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2】浙江省科學中考一輪復習加分寶第19講核能與能量守恒 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2】浙江省科學中考一輪復習加分寶第19講核能與能量守恒 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9講 核能與能量守恒
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
1.列舉能的多種形式(機械能、內能、電磁能、化學能、核能) 選擇、填空 2~4分
2.知道裂變和鏈式反應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3.知道聚變和熱核反應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知道放射性及其應用 選擇、填空 2~4分
5.知道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的原理來工作的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6.列舉說出能的轉化與守恒定律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列舉說出能的轉化與傳遞有一定的方向性 選擇、填空 2~4分
通過對能轉化與守恒定律發展史的學習,領悟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 選擇、填空 2~4分
知道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節能的關系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一、能量及其形式
1.能量及其形式
(1)常見的各種形式的能:太陽能、化學能、機械能、電能、內能、核能、電磁能、熱能、聲能等。
(2)舉例:太陽能熱水器、牛吃草、奔跑的獵豹、沖擊鉆發出刺耳的聲音、電力動車、雷達接收電磁波等。
二、核能的利用
1.核能
(1)原子的結構:原子的中心是________,它周圍有一定數目的________在不停地高速運動。
(2)含義:原子核在轉變過程中所釋放出的能量,稱為核能。
2.獲取核能的途徑
方式 裂變 聚變
應用 對鏈式反應不加控制——原子彈控制鏈式反應速度——核反應堆(核電站發電) 不加控制——氫彈
三、能的轉化與守恒
1.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定律:自然界中的各種形式的能量不是孤立的。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__________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________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的總量____________。
2.能量在轉化與傳遞過程具有________。
四、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1.能源
(1)概念:能源是自然界中能為人類提供某種形式能量的物質資源。
(2)來源:a.一次能源: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的能源。例如:風能、太陽能、核能、地熱能、潮汐能、水能等。
b.二次能源:通過消耗一次能源才能獲得的能源。例如:電能、汽油、煤等。
2.高效利用能源方法
a.開發新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b.節約常規能源;c.尋求可替代的新能源;d.合理利用現有能源等。
3.我國能源發展現況: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發展現狀:資源約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消費以煤為主,環境壓力加大;市場體系不完善,應急能力有待加強。
4.未來理想能源:便宜,大多數人群能消費得起;相關技術成熟;可大規模使用;安全、清潔、綠色。
知識點1:核能 能量的轉化與守恒
例1:關于能源和能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目前核電站是利用核聚變來發電的
C.達·芬奇設想永動機是可以制成的
D.汽車可以從排放的尾氣中吸收能量,所以可以不消耗新的能源
◆變式訓練
1.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化,且能量的轉化是有方向的,下面幾幅圖按能量轉化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④②
2.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島附近海域發生強烈地震,強震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爆炸引發核危機,反應堆中的鈾、钚等核材料進入海洋或大氣將對海洋和大氣的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作用。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泄漏出來的鈾、钚等核材料具有放射性
B. 泄漏出來的鈾、钚等核材料會造成核爆炸
C. 泄漏出來的鈾、钚等核材料因很長時間內都具有放射性而影響動植物健康
D. 福島核電站是利用裂變反應中產生的核能來進行發電的
3.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能耗越來越高,能源危機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人類所能用的能源是有限的,也是有條件的,所以能源的利用要考慮可持續發展。下列有關能源問題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
A.太陽能和核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和風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煤是可再生能源,以煤為主要燃料的火力發電容易造成境污染
C.核反應堆中發生的是可控制的核裂變,核電站主要將核能轉化為電能
D.水電站主要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太陽能電池主要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1. 某智能百葉窗的葉片上貼有太陽能板,在光照時發電,給電動機供電以調節百葉窗的開合。該過程中發生的能量轉換是---( )
A. 光能→電能→機械能 B. 光能→機械能→電能
C. 電能→機械能→光能 D. 機械能→電能→光能
2.小科用研缽將約20克氫氧化鋇[Ba(OH)2]晶體磨成粉末,倒入一小燒杯。在玻璃片上灑上少量水,并將小燒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燒杯中加入約10克氯化銨[NHCl]晶體,并用玻璃棒迅速攪拌,燒杯中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靜止片刻,提起小燒杯,觀察到如圖所示現象。下列對現象的觀察分析中正確的是---( )
A. 用手觸摸燒杯外壁,能感覺到發熱
B. 化學反應中,不同形式的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C. 把氫氧化鋇晶體磨成粉末可以增加最終產生氣體的質量
D. 該反應和燃燒一樣,反應物總的化學能高于生成物總的化學能
3.疫情期間,人們利用5G無人配送車實現了非接觸安心送,如圖為一輛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的無人配送車,速度為10千米/時,空載時質量為360千克,輪胎與路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40厘米2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車所受的牽引力和阻力是對相互作用力 B. 該車行駛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C. 該車行駛2千米需要12分鐘 D. 空載時,輪胎與地面的壓強為15帕
4.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核能與能量守恒》課程后,深感科學力量的強大。立志學好科學,報效祖國!下列有關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電器通電工作時,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B. 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該反應將內能轉化為化學能
C. 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說明能量可以創造
D. “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違背了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
