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第一章代代相傳的生命知識點新生命的誕生一、人的生殖系統人的生殖系統分男性生殖系統和女性生殖系統。二、人的生殖細胞1、男性生殖細胞——精子精子數量很多,一個成年男子每日可產生上億個精子。精子的形狀像蝌蚪,外形可分為頭部和尾部兩部分,能游動;主要結構在頭部,內含有 細胞核和細胞質等結構。細胞核內都攜帶著遺傳信息;精子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長約為0.05毫米。2、女性生殖細胞——卵細胞卵細胞的外形像球形,直徑約為0.1毫米,它是人體中最大細胞,內有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等結構。細胞核內都攜帶著遺傳信息 。細胞質中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卵黃)。比較卵細胞和精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精子(男性生殖細胞) 卵細胞(女性生殖細胞)相同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不同點 結構 分頭部和尾部 細胞質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卵黃)大小 很小 人體最大的細胞形狀 蝌蚪形,有尾 球形或橢球形來源 男性生殖系統睪丸產生 女性生殖系統卵巢產生三、受 精1、受 精: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嚴肅對待兩性性行為應該是一個人終身遵循的道德規范。杜絕婚前性行為和婚外性行為。只有一個精子能與卵細胞結合,一旦受精,人的發育過程就開始了。2、受精實質 :精子頭部的核與卵的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及胚胎發育的起點。懷孕:也稱為妊娠(rèn shēn),受精卵一邊分裂形成胚胎,一邊沿著輸卵管進入子宮,并植入子宮壁上。(著床)這時女性就懷孕了。著床:胚胎植入子宮內膜的過程,大約發生在卵細胞受精后7天。拓展:5、宮外孕:受精卵在子宮腔以外的任何部位著床,稱為宮外孕。6、思考與討論:已婚夫婦如果不想生育,怎樣避孕呢?(1)避孕藥具:男性使用安全套,女性口服避孕藥。(2)放避孕環:(放在子宮腔內,阻止受精卵著床)(3)絕育手術:性結扎(切斷輸精管、輸卵管)(4)人工流產: 萬一避孕失敗,可實施手術。四、胚胎的發育1、胚胎發育的營養:胚胎發育初期營養物質來自——卵黃,其它階段來自母體2、胚胎發育的結構第2周出現羊膜(包裹胚胎)→充滿羊水的羊膜囊(胚胎懸浮)→第3周出現胎盤(連接母體和胚胎)3、胎盤是母體與胚胎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器官。胚胎與胎盤之間由一條臍帶連接著。4、思考與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看到有些藥品的說明書上往往寫著:“孕婦慎用”、“孕婦禁用”,這是為什么?藥物可以從母親血液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從而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至畸、至死。5、胚胎發育的過程從胚胎發育的第9周至出生前(第38周),稱作胎兒期。五、分娩和養育1、定義:胎兒從母體內產出的過程叫分娩。產出的胎兒叫嬰兒。2、分娩過程:宮口擴張→胎兒娩出→ 胎盤娩出3、 嬰兒的誕生過程(1) 胎兒頭部朝向子宮頸(入盆)。(2)子宮肌肉收縮。(3)羊膜破裂而流出羊水。(4)子宮頸擴張,開口變寬。(5)子宮肌肉劇烈地和頻密地收縮, 將胎兒推出子宮。(6)胎兒的頭先露出母體之外,從陰道中娩出。(7)切斷臍帶使嬰兒和母體分離。(8)半小時后,子宮收縮,胎盤從子宮膜上剝落,產后排出體外。拓展4、人工分娩:破腹產嬰兒哺乳:剛出生的嬰兒主要靠母乳喂養。父母養育走向成熟人的生長順序嬰兒期、幼兒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人生長的高峰期第一次生長高峰期:嬰幼兒期(0-3歲)第二次生長高峰期:青春期( 11-17歲,男孩晚2年)3、人生長的成熟期:成年期,人的體重和身高開始逐漸停止增長,各個器官已發育成熟,人的體能也逐漸達到高峰狀態。二、青春期的發育青春期是兒童少年逐漸成為成人的過渡時期。