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物體之間接觸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觸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電荷間作用力、重力。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二、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速度的大小和運動的方向)。三、重力重力是指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施力物體是地球,作用點:物體的重心。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重力的大小: G=mg,G表示重力,m表示質量,g表示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牛,其值為9.8牛/千克。在粗略計算時,g的值可取10牛/千克。注意:質量是物體的屬性,重力與質量成正比,不能說成質量與重力成正比。四、摩擦力1.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2.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或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與接觸面的大小及運動速度大小無關。4.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觸面變得粗糙,在接觸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觸面上的壓力,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減小有害摩擦:使接觸面變得光滑,使摩擦面脫離接觸(如形成氣墊),減小接觸面上的壓力,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五、彈力1.彈力是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得越長,它的彈力就越大。彈簧測力計是根據這個原理制作的。2.測量力的工具叫測力計,實驗室常用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的長度與拉力成正比。3.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點: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選擇合適量程,判斷最小刻度值。另外,所測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量程。4.習慣上,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稱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5.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作力的圖示時應注意以下三點:①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②線段上箭頭的方向表示受力方向。③線段的長度(包括箭頭在內)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時要標出單位線段表示的力的大小。例1.(杭州)如圖,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塊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到B點時撤去水平拉力,物塊仍繼續運動,到C處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 AB 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 10 牛B.在 AB 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 20 牛C.在 BC 段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 10 牛D.在 C 點物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 30 牛例2.一本書靜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對力中,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A.書受到的重力和書對桌面的壓力B.書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對書的彈力C.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對地面的壓力D.書對桌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桌子的支持力例3.小科在廚房幫忙時發現用刀切土豆的過程中當切入深度較淺時,拿起來豎直放置,土豆會掉下來。當切入深度較深時,拿起來豎直放置土豆不會掉下來(如圖)。下列關于該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A.深度較淺時土豆掉下來是因為土豆受到摩擦力小于受到重力B.深度較深時土豆沒有掉下來是因為土豆受到摩擦力大于受到重力C.深度增大時土豆和刀片的接觸面積增大,它們之間的摩擦力增大D.深度在增大時土豆兩邊對刀片的壓力增大,壓力與重力二力平衡例4.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圖中 A 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為 FB.甲、乙兩圖中 B 物體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均為 FC.甲圖中物體 A 受到的摩擦力為 0,物體 B 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 FD.乙圖中物體 A 受到的摩擦力為 F,物體 B 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 F例5.(2020 杭州)連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M兩端的輕質細繩分別繞過定滑輪與A、B相連,細繩恰好水平,如圖所示。當A重3N、B重5N時,M恰好做水平勻速直線運動,若滑輪摩擦不計,此時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方向是 。當B剛觸地時,若A、M都不會與滑輪相碰,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1.如圖為擲出的實心球的運動軌跡,實心球離開手后在空中飛行過程中最高點所受到的力(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氣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氣阻力和手的推力2.如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兩個水平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以相同速度v勻速向右運動,已知F1=5N,F2=3N,那么物體B受到物體A和桌面的摩擦力大小應分別為( )A.5N、3N B.5N、8N C.3N、8N D.8N、8N3.對一些生活常識的認知是科學素養的重要方面下列對一些科學量的估測中,比較貼近事實的是( )A.一位中學生受到的重力約50牛B.食用油的密度約0.9千克/米3C.一間教室的體積約200米3D.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10米/秒4.如圖是雜技表演獨輪車在某一時刻停止在地面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人受到的重力與獨輪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人受到的重力與人對獨輪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人受到的重力與人對獨輪車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人對獨輪車的壓力與獨輪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5.