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2】浙江省科學中考一輪復習加分寶第27講聲現象 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2】浙江省科學中考一輪復習加分寶第27講聲現象 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7講 聲現象
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
1.知道聲音產生的原因 選擇、填空 2~4分
2.知道聲音傳播的條件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3.知道聲音的傳播速度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4.掌握超聲波與次聲波的相關知識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5.知道聲音的特性并能判斷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6.掌握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7.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1.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 而產生。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 傳播。 不能傳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
傳來的。聲音的傳播形式是 。
3.聲音速度:聲速與 和 有關,具體關系是 。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 :某同學對著一山崖高喊一聲,2 秒后聽到回聲,該同學距山崖有 340m 。
1. (即聲音的 與 有關)
5、樂音的三要素 2. (即聲音的 與 和 有關) 3. 。(聲音的特色)
老黃牛叫的音調 ,響度 ;小老鼠叫的音調 ,響度 .
6、頻率高于 Hz的聲波為超聲波,低于 Hz的聲波為次聲波。次聲多于 有關。用來監測核試驗和預測多種自然災害。超聲即能傳遞 又能傳遞 。
7、超聲波應用:工業上 ; 海洋上 ;醫學上 ;生活 ;交通上 。
8、人們用 來劃分聲音強弱的等級、減弱噪聲的途徑:
(1)在 減弱;具體措施_____________。
(2)在 中減弱;具體措施 。
(3)在 處減弱。 具體措施 。
知識點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例1: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群發了《音叉彈乒乓球》的科學視頻,小科看了后深刻理解了相關的科學知識。如圖所示, “勝哥課程”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這個實驗說明了---( )
A.發聲的音叉正在振動
B.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C.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D.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最快
◆變式訓練
1.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聲學課程后對相關科學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能說明“液體可以傳聲”的事例是---( )
A.將要上鉤的魚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
B.上學路上,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C.課堂上同學們聽到老師的講課聲
D.將耳朵緊貼桌面,輕敲桌子,聽到清晰的敲貞聲
2.下列各圖描述的實驗中,不能說明聲音的產生條件的是---( )
A.甲圖中小“人”隨著音樂起舞
B.乙圖中撥動鋼尺,觀察鋼尺的振動
C.丙圖中不斷抽出密封玻璃罩內的空氣
D.丁圖中用乒乓球靠近正在發聲的音叉
知識點2:聲音的特性
例2: "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 , 這是文明人的基本禮儀。這里的"大聲”是指聲音的---( )
A.頻率 B.響度 C.音調 D.音色
◆變式訓練
1. 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聲學課程后進行了相關實驗。小科在比較材料隔聲性能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將一座鬧鐘放在紙盒中(如圖),并在盒內放入不同材料,小科逐步遠離聲源,他所聽到的聲音發生改變的是---( )
A.響度 B.音調 C.色 D.速度
2.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聲紋鎖將聲紋識別應用于門禁系統,實現傳說中芝麻開門的神話。它建立在聲紋識別技術的基礎之上,這種聲紋鎖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音調和音色
3.如圖是甲、乙、丙三種聲音在同一個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圖,甲、乙的波形疏密程度相同,丙的最密;甲、丙的波峰到波谷距離相同,乙的最大(圖中波突起的最高點就是波峰,凹陷的最低點就是波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和丙音調相同
B .甲和乙的音調相同
C .甲和乙的響度相比,甲的響度大
D .甲和丙的響度相比,丙的響度大
知識點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例3:在控制噪聲的措施中,下列方式是通過“吸聲"來減弱噪聲的是---( )
A.在道路兩旁安裝隔音墻
B .影劇院里裝飾板做成蜂窩狀
C .給機動車輛排氣管加裝消音器
D .學校附近禁止鳴汽車喇叭
◆變式訓練
1.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聲現象的相關課程后深刻理解了噪聲的防治方法。下列事例中屬于阻斷噪聲傳播的是---( )
A.居民區周邊工地晚上禁止施工
B .飛機場附近居民采用雙層真空窗
C. 在礦場工作時戴防噪聲耳罩
D.汽車駛入市區禁止鳴喇叭
2.噪聲已成為現代城市環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減弱噪聲的是--- ( )
A.在道路兩旁、建筑物周圍植樹
B.給摩托車、汽車的排氣管安裝消聲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兩旁安裝噪聲監測儀
D.紡織工人在車間工作時戴上耳罩
知識4:耳與聽覺
例4:請看圖中并用序號回答問題:
(1)具有收集聲波功能的是________。
(2)有些人暈車,與耳的________、________有關。
(3)當你聽到遠處急救車的鳴笛聲時,盡管是綠燈也會在等到救護車過后方能擇機行走。在這一過程中,耳朵收集聲波,聲波進入[________]外耳道,在傳播過程中,由________將聲音的振動放大。
(4)當飛機降落時,乘務員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________張開,使________內外的氣壓保持平衡,防止脹痛。
◆變式訓練
1.請根據耳的基本結構回答:
(1)有些人暈車,與耳的前庭、________有關。
(2)當飛機降落時,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張開,使________,防止脹痛。
(3)聽覺形成的部位在________。
1.在相同的溫度下,聲音在下列物質中的傳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順序是---( )
A. 空氣、水、銅 B. 銅、空氣、水 C. 水、銅、空氣 D. 銅、水、空氣
2. 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聲學相關課程后深刻理解了有關知識。下列有關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有液體可以作為聲源 B. 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D.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米/秒
3.下列物體中,屬于聲源的是---( )
A. 教室里通電的電鈴 B. 音樂教室里的鋼琴
C. 放在實驗桌上的音叉 D. 靜止的樹葉
4.如圖所示,A 為信號源,B 為接收器,AB 之間有一真空區域。當信號源 A 分別發射出超聲波、紫外線、可見光和無線電波信號時,接收器 B 不能接收到的信號是---( )
A. 超聲波 B. 紫外線 C. 可見光 D. 無線電波