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從十一歲到十七歲。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兩年左右。(一)人體外形上的變化1、青春期身高、體重變化2、出現第二性征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異(二)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成熟(青春期最大的變化)1、女性發育成熟的標志:出現月經現象(1)月經的形成:月經流的血是從女性的子宮里來的,子宮內膜受激素的影響每月都有變化,如果沒有懷孕,子宮內膜就會萎縮,然后壞死、脫落。內膜自然脫落后,就會出血。幾天后新的內膜長出來,把破損的血管創面覆蓋好后,血就止住了。(2)月經的周期:成年婦女的月經周期是28—30天。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叫初潮,一般發生在11—17歲。(3)月經的衛生:一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二要:講究衛生,注意清潔三要:注意飲食起居和休息2、男性發育成熟的標志:出現遺精現象(1)遺精的形成:男孩進入青春期后,睪丸能產生精子,因此有時在睡夢中會排出精液,這種現象叫做遺精。(2)遺精的頻率:第一次遺精稱為精通,通常發生在夢中,一般在13—15歲。健康的未婚男子,每月平均遺精1—2次為正常。(3)遺精的誘發因素:穿過緊的褲子、蓋過厚的被子、睡前看了色情電視或書報等物理刺激,頻繁手淫。身體虛弱、過度的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后。(三)內臟器官功能日漸健全(1)心臟收縮力增強(2)肺通氣量增大(3)腦調節功能增強三、青春期的身心健康1、補充豐富、全面的營養(蛋白質、脂肪、磷、鈣等食物)2、按時作息,經常參加體育活動3、注意各種姿勢的正確性(寫字、看書、吃飯、活動)4、正確對待第二性征的出現5、青春期容易接受新事物,但自控能力較弱。對不良的誘惑(煙酒、不健康書刊、網絡游戲)保持高度的警惕。更要遠離毒品。6、在和異性交往過程中,要學會控制沖動,做到不卑不亢、自重自愛。四、衰老和死亡(一)衰老1. 什么是衰老:衰老是身體各部分器官系統的功能逐步衰退的過程。2. 影響衰老的因素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精神狀態等3. 關懷老人(二)死亡1、死亡的主要特征:心臟、肺和大腦停止活動。2、死亡的標志:大腦停止活動。動物的生長時期動物的生長時期青蛙的生活時期受精卵→蝌蚪→長出四肢的蝌蚪→尾沒有消失的幼蛙→成蛙蝌蚪與成蛙的主要不同點生活環境 運動器官 運動方式 呼吸器官蝌蚪 水中 尾 游泳 鰓成蛙 水陸兩棲 四肢 跳躍游泳 肺兼皮膚青 蛙生長時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拓展2、像青蛙那樣,從幼體到成體的發育過程中,在生活和形態上要發生很大變化的發育類型,叫變態發育。這是青蛙、蟾蜍、蠑螈等兩棲動物具有的共同特征之一。(二)家蠶生長時期1、受精卵→幼蟲(蠶)→蛹→成蟲(蛾)拓展2、蠶幼蟲和成蟲的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差別大,而且在兩者之間出現了蛹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蒼蠅、蚊子、菜粉蝶等昆蟲的一生中也有類似的過程。(三)蝗蟲的生長時期1、受精卵→幼蟲→成蟲拓展2、這樣的發育過程叫不完全變態發育。蟋蟀、螻蛄、臭蟲、螳螂等也一樣。思考與討論:1、青蛙、家蠶的一生分別要經歷哪些階段?有何共同特征?共同經歷受精卵、幼體(或幼蟲)和成體(或成蟲)。共同特征是它們的幼體(或幼蟲)和成體(或成蟲)在形態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較大的變化。2、家蠶,蝗蟲的幼蟲在發育過程中為什么要蛻皮?昆蟲靠外骨骼來支撐。由于昆蟲體壁表皮沒有延展性,所以要定期的將舊皮蛻掉形成新皮配合體型的增大。二、動物的生命周期1、生命周期;動物的一生都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生殖、死亡等生長時期,這些生長時期就構成了動物的生命周期。2、生命周期特點:周而復始3、意義:通過周而復始的運動使生命得以延續,使地球上的生命代代相傳,使生物的個體數增多。