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包餃子》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包餃子》是山東科學技術岀版社岀版的《綜合實踐活動》“活動與探究”“面點制 作”的第二個活動,本節(jié)課通過學習包餃子,引導學生了解餃子的形狀、種類、做法,研究餃 子與名俗文化,并掌握制作餃子的基本技能,學習調制不同的餃子餡,培養(yǎng)學生講究衛(wèi)生 和合理飲食的習慣,提高技術水平,增強自我服務意識。學生情況分析:餃子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美食,包餃子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并不陌生。大部分孩子都見 過爸爸媽媽包餃子,有的還可能親身體驗過。但真正會包餃子并熟練掌握其制作技巧的并不 多,對餃子的象征意義以及所蘊含的民俗文化了解的更是少之又少。但很多孩子對包餃子充 滿了興趣,也希望自己能盡快學會包餃子,并在親人面前一展身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緊 緊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及好奇心理,將包餃子的具體流程、制作技巧、民俗文化等有機的融合 為一體,讓學生在操作練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評價交流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在二次 練習中掌握正確的制作技巧。教學資源分析: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課件、高清攝像頭、實物投影儀。教師用具:漏勺、鏟子、鍋、電磁爐、演示面板、面團、餃子餡、刀、建蓋學生用具:面板、搟面杖、面團、面粉、餃子餡、甚蓋、餃子盤、碟子、筷子。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借助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了解包餃子的整個過程,學習并掌握搟餃子皮、 包餃子的方法。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自主探究——評價交總結提升——操作實踐”,培養(yǎng)學生發(fā) 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餃子文化的交流,滲透民俗文化。培養(yǎng)學生講究衛(wèi)生和 合理飲食的習慣,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飲食文化探究的興趣。教學童、難點:重點:讓學生掌握搟餃子皮、包餃子的方法。難點:搟餃子皮。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同學們帶上廚師帽,系上圍裙,真有一副小廚師的樣子!課前老師讓小廚師們剪了指甲、 洗了手,伸出來看看,嗯,已經(jīng)很干凈了!小組內互相檢查一下,干凈了嗎?你們真是一 群講衛(wèi)生的小廚師!那老師也趕緊來準備準備。(戴上廚師帽、套袖,系上圍裙)看,老師 有沒有大廚師的樣子?大廚師見到小廚師,我們就來聊一聊有關吃的話題吧。今天中午你都 吃了什么?你們吃的種類真多,營養(yǎng)也比較豐富,看同學們一個個小臉紅撲撲的,多健康 啊!好了,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先聊到這。開始上課吧!—、導入:課前我們聊到的面條、饅頭、油餅、豆腐卷、餃子等都是常見的面食。同學們喜歡吃餃子嗎? 那你對餃子都有哪些了解?課前我們已經(jīng)做過調查,誰來說一說?看來同學們對餃子的了解還真不少。(課件)餃子史稱餃耳,據(jù)說是由我國醫(yī)圣張仲景 發(fā)明的。東漢末年災害嚴重,很多窮人饑寒交迫,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非常痛心,把驅寒 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餃耳分給窮人們吃,治好了他們的病。從此,為紀念張仲景,人 們也模仿著做起了餃耳,后來逐漸演變成現(xiàn)在的餃子。餃子形狀像元寶,象征著喜慶和團圓, 是我們中國特色的民俗美食。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對餃子又有了更多地了解。是啊,餃子皮薄餡多,營養(yǎng)豐富,深 受人們的喜愛。你們想不想親手來包餃子?那好,這節(jié)課咱們就一起來包餃子。板書:包餃子【設計意圖:師生交流有關資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究民俗飲食文 化。】二、包餃子同學們,包餃子需要一些工具,請大家看一下桌面上都有哪些工具呢?有我們熟悉的面 板、搟面杖、建蓋等。還有一些包餃子的材料。(-)回顧、梳理包餃子的步驟同學們,想一想爸爸媽媽在包餃子時還要準備哪些工作呢?你們真是善于觀察的孩子。(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梳理步驟)剛才同學們說的把水倒進面粉里攪拌攪拌揉成面團,這一環(huán) 節(jié)叫作和面;把菜和肉放在一起,這是拌餡;把面切成小面團,搟成餃子皮,這可以叫做 搟皮;最后就是包餃子了。