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贏在中考]浙江中考科學二輪復習 易錯點專項突破六 氣體的性質與制取(課件 28張PPT 學案+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贏在中考]浙江中考科學二輪復習 易錯點專項突破六 氣體的性質與制取(課件 28張PPT 學案+練習)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贏在中考] 浙江省中考科學二輪復習
易錯點專項突破六 氣體的性質與制取
1、從防火、滅火、自救等安全知識判斷,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B.室內著火時不急于打開門窗
C.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D.用明火檢驗燃氣是否漏氣
[解析] A.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就是隔絕了氧氣,起到滅火的作用,正確;B.室內著火時不急于打開門窗,正確,因為打開門窗會使空氣流通更快,氧氣更充足燃燒更快;C.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氣體和粉塵進入呼吸道。所以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墻壁跑離著火區域,是正確的方法;D.可燃性氣體遇到明火或電火花都可能發生爆炸,所以用明火檢驗燃氣是否漏氣是錯誤的。
[答案]D
2、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液氮可用作制冷劑 B. 氧氣可用作火箭發射的燃料
C. 氦氣可用來填充探空氣球 D. 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
[解析]氮氣常溫下為氣體,液氮揮發吸熱可用作致冷劑;氧氣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劑,不能作燃料,因氧氣不可燃;氦氣密度小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來填充探空氣球;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葉綠素的作用下生成有機物和氧氣,所以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
[答案]B
3、打撈韓國“歲月號”沉船是在水下作業,潛水員需要呼吸富氧空氣。富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氣中的含量,富氧空氣中氧氣與其他氣體的體積比可以是( )
A. 1︰2 B. 1︰5 C. 1︰4 D. 21︰79
[解析]A、氧氣的體積分數大于空氣中的氧氣的平均體積分數才能稱為富氧空氣,1:2大約為33.3%,符合題意;B、1:5與空氣中氧氣含量較接近,錯誤;C、空氣的成分主要以氮氣和氧氣為主,氧氣約占五分之一,氮氣約五分之四,屬于普通空氣的組成。錯誤;D、2:79與空氣中成分相關不大,不符合題意,錯誤。
[答案]A
4、下列實驗操作敘述正確的是( )
A. 過濾時,漏斗中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
B. 加熱蒸發過程中,當溶液蒸干時停止加熱
C. 制取氧氣實驗中,當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立即收集
D. 傾倒液體時,瓶塞正放,試劑瓶口緊挨著試管口快速倒入
[解析] A.過濾時,漏斗中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選項正確;B.蒸發濾液時,等出現大量固體就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十分蒸干,不能待蒸發皿中的濾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熱,那樣會使晶體蹦濺,選項錯誤; C.制取氧氣實驗中,當導管口的氣泡連續均勻放出時開始收集,選項錯誤;D.傾倒液體時,瓶塞倒放,試劑瓶口緊挨著試管口,應緩慢倒入,選項錯誤。
[答案]A
5、關于催化劑,以下觀點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錳是高錳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B.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可提高總產量
C.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均不改變
D. 催化劑可以使不能相互反應的物質很快就反應了
[解析] A. 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在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的過程中二氧化錳是生成物,故選項說法錯誤;B.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只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不能提高總產量,故錯誤;C. 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故正確;D.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只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無法使不能相互反應的物質間發生反應,故錯誤。
[答案]C
6、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時,必須用到的儀器是( )
A.試管 酒精燈 集氣瓶 B.漏斗 水槽 集氣瓶
C.鐵架臺 試管 水槽 D.導管 試管 集氣瓶
[解析] 制取二氧化碳時不需要加熱,故酒精燈用不上,排除A;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所以用不上水槽,排除C和B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都用不到漏斗,排除B,故只有D符合題意。
[答案]D
7、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如下:①按要求組裝好儀器;②收集生成的氣體;③向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④將大理石裝入反應容器;⑤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其中正確的順序為( )
A.②③④⑤① B.①⑤④③② C.①②③④⑤ D.⑤①③④②
[解析] 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正確順序是,裝配儀器,檢查氣密性,裝入固體藥品,從長頸漏斗口中加入稀鹽酸,發生反應后收集氣體,最后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是否收集滿。
[答案]B
8、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解析]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應該將瓶底放入一些細沙或水,二氧化碳應該用澄清石灰水,過濾應該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將液體例入漏斗內,故C正確。
[答案]C
9、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和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二氧化碳相比較,錯誤的是( )
A. 反應原理都是分解反應 B. 所用藥品的狀態相同
C. 反應都不需要加熱 D. 都能用向上排空氣集氣法收集
