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5課 《三大改造》教材地位、作用本課選自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第 5 課, 本課內容較多, 但知識框架非常清晰。 主要由農業、 手工業合作化和公私合營兩個子目構成。 前者講述新中國成立后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后者則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本課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上接第四課《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三大改造為工業化起步創造了條件, 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接第六課《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三大改造作為新中國探索社會主義的重要歷程, 做出了重大貢獻與犧牲。 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正式確立, 正確地把握三大改造的必然性和其中的失誤, 對于學生正確地領會中國現代史, 有著重要意義。主題與課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課標要求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國1956年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農村土地改革后的情況和在農村走集體化道路的必要性; 掌握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和意義。 掌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方式、 方法并分析其原因。②綜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對比三大改造方式的變化, 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 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 理解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閱讀, 培養學生處理和提煉歷史信息的能力; 利用影像資料對教學資源進行補充, 培養學生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 活躍課堂氣氛, 調動學生積極性, 使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從而突出重點、 突破難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讓學生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使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變, 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同時認識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并在過渡中, 我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三大改造的形式, 農業、 手工業走合作化道路, 建立生產合作社,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實行公私合營和全行業公私合營。教學難點:三大改造的實質, 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社會變革。評價任務任務一:通過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了解農村土地改革后的情況和在農村走集體化道路的必要性; 掌握三大改造的過程和意義。培養學生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任務二:通過本課的學習,掌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方式、 方法并分析其原因;資源與建議準備: 在課前我將收集相關的圖片、 視頻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布置學生預習、收集資料, 并給全班同學進行分組;建議:教法指導:本著 “以生為本” 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讀書指導法” 、 “合作探究法” 、 “興趣激勵法” 等多種教學方法,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 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 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 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 。學法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 視頻觀摩、 分析歸納等學法, 調動學生多重感官, 達到“看——思——議” 的有機結合, 共同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學習過程(本課的教學過程:第一環節: 圖片導入 激發興趣。學習的積極性提高, 帶著疑問進入到新課學習。;第二環節: 熟悉課文, 了解這堂課的主要內容。 分析原因, 知道方式,了解進程。;第三環節: 自主探究 課堂總結;第四環節課堂檢測。)一、 新課導入多媒體展示圖片:大屏幕展示同仁堂圖片,介紹該品牌企業創辦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藥品貨真價實而聞名于海內外。1954年經營該品牌老店的經理樂松生響應號召,把該店交給了國家,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第5課《三大改造》。二、 出示題目及目標(見上)三、講授新課一、農業、手工業合作化:(一)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并結合材料,分析歸納農業合作化的必要性。展示材料:已知3億人,要分7億畝土地和 297萬頭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畝?多少人可分得一頭耕畜?學生回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畝,約1000人可分得一頭耕畜。農民土地私有制后來卻覺得很費力。教師總結:分散個體經營影響農業生產發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需要;農民也有進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閱讀教材有關內容,分析歸納農業合作化的概況:學生根據課本內容找出改造形式: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教師總結:1955年,全國掀起了農業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國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合作生產。3.過渡:農業合作化運動,推動了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思考: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進行的?手工業改造的結果如何?提示:(1)方式:建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2)結果: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4.過渡:黨和政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對農業、手工業的改造是不同的,這不僅表現在態度上,也表現在形式上,而且還有獨創。那么具體情況如何呢?二、公私合營:1.展示材料: 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財產被沒收,但民族資產階級在革命的過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財產沒收顯然有失公允,可不沒收,他們又存在剝削,顯然與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教師提問:怎么辦呢?學生回答: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公私合營學生根據表格完成內容:教師補充:(1)公私合營是指公私雙方共同經營企業,公方代表居于領導地位。(2)在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2.