(邊梳理邊貼板書)【設計意圖:學生對包餃子的過程已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教師幫助學生在回憶中提煉 出包餃子的步驟。】(二) 和面先來看和面,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過做饅頭的和面方法,那你知道包餃子怎么和面嗎?和 面時先把適量的面粉倒入盆中,然后把水慢慢的倒進面粉里,邊加水邊攪拌,和面是講究 比例的。一般來說,面與水的質量比約為5:2 ,接著揉成面團,最后把面團蓋好醒面,大約 15分鐘左右,面團的水分就會非常均勻。(三) 拌餡面和好了,就可以拌餃子餡了。你們都吃過什么餡的餃子?同學們吃的餃子餡的種類可 真多。像剛才同學們提到的韭菜雞蛋餡、白菜豆腐餡屬于素餡;韭菜豬肉、豆角豬肉、羊肉胡 蘿卜等屬于肉素混合餡;還有一種只放肉的肉餡。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的是芹菜豬肉餡。它 是怎么做成的呢?首先要把洗凈、晾干的菜切細、切碎,如果選擇的是含水量較大的蔬菜, 比如白菜、蘿卜等切碎后還要擠去多余的水分,然后把肉切好、剁碎,接著進行調餡: 把剁好的肉和切好的菜放在一起,加入油、食鹽、蔥、姜末、醬油等調料,攪拌均勻。 調餡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著餃子的口味,這里還有一些小竅門呢:調餡時要朝一個方向攪拌,這樣調出來的餡味鮮肉嫩。掌握好加鹽的時機:先拌油,后加鹽,這樣餃子餡不易脫水。【設計意圖:教師運用多媒體中的圖片,以回憶講解的方式引導學生回憶和面、拌餡的 方法與技巧,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講解,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四) 搟皮餡準備好了,接下來就要進入今天我們要重點學習的搟皮和包絞子了。1 .先來看搟皮。根據(jù)你的了解,搟皮前還要做哪些工作呢?那我就按照同學們說的來 做一做。大家看:這是已經(jīng)醒好并揉好的的面團。先用手攥一攥,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然 后用刀切成大小均勻的面劑,邊切邊轉動長條,轉動長條時手要離刀稍遠一點,注意安全。 接著在切好的面劑上撒上一層面粉,用手輕輕滾動面劑,最后把面劑的刀切面朝上放置, 用手壓成小面餅。同學們,為了安全起見,老師已經(jīng)提前為你們準備好了小面餅。接下來就 可以搟餃子皮了。2.你們見過大人搟餃子皮嗎?你搟過嗎?大部分同學沒有,想不想試試?現(xiàn)在,同 學們先每人從材料袋里拿一個小面餅來搟搟試試。哎,先別急!雖然課前已經(jīng)讓大家洗過手 了,但吃的東西一定要講究衛(wèi)生,現(xiàn)在我們再來用桌子上的濕巾擦擦手,擦完后要把垃圾 放在垃圾桶里。擦好的同學可以開始了。(學生試搟,巡視。挑幾個不成功的餃子皮)好了, 同學們,大家剛才搟的很賣力,但是也有很多問題。大家看,這是幾位同學搟的餃子皮,發(fā) 現(xiàn)了什么問題?看來想把餃子皮搟好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到底怎樣才能搟好餃子皮呢?老師來給大家示范一下:搟餃子皮需要雙手的配合。習慣上我們用右手拿搟面杖,左手拿小面餅。右手從小面餅的邊緣往中間滾動搟面杖,用力要適度,搟到中間再回來。左 手轉動面餅,右手再從小面餅的邊緣往中間搟,力量要適度,搟到中間再回來。左手轉動面 餅,再搟再轉,再搟再轉。這樣反復幾次,一個圓圓的餃子皮就搟好了。這樣搟出來的餃子 皮中間厚、邊縁薄。大家來摸摸看!別急,老師這兒還有幾個搟好的呢!同學們是不是?現(xiàn) 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搟皮需要注意什么呢?(課件)搟皮要雙手配合,用力適度,這 樣搟出來的餃子皮才會厚薄適當,形狀規(guī)則。 雙手配合 用力適度 厚薄適當 形狀規(guī)則接下來同學們就按照這種方法再來試試。老師還要提醒大家搟皮時要搟一面,不要 兩面都搟。學生練習搟餃子皮,巡視并指導。剛才同學們練習的非常認真。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同學已經(jīng)學會了,小組內互相看看,誰 搟的最好?你是怎么搟的?快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吧。.這位同學搟的怎樣?雙手配合的很協(xié)調,而且他搟的餃子皮圓圓地,摸起來中間厚, 邊緣薄。同學們想不想像這位同學一樣再來搟一個試試?學生再次練習搟餃子皮。.很多同學們已經(jīng)搟的不錯了,但搟餃子皮是一項技術活,俗話說,“熟能生巧’,相 信同學們在以后的實踐中會搟的越來越好的。【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演示,讓學生初步了解面劑的制作過程。先讓學生自己試搟餃子 皮并發(fā)現(xiàn)問題,引發(fā)主動解決問題的欲望。教師適時展示要領后,以學生練習、展示評價、再 次練習的反復練習方式,循序漸進地解決搟餃子皮時所遇到的問題。】(五)包餃子1 .餃子皮搟好了,接下來我們就該包餃子啦,哪些同學包過餃子?誰來試試?好, 你來吧。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包餃子的?(學生包)大家覚得他包的怎樣?