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2013學年上學期紹興市區部分名校初三社會與思品期中聯考卷試 卷 Ⅰ(選擇題 共4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 現在汽車已進入我們尋常百姓家。新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起步于 A.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B. “一五”計劃期間 C. 改革開放前夕 D.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2. 我國與哥倫比亞達成經濟合作協議,該協議的實施將惠及哥倫比亞130個市縣,哥倫比亞的這一經濟合作①符合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②展現了我國的和平、合作的大國形象③體現了我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④說明我國在國際舞臺上起決定性作用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3.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國際關系紛繁復雜,形勢多變。但當今時代的主題未變,仍是A. 革命與戰爭 B. 和平與發展 C.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格局多極化 D. 競爭與合作4. 下列流行語中,出現于新中國改革開放時期的一組是A. 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B. 總路線、大躍進、大煉鋼鐵C. 上山下鄉、紅衛兵、造反有理 D. 希望工程、炒股、個體戶5. 溫家寶在紐約出席第65屆聯合國大會,并作《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演講。溫總理的演講中可能出現的說法有①中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②中國剛步入發達國家行列③中國絕不走“國強必霸”的路子 ④中國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④ D. ①②③④6.“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大海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在一條船上。”這句話形象地告訴我們 A.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 B.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需要全世界各國通力合作解決 C.經濟全球化進一步擴大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懸殊 D.經濟全球化將世界融合成一個整體,各國之間已無利益沖突7.2011年7月上旬,紹興市委組織部組織了教育、衛生、經貿等方面的20多名專家,赴阿瓦提縣開展“紹興專家新疆阿瓦提行”活動,開展一系列援疆工作。這說明A.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B.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C.我們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D.“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8.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年。回顧歷史, “中國號”航船在一次次嚴峻考驗面前,渡過一個又一個急流險灘,沿著正確航向前進的政治基石是 A.領導人的英明決策 B.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D.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9.閱讀右邊漫畫《螳臂擋車》,其陰謀注定失敗是因為祖國統一 ▲ ①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心愿 ②受到全體臺灣人民的支持③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④有祖國日益強大實力支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溫家寶總理出席第65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時,發表題為《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的講話,向國際社會提供了看待和認識真實的中國的方法和視角。據此回答10——11題10.世界各國要真正認識中國,就必須看到①中國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之一 ②中國最大的實際是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③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④中國的科技水平、文化素質還不夠高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上題中提到的“中國最大的實際”,從根本上說是由 ▲ 決定的A.我國的國際地位 B.黨的基本路線 C.國家的根本任務 D.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 12.中國曾就日本在釣魚島(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問題上表示:和平發展并不等于一味忍讓,更不等于放棄核心利益不顧。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中國放棄了和平外交政策 B.中日應相互退讓,修復中日關系 C.在涉及國家主權和領土方面,中國決不退讓 D.為了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中國有時可以放棄和平13.我們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就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 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A.自力更生 B.艱苦創業 C.改革開放 D.獨立自主14.日益增多的海洋漏油事故給我們帶來了災難,右邊漫畫說明海洋漏油事故會①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②導致大量資源的浪費③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④使水俁病患者不斷增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因地制宜,優勢互補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則。以下對這一原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因地制宜就是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B.因地制宜要求政府加強對支柱產業的地方保護C.遵循上述原則發展區域經濟能提高我國產品的總產量 D.這一原則要求我們緊跟市場需求,不斷轉變主導產業2011年還是我國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紀念日。據此回答16——17題。16.10年前,經過長達15年的艱苦談判,中國成功加入了某一國際組織,為中國經濟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臺。這一國際組織是指A.國際貿易組織 B.聯合國 C.世界貿易組織 D.亞太經合組織17.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兩岸記者聯合采訪、紀念辛亥百年圖片展、研討會、紀念大會等一系列紀念活動紛紛舉行,從而在海峽兩岸掀起了“辛亥熱”。“辛亥熱”在海峽兩岸的興起有利于①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合作 ②推進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③喚起兩岸共同的集體歷史記憶 ④證明“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由于森林的大規模砍伐和全球氣候的變化,非洲東北部發生了60年不遇的干旱。當地 1200萬人正因食物短缺而陷入營養不良狀態。中國政府響應聯合國的號召,向受災國家提供總額約為4.4億元人民幣的緊急糧食援助。上述材料說明①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②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各國發展須遵循共同性原則③中國遵循了聯合國的宗旨,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④西方國家的殖民掠奪和統治是非洲貧困的歷史根源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蘋果公司一部售價600美元的iPhone4手機,由美國設計、韓國供應顯示屏、德國提供收發器、日本支持的指南針技術,中國負責組裝,各國分別獲得的酬勞是389美元、120.74美元、46.26美元、37.5美元和6.50美元。這一事實從側面說明 ①跨國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促進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②經濟全球化不利于各國各地區加強經濟技術合作③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未得到根本改變④世界各地區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奧運會、世博會、世園會三大國際盛會相繼在我國舉辦,說明我國①在國際舞臺上是求和平、倡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已經超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③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④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通人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試卷Ⅱ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次12345678910答案題次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2)2011年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90華誕。 [90年的奮斗年代尺](1)請你寫出年代尺中新中國成立后發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事件。(2分)[90年的風雨歷程]90年如一首恢宏的史詩,彈發出每位共和國公民的心靈最強音。