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教學目標】1.說出什么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概述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穩定性的原因;3.簡述生態系統穩定性破壞的原因;4.關注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尊重生態系統自身規律。【教學重點】1.生態系統維持穩定性的原因;2.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教學難點】分析凱巴森林被破壞的原因。【教學方法】分析、討論、講解、結論。【板書設計】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一、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概念二、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原因——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三、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破壞【教學過程】引言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觀察了自制的生態瓶,發現有的生態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時間長一些,有的生態筐中的生物存活的時間短一些,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通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這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關。很好,每個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穩定性,同時這種穩定性又是會發生變化的,從而影響生物的生活。那什么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怎樣維持其穩定性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探究的問題。請同學們看書討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1.1906年以前的凱巴森林是什么狀態?(答:1906年以前,凱巴森林通過生物數量的變化可以維持森林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2.1925年以后森林中鹿的數量為什么不斷減少?答:由于沒有天敵,黑尾鹿數量劇增,但由于食物有限,致使一些鹿被餓死。)3.整個凱巴森林生態系統在30多年中發生了什么變化?是什么因素導致這種變化的?(答:森林原有的穩定狀態被破壞。原因是由于人類不正確的干預。)講述:通過大家的共同分析、討論,我們可以得出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概念。生態系統經過長期的發展過程,逐步形成了生物與非生物物質、能量這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對穩定平衡的狀態,這就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由此可以看出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一種動態的、相對穩定狀態的。生態系統的各個成分在數量上會有輕微的上下波動,并不是靜止不變的。如食物鏈:植物→昆蟲→食蟲鳥→鷹(1)這條食物鏈中的各種生物的相對數量關系如何?為什么?(答:從總體的量上看,植物多于草食動物,草食動物多于肉食動物。)(2)如果有人大量捕殺鷹,食物鏈中的其它生物的數量會發生什么變化?若大量捕殺食蟲鳥,食物鏈中的其它生物的數量會不會發生變化?為什么?(3)這幾種生物是什么關系?(4)森林生態系統中,狐和蛇大量遷出,會不會影響該生態系統中其它生物的數量?為什么?小結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概念:在生態系統發展的過程中,各種生物的數量是在不斷變化的。生物的生與死,遷人與遷出都會影響生物數量的變化。但是生態系統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稱為生態系統穩定性。那生態系統為什么可以保持相對的穩定性呢?請同學們看書上圖示凱巴森林中植被、黑尾鹿和肉食動物的數量變化,你從中看出了什么問題?(答:森林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狀態是通過這三種生物數量的動態變化維持的。)講述:同學們回答得很好,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相對的,當生態系統發生一定變化或受到外來因素干擾時,它可以通過生態系統內部的自我調節,克服系統內部的變化和外來干擾因素的影響,維持相對穩定和平衡的狀態。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否一樣呢?(答:不一樣,有大有小。)對,一般說生態系統的成分越單純,營養結構越簡單,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小,穩定性就越低。同學們請思考:熱帶雨林、北方針葉林、溫帶落葉林和熱帶草原生態系統,哪個自我調節能力最大?(答: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最大。)那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無限的嗎?當然不是,當外來干擾因素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失去自我調節能力,導致穩定狀態被破壞。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呢?(答:自然因素:火山爆發、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濫、臺風海嘯等;人為因素:人類在生產、生活活動中對大自然不合理地開發,如修建大型工程、大量排放有毒物質、引進或毀滅某些生物物種、大量地施用農藥或化肥等。)講述:人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員,必須尊重生態系統的規律,在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中發揮重要作用。練習1.下表是一位科學家對某一自然草原中鹿群數量的變化跟蹤調查了30年等到的數據:年份 0 5 10 15 20 25 30數量:千只 15 30 65 100 40 25 10(1)請你以年份為橫坐標,鹿群數量為縱坐標,繪制一張曲線圖。(2)解釋為什么鹿群在前15年數量不斷增加,而后15年數量大量減少。(答:由于鹿大量繁殖,在有限的生活環境中,每只鹿所獲得的食物相對減少了許多。這樣鹿會吃掉很多可以食用的植物,植物越來越少,殘留的鹿群很難獲得足夠的食物,因而數量不斷減少。)課后記:本節課注意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在對實際情況的了解和分析基礎上,強化學生對此內容的理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與前面的知識相聯系,在深入理解生態系統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有關的生態系統的知識、概念,理解生態平衡的概念以及生態平衡的原理等問題。另外注重觀點教育,即以“在了解影響生態平衡因素和認識保持生態平衡意義基礎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為重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突出人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和作用,更好地滲透此觀點。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