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4課《地球—我們的家園》第三課時 教學設計課題 我們共同的責任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六年級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環境保護意識。2.認識到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了解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發展的正確選擇。3.知道保護環境是我們的共同的責任。重點 關愛自然、保護環境。難點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的唯一正確選擇。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1)在視頻中看到地球發生了哪些變化?(2).地球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3)地球向人類發出了什么信號?3.小結并板書課題:我們共同的責任 觀看視頻小組交流思考回答交流匯報指名匯報齊讀課題 用播放視頻《地球的表白》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看到了地球的變化,知道人類現在的責任是保護地球。講授新課 教學環節一:世界各國采取不同方式保護環境1.文本出示: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地球,實現可持續發展,世界各國通過簽訂協定、制定法律等方式來限制人類對地球的傷害。我國把環境保護列為基本國策。2.圖片+文本出示:聯合國總部舉行《巴黎協定》簽署儀式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一致通過《巴黎協定》。2016年4月22日,175個國家簽署《巴黎協定》。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3.文本出示:《巴黎協定》知多少? 從協定通過、簽署到正式生效,《巴黎協定》的背后是各方最大公約數的凝聚,在利益協調和切割的過程中,彰顯著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中的共識與期盼。 《巴黎協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由175個國家正式簽署的氣候變化協定,該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安排。4.圖片+文本出示(閱讀角):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有研究指出,新環保法實施以來效果明顯,各項主要環境管理制度和重要法律措施得到了有效遵守和執行,公眾對新法的實施效果總體比較滿意,一些重要環境法律制度的落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5.提出問題:你還知道哪些關于保護地球的協定或者法規?(1)《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發大會(地球首腦會議)上通過。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社會在對付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2)《京都議定書》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補充條款。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3)英國環境保護法規由法律和相關規定和執行規范所構成,環境保護法規修訂變化非常快,主要環境法律包括 1990年《環境保護法》, 1991年《水資源法》,1991年《自來水工業法》 , 1995年《環境法》,1993年《清潔大氣法》,1990年《城鄉規劃法》和1981年《野生動物和鄉村法》這些法案構成了了英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的框架。(4)日本基礎環保法律法規包括《環境基本法》、《環境法配套實施的相關法律》等共242項法律法規及行政命令。日本從公害大國逐步成為令人欽羨的環保大國,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政府制定了覆蓋全面、標準嚴格的環保法律與法規,其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則是《環境基本法》。6.圖片+文本出示:你還知道我們國家的哪些環保法律?(1)《水污染防治法》(2)《大氣污染防治法》(3)《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4)《清潔生產促進法》教學環節二:為保護環境人類保護地球家園1.文本出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危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為了保護地球家園,人類不斷探索創新,運用聰明才智,將自然界賦予人類的清潔能源與現代高科技相結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2.提出問題:你知道什么是新能源嗎?(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能和核聚變能等。)3.文本出示:循環經濟(1)循環經濟:包括產品的清潔生產、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廢物的高效回收。(循環經濟在物質的循環、再生、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是一種建立在資源回收和循環再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原則是資源使用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其生產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2).出示循環經濟示意圖:種植業和漁業生態循環示意圖(3).出示垃圾循環利用示意圖:4.文本出示:清潔能源清潔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清潔能源即綠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夠直接用于生產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能、地熱能、潮汐能等能源。)5.圖片+文本出示:里約奧運會獎牌 為什么說里約奧運會獎牌為歷屆奧運會中最環保的獎牌?去了解一下吧。6.文本出示:金牌中的黃金在提煉過程中完全沒有使用水銀;銀是從回收舊鏡面和廢棄X光片中提取而來;銀牌和銅牌有30%的成份采用了可回收材料;獎牌掛帶中的塑料成份有一半來自回收塑料瓶。教學環節三:新能源的特點及對保護環境的意義1.播放視頻素材:新能源對保護環境的意義2.文本出示:新能源的特點(1)我知道太陽能發電的優點有三個:取之不盡、不受地域限制、安全清潔。海浪發電的特點是效率高。