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文地理下冊5.1.1 紅松之鄉 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某校學生開展歷史與社會項目化學習,項目主要涉及“FSC標志”“林下木耳栽培”等。據此推斷該項目化學習的主題是( )A.小興安嶺種植紅松原因 B.認識伊春市的地理位置C.紅松之鄉的可持續發展 D.了解東北地區生活方式(2020七下·西湖期末)讀東北地區圖,回答下題。2.圖中①②③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3.關于東北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礦產資源短缺,農業、水利資源豐富②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山環水繞的格局十分明顯③寒冷又潮濕是本地區最明顯的氣候特征④交通十分便利,鐵路縱貫南北,公路四通八達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農業發展,受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共同影響,長春近郊的農民適合發展的農業部門是( )A.種植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B.種植鮮花、熱帶水果、各種經濟作物C.種植蔬菜、花卉,發展魚、肉、乳、禽、蛋生產D.從事商業、運輸業、旅游業等工作5.東北三省氣候寒冷,卻是我國生產商品糧最多的農業基地,以下不是東北農業發展有利條件的是( )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B.機械化程度高C.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 D.農作物一年一熟6.下列作物不適合在三江平原種植的是( )A.春小麥 B.大豆 C.甜菜 D.甘蔗7.東北三省包括( )A.黑龍江、吉林、內蒙古自治區 B.黑龍江、吉林、遼寧C.吉林、遼寧、河北 D.黑龍江、遼寧、河北省8.東北地區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下列哪項不屬于東北發展重工業的有利條件( )A.礦產資源豐富,可就地取材B.科學技術發達,人才密集C.鐵路網密集,出海便利D.重工業發展較早,工業基礎較好9.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描述與我國東北三省地區相符的是( )①山環水繞,沃野千里②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③摔跤、滑冰是人們最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④農業機械化水平高,是我國小麥、棉花、雜糧的主要產區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0.東北三省是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被稱為( )A.“新中國工業的搖籃” B.工業的發源地C.輕工業生產基地 D.“亞洲的硅谷”11.東北三省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和山地 B.山地和平原 C.高原和盆地 D.平原和盆地12.關于東北地區內部不同區域農業發展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平原區面向國內大宗農產品需求市場,繼續強化商品糧、大豆等大宗農產品生產B.平原區發展的方向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C.西部草原區的發展方向是多元開發特色農產品,在半山區實現“立體開發”D.山區農業發展方向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13.東北三省地處中國東北方向,自古以來,就泛稱“東北”,而明代以后又俗稱“關東”,清朝時期至今也稱之為東三省。東北三省具有綜合的工業體系,下列不屬于東北三省重要的綜合型工業中心的是( )。A.哈爾濱 B.長春 C.鞍山 D.大連14.土壤以肥沃的黑土著稱的平原是(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15.我國東北三省的簡稱自北向南依次是( )A.遼、吉、黑 B.吉、遼、黑 C.黑、吉、遼 D.遼、黑、吉16.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分別指( )A.長白山烏蘇里江 B.長白山黑龍江C.大興安嶺黑龍江 D.大興安嶺松花江二、材料分析題17.(2020七下·杭州期末)閱讀下邊我國東北地區略圖。回答下列問題。(1)填出圖中字母分別代表地理事物名稱甲 (山脈) 乙 (平原)丙 (河流)丁 (國家)(2)該地區的降水分布有何特點?其原因是什么?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東北地區有一片人跡罕至的荒原,被稱為“北大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動員和鼓勵十幾萬部隊轉業官兵和數十萬城市青年到那里墾荒,一共開墾耕地2000萬公頃,建立起中國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糧基地。每年運出的糧食達65億千克,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北大倉”。(1)北大荒位于我國哪一平原?當地的主要農作物有哪些?(2)結合美國中部平原地區的農業生產情況,談談發展商品性農業的必要條件。(3)根據所學知識,簡要概括大平原上人們的生活。19.(2020七下·溫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第幾級階梯?(2)白山水電站發電量最大的季節是什么季,這主要是原因是什么?(3)五常市是我國優質大米的重要產區,據圖分析當地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20.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小興安嶺屬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嚴寒、干燥而漫長;春季回暖快;夏季溫熱濕潤;秋季短暫、降溫迅速。最冷月為1月,氣溫﹣20℃~﹣25℃,最熱月為7月,氣溫20℃~21℃,極端最高氣溫為35℃。全年≥10℃活動積溫1800℃~2400℃,無霜期90~120天。年平均日照數2355~2400小時。年降雨量550~67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干濕指數1.13~0.92,屬濕潤地區。小興安嶺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繁衍生長著紅松等許多珍貴樹木,成為國家重點用材林基地。林區面積1206萬公頃,其中森林面積500多萬公頃,森林蓄積量約4.5億立方米,目前紅松蓄積量4300多萬立方米,占全國紅松總蓄積量的一半以上,素有“紅松故鄉”之美稱。小興安嶺還生長著落葉松、樟子松和“三大硬闊”(胡桃楸、水曲柳、黃菠蘿)。在叢山密林中,棲息著許多珍禽異獸,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許多山脈底下埋藏著銅、鐵、鉛、鋅、金等金屬礦產資源,已開采的有十多種。小興安嶺西側為全國著名的五大連池火山群,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地下礦產豐富,以黃金最為突出。