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某校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時,在統計局發現了這樣一張表格 建國后中國糧食產量變化情況表年份 1949 1952 1957 1959 1984產量(萬噸) 13150 16392 19595 17000 40712(2)請你分析上述表格中糧食產量發生變化的原因。(6分)(3)根據相關鏈接,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新、舊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給你的歷史啟示。(4分)[相關鏈接]近代中國積貧積弱,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開始遭到嚴重破壞。但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屈服過,在抗爭和思索中奮進。新中國成立以后,尤其是近三十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22.(10分)回首2011,國際風云激蕩。下面是小林同學摘錄的四張時事資料卡片:① ② ③ ④(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請據此對這四張時事資料卡進行分類。(2分)屬于發展主題(填序號) 和平主題(填序號): (2)結合所學知識和資料卡相關內容,分析影響和平與發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3)解決資料卡中反映的和平與發展問題的途徑是什么?(4分)23.(11分)材料一:浙江省及省內部分大市GDP的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1978年 2000年 2009年 浙江省 124 6143 15649 杭州市 28 1382 3441 溫州市 13 822 1834 麗水市 5 136 353材料二:浙江省是江南水鄉,但是如今“水鄉竟鬧水荒“。為緩解“水荒”,浙江省努力打造節水型社會,并提高目標:爭取到2012年,全省萬元GDP用水量要降到130立方米以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70%,從而初步建立節水型社會。材料三:浙江依海而生,與海為伴。全省海岸線長6696千米,占全國20.3%;面積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萬噸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4公里,占全國1/3以上。浙江涉海院校15家,直接從事海洋科技研究的科技人員1.32萬人。2011年3月1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請從人口、資源、環境的角度,分析浙江省鬧“水荒”的原因。(3分)(2)結合材料三,概括國務院確定浙江省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主要依據。(2分,不得照抄原文)(3)請你針對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所反映的浙江省情,各提一條合理化建議,以促進浙江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6分)24.(12分)經濟特區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深圳是中國經濟特區的代表,初三某班同學將在校園網中刊出一期“共話經濟特區”的專題,現邀你共同參加。【歷史瞬間】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1)觀察右圖,找到深圳,說說中央率先在此設立經濟特區的區位優勢。(4分)【豐碑永存】“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是管理的窗口,是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特區成為開放的基地,不僅在經濟發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對外影響”——鄧小平請你結合鄧小平的話概括經濟特區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得照抄材料)(4分)【成功經驗】“東有深圳,西有喀什”,2011年中央決定把新疆喀什打造成為西部的經濟特區。(3)仔細閱讀相關鏈接,說說喀什可以從中借鑒哪些成功做法。(4分)【相關鏈接】深圳自建立特區以來,始終堅持改革和創新體制,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在創新中發展。深圳人憑著敢干敢闖敢吃苦的精神,在分析自身條件的基礎上,科學定位,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同時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創新特征的高科技企業,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的高層次產業結構。深圳市區還建成了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著力打造和諧深圳。25.(15分)材料一:為發展低碳經濟,我國采取了下列做法:新的《可再生能源法》于2010年4月1日起在我國正式施行;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期間,中國將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方面進行深層次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在核電開發利用方面與法國等國家積極合作,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是中法合作的成果。材料二:針對紹興城區越來越突出的交通擁堵現象,紹興建立了自行車免費租賃系統,既環保又健康方便。(1)材料一體現了我們發展低碳經濟的哪些有益經驗?(6分)(2)請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紹興市區建立自行車免費租賃系統的意義。(7分)(3)結合我市的低碳行動主張,你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以實際行動響應?(2分) (命題人:張國華)2012-2013學年上學期紹興市區部分名校初三社會與思品期中聯考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次12345678910答案BCBDBBBCBA題次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CACCAADD二、非選擇題(5小題,共60分)21、(1)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偉大決策,開辟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2)1952年,進行了土地改革,消滅了封建土地制度,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2分)1957年,1956年已經完成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選,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2分)1959年,由于1958年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2分)1984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生產迅速提高。(2分)(任選三點)(3)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要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展現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任2點)22.(1)資料卡①和③屬于發展主題,資料卡②和④屬于和平主題。(2分)(2)影響和平的因素: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恐怖主義威脅等。(2分)影響發展的因素:西方殖民者對非洲地區的殖民侵略。或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平等貿易。(2分)(3)反對霸權主義,建立多極化世界,加強國際合作,鏟除恐怖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不斷推進南北對話,加強南南合作,努力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4分)23.(1)浙江省人多地少,人均水資源相對不足;(1分)水資源利用不夠科學,浪費損失嚴重;(1分)由于不合理的生產生活方式,導致水資源的污染,從而引發“水荒”。(1分)(2)地理位置優越;海洋資源豐富;有強大的科研和人才保障。(任選2點)(3)針對材料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生產力。 針對材料二: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資源利用率;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發展。(2分) 針對材料三:遵循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發展原則,大力發展海洋經濟。24.(1)深圳位于沿海,交通便捷,有利于發展外向型經濟。毗鄰香港,便于招商引資,學習外來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擴大對外貿易,推動深圳經濟快速發展。(4分)(2)經濟特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為改革開放積累經驗。設立經濟特區可以以多種形式吸收外國資本,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培養人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擴大我國國際影響力。(4分)(3)發揚艱苦奮斗的中華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持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加快科技創新,發展高新產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人為本的和諧城市。(2分))(任選三點)25.(1)完善法律,將能源保護納入法律化軌道。(2分)依靠科技開發新能源,用可再生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加快產業升級。(2分)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開展能源外交。(2分)(2)可持續發展的含義(1分) 資源重要性(1分) 環境重要性(1)自行車免費租賃系統的設置有利于增強市民的節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1分)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2分)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分)(3)以步代車,使用節能燈(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