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預習案】1、國體國家性質亦稱( ),指的是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國體概念回答的是國家( )究竟掌握在哪個階級手里、什么人行使國家權力的問題。2、我國國體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領導的、以( )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明確了我國的國家性質。3、意義( )是我國的國體,在社會主義制度中具有( )意義。它明確規定了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莊嚴宣示了我國國家政權的( )。4、本質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 )5、正確理解我國國體我國的國家政權堅持以( )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 )。工人階級是( )的代表,具有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是( )階級,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中堅力量。6、社會主義民主1.廣泛性(1)表現: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的民主。這不僅表現在人民享有廣泛的( ),而且表現在( )的廣泛性。(2)要求: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屬性,要求不斷健全社會主義( ),豐富社會主義( ),將人民的民主權利推行到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逐步實現政治生活的( )、經濟管理的民主化和( )的民主化。2.真實性表現:(1)從( )上看,我國是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有一個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堅強( )。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在國家生活中實現人民民主的( )政治保證。(2)從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我國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實體現和有效維護人民民主的制度,制定了從多方面保障公民權利和自由的法律。這些制度和法律的建立與完善,在實踐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實。(3)從實現方式上看,我國不僅在國家權力機關和人民政府的組織等方面實行民主選舉,還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民主協商。( )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其在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等各個方面的統等推進和制度化發展,保證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民主權利。3.管用性:(1)表現:我國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 )。(2)這套制度體系的意義:這套制度體系體現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權益,激發了人民的創造活力,能夠有效杜絕西方國家常見的選舉時漫天許諾、選舉后無人過問的開“( )”問題,防止出現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避免相互掣肘而導致內耗嚴重、效率低下的弊端。【復習案】1.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60多年的努力,一個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建立,這表明我國( )A.人民民主具有最廣泛的特點 B.人民民主有制度保障C.人民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D.開始重視、保障人權2.從我國人大代表的構成來看,人大代表們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等多個選舉單位,各方代表均占一定比例。這說明我國( )A.民主權利具有真實性 B.民主權利具有全民性C.民主主體具有廣泛性 D.民主權利具有廣泛性3.2020年我國政府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量,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上調,總體漲幅5%多省份,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4%,我國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民主專政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 B.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C.直接行使國家權力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 D.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4.最近習近平系統闡述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涵和實踐要求,指出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提出是基于( )①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②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民的民主③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④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形式最完善內容最豐富的民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我國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來,教育、就業等狀況得到很大改善,城鄉居民收入明顯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們擁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材料表明( )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②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最真實③人民民主有完善的制度體系④人民民主是全體公民享有的民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過去一年,我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針對外部環境變化給就業帶來的影響,及時出臺穩就業舉措。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繼續提高優撫、低保等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惠及所有符合條件人員等等,廣大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結合材料,運用“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知識,分析我國為什么關注民生。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及解析1.C【詳解】C:我國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有了法律依據,體現了人民民主具有法律保障,故C正確。A:強調了人民民主最廣泛的特點,故A不符合題意。B:強調了最真實的民主中的制度保障,故B不符合題意。D: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國家的主人,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故D錯誤。故答案選C。2.C【詳解】A:材料內容體現不出人民民主的真實性;A不合題意。B: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只屬于統治階級,不存在全民的民主;B說法錯誤。C:由材料中全國人大代表的構成可看出,主體非常廣泛,說明我國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C符合題意。D:材料體現的是人民民主主體的廣泛,沒有涉及權利的廣泛。D不合。題意故本題選C。3.B【詳解】A:“人民民專政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說法正確,但不是我國加大基本民生保障的根本原因,故A不符合題意。B:我國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從根本上說是因為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故B符合題意。C:在我國,人民不直接行使國家權力,而是間接行使,故C說法錯誤。D:我國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的根本原因是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而不是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4.C【詳解】①③: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提出是基于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故①③符合題意。②:民主具有階級性,不存在全民的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的民主,故②說法錯誤。④:題干中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說明我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5.A【詳解】①②:我國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們擁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由此可見,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最真實,故①②符合題意。③:題干并未涉及制度體系的相關內容,未體現人民民主有完善的制度體系,故③不符合題意。④:社會主義民主是全體人民享有的民主,而不是超階級的民主、全體公民的民主,故④表述錯誤。本題①②符合題意,故選A。6.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政府工作報告關注民生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②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關注民生,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的各項合法權利和利益得到切實的維護。③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體現了我國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對內職能。【分析】背景素材: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考點考查: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我國”, 需要調用“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有關知識,分析我國為什么關注民生。回答原因意義類主觀題,一般需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過去一年,我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政府工作報告關注民生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有效信息②:針對外部環境變化給就業帶來的影響,及時出臺穩就業舉措。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關注民生,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的各項合法權利和利益得到切實的維護。有效信息③:繼續提高優撫、低保等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惠及所有符合條件人員等等,廣大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體現了我國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對內職能。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得分點②: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得分點③: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我國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對內職能。【點睛】主觀題的審題要求:(1)審設問:一是明確題目考查的知識范圍和考查意圖,正確聯想相關知識,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認識;二是明確設問的指向性和規定性,分清題干要求答題的類別,即回答“是什么”、或“為什么”、或“怎么樣”、或“怎樣體現”中哪一類。(2)審主體:明確主體有幾個,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么。這些應從解讀設問和材料中獲取。(3)審材料:獲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關鍵詞、關鍵句子。這樣做,一是為了正確聯想相關知識,二是進一步明確答題的主體,不同主體的言論和行為各是什么;三是關鍵的句子要作為“材料語言”寫入答案要點中。審材料實質上就是為了進一步證實“審設問和審主體”的正確與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