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東科技版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四年級下冊
《我來做菱形風箏》教學設計
【活動主題】我來做菱形風箏
【活動年級】四年級
【活動背景】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改的亮點,它注重學生的親身經歷和積極實踐,注重學生在活動 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中國風箏有著悠久的歷史。風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 分,它既能就地取材、制作方便、容易普及,也可以精細制作,是一項運用數學、美工等 知識進行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千百年來,放風箏作為一種民間娛樂活動一直延續至今。 放風箏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陶冶性情?!皟和W歸來早,忙越東風放紙聾”,春天是 放風箏的好季節,讓學生做風箏并放風箏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可以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 感體驗,感受到與他人合作的樂趣,收獲與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捜集和交流有關風箏制作的資料,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工藝,學習風箏的造 型特點及制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親歷制作風箏的實踐活動,結合制作風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合作 能力及與人交往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制作和欣賞風箏的活動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感受到與他人合作及與人 分享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民族文化的感情。
【學情分析】
學生對風箏比較熟悉,每個孩子對于自己見過或了解的風箏,都能夠說出很多,有了 這些贓性的材料和豐富的生活基礎,再來探討這個話題,學生會有較強的興趣和獲得知 識的欲望,部分學生能主動的在課下搜集資料,有一定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基本能 力。針對四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預計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
課前根據學生的愛好、特長分組并提前準備好相關材料。
多媒體課件、視頻、做好的風箏6個、風箏的制作材料等。
學生準備:
了解有關風箏制作的知識;準備顚刀、水粉等工具;學會使用針統。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風寧骨架的軋制
活動難點:學會風箏的制作方法
【活動方式】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活動方法】觀察法、談話與討論法
【評價方法】
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注 重評價激勵性、多元性、開放性,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盡可能果取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 鼓勵同伴之間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
【活動過程】
環節一、親切談話,導入活動
1.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視頻,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背景音樂《三月三〉)。(播放 學生放風箏視頻)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同學們在操場上放風箏)
2.看到這些同學放風箏,你們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放風箏時的場景?在這個春曖 花開、充満生機的季節,最適合放風箏了。
你放過什么形狀的風箏?(三角形,正方形,鳥形,龍形)大家都放過風箏, 哪些同學做過風箏呢?(做過風箏的同學隨意說)看來親手做過風箏的同學很少,大家 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個風箏,把它放上藍天呢?風箏的種類很多,形狀也很多,今天這節 課我們就來做菱形風箏。
板書課題:我來做菱形風箏
【設計意圖】
教師創設溫馨的情境,通過與學生的親切談話,讓學生結合自己放風箏的経驗暢所欲 W,學生體驗到放風箏的樂趣,為做風箏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通過師生交流,掲示 活動,激發探究興趣。
環節二、充分交流,掌握方法
觀察風箏,探究方法。
師舉一個風箏:像這樣的風箏就是菱形風箏。菱形風箏怎么做呢? 老師給每個組準備了一個菱形風箏,同學們可以看一看、摸一摸。
根據你的理解和觀察,帶著以下問題在小組內討論。(課件出示)
(1)菱形風箏由哪幾部分組成?
(2)制作菱形風箏的步驟有哪些?
匯報:
(1 )組成:骨架、風箏面、尾巴、提統(課件)
(2 )制作步驟:扎骨架、糊風箏面、貼尾巴、系提線(板書)
制作風箏時注意什么呢?(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結合課件明聽步驟):
扎骨架:骨架要對稱,交叉綁結實。(為什么長的竹篦一定要綁在短竹篦的正申?偏一點 行嗎?)
糊風箏面:要平整,材料輕,容易起飛。(為什么要選用無紡布等薄的材料?厚紙行 嗎?)
貼尾巴:尾巴要保持平衡(為什么要剪長紙條粘在風箏下端?)
綁提線:位置要恰當(一線式,綁在重心即可)
【設計意圖】
此環節的出現是本節課的基礎,通過觀察學生探究的興趣越來越濃,采取看一看摸 —摸的方式讓學生對風箏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引導學生在快樂的玩中發現與風箏相關的問 題。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加深了理解,同時明應做風箏的方法。
環節三:小組合作,制作風箏。(課件播放音樂《三月三》及菱形風箏的圖片) 剛才大家兌結了制作菱形的步驟和方法,是不是可行呢?想不想來嘗試一下,做一個 菱形風箏?老師給每個組準備了材料,有哪些材料和工具呢?(無紡布、棉統、竹焦子、 工具刀、乳膠等)(課件)
大家肯定迫不及待的想做風箏了,請看溫馨提示:(課件)
使用制作工具要注意安全。
小組合作完成,注意合理分工。
給本組的風箏取個響亮的名字。
進行美化裝飾。
在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最根本特點就是實踐性。強調學生的親身経歷,要求學生積極參 與到各項活動申去。學生通過制作風箏的活動,有了親身経歷和切身體驗,發展了學生 的交往能力、淘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小組為單位來制作風箏,不僅讓學生體驗到 合作的樂趣,而且可以提高效率,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互相協作解決問題,并且體驗 完成作品的自豪心理。這一環節由學生自己想辦法制作,在合作過程中加強了學生的合 作意識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環節四:匯報交流,展示評價
各組依次展示本組的制作的風箏并作介紹,暢談做風箏的收獲與感想,其余同學評價。 交流圍繞風箏的制作要領(骨架要對稱,風箏面料應完整、粘牢,裝提線找準重心,繪 圖要鮮艷等),感受、體會、合作及克服的困難等,也可以表達一定的祝福。
【設計意圖】
通過冋題的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引發學生對風箏進一步探究的興 趣,更加有效的指導學生的活動。
環節五:兌結提升,課下完善。
這節課各組同學齊心協力,分工合作,用靈巧的雙手制作了精美的風箏,我們制作 的風箏能不能順利飛上藍天呢?還要在實踐申進行檢驗,課下請大家把自己制作的風箏 進行試飛,相信我們制作的風箏一定能飛上藍天。
【設計意圖】
本環節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引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保持活動的持續進行。課 下進行試飛活動既能讓學生體會到制作風箏這個活動的完整性,又能引導學生課下積極 參與到活動申,為制作風箏活動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
板書設計:
我來做菱形風箏
扎骨架
糊風箏面
貼尾円
系提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