5.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智能機器人Troika可以用簡單語言與人交流。關于機器人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機器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 B. 機器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 機器人的聲音與運動員的聲音音色不同 D. 機器人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5km/s
6.近段時間一首名叫《驚雷》的喊麥歌曲刷屏各大短視頻平臺,“驚雷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歌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同學們爭相模仿,其中小樂同學的模仿受到大家的稱贊,堪比原唱。“堪比原唱”稱贊的是他的---( )
A. 音調 B. 音色 C. 響度 D. 波長
7.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聲細語”來形容聲音。這里的“高”“低”是指聲音的---( )
A. 響度 B. 音調 C. 音色 D. 頻率
8.“勝哥”的家鄉——金華正在建設金義東輕軌,為解決噪聲擾民的問題,輕軌公司對部分設備安裝了消聲裝置,這種減弱噪聲的途徑是在---( )
A. 聲源和人耳處減弱噪聲 B. 阻斷噪聲的傳播途徑
C. 防止噪聲進入人耳 D. 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產生
9.在飛機起飛或降落時嚼一塊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 保持鼓膜內外氣壓相等 B. 使咽鼓管張開,保護聽小骨
C. 保護耳蝸內的聽覺毛細胞 D. 防止聽小骨和聽神經受損
10.如圖所示是一種新型鎖——聲紋鎖,只要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就能把鎖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這種聲紋鎖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 )
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聲速
11.某種昆蟲靠翅膀的振動發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2 s內振動了600次,頻率是________Hz,人的聽覺范圍在________Hz到________Hz之間,人類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聽到該種昆蟲翅膀振動的聲音。
12.白居易有詩詞寫到:“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人們是通過聲音的________識別出“琵琶聲”的。“琵琶聲”是靠弦的________產生的。
13.“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潮的千古名句。有詩云“潮來濺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確切的描繪了潮來潮往的壯觀景象。大潮產生的聲音是由潮水的________產生的,大潮聲是通過________傳到人耳的。
14.人或一些動物的發聲頻率處于其聽覺頻率范圍________(填“之內”或“之外”),且聽覺范圍要廣得多,頻率分布的這種特點便于同類交流并與環境互動。同時播放宋祖英和降央卓瑪演唱的歌曲《映山紅》,人們仍能分辨出他們的聲音,主要是因為聲音的________(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不同。
15.蒙住雙眼的小王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________不同,同時還可以根據聲音的________來判斷周圍同學離他的遠近(均填“響度”“聲調”或“音色”)。
16.下圖是人耳的結構圖,請讀圖填空:
(1)1是________;2是________,它們構成了________。
(2)3是________;4是________;5是________;它們共同構成了________。
(3)9是________,它和________、________共同構成了________。
17.藝術家有時會做出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事。梵高有一幅畫叫做《自己的傷兵》,描繪的是用紗布包裹住耳部傷口的自己。這幅畫是梵高在精神接近崩潰的時候,用剃須刀片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后畫的。
(1)這里的“耳朵”實際上是指耳的哪一部分結構?________。
(2)沒有了這只“耳朵”,他的聽力將( )
A.喪失 B.減弱 C.不變 D.增強
18.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會隆重開幕,璀璨的焰火在黃浦江畔綻放,各種煙花爭奇斗艷,但是細心的小剛發現他總是先看到煙花,過一會兒才聽到聲音,這是因為________。這種特點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請你再舉一例:________
19.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歡跳廣場舞,優美的舞曲是由于揚聲器的紙盆________發出的,聲音是通過________傳入人耳的,為了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議跳舞時將音箱的音量調小,這是在________處減弱噪聲的。
20.夜間學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廳仍在營業,歌聲吵醒了一些同學。甲同學起身關上了窗戶,乙同學索性用棉花堵住耳朵睡。他們減弱噪聲采取的途徑分別為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1. (2020 嘉興)事物總是在變與不變中相統一。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氣壓改變時,空氣的密度一定不變 B. 溫度改變時,玻璃的導電性會發生變化
C. 位置改變時,物體的質量一定不變 D. 介質改變時,聲的傳播速度會發生變化
2.(2020 寧波)下列四幅圖片都來自于課本,對它們的描述符合實際的是---(  )
A. 甲圖實驗中隨著瓶內空氣被抽出,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弱
B. 乙圖可以表示四沖程汽油機中的壓縮沖程
C. 丙圖實驗在研究電磁感應現象中感應電流產生條件
D. 丁圖可以表示至今所建造的核電站里核反應堆的工作原理
3.(2021天津)在醫院、學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鳴笛的標志,如圖所示。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屬于---(  )
A. 防止噪聲產生 B. 阻斷噪聲傳播
C. 減小噪聲傳播速度 D. 通過監測減弱噪聲
4.(2021四川眉山)聲現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關于聲現象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關閉門窗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超聲波粉碎結石是利用聲波具有能量
C.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
D.“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區分的
5.(2021山東東營)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無關
B.B超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來診斷疾病的
C.調節電視機的音量是為了改變音調
D.在道路兩旁植樹造林可以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6(2021江蘇泰州)下列與聲現象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 看電視時調節音量改變的是聲音的音調
C. “隔墻有耳”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D. 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對話,是因為真空不能傳聲
字母 小明 小華
a 109.2Hz 261.2Hz
b 115.4Hz 279.0Hz
c 120.5Hz 282.8Hz
7.(2021江蘇南京)小明和小華讀出a、b、c三個拼音字母,利用軟件采集到的數據如下表,分析可知---(  )
A. 小明聲音音調低
B. 小明聲音響度大
C. 小華聲音音調低
D. 小華聲音響度大
8.(2021湖北武漢)關于聲現象 描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甲中,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到輕敲桌子的聲音,說明桌子能傳聲
