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六下第三單元教材問題全解答1.太陽系大家庭P40除了太陽、地球和月球外,我們還知道太陽系中有哪些天體 答:還有火星、金星、木星等行星,不定期出現的彗星,夜晚偶爾出現的流星,以及肉眼看不見的小行星、宇宙塵埃等。P40了解太陽的一些基本數據,比如質量、大小、結構等。答:太陽只是宇宙中一顆十分普通的恒星,但它卻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它的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約是地球的33萬倍。它的直徑約是139.2萬千米,約是地球的109倍。體積約是地球的130萬倍。與地球不同的是,太陽不是由固體組成的,它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態星球,主要成分是氫和氮,氫約占了70%的質量,而氮約占了25%的質量,其他為碳、氮、氧和各種金屬。P40根據自己的興趣,深入了解太陽的一些情況,比如太陽黑子、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等。答:1.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是在太陽光球層上發生的一種太陽活動,好像黑暗斑點,實際上是太陽表面熾熱氣體的巨大旋渦,溫度大約為4500℃,因為比太陽光球層表面溫度要低,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點。太陽黑子活動具有周期性,周期約11年,這與太陽磁場變化有關。當大黑子群出現時,地球上會產生磁暴、極光和電離層擾動等現象。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活動比較劇烈時,會影響地球上的環境,特別是太陽耀斑發生時,從太陽上發射大量的紫外線、x射線、帶電微粒流和強烈的射電波。這些突然增強的輻射到達地球時可以引起多種地球效應,由此會導致航空監測、短波通訊等受到嚴重干擾,甚至中斷,引起地面及空間技術系統無法正常工作,對空間飛行器造成輻射損傷以及破壞地面電力傳輸等。P42太陽系大家庭中有哪些天體 答: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會發光的天體,是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陽系有5顆矮行星,冥王星是其中一顆;衛星是圍繞在行星周圍的天體,太陽系的衛星有180多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此外,太陽系中還有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小天體。P42這些天體各有什么特點 答:天體名稱 主要特點太陽 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熾熱的氣態球體,體積、質量巨大,發光、發熱行星 主要指太陽系的八顆行星,沿不同的橢圓形軌道繞太陽周期運行,不發光的球體矮行星 圍繞太陽運行,呈球形,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衛星 按一定的軌道繞行星運行,不發光小行星帶 數量多,體積小,質量小,主要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彗星 圍繞太陽旋轉,周期有長有短,有彗尾,體積大,密度小流星 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星際物質,因摩擦會短時間發光、發熱2.八顆行星P43 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地球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三顆行星,其他的行星就好像地球的兄弟姐妹一樣。八顆行星有哪些 它們是如何排列的呢 答: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如按離太陽由近到遠 水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P43閱讀八顆行星的基本數據表,說說從張表中你知道了什么。答:從表中可以看出,八顆行里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有近有遠,說明它們與太陽之問的距離不同。其中水星距離太陽最近,而海王星距離太陽最遠。每顆行星的赤道直徑都不一樣,說明它們的體積不同,大小有差別,水星最小,木星最大。P43給八顆行星排序。答:按離太陽由近到遠排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直徑由小到大排序: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P44應怎樣處理數據呢 答:可以按下面的方式處理數據:①將八顆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按比例縮小(1 : 1億千米)。