(1)結合材料,說說小興安嶺的自然環境特點。(2)結合材料,談談怎樣才能做到林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區水草豐美,濕地面積廣大,野生動植物種群繁多,被稱為生態的凈土。材料二:東北地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圖(1)東北地區氣候冷濕,冬季呈現出“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冰雪世界。試分析該地區冬季寒冷的原因。(2)說明三江源所在區域擁有豐富太陽能資源的原因。(3)簡述圖中②工業基地形成的有利條件。(4)東北地區圖中的鐵路線名稱是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主要位于我國的 省。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FSC是森林管理委員會,“林下木耳栽培”是實現森林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的一種措施,從而保護森林資源,促進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FSC,森林管理委員會,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致力于促進全球社會責任的森林管理。FSC 任務旨在促進對環境負責、對社會有益和在經濟上可行的森林經營活動。“林下木耳栽培”是實現森林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的一種措施,從而保護森林資源,促進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答案】2.B3.C【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點評】水繞山環、沃野千里是東北地區地面結構的基本特征,土質以黑土為主,是形成大經濟區的自然基礎。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中溫帶與寒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東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從濕潤區、半濕潤區過渡到半干旱區。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①②③地區分別是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地。因此,它們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林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①礦產資源豐富,農業、水利資源豐富,②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山環水繞的格局十分明顯,③寒冷又潮濕是本地區最明顯的氣候特征,④交通十分便利,鐵路縱貫南北,公路四通八達,②③④,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4.【答案】A【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長春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種植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長春氣溫較低,不適宜 種植鮮花、熱帶水果、各種經濟作物;以平原為主,不適宜發展畜牧業;商業、運輸業、旅游業等不屬于農業部門。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長春近郊的農民適合發展的農業部門,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理解解答即可。5.【答案】D【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平原發展商品糧基地的優勢條件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機械化程度高,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農作物一年一熟是不利條件。故答案為:D。【點評】根據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的有利條件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光照充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農業基礎好,勞動力豐富,其中東北平原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就是我國的兩個商品糧基地,進行分析解答。6.【答案】D【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春小麥、大豆、甜菜都適合在三江平原種植,甘蔗需要的熱量多,在三江平原不適合種植,甘蔗主要分布在我國南部沿海地區,D對,ABC錯。故答案為:D。【點評】東北地區位于我國的東北部,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其地表結構呈山環水繞、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勢,外圍是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等流域低地,中間是山地和丘陵,內部則是廣闊的平原。7.【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三省包括我國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是我國緯度最高、冬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土壤肥沃,農業發展的不利之處是熱量不足。故答案為:B。【點評】東北三省位于我國的北部,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其地表結構呈山環水繞、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勢,外圍是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等流域低地,中間是山地和丘陵,內部則是廣闊的平原。8.【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地區憑借豐富的煤、鐵、石油等自然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良好的工業基礎,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東北地區科學技術不很發達,人才不密集。故答案為:B。【點評】東北三省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較好的工業基礎,獨特的發展歷程,使東北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豐富的礦產資源。9.【答案】C【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東北三省地區:①山環水繞,沃野千里,②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④農業機械化水平高,是我國小麥、棉花、雜糧的主要產區, ①②④正確。