[解析]A、過濾時,漏斗中液面低濾紙的邊緣,正確;B、蒸發濾液時,等出現大量固體就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固體蒸干,不能待蒸發皿中的濾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熱,這樣會使晶體飛濺出來,錯誤;C、制取氧氣實驗時,當導管口的氣泡連續均勻放出時,開始收集,錯誤;D、傾倒液體時,瓶塞倒放,試劑瓶口緊挨著試管口,應緩慢倒入,錯誤。
[答案]A
10、實驗室制取CO2時,向盛有石灰石的錐形瓶中加入酸后,過一會兒石灰石表面幾乎無氣泡產生,其原因可能是( )
A.沒有加熱 B.錐形瓶的橡皮塞漏氣
C.加入的酸是H2SO4 D.沒有用玻璃棒攪拌反應物
[解析] 實驗室制CO2時不需加熱,A錯;無氣泡冒出指沒有氣體生成,故B錯;該反應不需攪拌,D錯.C項中加入硫酸時,反應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蓋在CaCO3表面,阻止了反應的進行,故無氣體產生。
[答案]C
11、觀察下列對比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②CO2能夠與水發生化學反應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紙花變色 ④CO2不支持燃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①對比實驗1、2,無法比較CO2密度與空氣大小,錯誤;②對比實驗1、2,干石蕊花噴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變紅色,證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新物質能使石蕊變紅,故正確;③由實驗1證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石蕊花變色,故正確;④對比實驗1、2 ,不能得到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結論,故錯誤。
[答案]B
12、根據一些反應事實能推導出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推導錯誤的是( )
序號 化學反應事實 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
A 細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 反應物濃度
B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發生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反應溫度
C 某雙氧水常溫下較難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催化劑
D 與相同濃度鹽酸反應,粉末狀石灰石比塊狀石灰石反應快 反應物的種類
A. A B. B C. C D. D
[解析]A、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是因為氧氣的濃度不同,說明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是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因素,正確;B、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說明反應的影響化學反應的發生,正確;C、雙氧水在常溫下較難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說明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正確;D、與相同濃度的鹽酸反應,粉末狀的石灰石比塊狀的石灰石反應快,說明物質間的接觸面積大小影響化學反應的進行,粉末狀石灰石和塊狀石灰石是同一種物質,故錯誤。
[答案]D
13、硫化氫(H2S)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采用固體硫化亞鐵(FeS)和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的裝置是( )
A.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B.木炭還原氧化銅的裝置
C.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 D.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裝置
[解析]制取硫化氫氣體時采用固體硫化亞鐵和液體稀鹽酸反應,則發生裝置與二氧化碳相同,而硫化氫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可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硫化氫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這也與收集二氧化碳相似,故選 A。
[答案]A
14、可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很多,例如:①酒精的燃燒;②木炭在空氣中燃燒;③碳與氧化銅反應;④高溫鍛燒石灰石;⑤石灰石(塊狀)與稀硫酸反應;⑥石灰石(塊狀)與稀鹽酸反應;⑦碳酸鈣粉末與濃鹽酸反應;⑧人和動物的呼吸作用。其中可用于實驗室制CO2的是( )
A.④⑥ B.⑤⑥ C.⑥ D.全部
[解析] 選擇實驗室制CO2的反應要考慮:原料易得、反應條件不高、成本低、生成氣體較純、反應速率適中、便于收集、操作簡單安全等;①②兩類方法雖然能生成CO2,但燃燒需在空氣中進行,放出大量的熱,對儀器裝置的要求高而且復雜,燃燒的氣體也難收集,故在實驗室里操作性差;③④兩類方法在高溫下進行,操作不便;⑤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覆蓋在石灰石的表面,反應逐漸停止;⑦反應劇烈,不易收集,并且濃鹽酸易揮發出氯化氫氣體,使CO2氣體不純;⑧中產生的CO2氣體不純,含量低,不易收集。
[答案]C
15、汽車行駛過程中,在氣缸內發生反應的產物有CO、CO2、NO、NO2、SO2等氣體。通常情況下,一氧化氮(NO)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略大,難溶于水,NO有毒,易與O2化合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氣體。
(1)根據上述內容,屬描述NO物理性質的是 ;
(2)寫出NO與O2化合生成二氧化氮的化學方程式 ;
(3)NO與CO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生成兩種無毒氣體,其中一種是空氣含量最多的氣體,另一種是可供植物光合作用的氣體,寫出NO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解析] (1)根據題干敘述可知,一氧化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略大,難溶于水,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2)一氧化氮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所以:2NO+O2═2NO2;(3)NO與CO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生成兩種無毒氣體,其中一種是空氣含量最多的氣體,則是氮氣,另一種是可供植物光合作用的氣體是二氧化碳,所以答案為:2CO+2NO催化劑N2+2CO2
[答案](1)密度比空氣略大,難溶于水;(2)2NO+O2═2NO2 (3)2CO+2NO催化劑N2+2CO2