八顆行星 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厘米)水星 0.58金星 1.08地球 1.5火星 2.28木星 7.78土星 14.27天王星 28.7海王星 44.96②假設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一個小格,即1.5÷1.5=1。那么,水星與太陽的距離則為0.58÷1.5=0.4,同理,其他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個別行星數據保留一位小數)如下表:水星 金星 地星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0.4 0.7l 1 1.5 5.2 9.5 19.1 30.0P44又該如何標記呢 答:根據處理后的數據將八顆行星畫在紙帶上。P44在建造模型的過程中,各小組是如何處理數據的 有什么體會和發現 答:因為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非常遠,無法直接在紙上標注,所以我們可以借助比例尺,將數據進行等比例換算。在處理數據時,我們使用了縮小比例的方法,用1(格)代表1500000ooo00米(1.5億千米),這樣便于在紙上標注。P44觀察全班制作出來的八顆行星位置模型,我們有什么新的認識或問題 答:如通過觀察模型,我們發現各行星之間的距離有遠有近。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與地球相距較近,因此人們在地球上可以通過肉眼或望遠鏡觀察到它們的存在。對于距離地球比較遠的天王足和海王星,人們是通過計算的方式推測出它們的存在的。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與我們平時觀察圖片時的位置差別很大,圖片只能體現它們與太陽的遠和近,并不是實際的比例關系,如果是以實際的比例關系繪制的太陽系的圖片,天王星和海王星很難在同一個頁面呈現。3.日食P45我們知道,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太陽系中的天體都在圍繞太陽運行。月亮在繞著地球運動的同時,也被地球攜帶著繞太陽公轉。在運行過程中,天體之間有時會發生一些有趣的天文現象,比如日食。我們觀察過日食嗎 知道日食是怎么發生的嗎 答: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曰的米具的'會部分或全部擋住太陽光,我們從地球上就能觀察到日食。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太陽光沿直線傳播時會被不透明的月球擋住,月球的黑影就會落在地球上,從而形成日食。此時在黑影范圍內的人們看不見太陽或只能看到一部分太陽。P45你在模擬實驗中觀察到了什么 答:太陽、地球經過一段時間會處于同一條直線上,有時“月球”在“地球”和“太陽”之間,有時“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P45月球真的能遮擋住太陽嗎 能否設計一個模擬實驗來驗證我們的推測 答:能。(1)將三張卡片剪成三個大小和顏色不同的圓片,分別代表太陽、地球和月球。紅色圓片比較大,代表太陽;藍色圓片稍大,代表地球;黃色圓片最小,代表月球。(2)將三個圓片分別固定在不同的支架上,支架可以用筷子和橡皮泥制成,擺放時要保證三個圓片的中心在一條直線上。(3)在地球紙片上打上一個觀察孔,讓月球紙片和觀察孔高度一致。(4)將月球紙片轉到離地球紙片遠近略有不同的兩個位置上,通過觀察孔觀察“月球”擋住“太陽”的情況。P46在模擬實驗中,我們觀察到日食現象了嗎 月球處于遠近不同的位置時,看到的現象有何不同 答:在模擬實驗中,我們觀察到了日食現象。月球處于遠處時,無法擋住全部太陽的表面,可以看到環形太陽,形成日環食。月球處于近處時,月球可以擋住整個太陽,這時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形成日全食。P46小結前面的學習,描述太陽系是怎樣一個天體系統。答: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太陽、八顆行星及其衛星和無數的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太陽相對恒定不動,八顆行星有規律地圍繞太陽公轉,衛星圍繞行星有規律地公轉,小行星、彗星也在各自的軌道不停地運轉。因為天體間的運轉,太陽系會出現很多奇妙的天文現象,比如日食、月食、雙星伴月等,也會出現彗星撞木星,不名天體闖入地球大氣層形成流星等現象。4.認識星座P47在夜晚觀星中,我們可以看到天空中有許多閃爍的星星。這些星星絕大多數是太陽那樣的恒星,天空中眾多的恒星組成了不同的星座。我們知道哪些有關星座的知識﹖是如何知道的 答:如12星座等。這些知識是在書中看到的。P48 我們畫下來的星座圖像相同嗎 為什么會不同呢 答:我們畫下來的星座圖像不相同。因為模型中星星的遠近不同、位置不同,從不同角度照射模型,產生的投影也不同,所以畫下來的星座圖像也不相同。P48哪一個圖像和北斗七星的形狀相同 答:北斗七星,又稱北斗星,是大熊星座的七顆明亮的星,因為它們分布的形狀像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勺形),所以人們稱這幾顆星為北斗七星。