5.能量的形式多種多樣且可以相互轉化,下列事例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6.關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電能必須通過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
B. 我們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氣,都是化石能源
C. 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有時是有方向性的
D. 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能創生,也不會消滅
7.如圖所示,一彈簧的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個小球,小球放在粗糙的水平木板上。a點是壓縮彈簧后小球靜止釋放的位置,b點是彈簧原長時小球的位置,c點是小球到達最右端的位置。則小球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在a點和c點處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
B. 小球從b點到c點的過程,小球的動能越來越小
C. 整個過程機械能守恒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8.隨著“一帶一路”進入世界各國,核電和高鐵已經成為中國響亮的名片。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核電站利用核裂變將核能轉化為電能
B. 核廢料具有放射性,必須要合理處理
C. 鐵軌鋪在枕木上,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
D. 在安全線外候車,是因為氣體的流速大,壓強小
9.“勝哥”制作了一個會“發光的二極管”,其電路簡圖如圖所示。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電流只能從二極管的正極流入,負極流出。演示時,左右動塑料管,這時會看見兩只發光二極管交替發光。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發生該現象的原理是電磁感應
B. 二極管發光時,圖中的條形磁體相當于電源
C. 二極管交替發光說明線圈中產生了交流電
D. 在該過程中,機械能轉化成了電能
10.核電站利用核能發電,它的核心設備是核反應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核電站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B. 核反應堆中的鏈式反應是可控的
C. 核反應堆就是原子彈爆炸 D. 太陽內部是核裂變釋放核能的
11.下列對2019年最新熱播影片《流浪地球》中出現的情景解釋錯誤的是---( )
A. 核聚變反應——元素種類不變 B. 核聚變反應——釋放大量能量
C. 地球表面的水變成冰——凝固 D. 地球上短波通訊受影響——太陽活動增強
12.我們中國第一個水電站在“勝哥”的家鄉——金華。水電站的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用電低谷時(如深夜),電站利用電網多余電能把水從下水庫抽到上水庫中儲存起來;用電高峰時,再利用上水庫中的水發電。
(1)蓄能時,水被抽到上水庫中,電能轉化為水的 ;
(2)發電時,若該電站上水庫可用于發電的庫容量為7.86×104米3 , 上下水庫平均水位差637米。上水庫中可用于發電的水流到下水庫,水的重力做功為 焦。
13.如果你打開收音機,將調諧旋鈕調到沒有電臺的位置并將音量放大;取一節舊的干電池和一根導線,靠近收音機,將導線的一端與電池的一極相連,再用導線的另一端與電池的另一極時斷時續地接觸,你會從收音機里聽到“咔嚓”聲,此實驗可以證明   的存在。
14. “低碳環?!笔钱斀袷澜绲闹黝},在煤、石油、太陽能中,有可能成為今后理想能源的是   ;目前核電站一般利用的是   (選填“核聚變”或“核裂變”)時產生的能量。
15.周末,“勝哥”帶著小科和小鬧前往千島湖游玩,他們在乘船時看到了一些現象,小科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了分析:
(1)候船時發現碼頭側面吊有數個輪胎(如圖).他推測此裝置可以將輪船靠攏時的一部分動能轉化為________減少了過強撞擊帶來的震動和損壞。
(2)登船時,由于輪船入口遠高于碼頭,乘務人員為了安全便捷,架設了登船梯《如圖),其近似可看做是個斜面。則小鬧在登船梯上沿斜面拖動行李箱所施加的拉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行李箱自身的重力。
(3)輪船啟動后,在海面上變速行駛,小科判斷在整個過程中,能量應該是_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的。
1.(2021·金華)立定跳遠是我是體育中考項目之一,其動作分解如圖所示。下列對運動員在立定跳遠過程中的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 起跳時,沒有受到地面對它的作用 B. 起跳后,能繼續往前是,由于他具有慣性
C. 騰空到達最高點時,速度大小剛好減為零 D. 落地后站穩,機械能全部轉化為化學能
2.(2021·浙江湖州)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時每刻向外輻射太陽能。下列關于太陽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終來自于太陽能
B.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環是由太陽能推動的
D.太陽能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裂變
3.(2020·衢州)下列用電器把電能主要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A.電風扇 B.電燈 C.電飯煲 D.電熨斗
4. (2020·湖州)如圖表示用中子轟擊鈾-235原子核產生氪核和鋇核的模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模型表示的是核聚變
B. 該反應產生的中子可繼續轟擊其他鈾核形成鏈式反應
C. 該反應不會產生放射性物質
D. 不能用該反應獲得能量的方式來發電
5.(2020·寧波)下列四幅圖片都來自于課本,對它們的描述符合實際的是--( )
A. 甲圖實驗中隨著瓶內空氣被抽出,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弱
B. 乙圖可以表示四沖程汽油機中的壓縮沖程
C. 丙圖實驗在研究電磁感應現象中感應電流產生條件
D. 丁圖可以表示至今所建造的核電站里核反應堆的工作原理
6.(2020·湖州)在無風的環境中雨滴的降落可簡化為兩個過程,先加速豎直降落,后勻速豎直降落。雨滴(忽略質量變化)在---( )
A.加速降落過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B.加速降落過程中機械能逐漸增大
C.勻速降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都轉化成內能
D.勻速降落過程中機械能保持不變
7.(2021·湖南郴州)下列有關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 化石能源只要合理利用就不會產生污染
C. 因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必節約能源
D. 風能、水能、太陽能都是清潔能源
8.(2021·河南)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具有防洪、發電、調沙等多項功能。圖為黃河小浪底水力發電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按照能源分類,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B. 水力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
C. 水從高處下落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D. 隨著科技發展,水電站的能源利用率可達100%
9.(2021·湖南常德)(3分)2021年5月29日20時55分,貨運飛船“天舟二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并在8小時后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交會對接。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用氫作燃料,是因為氫的熱值大
B.“天舟二號”打開太陽能帆板后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C.火箭向下噴燃氣才能上升,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天舟二號”和“天和核心艙”對接時,兩者的動能均為0
10.(2021·湖北武漢) 2021年4月29日,中國天宮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站時代已經到來。如圖所示,天和核心艙沿橢圓軌道環繞地球運行,不受空氣阻力,因此機械能守恒。