4、動物的壽命①、壽命:生命周期的時間②、影響壽命的因素:A、遺傳因素B、生活環境因素:氣候惡化、食物減少、環境污染、敵害等二、動物的生殖方式動物的生殖一般可以分為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其中以有性生殖為主(占生物種類98%以上)。(一)、有性生殖1、有性生殖概念:經歷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形成受精卵而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中,按受精方式不同可分為體外受精和體內受精兩類。2、受精方式(1)體外受精:受精過程在體外進行的受精方式叫做體外受精。許多無脊椎動物、魚類和兩棲類動物是體外受精,如珊瑚蟲是體外受精的。(2)體內受精:通過交配由雄性動物將精子送入雌性動物的生殖道內,與卵細胞結合,完成受精過程。在體內進行的受精方式叫做體內受精。如許多昆蟲進行體內受精,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進行交配,體內受精。3、胚胎發育方式可以分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三種(1)卵生卵生動物的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主要依靠卵細胞自身所含的物質為營養。昆蟲、鳥、絕大多數爬行動物和魚都是卵生的;有些哺乳動物也是卵生的(如鴨嘴獸)。(2)胎生胎生是指動物受精卵在母體子宮內進行發育的生殖方式。胚胎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3)卵胎生卵胎生是指受精卵雖在母體內發育,但其營養仍主要依靠卵細胞自身所含的物質供給,與母體沒有或只有很少的營養聯系的生殖方式。卵胎生的動物很少,如鯊、蝮蛇等。思考與討論(1)卵生動物的卵細胞比胎生動物的卵細胞要大得多。這對胚胎發育有什么意義?卵生動物的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主要依靠卵細胞自身所含的物質為營養,所以卵生動物的卵細胞一般較大。其意義是提高了胚胎發育的成功率。(2)胎生和哺乳,對哺乳動物的繁殖有什么意義?請說說理由。胎生和哺乳為哺乳動物的幼體提供了穩定的生活環境和營養,成活率大大提高。(二)、無性生殖1、無性生殖概念:不需要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直接由一個母體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2、分裂生殖:由一個母體分裂成兩個大小和形狀大體相同的子體。像變形蟲、草履蟲、細菌等單細胞動物進行分裂生殖3、出芽生殖:母體在一定部位長出一個形似母體的芽體,逐漸長大,脫離母體后成為獨立完整的新個體。像水螅、酵母菌進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拓展4、克隆技術:克隆指一個母體經過無性繁殖得到具有完全相同遺傳物質的后代的過程,通過克隆技術獲得的后代稱為克隆細胞或克隆個體。1997 年,英國科學家用克隆技術培育的綿羊多莉就是其中的一例。5、第4節 植物的一生回顧 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葉、莖、根(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生殖器官)一、種子的結構(一)實驗活動1、觀察浸漲的菜豆種子:(1)觀察菜豆種子的外形:腎形種子凹陷一側的種皮,有一個深色的疤痕,這是種臍,它是種子著生在豆莢處的痕跡,在種臍附近有一個小孔,這是種孔。我們用力捏一下種子,就會有水從種孔中流出,說明種孔是水進入種子的門戶。剝去種皮,掰開子葉,用放大鏡觀察菜豆種子的胚。胚芽胚軸培根 胚子葉種皮在菜豆的剖面滴上碘液,能看到什么變化?剖面出現藍色2、觀察浸漲的玉米種子(1)用刀片在玉米種子中央縱向剖開,結合書上的結構圖,用放大鏡觀察玉米種子的胚。果皮與種皮胚乳子葉胚芽 胚胚軸胚(2)在玉米種子的剖面上滴上碘液,能看到什么變化?一部分變成藍色胚乳胚這說明胚乳中貯存大量的淀粉。(二)菜豆種子的結構種皮——堅韌,保護種子和內部結構。在凹陷的一側的種皮上,有種臍和種孔。子葉——兩片,肥厚,貯藏著營養物質。胚芽——生有幼葉的部分,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軸—— 連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將來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胚根——在與胚芽相對的一端,將來發育成根。