(2)奧克尼海浪發電試驗場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為海浪發電研究和測試而建立的基地。在那里,技術人員可以對各種海浪發電機進行測試,并可將海浪發電機產生的電能通過電纜輸到岸上,并入電網,最終出售給消費者。(3)我知道風能發電是把風的動能轉變成機械動能,再把機械動能轉化為電力動能的一種發電技術。優點是清潔、環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裝機規模靈活。教學環節四:行動起來積極參與環境保護1.文本出示: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2.圖片+文本出示:為了保護地球家園,人們設立了很多保護環境的節日:如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3.播放視頻素材:一分鐘了解世紀環境保護日4.提出問題:你還知道哪些與保護地球有關的日子?在這些日子里“我們可以做些什么?(1)3月12日 中國植樹節3月22日 世界水日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5月31日 世界無煙日9月14日 世界清潔日9月17日 世界保護臭氧層日10月4日 世界動物日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2)在這些節日里,我們可以大力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比如“植樹節”,告訴人們要節約用紙,少用一次性方便筷子,循環使用圖書。(3)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要倡導綠色低碳生活,保護環境。環保我先行,進行垃圾分類,隨手關燈,綠色出行。5.圖片+文本出示(活動園):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呢?(1)我們年紀雖小,但為保護地球我們也可以有所作為!(2)我們可以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在自己家里做好垃圾分類。(3)我每天乘公交車上下學。(4)我發明了一 個節水裝置,可以給家里節省不少水。6.提出問題:除了上面這些,我們小學生還可以為保護地球做些什么?植樹造林、種養植物;節約糧食;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隨手關燈、關水,節約水電;使用布袋購物;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雙面使用紙張;學會垃圾分類;不吃青蛙和野生動物;不隨意丟棄廢電池,提倡使用充電電池;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學;不剩菜剩飯,積極響應光盤行動;7.文本出示(活動園):小小環境觀察員圍繞生活中你發現的環境問題展開研究,提出改善的建議,并和同學們一起制訂保護地球的班級環保公約。(“讓吊床遠離小樹”的建議)8.圖片出示(活動園):我們的約定—班級環保公約9.文本出示:制訂班級環保公約10.播放視頻素材:數說改革開放40年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思考回答小組展示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思考回答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觀看示意圖了解示意圖觀看示意圖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觀看圖片思考回答準備匯報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觀看視頻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觀看視頻思考回答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觀看圖片思考回答閱讀文本理解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思考回答交流匯報指名回答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觀看視頻了解內容 點明面對環境危機,人類采取可持續發展策略;世界各國齊心協力共擔責任,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以《巴黎協定》的簽署為例,讓學生認識到保護地球環境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讓學生知道從協定通過、簽署到正式生效,《巴黎協定》的背后是各方最大公約數的凝聚,在利益協調和切割的過程中,彰顯著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中的共識與期盼。通過閱讀角向學生展示了中國為保護環境所作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主持人的提問旨在讓學生拓寬思路,了解更多的關于環境保護的條約和法律,進一步認識保護地球環境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同時也看到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所承擔的責任。讓學生了解到為了保保護環境,世界各國齊心協力共擔責任,相應出臺由法律或相關規定,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世界各國齊心協力共擔責任,相應出臺由法律或相關規定,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世界各國齊心協力共擔責任,相應出臺由法律或相關規定,共同保護地球環境。讓學生拓寬思路,了解更多的我國關于環境保護的條約和法律。讓學生了解教材從另一個角度繼續說明人類保護環境的措施,即將清潔能源與高科技相結合,發展循環經濟。教材解釋“循環經濟”的基本內涵,舉例說明了什么是“清潔能源”。在此基礎上,活動園通過四種清潔能源案例,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對緩解資源緊張與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知道清潔能源即綠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夠直接用于生產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能、地熱能、潮汐能等能源。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可以逐步改變傳統能源消費結構,減小對能源進口的依賴度,提高能源安全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一是明確提出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二是每個人都要用行動來承擔環保責任。增長學生知識面,引導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家園。旨在喚醒學生的環保意識。主持人的提問是在引導學生把“知”落實到“行”上。