B. 圖乙中,超聲波清洗機正在清洗眼鏡,說明超聲波能傳遞能量
C. 圖丙中,摩托車安裝消聲器,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 圖丁中,蝙蝠靠次聲波發現昆蟲
9.(2021山西)"五四"青年節期間,學校舉辦了以"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為主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歌詠比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合唱聲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 B.合唱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C.合唱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將音箱音量調大改變了合唱聲的音色
10.(2021山東泰安)關于聲現象的描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分辨人
B.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
C.“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說話降低音調
D.發聲的音叉與水面接觸時“水花四濺”,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11.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
(1)如圖所示,用鼓錘分別重敲和輕敲鼓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銅鼓發出的聲音的響度不同,同時可以通過乒乓球反彈的高度,來顯示出鼓面振動的情況。通過實驗可知:鼓面振動的 ________越大,響度越大。
(2)為了便于描述光的傳 ( http: / / www.21cnjy.com )播路徑和方向,科學上引入了光線的概念,實際上光線并不存在。為了形象地表示磁體周圍磁場分布的強弱和方向,科學上引入了________的概念,實際上它也并不存在。
12.(2021湖北宜昌)如圖所示,我市夷陵廣場安裝有噪聲自動監測顯示屏,顯示屏上的分貝數值指的是聲音的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廣場周邊禁止汽車鳴笛是在______處減弱噪聲。
13.(2021河南)豫劇是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如圖演唱時常用梆子進行伴奏,梆子受敲擊時由于______而發聲;人們聽到“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的唱詞,就知道是《花木蘭》選段,這是利用了聲可以傳遞______。
14.(2021安徽)在一些鬧市區,常會看到如圖所示的監測設備,顯示屏上的數據(65.7分貝)反映的是聲音的 ___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15.(2021山東淄博)圖中是利用鋼尺探究聲現象的實驗情景。
(1)將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發出聲音,說明聲音是____________產生的。
(2)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發出聲音的   不同;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發出聲音的 ___________不同。
(3)將鋼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對著點燃的蠟燭,撥動鋼尺發現燭焰熄滅,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________。
16.(2021重慶A卷)如圖甲所示,陣陣鼓聲是鼓面的__________產生的;圖乙抽取玻璃罩內空氣的過程中鈴聲變小直至微弱,說明真空___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傳聲。
17.(2021江西)為了慶況建黨100周年,學校在演播廳舉辦文藝匯報演出,小明問學在演播廳外一聽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這主要是根據聲音的___________(選題“音調”、“響度”或“音色”)來判斷的,聽到的歌聲是通過___________傳入人耳的。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7講 聲現象
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
1.知道聲音產生的原因 選擇、填空 2~4分
2.知道聲音傳播的條件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3.知道聲音的傳播速度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4.掌握超聲波與次聲波的相關知識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5.知道聲音的特性并能判斷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6.掌握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7.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1.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 振動 而產生。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 介質 傳播。 真空 不能傳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
空氣 傳來的。聲音的傳播形式是 聲波 。
3.聲音速度:聲速與 介質的性質 和 介質的溫度 有關,具體關系是 同種介質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溫度相同時,固體、液體氣體中聲速逐漸減小 。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 :某同學對著一山崖高喊一聲,2 秒后聽到回聲,該同學距山崖有 340m 。
1. 音調 (即聲音的 高低 與 發聲體振動頻率 有關)
5、樂音的三要素 2. 響度 (即聲音的大小 與 物體振動幅度 和 與發聲體的距離 有關) 3. 音色 。(聲音的特色)
老黃牛叫的音調 低 ,響度 大 ;小老鼠叫的音調 高 ,響度 小 .
6、頻率高于 20000 Hz的聲波為超聲波,低于 20 Hz的聲波為次聲波。次聲多于災難有關。用來監測核試驗和預測多種自然災害。超聲即能傳遞 信息 又能傳遞 能量 。
7、超聲波應用:工業上 超聲探傷儀 ; 海洋上 聲吶 ;醫學上 超聲檢查,超聲碎石 ;生活 超聲加濕器 ;交通上 倒車雷達 。
8、人們用 分貝 來劃分聲音強弱的等級、減弱噪聲的途徑:
(1)在 聲源處 減弱;具體措施 安裝消聲器 。
(2)在 在傳播過程中 中減弱;具體措施 植樹,設置屏障 。
(3)在 人耳 處減弱。 具體措施 戴耳塞或耳罩 。
知識點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例1: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群發了《音叉彈乒乓球》的科學視頻,小科看了后深刻理解了相關的科學知識。如圖所示, “勝哥課程”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這個實驗說明了---( )
A.發聲的音叉正在振動
B.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C.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D.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最快
解析:正在發聲的音叉將乒乓球多次被彈開,說明音叉在振動,從而說明聲音是由音叉的振動產生的,因此,本探究實驗是研究聲音產生原因的, BCD不符合題意, A符合題意。
答案:A
◆變式訓練
1.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聲學課程后對相關科學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能說明“液體可以傳聲”的事例是---( )
A.將要上鉤的魚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
B.上學路上,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C.課堂上同學們聽到老師的講課聲
D.將耳朵緊貼桌面,輕敲桌子,聽到清晰的敲貞聲
解析:A.將要上鉤的魚在水中,岸邊的說話聲從空氣中傳入水中,水中在傳遞到魚的耳朵中,魚兒被嚇走了,說明液體能夠傳聲,A符合題意;
B.上學路上,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B不符合題意;