③摔跤、滑冰是人們最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錯誤。摔跤是蒙古族人們的體育項目。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0.【答案】A【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三省是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被稱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故答案為:A。【點評】東北三省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較好的工業基礎,獨特的發展歷程,使東北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豐富的礦產資源。11.【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我國東北地區的省區有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該地區主要的地形區有東北平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脈等,故東北地區主要的地形類型是平原和山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2.【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我國東北平原區的發展的方向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西部草原區的發展方向是發展畜牧業.山區農業發展方向是多元開發特色農產品,在半山區實現“立體開發”.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3.【答案】C【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 哈爾濱、長春、大連、沈陽東北三省重要的綜合型工業中心:大連的優勢是有海港,進出口方便;沈陽位于東北陸路運輸的核心地帶,工業發達;長春交通方便;哈爾濱的貨物走沈陽或者陸路運輸到俄羅斯方便.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東北三省又稱“東三省”,為東北清朝末年以后的三個行政區,與地理文化上的東北地區沒有關系,只是東北地區其中三個省級行政單位的總稱,其名稱和范圍有所變化。在當代中國,東北三省為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14.【答案】A【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我國以肥沃黑土著稱的平原是東北平原。故答案為:A。【點評】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中溫帶與寒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東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漸減少,從濕潤區、半濕潤區過渡到半干旱區。東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現出山水環繞,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東北地區有面積廣大的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農業發達,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15.【答案】C【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我國東北三省的簡稱自北向南依次是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其簡稱依次是黑、吉、遼。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注意區分東北三省和東北地區。東北地區除了東北三省之外還有內蒙自治區的東北部。16.【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分別指長白山和黑龍江,其中長白山位于我國與朝鮮交界處,黑龍江是我國與俄羅斯的界河。故答案為:B。【點評】東北大部分地區位于長白山以西,黑龍江以南,故用“白山黑水”之間泛指東北地區。17.【答案】(1)大興安嶺乙;東北平原丙;黑龍江丁;俄羅斯(2)降水分布特點:東多西少(東南多西北少),原因:東部溫帶季風氣候,靠近海洋,降水豐富,西部溫帶大陸性氣候,遠離海洋,降水稀少。【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甲是大興安嶺(山脈), 乙是東北平原(平原),丙是黑龍江(河流),丁是俄羅斯(國家)。(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地區的降水分布特點:東多西少(東南多西北少),原因:東部溫帶季風氣候,靠近海洋,降水豐富,西部溫帶大陸性氣候,遠離海洋,降水稀少。【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8.【答案】(1)東北平原。大豆 、小麥.玉米。(2)大面積耕種;高度機械化;人口少,商品率高;發達的交通和倉儲條件;等等。(3)答案提示:可以從食物交通、住宿等方面概括。【知識點】東北三省;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大荒位于我國東北平原,當地的主要農作物有。大豆 、小麥.玉米。(2)、結合美國中部平原地區的農業生產情況,發展商品性農業的必要條件有:大面積耕種;高度機械化;人口少,商品率高;發達的交通和倉儲條件;等等。(3)、根據所學知識,簡要概括大平原上人們的生活。答案提示:可以從食物交通、住宿等方面概括。【點評】美國中部適宜發展商品化農業的優勢:1,發達的科技;2,機械化水平高;3,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交通網;4,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深厚;5,雨熱同期,利于農作物生長;6,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如密西西比河);7,地廣人稀,適宜大面積商品化農業。19.【答案】(1)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2)一年中,夏季發電量最大。因為夏季降水最為豐沛,河流水量最大(3)地處東北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花江流經,灌溉水源充足。【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2)白山水電站夏季發電量最大。因為夏季降水最為豐沛,河流水量最大。(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常市地處東北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花江流經,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種植。【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20.【答案】(1)小興安嶺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熱濕潤,降雨集中在夏季,屬溫潤地區.