通過對比,我們發現只有光從模型的正面照射時,才會看到橡皮泥的影子構成了一個勺子形,也就是北斗七星。P48建立星座模型的活動給了我們什么啟發 我們對星座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答: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從不同角度觀察星座,看到的圖像不同。目前的星座是從地球這個角度所看到的圖像,如果從宇宙中其他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它們的圖像也會不相同。5.夏季星空P49夏季,是觀察星空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一些星座。星座有什么作用呢﹖我們該如何去認識天空中的星座呢 答:星座可以幫助我們確認位置和方向。如找亮星,定星座;在手機上安裝有關識別星座的軟件,等等。P49仔細觀察,如何利用大熊星座找到北極星 答:北極星是顆不太亮的星星,但我們可以借助大熊星座比較輕易地找到北極星。用假想的線把北斗七星斗勺最外邊的兩顆星連起來,然后向勺口方向延長5倍的距離,就能找到北極星。這兩顆星也被稱作“指極星”。北斗七星和北極星P5O看看這三個星座的圖片,可以發現它們有什么特征 天鵝座 天琴座 天鷹座答:(1)天鵝座。天鵝座位于北部星空。如果把天鵝座中幾顆比較亮的星連接起來,便構成一個大十字架。把大十字架以及周圍的所有星都連接起來,像一只展翅飛翔的天鵝。在這只天鵝尾部有一顆亮星——天津四。(2)天琴座。天琴座最亮的星為織女星,它位于銀河西岸,是全天第五亮星,在北半球排名第二。織女星下方有四顆亮星,組成平行四邊形,將這幾顆星與周圍星組合,會形成一個類似豎琴的形狀。(3)天鷹座。天鷹座位于銀河的東岸,大半浸于銀河之中。天鷹座像一只展翅的雄鷹,在心臟位置有一顆最亮的星,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牛郎星。牛郎星左右各有一顆相對較暗的星,像是“牛郎”挑的擔子,與天琴座的織女星隔銀河相望,人們根據這兩顆星的特點,編出了“牛郎織女”這一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P50認識星座有什么作用 答:星座相當于夜空的平面坐標,古人很早就開展了觀星活動。比如在很久以前星座被水手、旅行者當作識別方向的重要標志。隨著科技的發展,星座用于方向識別的作用逐漸減弱,但是航天器還是會通過識別亮星來確定自身的位置和航向。P50我們有哪些辨識星座的方法 答:先確認方向,在北半球小熊星座的北極星是確定方向最重要的依據,但實際上由于北極星并不明亮,人們通常使用北斗七星來尋找北極星,從而確定方向〔北斗七星的勺子前端(勺口)兩顆星連線向外延長約5倍處便能找到北極星]。然后通過找星座的明顯特征、找亮星的方法去辨識一些常見的星座。還可以利用活動觀星盤,讓盤上的“北斗七星”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處于大致相同的方位,這樣就可以根據盤中的星座來認識天上的星座了。6.浩瀚的宇宙P51在觀看夏季星空時,我們可以看到由眾多恒星組成的銀河。銀河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部分。銀河系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星系 宇宙中還有類似的星系嗎 宇宙有多大 答:銀河系大約由2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組成。銀河系像一個盤子,銀盤直徑約10萬光年;又像一個漩渦,它有多條旋臂。銀河系中的天體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轉。通過前面的學習,教材己經由近及遠、由小及大地展示了宇宙浩大而有序的結構。結構的第一級是類似太陽系一樣的天休系統;第二級是包含太陽系在內的銀河系;第三級是銀河系外和銀河系一樣大的星系集合——河外星系;最后一級是宇宙,包含己知和未知的星系。宇宙應該是一個直徑高達920多億光年的球體。P51你能描述一下銀河系的形狀有什么特點嗎 答:根據銀河的側視圖,可以看出銀河系像一個旋渦;根據銀河的結構圖,可以看出銀河系呈中間突起的圓盤狀。所以銀河系是一個中間厚,邊緣薄的扁平盤狀。它的主要部分稱為銀盤,是一個旋渦結構(棒旋星系)。P52根據模型,我們能提出一些有意思的問題嗎 答:如1.用膠水將米粒固定好,可以使米粒掉不下來。那么,是仆么把“恒足”固定在銀河系中的 ⒉這些恒星是在同一平面上嗎 為什么會呈扁平狀 3.我用力后陀螺才轉動,讓銀河系轉動的力從何而來 P53銀河系是怎樣一個星系 請描述一下。答:構成:銀河系是太陽所在的星系。由恒星、恒星集團、星際物質以及暗物質聚集而成。形狀:中間厚、邊緣薄的圓盤狀;盤面呈旋渦狀,有多條旋臂。結構:主要結構成分有核球、銀盤、銀暈等。銀盤位于核球中間,銀盤呈扁平圓盤狀,包圍著銀盤的是一個恒星分布稀疏的球形銀暈。大小:銀河直徑(銀盤或銀暈直徑)為10萬光年,大約由2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組成。運動方式:銀河系中的天體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高速旋轉。P53宇宙有多大 我們現在該怎樣回答才好 答:根據目前影響最大的宇宙形成學說——大爆炸理論。