16、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實驗室用B裝置制取密度小于空氣密度的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選擇A 裝置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請簡述具體的操作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實驗室用B裝置制取氣體為氧氣、二氧化碳、氫氣,其中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是氫氣,實驗室制取氫氣是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得,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 H2↑;(2)由裝置圖可知,試管口向下傾斜,反應物是固體,有酒精燈,需要加熱,因此可知實驗室選擇A裝置的依據: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需要加熱;(3)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因此采用的是向上排空氣法,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應從長導管通進氣體,短導管通出氣體,所以具體的操作步驟是:將氧氣從a導管通入,空氣從b導管排出。
[答案](1)Zn+H2SO4=ZnSO4+ H2↑ (2)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需要加熱,(3)將氧氣從a導管通入,空氣從b導管排出。
17、實驗室用溶質質量分數為4%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水的電解實驗。
步驟一: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4%的氫氧化鈉溶液。 步驟二:電解水
用如圖裝置進行水的電解實驗,已知氫氧化鈉在水的電解實驗中,只起到增強水溶液的導電性,而質量在電解前后保持不變。
(1)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若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邊,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
(2)開始反應前a、b兩管內都充滿溶液。關閉活塞,接通電源。檢驗b管中氣體的方法是_____。
(3)已知水電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通電2H2+O2。實際上,電解產生的氫氣與氧氣的比值會略小于2:1.有下列一些觀點,可能支持上述實驗結果的是_____(選項不止一個)。
甲:相同條件下,氧氣的溶解度比氫氣大。 乙:氣體在電解器壁上的附著程度不同。
丙:有副反應發生,產生氧氣。 丁:電極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氣。
[解析](1)放好砝碼和移動好游碼后,向托盤上加氯化鈉時,若指針偏向分度盤右邊,說明氯化鈉質量小于砝碼質量,故應進行的操作是繼續添加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2)b管內的氣體體積較小的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觀察木條是否復燃即可;(3)甲:相同條件下,氧氣的溶解度比氫氣大,支持觀點;故符合題意;乙:氣體在電解器壁上的附著程度不同,支持觀點,故符合題意;丙:有副反應發生,產生氧氣,不支持觀點,故不符合題意;丁:電極氧化消耗了一總會氧氣,支持觀點,符合題意。
[答案](1)繼續向左盤添加氯化鈉固體,直到天平平衡, (2)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尖嘴處,打開活塞觀察木條是否復燃,(3)甲乙丁
18、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1)教材中介紹了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實驗裝置如圖1 ),該實驗中選擇使用汞的優點有( )
A.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D.能將密閉裝置內空氣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2)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圖2),但用此方法測出的氧氣的含量往往低21%。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①裝置漏氣; ② ,導致裝置內氧氣有剩余;③……
(3)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想探究“用鐵能否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于是進行了實驗(實驗裝置如圖3),通過7天測得的數據計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19.13%。為了加快反應速度,小明通過查閱資料,利用鐵粉、炭粉、氯化鈉等物質又進行實驗(實驗裝置如圖4),8分鐘后測得的數據如表:
(1)請計算出空氣中氧氣含量為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若將圖3裝置中的粗鐵絲換成足量的銅絲進行實驗,請判斷 (填“能”或“不能”) 比較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說明原因: 。
[解析](1)教材中介紹的拉瓦錫用定量方法(圖1)測空氣中氧氣含量時使用汞的優點: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能將密閉裝置內空氣中的氧氣幾乎耗盡。(2)實驗室用裝置圖2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所測得的氧氣含量較低的原因除了漏氣外,還有可能紅磷量太少,沒有將裝置內氧氣耗盡,導致裝置內氣壓較大,水不容易進入裝置內;(3)燒杯內蒸餾水減少的體積為氧氣的體積:90ml-63.6ml=26.4ml,空氣中氧氣的含量:26.4ml/130ml×100%≈20.2%;若要將圖3裝置中的粗鐵絲換成足量的銅絲,不能比較準確地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因為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約只有0.03%而氧氣含量約21%,根據銅生銹的化學方程式可知,銅不能將裝置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答案](1)B、C、D (2)紅磷不足 (3)20.2% 不能,因為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約只有0.03%,銅不能將裝置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贏在中考] 浙江省中考科學二輪復習
易錯點專項突破六 氣體的性質與制取
1、從防火、滅火、自救等安全知識判斷,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B.室內著火時不急于打開門窗
C.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D.用明火檢驗燃氣是否漏氣
2、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液氮可用作制冷劑
B. 氧氣可用作火箭發射的燃料
C. 氦氣可用來填充探空氣球
D. 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
3、打撈韓國“歲月號”沉船是在水下作業,潛水員需要呼吸富氧空氣。富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氣中的含量,富氧空氣中氧氣與其他氣體的體積比可以是( )
A. 1︰2 B. 1︰5 C. 1︰4 D. 21︰79
4、下列實驗操作敘述正確的是( )
A. 過濾時,漏斗中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