(1)天和核心艙與地面控剛中心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電磁波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天和核心艙沿橢圓軌道從近地點經遠地點再回到近地點的過程中,天和核心艙的動能______(填“減小”“增大”“先減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減小”);
(3)若天和核心艙在1min內運行的路程是456km,則它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1. (2021·臺州)如圖所示,隨著深海載入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深海的了解也越來越多。
(1)早起科學家任務1000米以下的海洋深處沒有生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19世紀科學家推測,深海生物的食物主要來自上次水域生物下沉的排泄物、尸體等,是因為他們認為深海生態系統缺乏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某一成分。該成分是________。
(3)深海地殼內噴出豐富的硫化氫、氫氣等物質.周圍微生物可以通過氧化硫化氫、氫氣來獲取能量,從而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為附近的動物提供能量,形成了特殊的熱泉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主要來自于 。
A.核能 B.化學能 C.機械能
(4)研究深海生物的科學意義有________。
12. (2021·寧波)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區電梯內發生一起電瓶車自燃事故。
(1)電瓶車自燃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是由于電源短路,形成大電流并產生大量的熱。這一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能再轉化為________能。
(2)針對上述電梯內電瓶車自燃隱患,寧波市未雨綢繆,早就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其中“阻車感應系統”已在多個小區推行。如圖所示某阻車感應系統在電梯轎廂內的信息傳遞示意圖,一旦電瓶車進入電梯,就會被攝像頭檢測到,語音告警器將進行語音提示,同時電梯門不會關閉。這一信息傳遞過程與反射弧類似,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類似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3)電動汽車一般由電池包供電。若電池包意外進水,可能引發電動汽車自燃,其機理如下:
水電解→可燃性氣體累積→遇明火,氣體燃燒→引燃整車
這里的可燃性氣體是________。
13. (2021·麗水)科技改變生活,某餐館用智能送菜機器人(如圖)替代人工送菜。
(1)該機器人以1米/秒的速度運行30米將菜送到客人桌前,用時________秒 ;
(2)若機器人工作時牽引力恒為50牛,完成本次送菜,牽引力做功________焦。
14. (2021·浙江嘉興).核能是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2020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并網發電,如圖是核電機組示意圖,通過三個回路的設計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1)一回路:反應堆中核燃料反應產生大量的熱,從而將水加熱到約320℃,氣壓達到150多個標準大氣壓,此時水不會沸騰的原因是________。
(2)二回路:蒸汽發生器中的水被加熱后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水蒸氣,這些水蒸氣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
(3)三回路:核電站通常建在海邊用海水作冷凝劑,原因是海水量多且________。
15.(2021·紹興)2021年3月,中央財經會議明確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疤贾泻汀笔侵冈谝欢〞r間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通過二氧化碳去除手段來抵消掉這部
分碳排放,達到“凈零排放”的目的。
(1)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根據圖甲回答支持這一結論的信息是: ________。
(2)科學家已經研究出多種方式來實現二氧化碳的轉化。
①浙江大學研發的“二氧化碳煙氣微藻減排技術”,利用微型藻類吸收二氧化碳實現固碳。微型藻類是________(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該技術的本質是利用微藻的________作用實現固碳。
②固碳的另一種方法是將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巖中,最終與巖石中的礦物質作用形成固態的石頭碳酸鹽。這種固碳方式屬于________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
③我國研發的“液態太陽燃料合成技術”(乙),甲醇(CH3OH)等液體燃料被形象地稱為“液態陽光”。甲醇制取過程中能量轉化是太陽能→電能→________ 能。
甲醇合成時,若碳元素全部來自于二氧化碳,則制取10噸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________ 噸。
(二氧化碳轉化成甲醇的方程式為:CO2+3H2 CH3OH+H2O)
(3)交通領域的“以電代油”可以來實現“減碳”目標。圖丙為某純電動汽車與某燃油汽車的相關數據,
請回答:

①與燃油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每行駛100km會向空氣減少排放________kg的二氧化碳。
(ρ汽油=0.7×103kg/m3,結果精確到0.1)
②從獲取電能的各種方式看,相對于燃煤發電,符合“減碳”理念的是________發電。出處:21教育名師】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9講 核能與能量守恒
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
1.列舉能的多種形式(機械能、內能、電磁能、化學能、核能) 選擇、填空 2~4分
2.知道裂變和鏈式反應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3.知道聚變和熱核反應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知道放射性及其應用 選擇、填空 2~4分
5.知道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的原理來工作的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6.列舉說出能的轉化與守恒定律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列舉說出能的轉化與傳遞有一定的方向性 選擇、填空 2~4分
通過對能轉化與守恒定律發展史的學習,領悟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 選擇、填空 2~4分
知道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節能的關系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一、能量及其形式
1.能量及其形式
(1)常見的各種形式的能:太陽能、化學能、機械能、電能、內能、核能、電磁能、熱能、聲能等。
(2)舉例:太陽能熱水器、牛吃草、奔跑的獵豹、沖擊鉆發出刺耳的聲音、電力動車、雷達接收電磁波等。
二、核能的利用
1.核能
(1)原子的結構:原子的中心是__原子核__,它周圍有一定數目的_電子_在不停地高速運動。
(2)含義:原子核在轉變過程中所釋放出的能量,稱為核能。
2.獲取核能的途徑
方式 裂變 聚變
應用 對鏈式反應不加控制——原子彈控制鏈式反應速度——核反應堆(核電站發電) 不加控制——氫彈
三、能的轉化與守恒
1.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定律:自然界中的各種形式的能量不是孤立的。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___轉化__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__轉移_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的總量_保持不變___。
2.能量在轉化與傳遞過程具有_方向性__。
四、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1.能源
(1)概念:能源是自然界中能為人類提供某種形式能量的物質資源。
(2)來源:a.一次能源: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的能源。例如:風能、太陽能、核能、地熱能、潮汐能、水能等。
b.二次能源:通過消耗一次能源才能獲得的能源。例如:電能、汽油、煤等。
2.高效利用能源方法
