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4 青藏地區一、單項選擇題1.如下圖所示,拉薩和成都緯度相近,但氣溫差異很大。這主要是因為A.拉薩和成都的經度差大B.拉薩的植被比成都的稀疏C.拉薩的海拔比成都的高D.拉薩的植被比成都的稀少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某同學沿下圖的線路出發了。他沿途先后看到的景觀是A.富饒的盆地——綠野相連的珠三角——喀斯特地貌——牦牛成群B.綠野相連的珠三角——喀斯特地貌——富饒的盆地——牦牛成群C.富饒的盆地——牦牛成群——綠野相連的珠三角——喀斯特地貌D.喀斯特地貌——富饒的盆地——牦牛成群——綠野相連的珠三角3.下列地理現象,與青藏高原“高”和“寒”無關的是( )A.雪山連綿、冰川縱橫 B.日照強烈、太陽能豐富C.地熱資源豐富 D.牦牛為特有畜種4.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農業的共同點( )A.西北地區的農業為河谷農業 B.青藏地區農業為灌溉農業C.兩地都是我國重要的牧區 D.兩地制約農業的因素都是水源5.讀正在建設中的川藏鐵路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沿線地區分布的主要少數民族有朝鮮族、藏族等B.川藏鐵路穿越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C.川藏鐵路的建設有利于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D.川藏鐵路沿線可以看到地形崎嶇、千溝萬壑的景觀6.下列城市,海拔最高的是A.巴西利亞 B.烏魯木齊 C.拉薩 D.上海7.下列有關青藏地區地理環境特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人口以哈薩克族為主 B.干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C.農作物主要是水稻、棉花等 D.是母親河長江、黃河的發源地8.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以來,“舌尖上的……”也隨之成為熱詞。舌尖上的美味: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據此判斷,扎西一家是(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壯族9.舌尖上的美昧∶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據此判斷,扎西一家是(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壯族10.青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兩岸的農業屬于A.平原農業 B.灌溉農業 C.河谷農業 D.原始農業11.央視推出大型旅游紀實節目《北緯30°中國行》,攝制組不可能拍攝到的畫面是A.成群結隊的藏羚羊奔跑在遼闊的青藏高原上B.內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捧出香甜的奶茶款待來自遠方的客人C.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綠油油的稻田里,農民辛勤地勞作著D.四川盆地的自然保護區里,大熊貓悠閑地吃著竹子12.關于青藏地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因海拔高、氣候寒冷,形成典型的高寒氣候B.雪山連綿,湖泊星羅,孕育了長江、黃河、珠江等眾多大河C.農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D.空氣稀薄,太陽能資源豐富讀我國四大區域及部分山脈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13.關于圖中山脈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興安嶺大致位于我國濕潤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上B.武夷山脈的主要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C.喜馬拉雅山脈的眾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D.天山山麓最典型的農業類型是河谷農業14.不同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差異很大,下列敘述與我國南方地區相符的是( )A.民居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B.河流流量小,汛期短,泥沙含量大C.水運是當地人們常用的一種運輸方式D.當地的一些劇種,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讀我國某地區域圖,完成以下各題。15.該區域位于我國四大分區中的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C.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16.閱讀圖中年等降水量線,分析該區域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點是A.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B.從東南向西北遞增C.大致從南向北遞減 D.大致從西向東遞增17.導致圖中①、②、③三地自然地理環境差異顯著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光照 C.河流 D.地形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讀下圖,完成以下問題。18.我國少數民族個數最多,同時也是白族、景頗族等民族集中居住的省級行政區是圖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9.圖中各族同胞的下列說法,與實際相符的是A.①——我們住竹樓,過潑水節B.②——我們在高原河谷放牧牦牛C.③——我們在草原賽馬、摔跤D.④——我們打著腰鼓唱著信天游20.上圖中,唯一一個屬于北方地區的省區是A.① B.② C.③ D.④21.它位于世界海拔最高的牧區,被稱為草原牧區上的一條圣潔的“天路”。它是( )A.京九鐵路 B.亞歐大陸橋C.青藏鐵路 D.川藏鐵路22.青藏高原夏季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受( )A.地勢影響 B.季風影響 C.緯度影響 D.海洋影響小明同學看過《北緯30°·中國行》節目之后,繪制了北緯30°地形剖面圖(如下圖),據此回答以下各題。23.圖中①所示的地形區是A.四川盆地 B.準噶爾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黃土高原24.下列地理現象中,受上圖所示地勢地形特點影響的是①長江自西向東流入東海 ②東部交通比西部發達③A地夏季氣溫高于B地 ④東部人口密度高于西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某同學沿下圖的線路出發了。在某地,他喝了糌粑酒,酥油茶。該地是A.① B.② C.③ D.④這里有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膽怯的羚羊,湛藍的天空,虔誠的喇嘛,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據此回答以下各題。26.上述材料是下列什么地區的寫照( )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 C.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27.對人類生產生活而言,該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太陽輻射強 B.日照時間長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溫、缺氧、地勢崎嶇28.為促進區域發展,我國在該地區已建成的著名工程是( )A.南水北調 B.青藏鐵路 C.西氣東輸 D.西電東送二、非選擇題29.青藏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牧區,主要牲畜有________、藏綿羊、藏山羊等。其中,________善于爬山負重,被稱為“高原之舟”。30.(1)西藏自治區位于我國地勢第________________階梯。(2)據圖描述該地區城鎮分布的規律,并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原因。(3)西藏地區人民生活特色顯著,試舉一例并說明其形成因素。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B3.C4.C5.C6.C7.D8.C9.C10.C11.B12.B13.C14.C15.A16.A17.D18.B19.C20.D21.C22.A23.A24.B25.D26.A27.D28.B29. 牦牛 牦牛30.(1)一(2)城鎮主要沿河流分布;靠近河流,有充足的生產生活用水(或有充足的水源);河流附近地勢平坦;河谷地區海拔較低,氣候較溫和(寫出一點即可)(3)例1:藏族人民的藏袍是為了適應青藏地區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點。例2:藏族人飲食以牛羊肉為主,是由于主要發展高寒牧業。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