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單項選擇題庫布齊沙漠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上頁圖是庫布齊沙漠分布圖。據此回答下題。1.下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符合庫布奇沙漠氣候特征的是( )A.B.C.D.2.庫布齊沙漠的治沙被聯合國確定為“全球治沙樣本”,它可以提供的治沙有效經驗有A.打壩淤地 B.植樹種草 C.疏浚河道 D.退耕還林3.俗話說"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當鴨綠江畔的人們看到晚霞滿天時,新疆伊犁的人們所看到的景觀應當是( )A.滿天星斗 B.天色微明 C.晚霞滿天 D.烈日當空4.新疆“葡萄瓜果甜又甜“的原因是( )A.品種優良 B.灌溉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5.我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 )A.杭州 B.上海 C.北京 D.石家莊6.下列詩句能反應下圖區域地理環境特征的是A.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B.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鬼C.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D.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7.下列省區中水土流失較嚴重的有( )①陜西省 ②山西省 ③黑龍江省 ④西藏自治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8.讀我國耕地、水資源和人口對比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耕地資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 B.我國南、北方水土資源匹配合理C.我國北方人口眾多,水資源豐富 D.我國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區9.棉花喜熱、好光、耐旱、忌漬。位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蘇地區作為“中國棉都”,是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由此可見,阿克蘇地區的氣候類型是。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沙漠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寒帶氣候10.它位于世界海拔最高的牧區,被稱為草原牧區上的一條圣潔的“天路”。它是( )A.京九鐵路 B.亞歐大陸橋C.青藏鐵路 D.川藏鐵路11.以下詩句與“惟恐瓊樓玉字,高處不勝寒”蘊含的地理原理一致的是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C.江南二月試羅衣,春盡燕山雪尚飛 D.秦嶺山脈一條線,南吃大米北吃面12.同樣是高原地形,自然景觀卻不盡相同。下列自然景觀描述與其對應的地形區組合正確的是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黃土高原B.“地勢平坦、草原遼闊”——內蒙古高原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云貴高原D.“石芽、峰林、溶洞廣布”——青藏高原13.青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兩岸的農業屬于A.平原農業 B.灌溉農業 C.河谷農業 D.原始農業讀我國南北方分界線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14.圖中河流甲為A.黃河 B.長江 C.淮河 D.珠江15.對圖中乙、丙兩地描述正確的有①乙、丙兩地都為季風區 ②乙地耕地以旱地為主,丙地水田為主③乙地年降水量多于丙地 ④乙地作物以小麥為主,丙地作物以水稻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長江被稱為“黃金水道”的原因是A.年徑流量大 B.水力資源豐富 C.航運價值高 D.流域內多礦產17.某中學地理小組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解釋某地形區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據此回答,圖中序號與其填入的內容合適的是A.①海拔低,一馬平川 B.②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C.③冬暖夏熱,日溫差小 D.④湖泊星羅棋布,溝壑縱橫18.自中央電視臺《千城百味》欄目組到建德拍攝“舌尖上的建德”之后,建德風味美食掀起了一股網友打卡熱,來建德旅游和尋覓美食的人就更多了。這體現了不同區域之間的A.經濟交流、技術交流 B.經濟交流、信息交流C.技術交流、人才交流 D.信息交流、技術交流19.2020年12月1日,就張高速鐵路延慶線開通運營,我國鐵路發展實現了百年的跨越,以下有關京張高鐵的描述,正確的是A.沿線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B.呈東北—西南走向C.主要位于我國第三階梯 D.跨京、津、冀三地20.《轉化的靈感》中的一個鏡頭:“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楷粑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該鏡頭拍攝于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云貴高原讀下圖黃河流域圖,完成下面小題。21.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以下對其地理意義認識錯誤的是A.與我國1月0C等溫線基本吻合B.橫跨我國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三級階分界線C.是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D.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22.下列詩句與所示區域特征相符的是A.甲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B.乙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C.丙一“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D.丁--“人在水上住,舟從窗下行”23.2016 年 5 月 23 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省考察調研,首站來到伊春市。伊春是全國重點國有林區,素有“祖國林都”“紅松故鄉”美譽。伊春位于小興安嶺林區,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從地理分區看,這里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B.從緯度位置看,這里屬于北寒帶地區C.從海陸位置看,這里位于我國黑龍江省的中北部,與北京相比,距離海洋較遠D.從生產特色看,這里是我國著名的林區,林業是其特色產業二、非選擇題24.浩瀚沙漠變綠洲。材料一:材料二:毛烏素沙漠主要位于A、B (見圖1)兩省交界處,曾經是個水草豐美的優質牧場,由于長期不合理開墾和戰亂,地面植被喪失殆盡,形成達4萬平方公里的沙漠。經過40多年的生態治理,600多萬畝流沙“止步”生綠,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黃河年輸沙量減少4億噸。(1)讀圖1《毛烏素位置》,判斷A、B分別代表哪兩個省級行政區?(2)依據上述材料,分析毛烏素沙漠的形成原因有哪些?(3)根據材料二,分析毛烏素沙漠的治理對保護黃河流域有何意義?又有何啟發?25.青藏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牧區,主要牲畜有________、藏綿羊、藏山羊等。其中,________善于爬山負重,被稱為“高原之舟”。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2.B3.D4.D5.C6.B7.A8.D9.A10.C11.B12.B13.C14.C15.B16.C17.B18.B19.A20.A21.B22.A23.B24.(1)A:陜西省,B:內蒙古自治區。(2)自然原因:毛烏素沙漠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較少;人為原因:由于人類長期不合理開墾和戰亂造成植被遭到嚴重破壞。(3)意義:減少黃河含沙量,有利于當地水土保持,改善生態環境。啟示:因地制宜,合理開發資源、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25. 牦牛 牦牛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