a.開發新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b.節約常規能源;c.尋求可替代的新能源;d.合理利用現有能源等。
3.我國能源發展現況: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發展現狀:資源約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消費以煤為主,環境壓力加大;市場體系不完善,應急能力有待加強。
4.未來理想能源:便宜,大多數人群能消費得起;相關技術成熟;可大規模使用;安全、清潔、綠色。
知識點1:核能 能量的轉化與守恒
例1:關于能源和能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目前核電站是利用核聚變來發電的
C.達·芬奇設想永動機是可以制成的
D.汽車可以從排放的尾氣中吸收能量,所以可以不消耗新的能源
解析:A.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確。B.目前核電站是利用核聚變來發電的,錯誤,核電站利用核能裂變來發電。 C.達·芬奇設想永動機是可以制成的,錯誤,永動機不可能制成。D.汽車可以從排放的尾氣中吸收能量,不消耗新的能源錯誤,能量轉化有方向性,散失在空中的內能無法再次利用。故選A。
答案:A
◆變式訓練
1.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化,且能量的轉化是有方向的,下面幾幅圖按能量轉化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④②
解析: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化,且能量的轉化是有方向的,地球上所有能量都直接或間接來自于太陽能,所以下列能量的轉化順序為:太陽——樹林——燃煤電廠——空調。故選C。
答案:C
2.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島附近海域發生強烈地震,強震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爆炸引發核危機,反應堆中的鈾、钚等核材料進入海洋或大氣將對海洋和大氣的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作用。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泄漏出來的鈾、钚等核材料具有放射性
B. 泄漏出來的鈾、钚等核材料會造成核爆炸
C. 泄漏出來的鈾、钚等核材料因很長時間內都具有放射性而影響動植物健康
D. 福島核電站是利用裂變反應中產生的核能來進行發電的
解析:(1)原子核的裂變和原子核的聚變是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核裂變是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 2 個新原子核,并釋放出巨大能量的現象;核聚變是2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新原子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現象。
(2)核電站就是利用可控制地進行核反應提供的能量,使水變成蒸汽,再利用高溫高壓的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的。
(3)鈾、釷、鐳等元素能夠自發地放出穿透能力很強的射線,元素具有的這種輻射能力叫做放射性。鈾、钚是放射性元素,這些材料具有放射性,A說法正確; 泄漏出來的鈾、钚等核材料要進行核爆炸需要特定的條件,在通常狀況下是不會發生的,但因很長時間內都具有放射性而影響動植物健康,故B說法錯誤,C說法正確; 核電站是利用裂變反應中產生的核能來進行發電的,故D所法正確。
答案: B
3.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能耗越來越高,能源危機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人類所能用的能源是有限的,也是有條件的,所以能源的利用要考慮可持續發展。下列有關能源問題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
A.太陽能和核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和風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煤是可再生能源,以煤為主要燃料的火力發電容易造成境污染
C.核反應堆中發生的是可控制的核裂變,核電站主要將核能轉化為電能
D.水電站主要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太陽能電池主要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解析:A、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水能、風能都屬于可再生能源,故A錯誤;B、以煤為主要燃料的火力發電容易造成環境污染,但是煤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錯誤;C、核反應堆中發生的是可控制的核裂變,核電站發電的過程是將核裂變產生的核能轉化為內能,再通過汽輪發電機轉化為電能,故C正確;D、水電站是將水流動的機械能最終轉化為電能的,太陽能電池主要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故D正確。故選:CD。
答案:CD
1. 某智能百葉窗的葉片上貼有太陽能板,在光照時發電,給電動機供電以調節百葉窗的開合。該過程中發生的能量轉換是---( )
A. 光能→電能→機械能 B. 光能→機械能→電能
C. 電能→機械能→光能 D. 機械能→電能→光能
解析:根據能量轉化的知識分析判斷。太陽能電池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電動機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因此該過程的能量轉化為:光能→電能→機械能,故A正確,而B、C、D錯誤。
答案: A
2.小科用研缽將約20克氫氧化鋇[Ba(OH)2]晶體磨成粉末,倒入一小燒杯。在玻璃片上灑上少量水,并將小燒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燒杯中加入約10克氯化銨[NHCl]晶體,并用玻璃棒迅速攪拌,燒杯中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靜止片刻,提起小燒杯,觀察到如圖所示現象。下列對現象的觀察分析中正確的是---( )
A. 用手觸摸燒杯外壁,能感覺到發熱
B. 化學反應中,不同形式的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C. 把氫氧化鋇晶體磨成粉末可以增加最終產生氣體的質量
D. 該反應和燃燒一樣,反應物總的化學能高于生成物總的化學能
解析:(1)氯化銨溶于水時會吸熱;
(2)氯化銨溶于水吸熱的過程,其實就是內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
(3)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但是不會影響最終生成物的種類和質量;
(4)如果反應需要加熱,那么反應物的化學能大于生成物的化學能。
A.氯化銨溶于水時會吸熱,則用手觸摸燒杯外壁,能感覺到變涼,故A錯誤;
B.化學反應中,不同形式的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故B正確;
C.把氫氧化鋇晶體磨成粉末可以增加氣體的生成速度,但是不會增大氣體的質量,故C錯誤;
D.該反應不需加熱,則反應物總的化學能等于生成物總的化學能,故D錯誤。
答案: B
3.疫情期間,人們利用5G無人配送車實現了非接觸安心送,如圖為一輛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的無人配送車,速度為10千米/時,空載時質量為360千克,輪胎與路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40厘米2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車所受的牽引力和阻力是對相互作用力 B. 該車行駛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C. 該車行駛2千米需要12分鐘 D. 空載時,輪胎與地面的壓強為15帕
解析:(1)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兩個物體上;
(2)注意機械能和內能的轉化;(3)根據公式計算; (4)根據公式計算即可。
A.該車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同時作用在一個物體上,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
B.該車行駛過程中,不斷的克服地面阻力,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B錯誤;
C.該車行駛2km需要的時間: , 故C正確;
D.空載時,輪胎與地面的壓強: , 故D錯誤。
答案: C
