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太陽系的形成與地球的誕生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從“地心說”到“日心說” (1)公元2世紀,希臘科學家托勒密創立了“地心說”,提出地球作為一個天體存在于宇宙中,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2)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建立了“El心說”,他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繞太陽轉動的。2.太陽系中行星運動的共同特點:太陽系的行星繞日公轉的方向和太陽自轉的方向一致,太陽系的行星繞日公轉的軌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3.太陽系形成的假說 (1)星云說:l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和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提出了“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說”。該學說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塊星云收縮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陽,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質進一步收縮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2)“災變說”認為地球等行星的物質是因為某種偶然的巨變而從太陽中分離出來的。二、重要提示1.“地心說”否定了人們對宇宙天圓地方的認識,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地心說”被教廷利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反而阻礙了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進一步發展。21*cnjy*com2.哥白尼的“日心說”否定了地球中心論的宇宙觀,能科學地解釋行星和太陽在空間上的運行現象,在對宇宙的認識發展上是一個飛躍,對天文學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但從現代天文學的角度看顯然是錯誤的。21*cnjy*com科學廣場星云說 歷史上第一個科學地解釋地球和太陽系起源問題的是康德和拉普拉斯兩位著名學者。他們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個龐大的旋轉著的原始星云形成的。原始星云由氣體和固體微粒組成,它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不斷收縮。星云體中的大部分物質聚集成質量很大的原始太陽。與此同時,環繞在原始太陽周圍的稀疏物質微粒旋轉加快,向原始太陽的赤道面集中,密度逐漸增大,在物質微粒間相互碰撞和吸引的作用下漸漸形成團塊,大團塊再吸引小團塊就形成了行星。行星周圍的物質按同樣的過程形成了衛星。這就是“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說”。 原始星云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繼續收縮,同時旋轉加快,形狀變得越來越扁,逐漸在赤道面上形成一個“星云盤”。組成星云盤的物質可分為“土物質”“水物質”“氣物質”。這些物質在萬有引力作用下,又不斷收縮和聚集,形成許多“星子”。星子又不斷吸積、吞并,中心部分形成原始太陽,在原始太陽周圍形成了“行星胎”。原始太陽和行星胎進一步演化,形成太陽和八大行星,進而形成整個太陽系。我們居住的地球,就是八大行星之一。這就是現代星云說。解題指導【例l】關于托勒密的宇宙體系和哥白尼的宇宙體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心說”因為是正確的,所以長期居于統治地位B.“日心說”提出宇宙以太陽為中心,這種說法被證實是正確的C.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地心說”和“日心說”都是不正確的D.托勒密提出了不正確的觀點,因此他的科學價值不值一提【解析】“地心說”和“日心說”是人類認識宇宙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兩種重要假說。本題主要考查這兩個學說關于宇宙體系說法的區別,關鍵是對這兩種體系核心內容的理解,并且明確人 類對宇宙的認識是不斷發展、深入的。【答案】C【例2】下列現象中,與“星云說”的形成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 )A.太陽的自轉方向與太陽系中行星的公轉方向基本一致21*cnjy*comB.太陽系中行星繞日公轉的軌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C.“星云”是由氣體和塵埃物質組成的21*cnjy*comD.太陽系中行星繞日公轉的軌道為橢圓形21*cnjy*com【解析】 “星云說”是有關太陽系形成的學說之一,該學說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塊星云收縮形成的;太陽的自轉方向和太陌系中行星韻公轉方向一致,是由于它們形成于同一旋轉的星云云盤;太陽系中行星的公轉軌道幾乎位于同一平面,也說明它們的物質來源于同一個扁平的星云云盤。這一些均為“星云說”提供了有力的依據。而行星繞日公轉的軌道為橢圓形,與“星云說”的形成沒有必然聯系。21*cnjy*com【答案】D21*cnjy*com同步訓練 A組1.如圖所示為“ ”宇宙體系模型圖,該學說認為 是宇宙的中心,和 是繞 轉動的,該學說的出現挑戰了當時居于統治地位的“ ”。 2.“地心說”宇宙體系學說在科學發展史上的積極作用是 ( ) A.認識到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打破了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建立了宇宙空間的觀念 C.符合了宗教的思想 D.發展了“日心說”宇宙體系學說3.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 A.太陽系→銀河系→地月系→總星系 B.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總星系 C.地月系→銀河系→總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4.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投票表決,決定將冥王星從九大行星中除去,劃為“矮行星”。對此,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 ) A.冥王星不再屬于太陽系21*cnjy*com B.冥王星自身質量太小21*cnjy*com C.科學是不斷發展的21*cnjy*com D.人類對科學的認識是不斷提高的5.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①表示一塊 ,從圖①到圖⑤說明太陽系是由 收縮形成的。(2)圖②到圖④中,中心天體是 。(3)圖⑤中八大行星繞中心天體的公轉方向是 ,它們的軌道平面大多接近于 。同步訓練 B組6.目前,下列說法能夠被大部分人認同的是( ) A.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是繞著太陽轉動的 C.太陽系是由一塊星云收縮形成的,先形成太陽,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質進一步收縮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D.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方向是不一致的21*cnjy*com7.關于月球的形成,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說:分裂說: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后來由于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的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說:月球和地球在同一個浮動星云內同時形成; 碰撞說:在太陽系的形成過程中,地球與一個較大的天體發生了劇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質與該碰撞天體的殘骸不斷相互吸引,最終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學家用圖示形象地描述了月球形成的過程,你認為該圖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種假說? 。(2)若中間核心天體表示恒星,則上圖四個過程中, 和 兩個過程可以作為“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說”解釋太陽系行星形成的模型。1.2 太陽系的形成與地球的誕生1.日心說 太陽 地球 行星 太陽 地心說 2.B 3.D 4.A 5.(1)星云一塊星云(2)太陽(3)一致的,即自西向東同一平面 6.C[解析:用現代的宇宙觀來看,地球、太陽都不是宇宙的中心。星云說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塊星云收縮形成的,先形成太陽,后形成地球等行星,各大行星繞日公轉的方向是一致的。] 7.(1)碰撞說 (2)C D[解析:由圖可知,月球是由于地球與一個較大的天體發生了劇烈碰撞而形成的,故描述的是碰撞說。星云說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塊星云收縮形成的。先形成太陽,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質進一步旋轉收縮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可用圖中的C和D兩個過程來模擬。]21*cnjy*com21*cnjy*com21*cnjy*com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