好在哪里?還有 什么建議?怎樣才能避免剛才同學們提到的問題呢?老師來給大家示范一下。(包餃子時先 把餃子皮放在手上,中間成窩狀,這樣方便于放餡。再取適量的餡放在餃子皮的中間,到底放多少餡合適呢?一般來說,將餃子皮對折,如果兩側皮面能蟻輕松的捏起來,肚子鼓鼓 的為最好。選一側皮面來回打褶、捏緊,做出餃子的花邊。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同學 們是不是也想試試?那咱們就趕緊開始吧!學生試包餃子,教師巡視指導。(挑幾個包好的餃子放在展臺上)好了,剛才大家忙的真是不亦樂乎。現(xiàn)在老師這 兒有幾個已經(jīng)包好的餃子,大家看,這幾個餃子包的怎樣?好在哪里?(形狀不錯,餡的 量也很適中,餃子的邊緣捏的也很緊。)真是心靈手巧,包出了這么好的餃子!大家再來看 這幾個餃子,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露餡了,為什么呢 餡放多了,或者是餃子皮的中間搟的太 薄了,所以同學們在搟餃子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搟的中間厚,邊緣薄。如果餡放少了呢?就 會肚子癟癟的,而且吃起來還會影響口感。大家再來看這一個餃子有什么問題?(沒捏緊) 所以,我們在包餃子時要注意什么呢?課件岀示:放餡要適量對折要對齊捏合要緊實4 .學生再包餃子,教師巡視、指導。【設計意圖:將展示評價、歸納總結、教師講解、對比分析等教學方法有機滲透到學生的 操作練習中,既發(fā)揮了評價的激勵性作用,又充分實現(xiàn)了評價分析對學生操作的功能性作 用.】三、煮餃子老師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已經(jīng)學會包餃子了。現(xiàn)在想不想品嘗我們的勞動成果呢?好,那咱 們就開始煮餃子,請組長把你們的餃子端上來。邊煮邊解說:1 .同學們真不簡單,包出了這么多的餃子!(切換到攝像機)為了節(jié)省時間,老師先 提前燒好了水,現(xiàn)在水已經(jīng)沸騰了,咱們趕緊下餃子吧。由于時間的關系,咱先少下一些餃 子。(下餃子)哎,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一個謎語:來了一群小白鵝,撲通撲通跳下河。謎 底是?(餃子)。提醒大家一下,煮餃子時應先把餃子輕輕地放進水里,以免被濺起的熱水 燙傷,一定要注意安全。然后用鏟子沿著鍋底輕輕攪動,避免餃子粘鍋。煮餃子也是有竅門 的:我們可以少放點鹽,這樣可以避免餃子皮發(fā)黏。餃子下鍋了,離餃子熟還有一段時間,咱們先來收拾一下桌面。聽好要求:先用小 刷子把面板上的面粉掃進面粉盒,然后把工具和材料送到這邊來。收拾好后用濕巾擦擦手, 注意垃圾入筐。鍋已經(jīng)開了,別著急!這時候餃子還沒熟,需要用涼水點餃子,但涼水不要太多, —般來說,素餡的餃子需要點一到兩次,肉餡的餃子需要點二到三次。讓我們耐心的等待。 記得老師小時候,媽媽每次煮餃子,我總是站在鍋邊焦急的等啊等啊,聞著熱氣中散發(fā)出 來的一陣陣的香氣,忍不住口水都要流出來了。讓我們也來一起感受這種等待的幸福。鍋又 開了,再來點涼水!同學們是不是著急著想吃上餃子?我看有的同學偷偷的的在咽唾沫呢?大家看,鍋又開了 !(打開鍋蓋)餃子已經(jīng)浮在水面上,鼓鼓的、漲漲的,撈一個 試試!(用筷子按餃子)餃子軟軟的、有彈性,已經(jīng)完全熟了 !趕緊把餃子打出來吧。【設計意圖:此處的要點是運用攝像頭直播與老師講解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觀 察煮餃子的過程,了解煮餃子的要領和小竅門】品嘗餃子,交流感受。教師以評價的方式滲透徳育教育。剛出鍋的餃子有點熱,同學們可以先吹一吹,避免燙著小嘴巴。俗話說:“食不言,寢不 語。”同學們吃餃子時不要說話。同學們已經(jīng)吃完了,品嘗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你有什么感受呢?【設計意圖:學生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體驗勞動快樂。同時教師用一句俗語提示學生需 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最后的討論發(fā)言,激發(fā)學生的勞動自豪感,使每位孩子都成為熱愛勞 動的好孩子,整節(jié)課的氣氛被推向了一個高潮。】四、 拓展同學們,這節(jié)課咱們一起學習了包餃子,但今天咱包的餃子是最常見的。(播放課件 多種顏色的餃子)大家看,這些色彩鮮艷的餃子是用蔬菜汁或果汁和面做成的,而且餃子 的形狀和用料有了很大的變化。(繼續(xù)播放課件)剛才大家一邊看一邊忍不住發(fā)出了贊嘆, 看來餃子不僅是一種美食,它還是藝術品。千百年來,它已經(jīng)超越了本身作為食物的內涵, 成為了 一種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拓展想象思維,使學生了解餃子不僅是一種美食,還 是一種藝術品,承載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五、 作業(yè)同學們,現(xiàn)在是不是更喜愛餃子了?讓我們帶著這種喜悅的心情來完成兩個實踐作業(yè):,親自動手包餃子,也可試著做一款與眾不同的餃子請爸爸媽媽品嘗。了解更多的有關餃子的飲食文化。板書設計:包餃子和面拌餡搟皮包餃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