(2)發展森林食品、旅游業、林下養殖業【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 (1)、結合材料可知, 小興安嶺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熱濕潤,降雨集中在夏季,屬溫潤地區。(2)、 根據材料可知,要想可持續發展林區經濟,可以圍繞森林資源發展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也可以堅持合理撫育和合理經營管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故答案為: 發展森林食品、旅游業、林下養殖業 。【點評】小興安嶺,亞洲東北部興安嶺山系西北-東南走向山脈之一。是東北地區東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總稱。 小興安嶺屬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嚴寒、干燥而漫長;春季回暖快;夏季溫熱濕潤;秋季短暫、降溫迅速。21.【答案】(1)緯度高,氣候寒冷;靠近冬季風的源地。(2)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3)煤、鐵、石油等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發展歷史悠久,工業基雄厚。(4)京哈線;青海【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地區位于中國東北部,地處東北亞的核心位置,東、北兩面與朝鮮及俄羅斯為鄰;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連河北省,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東北地區是我國緯度位置最高的區域,同時又緊鄰亞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風源地,所以冬季的東北,呈現出“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冰雪世界。(2)三江源所在區域擁有豐富太陽能資源的原因是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日照強。(3)圖中②工業基地形成的有利條件是煤鐵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工業歷史悠久,市場廣闊。(4)我國交通運輸發達,從圖中可知,東北地區圖中的鐵路線名稱是京哈線;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和三江生態最敏感的地區。【點評】(1)東北地理位置范圍: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簡稱“東北三省”。海陸位置:東北地區位于中國東北部,地處東北亞的核心位置,東、北兩面與朝鮮及俄羅斯為鄰;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連河北省,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緯度位置: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暖溫帶、中溫帶與寒溫帶,主要位于中溫帶。(2)東北城市分布特點: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線沿線地區,特別是哈大線、濱洲線、濱綏線沿線。主要城市:北部中心城市哈爾濱:工業發達,重要鐵路樞紐;中部中心城市長春:是中國著名的汽車制造基地;南部中心城市沈陽:是該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 / 1人文地理下冊5.1.1 紅松之鄉 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某校學生開展歷史與社會項目化學習,項目主要涉及“FSC標志”“林下木耳栽培”等。據此推斷該項目化學習的主題是( )A.小興安嶺種植紅松原因 B.認識伊春市的地理位置C.紅松之鄉的可持續發展 D.了解東北地區生活方式【答案】C【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FSC是森林管理委員會,“林下木耳栽培”是實現森林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的一種措施,從而保護森林資源,促進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FSC,森林管理委員會,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致力于促進全球社會責任的森林管理。FSC 任務旨在促進對環境負責、對社會有益和在經濟上可行的森林經營活動。“林下木耳栽培”是實現森林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的一種措施,從而保護森林資源,促進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20七下·西湖期末)讀東北地區圖,回答下題。2.圖中①②③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3.關于東北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礦產資源短缺,農業、水利資源豐富②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山環水繞的格局十分明顯③寒冷又潮濕是本地區最明顯的氣候特征④交通十分便利,鐵路縱貫南北,公路四通八達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2.B3.C【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點評】水繞山環、沃野千里是東北地區地面結構的基本特征,土質以黑土為主,是形成大經濟區的自然基礎。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中溫帶與寒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東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從濕潤區、半濕潤區過渡到半干旱區。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①②③地區分別是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地。因此,它們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林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①礦產資源豐富,農業、水利資源豐富,②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山環水繞的格局十分明顯,③寒冷又潮濕是本地區最明顯的氣候特征,④交通十分便利,鐵路縱貫南北,公路四通八達,②③④,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4.農業發展,受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共同影響,長春近郊的農民適合發展的農業部門是( )A.種植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B.