通過活動園圍繞環保活動,從不同角度呈現小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導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表達真實想法,在價值選擇和判斷中明確環保責任,在相互交流中分享各自的做法。結合實際生活,掌握基本的保護環境的行為做法。“小小環境觀察員”的活動有兩方面的教學目的:一方面,引導學生由“知”到“行”,鼓勵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并對此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啟發學生通過寫提案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環保建言,制訂班級環保公約,并遵守公約。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解了國際社會和我國政府為了保護環境所采取的措施政策;知道了地球資源是有限的,要學會在生活中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感受到有效保護地球的重要性,逐步養成從我做起,愛護環境的好習慣,提升綠色生活的意識。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為保護我們唯一的家園做出應有的貢獻吧! 歸納總結對本節課的收獲,感受到有效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從我做起,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總結升華對知識的掌握,知道了地球資源是有限的,要學會在生活中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板書 我們共同的責任(一)世界各國采取不同方式保護環境(二)為保護環境人類保護地球家園(三)新能源的特點及對保護環境的意義(四)行動起來積極參與環境保護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1張PPT)新知導入素材:地球的自白1.在視頻中看到地球發生了哪些變化?2.地球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3.地球向人類發出了什么信號?新知講解 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地球,實現可持續發展,世界各國通過簽訂協定、制定法律等方式來限制人類對地球的傷害。我國把環境保護列為基本國策。聯合國總部舉行《巴黎協定》簽署儀式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一致通過《巴黎協定》。2016年4月22日,175個國家簽署《巴黎協定》。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巴黎協定》知多少? 從協定通過、簽署到正式生效,《巴黎協定》的背后是各方最大公約數的凝聚,在利益協調和切割的過程中,彰顯著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中的共識與期盼。《巴黎協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由175個國家正式簽署的氣候變化協定,該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安排。 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有研究指出,新環保法實施以來效果明顯,各項主要環境管理制度和重要法律措施得到了有效遵守和執行,公眾對新法的實施效果總體比較滿意,一些重要環境法律制度的落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封面你還知道哪些關于保護地球的協定或者法規?保衛地球,各國在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簽訂的協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發大會(地球首腦會議)上通過。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社會在對付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京都議定書》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補充條款。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英國環境保護法規由法律和相關規定和執行規范所構成,環境保護法規修訂變化非常快,主要環境法律包括 1990年《環境保護法》, 1991年《水資源法》,1991年《自來水工業法》 , 1995年《環境法》,1993年《清潔大氣法》,1990年《城鄉規劃法》和1981年《野生動物和鄉村法》這些法案構成了了英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的框架。日本基礎環保法律法規包括《環境基本法》、《環境法配套實施的相關法律》等共242項法律法規及行政命令。日本從公害大國逐步成為令人欽羨的環保大國,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政府制定了覆蓋全面、標準嚴格的環保法律與法規,其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則是《環境基本法》。英國日本保衛地球,各國在行動——關于環境保護的立法你還知道我們國家的哪些環保法律?《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危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為了保護地球家園,人類不斷探索創新,運用聰明才智,將自然界賦予人類的清潔能源與現代高科技相結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你知道什么是新能源嗎?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能和核聚變能等。循環經濟:包括產品的清潔生產、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廢物的高效回收。 循環經濟在物質的循環、再生、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是一種建立在資源回收和循環再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原則是資源使用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其生產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保護地球家園葡萄園酒 廠魚 莊葡萄作原料塘泥作肥料酒糟作飼料循環經濟種植業和漁業生態循環示意圖垃圾循環利用示意圖再生塑料垃圾集裝箱抵達垃圾處理站廢塑料、廢輪胎等有機物轉變為有機肥料育林、種花建筑垃圾可用于填海造地殘留垃圾經衛生填埋產生沼氣可用來發電分揀清潔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清潔能源即綠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夠直接用于生產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能、地熱能、潮汐能等能源。