如圖所示,在一根結實的細繩的一端栓一個小球,繩子的一端固定在懸掛點O上,做成一個單擺。拉動小球到B處,放手后使它擺動起來,則小球在擺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運動到最低處A時,細繩對它拉力與它受到重力平衡B.小球運動到最高處B時,細繩對它拉力與它受到重力平衡C.小球運動到最高處C時,細繩對它拉力與它受到重力平衡D.在擺動過程的任一位置,小球受到的力都不平衡6.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條形磁鐵A和B,質量均為m,將它們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彈簧秤通過一根細線豎直向上拉磁鐵A,若彈簧秤讀數為mg,則B對A的支持力F1以及水平地面對B的支持力F2分別為( )A.F1=0,F2=mg B.F1=mg,F2=0 C.F1>0,F2<mg D.F1>0,F2=mg7.如圖,用尺子快速擊打下方的棋子,被擊打的棋子飛出,而上方的棋子穩穩下落,有關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A.選擇較光滑的棋子,可減小棋子間的摩擦B.選擇粗糙桌面,可增大桌面對棋子的支持力C.被擊打的棋子飛出后,它的慣性不斷增大D.上方的棋子加速下落時,受到平衡力作用8.如圖,重為500N的小科沿著豎直的直桿勻速上爬,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1;小科停在A處稍作休息,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2;之后沿桿勻速下滑,此階段他受到的摩擦力為f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1>500N,方向豎直向下B.f2=500N,方向豎直向下C.f3<500N,方向豎直向上D.f1=f2=f3,方向都豎直向上9.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關系的實驗時,小明在長0.5米的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著質量不同材料相同的木塊做直線運動,得到以下數據。次數 1 2 3 4 5壓力/N 1.0 1.5 2.0 2.5 3.0彈簧測力計示數/N 0.4 0.6 0.8 1.0 1.2(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其目的是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2)由實驗數據可知,在接觸面不變的條件下,滑動摩擦力Ff的大小與壓力FN大小的關系式為Ff= 。(3)完成實驗后,小明將木板一端支起0.3米高,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方向向上拉著重為2牛的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0.8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北京時間2019年3月21日,在日本埼玉舉行的2019年花樣滑冰世界錦標賽雙人滑比賽中,中國選手隋文靜/韓聰以234.84分的總成績獲得冠軍。如圖是他們比賽的圖片。請判斷下列的幾對力,哪一對是平衡力( )A.隋文靜對韓聰的壓力與韓聰對隋文靜的支持力B.隋文靜的重力與韓聰對隋文靜的支持力C.韓聰的重力與韓聰對隋文靜的支持力D.韓聰的重力與隋文靜對地球的吸引力2.小明同學找來質量、體積、面積都相等的A、B兩個長方體木塊(B的表面更粗糙),如圖放在同一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住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進行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他測得了以下三個數據,請根據小李同學的數據判斷F4的數值的應該是( )A.2.2N B.3.6N C.4.0N D.4.4N3.老師常用小磁塊將紙片固定在白板上,如圖,一塊磁塊和紙片質量分別為M和m,則紙片受到( )A.磁塊對它向上的摩擦B.磁塊對它的摩擦力大小為(M+m)gC.白板對它有向下的摩擦D.白板對它的摩擦大小為(M+m)g4.今年春節期間,社交平臺紛紛發起了“立掃帚”的挑戰賽。如圖所示是一把掃帚靜止立在地面上的受力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掃帚所受重力的大小為10NB.掃帚所受重力的作用點為O點C.掃帚所受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上D.掃帚沒有受到地面對它的支持力作用5.在水平桌面上放著AB兩個相同的木塊,AB兩個木塊用繩子相連,在力F1和F2作用下勻速向左運動,已知F1=9N,F2=3N,則繩子對B的拉力大小為( )A.3N B.6N C.9N D.12N6.如圖是小科表演的空手“吸”易拉罐魔術。當易拉罐保持靜止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手對易拉罐有向下的壓力B.手對易拉罐的摩擦力大于易拉罐重C.易拉罐的重力和大氣對易拉罐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D.易拉罐的重力和易拉罐對手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7.體育課有爬繩和爬桿兩種運動,某同學先后以相同的姿勢順著繩和桿勻速上爬,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爬繩時受到的摩擦力較大,因為繩子粗糙B.爬桿時受到的摩擦力較大,因為爬桿時握桿的力要大些C.若爬繩和爬桿的速度不一樣,則速度大的摩擦力大D.爬繩和爬桿受到的摩擦力一樣大8.如圖是意大利居民在疫情期間專門提供給那些流浪漢索取的籃子,這些籃子里邊有一些食物。當籃子裝著食物正在被勻速下降時,下列說法分析正確的是( )A.食物受到的重力和繩子對籃子的拉力是平衡力B.此時籃子和食物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食物的重力和它對籃子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D.食物受到的重力大于籃子對它的支持力9.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重10N的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 N。若在木塊上壓一塊小木塊,再拉動木塊,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10.利用力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所示行李箱在傳送帶都做勻速直線運動,a為水平,b為傾斜,那么分別在a、b兩種情況下的行李箱是否存在摩擦力的情況是 。A.a不存在,b存在 B.a存在,b不存在C.a、b都存在 D.a、b都不存在(2)如圖甲所示,水平面上的物體在力F1、F2的作用下向右做直線運動,力F1、F2及物體的速度v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丙、丁所示,物體在t2~t3時間內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N。參考答案例1.C【解答】解:AB、在 AB 段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處于平衡狀態,拉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物體向右運動,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 10 N,故A錯誤,B錯誤;C、在 BC 段物塊做減速運動,到C處靜止,BC段滑動摩擦力大小只與壓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故滑動摩擦力不變,還是10N,故C正確;D、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 C 點物塊靜止,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C。