B. 加熱蒸發過程中,當溶液蒸干時停止加熱
C. 制取氧氣實驗中,當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立即收集
D. 傾倒液體時,瓶塞正放,試劑瓶口緊挨著試管口快速倒入
5、關于催化劑,以下觀點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錳是高錳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B.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可提高總產量
C.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均不改變
D. 催化劑可以使不能相互反應的物質很快就反應了
6、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時,必須用到的儀器是( )
A.試管 酒精燈 集氣瓶 B.漏斗 水槽 集氣瓶
C.鐵架臺 試管 水槽 D.導管 試管 集氣瓶
7、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如下:①按要求組裝好儀器;②收集生成的氣體;③向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④將大理石裝入反應容器;⑤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其中正確的順序為( )
A.②③④⑤① B.①⑤④③②
C.①②③④⑤ D.⑤①③④②
8、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9、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和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二氧化碳相比較,錯誤的是( )
A. 反應原理都是分解反應
B. 所用藥品的狀態相同
C. 反應都不需要加熱
D. 都能用向上排空氣集氣法收集
10、實驗室制取CO2時,向盛有石灰石的錐形瓶中加入酸后,過一會兒石灰石表面幾乎無氣泡產生,其原因可能是( )
A.沒有加熱
B.錐形瓶的橡皮塞漏氣
C.加入的酸是H2SO4
D.沒有用玻璃棒攪拌反應物
11、觀察下列對比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
① CO2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②CO2能夠與水發生化學反應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紙花變色 ④CO2不支持燃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根據一些反應事實能推導出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推導錯誤的是( )
序號 化學反應事實 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
A 細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 反應物濃度
B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發生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反應溫度
C 某雙氧水常溫下較難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催化劑
D 與相同濃度鹽酸反應,粉末狀石灰石比塊狀石灰石反應快 反應物的種類
A. A B. B C. C D. D
13、硫化氫(H2S)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采用固體硫化亞鐵(FeS)和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的裝置是( )
A.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B.木炭還原氧化銅的裝置
C.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 D.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裝置
14、可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很多,例如:①酒精的燃燒;②木炭在空氣中燃燒;③碳與氧化銅反應;④高溫鍛燒石灰石;⑤石灰石(塊狀)與稀硫酸反應;⑥石灰石(塊狀)與稀鹽酸反應;⑦碳酸鈣粉末與濃鹽酸反應;⑧人和動物的呼吸作用。其中可用于實驗室制CO2的是( )
A.④⑥ B.⑤⑥ C.⑥ D.全部
15、汽車行駛過程中,在氣缸內發生反應的產物有CO、CO2、NO、NO2、SO2等氣體。通常情況下,一氧化氮(NO)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略大,難溶于水,NO有毒,易與O2化合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氣體。
(1)根據上述內容,屬描述NO物理性質的是 ;
(2)寫出NO與O2化合生成二氧化氮的化學方程式 ;
(3)NO與CO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生成兩種無毒氣體,其中一種是空氣含量最多的氣體,另一種是可供植物光合作用的氣體,寫出NO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6、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實驗室用B裝置制取密度小于空氣密度的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選擇A 裝置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請簡述具體的操作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題圖) (第15題圖)
17、實驗室用溶質質量分數為4%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水的電解實驗。
步驟一: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4%的氫氧化鈉溶液。 步驟二:電解水
用如圖裝置進行水的電解實驗,已知氫氧化鈉在水的電解實驗中,只起到增強水溶液的導電性,而質量在電解前后保持不變。
(1)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若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邊,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
(2)開始反應前a、b兩管內都充滿溶液。關閉活塞,接通電源。檢驗b管中氣體的方法是_____。
(3)已知水電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通電2H2+O2。實際上,電解產生的氫氣與氧氣的比值會略小于2:1.有下列一些觀點,可能支持上述實驗結果的是_____(選項不止一個)。
甲:相同條件下,氧氣的溶解度比氫氣大。
乙:氣體在電解器壁上的附著程度不同。
丙:有副反應發生,產生氧氣。
丁:電極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氣。
18、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1)教材中介紹了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實驗裝置如圖1 ),該實驗中選擇使用汞的優點有( )