C .課堂上同學們聽到老師的講課聲也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C不符合題意;
D .將耳朵緊貼桌面,輕敲桌子,聽到清晰的敲桌聲,是固體能夠傳聲, D不符合題意。
答案: A
2.下列各圖描述的實驗中,不能說明聲音的產生條件的是---( )
A.甲圖中小“人”隨著音樂起舞
B.乙圖中撥動鋼尺,觀察鋼尺的振動
C.丙圖中不斷抽出密封玻璃罩內的空氣
D.丁圖中用乒乓球靠近正在發聲的音叉
解析:A.小“人”隨著音樂起舞說明發聲體在振動,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A不符合題意;
B .撥動伸出桌邊的鋼尺,鋼尺發出聲音,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B不符合題意;
C .抽取玻璃罩內的空氣,空氣越來越少,聲音越來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C符合題意;
D .用乒乓球靠近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起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D不符合題意。
答案:C
知識點2:聲音的特性
例2: "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 , 這是文明人的基本禮儀。這里的"大聲”是指聲音的---( )
A.頻率 B.響度 C.音調 D.音色
解析: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3)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 這里的"大聲” 是指聲音不要太大,是指響度的大小。
答案: B
◆變式訓練
1. 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聲學課程后進行了相關實驗。小科在比較材料隔聲性能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將一座鬧鐘放在紙盒中(如圖),并在盒內放入不同材料,小科逐步遠離聲源,他所聽到的聲音發生改變的是---( )
A.響度 B.音調 C.色 D.速度
解析: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A.響度與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將一只鬧鐘放在紙盒中,并在盒內放入不同材料,逐步遠離聲源,距離聲源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小,響度就越小, A符合題意;BCD.音調、色和速度與距離發聲體的遠近無關, BCD不符合題意。
答案:A
2.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聲紋鎖將聲紋識別應用于門禁系統,實現傳說中芝麻開門的神話。它建立在聲紋識別技術的基礎之上,這種聲紋鎖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音調和音色
解析:不同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聲紋鎖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音色。故ABD不符合題意, C符合題意。
答案:C .
3.如圖是甲、乙、丙三種聲音在同一個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圖,甲、乙的波形疏密程度相同,丙的最密;甲、丙的波峰到波谷距離相同,乙的最大(圖中波突起的最高點就是波峰,凹陷的最低點就是波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和丙音調相同
B .甲和乙的音調相同
C .甲和乙的響度相比,甲的響度大
D .甲和丙的響度相比,丙的響度大
解析:A.讀圖可知,甲和丙波形的振幅相同,因此它們的響度相同;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不同,因此音調不相同。故A錯誤;B.甲、乙、丙中,甲和乙振動的頻率相同,因此音調相同的是甲和乙,故B正確;CD.甲、乙、丙中波形振幅最大的是乙,因此,響度最大的是乙;甲與丙的振幅一樣,因此甲與丙的響度-樣。故CD錯誤。
答案:B
知識點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例3:在控制噪聲的措施中,下列方式是通過“吸聲"來減弱噪聲的是---( )
A.在道路兩旁安裝隔音墻
B .影劇院里裝飾板做成蜂窩狀
C .給機動車輛排氣管加裝消音器
D .學校附近禁止鳴汽車喇叭
解析:
A.在道路兩旁加裝玻璃墻可以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此措施是隔聲,故A不符合題意;
B. 影劇劇院里裝飾板做成蜂窩狀,可以在接收處減弱噪聲,此措施是吸聲,故B符合題意;
C.給汽車的排氣管加裝消音管可以在噪聲的產生處減弱噪聲,此措施是消聲,故C不符合題意;
D.學校附近禁止鳴汽車喇叭是在噪聲的產生處減弱噪聲,此措施是消聲,故D不符合題意。
答案:B
◆變式訓練
1.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聲現象的相關課程后深刻理解了噪聲的防治方法。下列事例中屬于阻斷噪聲傳播的是---( )
A.居民區周邊工地晚上禁止施工
B .飛機場附近居民采用雙層真空窗
C. 在礦場工作時戴防噪聲耳罩
D.汽車駛入市區禁止鳴喇叭
解析:
A. 居民區周邊工地晚上禁止施工,是在聲源處減弱,屬于防止噪聲產生,故A錯誤;
B.飛機場附近居民采用雙層真空窗,屬于阻斷噪聲傳播,故B正確;
C. 在礦場工作時戴防噪聲耳罩,屬于防止噪聲入耳,故C錯誤;
D. 汽車駛入市區禁止鳴喇叭,屬于防止噪聲產生,故D錯誤。
答案:B
2.噪聲已成為現代城市環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減弱噪聲的是--- ( )
A.在道路兩旁、建筑物周圍植樹
B.給摩托車、汽車的排氣管安裝消聲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兩旁安裝噪聲監測儀
D.紡織工人在車間工作時戴上耳罩
解析:根據減弱噪聲的途徑分析。
A.在道路兩旁、建筑物周圍植樹,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不合題意;
B.給摩托車、汽車的排氣管安裝消聲器,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不合題意;
C.在城市主要道路兩旁安裝噪聲監測儀,只能測量噪聲的大小,不能改變噪聲大小,故C符合題意;
D.紡織工人在車間工作時戴上耳置,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不合題意。
答案:C
知識4:耳與聽覺
例4:請看圖中并用序號回答問題:
(1)具有收集聲波功能的是________。
(2)有些人暈車,與耳的________、________有關。
(3)當你聽到遠處急救車的鳴笛聲時,盡管是綠燈也會在等到救護車過后方能擇機行走。在這一過程中,耳朵收集聲波,聲波進入[________]外耳道,在傳播過程中,由________將聲音的振動放大。
(4)當飛機降落時,乘務員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________張開,使________內外的氣壓保持平衡,防止脹痛。
解析: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聽覺。
(1)耳郭是收集聲波的,①是耳郭;(2)有的人暈車與半規管和耳前庭有關,③是半規管,而④是耳前庭,(3)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聽覺。而②是外耳道,由聽小骨將聲音的振動放大,⑧是聽小骨; (4)當飛機降落時,乘務員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為了使咽鼓管張開,使鼓室內外的氣壓保持平衡,防止脹痛,因為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而⑥是咽鼓管,⑨是鼓室。
答案:(1)①;(2)③;④(3)②;⑧;(4)⑥;⑨
◆變式訓練
1.請根據耳的基本結構回答:
(1)有些人暈車,與耳的前庭、________有關。
(2)當飛機降落時,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張開,使________,防止脹痛。
(3)聽覺形成的部位在________。
解析:外耳包括①耳廓和②外耳道,耳廓有收集聲波的作用,外耳道收集聲波并傳至鼓膜.中耳包括⑨鼓膜、⑦鼓室和⑧聽小骨,鼓膜把聲波振動轉為機械振動,聽小骨把鼓膜的振動擴大并傳到內耳.內耳包括③半規管、④前庭和⑤耳蝸,半規管和前庭內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位覺(平衡覺)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轉感覺,后者引起位置感覺和變速感覺.前庭及半規管過敏的人,在直線變速及旋轉變速運動時,傳入沖動引起中樞有關部位過強的反應,導致頭暈、惡心、嘔吐、出汗等,這就是通常說的暈車、暈船.⑤耳蝸中有聽覺感受器,感受振動的刺激,產生神經沖動.
