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思想品德總復習第一單元第一課公平正義復習課專用1.公平意味著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既要承擔應分擔的 ,又能得到應得到的 。即公平要求對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都要實現 和 的 和 ?! ?br/>2. 是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br/>3.社會公平主要表現為社會為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提供 ,并使每個人都能夠按照 得到 。 4.為什么要維護社會公平? ⑴ ⑵⑶ ?5.凡是有利于 ,有利于 和 的行為,都是正義行為。反之,就是非正義的行為。 6.正義要求 都必須遵守社會生活中的 , 可以例外。 3.正義行為應得到政府、社會及人們的 和 。非正義行為必然遭到 或 。 4.如何把自己培養成有較強正義感的人? ⑴ ⑵ ⑶ ⑷ ⑸ 第二課責任復習課專用 1.有了 就有了責任。不同的人在社會關系中的 不同, 就不同?! ?br/>2.責任是對一個人 的要求,它產生于 之中,表現在 。 3..承擔責任會付出怎樣的代價? ⑴ ⑵ ⑶ ⑷ 4.積極承擔責任對個人和社會有哪些好處? ① ② ③ ④⑤ 5.不承擔責任的后果:不承擔責任給 、 和 都會帶來種種不良后果,必然會受到 ,嚴重的還要受到 。 6.如何做負責任的公民,贏得社會的贊成票? ⑴ ① ② ③ ? ⑵ ⑶ ① ② ③ 第二單元第三課黨的領導復習課專用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實現了由 到 、再由 到 的歷史性跨越?! ?br/>2. 和 是綜合國力中的決定性因素。 3.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現在已躋身 行列?! ?br/>4. 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 ?br/>5.中國共產黨能夠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源于她的 。 6.中國共產黨是 的先鋒隊,是 的先鋒隊。 7.“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 ? ? ? 8.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至少說明4條) ? ? ? 9.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 道路,形成了 理論體系。高舉 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 和這個 。 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 、 以及 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11.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第四課經濟制度復習課專用我國的經濟成分有 公有制經濟包括 ;非公有制經濟包括 。 3.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是 、 。 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 決定的?! ?br/>4.為什么要堅持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⑴根本原因:我國 決定。⑵地位:公有制經濟—— ? 非公有制經濟—— ? ⑶作用:公有制經濟—— ? ? 非公有制經濟—— ? ⑷社會主義根本任務: 根本目的:衡量工作是非得失的標準: 5.在我國現階段,確立 的分配原則,實行 的分配制度。 6.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 ?! ?br/>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 。 7.共同富裕:現階段,我國的 和 允許并鼓勵一部分人通過 和 先富起來,然后 ,逐步實現 。 8.我們要毫不動搖地 ?! ?br/>毫不動搖地 ?! ?br/>9.為什么要堅持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 ⑴原因:與我國現階段的 相適應,實行 的分配制度。 ⑵意義:①有利于 ②有利于 ③有利于 ④有利于 ? 第五課政治制度復習課專用 1. 戰略 1.在我國, 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 。我國的權力機關是 ,它包括 和 。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 ,它行使 、 、 、 ?! ?br/>2.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都由 產生,他們對 ,又要接受 。 3.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它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 和 ,它有力地保證了 。 4.我國各民族形成了 的新型民族關系?! ?br/>5.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一項 ,也是我國一項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在 下設立自治機關,行使 ,依照 和 的規定,根據 的實際情況, 地管理 、 的 事務?! ?br/>6. 民族區域自治意義:解決了 維護了保障了 第三單元第六課黨的路線復習課專用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 ,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 、 、 、 的 國家而奮斗。其核心內容是 ?! ?br/>黨的基本路線體現了 是黨和國家的 ,是實現科學發展的 。 P67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 ,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 ;P69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 年我國 基本完成到 ( 年)基本實現 的主要特征就是 ?! ?br/>3.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工程是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以 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 并 這個中心?! ?br/>4. 是我國當前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br/>5.為什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的重要性) ? 6. 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br/> 是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7.為什么要堅持改革? ⑴改革是 ⑵ ? ? ⑶ ? ? 8.改革的目的: 9.改革的性質: 10.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途徑是 和 。有效方式是: 11.為什么要堅持對外開放? ⑴對外開放是 ⑵ ⑶ 第七課科技創新復習課專用 戰略 戰略 (一)原因 1.