4.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核能與能量守恒》課程后,深感科學力量的強大。立志學好科學,報效祖國!下列有關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電器通電工作時,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B. 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該反應將內能轉化為化學能
C. 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說明能量可以創造
D. “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違背了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
解析:用電器通電工作時,消耗了電能,得到了其他形式的能,是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A錯誤;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通過化學反應得到了熱量,是將化學能轉化為了內能,B錯誤;能量是不能憑空產生的,C錯誤;馬兒跑的時候需要消耗能量,而草能夠為馬兒提供能量,因此“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違背了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D說法正確。故選D。
答案:D
5.能量的形式多種多樣且可以相互轉化,下列事例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解析:運動員奔跑,消耗生物質能,產生機械能,A不符合題意;電風扇工作,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過程,B不符合題意;氫彈爆炸,是核能轉化為內能、機械能等,C不符合題意;內燃機做功沖程中,消耗燃料的內能,產生機械能,是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過程,D符合題意。故選D。
答案:D
6.關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電能必須通過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
B. 我們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氣,都是化石能源
C. 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有時是有方向性的
D. 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能創生,也不會消滅
解析:根據有關能源和能量的知識分析判斷。
A.電能必須通過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我們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氣,都是化石能源,故B正確不合題意;
C.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是有方向性的,故C錯誤符合題意;
D.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能創生,也不會消滅,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故D正確不合題意。
答案: C
7.如圖所示,一彈簧的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個小球,小球放在粗糙的水平木板上。a點是壓縮彈簧后小球靜止釋放的位置,b點是彈簧原長時小球的位置,c點是小球到達最右端的位置。則小球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在a點和c點處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
B. 小球從b點到c點的過程,小球的動能越來越小
C. 整個過程機械能守恒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解析:(1)(3)根據機械能和內能之間的轉化分析;
(2)(4)如果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一致,那么物體做加速運動;如果合力為零,那么加速停止,此時速度最大;如果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那么物體做減速運動,據此分析動能的變化即可。小球從a到c的過程中,彈簧的長度先變小后變大,因此重力勢能先變小后變大,其實就是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小球的動能,小球的動能再轉化為彈性勢能。由于摩擦的存在,小球的機械能會不斷變成內能,從而使轉化成的機械能減小,導致到達c點時轉化成的彈性勢能減小,故A、C錯誤;
小球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小球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彈簧的拉力,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因此做減速運動,即它的動能越來越小,故B正確,D錯誤。
答案: B
8.隨著“一帶一路”進入世界各國,核電和高鐵已經成為中國響亮的名片。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核電站利用核裂變將核能轉化為電能
B. 核廢料具有放射性,必須要合理處理
C. 鐵軌鋪在枕木上,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
D. 在安全線外候車,是因為氣體的流速大,壓強小
解析:(1)(2)根據對核電站的認識判斷;
(3)減小壓強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增大受力面積;
(4)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判斷。
A.核電站利用核裂變將核能轉化為電能,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核廢料具有放射性,必須要合理處理,故B正確不合題意;
C.鐵軌鋪在枕木上,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式來減小壓強,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在安全線外候車,是因為氣體的流速大,壓強小,人可能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入鐵軌發生危險,故D正確不合題意。
答案: C
9.“勝哥”制作了一個會“發光的二極管”,其電路簡圖如圖所示。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電流只能從二極管的正極流入,負極流出。演示時,左右動塑料管,這時會看見兩只發光二極管交替發光。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發生該現象的原理是電磁感應
B. 二極管發光時,圖中的條形磁體相當于電源
C. 二極管交替發光說明線圈中產生了交流電
D. 在該過程中,機械能轉化成了電能
解析:(1)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電磁感應;
(2)電源提供電能,導線輸送電能,用電器消耗電能,開關控制電路通斷;
(3)電流方向不斷改變的電流叫交流電;
(4)根據能量轉化的過程判斷。
A.條形磁鐵在螺線管中來回運動,相當于磁鐵不動,而線圈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那么會產生感應電流,發生電磁感應,故A正確不合題意;
B.二極管發光時,它消耗電能為用電器,而線圈切割磁感線產生電能,相當于電源,故B錯誤符合題意;
C.二極管交替發光,說明線圈中電流方向不斷改變,產生了交流電,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在該過程中,消耗了磁鐵的機械能,產生電能,故D正確不合題意。
答案: B
10.核電站利用核能發電,它的核心設備是核反應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核電站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B. 核反應堆中的鏈式反應是可控的
C. 核反應堆就是原子彈爆炸 D. 太陽內部是核裂變釋放核能的
解析:根據對核反應堆的認識分析判斷。
A.核電站是將核能轉化為內能,故A錯誤;
B.核反應堆中的鏈式反應是可控的,故B正確;
C.核反應堆發生可控核裂變,而原子彈爆炸發生不可控核裂變,故C錯誤;
D.太陽內部是核聚變釋放核能的,故D錯誤。
答案: B
11.下列對2019年最新熱播影片《流浪地球》中出現的情景解釋錯誤的是---( )
A. 核聚變反應——元素種類不變 B. 核聚變反應——釋放大量能量
C. 地球表面的水變成冰——凝固 D. 地球上短波通訊受影響——太陽活動增強
解析:(1)核聚變是2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新原子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現象。