(1)、半規管和前庭內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位覺(平衡覺)感受器,所以暈車與其有關。
(2)、外耳道收集聲波并傳至鼓膜.中耳包括⑨鼓膜、⑦鼓室。當飛機降落時,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張開,使鼓膜內外氣壓平衡,防止脹痛。
(3)、聽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
答案:(1) 半規管 ;(2) 鼓膜內外氣壓平衡 ;(3) 大腦
1.在相同的溫度下,聲音在下列物質中的傳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順序是---( )
A. 空氣、水、銅 B. 銅、空氣、水 C. 水、銅、空氣 D. 銅、水、空氣
解析:根據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分析解答。
在相同的溫度下,聲音傳播的速度v固>v液>v氣 , 因此聲音傳播速度的排序為:銅>水>空氣,故D正確,而A、B、C錯誤。
答案:D。
2. 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聲學相關課程后深刻理解了有關知識。下列有關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有液體可以作為聲源 B. 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D.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米/秒
解析:根據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知識分析即可。
A.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作為聲源,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故B錯誤;
C.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C正確;
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故D錯誤。
答案:C。
3.下列物體中,屬于聲源的是---( )
A. 教室里通電的電鈴 B. 音樂教室里的鋼琴
C. 放在實驗桌上的音叉 D. 靜止的樹葉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只有振動的物體才是聲源。
音樂教室里的鋼琴、放在實驗桌上的音叉、靜止的樹葉都沒有振動,不可能發出聲音,不屬于聲源;而教室里通電的電鈴,可以振動發出聲音,屬于聲源。
答案:A。
4.如圖所示,A 為信號源,B 為接收器,AB 之間有一真空區域。當信號源 A 分別發射出超聲波、紫外線、可見光和無線電波信號時,接收器 B 不能接收到的信號是---( )
A. 超聲波 B. 紫外線 C. 可見光 D. 無線電波
解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2)光也是電磁波,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紫外線、可見光和無線電波都是電磁波,它們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即都能在真空中傳播;只有超聲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因此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號是超聲波。
答案:A。
5.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智能機器人Troika可以用簡單語言與人交流。關于機器人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機器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 B. 機器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 機器人的聲音與運動員的聲音音色不同 D. 機器人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5km/s
解析:(1)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必須有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不同材料和結構的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一般不同;
(4)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在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
A、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機器人的聲音也是由振動產生的,A不合題意;
B、聲音的傳播必須依靠介質,真空不能傳聲,B不合題意;
C、不同材料和結構的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一般不同,C符合題意;
D、在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D不合題意。
答案:C。
6.近段時間一首名叫《驚雷》的喊麥歌曲刷屏各大短視頻平臺,“驚雷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歌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同學們爭相模仿,其中小樂同學的模仿受到大家的稱贊,堪比原唱。“堪比原唱”稱贊的是他的---( )
A. 音調 B. 音色 C. 響度 D. 波長
解析: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聲音的特點叫音色。
“堪比原唱”稱贊的是他的聲音特點和原唱十分相似,因此指的是音色,故B正確,而A、C、D錯誤。
答案:B。
7.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聲細語”來形容聲音。這里的“高”“低”是指聲音的---( )
A. 響度 B. 音調 C. 音色 D. 頻率
解析: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聲音的特點叫音色,據此分析判斷。
“引吭高歌”中的“高”說明聲音大,“低聲細語”中的“低”是指聲音小,因此二者都是指的聲音的響度,故A正確,而B、C、D錯誤。
答案:A。
8.“勝哥”的家鄉——金華正在建設金義東輕軌,為解決噪聲擾民的問題,輕軌公司對部分設備安裝了消聲裝置,這種減弱噪聲的途徑是在---( )
A. 聲源和人耳處減弱噪聲 B. 阻斷噪聲的傳播途徑
C. 防止噪聲進入人耳 D. 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產生
解析:根據減弱噪聲的方法分析判斷。
為解決噪聲擾民的問題,地鐵公司對部分設備安裝了消聲裝置,這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產生,故D正確,而A、B、C錯誤。
答案:D。
9.在飛機起飛或降落時嚼一塊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 保持鼓膜內外氣壓相等 B. 使咽鼓管張開,保護聽小骨
C. 保護耳蝸內的聽覺毛細胞 D. 防止聽小骨和聽神經受損
解析:解答時可以從鼓膜內外的氣壓平衡方面來切入。
飛機起飛或降落時巨大的氣流會使得鼓膜內外氣壓不等,會損傷鼓膜,嚼一塊口香糖,這時會使得咽鼓管張開,能夠保持鼓膜內外氣壓平衡,A符合題意。
答案:A
10.如圖所示是一種新型鎖——聲紋鎖,只要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就能把鎖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這種聲紋鎖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 )