(三)玉米種子的結構果皮和種皮——兩者緊貼在一起,不容易分開,保護種子的內部。子葉——一片,不肥厚。胚芽——生有幼葉的部分,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軸——連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將來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胚根——在與胚芽相對的一端,將來發育成根。胚乳——貯藏著營養物質。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比較表結構結構種子 菜豆種子(雙子葉植物) 玉米種子(單子葉植物)種皮 有 有胚 胚芽 有 有胚軸 有 有胚根 有 有子葉 有兩片,貯存營養物質 有一片,不貯存營養物質胚乳 無 有(貯存營養物質)二、種子的分類根據有無胚乳 有胚乳種子無胚乳種子種子分類 雙子葉植物種子根據子葉數 單子葉植物種子1、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1)雙子葉植物——種子的胚具有兩片子葉的植物。如菜豆、棉、黃瓜、橘,大豆、花生。(2)單子葉植物——種子的胚具有一片子葉的植物。如玉米、甘蔗、小麥、水稻、高粱。2、根據種子里有無胚乳分類:(1)有胚乳種子:小麥、玉米、水稻、蓖麻、 柿子等等。(2)無胚乳種子:菜豆、大豆、棉花、黃瓜、 花生等等。一般來說,雙子葉植物無胚乳,單子葉植物具有胚乳。例外:柿、蓖麻是雙子葉植物,卻有胚乳.慈姑是單子葉植物,卻無胚乳.三、種子的的營養物質1、種子里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等營養物質。2、營養物質的貯存:胚乳或子葉3、谷類以淀粉為主:水稻、玉米、小麥、高粱等豆類以蛋白質為主:菜豆、豌豆、大豆等油類以脂肪為主:油菜、蓖麻、油茶、花生等4、思考與討論(1)蠶豆、菜豆等豆類種子結構的哪個部分是人們食用的主要部分?子葉面粉主要是由小麥種子的哪個部分結構加工而成的?胚乳四、科學探究:種子的萌發需要什么條件(一)獨立思考:1、種子的萌發可能會受什么因素影響?種子是否成熟、成活、休眠有無解除,及種子的形狀、大小、飽滿程度、溫度、水分、空氣等2、這些因素中,哪些是自身條件?哪些是外部條件?內因(自身條件):種子是否成熟,成活,種子的形狀、大小、飽滿程度等外因(外部條件):溫度、水分、空氣等怎樣比較外因這些變量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呢?控制變量法:研究 一個主要變量的影響時,其它變量必須保持不變,只有該變量發生變化。實驗方案1、實驗方案2、根據方案填寫表格A種子 B種子 C種子水分 空氣 溫度 水分 空氣 溫度 水分 空氣 溫度甲組 無 有 20℃ 有 有 20℃ 有 無 20℃乙組 無 有 40℃ 有 有 40℃ 有 無 40℃丙組 無 有 0℃ 有 有 0℃ 有 無 0℃(1)各組的A種子、B種子和C種子之間存在什么差異?溫度不同(2)能否對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A種子的萌發情況進行比較?為什么?不能,有兩組變量。(3)甲、乙、丙組中的A、B、C種子各用一顆豌豆種子進行實驗,你認為應如何改進實驗,實驗結論才能更加可靠。應用A、B、C種子中的多顆種子進行實驗。3、上述三組豌豆種子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放置5天,觀察各組A、B、C種子發芽的情況。實驗結果:B組種子萌發。得出的結論是: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4、思考與討論:為什么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缺水則使種子內的營養無法被胚所利用。空氣太少影響了種子的呼吸,從而不能提供給種子足夠的能量等等。低溫使種子內的物質轉化處于停頓狀態。五、種子的萌發1、 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吸水脹破種皮,隨后胚根、胚軸、胚芽在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后發育,首先,胚根發育成根,同時,胚芽逐漸長成莖和葉,就這樣一株能獨立生活的新植物誕生了。胚發育成新植物體。