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感受器和感覺器官第1課時 眼與視覺一、教學目標1.概述感覺和感覺器官的含義;描述眼球的結構以及各個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 說出視覺的形成過程及近視、遠視的成因和矯正方法,知道近視眼的預防方法?! ?br/>2.嘗試觀察瞳孔的大小變化情況,并做出解釋;3.體會眼睛對于認識世界的重要性,自覺培養用眼衛生習慣,保護視力、預防近視;同時關愛和幫助有視覺障礙的人。二、設計思路本節教學采用探究學習的教學策略,以對世界的感知引入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體驗、觀看視頻、自主討論等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自主獲取知識,在做科學中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和觀察判斷、實踐創新等多種能力。同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使抽象知識直觀化,形象化、生動化,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多更廣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眼球的結構與功能;視覺的形成與近視、遠視的矯正原理。 2.教學難點:視覺的形成及近視的成因。四、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當閃電劃過,我們是如何感知的?我們還會用到哪些感覺?引言:人體有很多的感覺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的刺激,而最主要、最準確感知事物的感覺是視覺,眼睛是人的視覺器官。據統計,人體從外界獲取的信息有80%以上來自眼睛。因此,眼睛對于人體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每位同學都有一雙美麗的眼睛,但是,你知道這雙美麗的眼睛內部是什么樣的?你又是怎樣通過眼睛觀察到外界事物的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今天的學習。創設情景,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從而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二)指導探究 1.眼球的結構和功能(1)觀察同學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點 眼瞼、睫毛、淚器、眼肌等結構都是眼睛的一些附屬結構,眼睛的最主要部分是眼球。那么眼球由哪幾部分結構構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樣的功能呢?(2)探究眼球的結構和功能 ①觀察眼球的結構模型 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由外向內,由前向后,由上向下。觀察時注意結合書中的插圖,并參考課本P81方法步驟逐步完成。②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82四個自然段,了解眼球各組成部分的功能。③播放眼球的結構和功能視頻④反饋點撥 對照眼球課件,檢測學生自主探究效果,并引導學生歸納整理知識點。(3)出示眼球、照相機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比較、思考:眼球和裝有膠卷的照相機在結構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知道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嗎?2.視覺的形成相機成像的原理和眼球成像的原理是一樣的。那么眼球到底是怎樣形成物像的?視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1)指導學生對照眼球的結構模型,思考光線進入眼球的路徑。提問:我們的視覺最終是在哪里形成的?在視網膜上嗎?(2)引導學生觀察動畫課件,總結視覺的形成過程: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角膜→房水→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成像→視神經→視覺中樞,形成視覺。出示貓的瞳孔調節圖片:貓能通過調節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處和暗處都能看清物體思考:人的瞳孔也能這樣嗎?瞳孔的調節由眼的哪一部分控制?引導探究:拉住窗簾,利用手電筒,在明、暗兩種不同環境下觀察同桌瞳孔的變化。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討論:1.為什么無論較近還是較遠的物體,正常人都能看清?2.當一個人從低頭看書到抬頭望向遠方時,他的晶狀體曲度如何變化?3.看近處物體時,眼球處于疲勞狀態還是放松狀態?3.近視和遠視請患近視和遠視的同學談看物體的特點、感受。那么近視眼和遠視眼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如何進行矯治呢?演示動畫課件,播放視頻課件,引導學生分析近視、遠視的成因及矯正方法。4.預防近視引導學生談怎樣預防近視?強調預防為主,課間適當休息自己的眼睛,認真做好眼保健操,讓我們每一人都能擁有一雙美麗明亮的眼睛。討論:盲人如何識別人民幣的面值?生活中你是否向盲人獻過愛心?閱讀課本,討論交流,觀察思考,理解眼球的結構和功能。思考,得出:瞳孔相當于照相機的光圈,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視網膜相當于膠卷。觀察、思考、分析,得出光線進入眼球的路徑,理解視覺的形成是在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表演,觀察同桌的瞳孔變化;思考,討論,得出瞳孔變化的原因。討論、思考,得出結論談近視給自己生活和學習帶來的不便。觀察課件掌握近視的成因及矯正方法。談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討論,回答。使學生親身體驗,激發探究欲望。使學生自己獲得感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動手、觀察、閱讀等多種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突破教學的第一個難點。使學生認識到保護視力的重要性,激發學成因的興趣,順利突破教學的第二個難點。進一步體會眼睛對于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感受盲人的痛苦,培養學生愛護盲人的情感。(三)總結深化 1.引導學生歸納整理知識。2.課堂評價并布置作業:典型例題 1.同學們在上課時,一會兒看桌上的書,一會兒抬頭看前面的黑板,物像都能落在視網膜上??吹煤芮宄@主要是因為( ) A.瞳孔可以縮小或放大 B.晶狀體的曲度可以調節 C.視網膜可以前后移動調節 D.眼球的前后徑能隨意調節 【答案】B 【分析】本題將生物原理和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創設了一個很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視覺形成過程中,調節功能最明顯的是晶狀體。瞳孔只能調節進入光線的強度,視網膜和眼球前后徑是不能隨意調節的。 習題精選 1.視覺的形成分為兩步驟,下面正確的是: ( ) A. 通過晶狀體等折射光后在視網膜成像;在大腦皮層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B. 通過晶狀體等折射光后在視網膜成像,在感光細胞形成視覺 C. 通過晶狀體、玻璃體折光;在視網膜上成像 D.通過晶狀體等折射光;由晶狀體產生神經沖動在大腦皮層成像 2.眼球內對光有折射作用的主要結構是:( ) A.晶狀體、視網膜 B.角膜、晶狀體 C.晶狀體、玻璃體 D.瞳孔、晶狀體 3.視神經的功能是( ) A.產生視覺 B.傳導光刺激引起的神經沖動 C.使眼球轉動 D.傳導光刺激引起的神經沖動和產生視覺 4.看書一小時后,向遠處眺望一會兒,可以預防近視眼,其主要原因是( ) A.使調節瞳孔的肌肉放松 B.使調節晶狀體的肌肉放松 C.使視神經得到休息 D.使視中樞得到休息 5.眼球內有感光細胞的結構是( ) A.角膜 B.鞏膜 C.脈絡膜 D.視網膜 6.某人的眼結構上無異常,但看物視而不見,下列不符合其原因的一項是( ) A.視神經傳導中斷 B.視網膜脫落 C.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損傷 D.鼓膜損傷 7.人在注視由遠而近的物體時,眼球內的主要變化是 ( ) A.視神經不斷把沖動傳向大腦皮層 B.瞳孔逐漸擴大 C.不斷移動黃斑的位置,使物象落在黃斑上 D.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曲度增大 8.造成假性近視的病理原因是 ( ) A.眼球的前后徑變短,在視網膜后成像 B.晶狀體變形,發生實質性病變 C.眼球的前后徑過長,物象落在視網膜前 D.眼球調節結構過度緊張,屈光能力過強 9.判斷題:感受器是產生感覺的器官。 10.判斷題:晶狀體曲度加大,可以看清近處物體;晶狀體曲度減小,可以看清遠處物體。 11.判斷題:遠視眼的眼球是前后徑過長,角膜和晶狀體曲度過大。 參考答案: 1. A 2. C 3. B 4. B 5. D 6. D 7. D 8.D 9.× 10.√ 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