俗話說“金無足赤”,三大改造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的。結合材料分析,三大改造在改造的過程當中有什么缺點?(1)展示材料:材料一:在農業合作化高潮中存在著指導工作上的缺點,主要表現在要求過急,追求速度,初級社還未鞏固就急急忙忙搞高級社,使初級社的優越性沒有來得及充分發揮;經營管理形式過于簡單劃一,完全否定了家庭經營的形式,不注意搞多種經營,統得過于死板;由于改造速度太快,高級社的管理人員太多,而且能力偏低,沒有得到及時培訓提高;另外還出現強迫農民入社,貧富拉平等平均主義等現象。材料二:辦大社,并大社,結果造成各種消極現象,如生產品種減少,產品質量下降,使得人民群眾生活感到不便。具體來說:步子太快,工作粗糙,在公私合營時“裁并”的企業、商業網點太多,使得門市部、零售點太少;大量沒有剝削的小商販、小業主也當作剝削者資產階級分子進行公私合營;對資本主義企業經營管理上的有益經驗,注意吸收不夠;對原有工商業者的處理欠妥當,沒有使他們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劉芃、朱漢國主編:《歷史學習精要》(2)學生回答:在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3)教師補充:三大改造后期雖然存在這些缺點,但是它對于整個三大改造來說是瑕不掩瑜,中國人民通過三大改造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成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個體農民、手工業者轉變為合作化的農民和手工業者,絕大多數資本家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在我國存在了幾千年的階級剝削制度被消滅,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邁向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3.小組合作探究:為什么說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就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了?提示: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使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跨入了社主義社會,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課堂總結】三大改造是我黨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為解放發展生產力所作出的唯一正確選擇,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隨著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農民已經由個體農民轉變為合作化的農民,資產階級已經處在消滅的過程中,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已經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我國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解決,幾千年來階級剝削的歷史已經基本結束,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新中國步入正確的軌道。【板書設計】{設計目的}本節課板書, 利用框架結構形象、 直觀展示本節課知識, 具有系統性、 概括性特點、 利于學生掌握記憶, 同時形成整體性的認識。課堂檢測一、選擇題:1.(2021 年河北) 下面統計圖中的“某時段” 應是( )(指向任務一)某時段我國工業總產值中部分經濟成分所占比重統計圖A. 1911-1918 年 B. 1949-1956 年 C. 1958-1965 年 D. 1978-1985 年【答案】 B2.(2019年江蘇鎮江)下圖是1957年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題為《入社》的紀念郵票,這里的“社”指的是( )(指向任務一)A.農業生產合作社 B.農村供銷合作社 C.農村人民公社 D.聯產承包小組【答案】A3.(2021 年吉林) 歷史實踐證明,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指向任務一)A. 西藏和平解放 B.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C.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 D4.(2021 年廣西百色) 20 世紀 50-80 年代, 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經歷了 4 次調整, 其中使農村生產關系發生根本性變化, 實現偉大變革的是( )(指向任務一)A.土地改革運動 B.農業合作化運動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答案】 B5.(2021 年黑龍江齊齊哈爾) 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而且在以后很長時期還將處于這一階段。我國開始進入這一階段的標志是( )(指向任務一)A.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B. 土地改革的順利結束C.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 D6.(2021·湖南湘潭市·中考真題) 下圖反映了我國某時期公私經濟成分比例。 與此現象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指向任務二)A. 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B. 農業合作化運動開展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國民經濟調整到位【答案】 C7.(2021·湖南衡陽市·中考真題) 下圖老廣告可證明( )(指向任務二)A. 民族工業發展艱難B. 抗美援朝運動開展C. 改革開放政策推行D. 三大改造實行過程【答案】 D8.(2021 年山東臨沂) “王老吉藥廠” 在 1956 年實行公私合營, 改稱“王老吉聯合制藥廠” ; 1968 年,又改名為“廣州中藥九廠” 。 這里的“廣州中藥九廠” 是( )(指向任務二)A. 資本主義企業 B. 公私共有企業 C. 社會主義企業 D. 中外合資企業【答案】 C9.1956年底,全國96.3%的農戶參加了農業合作社,91.7%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合作社,99%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實現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該材料表明我國( ?。ㄖ赶蛉蝿斩?br/>A.實行了農民土土地所有制 B.實現了社會主義公有制C.發動了人民公社化運動 D.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答案】B10.(2019年湖北咸寧)北京同仁堂創辦于1669年,是中國中藥名牌老店。新中國成立后,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同仁堂在生產、銷售、開發等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國家對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指向任務二)A.強制沒收 B.互助合作 C.自主經營 D.公私合營【答案】D史料分析題 (指向任務一、二)材料一:材料二 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個極其復雜和困難的歷史任務,現在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劉少奇(1)材料一圖片展示的是什么事件?【答案】(1)三大改造(2)材料一圖三所反映的史實中,黨和國家創造性地實行了什么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有什么作用?【答案】(2)贖買政策;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時,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3)材料二中“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個極其復雜和困難的歷史任務”是何時完成的?這一歷史任務的完成有什么標志性意義?【答案】(3)1956年底 標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學后反思1.請嘗試繪制本節課重要知識的思維導圖。2.學完本課,你收獲了什么方法 有什么感悟 你還有什么困惑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