2、思考與討論: 提供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種子就一定能萌發嗎?不一定,還需滿足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種子的形態、大小、有無發育成熟、飽滿程度、種子是否成活、種子是否處于休眠期、種子的結構是否被外界的不利因素所破壞(有無完好胚)。第5節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開花→傳粉→受精→發育→形成果實和種子1、開花:萼片和花瓣漸漸張開,雄蕊和雌蕊顯露出來,雄蕊伸長,花藥裂開,雌蕊也伸長,柱頭分泌黏液。(開花是為傳粉做準備)2、傳粉:雄蕊中的花粉就會從花藥中散發出來,落到雌蕊的柱頭上,這個過程叫做傳粉。(1)自花傳粉:一朵花的雄蕊產生的花粉粒,落在同一朵花雌蕊的柱頭上。如豌豆花。自花傳粉對花有什么要求?a.是兩性花(同一朵花上既有雄蕊,又有雌蕊)。b.同一朵花的花粉和雌蕊同時成熟。(2)異花傳粉:借助外力作用,一朵花的雄蕊產生的花粉粒,落在另一朵花雌蕊的柱頭上。如棉花。①異花傳粉的花有什么特點?a、單性花和兩性花都可以異花傳粉。b、同一朵花的雄蕊和雌蕊成熟期一般都不相同。②異花傳粉比較普遍。異花傳粉的動力來自昆蟲和風力。根據傳粉的不同途徑,可將花分成蟲媒花和風媒花。A、昆蟲傳粉——蟲媒花a昆蟲的主要目的是采食花蜜,順便通過其翅膀、足、口器等搬運花粉,從而幫助花傳粉。例如:桃花、油菜花、月季花、橘花。b蟲媒花的特點:花一般較大,有鮮艷的花瓣、芳香的氣味、甜美的花蜜,易于吸引昆蟲。花粉粒較大,有黏性,便于黏附在昆蟲上。B、風力傳粉——風媒花a例如:玉米、水稻、小麥、楊、榆b風媒花的特點:風媒花的花粉多而輕,花絲長,柱頭有分叉或成羽毛狀,能分泌粘液,并且伸出花瓣外面。c風媒花的特點對植物傳粉有什么作用?花粉多而輕,便于風力傳播;花絲長,柱頭有分叉或成羽毛狀,能分泌粘液,并且伸出花瓣外面,便于接受花粉。d思考與討論:如果在植物開花期出現連續下雨、刮大風或無風等情況,對植物的繁殖會有什么影響?減少傳粉的成功率。植物只開花不結果,會導致作物減產。人工授粉開花時傳粉受阻,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常用人工方法給農作物傳授花粉。3、受精傳粉以后,花粉受到柱頭分泌黏液的刺激,就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沿著花柱向子房生長, 同時花粉管內有兩粒精子。子房內的胚珠有卵細胞。當花粉管到達胚珠時,花粉管里的精子就會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發育受精后,花的結構中先后枯萎或調落的是萼片、花瓣、雄蕊以及雌蕊的柱頭、花柱。不斷發育的是子房和胚珠。最終子房的各部分逐漸發育成果實中相應的結構。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子房壁 果皮子房 珠被→種皮 果實胚珠 受精卵→胚 種子思考與討論:(1)為什么一個桃子里有一粒種子,而一個西瓜里有很多種子?為什么種子的數量會不同呢?因為一個子房內的胚珠數目不同!(2)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與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說說人們利用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情況。提供蔬菜:青菜,蘿卜,白菜……提供水果:梨,蘋果,西瓜……提供油料:油菜,花生,蓖麻……提供花卉:牡丹,玫瑰,月季……提供木材:樟,泡桐……提供藥材:人參,枸杞……提供糧食:水稻,小麥……提供衣服布料的原料:棉花,苧麻……植物的無性生殖無性生殖:沒有兩性細胞的結合(一)孢子生殖蕨、胎生狗脊、地錢、葫蘆蘚等植物不開花,也不產生種子,用孢子進行繁殖。蕨的四個生長時期:孢子→原葉體→幼蕨→蕨(二)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的無性生殖方式:營養繁殖1、概念:植物利用營養器官(根,莖,葉)進行繁殖的方式2、方法(1)分根夾竹桃、臘梅等灌木,叢生的莖下各自都有根,可以直接把它們分開,成為獨立的植株。(2)壓條桑、夾竹桃等植物可以選擇樹上較長的枝條,把它彎下來,壓埋在土中,待長出根后,再與母體截斷,長成新的植株。(3)扦插月季、柳樹、葡萄等植物可以剪取帶芽的枝條,插入土中,不久枝條會生根發芽,長成新的植株。(4)嫁 接橘子、桃樹等果樹可以將它們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的莖或根上,使兩者的形成層緊貼,不久它們就會長成一體,成為一株新植物。