A.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D.能將密閉裝置內空氣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2)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圖2),但用此方法測出的氧氣的含量往往低21%。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①裝置漏氣; ② ,導致裝置內氧氣有剩余;③……
(3)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想探究“用鐵能否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于是進行了實驗(實驗裝置如圖3),通過7天測得的數據計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19.13%。為了加快反應速度,小明通過查閱資料,利用鐵粉、炭粉、氯化鈉等物質又進行實驗(實驗裝置如圖4),8分鐘后測得的數據如表:
(1)請計算出空氣中氧氣含量為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若將圖3裝置中的粗鐵絲換成足量的銅絲進行實驗,請判斷 (填“能”或“不能”) 比較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說明原因: 。
21清風明月(共28張PPT)
[2022 贏在中考]浙江中考科學二輪復習
易錯點專項突破
氣體的性質與制取
易錯點突破六
〇易錯點一 氣體的性質與制取
⊙典例剖析
實驗創新是中學生最為重要的科學素養,如圖是某校師生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創新實驗。(已知白磷在40℃時即燃燒,其燃燒現象與產物與紅磷燃燒相同)
易錯點突破六
[實驗步驟]
(1)測量試管的容積。
(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裝藥品,將注射器活塞調整到合適位置,連接好儀器。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加熱粗銅絲,觀察現象。
(4)燃燒結束后,打開彈簧夾,觀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動情況。
[反思交流]
(1)測量試管容積的方法是______。
(2)若試管的容積為60mL,加熱前注射器活塞至少應調整到______mL以上(填整數)。
(3)該實驗中利用銅絲加熱會不會影響測量結果?你的看法是______。
[易錯剖析]

[易錯防范]

[正確答案]
易錯點突破六
若認為銅絲加熱消耗試管內氧氣會影響白灰的燃燒所消耗的氧氣,從而得出錯誤答案:(3)會影響,因為銅絲加熱消耗氧氣。其實,為了測量空氣中氧氣體積含量,需完全消耗試管內氧氣,無論是白磷燃燒還是銅絲加熱都沒有影響。
測量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既要注意完全反應密閉容器內的氧氣,又要注意 不能產生新的氣體。是否影響實驗的測量結果,關鍵是正確分析這兩個方面。
(1)將試管注滿水,用量筒量出這些水的體積。(2)12 (3)不會,因為銅絲加熱消耗氧氣了,更有利于試管中氧氣完全反應,實驗結果更準確。
⊙易錯突破
易錯點突破六
1、如圖甲是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加熱汞研究空氣成分所用的裝置,他測出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如圖乙是我們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實驗中吸入的水的體積往往小于集氣瓶剩余氣體的1/ 5。下列關于出現這樣現象的解釋合理的是( )
A.汞與氧氣反應生成物是固體,而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煙霧
B.曲頸瓶整體成形,不需要連接,氣密性更好,避免漏氣
C.紅磷點燃后再放入瓶中,會使集氣瓶中原有的空氣逸出
D.現在空氣中氧氣含量與拉瓦錫所處的時代相比降低了
B
易錯點突破六
2、“魔法點燈”趣味實驗的操作為:取少量高錳酸鉀晶體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錳酸鉀上滴加2-3滴濃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觸酒精燈的燈芯,酒精燈立刻被點燃了。你認為酒精燈能被點燃的主要原因是(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燈點燃
B.高錳酸鉀與濃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的著火點,使酒精自發燃燒
C.它們之間發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溫度達到酒精的著火點
D.它們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氧氣,酒精在氧氣濃度大的環境中能自發燃燒
C
易錯點突破六
⊙易錯突破
3、小金同學分別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各收集一瓶氧氣,然后進行鐵絲燃燒實驗,發現燃燒現象不同,于是對鐵絲燃燒與氧氣濃度的關系進行了探究。
[進行實驗] 取5根相同的鐵絲(直徑0.6mm),卷成相同的螺旋狀后,分別在氧氣體積分數不同集氣瓶中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表:
(1)鐵絲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2)通過這組探究實驗,可得出的結論:

(3)研究鐵絲的粗細對燃燒現象的影響,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是 ( )
A .在同一瓶氧氣中,先后進行不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B .在兩瓶不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同時進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C .在兩瓶相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進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反思與評價]對氧氣純度要求較高的實驗應采取 收集氧氣。
3Fe+2O2點燃Fe3O4
O2濃度大于50%時,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濃度低于50%時,這種鐵絲不燃燒
C
排水法
〇易錯點二 二氧化碳的性質檢驗
⊙典例剖析
易錯點突破六
小樂在驗證“CO2能與NaOH溶液反應”時,進行了如下實驗:
已知:①20℃、101kPa時,1體積H2O中最多可溶解1體積CO2,1體積酒精中最多可溶解0.3體積CO2;②20℃,在酒精中,NaOH易溶,Na2CO3微溶。
(1)利用兩套圖甲裝置進行實驗,在第一套裝置中注入3ml濃NaOH溶液,第二套裝置中注入等量水,振蕩試管,當觀察到 現象時,可證明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
(2)利用圖乙裝置進行實驗,將3ml濃NaOH溶液注入試管后,觀察到注射器自動向左移動,最終注射器中剩余5ml酒精,試管內出現白色沉淀物。出現白色沉淀物的原因是 。與NaOH反應的CO2至少是 ml(酒精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的總體積等于兩者體積之和)。
易錯點突破六
[易錯剖析]

[易錯防范]

[正確答案]
易錯點突破六
忽略甲裝置中96℃熱水的作用,錯誤地認為通過比較進入試管中熱水多少來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在乙裝置中忽略二氧化碳溶液在酒精中的體積,故很容易出現的錯誤是:(1)第一套裝置中進入試管內的熱水多于第二套裝置(2)15。
解題時需要注意裝置中每個設計的作用,以及對于所有提供的信息(已知、查閱資料、裝置圖中的用品等)進行分析,才能做到準確答題,切中要害。