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聲速
解析: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聲音的特點叫音色,據此分析判斷。
如圖所示是一種新型鎖——聲紋鎖,只要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就能把鎖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這種聲紋鎖辨別聲音的特點,也就是聲音的音色,故C正確,而A、B、D錯誤。
答案:C。
11.某種昆蟲靠翅膀的振動發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2 s內振動了600次,頻率是________Hz,人的聽覺范圍在________Hz到________Hz之間,人類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聽到該種昆蟲翅膀振動的聲音。
解析:(1)物體在1s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即;
(2)根據人類的聽覺范圍分析。
(1)這種昆蟲翅膀振動的頻率:;
(2)人的聽覺范圍在20Hz到20000Hz之間,人類能聽到該種昆蟲翅膀振動的聲音。
答案:300;20;20 000;能
12.白居易有詩詞寫到:“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人們是通過聲音的________識別出“琵琶聲”的。“琵琶聲”是靠弦的________產生的。
解析:(1)聲音的大小叫響度;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聲音的特征叫音色;
(2)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據此分析解答。
(1)白居易有詩詞寫到:“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人們是通過聲音的音色識別出“琵琶聲”的。
(2)“琵琶聲”是靠弦的振動產生的。
答案:音色;振動
13.“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潮的千古名句。有詩云“潮來濺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確切的描繪了潮來潮往的壯觀景象。大潮產生的聲音是由潮水的________產生的,大潮聲是通過________傳到人耳的。
解析:根據聲音產生和傳播的知識解答。 大潮產生的聲音是由潮水的振動產生的,大潮聲是通過空氣傳到人耳的。
答案:振動;空氣
14.人或一些動物的發聲頻率處于其聽覺頻率范圍________(填“之內”或“之外”),且聽覺范圍要廣得多,頻率分布的這種特點便于同類交流并與環境互動。同時播放宋祖英和降央卓瑪演唱的歌曲《映山紅》,人們仍能分辨出他們的聲音,主要是因為聲音的________(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不同。
解析:只有發聲頻率處于其聽覺頻率范圍之內,人類或動物才能聽到聲音;音色是發聲體的聲音品質,由發聲體本身的特征決定,利用音色能區別不同的發聲體。
只有人或一些動物的發聲頻率處于其聽覺頻率范圍之內,才能便于同類交流并與環境互動。人們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聲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之內;音色。
15.蒙住雙眼的小王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________不同,同時還可以根據聲音的________來判斷周圍同學離他的遠近(均填“響度”“聲調”或“音色”)。
解析:音色是區別聲音的重要標志,區別聲音靠音色;響度是指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它跟物體的振幅、距離聲源的遠近、分散程度有關。
蒙住雙眼的小王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音色不同;判斷周圍同學離他的遠近是根據聲音的響度大小,響度越大,距離發聲體越近。
答案:音色;響度。
16.下圖是人耳的結構圖,請讀圖填空:
(1)1是________;2是________,它們構成了________。
(2)3是________;4是________;5是________;它們共同構成了________。
(3)9是________,它和________、________共同構成了________。
解析:根據耳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解題,據圖可知,1是耳廓、2是外耳道、3是鼓膜、4是聽小骨、5是鼓室、6是中耳、7是半規管、8是前庭、9是耳蝸、10是咽鼓管。
解:(1)據圖可知,1是耳廓、2是外耳道,它們構成了外耳;
(2)據圖可知,3是鼓膜、4是聽小骨、5是鼓室;它們共同構成了中耳;
(3)據圖可知,9是耳蝸,它和前庭、半規管共同構成了內耳;
答案:(1)耳廓、外耳道、外耳;(2)鼓膜、聽小骨、鼓室、中耳;(3)耳蝸、前庭、內耳。
17.梵高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有一幅畫叫做《自己的傷兵》,描繪的是用紗布包裹住耳部傷口的自己。
(1)這里的“耳朵”實際上是指耳的哪一部分結構?________。
(2)沒有了這只“耳朵”,他的聽力將( )
A.喪失 B.減弱 C.不變 D.增強
解析:(1)耳的結構包括:耳的結構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咽鼓管;內耳包括半規管、前庭和耳蝸。(2)外界傳來的聲音經過耳廓收集,進入外耳道后便會撞擊鼓膜,使其產生振動。鼓膜的振動會帶動位于鼓室內的聽小骨振動,聽小骨把聲音放大后再傳入耳蝸。耳蝸的外形像一個蝸牛殼,里面充滿了液體和聽覺感受器。當聲音傳至內耳時,耳蝸內的液體也會產生振動,聽覺感受器便把這一信息沿聽神經傳到腦部,形成聽覺,我們就聽到了聲音。
(1)這里的“耳朵”實際上是指耳廓;(2)耳廓的作用是收集聲音,沒有了這只“耳朵”,他的聽力將減弱。
答案:(1)耳廓;(2)B
18.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會隆重開幕,璀璨的焰火在黃浦江畔綻放,各種煙花爭奇斗艷,但是細心的小剛發現他總是先看到煙花,過一會兒才聽到聲音,這是因為________。這種特點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請你再舉一例:________
解析:(1)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稍小一點,因此,我們可以近似認為空氣中的光速也為 3×105 千米 / 秒。(2)聲音在氣體中傳播最慢,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在 15℃的空氣中,聲音每秒傳播340米,氣溫每升高 1℃ , 每秒傳播的距離約增加 0.6米。
(1)小剛發現他總是先看到煙花,過一會兒才聽到聲音,這是因為光速大于聲速。(2)在生活中還有“百米賽跑時,計時員應該看到槍冒煙時開始計時,而不應聽到槍聲開始計時”也能體現這種特點。
答案:(1)光速大于聲速;(2)百米賽跑時,計時員應該看到槍冒煙時開始計時,而不應聽到槍聲開始計時
19.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歡跳廣場舞,優美的舞曲是由于揚聲器的紙盆________發出的,聲音是通過________傳入人耳的,為了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議跳舞時將音箱的音量調小,這是在________處減弱噪聲的。
解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夠傳聲;(3)防治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本題考查了聲音的產生、傳播以及防治噪聲的途徑,屬于聲學基礎知識的考查,相對比較簡單.
