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教學設計課程標準要求重要概念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有重要的影響。內容標準舉例說明人對生物圈的影響。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舉例說明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能力目標通過資料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活動,提高分析資料、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學難點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學設計思路教材處理本節內容為北師大版生物七年級下冊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義務”的第1節。教材將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分為三個主要方面,土地、森林和環境污染。本節內容主要是從這三方面學習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并且使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本節課需要落實的知識內容不多,重點在于調動學生情感,使學生認識到地球是人類和各種生物的共同家園,所以保護地球、保護生物圈是每一個個體的共同責任。重要概念及事實性知識梳理重要概念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有重要的影響。支撐的次級概念及事實性知識A 人類活動對土地產生影響A1 無限制的利用土地,使全球人均擁有土地量減少,可利用土地量減少。A2 不科學和無限制地利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質量下降等嚴重影響生物圈穩定的問題。B 人類活動對森林產生影響B1 人類對森林過度砍伐、利用,使森林面積減少。B2 森林減少導致眾多生態問題,如多種動物瀕臨滅絕、氣候惡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C 人類活動會產生環境污染C1 人類生產和生活產生大量有害物質排入環境,使環境惡化。C2 控制環境污染有利于人類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穩定。設計思路本節課需要落實的知識內容不多,重點在于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培養。生物學科作為科學課,有其獨特的邏輯思維特點,講求從事實證據、數據出發,以理服人,作為有一定科學知識基礎的中學生,可以從理性數據、證據分析入手,從數據、影像資料中感受感性內容,得出人類活動對生物圈影響之大,生物圈的保護迫在眉睫的觀點。所以本節課選用了很多圖片、視頻以及數據資料供學生使用,希望提高學生進行分析和判斷資料、數據的能力;通過擬定環保守則的活動,幫助學生進行情感態度的升華,初步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土地變化資料、各種圖片資料、森林微課資料、調查本地酸雨情況微課視頻資料、PT、板書設計、導學案。學生準備略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導入 播放視頻:《地球及污染》 問:從這段視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教師:這些人類活動造成了環境的破壞,這也說明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是巨大的,那么,到底人類活動對生物圈有什么影響呢?引出本節課題。(板書:14.1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觀看視頻 回答問題 通過視頻中美麗的地球與污染的地球的對比,讓學生體會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之大,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一、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出示人類活動的圖片。 問:人類活動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嗎? 出示環境變化的圖片。 問:環境變化會影響人類生活嗎? 問:人類和環境之間是什么關系? (板書:人類活動影響 生物圈) 根據圖片,說出人類的活動和環境的變化,并回答問題。 通過圖片的直觀體驗,感受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環境變化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感受人類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的關系,并且初步產生保護環境的想法。二、土地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及面臨的問題 出示圖片:講解土地對人類的重要作用及目前土地資源現狀。 問:(1)哪些人類活動使可利用的土地資源逐年減少? (2)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對生物圈有什么影響) (3)如何保護土地? 小結:我們需要合理利用土地(板書:合理利用土地) 學生根據課前預習與積累,和教師給出的圖片,回答問題。 通過給出土地現狀以及分析土地減少的原因,理解保護土地對保護生物圈的重要意義。并且初步建立合理利用土地的思想。三、感受森林對生物圈、人類產生的影響 播放視頻:森林微課 問:(1)森林有什么作用? 森林被毀的后果是什么?問:森林面對這樣的威脅,那么我們應該做呢? 根據學生回答總結:人類應該注意保護和擴大森林。 (板書:保護和擴大森林) 問: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森林? 生: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問:沒有使用過一次性木筷的同學舉手? 不知道它對森林有危害的請舉手? 為什么大家都知道一次性木筷的危害,還要去使用它呢?還有人去生產它呢? 【活動】討論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 活動形式:召開研討會,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 角色:政府官員、林場場長、林場工人、木筷加工廠廠長、餐廳經理、消費者、衛生防疫人員 議題:1、使用一次性木筷有什么利弊? 從保護環境、拯救森林的角度思考,可采取什么解決方案? 看微課,思考問題 回答問題 小組討論 召開研討會 “市委書記”主持會議,各種角色代表進行發言。 利用微課,介紹森林的作用以及森林被毀對生物圈的影響。從而引起學生的思考,體會保護森林的重要性。 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召開研討會,讓學生能從社會各行各業的角度去思考,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并且想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能以這種方式參與到保護森林的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四、人類活動造成環境污染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 (1)什么是環境污染? (2)人類的哪兩種活動會引起環境污染? (3)這些活動會產生哪些污染物? (4)這些污染物中都有什么會污染環境? 引導學生保護環境,應該控制所有的環境污染。(板書:控制環境污染) 【調查】調查本地的酸雨情況 播放微課:調查本地的酸雨情況,指導學生回家收集雨水,測定各地區雨水的ph值。 自主學習 回答問題 觀看微課 用自主學習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并且通過課后調查活動,讓生物課走進學生的生活。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五、總結 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并進行拓展練習。 認同保護生物圈、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對學生的未來表示期待六、擬定環保守則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擬定環保守則。 回答問題 以小組為單位擬定環保守則,組員共同宣讀環保守則 通過擬定環保守則的活動,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生活當中的環保小事也能夠為保護環境做出一份貢獻,并且通過宣讀的方式,更增加了儀式感,讓學生在生活中能真正做到,環境保護,從小事做起。板書設計14.1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影響) 合理利用土地人類活動 保護和擴大森林 生物圈控制環境污染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比較流暢,這也是因為學生在課前收集了一些相關資料。通過學生的小組活動和資料分析討論,基本完成了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和初步確立保護生物圈思想的任務。本節課的示例很多,而且也很關鍵。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去收集準備。為了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的這次研討會,學生回家也收集了很多資料,做了準備,討論效果也不錯,學生能想出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但學生的能力有限,所以收集到的資料也相對比較簡單。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可以讓資料更加充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