(1)第一套裝置中水沸騰,而第二套裝置中的水不沸騰;(2) CO2與NaOH反應生成Na2CO3, 而Na2CO3在酒精中微溶而析出 (3)10.5
⊙易錯突破
易錯點突破六
1、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能夠較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B
易錯點突破六
⊙易錯突破
2、下圖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驗滿”的主要實驗步驟,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
A. 甲:檢查氣密性 B. 乙:制取
C. 丙:收集 D. 丁:驗滿
c
易錯點突破六
⊙易錯突破
3、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某小組同學進行了下列實驗:
(1)裝置A中溶液的顏色發生改變,請你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其中的原因: ;
(2)裝置B中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請你據此歸納二氧化碳所具有的一條物理性質: ;
(3)小組同學進一步進行了裝置C的實驗,結果觀察到與B裝置截然不同的現象:蠟燭自上而下依次熄滅,請你解釋其中的原因:

H2O+CO2=H2CO3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 空氣密度
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溫度較高,密度較小,集聚在燒杯上方,且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因此蠟燭自上而下依次熄滅。
易錯點突破六
〇易錯點三 氣體制取
⊙典例剖析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請用以下實驗裝置圖回答:
(1)寫出標號為①的儀器名稱: ;若實驗室制取CO2,應選用 (填字母)作為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若用上述所給的儀器制取H2,則實驗室制取H2氣體的正確連接順序為: 接 (填序號),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證明H2的密度比空氣小:


[易錯剖析]

[易錯防范]

[正確答案]
易錯點突破六
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用排空氣法收集時應從短管通入氫氣, 長管排出空氣,兩支導管的作用理解不對而致錯,錯誤認為長管進短管出。
氣體在集氣裝置中通過導管的進出需要考慮氣體的密度,以及分析裝置的作用(裝置內裝置水空氣時作用不同)。
(1)酒精燈(2)CaCO3+2HCl=CaCl2+H2O+CO2↑(3。A C(或E) 將H2充入氣球中,綁好后丟到空氣中,氣球往上飄(合理即可)
易錯點突破六
⊙易錯突破
1、NO氣體是大氣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體內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記憶的功能。NO難溶于水,通常條件下極易與氧氣反應。實驗室收集NO的裝置是( )
B
易錯點突破六
⊙易錯突破
2、查閱資料知道:硫化氫(H2S)是一種無色、有臭雞蛋氣味的有毒氣體,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氫硫酸,具有揮發性。實驗室常用 硫化亞鐵(黑色塊狀固體,不溶于水)與稀硫酸反應制取。試根據如圖所示回答:(H2S+2NaOHNa2S+2H2O)
(1)實驗室制硫化氫應選用的裝置是: ;

(2)實驗室制硫化氫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因為硫化氫有毒,所以不能向空氣中任意排放。請從圖中選擇裝置,完成硫化氫的制備、收集、尾氣處理實驗操作,將裝置的接口順序填在橫線上: 。
易錯點突破六
FeS+H2SO4=FeSO4+H2S↑
B E D F
易錯點突破六
〇易錯點四 氣體檢驗與凈化
⊙典例剖析
已知Mg能在CO2中燃燒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氧化物,現設計實驗進行驗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備二氧化碳的下列發生裝置中,能控制“反應隨時發生與停止”的是 。
(2)對CO2進行凈化、干燥,并進行Mg在CO2中燃燒的探究實驗。
實驗進行時,若要氣體從左向右流動,則上述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3)實驗開始時,在點燃酒精燈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先通入CO2,待裝置中澄清石灰水出現 現象時,再點燃酒精燈,以上操作的目的是 。
(4)實驗中,鎂粉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易錯點突破六
[易錯剖析]

易錯點突破六
(1)①通過銅絲上下移動,可以控制反應物接觸與分離,從而控制反應的發生或停止;②打開彈簧夾,從漏斗中加入稀鹽酸,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發生,關閉彈簧夾,氣體不能排出,U形管右側上方壓強增大,液面倒流,固體與液體分離,反應停止;③裝置不能控制固體與液體的接觸與分離,不能控制反應的發生或停止;④打開彈簧夾,從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發生,關閉彈簧夾,推動注射器活塞,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發生,關閉彈簧夾,氣體不能排出,容器上方壓強增大,液面倒流,關閉彈簧夾,氣體不能排出,試管上方壓強增大,液面倒流到注射器中,固體與液體不能接觸,反應停止。
(2)實驗室用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稀鹽酸有揮發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氯化氫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經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除去氯化氫,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經濃硫酸除去水蒸氣,圖示除雜裝置應由長導管進氣,將氣體通入溶液中,因此裝置的連接順序為febacdhg。
易錯點突破六
[易錯防范]

[正確答案]
對氣體進行檢驗排雜過程中既要注意操作順序對氣體的檢驗吸收是否有干擾,又要注意避免產生新雜質氣體。
(1)①②④⑤ (2)febacdhg (3)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對實驗造成干擾 (4)2Mg+CO2點燃2Mg +C
易錯點突破六
⊙易錯突破
1、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制取干燥的氧氣,并測定H2O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裝置氣密性良好,圖I中的錐形瓶內盛有質量為m的H2O2溶液,燃燒匙內裝有二氧化錳,燃燒匙可以上下移動,干燥管內裝有足量的堿石灰(CaO 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裝置Ⅰ分別與裝置Ⅱ、Ⅲ、Ⅳ、Ⅴ連接,均能達到實驗目的
B.稱量裝置Ⅰ反應前及完全反應冷卻后的質量,可計算出H2O2溶液中的質量分數
C.若用裝置Ⅳ收集氧氣,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置在b導管口處驗滿
D.若用裝置Ⅴ測量生成氧氣的體積,集氣瓶上方原有空氣會使測量結果偏大
B
易錯點突破六
⊙易錯突破