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⑴ ⑵ ⑶ 2.教育的重要性? ⑴ ⑵ ⑶ ⑷ 3.科教興國的必要性4.科教興國的重要性(二)對策1.創新的重要性及方法 ⑴創新是一個民族的 ,是國家興旺發達的 ??茖W技術的本質是 ?!?br/>⑵我國要提高科技水平,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超發達國家,關鍵是靠 。 方法:2.教育創新的重要性及方法 ⑴重要性 ⑵方法 ? 3.怎樣做創新型人才? ⑴轉變 ?! ?br/>⑵落實 行動。 ⑶樹立 第八課可持續發展復習課專用4. 戰略,落實 觀(一)原因1.我國的人口形勢及影響 ?! ?br/>2.資源形勢及原因:我國自然資源 、 ,但 少,資源 ?! ?br/>原因:3.環境形勢及危害: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是:總體在 ,局部在 , 遠遠趕不上 , 逐漸擴大。危害: 4.戰略必要性: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是 、 、 的。 增長過快,對 的需求和消耗隨之 ,就會造成 和 ;而 和 ,又會阻礙 和危害 。正確處理好 、 、 與 之間的關系,就要走 之路。 5.戰略重要性 ? (二)對策 1.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 。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是 , 。具體要求是提倡 ?! ?br/>2.實行 利國利民,是每個公民的 ,也是法律規定的 。 3.相關法律及國策法律:國策:4.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國家(政府)應如何做? 5.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青少年能做些什么?第九課民族精神復習課專用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2弘揚民族精神的意義①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 ,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 。②.民族精神對內具有 的作用,對外具有 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從來就是衡量一個國家 的重要尺度?! ?br/>③.在我國 和 的關鍵時期,繼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全國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強大的 ,以 的精神狀態不斷奪取新勝利,實現現代化?! ?br/>3.國家如何在文化建設中弘揚、培育民族精神? ? 6.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對青少年有何要求? 第四單元第十課理想復習課專用1. 現階段我國人民的共同理想: 內容:依據:作用:反映了:2.為實現共同理想是我國制定“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2.共同理想我們實現了2步,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水平( 小康)的特點是: 、 、 ?! ?br/>3.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要在本世紀 年(即到 年)使 、 、 、 、 、 。4.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明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有關新要求: ⑴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 發展。實現 國內生產總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 番?! ?br/>⑵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 和 。⑶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 。⑷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 。⑸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 和 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5.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 步戰略目標 的 的發展階段。(P119最后一段) 6實現理想的方法------艱苦奮斗(1)意義、①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才能 。②、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是 。③、它是由我國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 。④、它是由激烈的國際競爭決定的 ,西方敵對勢力 。⑤、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只有 ,才能排除萬難,戰勝風險,取得新的勝利,迎接 。7.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如何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8.今天我們提倡艱苦奮斗,并不是提倡 ,而是反對 和 。這樣做既是為了 ,又是為了 。第十一課世界中的中國理想復習課專用1、當今世界的主題2、當今世界的主流3、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4、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國際地位、作用⑴國際地位: ? ⑵國際作用: ①經濟方面: ? ? ②政治方面: 5、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1)機遇:(2)挑戰:(3)對策6、青少年如何樹立全球意識 第十二課升學就業復習課專用學習“累”的原因:2.考試焦慮現象的表現、及應對措施2、我國就業方式: 、 、 。3、如何選擇職業? 4、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數以億計的 、數以千萬計的 和一大批 。全國人民共同理想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靠的是無數 ?!?br/>5、人才的含義只要具有一定的 或 ,能夠進行 ,為我國 、 、 建設作出積極貢獻的人,都全社會所尊重的人才。6、怎樣立志成才?成才的關鍵是靠自己的 和 。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努力做到堅持 與 的統一,堅持 與 的統一,堅持 與 的統一,堅持 與 的統一,這是我們全面發展、成為有用人才的有效方式和途徑?! ?br/>7、怎樣正確理解人生有價值的追求?⑴有價值的追求主要表現在 、 、 三個方面,有了這三個方面的追求,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才能實現 。⑵不懈追求,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 做起?! ?br/>⑶不懈追求,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 開始,從 做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