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青春要張揚,但張揚要有度,青春需要堅守底線,有所為,有所不為。青春需要格調,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青春有格”這個話題。3.2青春有格第三課 青春的證明自主學習1.什么是“行己有恥”?2.怎樣做到“行己有恥“?3.如何理解“止于至善”?4.怎樣做到“止于至善”?5.為什么要向榜樣學習(榜樣的作用) ?思考一:這是我們熟悉的田字格。這個“格”有什么作用?田字格,用于規范漢字書寫格式的模板,對漢字直到規范、引導的作用。“青春有格”是說青春也需要規范和引導。青春要張揚,張揚要有度;青春要自由,自由也要引領和約束。我們要學會遵守“規格”,不做一些觸碰道德底線,違反法律規定的“出格”行為。青春的我們,樂于實踐,敢于嘗試,希望證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著肆意放縱,總有一些基本規則不能違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青春要有格。一、行己有恥你如何看待這種行為?沒有知恥之心孔子說:“行己有恥”。意思: 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朱熹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意思: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恥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經典研讀:知廉恥 懂榮辱有所為 有所不為1.什么是“行己有恥”?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P28/1③請列舉生活中的可恥行為,并且談談為了避免這些可恥行為,我們應該怎么做?旅游中社會學校家庭其他其他學校中的可恥行為抄襲抽煙霸凌作弊家庭中的可恥行為揮霍無度“啃老”對家人惡語相向破壞公共衛生“座霸”社會中的可恥行為“醫鬧”疫情面前,有人故意隱瞞、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等…2.怎樣做到“行己有恥”?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1)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譯:一個人有了羞恥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該做的事朱熹生活中你認為哪些行為是可恥的?疫情防控期間,絕大部分人識大體、顧大局,展現良好的素養,但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因素,請你判斷下列哪些行為是文明的有羞恥心的表現?哪些是不文明的沒有羞恥心的表現?如果你也有這些行為,應怎么做?隱瞞旅居史工作人員陪伴患者亂扔廢棄口罩積極配合核酸檢測探究分享(2)“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如何提高辨別“恥”的能力?作弊是羞恥的考試之前考試之中考試之后我不能作弊我作弊了嗎我沒有作弊審查愿望監督調節反思效果影響“羞惡之心”引導我們判斷是非善惡,明確行為選擇的理由。在行動之前審查愿望在行動之中監督調節在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影響詆毀戍邊英雄網民辣筆小球被批捕這件事情給我們什么啟示?我們應該怎么做到行己有恥?道德底線——“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這些是什么行為?法律底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3)“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探究二 行己有恥的要求騰訊游戲《關于寒假暨春節假期未成年人游戲限玩的通知》,2022年寒假暨春節假期前后,騰訊游戲旗下在中國大陸地區運營的網絡游戲,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戲限玩時間,都進行了具體規定,除周末和春節假期的每日20-21時限玩時段外,其余時間未成年人均無法進入游戲體驗,可登錄總時長不超過14小時。思考:你如何看待這項規定?提示: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力較差,容易沉迷網絡游戲。這項規定能夠提升未成年人抗誘惑的能力,提升自控力。(4)“行己有恥”,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增強“我不要”的力量 嘗試不做某些事情,糾正自己的行為。例如:不亂發脾氣,不隨便許諾,不說某些口頭禪增強“我想要”的力量 每天堅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學回家先做作業的力量加強自我監控 認真記錄一些自己平時不關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錢支出,上網或者看電視所用的時間P29方法與技能:增強自控力的方法2、怎樣做到“行己有恥”?①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P28/1⑤)②“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P28/2①)③“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堅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P28/3③)④“行己有恥”更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P29/1)二、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P29/3①)3.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不是好高騖遠。“止于”,告訴了我們奮斗目標的終點,“至善”,是“最好”的境界,不是滿足于較好、更好,而是努力達到最好。做學生,就要力爭成為最好的學生;做老師,就要成為最好的老師;做人,當然要力爭做一個至善的人。【女白領加班到深夜,桌前獨自崩潰痛哭 外賣小哥這個舉動暖哭了】近日,浙江杭州一女白領獨自加班到深夜,坐在工位前崩潰痛哭。此時,外賣小哥正好送餐趕來,見到此情此景的小哥短暫離開后又突然折返,走到小姐姐身邊送給她一個蘋果并用“加油”動作鼓勵,這讓小姐姐破涕為笑。在生活中如何做到“止于至善”?禮貌待師與同學互幫互助給老人讓座孝順父母①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少成多,積善成德。1、2021這些破防的瞬間告訴我們,什么是“善”?愛國、擔當、敬業、孝敬、同情、關懷、尊重生命、全力以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國人骨子里的善良。2、視頻中哪些人是止于至善的榜樣?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張桂梅:行善助學、愛生如子、愛崗敬業、樂于奉獻。邊防戰士:保家衛國、無私奉獻、頑強毅力。抗疫醫護人員:無懼病毒、堅守一線、舍小家顧大家、最美逆行者。體育健兒:頑強拼搏、堅持不懈、超越自我、刻苦訓練、為國爭光。4、為什么要向榜樣學習?(榜樣的作用是什么?)①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②好的榜樣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激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美好。(P30/1③④⑤)情境:小明這學期又被選上“三好學生”,這是他連續三次當選了。當有同學問他時,他說:我每天晚上都要對自己今天的行為進行思考、檢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處,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思考:小明的話告訴我們什么?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止于至善”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慎獨:指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能嚴守道德準則。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青春,需要我們去經歷,去體驗。你怎樣,你的國家就怎樣!④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是對青春最好的證明。5、怎樣做到止于至善?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P29/3②④)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P30/1②)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的不足,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P31/1①劃線+P31/1②劃線)④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是對青春最好的證明。(P32/1③)本課小結行己有恥含義:凡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要求:①知恥心②底線意識③自控力止于至善內涵:是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要求:①從小事做起②見賢思齊③自我省察青春有格1.古人云“行己有恥”,人應該對自己的不良行為有羞恥之心,而在詐騙分子的眼里,受騙人的死活不會觸動他們,良心和恥感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行己有恥”要求我們 ( )①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②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③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能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④更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C隨堂檢測2.“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 )①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格調,有我們的“至善”追求。 ②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③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④是說每個人都能止于至善。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④A隨堂檢測3、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作為榜樣。“感動中國人物”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洗禮。開展“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有利于( )①激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②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全社會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力量,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養④杜絕社會上的不正之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隨堂檢測4、 “德合天地,止于至善”是中華德善文化的價值追求,對崇德向善價值理念的追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主題,中國將“德善”作為一切道德的本源。下列同學的表現體現出這一境界的是 ( )①張凡同學經常利用寒暑假,組織同學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②李婷同學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足,并積極調整自己③王力同學遇到老人摔倒害怕被訛,急忙走開④錢峰同學非常樂于助人,只要是朋友請求幫忙他都答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隨堂檢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2青春有格(新).pptx 少年中國說.mp4 視頻1:男生的快樂令人費解.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