2、結合如圖幾種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 ;若實驗中發現兩種藥品反應后很快就停止反應,則可能錯把 藥品當成稀鹽酸使用。
(2)用B、C裝置制氧氣實驗時,若氣體產生太快,下列處理方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用止水夾夾緊膠皮管 B.從長頸漏斗中加入更多的過氧化氫
C.將導管移除水面 D.從長頸漏斗中加入水,沖淡過氧化氫
B
稀硫酸
D
易錯點突破六
⊙易錯突破
3、某學生利用燒杯、干燥管和單孔橡皮塞組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如圖所示)。
(1)該裝置A中應盛放 ,
B處應放進 ;
(2)該裝置的優點是 ;’
(3)若使正在發生的反應停止,
可以通過操作 來實現,可
看到的現象是B中的液面下降到 。
稀鹽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關閉止水夾
大理石下面
隨時控制反應的進行與停止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贏在中考] 浙江省中考科學二輪復習
易錯點專項突破 氣體的性質與制取
〇易錯點一 氣體的性質與制取
⊙典例剖析
實驗創新是中學生最為重要的科學素養,如圖是某校師生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創新實驗。(已知白磷在40℃時即燃燒,其燃燒現象與產物與紅磷燃燒相同)
[實驗步驟]
(1)測量試管的容積。
(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裝藥品,將注射器活塞調整到合適位置,連接好儀器。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加熱粗銅絲,觀察現象。
(4)燃燒結束后,打開彈簧夾,觀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動情況。
[反思交流]
(1)測量試管容積的方法是______。
(2)若試管的容積為60mL,加熱前注射器活塞至少應調整到______mL以上(填整數)。
(3)該實驗中利用銅絲加熱會不會影響測量結果?你的看法是______。
[易錯剖析]若認為銅絲加熱消耗試管內氧氣會影響白灰的燃燒所消耗的氧氣,從而得出錯誤答案:(3)會影響,因為銅絲加熱消耗氧氣。其實,為了測量空氣中氧氣體積含量,需完全消耗試管內氧氣,無論是白磷燃燒還是銅絲加熱都沒有影響。
[易錯防范]測量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既要注意完全反應密閉容器內的氧氣,又要注意 不能產生新的氣體。是否影響實驗的測量結果,關鍵是正確分析這兩個方面。
[正確答案](1)將試管注滿水,用量筒量出這些水的體積。(2)12 (3)不會,因為銅絲加熱消耗氧氣了,更有利于試管中氧氣完全反應,實驗結果更準確。
⊙易錯突破
1、如圖甲是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加熱汞研究空氣成分所用的裝置,他測出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如圖乙是我們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實驗中吸入水的體積往往小于集氣瓶剩余氣體的1/ 5。下列關于出現這樣現象的解釋合理的是( )
A.汞與氧氣反應生成物是固體,而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煙霧
B.曲頸瓶整體成形,不需要連接,氣密性更好,避免漏氣
C.紅磷點燃后再放入瓶中,會使集氣瓶中原有的空氣逸出
D.現在空氣中氧氣含量與拉瓦錫所處的時代相比降低了
2、“魔法點燈”趣味實驗的操作為:取少量高錳酸鉀晶體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錳酸鉀上滴加2-3滴濃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觸酒精燈的燈芯,酒精燈立刻被點燃了。你認為酒精燈能被點燃的主要原因是(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燈點燃
B.高錳酸鉀與濃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的著火點,使酒精自發燃燒
C.它們之間發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溫度達到酒精的著火點
D.它們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氧氣,酒精在氧氣濃度大的環境中能自發燃燒
3、小金同學分別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各收集一瓶氧氣,然后進行鐵絲燃燒實驗,發現燃燒現象不同,于是對鐵絲燃燒與氧氣濃度的關系進行了探究。
[進行實驗] 取5根相同的鐵絲(直徑0.6mm),卷成相同的螺旋狀后,分別在氧氣體積分數不同集氣瓶中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表:
(1)鐵絲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2)通過這組探究實驗,可得出的結論: ;
(3)研究鐵絲的粗細對燃燒現象的影響,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是 ( )
A .在同一瓶氧氣中,先后進行不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B .在兩瓶不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同時進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C .在兩瓶相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進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反思與評價]對氧氣純度要求較高的實驗應采取 收集氧氣。
〇易錯點二 二氧化碳的性質檢驗
⊙典例剖析
小樂在驗證“CO2能與NaOH溶液反應”時,進行了如下實驗:
已知:①20℃、101kPa時,1體積H2O中最多可溶解1體積CO2,1體積酒精中最多可溶解0.3體積CO2;②20℃,在酒精中,NaOH易溶,Na2CO3微溶。
(1)利用兩套圖甲裝置進行實驗,在第一套裝置中注入3ml濃NaOH溶液,第二套裝置中注入等量水,振蕩試管,當觀察到 現象時,可證明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
(2)利用圖乙裝置進行實驗,將3ml濃NaOH溶液注入試管后,觀察到注射器自動向左移動,最終注射器中剩余5ml酒精,試管內出現白色沉淀物。出現白色沉淀物的原因是 。與NaOH反應的CO2至少是 ml(酒精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的總體積等于兩者體積之和)。
[易錯剖析] 忽略甲裝置中96℃熱水的作用,錯誤地認為通過比較進入試管中熱水多少來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在乙裝置中忽略二氧化碳溶液在酒精中的體積,故很容易出現的錯誤是:(1)第一套裝置中進入試管內的熱水多于第二套裝置(2)15。
[易錯防范] 解題時需要注意裝置中每個設計的作用,以及對于所有提供的信息(已知、查閱資料、裝置圖中的用品等)進行分析,才能做到準確答題,切中要害。
[正確答案] (1)第一套裝置中水沸騰,而第二套裝置中的水不沸騰;(2) CO2與NaOH反應生成Na2CO3, 而Na2CO3在酒精中微溶而析出 (3)10.5
⊙易錯突破
1、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能夠較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2、下圖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驗滿”的主要實驗步驟,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