種植鮮花、熱帶水果、各種經濟作物C.種植蔬菜、花卉,發展魚、肉、乳、禽、蛋生產D.從事商業、運輸業、旅游業等工作【答案】A【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長春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種植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長春氣溫較低,不適宜 種植鮮花、熱帶水果、各種經濟作物;以平原為主,不適宜發展畜牧業;商業、運輸業、旅游業等不屬于農業部門。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長春近郊的農民適合發展的農業部門,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理解解答即可。5.東北三省氣候寒冷,卻是我國生產商品糧最多的農業基地,以下不是東北農業發展有利條件的是( )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B.機械化程度高C.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 D.農作物一年一熟【答案】D【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平原發展商品糧基地的優勢條件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機械化程度高,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農作物一年一熟是不利條件。故答案為:D。【點評】根據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的有利條件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光照充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農業基礎好,勞動力豐富,其中東北平原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就是我國的兩個商品糧基地,進行分析解答。6.下列作物不適合在三江平原種植的是( )A.春小麥 B.大豆 C.甜菜 D.甘蔗【答案】D【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春小麥、大豆、甜菜都適合在三江平原種植,甘蔗需要的熱量多,在三江平原不適合種植,甘蔗主要分布在我國南部沿海地區,D對,ABC錯。故答案為:D。【點評】東北地區位于我國的東北部,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其地表結構呈山環水繞、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勢,外圍是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等流域低地,中間是山地和丘陵,內部則是廣闊的平原。7.東北三省包括( )A.黑龍江、吉林、內蒙古自治區 B.黑龍江、吉林、遼寧C.吉林、遼寧、河北 D.黑龍江、遼寧、河北省【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三省包括我國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是我國緯度最高、冬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土壤肥沃,農業發展的不利之處是熱量不足。故答案為:B。【點評】東北三省位于我國的北部,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其地表結構呈山環水繞、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勢,外圍是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等流域低地,中間是山地和丘陵,內部則是廣闊的平原。8.東北地區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下列哪項不屬于東北發展重工業的有利條件( )A.礦產資源豐富,可就地取材B.科學技術發達,人才密集C.鐵路網密集,出海便利D.重工業發展較早,工業基礎較好【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地區憑借豐富的煤、鐵、石油等自然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良好的工業基礎,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東北地區科學技術不很發達,人才不密集。故答案為:B。【點評】東北三省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較好的工業基礎,獨特的發展歷程,使東北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豐富的礦產資源。9.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描述與我國東北三省地區相符的是( )①山環水繞,沃野千里②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③摔跤、滑冰是人們最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④農業機械化水平高,是我國小麥、棉花、雜糧的主要產區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東北三省地區:①山環水繞,沃野千里,②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④農業機械化水平高,是我國小麥、棉花、雜糧的主要產區, ①②④正確。③摔跤、滑冰是人們最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錯誤。摔跤是蒙古族人們的體育項目。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0.東北三省是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被稱為( )A.“新中國工業的搖籃” B.工業的發源地C.輕工業生產基地 D.“亞洲的硅谷”【答案】A【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三省是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被稱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故答案為:A。【點評】東北三省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較好的工業基礎,獨特的發展歷程,使東北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豐富的礦產資源。11.東北三省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和山地 B.山地和平原 C.高原和盆地 D.平原和盆地【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我國東北地區的省區有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該地區主要的地形區有東北平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脈等,故東北地區主要的地形類型是平原和山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2.