宇宙起源于137億年前的一次超大規模爆炸,宇宙體系不斷膨脹,物質從熱到冷、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該理論推算出宇宙年齡不超過140 億年。隨著天文望遠鏡的改進和觀測技術的提高,宇宙的可觀測范圍日益擴大。20世紀末,觀測到的最遠天體離地球約137億光年。但是,也有一部分科學家提出,宇宙自誕生以來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而我們的技術受限,最遠觀察的距離也只能到460多億光年。簡而言之,從名個方向進行觀察的話,宇宙應該是一個直徑高達 920多億光年的球體。P53想象如果有一天,我們和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有了聯系,我們能準確地把自己的通信地址告訴他們嗎 請按中文格式寫下來。答:例,銀河系(獵戶座旋臂)太陽系(第三環)地月系地球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林*路林*號**學校六年1班王**(收)7.探索宇宙P54自從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類就對我們身處的宇宙充滿了好奇和濃厚的興趣。如果把人類有意識地觀測和記錄天體作為探索宇宙的開端,到今天,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我們知道人類是怎樣探索宇宙的嗎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如何幫助人類更好地探索宇宙的 答: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古人用肉眼觀測天體→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航天時代。隨著觀測技術和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利用火箭將望遠鏡、人造衛星、空間探測器以及航天員等送到太空,逐漸獲得了更多的宇宙信息。P56從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我們知道了什么 答:人類在探索宇宙的歷程中,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逐漸獲得了更多的宇宙信息,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有了深刻的變化。比如,2世紀時,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說統治了西方對宇宙的認識長達1000多年。直到16 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才提出了新的宇宙體系理論——日心說。隨著觀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升,人們發現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恒星,而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也有無數個。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利用火箭將望遠鏡、人造衛星、空問探測器以及航天員等送到太空。人類在探索宇宙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努力甚至犧牲,展現了科學家對待未知世界勇于探索、不斷創新、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同時,對宇宙的認識也不斷深化。P56在太空探索中,我國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目前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比如,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順利發射,載人飛船“神舟”5號和“神舟”6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7號成功發射,宇航員在太空首次出艙活動。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1號成功發射,“神舟”8號順利升空,隨后在太空與“天宮”1號成功對接兩次,“嫦娥”系列探月衛星、“玉兔”號月球車等項目順利實施,“天問”1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等,未來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P56結合實際,我們可以參加哪些天文類的實踐活動 答:參加學校的天文社團活動,留意近期會出現的天文現象、附近的天文臺信息等。也可以與父母在晴朗的夜晚,找合適的地點觀察星空,結合星座圖,尋找天上的星座或者去當地的天文館(少年宮),借助那里的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