:知道酸奶是由乳酸菌使牛奶發酵做成的。制作材料:鮮牛奶、酸奶、白糖、保溫容器、勺子、溫度計等。制作步驟:(1)在鮮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加熱至60℃左右。(2)待溫度降到37 ℃左右,往鮮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并攪拌均勻。(3)倒進消毒過的保溫容器里,蓋上蓋子。(4)保溫8~10小時后,酸奶就成了。新知講解五活動做酸奶制作須知:(1)要選用原味的全脂或低脂牛奶,不能選用調味牛奶。(2)一定要等牛奶的溫度降到37 ℃左右,才能放入酸奶。否則,溫度過度高會殺死酸奶里的乳酸菌。(3)可以用高溫煮的方法對保溫容器進行消毒。制作原理:牛奶中有大量乳糖,酸奶中有大量乳酸菌,把酸奶加入牛奶中,乳酸菌在適宜的溫度下能分解乳糖,大量繁殖。一段時間后,牛奶發酵完畢,酸奶就做成了。酸奶是由乳酸菌使牛奶發酵做成的。溫馨提示:要把自制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生存太久。吃了變質的酸奶會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新知講解五活動做酸奶3.為什么要用消毒過的容器裝加熱過的鮮牛奶?沒有消過毒的容器可能有一些細菌,不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消毒后可以防止細菌污染,起到殺菌效果。4.為什么是往鮮牛奶中加酸奶并保溫?酸奶中的乳酸菌在適宜的溫度下能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大量繁殖,這樣就能使牛奶發酵變成酸奶。生活小百科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又稱巴氏滅菌法,得名于其發明人法國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1862年,巴斯德發明了一種能殺滅牛奶里的病菌,但又不影響牛奶口感的消毒方法,即巴氏消毒法。國際上通用的巴氏高溫消毒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將牛奶加熱到62℃~65 ℃,保持30分鐘。采用這一方法,可殺死牛奶中各種生長型病菌,滅菌效率可達97.3%~99.9%,留下對人體有益的乳酸菌;第二種是將牛奶加熱到75 ℃~90 ℃,保持15~16秒,其殺菌時間更短,工作效率更高。巴氏消毒法課堂練習1、在適宜的溫度下,( )會使牛奶發酵成酸奶。一、填空2、做酸奶時,牛奶冷卻到( )時加入酸奶,保溫幾個小時后,酸奶就做成了。乳酸菌37℃左右課堂練習1、細菌對人類只有“功”沒有“過”。( )二、判斷對錯2、因為酸奶就是通過牛奶發酵做成的,所以酸奶變質了也能喝。( )×3、自制的酸奶也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 )×√課堂練習三、選擇題1、下列方法中,( )可以消滅病菌。A.用開水給筷子消毒B.把面包放在陽臺上C.擦傷的手背用自來水清理B課堂練習三、選擇題2、下列屬于細菌的“功”的是( )。A.食品發霉B.生產醬制品C.麗麗感冒了C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微生物的“功”與“過”微生物的“功”消滅病菌的方法高溫煮沸加熱鮮牛奶裝入消毒后的保溫容器里本課思維導圖做酸奶紫外線照射制作食品飲料噴灑消毒液涂碘酒降溫后加入酸奶生產調味品分解動植物尸體制成藥品……微生物的“過”導致食物變質傳播疾病繁殖乳酸菌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微生物的“功”與“過” 教學設計課題 微生物的“功”與“過” 單元 顯微鏡下的生命世界 學科 科學 年級 五下學習目標 1、知道細菌是一類分布極廣的微生物以及它們對人類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2、通過調查,知道微生物對人類產生了哪些影響。目標解讀:微生物在地球環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許多微生物能讓人患上各種疾病,但絕大多數對人體無害。而自然界如果沒有了微生物,人類絕對無法存活。在地球生態系統的維持與穩定中,微生物起著無可比擬的作用,因為微生物是整個生態系統中的基礎。3、知道減少致病細菌的傳播方法。4、了解人類對微生物的利用。目標解讀:正確對待微生物的“功”與“過”,意識到諸如微生物這樣的事物,一般都具有正、反兩面性,而科學的任務就是如何科學且合理轉化不利為有利。5、能夠嘗試自己做酸奶。重點 1、知道細菌是一類分布極廣的微生物以及它們對人類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2、通過調查,知道微生物對人類產生了哪些影響。難點 通過調查,知道微生物對人類產生了哪些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復習導入課件出示板書課題 思考并回答相關問題 激趣導入講授新課 活動一:微生物對人類的“功”與“過”1.微生物的“過”。 (1)導致食物變質。比如香蕉放置過長時間的時候皮會變黑,因為香蕉表皮細胞中的氧化碳被氧化了。通常情況下,細胞膜受到氧化碳的嚴密保護,一旦香蕉被磕到,或在低溫下長期保存,細胞膜受損,碳氧化物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并氧化成黑色。 (2)導致感冒。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一般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傳染性強。2.微生物的“功”。 (1)制作饅頭、面包。制作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饅頭或面包膨大和松軟。 (2)生產調味品。微生物的發酵技術在食品的制作中應用十分廣泛。制作醬、腐乳要用到霉菌,制作醋要用到醋酸菌,釀酒要用到酵母菌,制作味精要用到谷氨酸棒狀桿菌等。(3)除此之外,微生物還被稱為“大自然的清潔工”。 微生物可以分解動植物的尸體,形成腐殖質。腐殖質是一種黑褐色物質,含有植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如果沒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地球將變成一個大垃圾堆,所以說微生物是“大自然的清潔工”。 活動二:如果沒有微生物,世界會怎么樣? 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動植物死亡,動物每天都要排出許多糞便,如果自然界沒有微生物,那么生物圈中的垃圾就會堆積如山。但是實際并沒有出現上述情況,這主要歸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進行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它們能夠將動植物的尸體、糞便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不和無機鹽等,歸還到大自然中,被綠色植物再利用來制造有機物。 活動三:細菌和病毒的克星1.抗生素。2.疫苗。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四:人們采用多種方法防治細菌和病毒1.傳染病的危害。2.常見消滅細菌和病毒的方法。 3.預防傳染病。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五:做酸奶1.認識酸奶。2.制作酸奶。制作目的:知道酸奶是由乳酸菌使牛奶發酵做成的。制作材料:鮮牛奶、酸奶、白糖、保溫容器、勺子、溫度計等。制作步驟:(1)在鮮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加熱至60℃左右。(2)待溫度降到37 ℃左右,往鮮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并攪拌均勻。(3)倒進消毒過的保溫容器里,蓋上蓋子。(4)保溫8~10小時后,酸奶就成了。課件出示相關資料 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回答。分組實驗并記錄 溫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點解新疑。科學探索求真知,名師點撥解疑難。課堂練習 幻燈呈現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微生物的“功”與“過” 教案.doc 4微生物的“功”與“過” 試題(含答案解析).doc 4微生物的“功”與“過” 課件.ppt 巴氏消毒法.mp4 細菌性食物中毒.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