例2.B【解答】解:A、書受到的重力和書對桌面的壓力,這兩個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題意;B、書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書的彈力即支持力滿足平衡力的四個條件,是平衡力,故B符合題意;C、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對地面的壓力,這兩個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C 不符合題意;D、書對桌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桌子的支持力這兩個力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B。例3.A【解答】解:A、深度較淺時土豆掉下來是因為土豆受到摩擦力小于受到重力,則土豆所受力的合力向下,因此土豆會向合力的方向向下運動,故A正確;B、深度較深時土豆沒有掉下來,處于靜止狀態,土豆受到的摩擦力與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則土豆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受到的重力,故B錯誤;C、土豆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故C錯誤;D、深度增大時土豆靜止,受到的摩擦力與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例4.B【解答】解:A、甲圖中,A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對它的摩擦力作用,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f=F,即A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F;乙圖中A物體與B相對靜止,A物體在水平方向沒有力的作用,A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0;故A錯誤;B、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這兩個力相互平衡,則f=F,所以兩種情況下B物體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故B正確;C、甲圖中以A為研究對象,A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對它的摩擦力作用,且f=F,故C錯誤;D、乙圖中,AB同時向前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AB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B。例5.2;水平向左;水平向左。解:當A重3N,B重5N時,M恰好做水平勻速直線運動,則M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A對M3N的拉力、B對M5N的拉力、桌面對M的摩擦力的作用,這三個力平衡,則摩擦力的大小為f=5N﹣3N=2N,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當B剛觸地時,M由于慣性,仍然會向右運動,則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左的。1.B【解答】解:小球相右上方推出后,到最高點,豎直方向速度為零,水平速度不為零,故在最高點,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故選:B。2.B【解答】解:以物體A為研究對象,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A,如圖所示,由于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即fA=F1=5N。以物體B為研究對象,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個力:水平向右的拉力F2,地面對它水平向左的摩擦f,物體A對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B,如圖所示,因為fA與fB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fB=fA=5N,又因為物體B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合力為0,則f=fB+F2=5N+3N=8N。故選:B。3.C【解答】解:A、中學生的質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不符合實際;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食用油的密度略小于水,在0.9×103kg/m3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C、一般教室的長、寬、高分別在9m、8m、3m左右,教室體積在V=abh=9m×8m×3m=216m3,接近200m3.故C符合實際;D、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C。4.A【解答】解:A、人受到的重力與獨輪車對人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BC、人受到的重力與人對獨輪車的壓力,二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且方向相同,既不是一對平衡力,也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C錯誤;C、人對獨輪車的壓力與獨輪車對人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故選:A。5.D【解答】解:A、小球運動到最低處A時,細繩對它拉力大于重力,會使得小球做圓周運動,故小球受力不平衡,故A錯誤;BC、小球運動到最高處B和C時,細繩對它的拉力和它受到的重力沒有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且大小不相等,故它們不是平衡力,故BC錯誤;D、在擺動過程的任一位置,小球都不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處于非平衡狀態,受到的力都不平衡,故D正確。故選:D。6.D【解答】解:(1)磁鐵A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拉力、B對A的向下引力和B對A向上的支持力,這四個力平衡,因為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所以B對A的向下引力和B對A向上的支持力相等,所以,F1>0,但不一定等于mg,所以AB錯誤。(2)把磁鐵A和B當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的重力等于2mg,向上的拉力為mg,還有向上的支持力,根據這三個力平衡,所以水平地面對B的支持力F2的大小等于mg,故C錯誤,D正確。故選:D。7.A【解答】解:A、選擇較光滑的棋子,是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棋子間的摩擦,故A正確;B、選擇粗糙桌面,可增大摩擦力不能增加支持力,故B錯誤;C、被擊打的棋子飛出后,質量不變,故慣性不變,故C錯誤;D、棋子加速下落時,速度的大小不斷變化,不處于平衡狀態,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A。8.D【解答】解:小科在沿桿勻速上爬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是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為f1,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1=G;小科停在A處休息,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是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為f2,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2=G;沿桿勻速下滑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是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f3,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3=G;綜合分析:f1=f2=f3,方向都豎直向上,故D正確。故選:D。9.(1)等于;(2)0.4FN;(3)大于。