解:舞曲是揚聲器紙盆振動產生的,聲音通過空氣傳入人耳,建議將音箱的音量調小,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 振動;空氣;聲源
20.夜間學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廳仍在營業,歌聲吵醒了一些同學。甲同學起身關上了窗戶,乙同學索性用棉花堵住耳朵睡。他們減弱噪聲采取的途徑分別為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阻斷噪聲的傳播;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甲同學起身關上了窗戶,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乙同學索性用棉花把頭蒙住睡,這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答案:阻斷噪聲的傳播;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1. (2020 嘉興)事物總是在變與不變中相統一。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氣壓改變時,空氣的密度一定不變 B. 溫度改變時,玻璃的導電性會發生變化
C. 位置改變時,物體的質量一定不變 D. 介質改變時,聲的傳播速度會發生變化
解析:(1)根據氣壓和體積的變化關系分析; (2)根據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分析;
(3)根據質量的特性分析;(4)根據聲速的影響因素判斷。A.當氣體的質量不變而氣壓改變時,氣體的體積肯定改變,那么空氣的密度一定改變,故A錯誤符合題意; B. 常溫下的玻璃為絕緣體,當溫度達到熔融狀態時,玻璃會變成導體,故B正確不合題意; C. 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形狀、位置、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故C正確不合題意; D.聲音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速度不同,故D正確不合題意。
答案:A
2.(2020 寧波)下列四幅圖片都來自于課本,對它們的描述符合實際的是---(  )
A. 甲圖實驗中隨著瓶內空氣被抽出,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弱
B. 乙圖可以表示四沖程汽油機中的壓縮沖程
C. 丙圖實驗在研究電磁感應現象中感應電流產生條件
D. 丁圖可以表示至今所建造的核電站里核反應堆的工作原理
解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2、燃燒氣體是氣體膨脹,推動活塞向下做功,應該是做功沖程。壓縮沖程時應該是活塞向下壓縮氣體;3、圖丙中外部電路有電源,所以線圈中通有電流,在磁鐵的磁場中受力運動,是研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
A:由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所以空氣被抽出后聲音越來越弱,描述符合實際,A正確;
B:乙圖可以表示四沖程汽油機中的壓縮沖程,錯誤,應該是氣體推動活塞做功,是做功沖程,B錯誤;
C:丙圖實驗中外部有學生電源,線圈中已經有電流通過,所以研究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情況,不是電磁感應現象,C錯誤;,
D:丁圖表示的是核聚變反應,而核電站中主要是核裂變反應,D錯誤。
答案:A
3.(2021天津)在醫院、學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鳴笛的標志,如圖所示。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屬于---(  )
A. 防止噪聲產生 B. 阻斷噪聲傳播
C. 減小噪聲傳播速度 D. 通過監測減弱噪聲
解析:禁止鳴笛是禁止聲源振動發聲,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是防止噪聲產生,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答案: A
4.(2021四川眉山)聲現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關于聲現象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關閉門窗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超聲波粉碎結石是利用聲波具有能量
C.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
D.“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區分的
解析:A.關閉門窗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錯誤;
B.聲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超聲波粉碎結石是利用聲波具有能量,故B正確;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故C錯誤;
D.聲音的三特性有:音調、響度、音色。“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區分的,故D錯誤。
答案:B
5.(2021山東東營)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無關
B.B超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來診斷疾病的
C.調節電視機的音量是為了改變音調
D.在道路兩旁植樹造林可以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解析: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故A錯誤;B、B超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來診斷疾病的,故B正確;C、調節電視機的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強弱(或大小),即改變聲音的響度,故C錯誤;D、植樹造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錯誤。故選:B。
答案:B
6(2021江蘇泰州)下列與聲現象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 看電視時調節音量改變的是聲音的音調
C. “隔墻有耳”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D. 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對話,是因為真空不能傳聲
解析:A.禁鳴喇叭是禁止噪聲的產生,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聲音的大、小聲),看電視時調節音量改變的是聲音的響度,故B不正確,符合題意;
C.“隔墻有耳”說明墻可以傳播聲音,即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對話,是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答案:B
字母 小明 小華
a 109.2Hz 261.2Hz
b 115.4Hz 279.0Hz
c 120.5Hz 282.8Hz
7.(2021江蘇南京)小明和小華讀出a、b、c三個拼音字母,利用軟件采集到的數據如下表,分析可知---(  )
A. 小明聲音音調低
B. 小明聲音響度大
C. 小華聲音音調低
D. 小華聲音響度大
解析:表中單位是Hz,所以測的是頻率,反映了音調,小華聲音頻率高,音調高,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答案:A
8.(2021湖北武漢)關于聲現象 描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甲中,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到輕敲桌子的聲音,說明桌子能傳聲
B. 圖乙中,超聲波清洗機正在清洗眼鏡,說明超聲波能傳遞能量
C. 圖丙中,摩托車安裝消聲器,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 圖丁中,蝙蝠靠次聲波發現昆蟲