關于東北地區內部不同區域農業發展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平原區面向國內大宗農產品需求市場,繼續強化商品糧、大豆等大宗農產品生產B.平原區發展的方向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C.西部草原區的發展方向是多元開發特色農產品,在半山區實現“立體開發”D.山區農業發展方向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我國東北平原區的發展的方向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西部草原區的發展方向是發展畜牧業.山區農業發展方向是多元開發特色農產品,在半山區實現“立體開發”.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3.東北三省地處中國東北方向,自古以來,就泛稱“東北”,而明代以后又俗稱“關東”,清朝時期至今也稱之為東三省。東北三省具有綜合的工業體系,下列不屬于東北三省重要的綜合型工業中心的是( )。A.哈爾濱 B.長春 C.鞍山 D.大連【答案】C【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 哈爾濱、長春、大連、沈陽東北三省重要的綜合型工業中心:大連的優勢是有海港,進出口方便;沈陽位于東北陸路運輸的核心地帶,工業發達;長春交通方便;哈爾濱的貨物走沈陽或者陸路運輸到俄羅斯方便.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東北三省又稱“東三省”,為東北清朝末年以后的三個行政區,與地理文化上的東北地區沒有關系,只是東北地區其中三個省級行政單位的總稱,其名稱和范圍有所變化。在當代中國,東北三省為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14.土壤以肥沃的黑土著稱的平原是(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答案】A【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我國以肥沃黑土著稱的平原是東北平原。故答案為:A。【點評】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中溫帶與寒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東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漸減少,從濕潤區、半濕潤區過渡到半干旱區。東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現出山水環繞,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東北地區有面積廣大的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農業發達,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15.我國東北三省的簡稱自北向南依次是( )A.遼、吉、黑 B.吉、遼、黑 C.黑、吉、遼 D.遼、黑、吉【答案】C【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我國東北三省的簡稱自北向南依次是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其簡稱依次是黑、吉、遼。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注意區分東北三省和東北地區。東北地區除了東北三省之外還有內蒙自治區的東北部。16.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分別指( )A.長白山烏蘇里江 B.長白山黑龍江C.大興安嶺黑龍江 D.大興安嶺松花江【答案】B【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分別指長白山和黑龍江,其中長白山位于我國與朝鮮交界處,黑龍江是我國與俄羅斯的界河。故答案為:B。【點評】東北大部分地區位于長白山以西,黑龍江以南,故用“白山黑水”之間泛指東北地區。二、材料分析題17.(2020七下·杭州期末)閱讀下邊我國東北地區略圖。回答下列問題。(1)填出圖中字母分別代表地理事物名稱甲 (山脈) 乙 (平原)丙 (河流)丁 (國家)(2)該地區的降水分布有何特點?其原因是什么?【答案】(1)大興安嶺乙;東北平原丙;黑龍江丁;俄羅斯(2)降水分布特點:東多西少(東南多西北少),原因:東部溫帶季風氣候,靠近海洋,降水豐富,西部溫帶大陸性氣候,遠離海洋,降水稀少。【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甲是大興安嶺(山脈), 乙是東北平原(平原),丙是黑龍江(河流),丁是俄羅斯(國家)。(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地區的降水分布特點:東多西少(東南多西北少),原因:東部溫帶季風氣候,靠近海洋,降水豐富,西部溫帶大陸性氣候,遠離海洋,降水稀少。【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東北地區有一片人跡罕至的荒原,被稱為“北大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動員和鼓勵十幾萬部隊轉業官兵和數十萬城市青年到那里墾荒,一共開墾耕地2000萬公頃,建立起中國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糧基地。每年運出的糧食達65億千克,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北大倉”。(1)北大荒位于我國哪一平原?當地的主要農作物有哪些?(2)結合美國中部平原地區的農業生產情況,談談發展商品性農業的必要條件。(3)根據所學知識,簡要概括大平原上人們的生活。【答案】(1)東北平原。大豆 、小麥.玉米。(2)大面積耕種;高度機械化;人口少,商品率高;發達的交通和倉儲條件;等等。(3)答案提示:可以從食物交通、住宿等方面概括。【知識點】東北三省;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大荒位于我國東北平原,當地的主要農作物有。大豆 、小麥.玉米。(2)、結合美國中部平原地區的農業生產情況,發展商品性農業的必要條件有:大面積耕種;高度機械化;人口少,商品率高;發達的交通和倉儲條件;等等。(3)、根據所學知識,簡要概括大平原上人們的生活。答案提示:可以從食物交通、住宿等方面概括。【點評】美國中部適宜發展商品化農業的優勢:1,發達的科技;2,機械化水平高;3,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交通網;4,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深厚;5,雨熱同期,利于農作物生長;6,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如密西西比河);7,地廣人稀,適宜大面積商品化農業。19.(2020七下·溫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第幾級階梯?(2)白山水電站發電量最大的季節是什么季,這主要是原因是什么?(3)五常市是我國優質大米的重要產區,據圖分析當地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答案】(1)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2)一年中,夏季發電量最大。