【解答】解:(1)沿水平方向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二力平衡,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2)由表中數據可知,在接觸面不變的條件下,壓力為原來的幾倍,測力計示數(大小等于摩擦力)也為原來的幾倍,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小成正比,則Ff=kFN,根據第一次實驗數據可知,0.4N=k×1N,則k=0.4,所以關系式為:Ff=0.4FN;(3)在斜面上有W總=W有+W額外,即Fs=Gh+fs,拉力為:F1.2N+f>0.8N。1.B【解答】解:A、隋文靜對韓聰的壓力與韓聰對隋文靜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但兩人分別互相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不符合題意。B、隋文靜的重力與韓聰對隋文靜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且是同一個受力物體,是一對平衡力,故B符合題意。C、韓聰的重力與韓聰對隋文靜的支持力受力物體分別是韓聰和隋文靜,不是平衡力,故C不符合題意。D、韓聰的重力與隋文靜對地球的吸引力受力物體分別是韓聰和地球,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D【解答】解:由圖可知,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2N,則受到的摩擦力為2.2N;丙丁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丁圖中AB疊放在一起,由于AB的質量相同,則其重力相同,疊放在一起的壓力是丙圖中壓力的2倍,由甲乙兩圖可知,當壓力變為原來的2倍,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滑動摩擦力變為原來的2倍,所以丁圖中滑動摩擦力為丙圖的二倍;即f=2.2N×2=4.4N。故選:D。3.D【解答】解:AB、對小磁塊受力分析,磁塊靜止不動,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紙片對磁塊豎直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磁塊對紙片的摩擦力的大小為Mg;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塊對紙片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故AB錯誤;CD、把紙片和磁塊看做一個整體,這個整體不會掉落的原因是受到白板對紙片的有向上的摩擦力,此時磁塊和紙片的總重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則白板對它的摩擦大小為(M+m)g,故C錯誤,故D正確。故選:D。4.B【解答】解:由圖可知,重力和支持力作用點為O點,掃帚靜止立在地面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二者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均為5N,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5.B【解答】解:甲乙兩木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整體受向左的拉力F1、向右的拉力F2和向右的總摩擦力f總(此時不考慮整體內部的作用力)。整體受力平衡,所以F1=F2+f總,則總摩擦力:f總=F1﹣F2=9N﹣3N=6N。粗糙程度不變,由于兩木塊是相同的,每塊木塊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總壓力的一半,故每個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總摩擦力的一半,即f甲=f乙f總6N=3N。以乙為研究對象,乙受向左的拉力F拉、向右的繩子拉力F2和向右的摩擦力f乙,乙受力平衡,所以F拉=F2+f乙,=3N+3N=6N。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6.A【解答】解:A、表演魔術時,盡可能擠出易拉罐和手之間的空氣,易拉罐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被手“吸”起,手對易拉罐有向下的壓力,故A正確;B、易拉罐保持靜止時,易拉罐和手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手對易拉罐不存在摩擦力,故B錯誤;C、易拉罐保持靜止時,易拉罐受到重力、大氣的壓力和手對易拉罐向下的壓力三個力的作用,所以易拉罐的重力和大氣對易拉罐的壓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易拉罐保持靜止時,易拉罐對手有向下的拉力,但沒有向上的壓力,因此,不能說“易拉罐的重力和易拉罐對手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故選:A。7.D【解答】解:AD、該同學順著繩和桿勻速上爬,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自己的重力,所以摩擦力相等;繩子的接觸面雖然粗糙,但手對它的壓力小,故A錯誤,D正確;B、爬桿壓力大,是因為桿比繩的接觸面光滑,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摩擦力等于重力,故B錯誤;C、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無關,取決于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故C錯誤。故選:D。8.B【解答】解:A、食物受到的重力和繩子對籃子的拉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A錯誤;B、籃子和食物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都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確;C、食物的重力和它對籃子的壓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D、食物勻速運動受平衡力,故食物受到的重力等于籃子對它的支持力,故D錯誤。故選:B。9.3.4;增大。【解答】解:由題意可知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表明該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木塊受到的摩擦力這一對平衡力的作用,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4N,拉力等于摩擦力為3.4N若在木塊上壓一塊小木塊,再拉動木塊,此時壓力變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將變大。10.(1)A;(2)4。【解答】解:(1)由題知,行李箱在兩種傳送帶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水平傳送帶上,行李箱受重力、支持力,兩個力的合力為零,若再受到摩擦力,不可能與輸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所以a種情況下行李箱不受摩擦力。在傾斜傳送帶上,行李箱處于平衡狀態,由于行李箱受重力作用而有向下滑動的趨勢,所以行李箱還受向上的靜摩擦力,即b種情況下行李箱受摩擦力,故A正確;(2)由圖丁可知,在 t1~t2時間內,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受平衡力作用,平衡力的合力為零;由圖乙、丙可知,物體在 t1~t2時間內,所受拉力分別為F1=8N,F2=12N,且方向相反,則這兩個力的合力F=F2﹣F1=12N﹣8N=4N,方向水平向右,因物體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故摩擦力的大小f=F=4N,方向水平向左。由圖丁可知,在 t2~t3時間內,物體處于減速直線運動狀態,但是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摩擦力大小不變,仍等于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摩擦力為4N。【備考2022】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一輪復習--第14講重力、彈力、摩擦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