解析: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作為傳聲的介質。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到輕敲桌子的聲音,說明桌子能傳聲,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是利用聲來傳遞能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減弱噪聲的三種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給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蝙蝠飛行時會發出超聲波,超聲波向前傳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蝙蝠根據反射回來的時間和方位判斷昆蟲的位置,故D錯誤,符合題意。
答案:D
9.(2021山西)"五四"青年節期間,學校舉辦了以"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為主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歌詠比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合唱聲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 B.合唱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C.合唱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將音箱音量調大改變了合唱聲的音色
解析:合唱聲是由人聲帶振動產生;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音量調大是改變了聲音的響度。
答案:B
10.(2021山東泰安)關于聲現象的描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分辨人
B.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
C.“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說話降低音調
D.發聲的音叉與水面接觸時“水花四濺”,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解析:A、“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區分的,故A錯誤;B、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故C錯誤;C、“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說話的響度放低些,故C錯誤;D、發聲的音叉與水面接觸時“水花四濺”,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D正確。
答案:D
11.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
(1)如圖所示,用鼓錘分別重敲和輕敲鼓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銅鼓發出的聲音的響度不同,同時可以通過乒乓球反彈的高度,來顯示出鼓面振動的情況。通過實驗可知:鼓面振動的 ________越大,響度越大。
(2)為了便于描述光的傳 ( http: / / www.21cnjy.com )播路徑和方向,科學上引入了光線的概念,實際上光線并不存在。為了形象地表示磁體周圍磁場分布的強弱和方向,科學上引入了________的概念,實際上它也并不存在。
解析:(1)根據響度與振幅的關系解答; (2)根據磁感線的定義和用途分析解答。 如圖所示,用鼓錘分別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敲和輕敲鼓面,銅鼓發出的聲音的響度不同,同時可以通過乒乓球反彈的高度,來顯示出鼓面振動的情況。通過實驗可知:鼓面振動的幅度(或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2)為了形象地表示磁體周圍磁場分布的強弱和方向,科學上引入了磁感線的概念,實際上它也并不存在。
答案: (1)幅度(或振幅) (2)磁感線
12.(2021湖北宜昌)如圖所示,我市夷陵廣場安裝有噪聲自動監測顯示屏,顯示屏上的分貝數值指的是聲音的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廣場周邊禁止汽車鳴笛是在______處減弱噪聲。
解析:(1)噪聲的強弱是指聲音的響度,所以噪聲自動監測顯示屏顯示的是聲音的響度,聲音的響度大小的單位是分貝。
(2)廣場周邊禁止汽車鳴笛,是提醒司機該路段不能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 (1). 響度 (2). 聲源
13.(2021河南)豫劇是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如圖演唱時常用梆子進行伴奏,梆子受敲擊時由于______而發聲;人們聽到“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的唱詞,就知道是《花木蘭》選段,這是利用了聲可以傳遞______。
解析:(1)演唱時常用梆子進行伴奏,梆子受敲擊時由于振動而發聲。(2)聲可以傳遞信息,告訴我們這是《花木蘭》選段。
答案: ①. 振動 ②. 信息
14.(2021安徽)在一些鬧市區,常會看到如圖所示的監測設備,顯示屏上的數據(65.7分貝)反映的是聲音的 ___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解析:顯示屏上的數據(65.7分貝);該裝置是用來監測噪聲強弱的儀器,故其測的是當時環境聲音的響度;
答案:響度。
15.(2021山東淄博)圖中是利用鋼尺探究聲現象的實驗情景。
(1)將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發出聲音,說明聲音是____________產生的。
(2)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發出聲音的   不同;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發出聲音的 ___________不同。
(3)將鋼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對著點燃的蠟燭,撥動鋼尺發現燭焰熄滅,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________。
解析:(1)撥動鋼尺發出聲音,說明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2)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因為力度不同,物體的振幅不同,響度則不同。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因為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則音調不同。
(3)撥動鋼尺發現燭焰熄滅,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使燭焰熄滅。
答案:(1)物體振動(2)響度 音調(3)能量
16.(2021重慶A卷)如圖甲所示,陣陣鼓聲是鼓面的__________產生的;圖乙抽取玻璃罩內空氣的過程中鈴聲變小直至微弱,說明真空___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傳聲。
解析:如圖甲所示,陣陣鼓聲是鼓面的振動產生的;圖乙抽取玻璃罩內空氣的過程中鈴聲變小直至微弱,是聲音傳播的物質(空氣)逐漸減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玻璃罩內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內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鬧鐘響鈴的聲音了,說明真空不能傳聲。
答案:振動;不能。
17.(2021江西)為了慶況建黨100周年,學校在演播廳舉辦文藝匯報演出,小明問學在演播廳外一聽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這主要是根據聲音的___________(選題“音調”、“響度”或“音色”)來判斷的,聽到的歌聲是通過___________傳入人耳的。
解析:(1)男女聲的區別是男聲音調低,女聲音調高,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調來區別男女聲。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聽到的歌聲是通過空氣傳入耳朵的。
答案: (1). 音調 (2). 空氣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江市| 教育| 灵丘县| 颍上县| 铜梁县| 湛江市| 新沂市| 合阳县| 沂源县| 沙洋县| 新晃| 靖安县| 平南县| 闸北区| 龙州县| 广南县| 永年县| 瓦房店市| 虞城县| 鄄城县| 乐陵市| 石渠县| 简阳市| 鄢陵县| 浦北县| 双鸭山市| 定兴县| 浦县| 凤城市| 大城县| 崇阳县| 湘乡市| 新沂市| 桂东县| 策勒县| 乳源| 广元市| 秭归县| 祁阳县| 九江市| 陵川县|