(2)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很大。例如,耀斑增強時地球上的短波通信會受到明顯影響。太陽黑子、耀斑活動增強時,人們需要用各種防曬措施來避免太陽光中過強的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
A核聚變是原子核的重新組合,在變化中原子核發生了變化,故元素的種類也發生了變化,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核聚變過程中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水是液態的,并是固態的,所以水結冰的過程稱之為凝固,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耀斑增強時地球上的短波通信會受到明顯影響,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答案: A
12.我們中國第一個水電站在“勝哥”的家鄉——金華。水電站的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用電低谷時(如深夜),電站利用電網多余電能把水從下水庫抽到上水庫中儲存起來;用電高峰時,再利用上水庫中的水發電。
(1)蓄能時,水被抽到上水庫中,電能轉化為水的 ;
(2)發電時,若該電站上水庫可用于發電的庫容量為7.86×104米3 , 上下水庫平均水位差637米。上水庫中可用于發電的水流到下水庫,水的重力做功為 焦。
解析:(1)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
(2)首先根據G=mg計算出水的重力,再根據W=Gh計算水的重力做功。
(1)蓄能時,水被抽到上水庫中,水的高度增大,則重力勢能增大,即將電能轉化為水的重力勢能。
(2)水的重力G=mg=ρVg=103kg/m3×7.86×104m3×10N/kg=7.86×108N;
水的重力做功:W=Gh=7.86×108N×637m=5.00682×1011J。
答案: (1)重力勢能 (2)5.00682×1011
13.如果你打開收音機,將調諧旋鈕調到沒有電臺的位置并將音量放大;取一節舊的干電池和一根導線,靠近收音機,將導線的一端與電池的一極相連,再用導線的另一端與電池的另一極時斷時續地接觸,你會從收音機里聽到“咔嚓”聲,此實驗可以證明   的存在。
解析:(1)收音機能接收電磁波,取一節舊的干電池和一根導線,靠近收音機,將導線的一端與電池的負極相連,再用導線的另一端與電池的正極相連,不能聽到持續的“咔嚓”聲;進行時斷時續的摩擦,才會產生電磁波,產生的電磁波被收音機接收,所以能產生“咔咔”或“喀喀”等雜聲,此實驗可以證明電磁波的存在;(2)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它們會粘在一起,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答案:電磁波
14. “低碳環保”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在煤、石油、太陽能中,有可能成為今后理想能源的是  ?。荒壳昂穗娬疽话憷玫氖恰? ?。ㄟx填“核聚變”或“核裂變”)時產生的能量。
解析:(1)在煤、石油、太陽能這三種能源之中,太陽能因分布廣闊、獲取方便、清潔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可能成為未來的理想能源;(2)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發生裂變釋放能量來發電的。
答案:太陽能;核裂變。
15.周末,“勝哥”帶著小科和小鬧前往千島湖游玩,他們在乘船時看到了一些現象,小科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了分析:
(1)候船時發現碼頭側面吊有數個輪胎(如圖).他推測此裝置可以將輪船靠攏時的一部分動能轉化為________減少了過強撞擊帶來的震動和損壞。
(2)登船時,由于輪船入口遠高于碼頭,乘務人員為了安全便捷,架設了登船梯《如圖),其近似可看做是個斜面。則小鬧在登船梯上沿斜面拖動行李箱所施加的拉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行李箱自身的重力。
(3)輪船啟動后,在海面上變速行駛,小科判斷在整個過程中,能量應該是_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的。
解析:(1)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
(2)使用斜面時,通過增大距離的方式減小所用的力;
(3)能量不會創生也不會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這就是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
(1)輪船靠岸時,輪胎受到擠壓變形,從而將輪船的部分動能轉化為輪胎的彈性勢能,減小了過強撞擊帶來的震動和損壞。
(2)使用斜面的目的就是省力,則小科在登船梯上沿斜面拖動行李箱所施加的拉力小于行李箱自身的重力。
(3)輪船啟動后,在海面上變速行駛,小科判斷在整個過程中,能量應該是守恒的。
答案: (1)彈性勢能 (2)小于 (3)守恒
1.(2021·金華)立定跳遠是我是體育中考項目之一,其動作分解如圖所示。下列對運動員在立定跳遠過程中的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 起跳時,沒有受到地面對它的作用 B. 起跳后,能繼續往前是,由于他具有慣性
C. 騰空到達最高點時,速度大小剛好減為零 D. 落地后站穩,機械能全部轉化為化學能
解析:(1)根據力與運動的關系判斷;
(2)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3)從豎直和水平兩個方向分析速度是否為零;
(4)根據能量轉化的過程分析。
A.起跳時,由靜止變為運動,運動員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那么肯定受到地面對它力的作用,故A錯誤;
B.起跳后,能繼續往前是由于他具有慣性,故B正確;
C.騰空到達最高點時,它豎直方向上的速度為零,而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保持不變,故C錯誤;
D.落地后站穩,機械能全部轉化為內能,故D錯誤。
答案: B
2.(2021·浙江湖州)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時每刻向外輻射太陽能。下列關于太陽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終來自于太陽能
B.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環是由太陽能推動的
D.太陽能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裂變
解析: A.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終來自于太陽能,故選項正確
B.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故選項正確
C.地球上的水循環是由太陽能推動的,故選項正確
D.太陽能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聚變,故選項錯誤
答案: D
3.(2020·衢州)下列用電器把電能主要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br/>A.電風扇 B.電燈 C.電飯煲 D.電熨斗
解析:根據用電器的能量轉化過程分析。
電風扇的主要結構為電動機,而電動機旋轉時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故A符合題意;
電燈主要將電能轉化為光能,故B不合題意;
電飯煲和電熨斗,將電能轉化為內能,故C、D不合題意。
答案: A
4. (2020·湖州)如圖表示用中子轟擊鈾-235原子核產生氪核和鋇核的模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模型表示的是核聚變
B. 該反應產生的中子可繼續轟擊其他鈾核形成鏈式反應
C. 該反應不會產生放射性物質
D. 不能用該反應獲得能量的方式來發電
解析:(1)核聚變,即輕原子核(例如氘和氚)結合成較重原子核(例如氦)時放出巨大能量。
(2)根據核聚變的過程分析;(3)根據核聚變的產物分析;(4)根據核聚變的能量利用形式分析。
A.根據圖片可知,中子轟擊重原子核,然后分解為質量較小的輕核,所以該模型表示的是核裂變,故A錯誤;
B.該反應產生的中子仍然具有很多能量,可繼續轟擊其他鈾核形成鏈式反應,故B正確;
C.該反應肯定會產生放射性物質,故C錯誤;
D.可用該反應中的可控核裂變獲得能量的方式來發電,故D錯誤。
答案:B
5.(2020·寧波)下列四幅圖片都來自于課本,對它們的描述符合實際的是--( )
A. 甲圖實驗中隨著瓶內空氣被抽出,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弱
B. 乙圖可以表示四沖程汽油機中的壓縮沖程
C. 丙圖實驗在研究電磁感應現象中感應電流產生條件
D. 丁圖可以表示至今所建造的核電站里核反應堆的工作原理
解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2.燃燒氣體是氣體膨脹,推動活塞向下做功,應該是做功沖程。壓縮沖程時應該是活塞向下壓縮氣體;
3.圖丙中外部電路有電源,所以線圈中通有電流,在磁鐵的磁場中受力運動,是研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