分根 壓條 扦插嫁接3、實驗;扦插①為什么每一插穗枝條要留3~ 4個芽,帶少數葉片?帶芽是為了能長出新枝條。帶少數葉片是為了減少蒸騰作用。②為什么插穗上端剪平, 下端要削成斜面?上端剪平是為了減少蒸騰作用。下端削成斜面是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以促進枝條成活。③功的關鍵在哪里? 為什么粗細要相當?成功的關鍵是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貼。粗細要相當目的是為了形成層相吻合。④初期,為什么要用透明塑料袋罩住?為什么早晚要揭開塑料袋通氣10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水、保溫、保空氣。為了保證扦插的成功率。4、營養繁殖的優點:能夠保持栽培植物的優良性狀,而且繁殖速度較快.5、其他營養繁殖:(1)椒草、秋海棠的葉片長成新植株(2)馬鈴薯塊莖發芽生根(3)水仙花、荸薺的鱗莖發芽(4)番薯(地瓜)的塊根發芽生根6、植物組織培養組織培養是植物無性生殖的一種方法。它可以用一株植物的組織,甚至一個細胞,在無菌條件下,放在含有全面營養成分的培養基上培育出與原來的植物基本相同的新個體。細菌和真菌的繁殖一、細 菌細菌很小,用放大鏡看不到單個的細菌,只能看到大量細菌繁殖在一起的細菌團(菌落)。一個菌落有百萬個細菌。1、細菌的大小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個體很小。直徑只有0.5 ~ 5微米。細菌一般要用高倍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清楚。2、細菌的形態球菌:球狀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桿菌:桿狀如大腸桿菌、枯草桿菌、炭疽桿菌、乳酸桿菌螺旋菌:螺旋狀如螺旋菌、霍亂弧菌3、細菌的結構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無細胞核(有遺傳物質)無成形細胞核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細菌:無葉綠體,無攝食結構,依賴現成的有機物生活4、細菌的繁殖細菌是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繁殖的。細菌的這種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1個細菌繁殖(分裂生殖):1→2(21)→4(22)→8(23)→……→m(2n)5、細菌的分布:細菌的種類很多,廣泛分布于空氣、水、土壤、動植物(人類)的體表和體內等處。6、細菌與人類的關系——細菌的利與弊弊:(1)有些細菌會使食物腐爛變臭;(2)有些細菌會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利:(1)人體內有多種有益于健康的細菌如腸胃中的嗜酸乳桿菌,大腸桿菌能合成維生素B(2)一些食品的制造要利用細菌:酸奶,酸乳酪,醋,泡菜,酸菜等。(3)有些細菌能分解動植物的尸體:可作為分解者參與環境物質再循環。(4)一些細菌用于生產藥品:如用經基因重組的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7、巴斯德消毒法將食物加熱至一定溫度( 一般為60℃~85℃ ),持續一段時間,然后迅速冷卻。這樣既能殺死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食物的味道,這種加熱法叫做巴氏消毒法。是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發明的。真菌1、真菌的結構真菌的細胞與植物細胞、動物細胞一樣,有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植物、動物、真菌2、真菌的種類(1)按細胞組成:分為單細胞真菌和多細胞真菌(2)按作用用途分:酵母菌(單細胞真菌)霉菌(多細胞真菌)食用菌(多細胞真菌)3、酵母菌(1)酵母菌在自然界中種類較多,分布廣,形態為圓形、卵圓形或橢圓形,比細菌個體要大得多。(2)酵母菌的細胞結構主要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3)酵母菌用途:發面和釀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