A. 甲:檢查氣密性 B. 乙:制取 C. 丙:收集 D. 丁:驗滿
3、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某小組同學進行了下列實驗:
(1)裝置A中溶液的顏色發生改變,請你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其中的原因: ;
(2)裝置B中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請你據此歸納二氧化碳所具有的一條物理性質: ;
(3)小組同學進一步進行了裝置C的實驗,結果觀察到與B裝置截然不同的現象:蠟燭自上而下依次熄滅,請你解釋其中的原因: 。
〇易錯點三 氣體制取
⊙典例剖析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請用以下實驗裝置圖回答:
(1)寫出標號為①的儀器名稱: ;若實驗室制取CO2,應選用 (填字母)作為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若用上述所給的儀器制取H2,則實驗室制取H2氣體的正確連接順序為: 接 (填序號),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證明H2的密度比空氣小:

[易錯剖析] 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用排空氣法收集時應從短管通入氫氣, 長管排出空氣,兩支導管的作用理解不對而致錯,錯誤認為長管進短管出。
[易錯防范] 氣體在集氣裝置中通過導管的進出需要考慮氣體的密度,以及分析裝置的作用(裝置內裝置水空氣時作用不同)。
[正確答案](1)酒精燈(2)CaCO3+2HCl=CaCl2+H2O+CO2↑(3。A C(或E) 將H2充入氣球中,綁好后丟到空氣中,氣球往上飄(合理即可)
⊙易錯突破
1、NO氣體是大氣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體內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記憶的功能。NO難溶于水,通常條件下極易與氧氣反應。實驗室收集NO的裝置是( )
2、查閱資料知道:硫化氫(H2S)是一種無色、有臭雞蛋氣味的有毒氣體,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氫硫酸,具有揮發性。實驗室常用 硫化亞鐵(黑色塊狀固體,不溶于水)與稀硫酸反應制取。試根據如圖所示回答:(H2S+2NaOHNa2S+2H2O)
(1)實驗室制硫化氫應選用的裝置是: ;
(2)實驗室制硫化氫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因為硫化氫有毒,所以不能向空氣中任意排放。請從圖中選擇裝置,完成硫化氫的制備、收集、尾氣處理實驗操作,將裝置的接口順序填在橫線上: 。
〇易錯點四 氣體檢驗與凈化
⊙典例剖析
已知Mg能在CO2中燃燒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氧化物,現設計實驗進行驗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備二氧化碳的下列發生裝置中,能控制“反應隨時發生與停止”的是 。
(2)對CO2進行凈化、干燥,并進行Mg在CO2中燃燒的探究實驗。
實驗進行時,若要氣體從左向右流動,則上述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
(3)實驗開始時,在點燃酒精燈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先通入CO2,待裝置中澄清石灰水出現 現象時,再點燃酒精燈,以上操作的目的是 。
(4)實驗中,鎂粉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易錯剖析] (1)①通過銅絲上下移動,可以控制反應物接觸與分離,從而控制反應的發生或停止;②打開彈簧夾,從漏斗中加入稀鹽酸,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發生,關閉彈簧夾,氣體不能排出,U形管右側上方壓強增大,液面倒流,固體與液體分離,反應停止;③裝置不能控制固體與液體的接觸與分離,不能控制反應的發生或停止;④打開彈簧夾,從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發生,關閉彈簧夾,推動注射器活塞,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發生,關閉彈簧夾,氣體不能排出,容器上方壓強增大,液面倒流,關閉彈簧夾,氣體不能排出,試管上方壓強增大,液面倒流到注射器中,固體與液體不能接觸,反應停止。(2)實驗室用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稀鹽酸有揮發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氯化氫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經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除去氯化氫,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經濃硫酸除去水蒸氣,圖示除雜裝置應由長導管進氣,將氣體通入溶液中,因此裝置的連接順序為febacdhg。
[易錯防范] 對氣體進行檢驗排雜過程中既要注意操作順序對氣體的檢驗吸收是否有干擾,又要注意避免產生新雜質氣體。
[正確答案] (1)①②④⑤ (2)febacdhg (3)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對實驗造成干擾 (4)2Mg+CO2點燃2Mg +C
⊙易錯突破
1、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制取干燥的氧氣,并測定H2O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裝置氣密性良好,圖I中的錐形瓶內盛有質量為m的H2O2溶液,燃燒匙內裝有二氧化錳,燃燒匙可以上下移動,干燥管內裝有足量的堿石灰(CaO 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裝置Ⅰ分別與裝置Ⅱ、Ⅲ、Ⅳ、Ⅴ連接,均能達到實驗目的
B.稱量裝置Ⅰ反應前及完全反應冷卻后的質量,可計算出H2O2溶液中的質量分數
C.若用裝置Ⅳ收集氧氣,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置在b導管口處驗滿
D.若用裝置Ⅴ測量生成氧氣的體積,集氣瓶上方原有空氣會使測量結果偏大
2、結合如圖幾種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 ;若實驗中發現兩種藥品反應后很快就停止反應,則可能錯把 藥品當成稀鹽酸使用。
(2)用B、C裝置制氧氣實驗時,若氣體產生太快,下列處理方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用止水夾夾緊膠皮管 B.從長頸漏斗中加入更多的過氧化氫
C.將導管移除水面 D.從長頸漏斗中加入水,沖淡過氧化氫
(突破2題圖) (突破3題圖)
3、某學生利用燒杯、干燥管和單孔橡皮塞組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如圖所示)。
(1)該裝置A中應盛放 ,B處應放進 ;
(2)該裝置的優點是 ;
(3)若使正在發生的反應停止,可以通過操作 來實現,可看到的現象是B中的液面下降 到 。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市| 宜兰县| 论坛| 西丰县| 南昌市| 嘉荫县| 六盘水市| 海阳市| 曲靖市| 永川市| 全南县| 肥东县| 鄂伦春自治旗| 云霄县| 新泰市| 闵行区| 清流县| 吉木乃县| 南安市| 拉萨市| 克拉玛依市| 鹤岗市| 民权县| 郑州市| 葫芦岛市| 光山县| 江门市| 西贡区| 昂仁县| 磴口县| 元江| 清徐县| 门源| 云安县| 容城县| 湘阴县| 克东县| 广昌县| 偃师市| 大兴区|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