4.目前用于核電站的主要是核裂變反應,核聚變反應能量釋放難以控制,暫不用于核電站。
A:由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所以空氣被抽出后聲音越來越弱,描述符合實際,A正確;
B:乙圖可以表示四沖程汽油機中的壓縮沖程,錯誤,應該是氣體推動活塞做功,是做功沖程,B錯誤;
C:丙圖實驗中外部有學生電源,線圈中已經有電流通過,所以研究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情況,不是電磁感應現象,C錯誤;,
D:丁圖表示的是核聚變反應,而核電站中主要是核裂變反應,D錯誤。
答案:A
6.(2020·湖州)在無風的環境中雨滴的降落可簡化為兩個過程,先加速豎直降落,后勻速豎直降落。雨滴(忽略質量變化)在---( )
A.加速降落過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B.加速降落過程中機械能逐漸增大
C.勻速降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都轉化成內能
D.勻速降落過程中機械能保持不變
解析:(1)注意雨滴會與空氣摩擦;(2)根據機械能和內能的相互轉化分析;
(3)根據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分析;(4)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分析。
A.加速降落過程中既受重力作用,又與空氣摩擦受到摩擦阻力,故A錯誤;
B.加速降落過程中,機械能會不斷轉化為空氣的內能,因此機械能逐漸減小,故B錯誤;
C.勻速降落過程中,機械能會不斷轉化為空氣的內能而減小,而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卻是不變的,因此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內能,故C正確;
D.勻速降落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而動能不變,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機械能是減小的,故D錯誤。
答案:C
7.(2021·湖南郴州)下列有關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 化石能源只要合理利用就不會產生污染
C. 因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必節約能源
D. 風能、水能、太陽能都是清潔能源
解析:A.核能用一點就少一點,短時間內不會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錯誤;
B.化石能源在使用時多少都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可避免,故B錯誤;
C.雖然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轉移和轉化都有方向性,使用后的能量不可能自發的回到原來的狀態,所以要節約能源,故C錯誤;
D.風能、水能、太陽能使用時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是清潔能源,故D正確。
答案: D
8.(2021·河南)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具有防洪、發電、調沙等多項功能。圖為黃河小浪底水力發電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按照能源分類,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B. 水力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
C. 水從高處下落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D. 隨著科技發展,水電站的能源利用率可達100%
解析:A.按照能源分類,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正確;
B.水力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發電機,其原理是電磁感應,是將水能轉化為電能,故B錯誤;
C.水從高處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C錯誤;
D.隨著科技發展,水電站的能源利用率不可能達100%,故D錯誤。
答案: A
9.(2021·湖南常德)(3分)2021年5月29日20時55分,貨運飛船“天舟二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并在8小時后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交會對接。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用氫作燃料,是因為氫的熱值大
B.“天舟二號”打開太陽能帆板后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C.火箭向下噴燃氣才能上升,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天舟二號”和“天和核心艙”對接時,兩者的動能均為0
解析: A.質量相同的燃料完全燃燒,氫的熱值比較大,氫放出熱量多,所以火箭用氫作為燃料,故A正確。
B.“天舟二號”打開太陽能帆板,可以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故B正確。
C.火箭向下噴燃氣時給氣體一個向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氣體給火箭一個向上的力,火箭才能上升,故C正確。
D.“天舟二號”和“天和核心艙”對接時,它們相對于地球都是運動的,具有動能,故D錯誤。
答案: D
10.(2021·湖北武漢) 2021年4月29日,中國天宮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站時代已經到來。如圖所示,天和核心艙沿橢圓軌道環繞地球運行,不受空氣阻力,因此機械能守恒。
(1)天和核心艙與地面控剛中心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電磁波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天和核心艙沿橢圓軌道從近地點經遠地點再回到近地點的過程中,天和核心艙的動能______(填“減小”“增大”“先減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減小”);
(3)若天和核心艙在1min內運行的路程是456km,則它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解析:(1)電磁波 傳播不需要介質,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2)天和核心艙沿橢圓軌道從近地點遠地點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變大,動能減小;從遠地點到近地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變為動能,動能增大。
(3)[3]天和核心艙的平均速度
答案: (1)能 (2)先減小后增大 (3)7600
11. (2021·臺州)如圖所示,隨著深海載入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深海的了解也越來越多。
(1)早起科學家任務1000米以下的海洋深處沒有生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19世紀科學家推測,深海生物的食物主要來自上次水域生物下沉的排泄物、尸體等,是因為他們認為深海生態系統缺乏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某一成分。該成分是________。
(3)深海地殼內噴出豐富的硫化氫、氫氣等物質.周圍微生物可以通過氧化硫化氫、氫氣來獲取能量,從而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為附近的動物提供能量,形成了特殊的熱泉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主要來自于 。
A.核能 B.化學能 C.機械能
(4)研究深海生物的科學意義有________。
解析:深海中缺乏陽光,靜水壓力大,形成黑暗、低溫和高壓的環境。由于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深海生態系統中沒有光合作用的植物,沒有植食性動物,只有碎食性和肉食性動物、異養微生物和少量濾食性動物。液體壓強,簡稱液壓,是指在液體容器底、內壁、內部中,由液體本身的重力而形成的壓強。
(1)水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大而增大,1000米以下壓強很大,生物難以承受;
(2)生態系統中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成分是生產者;
(3)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主要來自微生物分解硫化氫和氫氣等化學物質來獲得能量,所以生態熊的能量來源是化學能;
