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血液循環案序:18 課型: 要素組合目 標 1.掌握血液循環的途徑; 2.學習知識后能夠區分動脈、靜脈血液; 3.通過觀察和分析血液循環模式圖,提高觀察、分析和總結的能力,認識心臟健康的重要性,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珍愛生命。重點: 血液循環的途徑 難點: 血循環的途徑,區分動靜脈血教具: 多媒體,課件,心臟模型反思1 內容提要 T 方法·策略·關鍵項 反思2學生已近有個上節課心臟的基本知識基礎,再引導學生從心中的工作特點出發,以心臟為中心,逐步展開教學,幫助學生理解“體循環”和“肺循環”。在講述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自畫版圖,強化學生理解記憶。 5’ 2’ 10’ 15’ 8’ 引入:復習,問題導入新課 新課: 教師版畫出心臟及血管; 學生觀察,并回答; 教師引導、講解、啟發 學生說出意義、目的; 教師概述體循環過程; 學生推測“肺循環”; 學術討論、交流; 學生得出結論,教師精講,完成版畫。 學生總結,整理筆記; 教師小結:重點鞏固 評價:當堂作業,P66 1.2.3題 學生弱項加強講解或練習。 借助課本上的彩圖,實物模型、電動模型,再配合板畫從平面到立體,從真實到抽象。簡圖,從靜到動,讓學生從多角度理解血液循環途徑,以突破重難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