保護地球為什么說里約奧運會獎牌為歷屆奧運會中最環保的獎牌?去了解一下吧。里約奧運會獎牌環保獎牌金牌中的黃金在提煉過程中完全沒有使用水銀;銀是從回收舊鏡面和廢棄X光片中提取而來;銀牌和銅牌有30%的成份采用了可回收材料;獎牌掛帶中的塑料成份有一半來自回收塑料瓶。 你知道下面這些新能源有什么特點嗎?人類使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對保護環境有什么意義?太陽能發電海浪發電地熱發電風能發電素材:新能源對保護環境的意義新能源的特點 我知道太陽能發電的優點有三個:取之不盡、不受地域限制、安全清潔。海浪發電的特點是效率高。 奧克尼海浪發電試驗場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為海浪發電研究和測試而建立的基地。在那里,技術人員可以對各種海浪發電機進行測試,并可將海浪發電機產生的電能通過電纜輸到岸上,并入電網,最終出售給消費者。新能源的特點 我知道風能發電是把風的動能轉變成機械動能,再把機械動能轉化為電力動能的一種發電技術。優點是清潔、環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裝機規模靈活。 我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了解到地熱發電是以地下熱水和蒸汽為動力源的一種新型發電技術。人類使用新能源對保護環境有什么意義? 我坐高鐵去旅游時,常常看到郊外的風力發電裝置,風力發電不僅使環境清潔,還節省煤炭資源,更能解決供電短缺的問題。 我們用的太陽能熱水器,就是利用了新能源。這樣不僅保護了環境,也能節省電能源。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為了保護地球家園,人們設立了很多保護環境的節日:如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素材:一分鐘了解世紀環境保護日你還知道哪些與保護地球有關的日子?在這些日子里“我們可以做些什么?3月12日 中國植樹節3月22日 世界水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5月31日 世界無煙日 9月14日 世界清潔日 9月17日 世界保護臭氧層日 10月4日 世界動物日 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 在這些節日里,我們可以大力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比如“植樹節”,告訴人們要節約用紙,少用一次性方便筷子,循環使用圖書。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要倡導綠色低碳生活,保護環境。環保我先行,進行垃圾分類,隨手關燈,綠色出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呢?我們年紀雖小,但為保護地球我們也可以有所作為! 我每天乘公交車上下學。 我們可以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在自己家里做好垃圾分類。 我發明了一 個節水裝置,可以給家里節省不少水。除了上面這些,我們小學生還可以為保護地球做些什么?植樹造林、種養植物;節約糧食;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隨手關燈、關水,節約水電;使用布袋購物;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雙面使用紙張;學會垃圾分類;不吃青蛙和野生動物;不隨意丟棄廢電池,提倡使用充電電池;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學;不剩菜剩飯,積極響應光盤行動;我的環保行動小小環境觀察員 圍繞生活中你發現的環境問題展開研究,提出改善的建議,并和同學們一起制訂保護地球的班級環保公約。“讓吊床遠離小樹”的建議我發現的問題:周末,我和小伙伴一起到森林公園去玩。公園里可真熱鬧,許多人在公園里跑步鍛煉、放風箏。可是我們還發現,有些成年人把吊床拴在還未長大的小樹上。隨著吊床的晃動,小樹也晃來晃去。我們走近仔細察看,有些小樹的樹皮都被勒破了。我的分析:樹皮的作用很大,除了保護樹干免受創傷、預防病蟲害外,還負責輸送營養物質。我的建議:1. 在公園設置醒目告示牌,以提醒大家“讓吊床遠離小樹”。2. 在帳篷搭設區域內增設一些簡易的木樁,方便游人綁吊床。3. 加強公園巡視的力度,隨時提醒違規游人。……綠色班級環保公約(1)不帶零食進校園,不嚼口香糖,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及廢棄物,課間不追逐打鬧,減少噪音,共創寧靜的校園環境。(2)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3)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節約水資源,循環用水;少用塑料袋,自備購物袋;倡導步行,支持公共交通。(4)自覺養成“愛綠”“護綠”“養綠”的良好習慣,爭做環保小衛士。(5)認準綠色食品標志,不購買垃圾食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障自身健康。(6)主動撿拾別人丟在地上的垃圾,主動清理地面和墻壁上的污垢,養成文明清潔的良好習慣。(7)愛護桌椅門窗,保護有限資源。(8)做環保志愿者,積極參加環保宣傳活動。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愛護我們的地球,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我們的校園更美麗。制訂班級環保公約素材:數說改革開放40年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_高清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解了國際社會和我國政府為了保護環境所采取的措施政策;知道了地球資源是有限的,要學會在生活中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感受到有效保護地球的重要性,逐步養成從我做起,愛護環境的好習慣,提升綠色生活的意識。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為保護我們唯一的家園做出應有的貢獻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一分鐘了解世紀環境保護日.wmv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4課《地球—我們的家園》PPT教學課件(第三課時).ppt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4課《地球—我們的家園》第三課時 教案教學設計.doc 地球的自白.wmv 數說改革開放40年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_高清.wmv 新能源對保護環境的意義.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