(4)研究深海生物的科學意義,對生物的進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樣也可以對生態系統保護有著重要的作用;
答案: (1)深海中水壓過大。(合理即可) (2)生產者
(3)B(4)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合理即可)
12. (2021·寧波)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區電梯內發生一起電瓶車自燃事故。
(1)電瓶車自燃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是由于電源短路,形成大電流并產生大量的熱。這一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能再轉化為________能。
(2)針對上述電梯內電瓶車自燃隱患,寧波市未雨綢繆,早就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其中“阻車感應系統”已在多個小區推行。如圖所示某阻車感應系統在電梯轎廂內的信息傳遞示意圖,一旦電瓶車進入電梯,就會被攝像頭檢測到,語音告警器將進行語音提示,同時電梯門不會關閉。這一信息傳遞過程與反射弧類似,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類似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3)電動汽車一般由電池包供電。若電池包意外進水,可能引發電動汽車自燃,其機理如下:
水電解→可燃性氣體累積→遇明火,氣體燃燒→引燃整車
這里的可燃性氣體是________。
解析:能量轉化是指各種能量之間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過程 。一個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中間神經元、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 2-1-c-n-j-y
(1)電瓶車自燃過程,能量轉化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能轉化為內能(或熱能);
(2)感受器是接受外界刺激的,而圖中的電瓶車識別預警攝像頭起到的作用類似感受器;
(3)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兩種氣體,具有可燃性的是氫氣;
答案: (1)內 (2)① (3)氫氣(H2)
13. (2021·麗水)科技改變生活,某餐館用智能送菜機器人(如圖)替代人工送菜。
(1)該機器人以1米/秒的速度運行30米將菜送到客人桌前,用時________秒 ;
(2)若機器人工作時牽引力恒為50牛,完成本次送菜,牽引力做功________焦。
解析:(1)根據公式計算機器人送菜的時間;
(2)根據W=Fs計算牽引力做的功。
(1)機器人送菜的時間;
(2)牽引力做功:W=Fs=50N×30m=1500J。
答案: (1)30(2)1500
14. (2021·浙江嘉興).核能是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2020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并網發電,如圖是核電機組示意圖,通過三個回路的設計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1)一回路:反應堆中核燃料反應產生大量的熱,從而將水加熱到約320℃,氣壓達到150多個標準大氣壓,此時水不會沸騰的原因是________。
(2)二回路:蒸汽發生器中的水被加熱后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水蒸氣,這些水蒸氣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
(3)三回路:核電站通常建在海邊用海水作冷凝劑,原因是海水量多且________。
解析:(1)一回路:反應堆中核燃料反應產生大量的熱,從而將水加熱到約320℃,氣壓達到150多個標準大氣壓,此時水不會沸騰的原因是: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
(2)二回路:蒸汽發生器中的水被加熱后汽化成水蒸氣,這些水蒸氣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
(3)三回路:核電站通常建在海邊用海水作冷凝劑,原因是海水量多且比熱容大。
答案:(1)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 (2)汽化 (3)比熱容大
15.(2021·紹興)2021年3月,中央財經會議明確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疤贾泻汀笔侵冈谝欢〞r間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通過二氧化碳去除手段來抵消掉這部
分碳排放,達到“凈零排放”的目的。
(1)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根據圖甲回答支持這一結論的信息是: ________。
(2)科學家已經研究出多種方式來實現二氧化碳的轉化。
①浙江大學研發的“二氧化碳煙氣微藻減排技術”,利用微型藻類吸收二氧化碳實現固碳。微型藻類是________(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該技術的本質是利用微藻的________作用實現固碳。
②固碳的另一種方法是將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巖中,最終與巖石中的礦物質作用形成固態的石頭碳酸鹽。這種固碳方式屬于________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
③我國研發的“液態太陽燃料合成技術”(乙),甲醇(CH3OH)等液體燃料被形象地稱為“液態陽光”。甲醇制取過程中能量轉化是太陽能→電能→________ 能。
甲醇合成時,若碳元素全部來自于二氧化碳,則制取10噸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________ 噸。
(二氧化碳轉化成甲醇的方程式為:CO2+3H2 CH3OH+H2O)
(3)交通領域的“以電代油”可以來實現“減碳”目標。圖丙為某純電動汽車與某燃油汽車的相關數據,
請回答:

①與燃油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每行駛100km會向空氣減少排放________kg的二氧化碳。
(ρ汽油=0.7×103kg/m3,結果精確到0.1)
②從獲取電能的各種方式看,相對于燃煤發電,符合“減碳”理念的是________發電。出處:21教育名師】
解析: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化學變化是指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變化的過程,其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
(1)圖甲中顯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時,大氣溫度也在升高,可以說明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
(2) ① 藻類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微藻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② 二氧化碳加水與礦物質作用形成碳酸鹽,有新物質的生成,因此該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③ 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甲醇,其中涉及的能量轉化是把太陽能最終轉化為甲醇中的化學能儲存;
設消耗CO2X噸
CO2+3H2 CH3OH+H2O
44 32
X 10t
X=13.75t;
(3)由圖可知,電動車每行駛100km會釋放20×0.785kg=15.7kgCO2;
而燃油車每行駛100km會釋放10×10-3m3×0.7×10kg/m3×3.857= 26.99kgCO2 ,
則少釋放CO226.999kg-15.7kg=11.299kg=11.3kg;
符合減碳的理念,則說明新的發電方式沒有產生二氧化碳,如光伏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地熱能發電等等;
答案: (1)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全球平均氣溫也升高,且趨勢相同(合理即可)
(2)真核;光合;化學;化學;13.75
(3)11.3;光伏(水力、風力等合理即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禹州市| 满城县| 麦盖提县| 陆良县| 综艺| 手机| 札达县| 无锡市| 张家口市| 和龙市| 邹平县| 彰化市| 漳平市| 衡东县| 疏勒县| 通化市| 汉川市| 邓州市| 阿坝县| 兴业县| 邵阳县| 饶河县| 泾川县| 岳普湖县| 永丰县| 温泉县| 册亨县| 公安县| 沙田区| 安庆市| 六安市| 瑞金市| 云浮市| 霍林郭勒市| 遂昌县| 涿州市| 西和县| 麻栗坡县| 巫山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