因為夏季降水最為豐沛,河流水量最大(3)地處東北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花江流經,灌溉水源充足。【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2)白山水電站夏季發電量最大。因為夏季降水最為豐沛,河流水量最大。(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常市地處東北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花江流經,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種植。【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20.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小興安嶺屬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嚴寒、干燥而漫長;春季回暖快;夏季溫熱濕潤;秋季短暫、降溫迅速。最冷月為1月,氣溫﹣20℃~﹣25℃,最熱月為7月,氣溫20℃~21℃,極端最高氣溫為35℃。全年≥10℃活動積溫1800℃~2400℃,無霜期90~120天。年平均日照數2355~2400小時。年降雨量550~67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干濕指數1.13~0.92,屬濕潤地區。小興安嶺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繁衍生長著紅松等許多珍貴樹木,成為國家重點用材林基地。林區面積1206萬公頃,其中森林面積500多萬公頃,森林蓄積量約4.5億立方米,目前紅松蓄積量4300多萬立方米,占全國紅松總蓄積量的一半以上,素有“紅松故鄉”之美稱。小興安嶺還生長著落葉松、樟子松和“三大硬闊”(胡桃楸、水曲柳、黃菠蘿)。在叢山密林中,棲息著許多珍禽異獸,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許多山脈底下埋藏著銅、鐵、鉛、鋅、金等金屬礦產資源,已開采的有十多種。小興安嶺西側為全國著名的五大連池火山群,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地下礦產豐富,以黃金最為突出。(1)結合材料,說說小興安嶺的自然環境特點。(2)結合材料,談談怎樣才能做到林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答案】(1)小興安嶺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熱濕潤,降雨集中在夏季,屬溫潤地區.(2)發展森林食品、旅游業、林下養殖業【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 (1)、結合材料可知, 小興安嶺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熱濕潤,降雨集中在夏季,屬溫潤地區。(2)、 根據材料可知,要想可持續發展林區經濟,可以圍繞森林資源發展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也可以堅持合理撫育和合理經營管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故答案為: 發展森林食品、旅游業、林下養殖業 。【點評】小興安嶺,亞洲東北部興安嶺山系西北-東南走向山脈之一。是東北地區東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總稱。 小興安嶺屬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嚴寒、干燥而漫長;春季回暖快;夏季溫熱濕潤;秋季短暫、降溫迅速。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區水草豐美,濕地面積廣大,野生動植物種群繁多,被稱為生態的凈土。材料二:東北地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圖(1)東北地區氣候冷濕,冬季呈現出“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冰雪世界。試分析該地區冬季寒冷的原因。(2)說明三江源所在區域擁有豐富太陽能資源的原因。(3)簡述圖中②工業基地形成的有利條件。(4)東北地區圖中的鐵路線名稱是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主要位于我國的 省。【答案】(1)緯度高,氣候寒冷;靠近冬季風的源地。(2)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3)煤、鐵、石油等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發展歷史悠久,工業基雄厚。(4)京哈線;青海【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東北地區位于中國東北部,地處東北亞的核心位置,東、北兩面與朝鮮及俄羅斯為鄰;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連河北省,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東北地區是我國緯度位置最高的區域,同時又緊鄰亞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風源地,所以冬季的東北,呈現出“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冰雪世界。(2)三江源所在區域擁有豐富太陽能資源的原因是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日照強。(3)圖中②工業基地形成的有利條件是煤鐵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工業歷史悠久,市場廣闊。(4)我國交通運輸發達,從圖中可知,東北地區圖中的鐵路線名稱是京哈線;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和三江生態最敏感的地區。【點評】(1)東北地理位置范圍: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簡稱“東北三省”。海陸位置:東北地區位于中國東北部,地處東北亞的核心位置,東、北兩面與朝鮮及俄羅斯為鄰;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連河北省,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緯度位置: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暖溫帶、中溫帶與寒溫帶,主要位于中溫帶。(2)東北城市分布特點: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線沿線地區,特別是哈大線、濱洲線、濱綏線沿線。主要城市:北部中心城市哈爾濱:工業發達,重要鐵路樞紐;中部中心城市長春:是中國著名的汽車制造基地;南部中心城市沈陽:是該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文地理下冊5.1.1 紅松之鄉 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人文地理下冊5.1.1 紅松之鄉 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