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前預習作業:搜集資料了解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哪些習俗?《粽子飄香話端午》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搜集有關端午節的知識,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了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能力目標:探究制作粽子的一般方法,并嘗試進行制作。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了解傳統風俗文化的興趣,感受傳統風俗文化的豐富多彩,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導入新課:同學們,寒假中我們度過了中華民族最隆重、最傳統的節日---春節,那么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還有哪些?提起 端午節,我們總是想起濃香的粽子,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上一節綜合活動實踐課:粽子飄香話端午!齊讀課題。讀 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二、學習過程:(-)說端午:來源、詩歌、之爭、習俗。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其歷史和文化可謂源遠流長。那么端午節怎么來的呢?1、 來源:學生說伍子肯的故事(愛國 替父報仇雪恨)一提升精神 曹娥(投江祭父)古越民族圖騰祭紀念屈原:學生說屈原的故事----提升精神明知理想很難實現,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寧愿忍受無限的孤獨和深沉的折磨也至死不渝的偉大愛國情懷,真是動人心魄,感人肺腑啊!他們愛國、忠貞、忠君的精神,成為了一種永恒,成為了后人難以企及的一座精神的高峰!2、 詩歌:歷代文人墨客都喜歡在端午節留下自己的詩詞佳句。誰來誦讀這首《和端午》?指名讀。競渡深悲千載第, 忠魂一去誼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龍舟競賽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 一去千載哪里還能回還啊?國破身亡現在還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讓我們一起再 來誦讀這首詩!詩歌老師讀--老師說意思----齊讀總結屈原精神《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窒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意思是說:端午節是從 啥時候形成的?又為了什么而設立的?幾千年民間有這么個傳說,這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我站在這 楚江旁,望著眼前一片煙波浩森的江水,我發出了輕蔑地笑聲,為什么如此寬闊的大江,卻不能包容一顆偉大的 愛國心,就不能為敢于說真話的人洗刷冤屈呢?!過渡:"一個沒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一個喪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斷 進步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3出示端午之爭課件---教師小結:端午節講述著中華民族崇善的故事,殲溷著祖國人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 文化,包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更要傳承它I那么古往今來的人們是怎樣歡度這一節日的呢?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這些習俗是寄托了人們的什么 情感呢?4習俗:奏龍舟吃粽子艾葉煮蛋插文條菖蒲佩香囊 拴五色絲線 鐘尷捉鬼喝雄黃酒殺菌驅蟲解五毒(二)過端午你們家是怎么過端午節的?是呀,無粽子,不端午。如今的粽子已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請大家欣賞:播(粽子)視頻 怎么樣,什么感受?想吃粽子,那就一起來學習包粽子吧!1、 老師示范…總結步驟2、 包粽子比賽。提示:創造性的包;你的粽子獨特,起個好聽名字;比一比哪個組包得又好又快?3、 展示粽子:評選“心靈手巧獎”小組 “最佳創意獎”個人4、 看著這一盤盤的粽子,你有什么感受?今年的端午節你打算怎樣過?總結:粽子雖小,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風情卻很濃郁。祖國的傳統文化真是包羅萬象,粽子不僅值得吃,粽子文化更值得傳承。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更有意義,讓我們共同期待著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